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23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质量监测卷含答案(二)_第1页
重庆市2023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质量监测卷含答案(二)_第2页
重庆市2023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质量监测卷含答案(二)_第3页
重庆市2023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质量监测卷含答案(二)_第4页
重庆市2023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质量监测卷含答案(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市2023年人教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上期期末质量监测卷(二)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答题前将答题卷上考生各项信息写清楚。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和答题卷一并收回。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词注音本项的一项是()

A.水藻zdo坍塌dan抽噎ye咄咄逼人duo

B.闪烁shud怅然chang称职cheng人迹罕至hdn

C.贮蓄zhii螳伏qudn嘎怪chGn簟人听闻hGi

D.着落zhao草垛dud晕眩xuan怪诞不经dan

【答案】C

2.下列词语书写绘有塔误的一项是()

A.莅临决别兴高采烈不求甚解

B.分歧烂漫刨根问底拈轻怕重

-f=^r

C.玄尚帐蓬油然而生花枝招展

D.狭隘祷告惊慌失措翻来复去

【答案】B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入冬以来,全国多个省份发现新冠疫情,重庆虽不在其中,但很多人戴上口罩绝非学人住

天。

B.学习遇到疑难问题时,我们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做到不耻下回。

C.西部产业发展能够见号考茸,从纺织品、化工、食品等传统产业,转向电子信息、新能源

汽车、再生能源利用、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

D.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睡声附列地表示赞成。

【答案】A

4.下列句子中绘章塔诙的一项是()

A.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课堂教学成功的标志之一。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答案】B

5.下列说法耳唧的一项是()

A.张磊过生日,接受朋友的礼物:“既然你这么客气,又这么真诚,那我就笑纳了。”

B.李伟同学随父亲到单位的同事家里做客,主人问他心情如何,李伟说:“光临寒舍,十分高

兴!”

C.得知嘉宾父亲刚去世,访谈节目主持人说:“对令堂过世深表哀悼。”

D.75岁高龄的前院长说:“好吧,既然诸位如此客气,那么这件事就由老朽做主了!”

【答案】D

名著阅读。(6分)

6.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文笔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

屋》《藤野先生》《孔乙己》都是其中的作品。

B.《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观音菩萨处学到七十二变、筋斗云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如意金

箍棒作为兵器。

C.鲁迅首次知道“赫胥黎”,接触“物竞天择”,“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是在矿路学堂,这段

经历在《琐记》中被提及。

D.悟空得知“弼马温”真相,气愤之极,打伤太白星,回到花果山。玉帝派哪吒和二郎神下

界擒拿,悟空打败天兵天将,直到玉帝封他做“齐天大圣”才暂时作罢。

【答案】C

7.假如《西游记》中的沙僧来参加学校阅读社团的招聘,你是录取或淘汰他,请作出选择,

并请你写出理由。

【答案】①录取;沙僧对团队忠诚,任劳任怨,能协调成员之间的关系。

②淘汰;沙僧少言寡语,能力平平,工作缺乏主动性。

8.综合性学习

班级正在举行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1)请你为此次读书活动写一条宣传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2)假若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劝说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

名言)

(3)阅读下列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

起的,青少年学生的阅读量普遍不足。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

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

学习。

材料二:

随着音像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年人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有关媒体

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

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

少青少年反映:“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①以上两则材料反映了一个什么现象?

②你认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1)示例:感受文字之美,享受读书之乐;闻一缕书香,读一篇美文,享一段时光;

书籍是心灵的良药;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2)示例:妈妈,您一直担心我读课外书籍浪费时间,会影响我的学习,我记得杜甫说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增长我们的知识,对写作有很大帮助。今后您还是

让我多读点课外书籍吧。

(3)①示例: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②主要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少;二是由于

音像制品、漫画等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古诗文积累

9.默写填空

(1)乡书何处达?o(王湾《次北固山下》)

(2)夜发清溪向三峡,0(李白《峨眉山月歌》)

(3),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十二章)

(4),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晴空一鹤排云上,o(刘禹锡《秋词》)

(6),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道出天涯游子之悲和思乡恋土的寂寞情怀的诗

句:,0

(8)古诗中,“月”常被诗人用作寄托思念亲人、思念朋友情感的载体。如苏轼的“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

龙标遥有此寄》)

【答案】(1).归雁洛阳边(2).思君不见下渝州(3).博学而笃志(4).回乐

烽前沙似雪(5).便引诗情到碧霄(6).何当共剪西窗烛(7).夕阳西下(8).

断肠人在天涯(9).我寄愁心与明月(10).随君直到夜郎西

(二)(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

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则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

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词。

(1)非宁静无以蒙远()(2)意与日本()

(3)年与时钟()(4)将复何孕()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12.对文章内容分析有■送的一项是()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

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是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

“静”也不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13.阅读选文和链接材料,说说同为告诫儿子的两篇短文,表达的用意有何不同。

【链接材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为我死,王则封汝,必

无受利地。楚、越之间有寝之丘①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荆②人畏鬼,而越人信禳久可

长有者,其唯此也。”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孙叔

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选自《吕

氏春秋》)

【注】①寝之丘:含有陵墓之意。②荆:楚国的别称。③禳(ji):迷信鬼神和灾祥。

【答案】10.(1).达到(2).消失(3).疾行,指迅速逝去(4).来得及

11.(1)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2)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12.D

13.选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的用意是让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表达了希望儿子志存高远的愿望。链接材料中孙叔敖告诫儿子的用意是让儿子一定不要接受肥

沃的封地,让儿子“请寝之丘”,做人不可贪心,别人看不上的东西才能长久保有。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温暖的一片阳光

李云迪

①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

总是很大。其实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

挂掉。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

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

②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母亲过去常用婆

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小时候我

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野外采野菜了,

我会不放心的。母亲答应得很痛快。

③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

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

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

菜时留下的。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

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

给我送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④母亲真的老了。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母亲也有青春,

只是离今天很远。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

在向日葵下相识的。那长裙还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

得像天上的一片云。

⑤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

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

像流远的岁月。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

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辛酸的日子。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

很多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针缝补着旧衣

裳一样的破旧岁月。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父亲在知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

母亲开始独自生活。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

想给我们增加麻烦。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

⑥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

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邻居大婶告诉

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两手紧攥着她那

像树枝一样干瘪的手。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

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

就是走了,也不想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去找我的父亲。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我把脸

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

⑦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

亲,问候她是否安好。我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

的故事。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

⑧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

14.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5.仔细品味语言,说说第⑦段划线句表达的妙处。

我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故事。

16.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⑤段作用。

17.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有什么好处?

18.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的理解。

【答案】14.本文主要讲述了母亲给“我”打电话以及送蒸菜的事情,表达了母亲对“我”无

微不至的关爱以及“我”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15.使用了动作描写,“眯”“张”“侧”等动词,生动传神表现了我接听母亲电话的情态,表

达了我对母亲的爱(或表达了母亲带给我的温暖与幸福)。

16.运用插叙的写法。文章插叙了母亲过去的生活经历,突出母亲一生的艰辛,使人物形象丰

满,补充交代了母亲每天给我打电话的原因,使文章内容充实,更为真切感人。

17.运用象征手法或比喻的修辞,用“最温暖的一片阳光”象征(或比喻)母亲、母爱,与文

章结尾相呼应,文题照应,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18.只要有母亲在,就会有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发生。文中是指母亲不顾年老体衰,克服

重重困难,采摘野菜并做好美味的蒸菜给“我”送来,令“我”震撼的事情。这句话体现了母

爱的伟大,表达了“我”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二)(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纪念

张惠雯

①一个人如果曾有个非人类的朋友,如果他曾在某个瞬间真诚而平等地注视他那朋友的眼

睛,他就会由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这样的人是

幸运的。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它是一条斑点狗,在我家生活了十四年。对于我来说,这

不是平常的十四年,而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我从二十二岁走到三十六岁。在这段时光里,

如果每次还乡在记忆里最终剩下了一些画面,那么几乎每个画面里都留有点点的影迹。

②很难用“宠物”这个词来描述点点,它是条极有灵性的忠犬,理解人、信赖人,它是我

的朋友,一个忠诚、温厚、沉默的朋友。它表达爱的方式是忠诚地守在你身边,离你近一点、

更近一点,直至偎依着你。它和你一起散步,总是走在你旁边,即使国为什么新奇事物稍微跑

到前面几步,它也会立即意识到,然后停下来回头凝望着你一一它是在等着你。有时候,你到

家附近的小店去买东西,出门时并没有带着它,但很快你会发现它来找你了,找到你,就欢喜

地和你一起回家。

③前一个冬天,我有种莫名的忧虑。有一次,我和母亲打电话,我说,北方的冬天寒冷,

如果点点能熬过这个冬天,它就能多活一年,那么我下次回家时也许还能见到它。母亲叫我不

要担心。过后,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回到家,家里显得格外荒凉,似乎人都出去了。于是

我想到点点,我想至少它应该在家。我到它住的杂物储藏间里找它,里面铺着干草,仿佛废弃

已久,我里里外外地喊它、寻找它。突然,我想到,难道它已经不在了?因为这个梦太不祥,

我不愿对别人提起。两三天后,我给家里打电话,问起点点,我母亲说它正在外面卧着晒太阳

呢。后来,每次打电话问起它,母亲都说它很好。

④就在几天前,我又梦见了点点。我梦见终于回家了,我走进往家去的那条小胡同,突然,

点点迎面朝我跑过来,就像过去很多次我回家时一样,它是来迎接我的。不过,这次它显得更

欢喜,看起来就像一两岁时那样年轻。我记得它的表情像是在笑。这是个温暖的梦,但醒来的

我却十分悲伤,因为我觉得它太过温暖,倒像是种告别。这一次,我打电话给三姐,她告诉了

我实情:点点已经在三个月前去世了,家里人一直瞒着我。现在想来,它大约在我做那个不祥

的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⑤点点似乎精心地选择了自己的死期。也许为了让我这个和它聚少离多、不在场的好朋友

记住它,它是在我三十六岁生日后的第二天离去的,而这一天刚好是星期天,是全家人团聚的

日期,姐姐们都带着孩子回来了,它因此能在临走前和大家告别。之前的三天它已经滴水不进,

它一直待在它那间小屋里,卧在母亲冬天特地给它铺的厚毯子上。三天里,它再也没能站起来,

姐姐试图喂它一些葡萄糖水,但它无法下咽。不知道是什么毅力让它撑到了那个星期天的中午,

它一直等着,等所有人都到了以后。当时,大家聚在它的小屋里,它来回地看着他们中的每一

个。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它就这样呼出最后一口气,

平静地闭上了眼睛。后来,大家就在后面的小菜园里埋葬了它。它死时有众人的陪伴,而不是

在某个寒冷的夜里孤独地离开,它也没有长期瘫痪而后痛苦而屈辱地离开,这对我来说是最大

的安慰。

⑥我不相信人或动物死后仍有灵魂,但我相信它们活着时有灵魂,这灵魂就是一颗心灵能

走进另一颗心灵的桥,就是我从它那双眼睛里看到的令我感动的东西。尽管如此,我想当我再

回到家,我还是会去埋葬它的地方陪伴它一会儿,就像它过去无数个时候曾静静地陪伴我。那

时,我们两个顺着门前那条南北大街来回地走着,常常是在夏日的晚风中,或是冬日上午温暖

的阳光里。有时,我骑着自行车,它跟在旁边。最初,年轻健壮的它四蹄飞奔;再后来,它跑

得慢了;终于,它老得几乎跑不动了,我得骑得很慢,还要不时停下来等它。两年前最后一次

回家,点点的两条后腿骨质老化,它有时高兴地站起来想朝我走来,却会突然摔一跤。我最喜

欢带它去父母在房后开辟的那个小菜园里,站在石榴树或柿子树下,吹着风,就那么安静地站

一会儿,我感到我们同样在体会着世间的某种美好,那种温暖的欣欣的生意,感受着极其祥和

的相伴的快乐……

⑦我们的亲戚、朋友都说点点是有福气的狗,这无非是指我们给了它足够的食物和一个栖

身之所。可是,和它给予我们的信任、爱,和它带给我们的快乐相比,我们给它的多么微不足

道!作为它的朋友,我的心此时充满悲伤和愧疚。在来美国以后的这几年里,我难得陪陪它。

即使在短暂的回国假期里,我也要抽空去旅游,待在家里的时间并不多,加之在家时亲友应酬

频繁,我每天匆匆忙忙、来来往往,竟忽略了这位老去的、忠诚的朋友。如今,一切补偿都已

不可能。它的死令我意识到我已经太久没有回家了,它也提醒我,当一个人还能够给予爱的时

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可知的未来。

⑧点点是一条被我们人类视为卑微的狗,但它却让我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

人的大部分生命都浪费在那些自认为重要的事务中了,但最后发现真正赋予这生命温度的却是

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的感动,在记忆里,这瞬间成为了永恒。

⑨人生就像一个旅途,失去了这位挚爱的朋友,我擦干眼泪后仍得继续前行。而除了更加

尊重、善待其他生命,我想不出更好的、纪念它的方式。

19.阅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文章的情节。

描述点点一①一又梦点点一②f回忆点点一③

20.第⑤段“大人都落泪了,狗也流泪了,孩子们抚摸着它,已经泣不成声。”中“落泪”、“流

泪”、“泣不成声”能否互换?为什么?

21.文章第④和第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22.文章第①段”这样的人是幸运的小给予我此种幸运的是点点……”。为什么说我是幸运的?

请结合全文说说理由。

23.下面这段文字是《2015年散文随笔选粹》给本文的推荐语•。请结合全文,谈谈有哪些“更

多的隐秘情感”。(答出两点即可)

【链接材料】“这条陪伴她(作者)十多年的狗,既是她的朋友,也是她的镜子。也是在对它

的回忆中,作者品味到更多的隐秘情感。”

【答案】19.(1).梦见点点(2).泪别点点(3).愧疚点点

20.不能互换。这三个词紧扣各自身份,这三个词分别描述了“大人”“点点”“小孩流泪的状

态。大人面对生死离别,虽然难过却能抑制自己的感情,故“落泪”能够表现出这种伤心的状

态;狗纵然伤心,但不会像人那样泪流成河,“流泪”是眷念主人的自然流露;孩子们十分悲

伤却不会掩饰,所以“泣不成声”更准确传神。

21.不能调换。因为第④段写“又梦点点”,与第三段“梦见点点”的情节衔接更紧密,叙写

更连贯;集中叙写我的两个梦,更能突出对点点的关爱与思念。先写又梦点点,再写点点之死,

形成倒叙,造成悬念,更能表现点点死亡带给我的悲伤;同时,为后文的议论蓄势。

22.因为①我由点点这双眼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的灵魂,走到另一个世界的秘密中去;②点

点陪我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十四年;③点点给予我们许多的信任、爱与快乐;④点点让我体

会到仁慈、悲悯、尊重、善待生命等更博大的人生意义。

23.①窥见另一种生命那纯净灵魂的幸运;②赋予生命温度的往往是那些短暂的美好、瞬间的

感动:③体会到仁慈、悲悯的更博大的意义;④能给予爱的时候就尽力给予爱,不要寄望于不

可知的未来;⑤更加尊重、善待其他生命。

四、作文(55分)以下两题选做一题。

24.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总抱怨生活的平淡,平淡让我们失去了激情,没有了感觉,不知道感动。其实,只要

我们善于观察,悉心体会,就会发现生活中有许多人许多事,都会令我们心潮澎湃、感动不已。

请你以“爱,就在我身边”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500字;③凡涉及考生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一律用A、B、C等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得抄袭(也不能借用试卷中的材料)。

【答案】例文

爱,就在我身边

爱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是冬日里的一缕暖阳,是寒冷中的一丝温暖,她是失意时的一句

鼓励……我们身边的爱由一个个温馨的片段构成,这些片段平凡而伟大。

陌生人的帮助

回家的路上,我迈着轻快的步伐走在路上,迎面走来了一位五六十岁的老奶奶,身着花色

棉袄,可看出那个棉袄已经过了许多年头。她颤颤巍巍推着装满东西的车,车上全是纸板、塑

料盒、易拉罐,眼前一黑,车一倒,老奶奶也随之倒去。一位陌生人冲出来,及时地扶住了老

奶奶,连忙说:“没事吧?”老奶奶用嘶哑的声音说:“谢谢你,小伙子,我没事,这身子骨不

如以前硬朗了,忙你的去吧。”一句简单的话,使爱在身边。

家庭中的温暖

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了,尽管很不情愿地写作业,可我还是打开书包,拿出了试卷开始

写,写了一段时间,肚子就开始“咕噜噜”响了起来。下班的妈妈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饭。

一会儿小米粥的香气扑面而来,诱惑着我的味蕾,连忙跑过去,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一顿简

单的饭,使爱在身边。

同学间的友谊

躺在床上,忽然一阵敲门声打乱了我的思绪。妈妈赶忙去开门,我一看呀,原来是同学们,

他们手中都带了一些礼物,我不禁心中涌起了一股暖流。其中一位同学打量了我一番,问道:

“你还好吗?”“没事,就是有一点炎症。”“老师,说你生病了,组织我们几个同学来看你。

还有一件事儿,最近你都没来上学,功课肯定落下,以后我们每天给你补课。"顿时,我脸上

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一份真挚的友谊,使爱在身边。

爱,无处不在,需要我们去发现,去探索,去收获,去感受,但无论如何都要记住:爱就

在身边!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