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03.2教学课件短诗五首(第2课时)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03.2教学课件短诗五首(第2课时)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03.2教学课件短诗五首(第2课时)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03.2教学课件短诗五首(第2课时)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03.2教学课件短诗五首(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诗五首第2课时阅读古今同题诗歌,初步体会古典诗歌和新诗的不同之处。月夜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此诗借助想象,抒写妻子对自己的思念,也写出自己对妻子的思念。首联想象妻子在鄜州望月思念自己,表达诗人在长安的思亲之情;颔联说儿女随母望月而不理解其母的思念亲人之情,表达诗人牵挂儿女、体贴妻子之情;颈联写想象中的妻子望月长思,充满悲伤的情绪;尾联寄托希望,以将来相聚共同望月,反衬今日相思之苦。全诗构思新奇,章法紧密,情真意切,深婉动人。合作探究1.《月夜》中有哪些意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精神?

《月夜》中有“风”“月”“树”三种意象。

“霜风”本常给人冷寂之感,诗中却用“呼呼的”修饰,让人感受到一种生机;诗中也并未描摹月光的“冷”,而是用“明明的”修饰,为夜晚的环境增添了一抹亮色。“我”与“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并无孤独之感,反而表达出一种自强自立的意味,表现了诗人自强自立、追求人格独立、追求思想自由的精神。合作探究

2.如何理解《萧红墓畔口占》最后一句中蕴含的诗人的情感?“我等待着”抒写了等待曙光涌现、盼望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急切心情。“长夜漫漫”写出“等待”的漫长、痛苦,令人难以忍受。在诗人的想象中,对方保持着十分闲适平和的心态,并没有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于是诗人“送花”“等待”的意义无形中被消解,更衬出对现实的无奈。合作探究

3.《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阐释抽象的哲理的?第一个画面中,由“看”和“风景”构成联系,一个人在桥上看风景,此是赏者;但楼上看风景的人,又把桥上人当成风景进行欣赏。合作探究

3.《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阐释抽象的哲理的?第二个画面中,由“装饰”建立关联,“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你”又和“明月”一起,成了“别人”梦的内容。合作探究

3.《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阐释抽象的哲理的?哲理:宇宙间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互相依存;这个事物与那个事物的关系,是有条件的、受制约的。合作探究4.《风雨吟》中有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风雨吟》中有风、雨、郊原和房舍等意象,象征了中国社会承受的苦难。作为年轻的“舵手”,诗人一方面因经验不足而忧惧不安,另一方面又体现出力图关怀社会命运、做出努力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合作探究

5.如何理解《统一》中的“因为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在诗人笔下,“繁多”与“统一”是对立统一的,“繁多”的是个性,“统一”的是共性。“一切果实并无差异”是说,一切果实的生长过程与目的是一样的。由此看来,“所有树木”也都有相同的经历,因此“无非一棵”。诗人意在说明大地上的万物虽然繁多,但都可以找到它们的共性,都归于“统一”。写法探究

1.《萧红墓畔口占》一诗中对比手法有哪几个层面的体现?“六小时”的“长途”与“放”花短促的举动形成对比,诗人“等待”与对方“卧听”形成对比,在这一长一短、一重一轻的对比中,透露出诗人深沉的怀念、庄严的哀思,以及因好友逝去而感到的孤独寂寞。写法探究2.对比阅读五首短诗,说说新诗“新”在哪些方面。(1)形式新。与旧体诗相比,不拘平仄,不拘长短,没有字数规定。在韵律上,押韵比较自由,但还是遵循一定的韵律。(2)语言新。以白话写诗,不仅以白话词语代替文言,而且以白话的语法结构代替文言语法,并吸收国外新语法。(3)观念新。追求个性与独立,强调作者主体性情、情感与见解。写法探究3.该时期新诗具有“新中有旧”的特点,请结合前两首诗进行分析。

《月夜》从题目到诗中出现的意象,如“霜”“风”“月”“树”等,都是古诗中的传统意象。从形式上看,诗一共四行,前两行为七字句,后两行略有变化,但相对来说整体形式依然较为整齐。从风格上看,诗歌使用的是传统咏物寄怀的手法。因此,从这首诗能看到旧体诗的影子。写法探究3.该时期新诗具有“新中有旧”的特点,请结合前两首诗进行分析。《萧红墓畔口占》结构较为规整,面貌与绝句相近。从内容上看,古人作绝句很讲究第三行所起的转折作用。这首诗的第三句与“平直叙起”的第一、二句不同,从内容上看,和第四句合起来,具有明显的转折。

《月夜》中诗人托物咏志,以霜风、明月、挺立的高树三种景物,烘托与高树并立的“我”,表现了“五四运动”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的独立奋进的精神和个性解放的思想。

《萧红墓畔口占》一诗,通过写诗人走了六小时去祭奠亡友的事情,表达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悼念。

《断章》中诗人通过几个简单的意象——人、桥、楼、明月、窗子、梦,表达了世间万物相互联系、平衡相对、彼此依存的哲理。

《风雨吟》中诗人用暴风骤雨的翻天覆地之势暗示风云变幻的历史时期,表现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年轻人因辨不清人生方向而表现出的迷茫和担忧。

《统一》中作者以叶、花、果为喻,指出“繁多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