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46-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_第1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46-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_第2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46-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_第3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46-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_第4页
(新课标)高考地理总复习 课时跟踪训练46-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跟踪训练(四十六)1.(2014·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植被浅沟常布置在城市道路两侧、不透水地面的周边和大面积绿地内等处,可与城市雨水管网或集水池相连,其表面一般种草进行覆盖。下图为植被浅沟示意图。指出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中的作用。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环境中资源问题的环保作用。难度不大。解题时只要认真审题,对植被浅沟在资源利用方面的作用,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分别加以简述即可。同时,材料和图示也提供了一些供作答的有用信息。森林被称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本题中引入植被浅沟这一新术语,并利用材料和图示加以说明,可知其作用不仅可增加下渗使地下径流增加,在减少地表径流时,也就减轻了城市内涝灾害,而且可起到净化雨水的作用,在这样的小环境下,大气质量或局部小气候都会有所改善。答案:收集雨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增加可利用水资源量);补充地下水(增加下渗);净化雨水;减轻城市内涝;调节小气候(美化环境)。2.(2014·四川绵阳月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4年1、2月,我国中东部多次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尤其是京津冀地区,大气中含大量含氮有机颗粒物。下图是在不考虑政策措施对能源需求和社会效益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我国能源需求和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产生量及预测情况。材料二“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调动3.4万亿元投放生态环保领域;2014年2月6日,国务院要求加快技术更新和油品质量升级,以减轻大气污染。(1)简析2014年1、2月我国东部地区大范围雾霾形成的人为原因。(2)材料二体现的环境管理手段有哪些?(3)为缓解我国资源和环境压力,促进可持续发展,在能源开采和利用领域应分别采取哪些措施?解析:(1)雾霾主要是大气中水汽的凝结核过多导致的。(2)投入资金是经济手段,政府要求是政策手段,技术开发是技术手段。(3)考虑迁移矿产资源利用问题的措施即可。答案:(1)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家庭取暖等生产生活活动向大气排放大量的颗粒物等污染物质。(2)行政手段、技术手段、经济手段。(3)开采:科学开采,防止采富弃贫;开采与环保措施同步进行;开采后土地复垦。利用:提高矿物能源综合利用率;发展洁净能源技术;调整矿物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比重。3.(2014·云南昆明调研)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罗布泊曾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罗布泊人是新疆维吾尔族最古老的族群,他们不种五谷,不牧牲畜,唯以小舟捕鱼为食。新中国成立后,发起多次开垦浪潮,开展土地平整运动,致使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水的需求也增加。在20世纪中后期,因塔里木河流量减少,周围荒漠化严重,罗布泊迅速退化,直至20世纪70年代末完全干涸。简述罗布泊干涸的原因及该湖干涸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解析:该题可从自然和人为两个方面来分析。从自然的角度来看,罗布泊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大;从人为角度来看,该地由于过度开垦,人口激增,用水量增加,塔里木河取水增加,导致湖泊来水量减少,最终干涸。该湖干涸会使水生生物死亡,周边环境恶化,荒漠化加剧。答案:原因: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强;人口激增,造成上游河段过度取水。影响:水生生物死亡;周边植被成片死亡;风沙加剧,荒漠扩大。4.(2014·江西吉安段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工潜流湿地是将污水有控制地分配到生长着植物的土地上,利用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等的作用处理污水的一种污水自然处理系统。当污水流过时,经砂石、土壤过滤、植物的密集吸收、植物根际微生物活动等多种作用,使水质得到净化。人工潜流湿地建设成本及运行管理费用低,且符合生态学原理,环境与经济效益显著,所以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下图为潜流湿地净化污水原理示意图。(1)列举人工潜流湿地的环境效益。(2)分析我国北方发展人工潜流湿地的主要自然障碍。解析:(1)读材料可知,人工潜流湿地是利用土壤、植物和微生物等的作用处理污水的一种污水自然处理系统,所以有净化污水的环境效益。湿地是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且生态、环境、经济效益显著,所以具有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涵养水源、分洪蓄洪等功能。(2)我国北方发展人工潜流湿地与南方相比,最主要的自然障碍是,北方冬季气温低,植物枯萎,浅层潜水结冰,影响净化效果。答案:(1)净化污水、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美化环境、涵养水源、分洪蓄洪等。(2)冬季气温低;植物枯萎,浅层潜水结冰,影响净化效果。5.(2014·宁夏银川月考)噪声污染按噪声源性质的不同,大致分为交通噪声污染、工业噪声污染、建筑施工噪声污染和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四大类型。适合人类生存的最佳声音环境为15~45分贝,而60分贝以上的声音就会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读我国重点城市各类功能区噪声监测(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统计表,回答问题。年份功能区类别Ⅰ类(居住区)Ⅱ类(混合区)Ⅲ类(工业区)Ⅳ类(交通干线两侧区域)昼夜昼夜昼夜昼夜2009达标率(%)7857.281.765.894.874.376.244.32010达标率(%)83.268.687.376.892.381.183.553.6(1)据表概述重点城市功能区2010年较2009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的变化特点。(2)简要说明增加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点的必要性。解析:(1)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除工业区昼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略有下降外,其他各类功能区昼与夜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均有提高,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仍偏低。(2)增加环境监测点的目的:使监测数据更为客观全面,为城市声环境综合定量考核提供依据,为提出更加合理科学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答案:(1)除工业区昼间声环境质量达标率略有下降外,其他各类功能区昼与夜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均有提高,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的声环境质量达标率仍偏低。(2)监测数据更为客观全面,为城市声环境综合定量考核提供依据。6.(2014·宁夏银川月考)下图为2012年渤海沿岸海水入侵程度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简述图示北部地区的海水入侵程度的时空分布规律。(2)分析上述时空分布差异的原因。解析:(1)联系图例,结合海水入侵分布图可知其空间分布规律是沿海重于内陆;又因冬春降水少,夏秋降水多,所以海水的入侵程度冬春高于夏秋。(2)从空间分布分析,影响海水入侵的因素是地势和海陆位置,沿海地区地势低平,便于海水入侵,所以沿海侵蚀严重;从时间分布分析,影响海水入侵的因素是地下水位和地表径流,夏秋季节降水多,江河流量大,地下水水位高,海水入侵较轻微,而冬春季节降水少,且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地下水水位低,海水入侵严重。答案:(1)沿海重于内陆,冬春重于夏秋。(2)沿海地区地势低平,便于海水入侵,所以沿海侵蚀严重;夏秋季节降水多,江河流量大,地下水水位高,海水入侵较轻微;冬春季节降水少,且华北地区春旱严重,地下水水位高,海水入侵严重。7.(2014·太原高三模拟一)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滇池位于昆明市西南部,流域面积2900平方千米,水域面积3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5米,容水量15.6亿立方米,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近几十年来,滇池水质日益恶化,有人断言滇池患上了“生态癌”。年份195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流域人口数量(万人)80105121157186218367水质等级(类)ⅠⅠⅡⅢⅣ劣Ⅴ劣Ⅴ容水量因围湖造田和湖泊沼泽化,面积缩小、水深变浅,容水量不断下降分析近几十年来滇池水质不断恶化的原因及其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危害。解析:人口增加,排污量多,加上流域面积小,自净能力差,使滇池水质变差;对湖泊生态系统影响表现为藻类大量繁殖,鱼类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答案:原因:滇池流域面积小,水体总量大、水体更新速度慢;滇池水量不断减少,湖泊自净能力下降;流域人口增长迅速,人类生产、生活向湖泊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增多。危害:污染的水体中大量的氮和磷,会引起水中藻类(及水葫芦等)大量繁殖,使水体发生富营养化,水中含氧量下降,导致鱼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死亡,生物多样性下降。8.(2014·山西太原五中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3年年初,一份由公益人士制作的“中国癌症村地图”在互联网上被关注,随之引发了公众对地下水现状的关注和忧虑,地下水污染问题正被高度聚焦。据新华网报道,有关部门对我国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33%的地下水受到轻度污染,基本清洁的城市地下水只有3%。由地表环境污染加剧引发的地下水污染,已经对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材料二地下水污染示意图。(1)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主要有哪些?(2)说明地下水污染防治的主要措施。解析:(1)地下水污染的特点主要从污染源、污染途径、污染过程等方面来考虑。(2)水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从“防”——减少污染源,“治”——治理水污染及增强环保意识等方面入手。答案:(1)地下水污染具有污染源多、途径多样,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2)完善地下水保护法律、法规,完善地下水水源地保护措施,加强地下水污染控制;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建立地下水污染预警预报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地下水污染防治的技术研究;加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舆论监督。9.(2014·吉林市高三第二次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14年1月,大批已经腐烂的水葫芦从上游漂下富春江,在杭州市桐庐县富春江大坝处形成绵延约一公里的“水葫芦带”。水葫芦原产南美,1901年为了解决饲养生猪饲料不足被引入中国,在中国南部水域广为生长。下图为“水葫芦‘围困’富春江”,在水葫芦周围的水域,水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