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21北京初二(上)期中道德与法治汇编:尊重他人_第1页
2017-2021北京初二(上)期中道德与法治汇编:尊重他人_第2页
2017-2021北京初二(上)期中道德与法治汇编:尊重他人_第3页
2017-2021北京初二(上)期中道德与法治汇编:尊重他人_第4页
2017-2021北京初二(上)期中道德与法治汇编:尊重他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7-2021北京初二(上)期中道德与法治汇编

尊重他人

一、单选题

1.(2021•北京市清河中学八年级期中)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尊重别人的

人,才有权受人尊重。’'可见()

①尊重是相互的,自尊的同时还要尊重他人②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③要受人尊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尊重他人④自尊就是要求别人尊重自己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2.(2021•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八年级期中)尊重他人是一朵花,一朵在心间的花:尊重他人是一条路,一条通

往美好的路;尊重他人是一团火,一团温暖你我的火。对尊重他人,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也能获得他人的尊重

②受到他人的尊重,能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

③尊重他人不如尊重自己

④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的关系的前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④D.②③④

3.(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八年级期中)公交车被称为城市流动的名片,不仅展示着城市的形象,更展示着市

民的文明素质。但是记者在多次乘坐公交车时,却发现在车上吃东西、随意乱丢垃圾、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还是

非常普遍。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尊重他人,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B.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尊重

C.尊重他人,要从点滴做起D.受人尊重的奥秘是忍让

4.(2021•北京J01中学八年级期中)每年的3月1日是“世界零歧视日”。有人曾说,我们要把歧视的眼光和嘴巴

闭上,把不歧视的字眼贴在心上。这句话说明()

A.现实生活中各种歧视现象依然存在B.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到平等的尊重

C.平等待人就要做到真诚和发自内心D.要为被歧视者提供更多的物质帮助

5.(2019•北京•北理工附中八年级期中)四川成都网约车司机接送的一位高考考生,在时间已经十分紧急的情况

下,下车后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急忙冲进考场,而是对着司机师傅深深地鞠了一躬。这位考生在感动了司机的同

时,也感动了众网友。这是因为他()

①尊重他人

②文明有礼

③懂得感恩

④诚信待人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6.(2019•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著名的文学家、戏剧家夏衍同志临终前,感到十分难受。秘书说:“我去叫大

夫。"正在他开门欲出时,夏衍突然睁开了眼睛,艰难地说:“不是叫,是请。“随后就昏迷过去,再也没有醒来.

“不是叫,是请“,竟成了夏老临终最后的遗言。以下理解,你同意()

①“不是叫,是请''反映了夏老的平等意识

②日常交往中我们要有礼貌

③“不是叫,是请“反映了夏老尊重他人

④“不是叫,是请“反映了夏老宽以待人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7.(2019•北京四中八年级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发表主旨演讲时说:“文明因多样而

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坚持相互尊

重、平等相待。”之所以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其原因包括()

①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②尊重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③尊重能增进信任,形成融治关系

④尊重是相互的,能够杜绝摩擦,消除隔阂

A.①②③B.①③④C.©©④D.②③④

8.(2020•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孟子说:“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启示我们()

①尊重是相互的,要受人尊重,需尊重他人

②想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

③尊重他人,是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

④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20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上海地铁上一名女乘客在车厢内啃食凤爪,熏人的味道使人闻之色变,吃剩

下的零碎骨头被扔得满地都是,这自然引起了车厢内其他乘客的强烈不满,但当事人非但不觉得惭愧,反而怒骂众

人,对女乘客的行为,下列选项中理解正确的是()

A.善于宽容,利己利人,我们应宽容看待她的行为

B.乘客应马上拿出手机,将她在网上曝光

C.她的行为是不尊重他人,不尊重社会的表现

D.人各有别,我们应尊重彼此的生活习惯

10.(2020.北京.北理工附中八年级期中)我们在酒店和商场大门口经常可以看到,走在前面的人推开大门后,一直等

到后面的人进去后才松手让门关上。大家纷纷称赞这种行为,主要是因为他们()

A.礼贤下士、平等待人B.真诚待人、与人为善

C.诚实守信、童叟无欺D.换位思考、宽以待人

11.(2018•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

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因此,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

A.平等地享有法定的权利B.换位思考,设身处地替对方着想

C.宽容别人,委屈自己D.同情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

12.(2020•北京•北理工附中八年级期中)《红楼梦》中的贾母受到贾府上下的爱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善于

发现每个人的优点,无论是点评大观园里“丫头们”的才情,还是赞叹刘姥姥的风趣,都是那么恰如其分,让大家心

里很舒坦。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要学会欣赏他人②要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

③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④对他人的优点,给予积极评价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D.①②④

13.(2021•北京市清河中学八年级期中)俗话说“花有百样红,人心自不同”,一个班集体里的同学,由于性格、家

庭境况、个人经历等方面的差异,思想和行为自然也会产生差异。因此,当我们在班级交往中遭遇个性不同,甚至

觉得“怪异”的同学时,应该()

①投其所好,一味附和②避而远之,拒绝交往

③换位思考,体谅他人④尊重差异,求同存异

A.②③④B.①③④C.③④D.①②④

14.(2021.北京市第四十三中学八年级期中)尊重,是一种美德,它体现在你待人接物时的彬彬有礼;尊重,是--种精

神,它显现在你面对苦难时的积极乐观;尊重,是一种生活态度,目光所及的万事万物都有值得我们尊重的地方。千万不

要小看了尊重的力量。尊重的“力量”表现在()

①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②受到他人尊重能够获得满足感、成就感等

③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④尊重能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③D.①②③④

15.(2019•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2017年8月,讲述“慰安妇”老人生存现状的纪录片《二十二》吸引了大批

观众走进影院。然而没过多久,纪录片中老人们的截图竟然被制作成"表情包''在网络上出现。这种行为

①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

②会遭到人们的谴责

③不利于赢得别人的尊重

④说明网络言行不受约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④D.②③④

16.(2019•北京市第二十二中学八年级期中)公交车被称为城市流动的名片,不仅展示着城市的形象,更展示着市

民的文明素质。但是在乘坐公交车时,我们却时常会发现在车上吃东西、随意乱丢垃圾、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还

是非常普遍。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匾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B.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尊重

C.尊重他人,要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D.受人尊重的奥秘是忍让

17.(2019•北京・首师大附中昌平学校八年级期中)2017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市民张某在高速公路上看到了让人不

舒服的一幕:一名男子将小轿车内的垃圾随手抛洒在路上。该男子的行为()

①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现,也是不自尊、不自重的表现

②说明了他缺乏环保意识

③是不文明行为,应受到民法的制裁

④虽不符合道德要求,但扔垃圾是他的权利和自由。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18.(2021.北京市清河中学八年级期中)某市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开放,流浪者和拾荒者也可以进入图书馆读书。对

此,人们有不同的看法。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流浪者、拾荒者可以通过在图书馆中阅读来弥补知识上的不足

B.图书馆的温度,不在于其书籍的多少,而在于其对读者的包容与善意

C.流浪者、拾荒者也是读者,也享有在图书馆学习文化知识的权利

D.流浪者、拾荒者没有为社会做任何贡献,不应占用社会公共资源

19.(2020.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某次参观博物馆后,我遇见了流浪汉卡雷尔--一我尝试像描绘贵族或圣人

那样描绘他,因为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和关心,人类的尊严不应该只建立在社会经济地位的基础上。“这是画家冈特

对其参赛作品的解读,精湛的技巧加上一颗平等心,使他赢得英国肖像画大奖。这幅肖像画传达出的思想有

①要积极关注、重视他人,认真对待他人

②只要把对方当成贵族或圣人,才有真正的尊重

③要平等对待他人,每个人都是有尊严且独立存在的个体

④要全面认识他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A.③④B.②④C.①@D.①③

20.(2019•北京市楼梓庄中学八年级期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论语》中的一句话,它的意思是:自己不喜

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它的实质是()

①宽容他人②歧视他人③尊重他人④换位思考

A.①③B.③④

C.①④D.②④

21.(2019•北京•北理工附中八年级期中)“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这启示我们要学

会()

A.欣赏他人B.平等待人

C.重视他人D.换位思考

22.(2021•北京401中学八年级期中)换位思考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即想人所想,理解至上。下列古语中能体

现换位思考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C.精诚所至,金石为开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3.(2020.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学会欣赏和赞美他人是与人共处的重要内容,把赞美慷慨地施予别人,既鼓

舞了他人,又愉悦了自己。下列说法属于学会欣赏、赞美他人的是()

A.朋友帮你打架,对他说:“够朋友,讲义气!”

B.同桌竞选班长失败,对她说:“没关系,从头再来!”

C.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对他说:“你真笨!”

D.老师当选市劳模,对她说:“祝贺您,您真棒!”

24.(2018•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明了

A.一个人很勇敢

B.一个人不怕死

C.生命是宝贵的

D.人的尊严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25.(2019•北京市楼梓庄中学八年级期中)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这句话启示我们

①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

②尊重需要长时间的等待

③尊重是相互的

④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6.(2019•北京•北理工附中八年级期中)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某专家就说话之道给出建议:急事、

慢慢地说;小事,幽默地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这启示我们()

①说话要和气②谈吐要文雅③言语要真诚④态度要圆滑

A.①②③B.①②④C.④D.②③④

27.(2018•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走在大街上有人用责怪的眼光盯着小凡,因为小凡在学一名残疾人走路,这

说明

A.街上的人不懂得尊重自己

B.不尊重他人的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C.街上的人不会审美

D.自尊与尊重他人没有什么联系

参考答案

1.A

【详解】

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的认识和把握。

①②③:材料中的这两句名言都说明了要赢得他人的尊重,首先要懂得尊重他人,尊重是相互的:不尊重他人的

人,不可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要受人尊重,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学会尊重他人,①②③说法正确;

©:说法片面,自尊即自我尊重,指既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允许别人歧视侮辱,是一种健康良好的心理状态,

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o

2.B

【详解】

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的认识。

①②④:尊重是相互的,尊重他人,也就获得了他人的尊重;受到尊重能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有利于维系良好的

人际关系,所以①②④正确;

③:尊重他人不如尊重自己的观点不正确。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所以

③错误;

故本题选B。

3.D

【详解】

本题考查对尊重他人的认识和把握。

ABC:根据所学知识,公交车被称为城市流动的名片,不仅展示着城市的形象,更展示着市民的文明素质。但是记

者在多次乘坐公交车时,却发现在车上吃东西、随意乱丢垃圾、大声喧哗等不文明行为还是非常普遍,尊重他人,

能赢得别人对自己的尊重;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尊重他人,要从点滴做起,所以ABC说法正确,不符合题

-«*>•-

尼、;

D:受人尊重的奥秘是尊重他人,D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4.B

【详解】

本题考查平等。

ABCD:依据题文描述,“我们要把歧视的眼光和嘴巴闭上,把不歧视的字眼贴在心上“,表明每个人的人格都应得

到平等的尊重,故AC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

故本题选B。

5.D

【详解】

本题考查尊重他人。

①②③:考生对司机师傅深深地鞠了一躬,感谢司机对他的帮助,说明考生懂得尊重他人,懂得感恩,可见文明有

礼会使人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尊重与认可,故①②③说法符合题意;

©:材料不体现考生诚信待人,故④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

故本题选D。

6.B

【详解】

本题考查尊重他人。

①③:题干中的材料告诉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应学会尊重他人,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嬴得他人对自己的尊重,也

是一个人有修养的表现,题干中的夏老做法反映夏老的平等意识,也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故①③正确;

②④:材料中未涉及礼貌、宽以待人,与题意不符,故排除②④;

故本题选B。

7.A

【详解】

本题考查对尊重的重要性的理解。

①②③:之所以要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是因为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能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

文明程度;能增进信任,形成融治关系。故①②③说法正确;

④:但这并不能杜绝摩擦,消除隔阂,故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8.B

【详解】

本题考查尊重他人。

①:分析题干中孟子的名言可知,尊重是相互的,要受人尊重,需尊重他人,①正确;

③:尊重他人,是维系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③正确:

②:赢得他人的尊重,不一定需要长时间的等待,②错误;

@:观点正确,但与题干的主旨不符,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9.C

【详解】

A:宽容是有原则的,该女子的行为违反了社会公德,不能被轻易原谅。故A错误;

B:拿手机将“凤爪女”在网上“曝光”,会激化矛盾,不利于问题的解决。故B错误;

C:该女子在车厢内啃食凤爪,影响了他人的乘车环境,她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反而怒骂众人,违反了社

会公德,是不尊重他人、不尊重社会的表现。故C正确;

D:该女子的行为破坏了公共秩序,我们应该强烈谴责,而不是尊重她的习惯。故D错误;

故本题选C。

10.B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与人为善的认识,题文中走在前面的人推开大门后,一直等到后面的人进去后才松手让门关

上,其行为体现了真诚待人和与人为善,ABD与题文主旨不符,所以正确答案选B。

11.B

【详解】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人,体会他人的

感受,理解他人的难处,包容他人,B符合题意。AD与题干不符,应排除。C错误,宽容他人并不是要委屈自

己,宽容也要讲原则。故选B。

12.C

【详解】

本题考查欣赏他人,题干“贾母受到贾府上下的爱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善于发现每个人的优点”说明我们要学

会欣赏他人,观点①正确;欣赏他人要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要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

予他人积极的评价。观点②③④正确;所以选C。

13.C

【详解】

本题考查平等待人、尊重他人。根据所学,我们在与个性不同的人交往时要尊重他人,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

我们要体会他人的感受,理解他人,包容他人,观点③正确;我们不能以家境、身体、智能、性格等方面歧视他

人,我们要尊重差异,求同存异。观点④正确;我们与人交往是平等的,不需要投其所好,一味附和,观点①错

误;我们要主动与他人交往,不是避而远之,拒绝交往,观点②正确;所以选C。

14.D

【详解】

本题考查尊重的重要性。尊重是交往的起点;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如满足

感、成就感等;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

从而可以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①②③④说法都正确,故选D。

15.A

【详解】

本题考查尊重他人,题干”纪录片中老人们的截图竟然被制作成“表情包”在网络上出现“说明这是是不尊重他人的表

现,违背了道德要求,会遭到人们的谴责,观点①正确;观点②正确;不尊重他人的行为也不利于赢得别人的尊

重,观点③正确;公民在网络生活中也要遵守道德和法律,观点④错误;观点①②③正确,所以选A。

16.D

【详解】

本题考查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就要做到对人有礼貌,尊重他人的劳动,尊重他人的人格,彼此尊重才能赢得尊

重。公交车被称为城市流动的名片,不仅展示着城市的形象,更展示着市民的文明素质,在公交车上吃东西、随意

乱丢垃圾、大声喧哗是不尊重他人的不文明行为,作为市民我们要明白人们之间需要相互尊重,只有尊重他人,才

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尊重他人,要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我们大家为创造文明的城市名片而努力

吧。所以ABC说法正确;D说法错误,受人尊重的奥秘不是忍让,而是尊重他人。据题意要求,故选D。

17.B

【详解】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尊重他人。尊重是交往的重要前提。题干中男子将小轿车内的垃圾随手抛洒在路上,既破坏了

环境,也是对他人的不尊重,缺乏文明素质,应该受到道德谴责。①②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③说法错误,属于不

文明的行为,应该受到行政处罚,不应该承担民事责任;④说法错误,行使权利不能损害公共利益。故选B。

18.D

【分析】

此题考查对尊重的认识,考查理解与分析能力。

【详解】

某市图书馆对所有读者开放,流浪者和拾荒者也可以进入图书馆读书。此举是尊重流浪者和拾荒者的表现,彰显了

包容和善意。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是对流浪者和拾荒者在获取知识方面的尊重,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项

保护了他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权利,正确,不符合题意。D项表述错误,故选D。

19.D

【详解】

从材料中“每个人都值得尊重和关心,人类的尊严不应该只建立在社会经济地位的基础上”、“精湛的技巧加上一颗

平等心”两句话中可以看出,这幅画传达出的思想主要是要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平等待人。①③的说法正确且符

合题意,应入选。②的说法错误,真正的尊重,应该超越家境、地位等外在因素;④的说法正确,但说明的是全面

认识他人,不符合题意。这两项应排除。故该题选D。

20.B

【详解】

本题借用论语中的名言,强调与人交往要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他人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

要做到善解人意,就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考虑问题,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所以③④符合题意;①

本身的说法是正确的,但与题干无关,故应排除;②本身的说法是错误的,故应排除;所以本题选择B。

【点睛】

本题以古文中的名言入题,体现了思想品德的人文性,在题干中对此名言有明确的解释,降低了试题的难度,更有

利于学生理解背景材料,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21.A

【详解】

分析题文,此题引用了“任何看似愚蠢的东西,它一定也有值得喝彩的地方“,说明了要学会欣赏他人,这是尊重他

人的表现,因此A符合题意;“平等待人”、“重视他人”、“换位思考”都是尊重他人的做法,但与格言的寓意不符,

因此BCD均被排除。所以本题选择A。

22.D

【详解】

题目要求能体现换位思考的古语,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