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济南市高中名校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历史学家吕思勉指出:“天子之于诸侯,诸侯之于大夫,犹大宗之于小宗也。此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一以贯之也。”材料表明分封制与宗法制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B.构建了家国同构的政治体制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建立 D.保证了家与国间的良性互动2.祖国医学源远流长。奠定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的医学著作是A.《黄帝内经》 B.《伤寒杂病论》 C.《本草纲目》 D.《神农本草经》3.有学者认为,明清山西商人利润的封建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捐输助饷;购置土地;转化为高利贷资本;窖藏;作为宗族活动和封建慈善事业开支;奢侈消费。这导致A.商业资本大量转化为产业资本 B.晋商成为当时实力最雄厚商帮C.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列强 D.新型生产关系发展缓慢而滞后4.清初,先是言官本章“是与不是必须封进听旨定夺”,阁臣不得过问。之后又以“陈奏本章,照故明例,殊觉迟误”为借口,规定:“今后部院一切疏章,可即速奏候旨遵行”,部分恢复了关外奏议不经票拟的传统。这表明当时内阁A.成为承旨办事的执行机构 B.票拟权受到了严格的限制C.提高了中央机构办事效率 D.使专制皇权得到空前强化5.在尼克松政府表示希望同中国对话并采取改善关系的措施后,毛泽东随即公开表示:“如果尼克松访华,他高兴同他谈,不论作为旅游者,还是作为总统都行。”这表明当时A.美国放弃遏制共产主义B.美国与苏联的关系恶化C.中美之间分歧基本化解D.中美双方都有合作需要6.观察下图,清朝前期康熙帝在抗击外来侵略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上做出贡献的方向是A.①B.②C.③D.④7.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无畏精神推行变法,被誉为“中国十一世纪改革家”的是A.司马光 B.王安石 C.范仲淹 D.孝文帝8.1920年,孙中山说:“此种新文化运动……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指陈独秀等人②“爱国之运动”指五四运动③“新文化”成为国共合作的基础④孙中山由此弃暴力革命而从事思想革命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9.民歌《骂蒋匪》“一骂蒋中正,全国下通令,进攻鄂豫皖,围剿我红军。二骂蒋匪军,勾结土豪和乡绅,血腥残杀我红军,手段真残忍……”该民歌反映了A.国民大革命面临失败危机 B.革命根据地受到严重冲击C.红军主力转战于江南各省 D.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背景10.康有为曾言道:“思开风气,开知识,非合大群不可……合群非开会不可。”梁启超也说:“自近世严禁结社,而士气大衰,国之日孱,病源在此,故务欲破此锢习。”据此可知,他们二人都主张A.召开国会商讨救国方案 B.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C.引进西学破除理学传统 D.兴建学会宣传救亡图存11.两宋科举考试不问家世,一旦录取,仕途优越,宰相90%以上系科举出身。两宋的皇子都不直接封王,通常先授防御使头衔,后逐渐升至亲王,亲王又不得世袭,朝会班序居于宰相之下,官属亦从简。这反映了此时A.官僚机构简洁高效 B.科举制冲击了宗法观念C.文官政治不断发展 D.奉行“重文轻武”政策12.祠堂是古代供奉祖先和举行祭祀活动的场所,原始社会后期即已存在。后世天子、诸侯的祖庙为“宗庙”,士大夫的祖庙为“家庙”。与此现象最相关的观念是()A.万物有灵与皇权至上 B.血族宗亲与君主专制C.敬宗收族与尊卑有序 D.图腾崇拜与家族伦理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3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以下是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的部分目录:第六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第22章西欧的扩张:伊比利亚阶段,1500—1600年第23章西欧的扩张:荷兰、法国、英国阶段,1600—1763年第24章俄国在亚洲的扩张第25章全球统一性的开始第七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全球化视野,为第七编拟写一个子目,并对其进行概述和评价。(要求:子目简洁、概述准确、评价科学合理)14.(20分)“中国”与“中国人民”材料一“中国”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初年青铜器“何尊”。何尊有铭文122字,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今河南洛阳)之事。其中有“宅兹中国,自兹乂民”句,意思是“以此地(洛阳)作为天下的中心,统治民众”。周成王时期的青铜器——“何尊”大约成书于公元前5世纪的《尚书》在《梓材》篇中也记述了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文中有“皇天既付中国民越厥疆土于先王”句,意思是“上天既已把中国的臣民和疆土都付给先王”。这是“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文献中。材料二就我所知,“中国人民”这一名称的提出,首先见于司马迁所写的《史记·货殖列传》。《史记》成书于公元前1世纪,就是说“中国人民”这一概念从提出到现在已有2000多年了。《货殖列传》所说的中国人民,实际上包含汉朝所设郡县内的各个民族。——费孝通主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1)指出材料一所引两则史料的类型,并分析其价值。(2)阅读材料一、材料二,分别指出“中国”与“中国人民”的含义。由此,你对中华民族的发展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天子和诸侯属于等级关系,对应的是政治层面,即国家天下层面,而大宗小宗属于血缘关系,对应的是自身与家庭家族层面,宗法制和分封制分别关照了家族和国家,这样两者构建起了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B正确;题干体现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结合,而非强调两者构建的等级体系,排除A;中央集权建立于秦朝,排除C;分封制在后期导致地方割据,不利于家国良性互动,D中“保证”表述绝对,排除。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B项正确;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药物学专著《本草纲目》和《神农本草经》,都不是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ACD三项错误。3、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明清时期依然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这导致商人群体普遍不愿意将资本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更多地将资本用于购置土地、发展高利贷等,最终这导致了新型生产关系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故选D;材料中晋商并未将商业资本转化为产业资本,而是将其封建化,排除A;奢侈消费和捐输助饷等行为显然不会帮助晋商成为当时实力最雄厚的商帮,排除B;导致近代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是封建专制制度,材料中晋商的行为也是无奈之举,其不可能是导致中国落后于西方的原因,排除C。4、B【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内阁的职责是“听旨定夺”,表明内阁只是处理日常政务的机构,“今后部院一切疏章,可即速奏候旨遵行”“部分恢复了关外奏议不经票拟的传统”表明票拟权受到严格的限制,说明清朝内阁权力遭到削弱,故选B;A是军机处的职能,排除;材料不能体现提高中央机构办事效率,排除C;皇权专制得到空前强化的是军机处的设立,D错误。5、D【解析】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尼克松表示希望和中国改善关系后,毛泽东表示赞同,可见中美双方都有合作需要,故答案为D选项。美国放弃遏制共产主义的说法与史实不符,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美国与苏联关系,B选项排除。中美之间分歧基本化解的说法不符合史实,C选项排除。6、A【解析】
结合所学,①为雅克萨之战胜利,为抗击沙俄侵略,A符合题意;②平定葛尔丹叛乱,不属于外来侵略,B不符合题意;③收复,不属于外来侵略,C不符合题意;④册封五世班禅不属于外来侵略,D不符合题意。7、B【解析】
北宋的王安石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为了推行自己的改革,他在思想上破除当时人们的守旧心理,这句话的大意就是天象的变化不必畏惧,祖宗的规矩不一定要效法,人们的议论不需要担心,这表明了他的决心,故B项符合题意;其它三项中的人物与题意所述无关,排除ACD。8、A【解析】
根据材料“新文化运动……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成为新文化运动中的领军人物,因此材料中的“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指陈独秀等人,①正确;1920年之前的爱国运动,且根据“学潮弥漫全国”,可知该运动指的是五四运动,②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基础是新三民主义,③错误;“孙中山由此弃暴力革命而从事思想革命”不符合史实,他没有放弃暴力革命而从事思想革命,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A选项正确;排除B、C、D选项。9、B【解析】
根据材料中“红军”的称谓,可知这是1927年到1937年的国共对峙时期,此时国民党正在围剿红军,材料表现的就是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围剿,同时国民党勾结土豪和乡绅残害红军,这些都反映了革命根据地受到国民党的严重冲击,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是国民大革命以后的国共十年对峙时期,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红军主力的信息,C项错误;材料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是解放战争时期,D项错误。故选B。10、D【解析】
康有为从正面论证创办学会对启发民众、更新风气的重要性,梁启超痛陈近代严禁结社导致了国家的士气大衰、国家孱弱的教训,可以说明两人都主张通过兴建学会宣传救亡图存,D项正确;“召开国会”与“开风气”、振“士气”不符,A项错误;材料中未提及“改良政治实行君主立宪”的目标,也与“引进西学破除理学传统”的说法不符,BC两项错误。11、C【解析】
两宋重视科举,而且亲王朝班序列位于宰相之下,说明这一时期对文官重视,有士大夫与皇帝共治天下格局,选项C正确;宋代有冗官现象,排除A;皇子不直接封王并不是科举制导致的,排除B;材料未体现出“轻武”,排除D。12、C【解析】
材料中“祠堂”说明注重血缘和等级宗法观念,C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皇权信息,A错误。君主专制不是材料主旨,B错误。图腾崇拜材料没有反映出,D错误。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13、示例:改变世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概述:18世纪60年代,英国的棉纺织业技术不断革新,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18世纪,瓦特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推动了工厂制度的建立和工业城市的发展,带动了铁路和航运等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随后向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到19世纪30、40年代,英国首先实现了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最早完成工业革命。评价:第一次工业革命既是一场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它极大的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并加强了世界的联系,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同时,工业革命也造成贫富差距扩大和环境污染。【解析】
根据“第六编新兴西方的世界,1500-1763年”结合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西欧掀起殖民扩张与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扩大了国际市场和原料产地,结合材料“第七编西方据优势地位时的世界,1763-1914年”可知,国际市场的扩大引发了英国工业革命,而工业革命在欧洲的传播使欧洲傲视全球,占据优势地位。故第七编拟写一个子目应立足于工业革命设计。结合工业革命的背景、过程及对世界的影响进行阐述即可。14、(1)“何尊”是实物资料,属一手资料,考证“中国”一词出现的时间更准确;《尚书∙梓材》是文献资料,属二手资料,年代较远,文中“中国”一词出现的时间缺乏直接证明。但二者记录了同一件事,可以互相印证“中国”一词的出现。(2)含义:“中国”指西周王室以洛阳为中心的地方。“中国人民”指汉朝所设郡县内的各个民族。认识:中华民族是由小到大逐渐由各民族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卫生资格考试名师指导经验分享试题及答案
- 自考行政管理成果转化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急性并发症的处理策略试题及答案
- 传统节庆的试题及答案
- 执业护士考试考生自评方法试题及答案
- 经济法概论考试中的关键试题和答案
-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流行病学题型及试题及答案
- 行政架构优化的必要性分析的试题及答案
- 中医内科学-痉证课件
- 新《行政处罚法》亮点ppt解读
- DB35T 2092-2022 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养护技术规范
- GB/T 29531-2013泵的振动测量与评价方法
- VSM(价值流图中文)课件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日间手术管理信息化实践与发展
- 有源、无源滤波器实验报告
- SWOT分析法很全面课件
- 供应室手工清洗操作流程课件
- 消防应急疏散演练人员签到表(标准通用版)
- 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DCIM整体方案
- 核电站入厂安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