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八年级物理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如图所示,大力士通过绳子拉汽车向前运动,使车向前运动的力的施力物体是A.汽车 B.绳子 C.地面 D.人2.如图是女排比赛时的场景,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手击打排球的力大于排球对手的作用力B.在击打排球过程中人手对排球做了功C.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是由于排球具有惯性D.排球上升过程中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3.以下单位可以作为力的单位的是A.焦耳 B.瓦特 C.千克 D.牛顿4.如图题图所示,向两支同样的试管中注入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发现液面在同一水平线上,比较甲、乙两种液体对试管底部的压强A.甲大B.乙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5.利用四个相同的滑轮,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相同的时间,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甲、F乙,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甲、W乙,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甲、P乙,机械效率分别是η甲、η乙(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F甲<F乙η甲=η乙B.F甲>F乙η甲>η乙C.W甲>W乙P甲>P乙D.W甲<W乙P甲<P乙6.下列由日常生活联想到的物理知识中,错误的是A.守门员接住飞过来的足球,是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B.在汽车突然启动时,站在公交车上的人会向后倾倒,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有惯性C.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D.活塞式抽水机能把水抽上来,是利用了流体压强的作用7.如图为杂技表演中独轮车和人静止在地面的情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B.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受到的重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8.连通器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如图所示的事例中利用连通器原理的是A.只有(1)(2) B.只有(3)(4)C.只有(1)(3)(4) D.只有(1)(2)(3)9.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A. B. C. D.10.如图所示,小夏用身边的书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尺和钢尺感受滑动摩擦力,他将尺匀速抽出的瞬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轻压书,刻度尺容易被抽出,说明滑动摩擦力较小B.重压书,刻度尺不易被拙出,说明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C.用相同的力压书,抽出同一刻度尺,速度大时较易,说明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有关D.用相同的力压书,抽出木尺和钢尺用力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11.如图所示,O为杠杆AB的支点,A端挂一重物G,图中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最小的拉力是()A.F1 B.F2 C.F3 D.F412.下列实验或现象中运用了相同物理知识的是()①热气球升空②向悬挂的气球一侧吹气,气球向吹气一侧运动③飞机起飞时机翼受到升力④撤去酒精灯,闭口的易拉罐变瘪了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13.下列四种工具中,所使用的杠杆可以省距离的是A.羊角锤B.食品夹C.核桃夹D.瓶起子14.有一个实心球形物体,用弹簧测力计在空气中称重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当把物体一半体积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为5N。把物体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投入水中静止时,物体受到的浮力是

A.5N

B.7N

C.14N

D.12N15.把一个体积为100cm3,质量为60g的物体放入水中.物体静止时,它所受到的浮力及浸入水中的体积分别为A.1N100cm3 B.0.6N60cm3C.0.6N40cm3 D.0.5N50cm316.在水平桌面上,有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相等质量的盐水,将同一鸡蛋分别放入其中,鸡蛋静止如图所示,鸡蛋在甲、乙两杯中所受浮力分别为F1和F2,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则A.F1=F2p1=p2 B.F1<F2p1=p2C.F1=F2p1>p2 D.F1>F2p1>p217.小刚同学放学回家的过程中,以下叙述的情景中小刚对书包施加的力做功的是A.小刚将书包从地面向上提,但没提动B.小刚站在站台上等候列车时,肩膀对书包向上的支持力C.站在水平匀速行驶的地铁列车上,肩膀对书包向上的支持力D.小刚到家上楼梯时,肩膀对书包向上的支持力18.如图所示的生活用具中,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筷子B.核桃夹C.镊子D.面包夹19.一物体在地球上的重力为20N,该物体可能是()A.一只蚂蚁 B.一头猪 C.一只大象 D.一只鸡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快B.做功时间越长,机械功率越大C.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D.做功越多机械效率越高21.把重8N、体积为1.0×10-3m3的物体投入水中,当物体静止时,物体的状态和所受浮力是A.漂浮F浮=10N B.悬浮F浮=8NC.漂浮F浮=8N D.沉在水底F浮=10N22.下面能够证明浸在液体中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浮力的现象是A.石块落在水中会下沉B.桥墩在水中“稳如泰山”C.在弹簧测力计下面悬挂一个重物,当把重物浸入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减小D.在宇宙飞船中,杨利伟松开手中的圆珠笔,笔会“飘”在空中2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轮船所受的浮力增大B.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静止的物体,如果受到推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D.高速公路上之所以对汽车有最大限速,原因是速度越大惯性越大24.下列生活中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B.C.D.25.小红在厨房帮妈妈做饭时,观察到的一些现象用物理知识解释错误的是A.将刀磨快后切菜更容易——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强;B.用高压锅煮饭容易熟——气压大,沸点高C.刀柄上刻有花纹——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D.塑料挂钩的吸盘贴在光滑的墙上——吸盘具有吸力26.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浸入水中如图(甲),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体积是500cm3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C.物体的密度是2.25×103kg/m3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是9N27.全球变暖已经日益威胁到生物的生存,如图所示的是一对北极熊母子无助地坐在一块不断熔化缩小的浮冰上.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则随着浮冰的熔化A.浮冰受到的浮力在增大B.浮冰受到的浮力大小不变C.浮冰浸在水中的体积在减小D.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在减小28.如图所示,是一密度计分别放入两种不同液体静止后的情形,关于两次密度计所受浮力大小和两种液体密度大小的关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密度计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小B.密度计在甲杯中受到的浮力比乙杯中大C.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小D.甲杯液体的密度比乙杯液体的密度大29.“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总结包括出这一规律的科学家是()A.牛顿 B.阿基米德 C.亚里士多德 D.托里拆利30.在托里拆利实验中,下面哪种情况能使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发生变化()A.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 B.将管倾斜 C.将玻璃管变粗 D.向水银槽里加少量水银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如图所示,用100N的水平拉力拉一个重400N的物体A,恰好使物体A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A所受地面摩擦力为160N,假如在5s时间内,物体水平移动1m,不计绳和滑轮的自重,则在此过程中,拉力F做功为________,功率为________,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32.生活处处有物理,留心观察皆学问。(1)如图甲所示,弹弓将小石块射出,是橡皮筋的_______能转化为小石块的________能;如图乙是很多包装箱上都有的提手,这是通过增大手的受力面积来__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提手对手的压强。(2)如图,轮滑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项运动,当孩子用力向后方蹬地时,他就会向前加速运动,这说明力的作用是_________,力是改变物体____________的原因。33.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书包带做得宽一些,目的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肩部的受力面积从而______(选填“增大”或“减小”)压强,背着更舒服;用吸管“吸”盒装牛奶时,牛奶是在______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34.甲乙两个相同的烧杯中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中液面相平,如图所示,甲液体密度_______乙液体密度,容器对桌面的压强p甲_____p乙(两空均选填<”、=”或“>”)。35.在探究定滑轮工作时的特点时,小明用弹簧测力计准确测出了一个钩码的重力G后,直接用此弹簧测力计再去测匀速拉动绳子时的拉力F,如图甲所示,发现测出的拉力F始终略小于重力G,其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若要减少此影响,最好选择质量_____(选填“大”或“小”)的钩码进行实验.36.母亲节到了,小明利用学到物理知识帮妈妈做家务:他把钝了的菜刀拿去磨得非常薄,这是为了减小受力面积,增大______,切菜更快;把油腻的厨房地板用洗洁精水拖干净,主要是为了增大______,防止人摔倒;把扫地笤帚的短把杆换成长把杆,使用它扫地时可以省_______。37.三峡船闸实现了上下游船只的通航,如图所示.船闸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工作的.当闸室内的水深为36米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强为______________Pa.(,)

38.如图是自制的简易气压计,在封闭的玻璃瓶中装入适量带色的水,从玻璃管___________(吹/吸)入少量空气,使管中水面高于瓶口,将此装置由一楼拿到十楼,发现玻璃管中的液柱___________,说明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___________.39.图中,在滚摆实验时,当滚轮向下滚动时,滚轮的______能转化为动能,机械能________(填“变小”、“变大”或“不变”)40.庆“六一”趣味运动会中,小敏和小王分别把图甲中三个重均为20N、边长为30cm的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按图乙堆叠起来,小敏和小王叠起这堆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每人至少要做功_____J,比赛中小敏快于小王完成堆叠,则堆叠过程中小敏做功的功率_____小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这些塑料块的重力势能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如图所示,是小民同学用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情境。(1)当小民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则在将金属盒浸入水中的过程中,与金属盒相连接的乳胶管可能出现了___________的问题。(2)排除故障后,小民重新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通过观察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________。(3)小民还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增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_________有关。由此可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深度越深,压强___________。(4)小民还发现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与液面的距离相同时,只改变金属盒的方向,U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_________(选填“不变”或“变化”).表明在相同条件下,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_________。(5)接着小民要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则应保持_______不变,小民拿来一杯盐水,让金属盒位于同一深度,实验情形如图丁所示,比较丙、丁两次实验,于是小民得出:在同一深度,液体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选填“越大”、“相等”或者“越小”)。42.小明利用如下图所示装置,在杠杆支点的两边分别挂上钩码验证杠杆的平衡条件。(1)如图甲,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2)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某次实验他记录的数据为动力1.5N,动力臂0.lm,阻力1N,则阻力臂是___________m。(3)小明又将杠杆调节至水平位置平衡,在左右两侧各挂如图乙所示的钩码后,杠杆的___________端下降。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如果不改变钩码总数和悬挂点位置,只需将___________挂到右侧即可。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我国古代曾用浮船打捞沉入江中的万斤大铁牛。如图所示,是900多年前僧人怀丙打捞铁牛的情景:怀丙把用大木棒拴在一起的两艘大木船装满沙子,然后用绳索一端系住铁牛,拉紧后另一端拴在大木棒上,把沙子卸入河中,铁牛就被拉起来了。若铁牛(合金制成)的质量为4.9×103kg,g取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则:(1)铁牛的重力相当于14m深的水对江底多少m2面积上的压力?(2)若将铁牛从水底匀速拉起时,绳索的拉力为4.34×104N(露出水面前),那么,铁牛的密度为多少kg/m3?44.如图所示,底面积为200cm2的容器底部有一固定轻质弹簧,弹簧上方连有一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A,容器侧面的底部有一个由阀门B控制的出水口,当容器中水深为20cm时,木块A有2/5的体积浸在水中,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状态,没有发生形变。(不计弹簧受到的浮力,g取10N/kg)求:(1)此时容器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2)木块A的密度;(3)向容器内缓慢加水,直至木块A刚好完全浸没水中,立即停止加水,弹簧伸长了3cm,求此时弹簧对木块A的作用力F1是多大?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变化了多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B【解题分析】

大力士通过绳子拉汽车向前运动,此过程中,车受到绳子向前的拉力,地面向后的摩擦力阻力,所以,使车向前运动的是拉力,施力物体是绳子。2、A【解题分析】

A.手击打排球的力和排球对手的作用力属于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符合题意;B.在击打排球过程中,运动员对排球施加了力的作用,并且在该力的方向上移动了距离,所以该过程中运动员对排球做了功,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由于排球具有惯性,所以排球离开手后还能继续向上运动,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排球上升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减小,其动能减小;同时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3、D【解题分析】

在国际单位制中,A.焦耳是功和能量的基本单位。故A不符合题意;B.瓦特是功率的基本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C.千克是质量的基本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D.牛顿是力的基本单位。故D符合题意;4、A【解题分析】分析:由于乙管的倾斜,判断甲乙两试管中液体的体积的大小,再判断密度的大小,根据p=ρgh判断液体对试管底的压强。解答:由于甲试管是竖直放置,乙试管倾斜,液体相同深度,所以V乙>V甲,甲、乙两相同的试管装有质量相等的液体,根据ρ=mV,故选:A。【题目点拨】根据试管的倾斜判断甲乙的体积是本题的关键,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判断液体的密度,最后根据压强公式判断压强的大小。5、A【解题分析】

由图可知,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n甲=3,n乙=2;由题可知,滑轮重、物体重力均相等,不计绳重与摩擦,根据F=(G物+G动)可知,甲滑轮组的拉力F甲=(G物+G动),乙滑轮组的拉力F乙=(G物+G动),即F甲<F乙;物重相等,提升相同的高度,有用功相同;不计绳重与摩擦,滑轮重相同,做的额外功相同;由W总=W有+W额可知,拉力做的总功相等,即W甲=W乙;有用功、总功均相等,由η=可知,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即η甲=η乙,故A正确,B错误;由于总功相等、做功时间相同,根据P=得到功率大小相同,即P甲=P乙,故CD错误;6、B【解题分析】

A.足球守门员扑住了快速飞来的足球,足球变为静止,体现了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A正确;B.原来站在汽车上的人与汽车一起处于静止状态,汽车突然启动时,人的下半身随车一起运动,而其上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人会向后倾倒;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任何时刻都有惯性,不能说是因为静止的物体有惯性,故B错误;C.拦河坝修成上窄下宽的形状是因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増大,这样可承受更大的压强,故C正确;D.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即利用了流体压强的作用,故D正确。7、D【解题分析】杂技表演独轮车在某一时刻停止在地面,处于平衡状态.AB.人受到的重力与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方向相同,所以既不是一对平衡力,也不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AB错误.C.人对独轮车的压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两个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C错误.D.人受到的重力与独轮车对人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答案为D.点睛: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的区别在于:平衡力是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上的力.8、C【解题分析】

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仪器叫连通器.由图可知过路涵洞、洗手间下水管、船闸都具备这一特点,都属于连通器;拦河大坝利用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原理制成的,没有利用利用连通器.9、A【解题分析】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与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是:质量与被举得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在排球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高度变大,速度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动能为零;然后排球在重力的作用向下运动,高度减小,速度变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所以,排球在运动中动能先变小至零,然后再变大,故A图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动能、重力势能的因素,注意利用控制变量法判断动能、重力势能的变化即可.10、C【解题分析】

A.轻压书,对接触面的压力较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其摩擦力较小,刻度尺容易被抽出,故A正确;B.重压书,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压力增大,摩擦力变大,说明滑动摩擦力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大,故B正确;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只要是匀速抽出,拉力就与摩擦力平衡,因此,用相同的力压书,抽出同一刻度尺,接触面粗糙程度也相同,因此滑动摩擦力与速度无关,故C错误;D.木尺和钢尺的粗糙程度不同,用相同的力压书,分别抽出木尺和钢尺所用拉力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故D正确。【题目点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结合实验中的现象和条件,可对选项中的描述做出判断。11、A【解题分析】

如把重力对杆的拉力看作阻力,则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动力臂越大,越省力。F4与重力对杆的拉力都使杠杆沿顺时针方向转动,F1、F2和F3中,F1的力臂最大,最省力。故选A12、D【解题分析】

①.热气球升空利用了空气浮力;②.向悬挂的气球一侧吹气,吹气的那一侧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因此气球向吹气的那侧飘;③.飞机起飞好似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等质量的空气在相同的时间内同时通过机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机翼上表面弯曲,下表面平直,所以空气通过机翼上表面的流速大,压强较小;通过下表面的流速较小,压强大,所以飞机受到一个向上的升力;④.撤去酒精灯,被封口的易拉罐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变瘪了。所以②③的原理相同,都是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ABC错误、D正确。13、B【解题分析】

A.羊角锤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省力但费距离,故A错误。B.食品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费力但省距离,故B符合题意为答案。C.核桃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故C错误。D.瓶起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但费距离,故D错误。14、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物体一半浸入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若全部浸入水中,由于增大为2倍,所以浮力也增大为2倍,变成14N,则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会上浮,最终漂浮在水面,所受浮力等于重力12N。所以D是正确的。考点:浮力 15、B【解题分析】

在此题的计算与判断中,既用到了阿基米德原理,又要利用浮沉条件.【题目详解】物体的密度:;因为,所以物体静止时在水中漂浮,则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又因为,所以物体浸入水的体积:.16、A【解题分析】

由图知道,相同的鸡蛋在不同盐水中悬浮和漂浮,即鸡蛋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相等,故F1=F2=G;又因为容器中的盐水的质量相同,即重力相同,所以,两图中容器底上的压力都是液体重力和鸡蛋重力之和;由知道,当容器底面积相同时,容器底面积上的压强相同,故A符合题意。17、D【解题分析】

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力,另一个是在力

的方向上移动一段距离A.小刚将书包从地面向上提,但没提动,有

力但是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因此不做功;

B.小刚站在站台上等候列车时,肩膀对书包

有向上的支持力,但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

因此不做功;C.站在水平匀速行驶的地铁列车上,肩膀对

书包有向上的支持力,但力和运动不在同一方

向上,因此不做功;D.小刚到家上楼梯时,肩膀对书包有向上的

支持力,同时也向上发生了运动,移动了一段

距离,因此做了功。18、B【解题分析】

A.筷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A错误;B.核桃夹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B正确;C.镊子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C错误;D.面包夹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D错误.19、D【解题分析】根据G=mg,可得m=G20、A【解题分析】

(1)由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W有W总可知,机械效率与有用功和总功都有关系,有用功和总功不确定,机械效率不能确定;(2)根据公式P=Wt可知,在功W不知道时,时间的长短决定不了功率P的大小;(【题目详解】A、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机械做功快,所以A正确.B、根据公式P=Wt可知,在功W不知道时,时间的长短决定不了功率P的大小,所以BC、机械做功的快慢表示功率的大小,机械效率的高低和做功快慢没关系,所以C错误;D、由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W有W总可知,机械效率与有用功和总功都有关系,有用功和总功不确定,机械效率不能确定,所以21、C【解题分析】

当物体全部浸入水中时,V排=V=1.0×10﹣3m3,物体受到水的浮力:F浮′=ρ水V排g=1×103kg/m3×1.0×10﹣3m3×9.8N/kg=9.8N;∵F浮′>G=8N,∴物体将上浮,最后静止在水面上漂浮,∴当物体漂浮时,受到水的浮力:F浮=8N.22、C【解题分析】

A.由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所以石块落在水中会下沉不能说明石块受到浮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B.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桥墩在水中“稳如泰山”不能说明物体受到浮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C.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着一个重物,由于重力的作用,弹簧被拉长;当把重物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减小,说明受到竖直向上的浮力作用,符合题意;D.在宇宙飞船中,处于失重状态,圆珠笔不受重力的作用,松开手中的圆珠笔,笔会“飘”在空中,不能说明圆珠笔受到浮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23、B【解题分析】

A.同一艘轮船从长江驶入海洋,都处于漂浮状态,浮力和物体重力相等,重力不变,所以浮力大小不变,A错误;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如果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它一定受到力的作用,B正确;C.静止的物体,若受到的推力和摩擦力相等时,运动状态也可能不变,C错误;D.惯性的大小只取决于质量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无关,D错误。24、A【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当杠杆的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杠杆是省力杠杆,使用省力杠杆省了力但费距离;当杠杆的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时,杠杆是费力杠杆,使用费力杠杆费了力但省距离.在判断杠杆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时可结合生活经验,根据在在使用时是省力还是省距离进行判断.A、筷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使用时为了省距离,是费力杠杆.选项符合题意;B、瓶盖起子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使用时为了省力,是省力杠杆.选项不符合题意;C、羊角锤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使用时为了省力,是省力杠杆.选项不符合题意;D、独轮车在使用的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使用时为了省力,是省力杠杆.选项不符合题意.考点:杠杆的分类25、D【解题分析】

将刀磨快后切菜更容易,是因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受力面积,而增大了压强,故A正确;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故B正确;刀柄上刻有花纹是为了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的,故C正确;塑料吸盘里面的压强小于外界的大气压强,所以是大气压强把挂衣钩压在墙上的,不是吸盘具有吸力,故D错误,符合题意.26、C【解题分析】由图象知道,当物体完全浸没时,G=9N,当完全浸没时拉力F=5N,所以浮力为F浮=G-F=9N-5N=4N,此时物体完全浸没,所以浮力最大,故B错误;由F浮=ρ液gV排得,V=V排=F浮/ρ水g=4N/1.0×103kg/m3×10N/kg=4×10-4m3,故A错误;物体的质量m=G/g=9N/10N/kg=0.9kg;所以物体密度为ρ=m/V=0.9kg/4×10−4m3=2.25×103kg/m3,故C正确;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的压力F下=F浮=4N,故D错误,故选C.27、C【解题分析】由题知,浮冰和北极熊始终处于漂浮状态,随着浮冰的熔化,浮冰的重力减小,北极熊和浮冰的总重力减小,因为F浮=G,所以浮冰和北极熊受到的总浮力减小.而,所以浮冰排开水的体积减小,而且北极熊站在浮冰上,受到的支持力和北极熊所受重力大小相等,所以北极熊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不变,故C正确.28、D【解题分析】

因为密度计漂浮,所以F浮=G,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都等于密度计受到的重力G,由上分析知,AB错误;又F浮=ρ液gV排=G,由图知,密度计排开液体的体积:V甲排<V乙排,所以液体的密度:ρ乙<ρ甲,D正确,C错误.29、A【解题分析】

牛顿在伽利略、笛卡尔的基础上得到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此科学规律是牛顿最早提出的.故BCD错误、A正确.30、A【解题分析】

BCD.由p=ρ水银gh知道,水银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水银的深度有关,与水银柱的粗细、倾斜程度无关,所以将管倾斜、将玻璃管变粗、向水银槽里加少量水银等都不影响水银柱的高度,即不会改变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A.而外界大气压发生变化时,水银面的高度会发生变化,即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变化,故A符合题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200J40W80%【解题分析】

第一空.由图可知,该滑轮为动滑轮,绳子的有效股数n=2,则绳端移动的距离为:s绳=ns物=2×1m=2m,拉力F做的功为:W总=Fs绳=100N×2m=200J。第二空.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p===40W。第三空.物体所受地面的摩擦力约为160N,则有用功为:W有=fs物=160N×1m=160J,则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η===80%。32、弹性势动减小相互的运动状态【解题分析】

(1)图甲中,拉弯的弓发生形变,因此弓具有弹性势能;弹弓将小石块射出,是橡皮筋的弹性势能能转化为小石块的动能;图乙是通过增大手的受力面积来减小提手对手的压强。(2)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人给地面施加力的同时地面也给人施加力,当孩子用力向侧后方蹬地时比正后方蹬地时的阻力大,所以获得的反作用力较大,他会向前加速;受力加速说明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题目点拨】(1)物体发生弹性形变会产生弹性势能;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2)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33、减小大气压【解题分析】

[1]书包带做得宽一些,可以增大肩部的受力面积.根据p=可知,当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2]吸管“吸”盒装牛奶时,口腔中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牛奶通过吸管压入口腔中.所以牛奶是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吸”入口中的.34、>>【解题分析】

第一空.根据题意知道,两物体完全相同,它们在液体内都是静止的,即受力平衡,所以,浮力都等于物体的重力,又因为物体在甲中浸入水面的体积比乙中的小,由F浮=ρ液gV排知道,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第二空.由于甲液体的密度大于乙液体的密度,且液面高度相同,由p=ρ液gh知道,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甲大于乙,而容器完全相等且为圆柱形,可得p甲>p乙35、弹簧和秤钩有重力大【解题分析】

[1]用弹簧测力计通过定滑轮竖直向下匀速拉动绳子时的拉力F始终略小于重力G,原因是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弹簧本身重力产生的拉力作用在绳子上;[2]最好选择质量大的钩码,可以忽略弹簧测力计的挂钩和弹簧本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36、压强摩擦距离【解题分析】

第一空.菜刀拿去磨得非常薄,这样在压力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切菜更快;第二空.把油腻的厨房地板用洗洁精水拖干净,这样增大了地面的粗糙程度,在压力一定时,可以增大摩擦力,起到防滑的作用;第三空.把扫地笤帚的短把杆换成长把杆,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个费力杠杆,使用它扫地时费力,但可以省距离。37、连通器【解题分析】试题分析:(1)船闸的上游阀门打开时,上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下游阀门打开时,下游和闸室构成连通器,所以船闸是根据连通器原理工作的.(2)当闸室内的水深为36米时,水对闸室底部产生的压强考点:连通器液体压强的计算38、吹上升减小【解题分析】

第一空.向玻璃管内吹入少量空气,使气体进入瓶中,瓶内气压升高略大于大气压,压在瓶中水面会使管中水面高于瓶口;大气压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瓶内气压不变,随着高度的升高,瓶外气压减小,由于瓶内气压等于瓶外气压和管内液柱产生的压强之和,因而液柱上升;第二空.上升;第三空.减小。39、重力势能变小【解题分析】

第一空.滚摆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由于高度降低,则重力势能减小,同时速度变大,则动能增加;即重力势能转化为了动能;第二空.由于空气阻力的作用,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滚轮的机械能变小。40、18大于变大【解题分析】

[1]将2放到1上,h2=30cm=0.3m;将3放到2上,h3=2×30cm=60cm=0.6m,分别做功:W2=Gh2=20N×0.3m=6J,W3=Gh3=20N×0.6m=12J,小敏和小王叠起这堆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每人至少要做功:W=W2+W3=6J+12J=18J;[2]根据P=可知,比赛中做功相同,小敏的做功时间短,小敏的功率比小王的功率大。[3]将塑料块堆起过程中,塑料块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势能变大。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漏气越大液体深度越大不变相等深度越大【解题分析】

第一空.当小民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后,发现U形管两端液面如图乙所示的情景,一定出现了漏气现象,说明橡皮管破裂,所以在使用压强计之前要用手轻压金属盒,看U型管液面是否变化;第二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