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讲现代世界的食物生产经济生活与科技进步导学案-2024年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1页
第49讲现代世界的食物生产经济生活与科技进步导学案-2024年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2页
第49讲现代世界的食物生产经济生活与科技进步导学案-2024年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3页
第49讲现代世界的食物生产经济生活与科技进步导学案-2024年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9讲现代世界的食物生产经济生活与科技进步导学案-2024年高三历史选择性必修2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9讲现代世界的食物生产、经济生活与科技进步一、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1.食物生产的现代化(1)现代农业背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推动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标志20世纪中叶,欧美各国完成了①,建立起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

表现②育成推广,优质高效化肥广泛应用;设施农业有了突破性进展,生产量大幅度增长;③、养殖场成为主要生产经营模式

(2)农业机械化前提20世纪以来,汽油拖拉机、柴油拖拉机相继实现批量生产,为农业机械的广泛使用创造了条件主要机械铧式犁、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等各国类型美国农业机械以大型为主,法国以中型为主,日本以小型为主,中国大、中、小型相结合意义推动着农作物的播种、收割与加工等从人工化向自动化转变(3)农作物良种的推广美国1930年,美国利用杂交技术培育出④新品种

墨西哥1941年,墨西哥培育出⑤新品种

菲律宾20世纪60年代,菲律宾培育出的杂交水稻在东南亚推广中国2014年,“⑥”创世界纪录

(4)养殖技术的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用于海洋捕捞,渔船、网具等日趋⑦;水产养殖向工厂化、机械化、集约化经营发展。

2.食物储备技术的进步(1)现代粮食储备技术:20世纪50年代,美国已经使用机械通风储粮技术;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采用⑧技术;21世纪以来,新型制冷设备相继推出。

(2)食物冷藏技术:20世纪20年代起,冷冻技术不断进步,家用冰箱和冰柜普及;2010年,中国颁布《⑨》,对冷链物流产业进行整体布局。

3.消除饥饿与食品安全(1)粮食安全问题A.背景:人口激增和⑩、城市化的加速,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B.措施:把作为首要任务;1945年成立的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制订粮食安全计划,统筹解决粮食安全问题;1996年中国发布了《》白皮书。

(2)食品安全问题A.原因: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抗生素的过度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过度使用,等等。B.措施:制定法律法规,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二、20世纪以来人类的经济与生活1.世界经济的发展(1)20世纪初:继续发展。

(2)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施,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斯大林逐渐建立起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使得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最终导致了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应对危机:美国通过扭转危机;德国、意大利、日本走上法西斯道路,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A.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因素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将政府宏观调控与结合起来;现代科技进步促进了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传统产业的升级

不利因素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没有解决;世界范围内贫富分化加剧,经济危机时有发生B.社会主义国家:和官僚化管理效率低下、运转不灵,改革陷入困境,最终导致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C.新兴民族独立国家表现: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一些国家的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问题:自身经济结构存在问题,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4)21世纪以来的经济全球化A.表现:各国相互联系和依存日益加深;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B.中国的应对: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倡议推动“”国际合作。

2.国际贸易与人类生活(1)国际贸易体系的建立:1947年,达成《》;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基础判断]1.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籼型杂交水稻,为中国和世界的粮食增产作出重要贡献。这一成就的取得与当时相对缓和的国内外形势相关。()错误【详解】1973年,美苏冷战,局势紧张,国内“文革”进行,社会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取得该成就离不开科研团队的努力与奉献。2.1929~1933年,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了世界性的经济大萧条;1973年,美国经济危机再度引发了波及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说明世界性经济危机源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正确【详解】美国的经济危机引发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说明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扩张。3.在苏联“一五”计划期间,西方各国累计向苏联发放贷款17亿美元,这大大加快了苏联工业化的进程。西方国家此举的主要目的在于联合苏联对抗德国的侵略扩张。()错误【详解】西方国家此举意在缓解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实现经济复苏。4.世界银行在1968年的贷款项目为62个,贷款总额为9.5亿美元;1981年贷款项目为266个,贷款总额为124亿美元。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新兴独立国家的大量增加。()正确【详解】世界银行的职能之一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贷款或帮助。5.世贸组织有“经济联合国”之称。这是因为它负责管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是隶属于联合国之下的永久性国际经济组织。()错误【详解】世贸组织是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经济组织,它的建立标志着规范化、法制化(强制性)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6.20世纪80年代,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日本确立“科学技术立国”战略,欧共体制定了“尤里卡”计划,苏联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由此可知,当时美苏冷战对抗加剧,国际形势紧张动荡。()错误【详解】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趋于缓和,但高新技术领域的国际竞争激烈。7.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财力十分有限的条件下发展科技事业,在航天、导弹、核能等领域成就突出,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这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吸收了战后新科技革命的成果。()错误【详解】改革开放后,我国才积极抓住机遇,参与新科技革命。改革开放前,受国际形势以及国内“左”倾错误的影响,科技事业是独立自主进行的。[概念阐释]冷链物流冷链物流,一般指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减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它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制冷技术的发展而建立起来的,是以冷冻工艺学为基础、以制冷技术为手段的低温物流过程。冷链物流行业通过帮助食物实现更好的存放,延长物品的保鲜周期来提高物品的经济效益;为物品创造最佳的储存环境,有利于避免各项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2)贸易形式发生变化A.20世纪后期以来,商品贸易同国际投资、技术贸易、劳务承包等结合在一起,实现了更多样的经济合作方式。B.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手段,提高了商业效率,便利了生活。

3.国际金融与人类生活(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即

宗旨重建国际货币制度,以维持汇率的稳定和国际收支的平衡,增强会员国维持经济繁荣的信心鼓励对外投资,促进战后经济的复苏与发展职能向会员国发放短期贷款,用于进行国际收支调整向会员国发放中长期贷款,用于恢复和发展经济(2)新发展趋势、金融市场一体化和金融机构全球扩张

表现迅速发展,特别是证券市场的融资规模不断扩大;不同金融机构的业务界限被打破,银行、证券和保险三者的产品日益趋同并相互融合;大型金融集团和跨国金融企业不断涌现,为人们提供各种资金便利

问题现代国际金融具有一定的风险。金融风险一旦失控,就会导致大范围金融波动,甚至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三、现代科技进步与人类社会发展1.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1)电子计算机与网络: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的出现,开启了电子计算机时代;1969年,美国国防部建立起;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实现商业化。

(2):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的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它广泛地应用到各个领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3)航天技术:1957年苏联发射世界上第一颗;许多国家利用航天技术服务于军事部门与国民经济,对现代国防与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4)海洋技术:20世纪60年代,美国深潜器首次潜入世界大洋中最深的马里亚纳海沟。1997年,中国深潜机器人成功潜入水下6000米处,标志着中国海洋技术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2020年,中国的“”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了10909米的中国载人深潜新纪录,标志着中国在大深度载人深潜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5)新材料技术:高分子材料、纳米材料、生态环境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新材料被广泛应用到生产生活中。2.现代科技进步的革命性意义(1)生产力:计算机与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使劳作方式由粗放型转化为集约型。(2)人类文化生活出现新模式: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电子商务、等不断发展。

(3)人类视野发生新的变化:地球成为“”,网络的普及促进了信息的交流。

【答案】①农业机械化②优良品种③大型农场④玉米⑤小麦⑥中国超级杂交水稻⑦现代化⑧机械制冷低温储粮⑨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⑩工业化保障粮食安全与消除饥饿中国的粮食问题垄断资本主义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市场调节指令性计划一带一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电子商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资本流动全球化非银行金融机构军用网络人工智能技术人造地球卫星奋斗者号全媒体地球村[图解历史]近代科技发展的三个时代[视野拓展]1.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1)科技进步运用到商务领域,促进货物流通(或商业发展),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2)提高商业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促使企业管理理念和方式的更新。(3)突破时空障碍,推动经济全球化。(4)便利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交往方式。2.布雷顿森林体系是阶段性的国际货币体系,而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则是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因此,虽然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了,但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仍然存在,而且世界银行的宗旨已经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3.信息时代带来的负面影响(1)信息泛滥、垃圾信息、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等。(2)世界各国围绕互联网的竞争日益激烈,加剧了世界的动荡不安。(3)互联网创造的虚拟社会,使部分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特别是未成年人。【培优磨尖课】主观题突破层级一信息提取: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材料粮食安全并不是一个新话题,党和政府始终把粮食安全当成首要任务来抓,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①我国将粮食安全上升到国家安全的战略地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治理体系……2014年,“中国超级杂交水稻”百亩试验田平均亩产突破1000千克,这一技术的应用为人类消除饥饿作出了突出贡献。②自2016年起,中国连续向亚非拉50余国提供紧急粮食援助,惠及上千万受灾群众。③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海外示范种植面积超过25万亩,技术成果示范带动超过450万亩,在温室技术、花卉种植等领域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好评。——摘编自赵磊《全球粮食安全与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提取信息】根据材料,指出中国特色粮食安全治理的主要内容。【教你提取】①→从我国对粮食安全的战略定位来看;②→从我国连续向亚非拉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的行为来看;③→从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海外的扩建来看。试答:主要内容:坚持总体国家粮食安全观;积极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将“一带一路”倡议打造成全球粮食安全走廊。层级二历史解析: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材料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历程表时间美国对外贸易政策1789年通过了第一个关税法案,将从价税从5.25%提高到7.5%,并对酒类、糖类与咖啡征收特别关税1816年通过了《关税法案》,对一般商品征收7.5%~30%的关税,对需要保护的工业进口产品征收特别关税1862~1864年提高了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平均税率达到了48%1930年出台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使美国的进口关税平均税率达到55%1934年颁布了《互惠贸易协定法》,确立“无条件最惠国待遇”原则;规定美国与任何一国政府或机构签订贸易协议所达成的优惠待遇均自动适用于所有与美国签订贸易协议的其他国家,与此同时,其他国家之间达成的贸易优惠待遇也直接适用于美国1939年与29个国家签订互惠贸易协议,相互削减关税1948年推动通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世界范围进行降低关税的谈判1963~1967年与西欧进行降低关税的谈判,商定从1968年起的五年内,美国与西欧平均降低关税35%1974年通过《1974年贸易扩大法》并规定:当进口商品对美国国内相关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严重威胁时,允许总统通过提高进口关税或施加非关税壁垒给予临时进口救济1978年卡特总统提出“自由贸易也必须是公平的贸易”1986年通过《综合贸易法案》,强调要对实施“不正当、不合理、不公平的贸易政策或做法”的国家采取报复行动——摘编自白彦锋、赵聪《美国关税政策的历史演变与现实启示》等【探究问题】采用一个新的时间尺度,对这一时期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进行阶段划分,并作出合理解释。【教你探究】试答:示例阶段一:1789~1934年,贸易保护时期。解释:美国建国初期,政府财政困难,工业基础薄弱,美国于此时提高关税以应对英国工业品的冲击;南北战争时期,提高关税可以增加财政收入;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提高关税可以保护本国的经济。阶段二:1934~1974年,自由贸易时期。解释:罗斯福担任美国总统,实施新政,主张自由贸易;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奉行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美国的经济扩张。阶段三:1974~1986年,公平贸易时期或贸易保护主义的回归阶段。解释: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霸权地位衰落,对外贸易逆差加大;国内经济受“滞胀”影响,增长缓慢;欧共体、日本及发展中国家等经济发展,使美国从对外贸易中获利减少;美国与欧共体、日本的经济竞争加剧;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总之,贸易政策是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美国在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贸易政策应对挑战,维护本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层级三开放写作:现代科技发展的影响材料一部人类现代史,就是一部机器发展史和文明进化史。钟表、印刷机、纺织机、蒸汽机、计算机如同一个个里程碑。机器带给我们丰裕,也带给我们焦虑……——摘编自杜君立《现代的历程——一部关于机器与人的进化史笔记》【写作题目】运用材料自拟一个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论述。(要求:论点明确,论述清晰,史论结合。)【教你写作】先审题,明要求提取信息,明确观点再读材料,定信息时空定位现代关系定位现代科技发展后分析并论证分析材料科技发展的成就和带来的影响论证观点用史实分别说明科技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试答:示例: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18世纪中后期,英国率先开展了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生产力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出现的蒸汽驱动的纺织车、印刷机等机器设备,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是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机器的快速高效使得大量工人失业,引起两大阶级即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加剧了社会矛盾,还导致了严重的城市污染。19世纪中后期,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迅速推进,人类社会迅速进入“电气时代”,生产力水平出现了质的飞跃,化学工业也逐步兴起,但化学工业也带来了化工污染,使得大量疾病产生,对生态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20世纪90年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计算机和互联网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创造了更加便捷、有限的生活方式,缩短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但与此同时也滋生了诸如电信诈骗、“奴隶”、互联网陷阱等负面产物。综上所述,工业革命刺激了机器和大工业的产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但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所以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来说是一把双刃剑。【选择题突破】【样题透析】(2023·浙江强基联盟高三10月统测)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革命促进了农业现代化,为消除饥饿、保障人类的粮食安全创造了条件。同时,农业现代化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大型农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B.食品添加剂的使用保证了食品的健康和美味C.技术进步解决了食品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矛盾D.依靠新闻媒体监管食品安全成为各国的共识情境设置生活情境:农业现代化聚焦考点现代农业素养立意时空观念、历史解释问题要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思维主题易错排查B项不符合史实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保证了食品美味,过量添加或滥用食品添加剂则会危害人们的健康C项不符合史实“解决了”的说法过于绝对,错误D项认识错误监管食品安全要求完善法律法规,新闻媒体只能起到外部监督作用(续表)合理推论农业机械化推动高度集约的现代农业建立,大型农场、养殖场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生产经营模式,故选A项【类题精练】1.(2023·浙江浙南名校高三上联考)1960年,法国政府为农民购买农田和农业机械提供各种优惠贷款;20世纪70年代初,政府向55岁以上的农民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年老的农场主退出土地经营。这有利于()。A.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 B.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C.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D.摆脱经济“滞胀”的困境【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法国政府的一系列措施推动了农村可持续发展,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故B项正确。发放“离农终身补贴”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而不是完善农村的保障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而是在强调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经济“滞胀”,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2.(2022·山东高三测评)下图反映了二战以来关税与世界贸易总额变化的概况。图示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B.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建立机制保障贸易自由【答案】D【解析】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二战以来关税总额不断下降,贸易总额不断上升,1995年后贸易总额上升明显,说明二战后各国通过谈判削减了关税,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1995年世贸组织成立,标志着一体化的多边贸易体制确立起来,世贸组织以平等、开放、互惠的原则,协调成员国的关税,推动世界贸易发展,故选D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推行国家资本主义,但是20世纪70年代“经济滞胀”发生后,各国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排除A项;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成立,该体系包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个体系的确立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发展,但它与关税降低没有关系,排除B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使得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促使生产力迅速发展,同时也深刻影响了国际关系,但与关税降低无关,排除C项。【创新衍练】[新情境]历史漫画1.(2022·浙江1月·21)右图为1931年10月刊载的讽刺漫画《通往繁荣之路》。一名美国男子正迷茫地看着指示牌上凌乱的信息:就业、失业;储蓄、消费;增加建设;谨慎、大胆。画中还有一块绕柱两圈的指示牌,上面写着“就在拐角处”(JustAroundTheCorner)。下列项中,对漫画解读合理的是()。①美国正处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②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自相矛盾③美国交替使用反危机手段摆脱“滞胀”困境④“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政策导致失业率上升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1931年10月刊载的讽刺漫画《通往繁荣之路》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大危机,漫画中指示牌上凌乱的信息“就业、失业;储蓄、消费;增加建设;谨慎、大胆”既反映了美国正处在历史抉择的十字路口,也反映了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自相矛盾,①②正确,故选A项;“滞胀”困境出现于1973年世界经济危机之后,“宏观调控、微观自主”是1992年克林顿上台后执行的政策,③④与材料中的时间不符,故排除。[新视角]聚焦变化2.(2022·山东青岛高三校考)据下表可知,大豆种植在美洲逐步推广。这主要是因为()。1765年原产于中国的大豆引入北美,最初作为饲料或绿肥19世纪末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大豆在美国干旱地区推广种植1931年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大豆成为食品、医药等工业的重要原料1954年在南北美洲都得到广泛种植,美洲的农田和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紧密联系A.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B.大豆品种的适应性强C.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 D.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大豆根瘤的固氮功能被发现”“从大豆中开发出人造蛋白纤维”可知,科技的进步使大豆的营养价值和生态功能逐渐被发现,进而促进了大豆在北美地区的普及,D项正确;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是大豆在美洲逐步推广的外部原因,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大豆的营养价值不断被发现进而推动了大豆种植的推广,与大豆品种的适应性无关,排除B项;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只是大豆种植推广的外在的客观原因,排除C项。3.(2023·河北石家庄三模)日本“东海道新干线”自东京至大阪全长515.4km,目前最高运营时速285km,连接起东京、名古屋、大阪等三个都市圈,沿线形成了“4小时经济圈”。自1964年开通至2016年,其总客运量约56亿人次。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高速公路推动城市一体化 B.交通进步改变了城市职能C.高铁发展便利了人们生活 D.城市化促进了航空业发展【答案】C【解析】日本“东海道新干线”是世界上第一条商业运行高铁,它建成后,沿线形成了“4小时经济圈”,体现了高铁发展便利了人们生活,故选C项。4.(2022·山东青岛高三期末)2015年,中国发起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