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初中数学:重难点压轴题考点分析详解_第1页
中考初中数学:重难点压轴题考点分析详解_第2页
中考初中数学:重难点压轴题考点分析详解_第3页
中考初中数学:重难点压轴题考点分析详解_第4页
中考初中数学:重难点压轴题考点分析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初中数学:重难点压轴题考点分析详解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AD〃BC,AB=CD,AD=&,E为CD中点,连接AE,

且AE=26,NDAE=30°,作AE_LAF交BC于F,则BF=()

D.4-2V2

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G,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CE=DE,根据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可得到NDAE=NG=30°,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4ADE和4GCE全等,

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CG=AD,AE=EG,然后解直角三角形求出AF、GF,

过点A作AM_LBC于M,过点D作DN_LBC于N,根据等腰梯形的性质可得BM=CN,再

解直角三角形求出MG,然后求出CN,MF,然后根据BF=BM-MF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如图,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G,

•••E为CD中点,

/.CE=DE,

;AD〃BC,

/.ZDAE=ZG=30",

在4ADE和4GCE中,

(ZDAE=ZG

<ZAED=ZGEC,

(CE=DE

/.△ADE^AGCE(AAS),

「.CG=AD=&,AE=EG=2V3,

/.AG=AE+EG=2V3+2V3=4V3,

•/AE±AF,

.•.AF=AGtan300=46X,l=4,

3

GF=AG-?cos30°=4«+运8,

2

过点A作AMJLBC于M,过点D作DN_LBC于N,

则MN=AD=V2,

•.•四边形ABCD为等腰梯形,

.\BM=CN,

,.■MG=AG»cos30°=4/乂逗6,

2

CN=MG-MN-CG=6-屈-72=6-242,

•/AF±AE,AM±BC,

NFAM=NG=30°,

;.FM=AF・sin30°=4x1=2,

2

/.BF=BM-MF=6-272-2=4-2&.

故选:D.

D

点评:磁庭了等腰梯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各性

质是解题的关键,难点在于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过上底的两个顶点作出梯

形的两条高.

2.如图,已知Ii〃l2〃l3,相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相等,若等腰直角aABC的三个顶

的值是()

C.V5D.V1Q

~5

考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等腰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函数的

定义.

专题:压轴题.

分析:

过点A作AD_U।于D,过点B作BEJL11于E,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求出ZCAD=ZBCE,

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4ACD和4CBE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

CD=BE,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出AC,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等于直角边的

加倍求出AB,然后利用锐角的正弦等于对边比斜边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解答:

解:如图,过点A作AD_Lh于D,过点B作BELL于E,设li,l2,b间的距离为

1,

•/ZCAD+ZACD=90",

ZBCE+ZACD=90°,

/.ZCAD=ZBCE,

在等腰直角△ABC中,AC=BC,

在AACD和4CBE中,

(ZCAD=ZBCE

<ZADC=ZBEC=90°,

[AC=BC

/.△ACD^ACBE(AAS),

.'.CD=BE=1,

在RtAACD中,AC=y仙刈+⑪於+]

在等腰直角aABC中,AB=V2AC=V2XV5=V1O,

点评: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的定

义,作辅助线构造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

3.如图,已知:NM0N=30°,点Ai、A?、A3…在射线ON上,点历、B2vB3…在射线0M上,

△ABMZkAzB2A3、Z\A3B3A4…均为等边三角形,若0A尸1,则AAeB6A7的边长为()

考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

獭7压轴题;规律型.

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性质得出A1B1#A2B2#A3B3,以及A2B2=2B1A2,

得出A3B3=4BIA2=4,A4B4=8BIA2=8,A5B5=16BIA2…进而得出答案.

解答.

•解:•••△ABIA2是等边三角形,

.'.AIBI=A2BI,Z3=Z4=Z12=60°,

AZ2=120°,

VZM0N=30°,

B

D

A.75:1B.V2:1C.5:3D.不确定

考占・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连接OA、0D,由已知可以推出OB:OA=OE:0D,推出△ODAsaOEB,根据锐角三角

函数即可推出AD:BE的值.

解答:解:连接OA、0D,

「△ABC与4DEF均为等边三角形,0为BC、EF的中点,

/.AO±BC,DO±EF,ZED0=30°,ZBA0=30°,

/.OD:OE=OA:OB=V3:1,

ZDOE+NEOA=NBOA+NEOA

即NDOA=NEOB,

/.△DOA^AEOB,

/.OD:OE=OA:OB=AD:BE=百:1.

L故选:A.

B

CL-------------二^月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本题的关键在于找

到需要证相似的三角形,找到对应边的比即可.

5.如图所示,点P(3a,a)是反比例函数y=M(k>0)与。0的一个交点,图中阴影部

X

分的面积为10n,则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

D

B-y=5C.y=W-y=12

xxx

考占.

JIXW•反比例函数图象的对称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轴题;转化思想.一

蒲根据P(3a,a)和勾股定理,求出圆的半径,进而表示出圆的面积,再根据圆的面

积等于阴影部分面积的四倍,求出圆的面积,建立等式即可求出a的值,从而得出

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解答:解:由于函数图象关于原点对称,所以阴影部分面积.圆面积,

则圆的面积为10nX4=40n.

6.如图,已知点A,B,C,D均在已知圆上,AD〃BC,AC平分NBCD,ZADC=120°,四

边形ABCD的周长为10cm.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B.2C

(^n-V3)cm-2^m4ycm?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

专题:压轴题.

分析:要求阴影部分的面积,就要从图中看出阴影部分是由哪几部分得来的,然后依面积

公式计算.

解答:解::AC平分NBCD,

AD=AB,

,/AD/7BC,AC平分NBCD,ZADC=120°

所以NACD=NDAC=30。,

AD—CD,

二NBAC=90°NB=60°,

.,.BC=2AB,

二四边形ABCD的周长=AB+BC+CD+AD=2BCX3+BC=10,

2

解得BCMcm,

.•.圆的半径」X4=2cm,

2

・•・阴影部分的面积X2?-(2+4)xV3^2]4-3=^n

23

故选:B.

点评:本题的关键是要证明BC就是圆的直径,然后根据给出的周长求半径,再求阴影部

分的面积.

7.如图,在Rt^ABC中,NC=90°,AC=8,BC=4,分别以AC、BC为直径画半圆,则图中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C.10n-16D.20n-132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

分析: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两个半圆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然后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

_____算即可.

解答.一

,解:设各个部分的面积为:Si'S2、S3、S4、S5,

如图所示:

:两个半圆的面积和是:S1+S5+S4+S2+S3+S4,△ABC的面积是S3+S4+S5,阴影部分的

面积是:S1+S2+S4,

二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两个半圆的面积减去三角形的面积.

即阴影部分的面积」nX16+—nX4--X8X4=10n-16.

222

点评:本题考查了扇形面积的计算,的关键是看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两个半圆的面积

-三角形的面积.

8.如图,将半径为6的。。沿AB折叠,箴与AB垂直的半径0C交于点D且CD=20D,则

折痕AB的长为()

考点:垂径定理;勾股定理;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分析:延长C0交AB于E点,连接0B,构造直角三角形,然后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

解答:解:延长C0交AB于E点,连接0B,

,/CEXAB,

••.E为AB的中点,

,/0C=6,CD=20D,

.,.CD=4,0D=2,0B=6,

.,.DE.(20C-CD)J(6X2-4)=1x8=4,

222

.,.0E=DE-0D=4-2=2,

在RtAOEB中,

,.1OE2+BE2=OB2,

,',BE=VOB2_0E-22=4^2

,AB=2BE=8h.

故选:B.

AE,力

、、“一/’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垂径定理及勾股定理,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构造出直角三角形,利

用勾股定理求解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如图,在RtZ\ABC中,Z0=90°,AC=6,BC=8,。。为^ABC的内切圆,点D是斜边

AB的中点,则tanN0DA=()

c

c.MD.2

考点:三角形的内切圆与内心;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专题:压轴题.

分析:设。。与AB,AC,BC分别相切于点E,F,G,连接OE,OF,0G,则OE_LAB.根据

勾股定理得AB=1O,再根据切线长定理得到AF=AE,CF=CG,从而得到四边形OFCG

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到设0F=x,则CF=CG=OF=x,AF=AE=6-x,BE=BG=8

-x,建立方程求出x值,进而求出AE与DE的值,最后根据三角形函数的定义即

可求出最后结果.

解答:解:过。点作OE_LABOF±ACOGXBC,

/.Z0GC=Z0FC=Z0ED=90°,

ZC=90°,AC=6BC=8,

」.AB=1O

为aABC的内切圆,

,AF=AE,CF=CG(切线长相等)

,/ZC=90°,

,四边形OFCG是矩形,

•.•OG=OF,

二•四边形OFCG是正方形,

设0F=x,则CF=CG=OF=x,AF=AE=6-x,BE=BG=8-x,

6-x+8~x=10,

/.0F=2,

・・・AE=4,

.・.点D是斜边AB的中点,

「•AD=5,

/.DE=AD-AE=1,

/.tanZ0DA=^=2.

DE

故选:D.

3DE

点评:此题要能够根据切线长定理证明:作三角形的内切圆,其中的切线长等于切线长所

在的两边和与对边差的一半;直角三角形内切圆的半径等于两条直角边的和与斜边

的差的一半.

10.已知直角梯形ABCD中,AD/7BC,AB±BC,AD=2,BC=DC=5,点P在BC上移动,则当

PA+PD取最小值时,4APD中边AP上的高为()

C.D.3

考点: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

专题:压轴题.

分析: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就要先求出它的高,根据勾股定理即可得.

解答:解:过点D作DEJ_BC于E,

:AD〃BC,AB±BC,

二四边形ABED是矩形,

/.BE=AD=2,

;BC=CD=5,

/.EC=3,

/.AB=DE=4,

延长AB到A,,使得A,B=AB,连接A'D交BC于P,此时PA+PD最小,即当P在

AD的中垂线上,PA+PD取最小值,

为AA'的中点,BP〃AD

此时BP为△AA,D的中位线,

.,.BP=1AD=I,

2

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P=^AB2+Bp2=V17,

在4APD中,由面积公式可得

△APD中边AP上的高=2X4+VTF=S国.

故选:C.

AD

4;pE七

•»

■94

.s,«・

,.tt

:tt

s

Af

点评:此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梯形一般辅助线的作法、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

知识点.

11.如图,在aABC中,AB=AC,NBAC=90°,点D为线段BC上一点,连接AD,以AD为

一边且在AD的右侧作正方形ADEF,CF交DE于点P.若AC=啦,CD=2,则线段CP的长

c.V2D.V3

考占・

J八、、,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ADEF是正方形推出AD=AF,ZDAF=90°,证△ABDgAACF,推出CF=BD,求出

AD,证△FEPs^DCP,得出比例式,代入求出即可.

解答:解:过A作AMLBD于M,

ZBAC=90°,AB=AC=4加,

.,.ZB=ZACB=45°,由勾股定理得:BC=8,

;CD=2,

.'.BD=8-2=6,

,/ZBAC=90°,AB=AC,AM±BC,

/.ZB=ZBAM=45°,

/.BM=AM,

■,,ABMA/2,

,由勾股定理得:BM=AM=4,

/.DM=6-4=2,

在RtaAMD中,由勾股定理得:AD=A/42+22=275,

••・四边形ADEF是正方形,

」.EF=DE=AF=AD=2遥,NEKO。,

,."ADEF是正方形,

/.AD=AF,ZDAF=90°.

•JZBAC=90°,

ZBAD=ZCAF=90°-ZDAC.

设CP=x,

•..在AABD和aACF中

'AB=AC

,ZBAD=ZFAC

,AD=AF

.,.△ABD^AACF(SAS),

」.CF=BD=6,ZB=ZACB=ZACF=45°,

/.ZPCD=90°=ZE,

,/NFPE=NDPC,

/.△FPE^ADPC,

12.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4,NDAC的平分线交DC于点E,若点P、Q分别是AD

和AE上的动点,则DQ+PQ的最小值()

A.2B.4C.272D.4加

考JI占XW­•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正方形的性质.

专题:压轴题;探究型.

分析:过D作AE的垂线交AE于F,交AC于D,,再过X作XP'±AD,由角平分线的

性质可得出X是D关于AE的对称点,进而可知D'P'即为DQ+PQ的最小值.

解答:解:作D关于AE的对称点V,再过D,作D,P,LAD于P,,

VDD/±AE,

ZAFD=ZAFDz,

;AF=AF,NDAE=NCAE,

」.△DAF@Z\D'AF,

.M是D关于AE的对称点,AD'=AD=4,

••.D/P'即为DQ+PQ的最小值,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NDAD'=45",

.'.AP,=PZD',

・••在RtZ\AP'D’中,

292o

PzD'+AP'=AD',AD,=16,

VAPZ=P,D',

222

2P'D'=AD',即2P'D'=16,

,P'D'=2&,即DQ+PQ的最小值为2证.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根据题意作出辅助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3.如图,已知抛物线li:y=-x?+2x与x轴分别交于A、0两点,顶点为M.将抛物线I1

关于y轴对称到抛物线I2.则抛物线I2过点0,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为B,顶点为N,连

接AM、MN、NB,则四边形AMNB的面积()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

分析:

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出顶点M,和x轴交点A的坐标,然后根据对称图形的知

识可求出M、N的坐标,也可得到四边形NBAM是等腰梯形,求出四边形NBAM的面

积即可.

解:;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2x=-(x-1)2+1,

顶点坐标为:M(1,1),

2

当y=0时,-x+2x=0,

解得:x=0或x=2,

则A坐标为(2,0),

;12和关于y轴对称,

.•.AM=BN,N和M关于y轴对称,B和A关于y轴对称,

则N(-1,1),B(-2,0),

过N作NC_LAB交AB与点C,

,.•AM=BN,MN〃AB,

二四边形NBAM是等腰梯形,

在等腰梯形NBAM中,

1-(-1)=2,AB=2-(-2)=4,

二S四边形NBAM=1(MN+AB)»NC=3.

2

故选:A.

点评:本题是二次函数的综合题型,其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有抛物线的顶点公式和等腰梯形

的面积求法,根据对称图形得出N,B的坐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如图所示的二次函数y=ax?+bx+c的图象中,刘星同学观察

o___

得出了下面四条信息:①a+b+c=0;②b>2a;③ax+bx+c=0的两根分别为-3和1;④a

-2b+c>0.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有()

C.2个D.1个

考占・

J八、、•二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专题:数形结合.一

丽由于抛物线过点(1,0),则a+b+c=0,可判断①正确;根据抛物线对称轴方程得到

x=-A=-1,则2a-b=0,可判断②错误;根据抛物线的对称性得到抛物线与x轴

2a

两交点坐标为(-3,0),(1,0),则ax?+坐+c=0的两根分别为-3和1,可判断③

正确;利用b=2a,a+b+c=。得到-3a,则a-2b+c=a-4a-3a=-7a,而抛物线

开口向上,得到a>0,于是可对④进行判断.

解答:解:•.・抛物线过点(1,0),

.,.a+b+c=0,所以①正确;

: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A=-1,

2a

.••2a-b=0,所以②错误;

•••点(1,0)关于直线x=-1的对称点为(-3,0),

二抛物线与x轴两交点坐标为(-3,0),(1,0),

/.ax+bx+c=0的两根分别为-3和1,所以③正确;

b-2a,a+b+c=0,

.'.a+2a+c=0,即c=-3a,

.'.a-2b+c=a-4a-3a=-7a,

.・•抛物线开口向上,

/.a>0,

/.a-2b+c=-7a<0,所以④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系数的关系:二次函数y=ax?+bx+c(a*0)的图象为

抛物线,当a>0,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直线x=-上;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

2a

坐标为(0,c).也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

15.如图,已知抛物线I1:产x2-6x+5与x轴分别交于A、B两点,顶点为M.将抛物

线八沿x轴翻折后再向左平移得到抛物线12.若抛物线12过点B,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

为C,顶点为N,则四边形AMCN的面积为()

16C.50D.40

考点:二次函数综合题;轴对称的性质.

由抛物线1的解析式可求AB的长,根据对称性可知BC=AB,再求抛物线的顶点坐

标,用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求四边形AMCN的面积.

解答:

解:由y=x-6x+5得y=(x-1)(x-5)或y=(x-3)-4,

・•・抛物线li与x轴两交点坐标为A(5,0),B(1,0),顶点坐标M(3,-4),

・・.AB=5-1=4,

由翻折,平移的知识可知,BC=AB=4,N(-1,4),

/.AC=AB+BC=8,

S四边形AMCN-SAACN+SAACM=~X8X4+—X8X4=32.

22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函数图象交点的求法等知识点.主要考查

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二、填空题(共15小题)

16.如图,下列图形是将正三角形按一定规律排列,则第5个图形中所有正三角形的个数

有485.

考占.

J八、、•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专题:压轴题;规律型.

分析:由图可以看出:第一个图形中5个正三角形,第二个图形中5X3+2=17个正三角形,

第三个图形中17X3+2=53个正三角形,由此得出第四个图形中53X3+2=161个正

三角形,第五个图形中161X3+2=485个正三角形.

解答:解:第一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5,

第二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5X3+2=17,

第三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17X3+2=53,

第四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53X3+2=161,

第五个图形正三角形的个数为161X3+2=485.

如果是第n个图,则有ZXd-l个

故答案为:485

点评:此题考查图形的变化规律,找出数字与图形之间的联系,找出规律解决问题.

17.如图,每一幅图中均含有若干个正方形,第1幅图中有1个正方形;第2幅图中有5

个正方形;…按这样的规律下去,第6幅图中有」个正方形.

第1幅第2幅第3幅第4幅

考占.

J八、、•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

专题:压轴题.

分析:观察图形发现第一个有1个正方形,第二个有1+4=5个正方形,第三个有1+4+9=14

个正方形,…从而得到答案.

解答:解:观察图形发现第一个有1个正方形,

第二个有1+4=5个正方形,

第三个有1+4+9=14个正方形,

第n个有:In(n+1)(2n+1)个正方形,

6

第6个有1+4+9+16+25+36=91个正方形,

故答案为:91

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关系图形并找到规律,本题采用

了穷举法.

18.如图,RtZ\ABC中,NC=90°,以斜边AB为边向外作正方形ABDE,且正方形对角线

交于点0,连接0C,已知AC=5,00=672,则另一直角边BC的长为7.

考占・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专题:计算题;压轴题.

分析:过0作0F垂直于BC,再过A作AM垂直于0F,由四边形ABDE为正方形,得到OA=OB,

NA0B为直角,可得出两个角互余,再由AM垂直于M0,得到AA0M为直角三角形,

其两个锐角互余,利用同角的余角相等可得出一对角相等,再由一对直角相等,

OA=OB,利用AAS可得出AAOM与ABOF全等,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可得出

AM=OF,OM=FB,由三个角为直角的四边形为矩形得到ACFM为矩形,根据矩形的对

边相等可得出AC=MF,AM=CF,等量代换可得出CF=OF,即aCO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由斜边0C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0F与CF的长,根据OF-MF求出0M的长,即

为FB的长,由CF+FB即可求出BC的长.

解答:解法一:如图1所示,过。作OFLBC,过A作AM_LOF,

••・四边形ABDE为正方形,

ZA0B=90",OA=OB,

NA0M+NB0F=90°,

又NAM0=90°,/.ZA0M+Z0AM=90°,

/.ZBOF=ZOAM,

在AAOM和aBOF中,

(NAMO=/OFB=90°

<ZOAM=ZBOF,

(OA=OB

/.△AOM^ABOF(AAS),

.,.AM=OF,OM=FB,

又NACB=NAMF=NCFM=90°,

二四边形ACFM为矩形,

/.AM=CF,AC=MF=5,

.,.OF=CF,

.'.△OC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00=672,

二根据勾股定理得:CF2+OF2=OC2,

解得:CF=0F=6,

.,■FB=0M=0F-FM=6-5=1,

则BC=CF+BF=6+1=7.

故答案为:7.

E

图1

解法二:如图2所示,

过点0作OMJ-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M;过点0作ON_LBC于点N.

易证△OMA空ZXONB,「.OM=ON,MA=NB.

・••0点在NACB的平分线上,

••.△OCM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00=6^2,

.,.CM=0N=6.

.,.MA=CM-AC=6-5=1,

.-.BC=CN+NB=6+1=7.

故答案为:7.

点评:此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以及等腰直角三

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判定,利用了转化及等量代换的思想,根据题意作

出相应的辅助线是解本题的关键.

19.如图,^ABC的内心在y轴上,点C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是(0,2),直线

AC的解析式为y=—x_1)则tanA的值是-i_.

,2—厂

考占.

n八、、•一次函数综合题.

专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三角形内心的特点知NAB0=NCB0,根据点C、点B的坐标得出0B=0C,

Z0BC=45°,ZABC=90°可知AABC为直角三角形,60=272,然后根据两点间距离

公式及勾股定理得出点A坐标,从而得出AB,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根据三角形内心的特点知NAB0=NCB0,

••.已知点C、点B的坐标,

.,.0B=0C,Z0BC=45°,ZABC=90°可知aABC为直角三角形,80=242,

•••点A在直线AC上,设A点坐标为(x,lx-1),

2

根据两点距离公式可得:

222

AB=X+(AX-3),

2212

AC=(X-2)+(lx-l),

在RtZ\ABC中,

AB2+BC2=AC2,

解得:x=-6,y=-4,

/.AB=672,

AB6723

故答案为:1.

3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内心的特点,两点间距离公式、勾股定理,综合性较强,难

度较大.

20.刘谦的魔术表演风靡全国,小明也学起了刘谦发明了一个魔术盒,当任意实数对(a,

b)进入其中时,会得到一个新的实数:a2+b-1,例如把(3,-2)放入其中,就会得到

32+(-2)-1=6.现将实数对(m,-2m)放入其中,得到实数2,则m=3或-1.

考占・

Jt\\\•解一元二次方程-因式分解法.

专题:压轴题;新定义.

分析:

根据题意,把实数对(m,-2m)代入a?+b-1=2中,得到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利用

因式分解法可求出m的值.

解答:9o

解:把实数对(m,-2m)代入a+b-1=2中得m-2m-1=2

移项得e-2m-3=0

因式分解得(m-3)(m+1)=0

解得m=3或-1.

故答案为:3或-1.

点评:

根据题意,把实数对(m,-2m)代入a?+b-1=2中,并进行因式分解,再利用积为

0的特点解出方程的根.

21.对于平面内任意一个凸四边形ABCD,现从以下四个关系式①AB=CD;②AD=BC;③AB〃CD;

④NA=NC中任取两个作为条件,能够得出这个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概率是_工.

~2~

考占-

ZJ八、、•概率公式;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专题:压轴题.

分析:本题是一道列举法求概率的问题,属于基础题,可以直接应用求概率的公式.

解答:解:从四个条件中选两个共有六种可能:①②'①③、①④、②③、②④、③④,

其中只有①②、①③和③④可以判断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其概率为包』.

62

故答案为:

2

点评: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二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

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一组对边平行,一组

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22.如图,已知直线I:y=5x,过点A(0,1)作轴的垂线交直线I于点B,过点B作直

线I的垂线交v轴于点A;过点A,作v轴的垂线交直线I于点B,,过点B"乍直线I的垂

线交y轴于点A2;…按此作法继续下去,则点A板的坐标为(0,42°M).(提示:

考占・

J八、、,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专题:规律型.

分析:

根据所给直线解析式可得I与X轴的夹角,进而根据所给条件依次得到点Al,A2的

坐标,通过相应规律得到A20I4坐标即可

解答:解:..•直线I的解析式为;y告X,

--.I与x轴的夹角为30°,

VAB/7x轴,

/.ZAB0=30°,

•/0A=1,

/.0B=2,

・・・AB二后

'/AiB±l,

/.ZABAF60°,

・・.AiO=4,

.'.Ai(0,4),

2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ZiOAB的顶点A在x轴的正半轴上.顶点B的坐标为

(6,2会),点C的坐标为(1,0),点P为斜边0B上的一个动点,则PA+PC的最小值为

V31_.

考占•

J1\\\"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作A关于0B的对称点D,连接CD交0B于P,连接AP,过D作DN_LOA于N,则此

时PA+PC的值最小,求出AM,求出AD,求出DN、CN,根据勾股定理求出CD,即可

得出答案.

解答:解:作A关于0B的对称点D,连接CD交0B于P,连接AP,过D作DNL0A于N,

则此时PA+PC的值最小,

,/DP=PA,

.,.PA+PC=PD+PC=CD,

VB(6,273),

...AB=2E,0A=6,NB=60°,由勾股定理得:08=473,

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得:1XOAXAB=1XOBXAM,

;.AM=3,

.,.AD=2X3=6,

ZAMB=90°,NB=60°,

ZBAM=30°,

ZBA0=90°,

Z0AM=60°,

•.•DN±0A,

/.ZNDA=30°,

.-.AN=1AD=3,由勾股定理得:DN=3V3,

2

VC(1,0),

/.CN=6-1-3=2,

在RtZ\DNC中,由勾股定理得:DC^22+(3^)2=,/31,

即PA+PC的最小值是何.

故答案为:V31.

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轴对称-最短路线问题,勾股定理,含30度角

的直角三角形性质的应用,关键是求出P点的位置,题目比较好,难度适中.

24.如图,直角梯形ABCD中,AD/7BC,AB±BC,AD=4,BC=6.将腰CD以D为旋转中心逆

时针旋转90°至DE,连接AE,则4ADE的面积是上微信公众号@简单初中生

考占・

J八、、•直角梯形;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旋转的性质.

专题:计算题.

分析:如图作辅助线,利用旋转和三角形全等,求出4ADE的高,然后得出三角形的面积.

解答:解:作EF_LAD交AD延长线于F,作DG_LBC.如下图所示:

•••CD以D为中心逆时针旋转90°至ED,

:AD=4,BC=6,

.-.DE=DC,DE±DC,ZCDG=ZEDF,

.-.△CDG^AEDF,

.,.EF=CG.

又;DG_LBC,所以AD=BG,

/.EF=CG=BC-AD=6-4=2,

」.△ADE的面积是:2AD・EF=1X4X2=4.

22

故答案为:4.

点评:本题考查梯形的性质和旋转的性质:旋转变化前后,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以及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所构成的旋转角相等.要注意旋转的三要素:①

定点为旋转中心;②旋转方向;③旋转角度.

25.如图,一段抛物线:y=-x(x-4)(0WxW4),记为G,它与x轴交于点0,Ai:

将C绕点A旋转180°得C2,交x轴于点A2;

将C2绕点A2旋转180。得C3,交x轴于A3;

考点:二次函数图象与几何变换._____________________

巍7规律型.

分析,一

.求出抛物线G与x轴的交点坐标,观察图形可知第偶数号抛物线都在x轴下方,再

根据向右平移横坐标相加表示出抛物线C10的解析式,然后把点P的横坐标代入计

算即可得解.

解答:解:丫一段抛物线:y=-x(x-4)(0WxW4),

二图象与x轴交点坐标为:(0,0),(4,0),

••,将6绕点Ai旋转18。得C?,交x轴于点A2;

将C2绕点A2旋转180°得C3,交X轴于点A3;

如此进行下去,直至得Go.

••Co与X轴的交点横坐标为(36,0),(40,0),且图象在X轴下方,

的解析式为:yio=(x-36)(x-40),

当x=37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