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年新编)-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_第1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年新编)-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_第2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年新编)-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_第3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年新编)-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_第4页
初中历史人教版九年级下册(2018年新编)-11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掌握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了解苏联工业化取得的成就;了解农业集体化的内容;了解苏联模式。2.通过列表等方式,整理、了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3.了解列宁勇于创新的精神;体会苏联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了解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新经济政策;苏联的工业化。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苏联模式的利弊。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920年年底,苏维埃俄国国内战争逐渐平息。但是,工厂停工,农业产量急剧下降,饥荒严重。面对严重的危机,政府必须调整政策。苏联是如何建立的?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是怎样的?设置疑问,导入本课。探究新知一、新经济政策(一)背景【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概括苏维埃政府实施新经济政策的背景。【学生活动】回答:经历了数年战争的苏维埃俄国,满目疮痍,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问:三年内战基本结束后,列宁的观点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学生活动】回答:列宁认识到政府必须调整政策,于是,他决定实施新经济政策。(二)内容【教师活动】1921年春,苏维埃政府开始实施新经济政策。出示表格,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表格。【学生活动】阅读教材,填写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教师活动】结合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材料,引导学生思考新经济政策“新”在哪里。【学生活动】回答: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允许资本主义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指导生产,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三)影响【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新经济政策对苏维埃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生活动】回答:新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稳步发展。它满足了生产者的经济要求,受到广大农民、工人的欢迎,巩固了工农联盟,使苏维埃政权日益稳固。它还探索出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二、苏联的工业化(一)苏联成立【教师活动】讲解1922年年底,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学生活动】了解苏联的成立。(二)苏联的工业化【教师活动】介绍列宁的去世与斯大林的上台。引导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此时苏联国内外的情况。【学生活动】知道此时的苏联是一个工业落后的国家,在国际上被孤立,像汪洋大海中的孤岛。【教师活动】提问:在当时的情况下,为从落后的农业国迅速变成先进的工业国,斯大林采取了什么措施?【学生活动】回答:1925年,斯大林提出实现国家工业化的设想。1926年,苏联开始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1928—1937年,苏联先后完成了第一个、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教师活动】出示材料和图片《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在第聂伯河上修建的水电站》,介绍苏联在工业化期间取得的成就。两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学生活动】知道苏联完成两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教师活动】提问:苏联的工业化有什么特点?如何评价苏联的工业化?【学生活动】回答:苏联的工业化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下完成的。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使苏联能够在短时期内,集中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工业化;这种排斥市场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步被固定下来,致使后来苏联的经济体制日益僵化。三、农业集体化【教师活动】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是通过合作社把个体小农经济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过程。引导学生阅读教材,说出农业集体化实行的背景、时间及措施。【学生活动】自主学习,填写表格,掌握关于农业集体化的相关知识。【教师活动】出示图片《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农民加入集体农庄》,引导学生直观了解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加深对农业集体化的了解。【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问:如何评价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学生活动】回答:积极方面,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解决了粮食问题,为工业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劳动力。消极方面,违背了农民的意愿,农民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致使苏联农业生产长期停滞。四、苏联模式(一)形成标志【教师活动】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实现,使苏联的社会经济生活和社会阶级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提问:苏联模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学生活动】回答:1936年,苏联公布了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新宪法也标志着苏联模式的形成。【教师活动】提问:苏联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其在经济、政治上的具体表现有哪些?【学生活动】回答:主要特征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苏联模式在经济方面表现为建立单一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在政治方面,苏联模式表现为权力高度集中。各级领导实际上由上级指派,基本不受群众监督。(二)评价【教师活动】出示材料,提问:如何评价苏联模式?【学生活动】积极:苏联模式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促进了苏联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也为苏联军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消极:由于没有尊重经济规律,随着时间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教师活动】提问: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再到苏联模式的调整,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学生活动】回答:社会主义建设要从本国国情出发,尊重客观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反对个人崇拜。课堂小结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列宁和斯大林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斯大林强调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1937年,苏联完成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强大的工业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就为苏联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取得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苏联模式的弊端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严重体制障碍。板书设计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新经济政策(一)背景:经济异常困难,社会矛盾加剧(二)内容:农业、工业、商业(三)影响二、苏联的工业化(一)苏联成立:1922年年底(二)苏联的工业化三、农业集体化背景:粮食收购危机时间:20世纪30年代措施四、苏联模式(一)形成标志:1936年公布新宪法(二)评价教学反思教学反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