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故都的秋_第1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故都的秋_第2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故都的秋_第3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故都的秋_第4页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故都的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

郁达夫写秋的诗句1.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2.王实甫《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3.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刘禹锡《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5.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郁达夫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革命烈士。代表作《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解题1934年的北京仍叫北平,作者为什么用“故都的秋”而不用“北平的秋”?不能。(1)历史上五朝古都(辽金元明清)(2)文化上底蕴深厚(落日故人情/故园东望路漫漫/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3)情感上眷恋之情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文眼请找出文章中哪一句话能集中表明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总印象?

总写北国之秋写感受,抒发向往之情南国之秋(1—2)秋花秋槐

分写秋蝉(3—11)秋雨秋实

议论(找出中心句)(12)南国之秋在色味上比不上北国

总结直抒对北国之秋的眷恋之情(13—14)故都的秋

文中为何多次提到南国之秋?纵观全文,用最简练的文字概括北国和南国秋的特点。北国秋——清、静、悲凉南国秋——慢、润、淡

多次提南国之秋是为了烘托对比北国秋的特点,点出北国之秋味的醇厚、浓郁。作者认为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能否用一个字概括?

四个比喻又是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用如此丰富生动的意象又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最大的区别在于:味为了体现故都的秋味,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请用几个短语概括这些图画)秋晨小院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果奇景图思考:第一幅画如何展现北国之秋的特点?1、本段选取了哪些景物?2、体味语言,选用了哪些有表现力的词,运用了什么样的技巧,写出景物的什么样的特点?细数着静对着碧绿的天色/青天/蓝朵/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秋草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破屋/破壁/浓茶/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冷色调——秋色——清听觉——以动衬静——秋声——静意象的组合——悲凉作者的状态——心境小组合作探究其它四幅画面,每个小组探究其中一幅,合作交流后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自己组的探究成果。要点:1.描写了什么景物?2.从哪些角度描写?3.景物有哪些特点?4.景物是如何体现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秋槐落蕊图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秋蝉残声图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秋雨话凉图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秋果奇景图这五幅图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无序。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景物组织在一起,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特点。思考:

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但作者不展开写北平的名胜,只选取上述平常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明确: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第二,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一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