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江淮十校”协作体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时,英国决定不加入。1957年《罗马条约》签署时,英国也缺席。1963年1月,英国的入欧申请遭到法国的否决。1973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5年6月,英国进行第一次脱欧公投,结果67%的民众赞成留在欧共体。2020年1月,英国正式脱离欧盟。英国在欧洲联合上的态度反映了A.经济区域集团化违背历史发展潮流B.世界格局左右英国在一体化上的选择C.主权国家利益与一体化之间的纠葛D.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发达国家更为不利2.李时珍足迹遍布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地,访问了农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为《本草纲目》的写作准备了翔实的资料。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古代医药学注重分析与实证精神 B.古代科技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C.经济中心转移支撑医药学者研究 D.古代科技的传播运用了市场机制3.罗马共和国不断对外扩张,发展为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罗马帝国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内部相对稳定统,出现这种局面,除却强大的军事力量外,起到关键作用的是A.帝国法规 B.民主制度健全 C.高压政策 D.官僚体系庞大4.《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A.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民主社会的转变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5.邓小平说:“中央确实是不干预特别行政区的具体事务的,也不需要干预。但是特别行政区是不是也会发生危害国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这一讲话的重点是A.丰富“一国两制”内涵B.设定香港自治底线C.肯定“港人治港”方针D.消除香港分裂势力6.如图是我国唯一纪念刘备、诸葛亮君臣合祀祠的照片,该祠坐落于今天的A.西安 B.洛阳 C.成都 D.南京7.公元前216年,因保卫卡苏里努姆时异常勇敢,元老院拟授予普莱雷斯提士兵罗马公民权,但被普莱雷斯提人断然拒绝。原因是他们不愿意因接受罗马公民权而舍弃本邦公民身份。这表明当时A.罗马公民权具有排他性 B.罗马显贵阶层的相对封闭性C.公民与非公民的不平等 D.罗马公民权的吸引力在减弱8.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威斯汀豪斯公司的股票从151上升到286,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从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这表明A.美国电气、钢铁等新兴工业发展较快B.垄断组织有利于美国的经济发展C.“自由放任”政策刺激了消费市场D.经济“繁荣”促使股票投机活跃9.1947年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发表演讲时主张:“美国的政策必须是支持自由国家人民抵抗少数武装分子,或外来压力的征服企图……”此后,美国实行的政策中不包括A.推行杜鲁门主义 B.实施马歇尔计划C.组建北约组织 D.确立布雷顿森林体系10.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部非洲发展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合作,增强集体自力更生能力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相继建立。这些组织建立的主要背景是A.区域性经济组织成效显著 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C.全球化开始波及第三世界 D.新兴国家面临原有国际秩序束缚11.《查土丁尼法学总论》和《查士丁尼学说汇纂》中都记载了罗马法学家弗罗丁斯的理论:“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因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这是“万民法的一项制度,根据万民法,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据此,弗罗丁斯的理论()A.在人权方面有合理性一面 B.是为奴隶制的存在而辩护C.认为万民法应高于自然法 D.强调了罗马法的阶级属性12.一战后,在列强的争吵与妥协中达成的重建欧洲政治秩序的重要条约是A.《凡尔赛和约》 B.《五国海军协定》C.《慕尼黑协定》 D.《九国公约》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材料从1940年6月5日开始,德国集中主要兵力对法国发动进攻,德军由北向南推进,直逼巴黎。法国政府向美英求救,希望得到支援,而美英认为法国定将陷落,不可救药,它们关心的是法国的殖民地和舰队的前途问题,所以,美国不肯承担军事义务,英国以保卫英伦三岛为理由,没有同意法国的要求。6月10日,意大利作为德国盟友参战,6月14日,德军攻陷巴黎,6月22日,法德签订停战协定,规定:法国军队全部解除武装,并把武器交给德国;法国被肢解成两部分,占法国五分之三的北部工业区由德军直接占领,其余部分表面上由贝当傀儡政府统治。这样,法国军队在不到40天时间内被德军彻底击溃——摘编自高海林、阎照祥主编《世界通史现代史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国迅速败亡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法国败亡的影响。14.(20分)材料中国历代政府都非常重视对云南的管理,并且在与云南地区各族群众长久的交流、交往、交融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云南模式”。先秦时期,楚将庄蹻入滇,带去内地文化,并按照从俗从宜原则变换服饰融入当地。汉朝在云南设官置郡后,耗费巨资修建了通往西南夷的道路,加强了对云南的控制。唐前期在云南建立羁縻州县,延续了以当地酋长为国家之官的管理模式。后来,南诏崛起,威胁到唐朝在云南的统治。元朝灭大理国后,设云南行省,在部分地区改由流官治政,与土官统治区域犬牙交错,再统一由强有力的行省管理。忽必烈命赛典赤为平章政事,行省云南。赛典赤在云南“创建孔子庙、明伦堂,购经史,授学田”,后“阅中庆版籍,得隐户万余,以四千户即其地屯田”,编定赋役,发展农业经济。元初在云南实施的这些创新性政策,使得云南与内地的一体化加剧,至明清,已渐同内地了。——摘编自吕文利等《论中国古代边疆治理中的“云南模式”》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边疆治理中“云南模式”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治理云南新措施的作用。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英国选择加入或者脱离欧洲,衡量的主要标准是国家利益,英国在欧洲联合上的态度恰恰体现了主权国家利益与一体化之间的纠葛,C正确;A不符合史实,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历史潮流,排除;左右英国在一体化上的选择是英国的国家利益,排除B;经济区域集团化对发达国家有利,排除D。2、B【解析】

李时珍访问了农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有效的单验方,为《本草纲目》的写作准备了翔实的资料,说明《本草纲目》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故选B;A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经济中心转移”的问题,排除C;材料信息与“市场机制”无关,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访问了农夫、车夫、猎户、矿工等人,由此获得了大量的药物学珍贵资料和许多民间有效的单验方”,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3、A【解析】

罗马帝国的稳定得益于罗马法缓和了罗马帝国境内各种矛盾,A正确;罗马帝国实行的是帝制,排除B;高压政策容易激化矛盾,不是帝国稳定的关键,排除C;官僚体系有助于稳定帝国统治,但是与罗马法相比,尚达不到“关键”,排除D。4、C【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君主的权力受到法律的制约,不仅表现在当时实行君主立宪,还推动了英国社会从封建到近代民主,故C项正确,B项错误;A项描述的是政变之后的权力分配,不符合题意;D项是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后的状况,排除。5、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强调的是中央政府对香港管理的权限问题,没有阐释“一国两制”,故A项排除;据材料中“那个时候,北京过问不过问?”“如果中央把什么权力都放弃了,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混乱,损害香港的利益”可得出邓小平考虑的是对香港管理的底线,故B项正确;肯定“港人治港”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排除;材料中没有谈到香港分裂的内容,故D项排除。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祖国统一大业·香港回归祖国6、C【解析】

成都武侯祠是纪念刘备、诸葛亮等蜀汉英雄人物的庙宇所在,是我国唯一纪念刘备、诸葛亮君臣合祀祠,答案为C;ABD不符合题意,排除。7、A【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可知,罗马城邦的公民权与其他城邦的公民权无法兼容,具有强烈的排他性,因此A选项正确。罗马公民不等于显贵阶层,B选项错误;C选项与材料设问没有直接关系,排除;D选项不符合当时史实,排除。故选A。8、D【解析】

材料反映了短时间内纽约股票交易所股市“繁荣”,股票价格高涨,结合材料时间“1929年夏季”,联系所学可知,经济危机爆发前夕,美国经济“繁荣”促使股票投机活跃,故答案为D项。当时钢铁工业并非属于新型工业,排除A项;材料并未涉及垄断组织,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消费市场的状况,排除C项。9、D【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是1944年召开布雷顿森林会议确定,D错误,符合题意;材料中论述的是冷战的具体措施,A、B和C排除。10、D【解析】

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末,美苏两极格局影响着世界的发展。结合材料可知,西非经济共同体、拉丁美洲经济体系、南部非洲发展协会、海湾合作委员会、南亚区域合作联盟等属于新兴国家,他们在经济上寻求合作,主要是为了应对美苏两极格局的旧秩序,故D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区域性经济组织取得的成效,排除A;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与材料中这些组织建立关系不大,排除B;C项中“开始波及”表述错误,排除。11、B【解析】

据材料“奴隶制是违反自然法的”“根据万民法,一个人成为另一个人的财产”可知,弗罗丁斯认为奴隶制虽然违背了自然法,但它符合万民法的要求,其真实意图在于强调奴隶制存在是必要的,即为奴隶制的存在而辩护,故B项正确;弗罗丁斯认为奴隶制违背自然法,但又认为奴隶制的存在是必要的,就其人权而论是自相矛盾的,故A项错误;材料仅强调奴隶制存在的必要性,不能得出万民法与自然法的包含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罗马法的阶级属性,故D项错误。12、A【解析】

《凡尔赛和约》是一战后,在列强的争吵与妥协中达成的重建欧洲政治秩序的重要条约,A正确;《五国海军协定》是华盛顿会议中签订,规定了美、英、日、法、意各自的主力舰和航空母舰的总吨位,故B与材料无关;《慕尼黑协定》是二战前英法德意四国签订,以牺牲捷克利益为代价的慕尼黑阴谋,C与材料无关;《九国公约》是华盛顿会议中签订,使中国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D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1)原因:德国的突然袭击和正确的作战方针;德军力量强大;法国绥靖政策的推行;没有得到美国的支持;意大利的参战。(任意三点)(2)影响:使得法国沦落为德国的附庸;使得盟国的士气受挫,刺激了希特勒对外扩张的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解析】

(1)原因:从德国和法国两个角度分析。根据材料“从1940年6月5日开始,德国集中主要兵力对法国发动进攻,德军由北向南推进,直逼巴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的突然袭击和正确的作战方针,加之德军力量强大是法国迅速败亡的重要因素。从法国角度看,根据材料“法国政府向美英求救……美国不肯承担军事义务,英国以保卫英伦三岛为理由,没有同意法国的要求”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绥靖政策的推行以及没有得到美国的支持是法国败亡的重要原因;根据材料“6月10日,意大利作为德国盟友参战”可知,意大利的参战加速了法国败亡。(2)影响:根据材料“法国被肢解成两部分,占法国五分之三的北部工业区由德军直接占领,其余部分表面上由贝当傀儡政府统治”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投降使得法国沦落为德国的附庸,而且使得盟国的士气受挫,刺激了希特勒对外扩张的野心;从世界反法西斯力量强弱变化来看,法国的投降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14、(1)内容:尊重少数民族习惯,实行文化同化;设立地方官政府,加强交通;任用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改土归流。(2)作用:加强了对云南地区的管理;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了云南地区封建化进程发展。【解析】

(1)内容:根据材料“带去内地文化,按照从俗从宜原则”可以概括得出尊重少数民族习惯,文化同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