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1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2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3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4页
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带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江苏省高一上学期期末测试地理试卷(带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23题,每题2分,共46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2022年10月31日搭载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下图为空间站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

空间站所处的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是(

)A.

河外星系

B.

银河系

C.

太阳系

D.

地月系2.

以下现象最有可能影响空间站与地面通信的是(

A.

耀斑爆发

B.

黑子减少

C.

雾霾天气

D.

极光干扰【答案】1.D

2.A【解析】【1题详解】空间站环绕地球运行,位于地月系之中,地月系位于太阳系,太阳系位于银河系,银河系位于总星系,因此空间站所处的天体系统有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其中最低一级天体系统是地月系,D符合题意,排除BD;河外星系是指银河系之外的星系,空间站处于银河系,就不可能处于河外星系,排除A。故选D。【2题详解】耀斑爆发后释放出来的高能带电粒子流等物质到达地球后,会干扰地球大气中的电离层,使得穿过其中的卫星与地面电磁波通讯信号受到干扰,A符合题意;黑子减少表明太阳活动趋于平静,对空间站与地面通信影响小,排除B;雾霾天气和极光不会干扰空间站与地面电磁波通讯信号,排除CD。故选A。【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活动高峰年往往激烈天气现象增加,全球农业倾向于增产等。②影响电离层,产生“磁暴”现象,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冲出电网、损害输油管道、干扰海底光缆通信、影响航空电子设备、干扰航天通信信号。③在极地地区产生极光现象。琥珀是树脂包裹节肢动物等细小生物而形成的一种生物化石,一般用节肢动物的科数来衡量琥珀生物群的多样性丰富度。缅甸琥珀、波罗的海琥珀、漳浦琥珀和多米尼加琥珀是世界多样性最高的琥珀生物群。下图是四地琥珀节肢动物多样性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

恐龙“统治”地球时期,接近于(

A.

缅甸琥珀群形成时期

B.

波罗的海琥珀群形成时期C.

漳浦琥珀群形成时期

D.

多米尼加琥珀群形成时期4.

四大琥珀群化石多样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A.

缅甸琥珀群>波罗的海琥珀群>漳浦琥珀群>多米尼加琥珀群B.

缅甸琥珀群>波罗的海琥珀群>多米尼加琥珀群>漳浦琥珀群C.

漳浦琥珀群>多米尼加琥珀群>缅甸琥珀群>波罗的海琥珀群D.

漳浦琥珀群>多米尼加琥珀群>波罗的海琥珀群>缅甸琥珀群【答案】3.A

4.B【解析】【3题详解】恐龙繁盛于中生代的侏罗纪和白垩纪,读图可知,四地琥珀生物群只有缅甸琥珀群形成于中生代,故选A。【4题详解】由材料可知,琥珀生物群的多样性丰富度由节肢动物的科数来衡量,结合图例,缅甸琥珀群、波罗的海琥珀群、多米尼加琥珀群、漳浦琥珀群的节肢动物多样性柱状图例厚度越来越小,反映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低,故四大琥珀群化石多样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缅甸琥珀群>波罗的海琥珀群>多米尼加琥珀群>漳浦琥珀群,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地壳演化史中,动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为动物孕育、萌芽和发展的初期阶段;古生代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为海生无脊椎动物时代;古生代泥盆纪为鱼类时代;古生代石炭纪和二叠纪为两栖动物时代;中生代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为爬行动物时代;新生代第三纪为哺乳动物时代;新生代第四纪为人类时代。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裸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2023年12月15日,淮安迎来今冬第一场降雪。下图示意大气的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

A辐射

B.

B辐射

C.

C辐射

D.

D辐射6.

此次地表积雪对大气受热过程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①吸收增强

B.

②吸收增强

C.

③反射增强

D.

④反射增强【答案】5.A

6.D【解析】【5题详解】根据图中箭头位置和指向判断,图中A辐射代表地面辐射,B辐射代表太阳辐射,C辐射代表射向宇宙空间的大气辐射,D辐射代表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对太阳短波辐射吸收能力弱,对地面长波辐射吸收能力强,因此近地面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即A辐射,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6题详解】根据图中箭头的位置和指向判断,①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②表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③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④表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此次地表积雪改变了地表性质,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④)增强,D符合题意;地表积雪不会影响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①)和反射作用(③),排除AC;地表积雪导致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加强,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减小,地面辐射也随之减小,则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②)减弱,排除B。故选D。【点睛】大气受热的过程:“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绝大部分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使大气增温。“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山谷风是山区昼夜间风向发生反向转变的风系。某气象站位于我国华北地区某山中段的山谷中,山谷风环流较为强盛。下图为“某年冬季该气象站点山谷风日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冬季该地山风的风向为(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8.

以下各图能正确反映该地谷风的是(

)A.

B.

C.

D.

【答案】7.B

8.A【解析】【7题详解】读某年冬季该气象站点山谷风日变化示意图可知,当地18时至次日10时以东北风为主,10时至18时以西南风为主。在黑夜,山坡的冷却速度要快于山谷(地形封闭)且气温更低,此时山坡盛行下沉气流,近地面形成高气压,谷地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形成低气压,气压梯度力推动空气由山坡向下运动,形成山风,因此山风主要出现在夜间,则冬季该地山风的风向为东北风,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8题详解】在白天,山坡受太阳辐射加热后升温更快且气温更高,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山谷获得太阳辐射较少,气温较低,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气压梯度力推动空气由山谷沿坡面向山上运动,形成谷风,因此谷风出现在白天,排除CD;图A中山坡上风由谷地吹向山顶,属于谷风,图B中山坡上的风由山上吹向谷地,属于山风,A符合题意,排除B。故选A。

【点睛】热力环流形成原理:地面受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或冷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同一水平面的气压差异(上升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低气压,高空形成高气压,下沉气流使得近地面形成高气压,高空形成低气压)→空气的水平运动(气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水(H2O)分子中的氧原子主要有16O和18O两种同位素,较轻的同位素16O更易从海洋中蒸发,而较重的18O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才能蒸发。海水通过水循环的一系列环节,可以转化成冰川。图1、图2分别为不同时期冰川分布范围示意图,图1中箭头表示水循环环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图1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

)A.

海上内循环

B.

陆上内循环

C.

海陆间循环

D.

湖陆间循环10.

关于水循环环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环节的水汽大部分输送到陆地上空

B.

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是②环节C.

路面硬化使当地④环节季节变化增大

D.

干旱地区应大量造林增加③环节11.

与图1时期相比,图2时期冰川氧原子中18O的比重(

)A.

较高

B.

较低

C.

相同

D.

无法确定【答案】9.C

10.C

11.A【解析】【9题详解】图中水循环主要由海水蒸发、水汽输送、陆地降水、径流构成,涉及海洋和陆地两大领域,应属于海陆间循环,不属于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湖陆间循环,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

【10题详解】①环节表示海水蒸发,海水蒸发的水汽大部分在海洋上空形成降水,只有少部分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A错误;目前受人类影响最大的是地表径流环节,即图中④环节,人类对水汽输送(②环节)影响很小,B错误;路面硬化使得下渗减少,地下水减小,地下水对地表径流(④环节)的调节作用减弱,使得当地地表径流(④环节)季节变化增大,C正确;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而大量造林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会导致当地水源更加紧张,对增加降水(③环节)作用不大,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材料信息表明,较轻的同位素160更易从海洋中蒸发,而较重的180需要吸收更多的能量才能蒸发。对比图1和图2可知,与图1时期相比,图2时期海平面上升,冰川退化,表明图2时期气温上升,较重的180蒸发量增大,经水循环时进入冰川的180增多,因此图2时期冰川氧原子中180的比重较高,A符合题意,排除BCD。故选A。【点睛】水循环类型:根据发生领域不同,分为海洋循环、陆地循环和海陆间大循环。水循环的环节: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下图为“青岛崂山湾部分海域某年连续三个月海水等温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

M地的水温约为(

)A

9.1℃

B.

9.3℃

C.

9.6℃

D.

9.9℃13.

推测图中连续三个月的月份为(

)A.

1月到3月

B.

3月到5月

C.

7月到9月

D.

10月到12月

14.

图示时间崂山湾海水温度时空分布特征表现为(

)①整体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②整体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趋势③随时间推移同纬度海区温差呈减小趋势④随时间推移同纬度海区温差呈增大趋势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答案】12.C

13.B

14.A【解析】【分析】【12题详解】依据图例可以看出,等温线温差为0.4°C,而M地所在地区由南向北温度逐渐在降低,可推知M地海水温度在9.4°C-9.8°C之间,看选项排除ABD,选择C。故选C。【13题详解】依据图文材料可知,该地在36°N沿海附近,位于北半球,且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温度低于0°C,A大部分月份在冬季,排除A;夏季气温高于15°C,C大部分月份在夏季,排除C;三幅图从左到右为连续三个月海水水温等温线的变化,可以看出海水温度是在逐渐增加,因此可以确定为此季节为春季,而不是秋季,3月到5月为春季,D大部分月份在秋季,B项较符合条件,排除D项。故选B。【14题详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崂山湾海水温度在空间上整体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①对②错;而在时间上来看,三幅图从左到右显示出等温线逐渐跟纬线逐渐平行的趋势,说明在同一纬度地区,温差逐渐在减小,③对④错。故选A。【点睛】海水的温度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纬度、季节、海洋环流、海洋生物活动等。石羊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部地区。表为“石羊河流域荒漠区植物生活型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生活型木本半木本草本

乔木灌木半灌木小半灌木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寄生草本水生草本科数52065332348属数62717911688410种数757231224112391415.

该区域植被类型为(

)A.

温带森林

B.

亚热带森林

C.

温带草原

D.

温带荒漠16.

草本植物中种数最多的是(

)A.

多年生草本

B.

一年生草本

C.

寄生草本

D.

水生草本17.

该区域(

)A.

群落结构较为复杂,具有耐旱特征,且“一岁一枯荣”B.

多数植物叶面呈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质地较硬C.

成片高草中点缀着零星树木,湿季郁郁葱葱,干季一片凋萎D.

大多数植物根系发达,以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答案】15.D

16.A

17.D【解析】【15题详解】“石羊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部地区”,属于我国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流域西北部为巴丹吉林沙漠,东部为腾格里沙漠,结合材料:表为“石羊河流域荒漠区植物生活型谱”,说明该区域植被组成以温带荒漠植物为主,故区域植被类型为温带荒漠,D正确,ABC错。故选D。

【16题详解】由表中相关数据可知,该区域草本植物中种数最多的是多年生草本,A正确,BCD错。故选A。【17题详解】温带荒漠植物以多年生草本、一年生草本为主,覆盖度不高,群落结构应较为简单,A错;多数植物叶面呈革质、表面光滑、无绒毛、质地较硬是常绿阔叶林的特征,B错;成片高草中点缀着零星树木、湿季郁郁葱葱、干季一片凋萎是热带草原植被的特征,C错;温带荒漠植物受干旱的气候影响,大多数植物根系发达,以利于从深层土壤中吸收水分,D正确。故选D。【点睛】温带草原是指温带地区的草原植被。其主要分布在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这里由于距海较远,水汽难以到达,年降水量一般不足400毫米,且主要集中在夏季。由于降水少,温带草原地区几乎没有树木,仅有草本层,群落结构简单。植物具有耐旱的特征,夏季时草类繁茂,冬季时草类枯萎,呈现“一岁一枯荣”的景象。在盛行风的作用下,干旱地区地面常形成很多不规则的土墩(垄)和浅沟(槽),称为雅丹地貌。下图为敦煌位置及雅丹地貌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

图示地貌的主要特征是(

)A.

奇峰林立

B.

山高谷深

C.

千沟万壑

D.

侧壁陡立19.

图中敦煌雅丹地貌中土墩(垄)的走向大致为(

)A.

东—西

B.

南—北

C.

东北—西南

D.

西北—东南20.

图示雅丹地貌演化过程顺序依次是(

A.

④③①②

B.

②③①④

C.

②①③④

D.

④①③②【答案】18.D

19.D

20.D【解析】【18题详解】图文信息显示,图示地貌是干旱地区发育的雅丹地貌,具有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的景观特征,土墩的侧壁陡立,D符合题意;读图可知,图示地貌不具有奇峰林立、山高谷深、千沟万壑特征,排除ABC。故选D。【19题详解】雅丹地貌中的土墩和凹槽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的结果,其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一致,图中显示,当地盛行西北风,因此,图中敦煌雅丹地貌中土墩(垄)的走向大致为西北—东南方向,D正确,ABC错误。故选D。【20题详解】雅丹地貌发育在湖相沉积地层的基础上,首先湖相沉积地层上升出露地表,经风化破坏产生许多水平和垂直节理,如图④;沿节理和裂隙风化作用形成的碎屑物质在风力或流水作用下被搬运,使地表起伏不平,出现沿盛行风方向延伸的浅沟或垄脊,如图①;随着继续风蚀和风化作用,低洼处不断加深和扩大,垄脊因差异侵蚀和风力,完整性被破坏,形成许多沿垄脊线排列的独立土墩,如图③;不断的外力作用使凸起的土墩不断缩小,甚至消失,低洼面积不断扩大,形成相对平坦的平地,如图②。因此,图示雅丹地貌演化过程顺序依次是④①③②,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点睛】雅丹地貌指干燥地区一种风蚀地貌,河湖相土状沉积物所形成的地面,经风化作用、间歇性流水冲刷和风蚀作用,形成与盛行风向平行、相间排列的风蚀土墩和风蚀凹地(沟槽)地貌组合。雅丹地貌的形成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福建某林场现有27年生杉木纯林以及杉木和不同年份套种的南方红豆杉形成的混交林四种林分类型。下图为四种林分类型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全钾含量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

不同混交林土壤肥力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

)A.

7a8a

B.

7aCK

C.

8a9a

D.

CK8a22.

为保证土壤为林木生长提供充足养分,可以考虑在套种后某年进行土壤肥力的补充。林场补充土壤肥力最适宜的年份是套种后(

)A.

第7年

B.

第8年

C.

第9年

D.

第27年23.

该地土壤的钾元素主要来自(

)A.

凋落物的输入

B.

成土母质的风化与分解C.

南方红豆杉枯枝落叶的分解

D.

杉木枯枝落叶的分解【答案】21.C

22.C

23.B【解析】【分析】

【21题详解】土壤肥力与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根据左侧图例,可以在柱状图的高低之中看出不同混交林中土壤中肥力最高的是8a,最低的是9a。所以排除ABD,选择C项。【22题详解】土壤肥力与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林场补充土壤肥力最适宜在肥力最低的年份进行施肥补充,可以在左侧图中看出,有机质含量最低也就是土壤肥力最低为9a(杉木与9年生南方红豆杉混交林)处,也就是套种后的第9年。排除ABD,选择C项。【23题详解】凋零物形成枯枝落叶层,而不会为土壤提供钾元素,A错;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基础,它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长期风化、分解和淋溶作用下,释放出大量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钙等矿物质,所以土壤中的钾元素较丰富,B对;枯枝落叶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形成有机质,为土壤提供了养分和改善了土壤结构,而不会提供钾元素,所以C、D错。故选B。【点睛】土壤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自然地理过程,涉及到岩石的风化、有机质的积累、土壤颗粒的排列和结构的形成等多个方面。以下是土壤形成的基本过程:①岩石风化:岩石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长期作用下,如气候变化、生物活动、化学反应等,会发生物理和化学风化,形成成土母质,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基础,它为土壤提供了矿物质和养分。②有机质积累:生物活动,特别是植物的生长和死亡,为土壤提供了大量的有机物质,有机物质在土壤中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转化,形成有机质,为土壤提供了养分和改善了土壤结构。③土壤颗粒排列:在水分和空气的作用下,土壤颗粒会发生移动和排列,形成土壤的层次结构,土壤颗粒的排列对土壤的肥力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④土壤形成:在上述过程中,土壤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的肥力、结构和水分空气条件。土壤的形成过程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如气候、地形、生物等,因此不同地区的土壤具有不同的特征。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4分。2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F1、F2、F3表示形成风的三个作用力。(1)描述图中乌兰巴托风向与等压线的关系,并分别说出F1、F2的名称。(2)比较天津、合肥两地风力大小,并说明理由。(3)判断A地气压的高低,并从热力作用的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答案】(1)斜交(存在夹角);F1:地转偏向力,F2:水平气压梯度力。

(2)天津大于合肥。天津等压线较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或合肥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

(3)低压。气温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解析】【分析】本题以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单位:hPa)分布图为材料设置题目,涉及近地面风向判断、风力大小的判断、热力环流的原理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内容的掌握程度,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有一定要求。【小问1详解】近地面影响风向的三个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其中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并垂直于等高线的切线方向,如F2所示;北半球运动的物体会受地转偏向力右偏的影响,风向在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上适当右偏,与F3摩擦力呈180°,F1与风向垂直并右偏是地转偏向力。【小问2详解】天津等压线较合肥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所以天津的风力大于合肥。

小问3详解】A地气压值由中心向四周数值增加,说明A受低压控制,这说明A地近地面气温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25.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整体流向自西向东,为典型的蜿蜒型河段。在其地貌演变过程中河道摆动剧烈,并发育了大量的长江故道。材料二:下图为部分长江故道形成过程示意图。(1)列举与长江该河段水量收支相关的地球外部圈层。(2)在现代河段适当位置用箭头表示长江流向,并描述该河段长江故道的分布和形态特征。(3)据图说明碾子湾故道形成的过程。【答案】25.

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等);大气圈(影响地表蒸发和降水等);岩石圈(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生物圈(影响水循环和水平衡等)。

26.

描述:该河段长江故道分布在长江南岸,呈东西向分布,故道与长江干流走向一致,故道与长江干流之间有明显的河漫滩发育。在现代河段,长江的流向是从西向东,形状呈蛇形,弯曲度较大。

27.

长江中游下荆江河段整体流向自西向东,河流在流动过程中,由于地转偏向力和惯性,河流会不断侵蚀南岸,使得河流不断向南摆动,形成弯曲的河道;随着时间的推移,弯曲的河道越来越大,当弯曲达到一定程度时,河流会自然裁弯取直,使得弯曲的河道与河流分离,形成碾子湾故道。

【解析】【分析】本大题以“长江故道”为材料设置习题,涉及流水地貌的形成、发育及特征等相关知识,重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小问1详解】依据图中信息推测,与长江该河段水量收支相关的地球外部圈层包括: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等);大气圈(影响地表蒸发和降水等);岩石圈(影响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生物圈(影响水循环和水平衡等)。【小问2详解】图例答案中展示一样;长江流向: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