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喧腾浮躁目眩神迷纷至沓来B.照壁撩绕漫不经心怒不可遏C.抉择扶植接踵而至振耳欲聋D.指摘挚爱分崩离析抢词夺理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褶皱(zhě)翌日(yù)龟裂(ɡuī)挑拨离间(jiān)B.归省(shěnɡ)锵然(qiānɡ)雾霭(ǎi)暴风骤雨(chòu)C.斡旋(wò)拾级(shí)蛮横(hénɡ)怒不可遏(è)D.羁绊(jī)巉峻(chán)撺掇(duo)霓裳羽衣(ní)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左右流之/道阻且右B.凄神寒骨/拣尽寒枝不肯栖C.女有归/归来倚杖自叹息D.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安求其能千里4、选出下列各项说法正确的一项()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集释》。庄子,名周,宋国蒙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B.中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写成的。这本书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形象。C.《傅雷家书》收录了1954到1966年间傅雷及其夫人写给两个儿子的100多封家信。这些家书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的问题。D.《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5、下列关于《平凡的世界》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平凡的世界》是路遥创作的一部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小说,获茅盾文学奖。B.在弟弟孙少平的指引下,哥哥孙少安最终由赞助电视剧转变为重修村小学。C.田润生最后突破世俗的偏见和侯玉英结婚了。D.小说结尾孙少平拒绝脱离苦难矿工生活,回到大牙湾煤矿。6、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A.《登勃朗峰》的作者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他的代表作有《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等。B.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作品。与一般游记作品以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和人文景观。C.“说”是古代的一种说明性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虽是说明性文体,却讲究文采。韩愈的《马说》通篇用的就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D.《诗经》中的《关雎》《蒹葭》都运用了“兴”的手法,借景抒情,托物寄意;都大量使用重章叠句的艺术形式,反复咏唱。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国每年因吸烟引发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大约100万左右,控烟立法迫在眉睫。B.随着十三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C.一篇文章的好坏,不在于辞藻如何,而在于它是否有思想、有温度。D.中美经贸对话取得积极成果的最根本原因是两国人民和全世界的需求促成的。8、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让各地区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世界逐渐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去掉“让”)B.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校园欺凌干预、预防和处理的机制,保障每个孩子健康成长。(将“处理”与“干预”对调)C.汉语取代8语成为韩国第二外语的原因,是因为韩国人意识到中国的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去掉“的原因”或“因为”)D.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往往决定了一个地区经济健康发展。(在“经济”之后加“能否”)9、古诗文积累①__________,并怡然自乐。②蒹葭萋萋,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④鹏之背,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讲信修睦。⑥___________,食之不能尽其材。⑦可怜身上衣正单,___________。⑧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10、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①读书是长期的一个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过程。②因此,不能心浮气躁、浅尝辄止,而应当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水滴石穿。③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④现实中,不少人都有长期坚持、积少成多,最后取得惊人收获的读书经历。(1)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请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大象抗癌有妙招①一般来说,细胞数量越多,细胞发生病变的概率会越大,机体就越容易患上癌症。由此推知,体型巨大的大象比渺小的人类更容易患癌症。但事实并非如此,据统计:大象的癌症发病率不到5%,人类的癌症发病率却髙达20%!是什么让多数大象免遭癌症“毒手”呢?②我们先了解一下机体为什么会患上癌症。出现癌症的根本原因是癌细胞的诞生,但机体并不是在癌细胞诞生之后立即发病的。③癌细胞是“叛变”的正常细胞,有很强的不稳定性:不仅能够无限增殖,还能发生转移,破坏正常细胞。癌细胞诞生之后,会发生增殖和转移,在这个过程中,部分癌细胞会被机体的免疫细胞杀死,而部分存活下来的癌细胞会聚集在一起,形成肉眼可见的肿瘤,此时机体才会发病。④一般来说,体积越大的机体,越大的肿瘤才能让机体发病。如果可以让人类发病的肿瘤只有乒乓球那样大,那么要想让大象发病,癌细胞就可能需要形成像篮球那样大小的肿瘤。而形成体积越大的肿瘤,癌细胞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在这段时间里,癌细胞会一直遇到机休免疫系统的“击杀”,并且时间越长,死亡的癌细胞会更多,最终癌细胞可能会被免疫系统彻底消灭,难以形成大肿瘤。因此大象和人类相比,更不容易发病。⑤除了体型巨大,大象还拥有20个P53基因。⑥P53基因是一种特定的肿瘤抵制基因,被誉为“基因的守护者”,它可不是浪得虚名。这个基因可以检测到细胞的DNA是否受到损伤,如果DNA受损,就可能导致细胞病变,衍生出癌细胞。⑦P53基因也是其它修复基因的一个“开关”,当它检测到受损的DNA,它在开始尝试修复的同时,会激活其它可以修复受损DNA的基因,这些激活后的基因可以和它一起修复受损DNA。不仅如此,它还可以“监视”细胞分裂,当细胞出现无限赠殖的趋势时,它会阻止细它继续分裂生长。如果DNA受损严重,基因无法修复受损细胞DNA,它会触发受损细胞的自身毁灭系统,迫使受损细胞在转变成癌细胞之前就“自杀身亡”。⑧人类仅有1个P53基因,就已经能对抗部分癌症,而拥有20个P53甚因的大象,如此低的癌症发病率也不会令人感到意外。⑨既然P53基因是一种激活因子,那被激活的到底是哪些基因呢?研究发现,其中一个是LIF6基因。⑩这让研究人员们很意外,因为LIF6基因长期处于休眠状态,曾被认为是死亡基因,它虽然被保留在机体的基因组中,却无法启动,什么也做不了。研究人员发现,P53基因和LIF6基因的关系与诊治医生和主治医师的关系类似。P53基因负“诊断”DNA是否受损,并将“诊断结果”传达给LIF6基因并唤醒它。LIF6基因被P53基因唤醒后开始分析“诊断结果”,然后开始和P53基因一起修复受损DNM,如果是在无法修复的情况下,它会和P53基因共同作用,杀死受损DNA。⑪大象对付癌症的秘密逐渐被人类破译,我们也许可以和大象“共享”抗癌妙招,来帮助人类攻克癌症难题。1.选出下列说法中符合文意的一项()A.出现癌症的根本原因是癌细胞的诞生,机体在癌细胞诞生之后会立即发病。B.癌细胞是发生变化的正常细胞,它们虽不可以无限增殖,但可以发生转移。C.形成体积越大的肿瘤,癌细胞所需要的时间就越长,遭到机体免疫系统“击杀”的时间也越长,癌细胞就越难被彻底消灭。D.LIF6是死亡基因,它长期处于休眠状态,保留在机体的基因组中,无法启动,什么也做不了。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P53基因被誉为“基因守护者”的原因。3.选文第⑪段中加点词“也许”有什么作用?大象对付癌症的秘密逐渐被人类破译,我们也许可以和大象“共享”抗癌妙招,来帮助人类攻克癌症难题。12、阅读文段,回答问题“简单”的力量何冠军⑴也许,实现梦想并不需要太多的条件。很多时候,只要理想坚定、行动果决,即便行囊简单,也能抵达人生的远方。⑵清代彭端淑在《为学一首示子侄》中讲述,从西蜀到南海,路途有数千里之遥,久欲买舟而下的富僧终未成行,而贫僧却仅凭“一瓶一钵”实现了往返。简单的力量,首先源自一颗纯粹的心灵。相信自己、重视内因、勇毅笃行,才更可能找到通往成功之路。⑶有人说,一旦你做到了简单,你就能搬动大山。但怎样才能做到简单?欲望浓稠者做不到简单,被浮华束缚内心者也做不到简单。孔子弟子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依然“不改其乐”;爱因斯坦坚信,“简朴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因为对身心最有裨益”。“简单化”,本质在于摆脱外物纷扰、避免枝蔓纠缠,是追求“用心一也”的过程。把“简单”这种生活智慧付诸实践,往往能激发出不凡的力量。⑷简单是专注的前提,而专注是成就一切事业的保证。据说有人问牛顿,“人人都看到苹果从树上掉下来,为什么只有你发现了万有引力?”牛顿回答:“因为我的心总是盘算着要去发现。”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受邀参观雕塑家罗丹的工作室,原本陪同他的罗丹一看到作品,立即忘记了客人的存在,沉醉到创作之中,好像整个世界已经消失了。“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正是因为心无旁骛、全神贯注,才让牛顿、罗丹攀登上科学、艺术的巅峰。⑸拿破仑曾说,“战争的艺术就是在某一点上集中最大优势兵力”。生活的道理与此类似,需要人们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突破口,进而全力以赴。现实中,处身信息芜杂、诱惑渐增的环境,一些人如同柳宗元笔下背负了过多负担的小虫子那样,患上了一味追求获取的“肥胖症”,逐步丢弃了专注的能力、简单的乐趣。而保持专注的定力、远离见异思迁的陷阱,就必须学会做“减法”和“除法”。⑹人是独立的个体,更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置身社会关系网,人们不可避免地与其他人或物发生着关联。如何理顺关系,让人际交往清清爽爽、让心绪意志不为外物所役,考验着个人的智慧与心性,也检验着人生的高度与广度。譬如,有的人热衷于拉圈子、寻靠山,自以为能有“金钟罩”“铁布衫”,实则使自己成为提线木偶,很容易在复杂关系网的影响和裹挟下,最终陷入身不由己的境地。说到底,做简单的人,似易实难;但保持简单、涵养定力,人生之路反而更从容。⑺简单的背后,是大彻大悟的智慧,是返璞归真的境界。追寻成功与幸福,切不可忽视简单的力量。1.通读全文,写出选文中心论点。2.第⑵段和第⑶段分别引用了《为学》中的事例和颜回、爱因斯坦的事例各有什么作用?3.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有的人热衷于拉圈子、寻靠山,自以为能有“金钟罩”“铁布衫”,4.文中作者认为如何保持“简单”的力量?5.下面两则名言,哪个更适合作为第⑷段的道理论据?为什么?(1)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北冥有鱼(《庄子》)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上李邕(李白)大鹏一日同风起,抟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1)北冥有鱼北冥:_______________(2)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扶摇:_______________(3)丈夫未可轻年少轻:________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北冥有鱼》作者笔下的“鹏”是个什么样的形象?4.李白在《上李邕》中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1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关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七年,入见,帝①从容问曰:“卿得良马否?”飞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则不受。介②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③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踊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节选自《宋史—岳飞传》(注)①帝:宋高宗赵构,此次谈话后就封岳飞为太尉。②介:备上鞍甲。③褫(chǐ):脱去,卸下。④秣:喂食。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2)鸣之而不能通其意(_________)(3)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_________)(4)褫鞍甲而不息不汗(_________)2.翻译下列句子。(1)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2)然非精洁则不受。3.从甲文看,造成千里马被埋没和被摧残的原因有哪些?4.韩愈和岳飞都是借论马来表达对人才的看法,韩愈先从正面提出问题,然后从_________展开议论,岳飞则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阐述,他们都希望____________。四、作文(40分)1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有时是需要改变的。面对单调的生活,我们可以用广泛的兴趣爱好去改变;面对疏离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用温暖的笑容去改变;面对僵化的思维,我们可以用富有创意的灵感去改变……世界因改变而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更加精彩。请以“用改变”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并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A【解题分析】

A项正确;B项,撩绕——缭绕;C项,振耳欲聋——震耳欲聋;D项,抢词夺理——强词夺理。2、D【解题分析】

A.翌(yù)-(yì)、龟(ɡuī)-(jūn)、间(jiān)-(jiàn)。B.省(shěnɡ)-(xǐng)、骤(chòu)-(zhòu)。C.拾(shí)-(shè)、横(hénɡ)-(hèng)。故选D。3、D【解题分析】

A.向右/迂回曲折。B.使动用法,使……寒冷/寒冷。C.指女子出嫁/回来。D.都是“怎么”的意思。故选D。4、C【解题分析】

A.《北冥有鱼》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庄子道家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B.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D.柳宗元,唐代文学家。5、C【解题分析】

C.侯玉英——郝红梅。故选C。6、C【解题分析】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是一种议论文体,用以陈述作者对社会上某些问题的观点。“说”的语言通常简洁明了,寓意深刻;写法较灵活,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所以选项“是古代的一种说明性文体”错。故选C。7、C【解题分析】

A.成分赘余,“大约”和“左右”重复。B.成分残缺,缺主语,去掉“随着”。D.句式杂糅,“原因是……促成的,句式杂糅。故选C。8、B【解题分析】

B.将“预防”与“干预”对调。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9、①黄发垂髫②白露未晞③海内存知已④不知几千里也⑤选贤与能⑥策之不以其道⑦心忧炭贱愿天寒⑧零落成泥碾作尘【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此题要注意“髫”“晞”“炭”“碾”等字的书写。10、读书是一个长期的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过程。正如荀子在《劝学》中所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解题分析】

(1)第①句语序不当,句子的主干是“读书是过程”,应该把“一个”放在“长期的”“需要付出辛苦劳动的”这两个修饰语的前面。(2)第③句中的引用属于完整引用,应该把句号放在引号的里边。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D2.(1)能检测到细胞的DNA是否受到损伤;(2)能激活其他修复基因(是其他修复基因的一个“开关”);(3)可以监视细胞分裂,阻止无限增殖的细胞继续分裂;(4)迫使无法修复的受损细胞自杀。3.“也许”表推测,起修饰限制作用,意思是“和大象分享抗癌妙招,帮助人类攻克癌症难关”这个结论是推测出来的,并不一定会成为事实,这个词语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解题分析】1.A.原句为“但机体并不是在癌细胞诞生之后立即发病的”。B.原句是“癌细胞是‘叛变’的正常细胞,有很强的不稳定性:不仅能够无限增殖,还能发生转移,破坏正常细胞。癌细胞诞生之后,会发生增殖和转移”。C.原句是“而形成体积越大的肿瘤,癌细胞所需要的时间更长。在这段时间里,癌细胞会一直遇到机休免疫系统的‘击杀’,并且时间越长,死亡的癌细胞会更多,最终癌细胞可能会被免疫系统彻底消灭,难以形成大肿瘤”。故选D。2.提取概括类的题目,首先要在审题后确定提取答案的范围,即在文章中寻找段落。然后从前向后精读文章,抓住其中切题的信息,将它们提取出来。最后根据这些语句组织成切题的合乎要求的答案。如可提取第6段“这个基因可以检测到细胞的DNA是否受到损伤”,第7段“P53基因也是其它修复基因的一个‘开关’”“它还可以‘监视’细胞分裂,当细胞出现无限赠殖的趋势时,它会阻止细它继续分裂生长”“迫使受损细胞在转变成癌细胞之前就‘自杀身亡’”等句分析,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3.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也许”本义:可能但不肯定地;很可能,有极大可能性。语境义:“和大象分享抗癌妙招,帮助人类攻克癌症难关”这个结论是推测出来的。不是既成事实。一定要注意说明文限制性词语的使用,这些限制性的副词往往都能准确地说明事物或事理。解题时,从使用的恰当以及删除后的不准确,一正一反两个方面来说明这个词语的重要性。12、1.追寻成功与幸福,切不可忽视简单的力量。2.引用《为学一首示子侄》中的事例是为了论证“只要理想坚定、行动果决,即便行囊简单,也能抵达人生的远方”的论点;引用颜回、爱因斯坦的事例是为了论证“把简单'这种生活智慧付诸实践,往往能激;发出不凡的力量”的论点。3.(1)比喻处身信息芜杂、诱感渐增的环境,一味地追求获取,背负了过多的负担。(2)比喻像获取了中国功夫中最有名的护体硬气功那样,凭借可靠的关系随心所欲,我行我素。4.①保持一颗纯粹的心灵;②保持简单的生活③保持专注的定力;④让心绪意志不为外物所役。5.第①句更适合作为道理论据。因为蒲松龄的话强调的是专注的重要性,更能证明第④段的论点。【解题分析】1.考查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三看结尾,四看中间,五自己归纳。但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此文论点在结尾总结出来的“追寻成功与幸福,切不可忽视简单的力量”。2.考查论点与论据的关系。论据是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和依据,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第⑵段《为学一首示子侄》中的两个和尚,贫穷的和尚从南海回来了,而富裕的和尚还没成的事例,论证“只要理想坚定、行动果决,即便行囊简单,也能抵达人生的远方”的论点;第⑶段颜回身在陋巷,不改其乐。爱因斯坦认为简朴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这两个人的事例论证“把简单'这种生活智慧付诸实践,往往能激;发出不凡的力量”的论点。3.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答这类题时一要联系文章内容,尤其是要联系文章的中心论点;二要结合语境,结合上下文揣摩其具体含义。“金钟罩”“铁布衫”两个词比喻处身信息芜杂、诱感渐增的环境,一味地追求获取,背负了过多的负担。也比喻像获取了中国功夫中最有名的护体硬气功那样,凭借可靠的关系随心所欲,我行我素。4.此题考查对文章的梳理概括。本文题目是‘简单’的力量”,如何保持“简单”的力量?文章从首先源自一颗纯粹的心灵;简朴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持专注的定力;心绪意志不为外物所役。几个方面来分析解答。5.考查论据的使用。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和依据,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两者在逻辑上始终保持着一致。①句这是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阿宝》中的话。意思是:喜欢读书的人,提笔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对一项技艺痴迷的人,他的技术一定是非常精良的。②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的远大事情,都是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为开端的,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同时也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具有坚强的毅力,从小事做起,才可能成就大事业。第⑷段的论点是“简单是专注的前提,而专注是成就一切事业的保证”,与①句对应,所以①句适合作为道理论据。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北海旋风轻视2.(1)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2)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动荡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3.作者笔下的大鹏是一个硕大无比、力大无穷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4.表达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以及不被世俗认同的伤感,并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引荐。【解题分析】(甲)选自《庄子》作者:庄周年代:战国(乙)选自《上李邕》作者:李白年代:唐参考译文:(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鲲的体积,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呀,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鹏鸟在高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乙)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1.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文言文中重点实词的解释,是初中生学习文言文最基础的一项。只有对重点字词解释正确了,才能进一步理解句子,弄清全文大意。其中要特别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现象、一词多义的理解。其中“扶摇”意思是“旋风”。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文言文的翻译一般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翼:翅膀;息:气息;吹:吹拂。点睛:翻译语句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具体的方法是:首先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然后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写作对象形象的分析能力。甲文描写的是“大鹏”,“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几句,体现其硕大无比;“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几句,体现其力大无穷。据此可以知道“大鹏”是一个志存高远、善借长风的形象。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这首诗前四句中李白以“大鹏”自比,勾划出一个力簸沧海的大鹏形象,其实也是年轻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了一飞冲天、一鸣惊人的高远志向,也流露出不被世俗认同的伤感,并表达希望得到像李邕这样的名士的赏识和引荐的愿望。14、1.(1)鞭打、鞭策(2)它的(指千里马)(3)等同(一样)(4)流汗2.(1)(跟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能凭借日行千里的能力而著称。(2)然而如果不是精致、洁净的就不接受(不吃不喝)3.(1)伯乐不常有;(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策之不以其道(鸣之而不能通其意)。4.反面正反对比优秀人才能够被识别和重用【解题分析】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的意义。解答此类题目时,应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既要充分调动知识积累,回忆该词的常用义,还要结合上下文来判断。此题要注意“策”在这里是动词,“鞭打”的意思;“汗”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流汗”。2.文言文翻译有直译和意译两种方法。一般要求直译。所谓直译,就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中用词造句的特点,甚至在表达方式上也要求与原文保持一致。翻译要求字字落实,译出原文用词的特点和句式的特点。“骈”“以”“精洁”“受”是此题中的关键词语,一定要解释准确。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主旨,联系实际,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答案。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不知马”,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揭露了食马者的无知,是“不知马”的具体表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意思是“千里马经常有,但是伯乐不常有”,这也是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之一。4.文言文比较阅读,就是将两篇或两篇以上而且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章,加以比较分析、对照鉴别地阅读。在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中达到提高学生迁移思维能力和深入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韩愈的《马说》主要描写千里马被埋没,属于反面论证;岳飞将“致远之才”的马与“今所乘者”普通马进行对比。他们以马为喻,希望人才可以被重用。【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