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中医学试题卷_第1页
基础中医学试题卷_第2页
基础中医学试题卷_第3页
基础中医学试题卷_第4页
基础中医学试题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中医学

《基础中医学》试题卷

一、填空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精气学说滥觞于____,西汉时被所同化。

2.精气概念的产生,源于,其存在形式有两种:、o3.气的概念

源于o

4.中医学的方法学体系,从上向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5.历代中医养生家称为人生“三宝”的是__、、6.人体气的

运动必须—而o7.精气神学说中特别重视—的作用。8.神凝K

,神散则。

9.是精气与一切生命活动的主宰者。

10.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

11.阴阳消长大体可概括为四种类型,即、__、

12.—是万物化生的根本条件。

13.《类经附翼•医易》提出:“动极者,阴亢者.

1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在内,:阳在外,"。15.阴阳

偏胜的治疗原则是;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是。

16.阳邪盛而导致的实热证,则用一的方法;阴邪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则用

的方法。

17.“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应于____证,《内经》称为“一。

18.“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应于证,《内经》称为“"。19.

《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经典性的阐释:木曰______,火曰______,土爰

金曰.,水曰。

20.五行相乘的顺序与-致;五行相侮的顺序与相反。因此,相侮又称

,或称。

二、单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总共页第页

1.《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

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2.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A.苦味B.甘味C.辛味D.咸味E.酸味3.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A.荆芥B.白芷C.羌活D.防风E.藁本4.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

A.革薜B.木通C.石韦D.地肤子E.泽泻

5.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A.温肾壮阳药B.健脾利水药C益脾滋肾药D.滋补脾肾药E.温补脾肾药

6.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胄气滞外,还常用治()A.肝气郁滞之胁痛B.水湿停滞之水

肿C.泻痢腹痛、里急后重D.肾不纳气之气喘E.肝郁月经不调

7.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A.沉香B.木香C.干姜D.吴茱萸E.橘皮8.莱瓶子的功效是()

A.消食和中、化痰除痞B.消食化积、积血祛瘀C.消食导滞、疏肝下气D.消食化

积、降气化痰E.行气导滞、涩精止遗9.雷丸用于驱虫,宜()

A.研末服从B.与其他药同煎C.另炖D.先煎E.后下10.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

止血,地榆又能()

A.解毒敛疮B.活血止痛C.清热利尿D.化瘀止血E.祛痰止咳11.性味辛温的活

血祛瘀药是()

A.丹参B.艾叶C.半夏D.川穹E.郁金

12.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A.桔梗B.半夏C.昆布

D.白芥子E.白附子13.内脏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A.龙骨

B.磁石C.牡蛎D.朱砂E.石决明14.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

A.消痰行水之功B.凉血止血之功C.平肝潜阳之功D.重镇安神之功E.降逆下气

之功15.地龙可用于()

A.冒寒呕吐B.心悸失眠C.肝郁胁痛D.痰鸣喘息E.肾虚尿频

总共页第页,,

,,,,,,

,,,,,,,,,,,,题,,,,院,,学,,,,答”,,,,,,内,,,,,,名,,,,姓以„

,,,,,,,,,,,,封,,,,号,,,,学,,密,,,,,,,,,,,,,,,,16.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A.黄连B.黄柏C.黄苓D.桅子E.龙胆草17.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

物是()A.石膏B.知母C.生地D.玄参E.桅子18.具燥湿健脾、祛风湿功效的

药物是()A.苍术B.独活C.厚朴D.惹旗仁E.覆香19.白术不能()

A.补气B.健脾C.发汗D.利水E.燥湿20.痰热内郁癫痫发狂可用()

A.铅丹B.硼砂C.明矶D.硫黄E.炉甘石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

分。共10分)1,菊花的功效是()

A.解毒B.透疹C.明目D.利咽E.疏风清热2.生地黄的主治病证是()

A.温热病热入营分B.血热妄行出血证C.热病伤阴,口干口渴D.消渴证E.热伤

阴液,肠燥便秘3.白豆蔻的主治病证是()A.湿阻中焦证B.胃寒呕吐证C.风寒

湿痹证D.脾胃气滞证E.肺燥咳喘证

4.利水渗湿药适应的病证是()

A.淋证B.痰饮证C.水肿证D.小便不利E.黄疸5.既能平肝阳,又能息肝风的

药物是()

A.珍珠B.钩藤C.天麻D.全蝎E.羚羊角6.麝香的功效是()

A.开窍B.理气C.活血散结D.安神E.止痛7.既补肾又温脾的药物是()

A.鹿茸B.益智仁C,补骨脂D.菟丝子E.淫羊蕾8.适用于肝气郁滞胁疝的药物

是()

A.香附B.青皮C,枳实D.佛手E.川楝子

9.脾虚便清不宜使用()

,,,,A.山药B.黄精C.天门冬D.熟地黄E.莲子,,10.具有活血止痛功效的药物是

()

„A.乳香B.青皮C.沉香D.鸡血藤E.五灵脂,,,,四、判断题(共10题,每题1

分。共10分)

,,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包括水地说、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等。()

,,效,,,,,,总共页第页,…

无,,,,,,,,,,题”2.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气构成的。()3.精气神学说

中所谓的“精”,主要是指后天水谷之精。()4.精气神学说中的“气”,是指自然界

清气。()5.气的运动是气化的前提。()

6.事物的阴阳平衡是相对而并非绝对的。()7.阴阳交感是生命产生的基本物质。

()8.阴阳交感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9.阴阳交感是阴阳二气在运动过程中的一种最佳状态。()10.一切事物的发展变化

都是在阴阳的作用下发生的。()五、简答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1.中医学

的方法体系大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2.中医学的主要哲学基础是什么?

3.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为什么必须对中国古代的主要哲学思想有个大体认识?

4.为什么说精气神三者不可分离?

5.简述无形之气与形质之气的异同点。

六、论述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试述古代哲学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

2.古代哲学中精和气各自的概念是怎样形成的?

3.为什么称精、气、神为人身“三宝”?

河南大学成人教育学口腔专业试卷

总共页第页《基础中医学》试题卷参考答案

・、填空题

1.先秦时期;元气说(元气一元论)2.水地说;无形;有形3.云气说

4.中医的哲学方法;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中医学中的具体方法5.精;气;神6.协

调;通畅7.神

8.气聚;气消9.神

10.对立制约:互根互用;交感与互藏;消长平衡;相互转化;阴阳自和与平衡11.此

长彼消;此消彼长;此消彼亦消;此长彼亦长12.阴阳交感

13.镇之以静;胜之以阳14.阳之守也;阴之使也

15.损其有余(实者泻之);补其不足(虚者补之)16.热者寒之;寒者热之17.虚

寒;阴病治阳18.虚热;阳病治阴

19.曲直;炎上;稼稿;从革;润下20.相克;相克;反克;反侮

二、单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1.A2.C3.D4.B5.E6.C

7.A8.D9.A10.A

11.D12.A13.D14.E15.D

,,,,16.B17.E18.A19.C20.C„

,,”三、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A、C、E2.A、B、C、D、E3.A、B、D„

„4.A、B、C、D、E5.B、C、E6.A、C、E效7.B、C8.A、B、D、E9.B、C、D

„„10.A、D、E

,,四、判断题(共10题,每题I分。共10分)

,…无,,总共页第页””

„„题,一,院”学,,,,1.X2.V3.X4.X5.V6.V7.X8.V9.V10.J五、简

答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

1.大体可分为中医的哲学方法,中医的一般思维方法,中医学的具体方法等三个层次。

2.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3.中医学诞生在中国古代,受当时实验科学尚不发达等因素的影响,因而不得不更多地

借助于古代哲学知识来解释一些生理病理现象。因此,在中医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中国

的古典哲学被运用于中医学中的各个领域,对中医学有着很大的影响,离开了这些哲学思

想,中医学基础理论中很多问题是难以理解的。

4.精可化气,气可化精,精气互化;精气生神,精气养神;神则统驭精与气,故三者不

可分离。精为生命的基础(本原);气为生命活动的动力(维系);神乃生命活动的主

宰。

5.二气共同之处均为细小而分散的物质。不同之处:无形之气以弥散而剧烈运动的状态

存在,且肉眼难以看到。形质之气以凝聚的状态存在,且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六、

论述题(共3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精气学说的主要内容有:①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宇宙万物的生成皆为精气自身

运动的结果,精或气是构成天地万物包括人类的共同原始物质;精气生万物的机理天地之

气交感、阴阳二气合和。②气的运动称为气机;气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升、降、聚、散;气

的运动推动着宇宙万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及消亡;由气的运动产生宇宙变化的过程,称为气

化,主要形式有:气与形之间的转化,形与形之间的转化,气与气之间的转化,有形之体

自身的更新变化四种。③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精气维系着天地万物之间的相

互联系;精气使万物得以相互感应。④天地精气化生为人:天地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本原物

质;人的生死过程也就是气的聚散过程。

2.精概念的形成:①源于“水地说”,即由水、地生万物发展而来。②中医学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