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演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演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演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演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中高一下学期期末演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卷第=page88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试卷第=page99页,共=sectionpages1111页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大学附中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演练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世界上最早的学校诞生在苏美尔,称“埃杜巴”,即“泥板书屋”。迄今为止,考古学家所发掘的学校遗址大致有三类:一是王宫附近的学校,可能由王宫设立;二是靠近神庙的学校,可能由神庙设立;三是临近书吏居住区的学校。据此可知,“泥板书屋”办学的主要目的是A.传承两河流域的文明 B.适应商业贸易活动的需要C.为统治阶级培养人才 D.彰显苏美尔统治者的高贵【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一是王宫附近的学校,可能由王宫设立;二是靠近神庙的学校,可能由神庙设立;三是临近书吏居住区的学校。”可分析出其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王室和宗庙培养书吏或书记员,为统治阶级服务,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传承两河流域的文明,排除A项;根据材料考古学家所发掘的学校遗址不能体现适应商业贸易活动的需要,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彰显苏美尔统治者的高贵,排除D项。故选C项。2.公元前7世纪,大量希腊人到达埃及,学到了古埃及的雕刻技术,最初的雕像带有浓厚的埃及风格。除雕刻外,古希腊人开始广泛将石头作为建筑材料。该材料体现当时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是A.技术传播 B.经贸往来 C.制度研讨 D.思想交流【答案】A【解析】根据“大量希腊人到达埃及,学到了古埃及的雕刻技术,最初的雕像带有浓厚的埃及风格。除雕刻外,古希腊人开始广泛将石头作为建筑材料。”可得出材料反映的是技术方面的交流,A项正确;BCD项在材料中都没有体现,排除BCD项。故选A项。3.中古时期,法国北部瓦朗西安城市民和约规定:“根据共同遵守的和约,凡往来瓦朗西安集市的商人及其货物,均不得受到侵犯……”这一规定直接有利于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 B.城市自治权的获得C.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D.市民政治地位提升【答案】A【解析】这一规定保护了往来瓦朗西安集市的商人及其货物,这就使得各地的商人能够更加频繁的往来于瓦朗西安,从而有利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A项正确;这一规定直接有利于城市工商业的发展,BCD中的变化都不是直接影响,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项。4.在多数印度传统村落中,居民按等级居住在特定的区域内。这种村落构造俨然是一个个简单的独立共和国,因而当地居民时常无视中央王朝的差遣。这一状况A.加快了古代印度国家社会阶层的流动B.助长了古代印度地方势力的分裂割据C.导致古代印度国家频繁遭受外族入侵D.源于古代印度居民的信仰缺乏凝聚力【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印度传统村落堪比简单的独立共和国,居民常常无视中央王朝的差遣。结合所学可知,材料说明了古代印度地方各行其是,缺乏国家观念和整体观念,这助长了古代印度地方势力的分裂割据,故选B;材料反映的是古代印度村落结构以及村民缺乏国家意识,没有反映社会阶层流动情况,故排除A;古代印度的村落结构及村民意识并不是印度频遭外族入侵的原因,故排除C;材料所述现象主要源于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而非宗教信仰,故排除D。5.观察下列图片,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A.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 B.所代表的区域文明均来自于大河流域C.所代表的区域文字具有同源性 D.反映了世界各地文明发展是一脉相承【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朝的文字;圣书字的故埃及的文字;楔形文字是古代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玛雅文字由古代美洲玛雅人创立。不同地区不同的文字反映了不同的文明,反映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A项正确;玛雅文字不代表大河流域的文明,排除B项;不同的区域文字不同,所代表的区域文字不具同源性,排除C项;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世界各地文明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说法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6.某位思想家认为:“人非工具”,提倡“自律即自由”,主张主权属于人民,人应该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进而最终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下列属于这一思想家的著作或思想结果的是A.《社会契约论》 B.“因信称义,信仰得救”C.《哈姆莱特》 D.“民主、自由、平等”【答案】D【解析】“自律即自由”是哲学家康德的言论,其思想结果是“民主、自由、平等”,D项正确;《社会契约论》是卢梭的著作,排除A项;“因信称义,信仰得救”是,马丁·路德的主张,排除B项;《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的作品,排除C项。故选D项。7.古代思想家以及大多数人认为,宇宙是由神秘的力量所驱使,人类对这种力量几乎无法理解且无法控制,但是,在1660年前后,一种机械的自然观荡涤了神秘主义。自然界被认为像最精致的机械钟一样运转,大自然本身可以被人类充分理解。这一现象说明A.启蒙思想广泛传播 B.工业文明显现曙光C.新教理论初步形成 D.科学革命解放思想【答案】D【解析】材料“在1660年前后,一种机械的自然观荡涤了神秘主义”“大自然本身可以被人类充分理解”体现的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对思想解放的重要作用,D项正确;材料与启蒙思想、新教理论无关,排除AC项;工业革命兴起于18世纪中叶,时间不符,排除B项。故选D项。8.宗教改革时期,很多改革者一方面将神学纳入寻求知识的学术范围:另一方面他们又提出,人可以基于理性,观察自然,这说明,宗教改革A.使理性主义成为了主流思想 B.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制度C.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 D.否认宗教存在的合理性【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神学被纳入学术范围,人的理性和对自然的观察受到重视等,说明宗教改革有利于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C项正确;使理性主义成为了主流思想的是启蒙运动,而非宗教改革,A项错误;宗教改革的矛头直接指向的是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不是封建制度,B项错误;否认宗教存在的合理性与“将神学纳入寻求知识的学术范围”不符,D项错误。9.“英国民众既然不想恢复到40年前的共和政体,又担心再次出现克伦威尔那样的专制君主,便只有在制度上向国王权力施加有效的约束。”这一“有效的约束”A.废除了国王一切政治特权 B.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C.体现了“三权分立”精神 D.巩固了工业革命的成果【答案】B【解析】根据“英国民众既然不想恢复到40年前的共和政体,又担心再次出现克伦威尔那样的专制君主,便只有在制度上向国王权力施加有效的约束。”可得出是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限制了王权,B项正确;A项太绝对,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C项是美国,排除C项;当时还没有工业革命,排除D项。10.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继续发展,美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三个保障黑人平等权利的民权立法。《1964年民权法》的主要内容是禁止在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制度;《1965年民权法》禁止在选民登记时采取文化测验和其他歧视性措施;《1968年民权法》禁止在出租和出售住房时实行种族歧视。这说明A.美国黑人争取民权取得彻底胜利 B.美国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不再存在C.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取得一定成效 D.美国黑人奴隶制度仍未废除【答案】C【解析】根据“20世纪60年代,……美国政府陆续颁布了三个保障黑人平等权利的民权立法。……《1968年民权法》禁止在出租和出售住房时实行种族歧视”可得出,随着美国黑人运动的不断发展,美国政府通过了相关的法律,反映出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取得一定成效,C项正确;A项太绝对,并没有彻底胜利,排除A项;B项“不再存在”太绝对,美国仍然有种族隔离和种族歧视,排除B项;美国南北战争时期黑人奴隶制度已经被废除,排除D项。故选C项。11.工业革命不仅造成了深重的人文灾难,也造成了英国社会的严重撕裂,“给茅屋以面包”成为当时的呼声。这说明()A.无产阶级政治斗争日趋高涨 B.工业革命未能提高生活水平C.英国政治腐败现象普遍盛行 D.资本主义制度弊端日益显露【答案】D【解析】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阶级矛盾激化,反映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D项正确;材料反映了英国工业革命造成了贫富差距的扩大,阶级矛盾激化,而不能反映无产阶级的政治斗争,排除A项;工业革命有利于生活水平的提高,排除B项;英国政治腐败普遍盛行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故选D项。12.如表是19世纪英国工业品出口和境外投资的地理分布情况表(注:以百分比计)。这反映出这一时期时期欧洲美洲亚洲非洲其他工业品出口1816—1822年59.633.36.11.0—欧洲美国拉丁美洲大英帝国殖民地其他1865年48118249境外投资欧洲美国拉丁美洲大英帝国殖民地其他1830年669232—1854年5525155—1870年252711(印度)22(自治领)123A.英国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日益衰落 B.资本主义国家殖民争夺加剧C.工业化浪潮在欧美大陆迅速扩展 D.世界商贸中心逐渐发生转移【答案】C【解析】19世纪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从表格信息看出,英国工业品出口和境外投资在欧洲、美洲占有很高比例,英国的境外投资对于促进当地的工业化具有重大影响,由此可知,工业化浪潮在欧美大陆迅速扩展,故C项正确;19世纪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排除A项;表格信息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争夺,排除B项;19世纪世界商贸中心在欧洲,且材料无法体现世界商贸中心转移的信息,排除D项。故选C项。13.英国一史学家说:“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A.否定了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 B.号召人们推翻现存的社会制度C.论证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必然 D.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答案】D【解析】根据“今天的世界依然是麻烦不断的世界,因此,世人仍然需要《共产党宣言》。”可得出马克思强调要不断完善理论,与时俱进,D项正确;材料没有否定资本主义的进步作用,排除A项;BC项是《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但是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C项。故选D项。14.徐蓝教授在《战争、国际关系体系与人类文明发展》一文中指出:“战胜国片面追求民族国家的绝对利益,使该体系存在严重的内在矛盾和致命弊端,并导致战后的和平既短暂又脆弱。”与该体系密切相关的是A.《凡尔赛条约》 B.联合国建立 C.《联合国家宣言》 D.北约和华约【答案】A【解析】材料“战胜国片面追求民族国家的绝对利益,使该体系存在严重的内在矛盾和致命弊端,并导致战后的和平既短暂又脆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应该是一战之后的凡华体系,A项正确;联合国建立、《联合国家宣言》、北约和华约都是和二战之后的雅尔塔体系相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15.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欧洲各国工人纷纷支持本国政府参加大战,甚至加班加点生产军需品,可是到了1917年,大规模的工人罢工运动却在欧洲爆发了,工人纷纷反对战争。这表明A.大战使欧洲各国生产力下降 B.大战后和平主义思潮盛行C.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D.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加剧【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一战前夕欧洲工人支持战争,一战末期工人反对战争,这种变化可知大战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故C正确;材料与各国生产力发展状况无关,故A错误;一战1918年结束,材料时间不是战后,故B错误;材料与资本家对工人剥削无关,故D错误。16.下表列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整体上反映了年份事件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中国开始局部抗战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第二次世界大战范围进一步扩大,苏联红军英勇抗击德军1941年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A.欧洲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B.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C.苏联战场成为抵抗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战场D.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重要贡献【答案】B【解析】根据“开始局部抗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范围进一步扩大”、“发展到全球阶段”等信息可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范围和规模不断扩大,从局部战争发展到全球战争,B项正确;材料内容不能说明欧洲各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到致命打击,排除A项;材料中没有比较信息,不能说明苏联战场是抗击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战场,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所做出的贡献,排除D项。故选B项。17.1947年美国副国务卿艾奇逊演说的最重要的地方,就是强调欧洲的重建问题必须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马歇尔计划更明白无误地宣传,他“鼓励欧洲国家”通过欧洲经济合作组织,“加速欧洲经济合作”说明马歇尔计划(

)A.使西欧成为美国的附庸 B.旨在促进欧洲一体化实现C.客观上加速了欧洲联合 D.导致美国控制了欧洲事务【答案】C【解析】材料“他‘鼓励欧洲国家’通过欧洲经济合作组织”体现的是马歇尔计划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欧洲的联合,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西欧成为美国的附庸,排除A;马歇尔计划是为了控制欧洲,遏制苏联,排除B项;美国控制欧洲和材料设问“加速欧洲经济合作”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18.下面图表呈现了美国某一时期的经济状况,美国政府最终改变该状况的对策是A.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刺激经济增长B.主导建立国际经济组织加强各领域的国际协调C.再次调整经济政策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建立“福利国家”缓解两极分化保持社会稳定【答案】C【解析】从材料中的数据趋势及时间信息可以看出,70年代美国出现了经济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之后美国政府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项正确,排除A;B项与这一时期无关,排除B;福利制度已经建立,且这一时期要减少国家干预,排除D。19.下图为苏联某个时期“玉米全速前进”的宣传画。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A.此画出自赫鲁晓夫时代 B.未能遵循实事求是原则C.为苏联实现工业化奠基 D.片面追求玉米种植速度【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赫鲁晓夫时期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在农业领域推行种植玉米运动,所以该画应该出自赫鲁晓夫时代;但种植玉米运动没有遵循自然规律,片面追求玉米的种植速度,最后没有取得成功。为苏联实现工业化奠基的是斯大林时期实行的五年计划,所以C项解读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C;ABD解读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20.据统计,1990—1991年美国领导人在各种讲话中有42处提到“世界新秩序”,最终目的是建成“美国治下的和平”。此后,对“世界新秩序”形成挑战的是A.华约成立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越南战争 D.欧盟的建立与发展【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苏联解体后,美国是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和俄罗斯等一些国家或国家联盟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推动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因此欧盟的建立与发展对世界新秩序形成新挑战,D项正确;ABC项都是在冷战时期,排除ABC项。故选D项。二、材料分析题21.随着人类联系日益密切与相互交往的不断扩大,世界市场也在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从而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的交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西方史学家习惯上把15世纪中起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欧洲人把自己来到西半球的事件,称之为“地理大发现”。材料三

两次工业革命重要成果表时间发明者国家发明成果1782年瓦特英国改进蒸汽机1825年史蒂芬孙英国蒸汽机试车成功1866年西门子德国发电机1876年贝尔美国电话机1882年爱迪生美国纽约市珍珠发电厂(1)材料一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一条重要通道,这条通道被人们称作什么?(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古代中国相比,近代西方对外交往主要采取什么方式?(3)概括指出“地理大发现”对欧洲社会的影响。(4)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有何不同,概括指出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答案】(1)通道:丝绸之路(2)方式:武力征服与扩张。(3)引起欧洲“商业革命”。具体表现:商业活动范围扩大,商品流通品种增多;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商业地位日益重要;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4)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为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动力。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解析】(1)根据材料一可知该路从长安出发,经今新疆地区、中亚,运往西亚,最后到达欧洲,为我国汉代丝绸之路。(2)根据材料二“15世纪中起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结合所学可知,15世纪中起到17世纪中期西方殖民者通过武力征服与扩张建立了对外联系。(3)结合所学可知,“地理大发现”指新航路开辟,故从新航路开辟后引发商业革命的表现进行阐述。(4)一问根据材料三中两次工业革命的发明成果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为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以电力为动力;二问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2.近代金融业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早在战事结束之前,美国就开始在英国的支持下发起一项大胆的计划,以重塑战后世界经济……。美国在新罕布什州的布雷顿森林召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

1999年1月1日在欧盟范围内正式发行的欧元是具有独立性和法定货币地位的超国家性质的货币。……欧元的最高意义就在于,欧洲可望通过创立一个强势货币和一个强大的区域货币体系安排,来削弱美元的霸权地位,以谋求欧洲的利益,这将对国际货币体系产生深远影响。——新浪网网评材料三

根据亚洲开发银行的测算,2020年前亚洲地区每年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将达到7300亿美元,现有的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多边机构都没有办法满足这个资金的需求。亚洲地区其实并不缺乏资金,缺少的只是融资机制,需要搭建一个专门的基础设施融资平台,以充分利用本地区充裕的储蓄。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新浪网网评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发起一项大胆的计划”的原因及对战后世界经济的影响?(2)据材料二简要说明欧元发行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