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拓展教学课件_第1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拓展教学课件_第2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拓展教学课件_第3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拓展教学课件_第4页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阿西莫夫短文两篇》拓展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西莫夫短文两篇阿西莫夫恐龙无处不有情景导入异齿龙情景导入三角龙情景导入鸭嘴龙

情景导入梁龙情景导入霸王龙情景导入尾羽龙埃及恐龙情景导入6700万年前的食肉类恐龙模型情景导入

1.把握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事理,感受两篇短文中所富有的“理趣”和思想之美。2.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3.培养科学的思考方法,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习目标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的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15岁时就写过一篇科幻小说,同年考入哥伦比亚大学。18岁那年,即1938年,发表了第一篇科幻小说《偷乘飞船的人》。他发表的科幻小说和科普作品至今已有300多部,是公认的当今美国科幻小说家的泰斗。作者介绍

科普作品,又称“科普著作”,它是一种以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为主要目的的作品。科普作品所述内容具有一定的学科专业性和一定的娱乐性、普及性、可读性和通俗性。

这类作品在陈述专业科学知识时要求把握一定程度的严谨性,允许适当地虚构作品情节、人物、环境等等,以增强可读性。文学常识臀()骨骼(

)漂移:流逝:褶()皱:携()带:两栖():天衣无缝:túngé物体在液体表面漂浮移动。

像流水一样消逝。

zhě

由于地壳运动,岩层受到挤压而形成连续弯曲的构造形式。

xié随身带着。

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生活。

qī形容事物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字词疏通(

)漂洋过海(

漂白粉(

)漂亮漂缝piāo(

)缝补(

)缝隙【巧记多音字】(1)她的头发经过漂(piǎo)染,整个人显得更漂(piào)亮了。(2)母亲在有些昏暗的灯光下给孩子缝(féng)补着衣服的缝(fèng)儿。féngfèngpiǎopiào多音字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扫清阅读障碍。2.熟知文章内容,弄清主要问题。

文章疏通

1.本文依据(

)的事实,证明了(

)假说。

2.课文说明的对象涉及两个学科,即:(

)、(

)。

3.从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大陆漂移地质学(板块理论)生物学(恐龙)

不同学科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里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文章内容1.为什么说“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

因为在地球的其他大陆上也都发现有恐龙化石,在靠近南极的詹姆斯罗斯岛同样发现了恐龙化石。

例如,在1986年1月,阿根廷南极研究所宣布在詹姆斯罗斯岛发现了一些骨骼化石。该岛是离南极海岸不远的一小片冰冻陆地,非常靠近南美的南端。这些骨头毫无疑问属于鸟臀目恐龙。

文章精读

2.恐龙如何能在南极地区生存呢?恐龙不可能在每一块大陆上独立生存,那么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这一问题的答案是: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大陆漂移学说合作探究板块构造理论讲授新知

3.归纳“大陆漂移”学说推断思路: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有恐龙不会迁徙大陆漂移板块运动讲授新知1.恐龙化石无处不有2.恐龙无法迁移证明大陆在漂移板块运动理论生物考古学地质学说明: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讲授新知发现问题

南极发现恐龙—恐龙并不适应南极气候—它们是如何越过大洋到另一个大陆上去的呢?

是大陆在漂移而不是恐龙自己在迁移——提出大陆“板块构造”理论——“泛大陆”形成时,恐龙在不同地区舒适地生活——后来“泛大陆”又分成四个部分——所以每一块大陆都携带着自己的恐龙而去。提出假说推理验证

得出结论

“恐龙无处不有”是支持“板块构造”理论的新的有力证据。说明顺序:逻辑顺序讲授新知

1.指出下列各句主要使用的说明方法。

(1)“板块构造”理论很快为地质界几乎所有的问题提供了答案,如火山、地震、岛屿链、海洋深渊等等,这些在以前一直是不解之谜。

(2)每隔一段时期,板块会将所有的大陆汇聚在一起,地球此时仅由一个主要陆地构成,称为“泛大陆”。

(3)大约在两亿年前,泛大陆分裂出四部分。

(4)位于南极中心部位的南极洲是全球的大冰箱。(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合作探究

2.分析下面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天衣无缝。

补充交代了大陆漂移学说的一个最显而易见的证据,即南美洲和非洲海岸线惊人的互补性,这不是能用巧合来解释的,只能说明它们原来在一起。当然,大陆漂移学说还有很多深层证据。合作探究

1.语言运用,严密准确。本文是一篇科普作品,有依据能肯定的内容就用语确切,如“这些古老的爬行动物在南极的出现,说明恐龙确实遍布于世界各地”;不能确定的就使用约数,如“大约在两亿年前”。

2.思路清晰,条理分明。本文首先提出说明的观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以此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大陆漂移假说,用具体事例证明开篇提出的观点。最后总结恐龙化石的发现对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证据。合作探究

本文首先提出说明的观点——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以此总领全文。然后用恐龙化石在各地发现的事实,阐释大陆漂移假说,用具体事例证明开篇提出的观点。最后总结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对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证据。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生活中,不能仅仅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和理解,而要更多地注意学习作者的思维方法──善于联系,在貌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中寻找内在联系,这是思维创新的重要特征,也是研究和发现的必要前提。课堂小结大陆漂移学说成立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总起)(具体说明)(总结)南极发现恐龙化石南极外各洲发现恐龙化石恐龙无处不有恐龙不会迁徙大陆漂移文章结构阿西莫夫的墓碑上有力地写着:

我决定从化学方面取得哲学博士学位,我做到了。

我决定娶一位不寻常的姑娘,我做到了。

我决定要两个孩子,一男一女。我做到了。

我决定写故事,我做到了;然后我决定写小说,我做到了;

以后我又决定写论述科学的书,我也做到了。最后,我决定成为一个整个时代的作家,我确实变成了这样一个人。课堂小结

正如阿西莫夫逝世后一位评论家所说:“他的作品愉悦了数百万人,同时改变了他们对世界的看法。”

有志者事竟成课后小结被压扁的沙子第二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恐龙原是地球上的庞然大物,曾长时间地统治地球,后来一齐消失了。它究竟是怎么灭绝的,至今仍然是科学的一个谜。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被压扁的沙子》,看看能给我们一些什么启发。新课导入

1.把握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事理,感受两篇短文中所富有的

“理趣”和思想之美。2.梳理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体会事理说明文的特点3.培养科学的思考方法,激发爱好科学、主动探索的精神学习目标彗星:潮汐():劫难():

致密:陨()石:追溯():xī

jié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力的影响发生的定期涨落的自然现象。

灾难;灾祸。

yǔn细致精密。

sù含石质较多或全部是石质的陨星。

逆流而上,向江河发源处走,比喻探索事物的由来。

绕着太阳旋转的一种星体,通常在背着太阳的一面拖着一条扫帚状的长尾巴。字词疏通(

)贝壳(

)地壳

壳喷ké()喷发(

)喷香【巧记多音字】(1)如果把地球比作一枚鸡蛋,那么地壳(qiào)就相当于这枚鸡蛋的蛋壳(ké)。(2)记忆中母亲总是那样温柔,即使我有几次不小心打翻了她准备的喷(pèn)香的饭菜,她也不会像火山喷(pēn)发般怒吼,而是耐心地告诉我做事要小心,不要急躁。pēnpènqiào多音字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扫清阅读障碍。2.熟知文章内容,划分结构层次。

自读课文

第一部分(1-6)第二部分(7-17)

提出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问题及目前存在的两种对立的理论,即“撞击说”和“火山说”。

通过“被压扁的沙子”,证明恐龙灭绝“撞击说”的成立。结构层次

1.文章怎样引出“撞击说”的?找出有关表现这一内容的文字。6500万年前形成的沉积物薄层中,发现了稀有金属铱。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小行星或彗星撞击地球的结果。这也许是导致包括所有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课文精读

2.文章怎样引出“火山说”的?找出有关表现这一内容的文字。

有人指出,如果地球突然经历了一个火山爆发期,许多火山大致同时喷发,那么也能造成一个足以使生物大量灭绝的巨大灾难。合作探究

3.科学家是怎样证明“撞击说”的?

(1)举斯石英和金刚石的例子,分析科学家的证明思路;

普通的沙子在超高压的状态下会成为致密的“斯石英”。

“斯石英”在自然状态下经历数百万年的反弹变化,又会变成沙子。推断

在自然界,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巨大的撞击,形成过高压,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结论

斯石英在850℃的温度下加热30分钟会变成普通的沙子。合作探究

(2)举新墨西哥州拉顿地区的岩层的例子,证明思路。

在新墨西哥州拉顿一些地方发现了斯石英,而且有证据显示这些地区曾经受到巨大陨石的撞击。撞击所产生的巨大压力形成了“斯石英”。合作探究4.揣摩语言用一句半开玩笑的话强调说明天文学研究的现实意义。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

(3)即非常纯的沙子。

补充说明什么是二氧化硅,强调只有非常纯的沙子才能称作“二氧化硅”。使表述更严谨,达意更准确。

(1)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

“也许”表示推测,说明现在的结论只是大胆的推测,目前还没有十分确凿的证据。合作探究

语言精练,幽默风趣例如:“你也可以在真空中对金刚石加热,从而把它恢复到原始碳的状态,但谁愿意这样做呢?”

这一句话是以金刚石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碳,类比斯石英经过高温加热可以变为普通的沙子。作者随笔幽默了一下,表现了作者思维的活跃。写作特色

这篇事理说明文,通过对“被压扁的沙子”的产生、分布和特性等的介绍,证明了外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观点,表明不同领域的科学发现可以互相启发,从而发现新的论据或得出新的结论。主旨归纳恐龙灭绝的原因火山说撞击说1.在一些地方发现了斯石英。2.科学家研究了拉顿地区的岩层。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是撞击。文章结构

1.本课的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之处?(从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