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汇总大全_第1页
2022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汇总大全_第2页
2022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汇总大全_第3页
2022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汇总大全_第4页
2022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汇总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每日一练)2022届高中地理自然灾害知识汇总大全

选择题

1、所谓遥感技术是指0

A.负责收集地面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的技术

B.专门进行信息处理、分析的设备

C.从传感器接收信息到遥感信息应用的全过程

D.是利用航空器或航天器以及传感器,对地面物体进行远距离识别的技术

答案:

C

【提示】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2、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消费国与生产国。生猪饲养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0%,生长适宜温度随饲养时

间和体重增加而递减,小猪仔30C。左右,育肥猪18C°-21C%下图为2012年中国主要城市群生猪流动模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012年中国生猪产地空间分布和流通路线的获取所需的技术主要为()

A.RS、GPSB.RS、GISC.GPS,GISD.GIS

(2)我国生猪调运的主要方向是为()

A.西猪东运、北猪南运B.东猪西运、南猪北运

C.西猪东运、南猪北运D.东猪西运、北猪南运

(3)下列关于我国生猪生产、调运、销售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四川生猪调运距离过远

B.华北京津冀城市群生猪内部没有调运

C.疫病流行、价格波动大

D.气温是制约东北生猪养殖的主要因素

答案:

C

A

B

【提示】

2

3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解析:

(1)3s技术主要应用于与空间数据相关的行业领域,随着数字地球数字城市的概念提出,日益受到重视。3S

是指GPS,GIS,RS。GPS主要空间定位,RS主要获得区域大面积的图象数据,他们作为GIS的数据源,为

GIS提供必要的空间决策分析数据,GIS作为一个处理这些空间数据的平台,对这些数据进行转换,分析,查

询,显示等操作,辅助决策者进行决策。

(2)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3)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知识迁移、读图分析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解答】

(1)生猪产地空间分布需要用GPS进行定位,流通路线的获取需要对生猪的运输路线进行分析,需要应用

GIS技术,所以C正确。

故选C。

(2)据图中第一个图例生猪流通关系的箭头指向,可以知道,我国生猪主要有西部运往东部,北部运往南部。

故选Ao

(3)四川生猪调运主要是向东部,距离过远,A不符合题意;

据图可知,华北地区的生猪调运,存在由河北运往北京、天津的情况,B符合题意;

疫病流行导致猪肉供给波动较大、价格波动大,C不符合题意;

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温度低,故气温是制约东北生猪养殖的主要因素,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3、精准农业是指以“3S”技术和作物生产管理决策支持系统(DSS)为基础,面向农田生产的精细农作方式。

获取病虫害信息,实施作物施肥和整合数据资料,用到的主要技术分别是()

3

A.GPSRSGISB.RSGPSGIS

C.RSGISDSSD.GISGPSDSS

答案:

B

【提示】

3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3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解答】

获取病虫害信息要用到RS技术,精准实施作物施肥要用到GPS进行定位、引导,整合数据资料则要用到GIS

技术。

故选

Bo

4、2020年7月31日上午,我国的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

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北斗+5G”的无限前景将带动众多产业的发展。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得益于“北斗+5G”,能够加速发展的产业是()

A.无人驾驶B.人工智能C.精密仪器制造D.大型机械制造

(2)新冠肺炎疫情中,“健康码”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生成充分利用了用户数据,如个人日常出行、消费及

其他活动相关数据,进而判断人员是否出入高危地区。“健康码”生成过程中运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有0

A.GIS+RSB.RSC.GIS+GPSD.GPS

答案:

A

4

c

【提示】

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影响

互联网等电子传输手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3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产业活动的区位条件及影响和互联网等电子传输手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本题主要考查3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解答】

(1)北斗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导航定位,在选项所给四个产业中,对导航定位有需求的只有无人驾驶。

故选A。

(2)健康码需要把个人数据与新冠病例的出行轨迹数据进行叠加分析,得出个人与新冠确诊病例或者疑似病

例的直接或间接接触,判断被感染的可能程度,用不同颜色输出结论,整个过程是采用GIS的叠加分析等功能;

获得个人精准的出行轨迹,需用GPS;RS是及时获取数据,不能分析数据。

故选C。

5、下图为某专题研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出11拿i餐

。。。魁业生人口密度(A/kn?)人均地区生产总值(104元/人)

小f大皿>500S3100-500G3>1.5目0.5~1.5

□<100CZJ<0.5

(1)该企业可能是0

A.制糖厂B.啤酒厂C.钢铁厂D.电子装配厂

5

(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商业中心选址,则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①水文地质图层②城市规划图层③交通线路图层④农作物分布图层

A.(TX2)B.®(3)C.(2X3)D.(2)@

答案:

B

C

【提示】

工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解析:

(1)由图可以看出:人口密度大、人均GDP高(即经济发达)的地区,其生产规模也大,由此可判断该企业

应是市场导向型。制糖

厂是原料导向型,啤酒厂是市场导向型,钢铁厂不属于市场导向型,电子装配厂是劳动力导向型。故选Bo

(2)商业中心要遵循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原则,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商业中心选址,在图层中应增加

城市规划图层,以获知

工业特点及部门举例

/工业类型1主导区位因素)发展变化

,1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1

)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人

业。如啤酒厂、印刷厂等

!市场导1市场(接近消费

11

0I市场对工(

1向型工业)市场)

二人业区位的(

o1影响正在(

6

)力口强

而1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1动力的影(

人业。如冶金(如炼铝厂)

)动力导1能源(接近能源)等重工业

)向型工业(供应地)

1响已经1

)减弱

_______1劳动力成本(接1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1质对工

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近大量廉价劳1工业。如普通服装、电子1区位的影(

)装配、制鞋等工业

1动力地

)向型工业(

区)1劳动力素(

)响在逐渐

)增强

_o1知识和技术(接1技术要求高的工业。如1越来越取(

,1近高校,科研院1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1决于人

才1

!技术导

)向型工业(1所)

)密仪表等工业

)和交通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6、2020年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

颗导航卫星。预计2020年底,北斗三号全球星座部署将全面完成。图示是某用户北斗手持机显示屏“数据查

询”界面。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标记航点

1平均II地图II保存

P10003

三十季方形

纬度39°59'17.08"N

1”度116°19'39.75"E

1高度82米

1H期115.06.1308:31:54

1注:解1无

(1)该用户位于0

A.西北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南方地区

(2)图中显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的功能有()

①定位导航②授时服务③精确测速④短报文通信

A.(W.®®C.②③D.纳

答案:

C

A

【提示】

经纬网的判读及应用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解析:

(1)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

(2)本题考查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具有的功能及应用。

【解答】

8

(1)读图可知,该用户所在地区纬度为39°59,17.08,'N,经度为116°19,39.75"E,可判断该用户位于燕山以南,

太行山以东,属于华北平原,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2)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

务五大功能,短报通信功能使得用户在高空、海洋等正常通讯无法覆盖的区域可以实现位置信息的回传,从而

达到报警和救援的目的。图上显示的功能主要是定位导航、授时服务,①②正确;精确测速、短报文通信没有

体现,③④错误。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7、遥感的关键装置时()

A.计算机B.传感器C.卫星D.飞机

答案:

B

【提示】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此题暂无解答

8、新冠肺炎爆发,全国各地随之进入“宅家模式”,网络订餐呈现爆发式增长。2020年3月19日,美团配

送骑手高治晓荣登美国《时代周刊》封面。疫情期间,美团配送已积极吸纳因各种不利因素产生的社会转移劳

动力达33.6万。据此完成12~13题

9

(1)外卖订单在接收到送达期间,美团网站实时提供信息,使顾客能在智能手机上查看自己配送骑手的位置

与抵达时间。这主要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0

A.GPRSB.RSC.GISD.GPS

(2)关于疫情期间美团吸纳社会转移劳动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省外跨区域就业为主

B.主要来自服务业从业者

C.引入大量商家满足商品供应

D.尽量多吸纳骑手以提高配送效率

答案:

C

B

【提示】

全球定位系统及其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

3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及其综合应用

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0

互联网等电子传输手段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解析:

暂无解析

【解答】

GPRS是无线网络通讯技术,RS主要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灾害监测等地理信息的获取,GPS适用于定位

导航,GIS可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查询骑手位置和抵达时间信息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和

数据库对位置信息进行提取的过程,在地理信息技术中具有该功能的只有GIS,C符合题意,排除A、B、

D.故选C。

疫情期间因疫情防控需要美团吸纳的社会转移劳动力以就地就近就业、临时灵活就业为主。这部分劳动力大多

来自于服务业从业者,服务业在疫情期间失业率较高,B符合题意;疫情期间,省区之间人口流动减少,因此

美团吸纳社会转移劳动力不可能以省外跨区域就业为主,排除A;美团吸纳社会转移劳动力是市场需求导致的

结果,过多引入商家容易造成管理难度增加,无法保障外卖食品的质量安全,C错误;提高配送效率要靠完善

管理体制和配送团队的专业化建设,且骑手数量应由市场需求决定,过多吸纳骑手,会导致骑手收入下降,排

除D。故选B。

综合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山西省位于太行山和吕梁山之间的汾河谷地,境内众多县城临汾河而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发,植被破坏严重。

乌马河是黄河在山西境内的主要二级支流。2021年国庆期间,山西省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乌马河下游段决

堤,引发洪涝灾害。下图为乌马河位置图。

11

图例

•o市、县(区)

■山脉

r河流

—县级界

⑴说出乌马河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并分析植被破坏对水循环的影响。

⑵结合材料分析山西此次洪涝灾害的成因。

⑶请为乌马河流域减轻洪涝灾害提出有效措施。

答案:(D海陆间循环涵养水源能力减弱,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大,洪

涝灾害加剧;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

⑵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降水量大;位于河谷,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破坏,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河流含

沙量大,河道淤塞,不利于排涝。

⑶修建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和分洪区;完善排涝设施。

解析:

本大题以山西省环境特征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水循环、洪灾原因及措施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

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基本技能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和规律能力。考查学生人

地观念、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素养。

(1)

根据材料“乌马河是黄河在山西境内的主要二级支流”,可知乌马河属于黄河的支流,因此属于三类水循环类

型中的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循环环节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下渗形成的地下径流、地表径流)。

植被破坏后:涵养水源能力减弱,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下水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大,洪涝灾害加剧,

12

同时蒸腾作用减弱,降水减少。

洪涝灾害的成因主要与“来水多、去水少、储水条件差”有关,结合材料“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乌马河下游

段决堤,引发洪涝灾害”,可知山西此次洪涝灾害成因:山西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加上这次

出现极端强降水天气,降水突增;河谷地形,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大,

河道淤塞,不利于排涝。

上游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减轻河流含沙量;中游修建水库和分洪区,减轻下游洪灾;下游疏通河道,修

建堤坝,完善排涝设施。

小提示:

10、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山洪指山区溪沟中发生的暴涨洪水,具有突发性,水量集中且流速大、冲刷破坏力强,水流中挟带泥沙

甚至石块等,常造成局部性洪灾。2019年10月,某中学研学小组对贺兰山银川段开展了以“山洪灾害防治”

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通过搜集资料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发现;该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仅有180~400毫米,但

多暴雨;有较大山洪沟20多条;山地植被稀疏,山坡上遍布碎屑物质;山坡陡峻,山前洪积平原面积广大,

山洪暴发频繁。

材料二下图为研学小组成员依据当地有关部门提供的资料绘制的贺兰山银川段地形、山洪沟、自然村分布图。

13

(2)研学小组考察发现,贺兰山银川段随着海拔下降,山洪灾害强度和造成的损失呈增大趋势。分析形成该

现象的原因。

(3)通过本次研学活动,研学小组对贺兰山银川段的山洪现象有了深入了解,也为减少贺兰山银川段的山洪

发生频率提出了一些建议。指出防治该区山洪发生的生物和工程措施。

答案:(1)贺兰山地势较陡,水流流速快,位于山前冲积扇,地势平缓;山地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当

地降水集中且多暴雨。

(2)海拔下降,地势平缓,河流流速降低,山前洪积平原较大,流水扩散,山洪灾害强度增加;自然村多集

中在河流下游,山洪到达自然村后产生的损失更大;海拔下降,洪积平原上农田较多,洪水对农业的损失较大。

(3)生物措施:多植树造林;减少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工程措施;建水坝,防洪蓄水。

解析:

14

本题考查贺兰山银川段的相关知识。主要涉及洪涝灾害原因及特点、防治措施等自然灾害等问题,难度一般。

(1)根据材料可知,山洪形成的几个主要原因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