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3.2教学课件短文两篇(第2课时)_第1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3.2教学课件短文两篇(第2课时)_第2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3.2教学课件短文两篇(第2课时)_第3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3.2教学课件短文两篇(第2课时)_第4页
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3.2教学课件短文两篇(第2课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第2课时

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读书,有千般乐趣,有万种读法。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读书方法——“不求甚解”。“不求甚解”是什么意思呢?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笔名马南邨,福建闽侯人,新闻记者、政论家、杂文作家。主要作品有杂文集《燕山夜话》、诗词集《邓拓诗词选》等。邓拓的杂文针砭时弊,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知人论世写作背景

20世纪60年代初,邓拓应《北京晚报》之约,撰写《燕山夜话》专栏杂文。这个专栏的杂文从古人读书治学、科学研究、生产活动等方面为我们总结和介绍了一些可以借鉴的历史经验;还对现实中的各种不良现象和错误的思想方法、工作作风提出了批评,对青年的学习给予指导。在一篇篇短小精悍、妙趣横生的文章里,蕴含着深刻的寓意和哲理,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对当时的杂文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就是针对有些人对陶渊明“不求甚解”的曲解而写的一篇驳论文。知识链接

立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

驳论文:通过反驳对方的论点来阐明自己论点的议论文。本文是一篇驳论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过程中,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立论文和驳论文。

议论文从论证方式上看,可分为:批驳的方法(1)直接批驳

①驳论点: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即先举出对方的荒谬论点,然后用正确的道理和确凿的事实直接加以批驳,揭示谎言同事实、谬论同真理之间的矛盾。

②驳论据: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③驳论证:揭穿对方的论证过程不符合逻辑,其论据中推不出论点。知识链接批驳的方法(2)间接批驳——驳立结合

间接批驳是通过论证与对方论断相反的论断的正确性的反驳方法,即提出一个与对方论点针锋相对的观点,通过论证自己观点的合理性、正确性,从而间接确定对方观点不能成立。知识链接驳论文的一般论证思路竖靶子射靶子立己论驳敌论摆敌论知识链接读准字音。不求甚解()狂妄自大()咬文嚼字()王粲()豁然贯通()死抠()正音释义shènwànɡjiáocànhuòkōu解释词语。〔咬文嚼字〕〔豁然贯通〕〔开卷有益〕〔狂妄自大〕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也用来指对文字的使用反复推敲,十分讲究。一下子完全明白了。豁然,形容开阔或通达的样子。只要读书就会有所收益。放纵骄恣,自高自大。正音释义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第1段,说说《不求甚解》一文批驳的观点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批驳的观点:

作者的观点:“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即:不能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整体感知

2.围绕“不求甚解”,作者主要谈了有关读书的哪些观点?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读书的态度要虚心,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合作探究

竖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1.针对错误的观点,作者是怎样进行反驳的?引出处释新义批驳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指出人们曲解“不求甚解”。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射靶子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指出“不求甚解”的含义。用陆象山的话论证“不求甚解”的正确性。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立己论用诸葛亮“观其大略”来阐释“不求甚解”。合作探究

2.怎样才能达到“活”读书,理解“精神实质”呢?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结论举例论证。

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阐明应提倡虚心的读书态度。以诸葛亮为例,论证了古人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好处,使论证更全面严密,更具有说服力。对比论证。

普列汉诺夫和诸葛亮就是正反对比论证,强调突出作者的观点,使人印象深刻。合作探究

3.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道理论证。引用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引出论题,并加以分析,提出论点。引用陆象山的语录,强调不因小失大,再次论证了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是好的,使论证更概括深入。

3.为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合作探究本文首先树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然后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阐述不求甚解的真正意义;最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

4.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合作探究我更支持“不求甚解”。一下子想要读懂所有的书,特别是读懂重要的经典著作,是不可能的。读书应该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不求甚解),并认真反复阅读,不应固执一点,咬文嚼字。我更支持“求甚解”。读书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求甚解”实际上就是精读,强调的是读懂读透,如此循序渐进,才能学有所成。

5.对“不求甚解”与“求甚解”的读书方法,你更支持哪个?为什么?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6.比较《谈读书》《不求甚解》两篇文章,概括其主要内容,然后说说他们在论述角度、写作方法方面有哪些异同。项目《谈读书》《不求甚解》不同点相同点写作方法不同论述角度不同这两篇短文在思想内容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围绕读书来谈,都谈到了读书的态度、方法;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严谨;论证方法灵活多变,有理有据,都是议论文中不可多得的精品论述较为全面,对读书的方方面面都有探讨顺着思考的路径一步步提出观点,做出阐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