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7篇_第1页
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7篇_第2页
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7篇_第3页
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7篇_第4页
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7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7篇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7篇

中国能有今日的成就,少不了各行各业杰出的人才。关于中国现代名人的事迹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是我整理的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欢迎阅读共享,盼望大家能够喜爱。

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篇1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6月诞生,辽宁岫岩人,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

心系山区,不忘教育初心。从2022年3月起,张桂梅一边在华坪县民族中学当老师,一边义务当政府新建的华坪县儿童之家的院长。民族中学里不仅女生很少,有的还会时不时从课堂上“消逝”,经过多次家访,她最终找到了女孩从课堂上“消逝”的缘由:“农村重男轻女思想严峻,许多女孩上到中学,就由于经济负担而辍学”,她们中的不少人早早被定下了婚姻,或是在家务农,或是外出务工。于是,张建梅萌生了“建一所免费的女子学校”的想法,于是她开头筹备为这些孩子建一所在校学习期间免除一切费用的女子高中,让这些贫困家庭的女孩有一个连续深造的机会。

心系女中,牢记教育使命。2022年,在张建梅的努力下,在省、市、县三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全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公办女子高中--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正式建成。办学12年来,张建梅走过长达11万公里的家访,翻过的大山更是不计其数,白天她是校长、晚上她是保安,长时间的高强度劳作,使得张桂梅的身体每况愈下,肺气肿、小脑萎缩等/16种疾病纷纷缠上了她,可张桂梅照旧坚守岗位。在2022年的高考中,全校118名毕业生的一本上线率高达40.67%,位居丽江市全部高中排行榜的首位,在12年间先后让1600多名来自大山的女孩走出大山、圆梦高校。

没有家庭、无车无房、一身病痛……张桂梅用“蜡炬成灰泪始干”般的执念,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献给了党、献给了教育事业、献给了贫困山区人民。我们要向张桂梅同志学习,时刻不忘自己肩负的岗位职责,果敢应对挑战、擅长攻坚克难,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埋头苦干实干,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篇2

春节前夕,一位“掏粪工”出身的书法家、“藏书状元”——魏林海先生,显得有些落寞和失意。他依稀记得,在10多年前,他每年的除夕或春节,都要去北大朗润园季羡林先生家,给他老人家拜年。

季羡林先生已于20-年7月11日,驾鹤西去。从今,魏先生再也见不到那位德高望重、著作等身、和气可亲、平易近人的老人了。季老逝世时,他突闻噩耗,不禁悲从心来,痛哭流涕。当时,他写过一副挽联,亲自到设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的季老灵堂前祭拜他,在八宝山的季老送别仪式上,他也特意赶去为季老送最终一程。

魏先生说起了在季老家拜年的一幕幕,心情久久不能安静,至今仍是感谢不尽。每年的除夕,魏先生都会带点水果等,去季老家拜年。季老不但不拒绝,反而总是热忱地接待他。季老与他谈学问,谈做人,谈往事,一点架子也没有,老人家很是随和。每一次临走时,季老也都不忘送魏先生一些阿胶、西洋参一类的补品,让他带回家,送给他年迈的父亲,并叮嘱他代为问候他的父亲。魏先生告知我说:“至今,我的父亲,也已经去世,不过季老礼尚往来、提携后进、敬重长者、乐于助人的美德,却永久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记得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魏林海与六郎庄的几位书画爱好者,组织了一个书画展,登门找他熟悉的知名画家题词,却遭受了“闭门羹”。他一气之下,就跑到了季羡林先生家,与季老说明白缘由,恳求帮忙。季老不以为忤,爽快地为书画展题了字:“六郎庄农夫书画展”,并将他的一本散文集,题上“梅花香自苦寒来”后,送给了魏先生。当时他真有受宠若惊之感,心里很是暖洋洋的,有说不出的感谢。

魏林海与季羡林先生,有着10余年的交情。他被季老的学问和人格所深深吸引,一听说季老24卷本的煌煌巨著《季羡林文集》出版后,他用节衣缩食,积攒下来的千余元钱,毫不迟疑地购买了一套,珍藏在家,并时时研读它,让他受益匪浅。

被季老称为“畸人”的魏林海先生,究竟是何许人也?他是我的老伴侣,今年已50多岁。记得10多年前,我在北大游学时,就在北大的废品收购点,常常看到他的身影。他爬在那积累如山的废品堆上“淘书”,爬上爬下,搞得脏兮兮的,蓬头垢面,不过他每每都有收获,能够淘得许多书,然后喜笑颜开、乐滋滋地抱着一大叠旧书回家。由于都是爱书的原因,我们彼此成为好伴侣。

他家住北大西门外不远处的六郎庄,祖辈务农,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农夫。令人痛心的是,由于“-”,他混到学校毕业后,成天造反搞革命,也没学到什么学问,因此失学,只得回家产农夫。在田里干活时,村民侃《三国演义》《水浒传》等,他都闻所未闻,深感学问匮乏。他发奋要学好文化,立志做个文化人。

从今,凡是看到书籍,甚至有字的纸张,他都要一一收集,数十年如一日地买书、“淘书”,竟然成了远近著名的“藏书状元”。我去过他六郎庄的家,家里除了书,还是书,却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电冰箱、洗衣机等也没有购置。他发起组织了六郎庄的公益机构“文化乡村”沙龙,开展“北京土语”讨论,与有关部门合作,预备把“北京土语”申报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呢!

魏林海先生,是20岁那一年,赶上了招工,成了海淀区环卫所的一名清洁工。他的工作是打扫街道和厕所,成了名副其实的“掏粪工”。“掏粪”这一工作,一般人也不屑于干,而他却很敬业,一干就是20多年。他的业余时间,就是处处“淘书”,访问“文化人”,喜爱书法和藏书,至今已有不俗的成果。如今,他早已办了内退,正全力以赴地从事于他所钟爱的文化事业。

魏林海是一位热衷“追星”的人,不过他从不追歌星与明星,追的都是文化名人。他访问过臧克家、季羡林、任继愈、启功、李德伦等等文化名流。启功就曾为他题词“自强不息”,臧克家写了“凌霄羽毛原无力,坠地金石自有声”的条幅,勉励支持他。

在此写下大名鼎鼎的高校者季羡林与名不见经传的清洁工魏林海先生的交往轶事,也算是对季羡林先生的纪念。

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篇3

2022年5月5日,全世界的球迷共同见证了一个奇迹的诞生,更见证了一种精神,一种担当的精神。

今日,姚明带领着他的火箭队在客场挑战特别强大的洛杉矶湖人队。在竞赛前,几乎没有人看好火箭队,他们的天赋并不出众,阅历并不丰富,体能和速度也都不占优势。然而,这样的一只球队却在开场之后打了湖人队一个措手不及,让全部人眼前一亮。

作为球队领袖的姚明始终被人诟病,自从进入nba开头,评论家就指责他缺少霸气,在关键时刻没有血性,所以姚明尽管个人力量特别出众,但作为一个领袖还是不被许多NBA专家认可。

然而,这次竞赛让人们看到了姚明的另一面。面对强大得几乎不行战胜的敌人,他用舍命的奔跑,咬牙的坚持,激烈的碰撞一次次将对手反超比分的热忱浇灭。离竞赛还剩几分钟的时候,双方的拼杀已经到7白热化的程度,全部的人都红着眼睛激发出全部的力气在争取竞赛的成功。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带球突破的科比和姚明猛地撞到了一起,姚明意外地伤到了膝盖,猛然倒地,表情苦痛不堪。在NBA的赛场上,激烈的冲撞随处可见,所以谁也没有留意到姚明。可大家很快就发觉姚明的表情特别苦痛,微微蜷起身体,双手抱着膝盖,眉头紧皱。裁判立刻暂停了竞赛,火箭队的队医第一时间跑到姚明身边低声询问着他的伤势。

姚明的表情照旧特别苦痛,队医带着大家搀扶着姚明离开了赛场,缓缓走进了通向休息室的走廊。就在全部人都认为姚明不会返回球场,火箭队已经凶多吉少的时候,美国记者在走廊里纪录下了一个让人震动的画面。由于痛苦而咧着嘴咬牙坚持的姚明突然停下了脚步,挣扎着要返回赛场。队医赶忙挡住他,劝他要保证身体的健康,姚明无奈地转身连续向休息室走去。可两条腿向外走着,姚明的目光却始终望着赛场方向。又走了几步之后,姚明坚决地停了下来,他坚持要回到竞赛场上去,队医知道自己无法劝阻姚明,就让他做了几个简洁的动作,在确定并无大碍之后,队医又陪伴着姚明走回了赛场。

当姚明再次走回球场的时候,全部的观众纷纷站起身来为他鼓掌。虽然这里是对手的主场,但对方的球迷还是将掌声送给了顽强的姚明。当姚明再次回到场边的时候,主教练阿德尔曼明显没有料到姚明会带伤回来。担忧姚明伤势的主教练正在迟疑着是否要让姚明上场,姚明已经指着场上的队友大喊了起来,他在告知阿德尔曼,竞赛场上有他的兄弟,竞赛场上有急需他的队友,他要担当起自己的那一份责任。

当姚明再次回到竞赛场上的刹那,一个当地的记者哭了,他哽咽着说道:“姚明让我们明白了一个男人该担当什幺,他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的顽强和宏大!”

姚明再次站在竞赛扬上,让场上全部的人都没有想到。这时的竞赛已经到了决战时刻,姚明受伤的膝盖已经红肿,他接到球之后照旧在咬着牙坚持着。姚明的回归给了队友们极大的鼓舞,火箭队打出了极其强悍的气概,在顶住对手的反扑之后,最终赢得了这场让全部人惊讶的竞赛。

与其说这是一场竞赛的成功,不如说这是一种精神的成功。姚明向全部人呈现出了一种宏大的精神——勇于担当自己的责任。由于勇于担当,所以才会被信任;由于被信任,才能有分散力;由于有分散力,才能制造奇迹。

美国有一首特别出名的乡村歌曲,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一个人要走多少路,才能成为男子汉?姚明在今日的竞赛里给出了答案:一个人要悄悄付出许多年,并且等到他学会担当责任的时候,他就成为了真正的男子汉!

这是一条再一般不过的走廊,这是姚明的走廊,这是一个男子汉的走廊,这是一个必将被人们牢记的走廊。

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篇4

从台湾综艺节目“超级星光大道”成名,踏上唱歌道路,直至成为金曲歌王,萧敬腾在消遣圈的进展可谓顺风顺水。在短短的几年里,他快速成长为新一代唱作艺人的代表人物。有人说萧敬腾的身体里驻扎着一个猛兽,其实,他只是给青春找到了一个支点!

叛逆少年走出阴霾

萧敬腾诞生在台北市万华区,青春的焦躁无处安放,沉溺在叛逆和暴力中,成了大人眼中的坏同学。抽烟、打架、翘课,不一而足。

在萧敬腾彷徨无知的时候,台北市少年辅导组织的义工将萧敬腾从悬崖边拉了回来。由于辅导员的一句“为什么不把打架的力气用到音乐上”,他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学校六班级时在家里偶然听到邦乔飞的专辑《Crush》,更让他有了学习音乐的念头。

15岁的时候,萧敬腾开头学习爵士鼓。虽然曾由于经济窘迫而终止,但是他仍旧自学苦练,常常一天超过10个小时。16岁时的萧敬腾已经成了台北知名的爵士鼓鼓手。但是他并不满意,连续学习了钢琴、萨克斯、吉他等乐器,并开头学习声乐,叛逆少年因音乐走出阴霾。

给青春一个支点

为了拥有登台唱歌的机会,他走进每一个有演唱机会的店里毛遂自荐。17岁那年,他开头在西餐厅驻唱,成为全店年纪最小的驻唱歌手。此时萧敬腾仍是同学,只能在放学后背著电子琴和装满歌谱的背包,在台北县市及桃园、新竹之间骑着摩托车四处赶场奔波直到深夜,曾试过一周演唱50个小时,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一起驻场的同事回忆说,“有一次下大雨,看着萧敬腾夜雨中骑车赶往下一个演唱的地方,他真的很坚持”。两年多的驻唱生涯,给萧敬腾积累了丰富的舞台阅历。

萧敬腾说,他不喜爱讲苦,在还没有胜利,在你还在努力的时候,不要告知人家你有多苦,当你胜利的时候也不需要你自己来说,他们会知道。在傲慢迷茫的青春岁月里,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目标,将其作为青春的支点,不懈努力,我们的青春将开出漂亮的花朵,我们的生命也将因此获得新生。

奋斗的青春才精彩

2022年,萧敬腾在参与台湾电视唱歌选秀节目“超级星光大道”时,他以富有穿透力和感染力的声音,以及独特的个人风格一战成名。他驻唱的餐厅场场爆满,一位难求。2022年,出道未满两年的萧敬腾在台北小巨蛋举办“洛克先生Mr.Rock”个人演唱会,成为在小巨蛋开唱的最年轻歌手。2022年,萧敬腾拿下第24届金曲奖国语歌王,成为第2年轻的金曲奖最佳男歌手。

假如说星光大道给了萧敬腾一个展现自我的__台,那么多年来他在音乐上的不断学习积淀和不懈努力坚持,则是一切的源泉。萧敬腾说:“我爱音乐,我只要活着的一天,我就有做不完的事,做不完的幻想。”

青们,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妙的阶段。但就是要不畏惧挫折的考验,就是要不断的奋斗,才能在人生的长河中一次次的击起刺眼的浪花,由于奋斗,你的青春才会精彩!

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篇5

被誉为“当代保尔”的张海迪,1970至1983年始终生活、工作在莘县,她将莘县称作自己的“其次家乡”。

张海迪,1955年9月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_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头以坚韧的毅力自学学问,她先后自学了学校、中学和高校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困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学校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学问,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忱赞誉。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连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头发奋学习哲学专业讨论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年,她在吉林高校哲学系通过了讨论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了哲学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士气证明着生命的力气,正像她所说的:“像全部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学问的海洋开拓着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很多青少年奋勉向上。她也常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探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暖和。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学校,关心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的孩子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乐观参与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怀关心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独立,为残疾人事业的进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

1995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与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打算》,党和国家领导人____,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乐观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当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

张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行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阔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傲慢,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中国现代名人光荣事迹篇6

杨利伟的家乡是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这是山海关外一个依山傍海的漂亮县城,今年38岁的杨利伟曾经在绥中生活了长达18年的时间,可以说,杨利伟的童年、少年以及一部分青年时代就是在这样一个安静而平和的小镇度过的。

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诞生在辽宁省绥中县绥中镇。爸爸杨德元、妈妈魏桂兰同在镇里一家中学当老师(爸爸后调到县土产公司)。小利伟自幼比较文弱、性格内向、缺少胆识。8岁那年的一天,母亲让他到房后头拿木棚上的地瓜,他试了再试,半天的时间过去了,额头和小鼻尖上都浸出了汗水,却始终不敢登上离地面不到15米高的木梯。面对小利伟的害怕,在镇学校做老师的父母担忧地说:“这孩子的性格不转变,怕是长大后不能成事。”为了转变小利伟的性格,每年寒署假日,爸爸有意识地带他去爬山、到县东六股河去游泳。秋天,带他去大山里爬树采摘果实。9岁这年秋天,在绥中镇北巍巍的燕山山脚下,经父亲鼓舞,小利伟平生第一次爬上了一棵30多米高的古老的塔松上,当从大树上下到地面的时候,浑身被汗水浸透的小利伟张开双臂紧紧地抱住爸爸的脖子高声喊道:“爸爸,我胜利了!”孩子少有这感动的高喊声,好像击落并摔碎了他性格上的怯懦,高喊声,震憾并回荡在幽暗的山谷。观察孩子第一次英勇地战胜自己,父子俩人竟喜极而泣。从今,小利伟竟对探险及运动有了爱好。经常同伙伴跋山涉水野游,登狐仙洞山探访狐洞、寻访古寺遗址,寻找传奇中的“链锁地井”。看完《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嗄》、《鸡毛信》等战斗故事片后,他央求爸爸关心同班的小伙伴赶制了红缨枪,毛遂自荐当上了儿童团长,带领“红军”攻克“白军”山头阵地,活捉了“胡汉山”、日本皇军头子“龟田”。他还常率领伙伴在学校的操场上“飞碍阻”、练习投掷铁饼、跑百米。在亲人的眼里,小利伟真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辽西的很多乡镇素有故事之乡之称。绥中县绥中镇更有“讲古王”、“故事王”摇篮的美誉。绥中清朝时就是辽西及关外各路商贾贩客通往辽南、辽北、辽东的交通要道。称它是东北黑土地上的“丝稠之路”集散地一点也不过份。各大酒家、车店云集镇中。夜晚食宿的客人为了打发孤独     ,就集在一起讲出各自从不同地区带来的传奇和故事。慢慢地,说书讲古的人在这里便成为了“职业”。讲的、听的、传的多了,这里不仅是商贸的集散地,更是民间传奇故事的集散地。这里的家家户户旮旮旯旯都盛满着古老的传奇故事。杨利伟的外公、外婆便是当地出名的民间故事家。小利伟从小就常住在听各种民间故事长大的且为讲古说书高手的外公、外婆家中,使他自幼便薰染在外公、外婆及妈妈讲的传奇故事里。在大人们讲的各种传奇故事中,最令小利伟着迷的是七月七《牛郎会织女》的传奇和《嫦娥奔月》、《七仙女下凡》这类飞天神话故事。听多了,具有思考与探密精神的他,便经常在夜晚站在院子里望着浩渺夜空,想像着宇宙里的奇妙。他经常对妈妈说:“等我长大后,我肯定飞上天空去见牛郎、织女和嫦娥、玉兔。”读学校三班级时的一次春游,学校组织小同学到一家飞机场去参观,摸抚一架架银鹰并观看飞行员驾机为同学们做飞行表演,小利伟感动不已。回校后,他在机场观后感的命题作文中写道:“我长大肯定要当一位飞行员,飞上天空对宇宙进行探密。”

在度过了学校、学校时代之后,绥中二高中成了杨利伟走上航天之路的第一个台阶——1983年6月,在他高中三班级的时候,空军招飞人员来到这里,要在应届毕业生中选拔飞行员,而从小就有从军梦的杨利伟第一个到选飞报名处报上了自己的名字,经过严格的选拔、考察、体检、面测等程序,18岁的杨利伟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的一名空军学员。在4年的学院生活中,他的学习训练成果始终很优秀。

1987年,杨利伟从飞行学院毕业,成为空军某师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天生聪慧加上勤奋努力,他不久便成了师里的飞行尖子,后来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10年间,他从华北飞到西北,从西北飞到西南,祖国的万里蓝天留下了他强健的身影。

1992年夏,杨利伟所在部队来到新疆某机场执行训练任务。那天,他驾驶着战鹰在吐鲁番艾丁湖上空作超低空飞行。突然,飞机发出一声巨响,霎时间仪表显示汽缸温度突然上升,发动机转速急剧下降!杨利伟明白,自己碰上了严峻的“空中停车”故障,飞机的一个发动机不工作了!紧急关头,杨利伟特别冷静:肯定要把飞机开回去!

他稳稳地握住操纵杆,渐渐地收油门,驾驶着只剩一个发动机的战机一点点往上爬升、爬升。500米、1000米、1500米,飞机越过天山山脉,向着机场飞去。快接近跑道时,剩下的一个发动机也不工作了。他坚决实行应急放起落架的措施,顺当地将完全失去动力的战机紧急降落在跑道上。

当他从机舱出来时,飞行服已经全部被汗水湿透。战友们纷纷围上来同他拥抱。团长感动地当场宣布,给杨利伟记三等功一次。

对这次“空中特情”的正确处置,显示了杨利伟优秀的心理素养。

历史的选择

1996年初夏,身高1.68米、体重65公斤的杨利伟接到通知,赴青岛疗养院参与航天员初选体检。初检合格,他又接通知到北京空军总医院参与临床体检。杨利伟心里兴奋,提前3天就来了。护士和他开玩笑:“你也太乐观了吧?”

再接下来,他来到北京航天医学工程讨论所,参与“特检”,也就是航天生理功能检查。

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曾这样描述他当时参与航天员选拔体检时的情景:除检查健康状况外,医生们在每一个人身上查找是否有埋伏的缺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