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蓟州区)语文八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蓟州区)语文八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蓟州区)语文八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蓟州区)语文八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蓟州区)语文八下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天津市部分区(蓟州区)语文八下期末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是否将环保理念放到一切发展的首位,是守住青山绿水的关键。B.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而且能丰富人的感情。C.实验中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开展多项综合实践活动,学生非常受欢迎。D.为了使大家生活在文明祥和的环境中,业主委员会讲座并通过了文明公约。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震撼燎原燥热消声匿迹 B.狡辩决择歧途轻歌曼舞C.映照敦实漩涡接踵而至 D.晦暗缄默焦灸分崩离析3.(2分)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6月9日,主席主持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并出席了相关活动。B.通过网上选举“盐城十景”的活动,使全市人民掀起了关注盐城旅游的热潮。C.谁也不能否认中华民族文化不是铭刻在炎黄子孙骨血中亘古不变的血脉根源。D.专家提醒,如果考生考前吃得太饱或者太油腻,就会降低复习效率和考试状态。4.(2分)下列选项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为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荆门市教育局积极开展了“放眼看世界,我与‘一带一路”。各校踊跃参加,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B.这次成功演示表明,未来使用高容量、自由空间的量子通讯,创建地基网络和卫星之间的安全通信链接将成为现实已是明证。C.从整体上看,我国制造业质量改善速度仍然滞后于市场需求变化,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以价格为主的产品竞争格局亟待改变。D.我们的祖先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5.(2分)下列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法制,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B.《灯笼》选自《吴伯箫散文选》,作者吴伯箫,山东人,现代著名的散文家和教育家。毕生倾注于文学创作和教育事业,成果丰硕。C.美国作家乔斯坦·贾德的《苏菲的世界》是一部引人入胜的小说,也是一部通俗而有趣的哲学启蒙读物。D.顾拜旦,英国人,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他终生倡导奥林匹克精神,被誉为“现代奥林匹克之父”,同时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6.(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胸中无不郁积着浓郁得化不开的浩然正气。②有了这股正气,才能刚正不阿,不向黑恶势力低头,不向魑魅魍魉屈服。③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正气。”④有了这股正气,才能舍身报国,杀身成仁,如屈原、李广、霍去病、岳飞、文天祥……⑤如同东汉的清流人士,明代的东林党人,“为国牺牲敢惜身”的秋瑾,拍案而起宁死不屈的闻一多。他们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谱写了一曲曲撼天动地的正气歌。A.③①④②⑤B.①③②④⑤C.③①④⑤②D.①③⑤②④7.(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目前,城市住房价格一涨再涨,令购房者叹为观止。B.季节的春夏秋冬,植物的生长枯荣,周而复始,年年如此。C.这件衣服原已破损,经过郑师傅修补,简直是天衣无缝,一点痕迹都看不出来。D.这场球赛十分精彩,台下观众个个袖手旁观,不时爆发出阵阵喝彩。8.(2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旷野(kuàng)寒噤(jìn)草甸(diàn)拾级而上(shí)B.舟楫(jí)追溯(shuò)襁褓(qiǎng)霓裳羽衣(ní)C.蓦然(mò)腈纶(jīng)巉峻(chan)挑拨离间(jiàn)D.褶皱(zhě)萦绕(yíng)翌日(1ì)怒不可遏(è)9、(4分)阅读文段,完成下面的任务。经过不断创新与实践,我国高铁技术几乎涉猎所有地质环境,创造了最高运营时速、最低运营温度等世界记录,成为当之无愧的高铁“教科书”。兰新高铁垮越塞北风区,沪昆高铁wānyán岭南山川,哈大高铁chíchěng东北雪海,宁杭高铁穿梭江南水乡。①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词语:wānyán(__________)chíchěng(___________)②文中有一个错别字是________,这个字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③文段使用了两种修辞手法,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10、填空。(8分)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2)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4)________________,设酒杀鸡作食。(5)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7)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辗转反侧。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下面小题。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①古往今来,月亮——曾经唤起多少科学家们的执着探索?②中秋赏月,忽有友人相问:“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其答案至今不明,但是太空悬案的侦察员——天文学家们却根据众多的天文观察事实,对月球的身份作了推测。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亮若不是地球的妻子,那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③你看,月球的平均密度是每立方厘米3.34千克,只相当于地球密度的3/5,而且两者的化学成分又大不相同。因此,情况很可能是这样:40亿年前,月球和地球所处的位置相去甚远,各由不同的物质形成。另一方面,月球的平均密度又与小行星十分相近。所以,它原先是一颗小行星,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甲)”。倘若情况果真如此,那么,将地球与月球比作邂逅相遇遂成天作之合的夫妻,岂不是再妙不过了吗?④但是,地球的直径只是月球的3.7倍,相去并不悬殊。况且,迄今为止人们所知的小行星无一例外都比月球小得多。所以,像地球这么一颗并不很大的行星,偏偏要俘获一个月球这么大的小行星亦实非易事。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它们的平均密度和化学成分之所以不同,乃是由于原始星云中的金属成分在行星形成之前已先行凝聚成团。这种学说称为“(乙)”。如此看来,月亮岂不就是地球的姐妹?⑤最后一种推测更具有戏剧性: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你看,月亮岂不成了地球的女儿?不过,这种理论却面临着许多难题。比方说,它有一个必然的推论,即月球的位置应该处在地球的赤道面上,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现在,赞成这种“(丙)”的人已经比较少了。⑥可爱的月亮啊,你究竟是谁?你尽可以讳莫如深,但科学家们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神秘面纱,把你的真相查个水落石出!(选文有删改)1.说说文章第一小节的作用。2.文中(甲)、(乙)、(丙)三处依次应填入的内容是________。A.俘获说同源说分裂说B.俘获说分裂说同源说C.同源说俘获说分裂说D.分裂说同源说俘获说3.(1)第②段加点字“太空悬案”具体指的是。(不超过8个字)(2)联系全文,第③段加点字“很可能”不能删去的理由是什么。12、(16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1)老头没睡,还在用眼睛的余光悄悄地打量我。(2)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我也没睡。(3)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这一点苗头我还是看得出来的。于是我暗自后悔:要是不贪图那个懒觉,早20分钟起床就能买到卧铺票,何至于胆战心惊地和一个老家伙这么对峙着?(4)很显然,那老头比我还有经验。因为刚才上车一落座,他竟然目不斜视地看着我,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5)我在心里冷笑了一声,因为我穿西服、打领带,抱着笔记本电脑,身边还有个寸步不离的密码箱,我就像你儿子?嘀咕完之后,我顺便瞅了瞅他:灰旧夹克、两天以上没刮的胡楂、和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炯炯双眼。(6)于是我没吭声,连头都没点,假装没听见。他讪讪地笑了笑说:“我3年没见着他了,只是偶尔听听他的声音。”(7)我轻轻地打了个冷战。如果我的判断没错的话,这老头是个很难缠的对手,配得上老奸巨猾这个词。(8)东奔西走,和这个行当的人打交道多了,有输有赢。但一开始就这么跟目标套近乎的,他是第一个。所以我又瞅了他一眼。我也有两年没跟父亲照面了,虽然我也偶尔给他打打电话、寄些钱。(9)我的预感没错,晚上车厢里的人大多都睡了,他没有。其实即使没有这种预感,我也不会睡着的,我早已练就三昼夜不合眼也神志清醒的本领。这是经验,也是饭碗。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这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下来的内衣。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的沧桑就是证明。所以我能做的,只有保持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那只手。(10)我躲在外套里观察他。硬座车厢的空调像是从里往外倒抽热气似的。我一直紧绷着肌肉,竖起来的汗毛蹭着毛衣,身上痒痒的。时间久了,牙齿还开始打起架来,不知是真冷还是因为我太紧张。(11)他一直看着窗外,车窗外面黑灯瞎火,亏他有这份耐心。于是我有些恍惚,冲着他这份镇定劲儿,到底我和他哪个是猎手,哪个是猎物呢?(12)他动手了。他用右手理了理头发,那烟灰色的头发其实不乱。我观察过他那只右手,中指和食指几乎一般长,白皙瘦削,皱纹少得和他的年龄一点儿也不相符。他的骨节很小,中指第一个关节处还有淡黄的烟熏色,看起来很是精致。(13)那只手有点小心翼翼,终于还是犹疑着探了过来,越过我头顶的时候带过一道阴影,让我有些窒息。不过我却没看出预想中的那种高明的熟练,这让我窃喜着,在脑海里虚构着人赃俱获的画面。(14)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脖子那儿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突然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惊讶得让我努力睁大了双眼,可是外套领子遮住了我的视线。老头在我头顶上方发出一声细微的叹息:“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15)我赶紧闭上了眼,用了很大力气,生怕我眼里也有他那样的泪光。不知怎么的,我忽然特别希望那只手能停一停,拍我两下。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表格。老头对我的举动我对老头的态度我对老头持这种态度的原因用眼睛的余光悄悄打量(1)(4)(2)冷漠小心翼翼地给我盖衣服(3)2.第(8)段中与“走南闯北”意思相近的词是______________。从全文来看,作者反复强调这一点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14)段的画线句是______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4.依据文意,下列最适宜作本文标题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A.等待那只手 B.与老头相遇 C.我心中的痛 D.记得那一天13、(12分)阅读文章,回答后面小题锁在雨雾中的冰川谭谈常听人说:看山去张家界,看水去九寨沟。那么,看冰呢?“去我们海螺沟吧!那是亚洲海拔最低、离都市最近的一座现代海洋性冰川。这里,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遍布山间。一棵棵树木,挺拔而高大。高的有一百多米。”陪同我们的主人,十分自豪地对我们说。汽车在山间公路上奔驰着,几番盘旋之后,上到了山腰之中。路旁山坡间,遍是几人方可合抱的大树,挺拔直上,刺破云天,高约百米。云团在山间飘动,洒下一片蒙蒙细雨。偶尔云团飘开,看到对面陡峭的绝壁悬崖上,泻下一片水瀑,如一挂白练从空中垂落。这绝壁悬崖,这百米飞泽,生发出无比的气势,给这座山峦,平添一种威严与神奇。上到一个山间台地上,汽车在一块坪地上停住了。我们走下车来,仿佛已经从初秋走进了严冬。我已把带着的所有衣服都穿到身上了,仍感寒气逼人。天下着小雨,山间林子中,处处升腾着白色的水雾。景区在这里架设了上到山顶的索道,游人们从这里登上缆车。如果天气晴好,这段乘坐缆车的二十分钟的游程,你能看到景色壮丽的冰川,看到气势磅礴的冰瀑。然而,这一天,老天不开恩,脚下一片细雨浓雾,把冰川所有的美景,全都严严实实地锁住。只偶尔看到缆车下面,在浓雾中探出头来的一棵棵树尖。这里,那高达一千零八十米、宽达一千一百米的大冰瀑布,那原始、古老、野性、神奇、独特、惊险的种种冰川风采,我们只能在图片中、图书里看到。缆车把我们载到了山顶。一条游道,引领我们去看一处冰川。细雨中,我们艰难地前行,想近距离地去感受一下冰川。这里海拔三千多米,空气稀薄,行路稍快,就胸闷,就气喘吁吁。不时有抬竹轿的人要拉我上轿,我都拒绝了。终于走到了几块巨大的“岩石”耸立的地方,导游告诉我们:那不是岩石,而是冰块。他说:有一年,一位游客在这里照相,一不小心,掉入了冰缝之中,就被冰川永久地收留了。在大自然面前,人的生命是何等的渺小!没有观赏到冰川最壮丽、最雄伟、最神奇的景色,一种巨大的遗憾,占据了我的心胸。世界上的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遗憾里,深藏着一种诱惑。这种诱惑,就是我下次来探看这处冰川美景的动力。这天晚上,我们落脚在海螺沟二号营地。这是一个温泉宾馆。四周冰天雪地,这里却热气腾腾。一挂蓬生腾腾热气的温泉瀑布,从一处高壁上飞泻而下。冰川里冒出温泉,且出水口的温度高达九十八度。世间热与冷、冰与火本不相融,却神奇地在这里和谐相处,这就是天公地母的一处杰作。我们住的这个房间后面,有一个高墙相围,却又露出天顶的小温泉池。晚餐以后,赤身躺在温泉池里,泡上半个小时,舒服极了。不觉间,心间的遗憾悄然退去,一种温馨油然而生。海螺沟,挺美;海螺沟的温泉,挺美!(《湖南文学》2017年第6期有删改)1.通读全文,说说为什么作者认可“看冰要去海螺沟”的说法。2.联系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这一天,老天不开恩,脚下一片细雨浓雾,把冰川所有的美景,全都严严实实地锁住。(“锁”字运用妙在何处?)3.有人认为,本文题为“锁在雨雾中的冰川”,但还写了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似与冰川无关的内容,不太妥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你运用散文知识简要阐述。4.下列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之所以拒绝抬竹轿的人上轿,非要自己走去看冰川,就是因为怕别人看不起。B.作者听闻一位游客因掉入冰缝而被冰川永久地收留,感到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C.作者因为雨雾没有欣赏到最壮丽的冰川,感到遗憾,但同时又被诱惑着下次来看。D.冰天雪地的环境中,作者享受着温暖舒适的冰山温泉,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三、写作。(50分)14、命题作文许多人的心里,都有一朵永不凋零的花。这朵花,或是蕴含深厚哲理的格言警句,或是沉淀文化精髓的唐诗宋词;或是苦痛时父母的一声关爱,或是跌倒时同学的一把搀扶;或是直面困难的勇气,或是坚忍不拔的毅力……这朵是一种情愫,一种力量,一种姿态。请结合自身的经历和体验,以“开在我心中的一朵花”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自选文体,内容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3)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B【解题分析】

A.两面对一面,在“是”后边加上“能否”。C.词语顺序颠倒,“学生非常受欢迎”改为“非常受学生欢迎。”D.用词不当,把“讲座”改为“讨论”。故选B。2、C【解题分析】

A.销声匿迹。B.抉择。D.焦炙。故选C。3、A【解题分析】

B.成分残缺,去掉“通过”或者“使”。C.否定不当,去掉“文化”后边的“不”字。D.搭配不当,“降低”和“状态”不搭配,在“考试状态”前边加“影响”。故选A。4、C【解题分析】试题分析:A残缺宾语。在“一带一路”后加“的活动”。B句式杂糅。去掉“已是明证”。D搭配不当。把“是”改为“使我国成为”。5、B【解题分析】

A.“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法制”错误,应改为“书中内容主要写先秦的礼制”。B.正确;C.作家乔斯坦·贾德,挪威人;D.顾拜旦,法国人。故选B。6、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句子排序能力。解答此类题,一般通过抓关键词、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事情发展顺序、逻辑推理顺序等。A项正确,③提出论点,①④②具体论述,⑤用事例论证。7、B【解题分析】

A.“叹为观止”,多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用于褒义。B.“周而复始”转了一圈又一圈,不断循环。符合语境,C.“天衣无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不是实指。D.“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多用于贬义,与句意不吻合。故选B。8、C【解题分析】

A.拾(shè)级而上;B.追溯(sù);D.翌(yì)日。故选C。9、①蜿蜒驰骋②垮跨③比喻、排比【解题分析】

①这道题目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词语的能力。学生只有读准字音,才能得出相应的词语。在书写词语的时候,注意同音字、形似字、易错字的辨析,要准确书写,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蜒”不要误写为“延”,“骋”不要误写为“聘”。②本题考查词语的正确书写。“跨越”指动作,身体跃过了某个障碍,和脚有关,故应为“跨”。③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判定。“东北雪海”把东北的雪地比作“海”,是比喻的修辞;这四个句子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构成了排比。10、天涯若比邻心忧炭贱愿天寒青青子衿便要还家其翼若垂天之云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落日故人情悠哉悠哉【解题分析】

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涯、愿天寒、衿、庇、悠哉”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理解。(42分)11、1.(1)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运用问句,引发读者的思考,(3)引出了下文科学家们的三种推测,(4)与文章结尾“科学家们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面纱”相呼应。2.A3.(1)月亮(或月球)的起源(2)“很可能”表示猜测,说明后面所写的“情况”只是有很大可能性,但不绝对,与第②段中所说的“三个可能”相呼应。【解题分析】1.说明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有:①内容上概括本段内容,引出说明对象,说明这个对象的特征;②形式上主要从说明方法的作用回答;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引出下文的说明。本文开头“古往今来,月亮——曾经唤起多少科学家们的执着探索?”引出了下文科学家们的三种推测,与文章结尾“科学家们总有一天会掀起你的面纱”相呼应。这是个问句,这样就设置了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结合第③段文字“在它围绕太阳运行的过程中一度接近地球,并为后者的引力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这种学说称为【甲】。”可知这里应是“俘获说”;结合第④段文字“于是有一部分天文学家认为:在太阳系形成之际,地球和月球由同一块尘埃云凝聚而成。”理解,这里应是“同源说”;结合“在40多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地球月球原为一体。当时地球处于高温熔融状态,自转很快,天长日久,便从赤道区飞出一大块物质,形成了月球。”分析,这里是“分裂说”。故选A。3.(1)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时要分析全文,对照内容,同时尽量联系全文,找出答案。可根据前文中“‘月亮生于何年?来自何方?’在天文学上,这个问题称为‘月球的起源’。”回答此题。(2)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文语言的把握能力。从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这个角度来概括其特点,要使用评价语“准确说明”。解答此题的步骤:①(定性)在程度、状态、性质、范围上加以限制、强调、说明……;②解释句意的变化。(先解词,说明原句意思是……)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结合具体内容理解分析,不能删除。“很可能”表示猜测,说明后面所写的“情况”只是有很大可能性,但不绝对,与第②段中所说的“三个可能”相呼应。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12、1.(1)反感(厌恶)(2)微笑着跟我闲聊(3)感动(4)我怀揣着公司的支票,把他看成是“窃贼”,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不信任。2.东奔西走表明我是有一定见识的(或人生阅历的),但结果还是误会了那个老头,更增强了出人意料之外的表达效果。3.语言表现了老头对我的关心与呵护,也是让我转变态度、解除误会的转折点。4.A【解题分析】1.本文是叙述类文体,概括情节内容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故事线索,梳理情节,按着题干中的提示,先找出所示情节,然后再根据情节要素(地点、时间)和情节之间的关联性了解情节的变化,抓住主要人物的主要活动,依照所示情节的概括方式概括出其它情节并分析原因。如(1)空,可分析“我知道他在等待下手的机会”等句,即可概括为反感或厌恶的态度。(2)空,可分析“微笑着说:‘你长得很像我儿子’”等句,即可整理出微笑着跟我闲聊的答案。(3)空,可分析“盖在身上的外套一紧,从脖子那儿往里灌的冷风忽然就没了,我觉得像是突然钻进了被人暖好的被窝”等句,可概括为感动。(4)空,要求回答我对老头持这种态度的原因。可分析“况且我怀里还有张支票,这是分公司这个季度的费用。寸步不离的密码箱不过是个道具,里面是几件换下来的内衣。我知道这老头是看得出来的,他那一脸的沧桑就是证明。所以我能做的,只有保持清醒和谨慎,然后,静静地等待那只手”等句,即可分析出我把他看成是“窃贼”,而自己又怀揣着公司的支票,对他保持着高度的警惕和不信任。2.一空,题干给出的“走南闯北”的含义: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而与“走南闯北”意思相近的词应该是第8段开头的“东奔西走”。二空,作者反复强调这一点的用意是表明我是有人生阅历的人,但结果还是误会了那个老头。使文章结尾出人意料,充满了戏剧性,增加了趣味性与可读性。3.考查描写的类型及其表达作用。“唉,一个人在外面劳苦奔波的,不容易”一句是对老头的语言描写。这句话充分表现了老头对我的细心呵护,这也是解除误会的转折点。“我”从中听出了温暖与关爱,使我感动。并很好地塑造了老人的形象。4.“等待那只手”比较适合。这个标题有如下作用:充当全文的叙事线索。设下悬念,为什么等待那只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一语双关,既指“我”等待那只偷东西的手,又指“我”等待那只手拍我两下,使“我”得到父亲的关怀。指父亲对孩子的关心之手,又突出了孩子对父亲的思念之情。所以选A。【题目点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分析文章的标题注意从字面和深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字面的意思较为浅显,不难理解,深层含意要结合文章的主旨进行分析,注意是对某事物的赞美,或是对某种人的鞭挞等。从作用是注意结合内容和形式作答,内容上就答上面的含义,形式上主要回答是否为文章的线索,或是运用什么特殊的手法等。13、1.(1)因为海螺沟有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2)因为海螺沟有原始、古老、野性、神奇、独特、惊险的种种冰川风采。(3)因为海螺沟在冰天雪地中还有温泉,将热与冷,冰与火和谐相融。2.以动写静。“锁”原指封闭,封锁。这里指细雨浓雾让作者看不到任何冰川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遗憾之情。3.示例1:我不赞同。本文是散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这样写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从表面看,这些内容似乎与冰川无关,实际上时时处处皆有冰川的影子,因为文章所写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都是海螺沟景色的构成,这些景物与冰川一起成为作者对大自然奇幻、人类渺小的情感的寄托。示例2:我不赞同。本文是散文,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这样写恰恰体现出这一特点。一方面,这些内容与冰川一起成为海螺沟的美好景色,是作者对大自然奇幻、人类渺小的情感寄托。主题是鲜明而集中的。另一方面,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丰富了散文的内容,使海螺沟平添了神秘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4.A【解题分析】1.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看冰要去海螺沟”的原因可提取第3段“这里,生态完整的原始森林遍布山间”,第5段“这里,那高达一千零八十米、宽达一千一百米的大冰瀑布,那原始、古老、野性、神奇、独特、惊险的种种冰川风采”,第8段“冰川里冒出温泉,且出水口的温度高达九十八度。世间热与冷、冰与火本不相融,却神奇地在这里和谐相处”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2.考查文字的表现力。本题为结合词句理解字义。着重体会关键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同时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如“锁”本义:当动词用时,是指用锁把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关住或拴住。引申为封闭,封锁。语境义:细雨浓雾让作者看不到任何冰川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内心的遗憾。一定要答出词语对表达人物心理或情感的意义。3.考查文章作者安排材料的用意。具体考查写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似与冰川无关的内容的作用。答此题首先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这样才能确保答案的准确无误。一般要答不赞同题干“不太妥当”说法。写了海螺沟的树木、温泉等内容似乎与冰川无关,实际上这些景物与冰川一起成为作者对大自然奇幻、人类渺小的情感的寄托。散文内容丰富,但主题鲜明而集中。所以这正好体现了散文选材自由灵活,形散神凝的特点。答案开放,分析合理即可。4.A.项对选文理解不正确。选项的意思于文无据,原文中没有此意的表达。属于无中生有。【题目点拨】应学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