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生活中常见的盐(2)【教学精研+培优拓展】 九年级化学下册高效课堂(人教版)_第1页
11.1.2 生活中常见的盐(2)【教学精研+培优拓展】 九年级化学下册高效课堂(人教版)_第2页
11.1.2 生活中常见的盐(2)【教学精研+培优拓展】 九年级化学下册高效课堂(人教版)_第3页
11.1.2 生活中常见的盐(2)【教学精研+培优拓展】 九年级化学下册高效课堂(人教版)_第4页
11.1.2 生活中常见的盐(2)【教学精研+培优拓展】 九年级化学下册高效课堂(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一单元盐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第2课时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碳酸钙的构成、性质及主要用途1本节重点2本节难点探究碳酸盐与酸的反应,掌握碳酸根离子检验方法3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豪华酒店的地面人民大会堂的柱子同学们看了这么多图片,知道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天安门前的华表大理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CaCO3)碳酸钙(CaCO3)石灰石大理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常见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的物质珊瑚石水垢珍珠贝壳鸡蛋壳钟乳石碳酸钙的用途建筑材料摩擦剂补钙剂碳酸钠(Na2CO3)纯碱苏打易溶于水的白色粉末状固体碳酸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其构成中没有OH-,所以它不属于碱,属于盐。碳酸钠俗称纯碱,但它并不是碱而是盐,这是为什么呢?俗名:物理性质:从上述实验中,可知:碳酸钠溶液遇到酚酞会变红,则其溶液呈碱性向一定浓度的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适量的酚酞试剂会出现什么现象呢?这就是碳酸钠为什么又叫纯碱的原因!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碳酸钠的用途碳酸氢钠(NaHCO3)能溶于水的白色晶体小苏打注意: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为弱碱性俗名:物理性质:碳酸氢钠的用途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物质碳酸钙(CaCO3)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俗称纯碱、苏打小苏打物理性质白色固体,难溶于水白色粉末状固体,易溶于水白色晶体,能溶于水用途用作建筑材料、补钙剂和摩擦剂等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焙制糕点所用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医疗上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症碳酸钙、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总结上述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aCO3+2HClCaCl2+H2O+CO2↑比较碳酸钙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组成,根据上述反应,推断:+2HClNa2CO3NaHCO3是否也能发生上述类似的反应。实验探究——碳酸钠(或碳酸氢钠)与稀盐酸的反应实验步骤实验步骤:向盛有0.5g碳酸钠的试管里加入2mL盐酸,迅速用带导管的橡胶塞塞紧试管口,并将导管另一端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用碳酸氢钠代替碳酸钠进行上述实验,并分析现象。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装置碳酸钠+盐酸碳酸氢钠+盐酸现象分析化学方程式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氯化钠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迅速反应,生成大量气体,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反应更迅速,生成气体更多,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碳酸钠+盐酸碳酸氢钠+盐酸澄清石灰水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2HCl2NaCl+H2O

+CO2↑NaHCO3+HClNaCl+H2O+CO2↑组成里含有CO

(或HCO

)的盐都能与盐酸反应生成CO2气体,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盐的组成中是否含有CO

(或HCO

)2-33-2-33-稀盐酸和澄清石灰水取适量的样品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适量稀盐酸,若有气泡产生且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该盐的样品中含有CO

(或HCO

)2-33-检验原理:检验试剂:检验方法:CO

(或HCO

)的检验2-33-向盛有少量碳酸钠溶液的试管里滴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并分析现象。实验步骤:碳酸钠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装置实验探究——碳酸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分析化学方程式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碳酸钙难溶于水,故溶液中出现浑浊(产生白色沉淀)溶液中出现浑浊(产生白色沉淀)Na2CO3+Ca(OH)2

CaCO3↓+2NaOH观察下列这些反应,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CaCO3+2HClCaCl2+H2O+CO2↑Na2CO3+2HCl2NaCl+H2O

+CO2↑NaHCO3+HClNaCl+H2O+CO2↑Na2CO3

+Ca(OH)2

CaCO3↓+2NaOHH2CO3复分解反应都发生在溶液中。都是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共同点在溶液中,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这样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特点:“互交换,价不变”图示:复分解反应基本反应类型反应物种类生成物种类反应表达式实例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一种A+B+‧‧‧→X分解反应一种两种或两种以上X→A+B+‧‧‧置换反应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一种单质、一种化合物A+BC→B+AC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两种化合物AB+CD→AD+CB基本反应类型的比较2Mg+O2

2MgO点燃2H2O2

2H2O+O2↑MnO2Zn+2HClZnCl2+H2↑NaOH+HClNaCl+H2O欧内斯特·索尔维E.ErnestSolvay

1838-1922比利时工业化学家,1860年索尔维到其叔父的煤气厂工作,研究煤气废液的用途。他想从废液中提取碳酸铵,但实验失败。1861年他又用氨溶液、二氧化碳与食盐混合制成碳酸钠(称为氨碱法),但不知此反应已为前人发现过了。当年他获得比利时政府给他的专利,在布鲁塞尔开设一个小厂从事试验。1863年创办一个正式的制碱工厂,实现了氨碱法的工业化,使制碱生产实现了连续化,食盐的利用率也提高了很多。产品由于质量纯净,而被称为纯碱。1.(2023春·黑龙江哈尔滨·九年级校考阶段练习)生活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用含有碳酸氢钠的药剂来治疗胃酸过多B.用纯碱蒸馒头C.用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D.生石灰可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答案】C【详解】A、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故可用含有碳酸氢钠的药剂来治疗胃酸过多,不符合题意;B、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能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酸性物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用于蒸馒头,不符合题意;C、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在加热时,能形成沉淀,故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实验室常用蒸馏的方法将硬水软化,符合题意;D、生石灰是氧化钙的俗称,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生石灰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不符合题意。2.(2023春·江苏扬州·九年级阶段练习)下列为某同学的笔记,其中记录正确的是A.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都是单质B.点燃可燃性气体有可能引发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检验气体纯度C.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D.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答案】B【详解】A、单质是指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物只含磷元素,该选项不正确;C、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只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不属于中和反应,该选项不正确;D、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能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则能与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碳酸盐,该选项不正确。3.(2023秋·重庆沙坪坝·九年级统考期末)在家学习期间,小李利用生活用品对教材中的课外实验进行探究,下列课外实验有错误的是

A.活性炭用于净水 B.铅笔芯有导电性 C.鸡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D.蜡烛中含有碳元素【答案】A【详解】A、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水,但细沙起到过滤作用,净化程度比活性炭低,应放在活性炭的上部,错误;4.(2023·江苏淮安·统考一模)碳酸氢钠(NaHCO3)是焙制糕点所用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NaHCO3中的阳离子为Na+B.NaHCO3中含有3个氧原子C.NaHCO3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D.NaHCO3也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答案】D【详解】A、碳酸氢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钠离子属于阳离子,不符合题意;B、碳酸氢钠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不含氧原子,不符合题意;C、碳酸氢钠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16×3)=1:4,不符合题意;D、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符合题意。5.(2022秋·广东中山·九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中,图1是泡沫灭火器,图II、II是灭火器原理示意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当碳酸钠溶液和浓盐酸接触时,立即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B.图Ⅲ的现象是:产生大量气泡,泡沫从导管口喷出C.碳酸钠溶液可以用块状大理石代替D.图书、档案失火时不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答案】C【详解】C、灭火器需要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而碳酸钙和盐酸反应时速率较慢,所以块状碳酸钙不适用于制造灭火器,故C错误;6.(2022春·九年级课前预习)碳酸根或碳酸氢根离子的检验方法检验原理:组成里含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