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版教材五册诗歌典型例题汇编必修上册《插秧歌》1.
这首诗是一幅描绘农忙时节的风俗图画,其中第三句“笠是兜鍪蓑是甲”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请作简要赏析。此句在结构上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用“兜鍪”和“甲”分别比喻“笠”和“蓑”,有一股火药味儿,暗示抢插稻秧就像一场紧张的战斗,也突出了农忙抢种的题旨。所以看似“游离诗外”,实则堪称“神来之笔”。2.诗歌的尾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农人形象?
尾联是农夫岔开农妇呼唤的答话:“秧苗还未栽稳,稻田还没有插完,(你把饭放这儿,)赶紧回去照看好那帮鸡鸭鹅儿们。”这两句极富生活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3.
全诗紧扣一个“忙”字着力描绘,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首联采用白描,四个人物,四个动词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
颔联是环境刻画,通过对雨具和劳者淋雨情形的描写,运用两个比喻衬托出一个“忙”字:即使下雨也不能停歇。反映了插秧的紧张和艰苦。
颈联通过对农家夫妇的对话时的情态描写,表现插秧的紧张和农事的繁杂,进而从侧面表现农家的勤劳。尾联写农夫不但他手里的活不能停下,而且还叮嘱农妇:你先去回家照看一下家鹅和雏鸡。由插秧到家务事,真是忙上加忙,从而劳动者的艰辛劳苦和忙碌全都表现了出来。《短歌行》1.“忧”是这首诗的“诗眼”,曹操为何而“忧”?请结合诗歌分析。
①人生苦短之忧。“忧”人生短暂,自己老年将至而大业未成。②贤才难求之忧。“忧”贤才难得,“忧”的是贤才不能投奔自己这个贤主。③功业未成之忧。诗人此时一统天下的大业尚未完成,他之所以如此渴慕人才,也是因为要成就大业需更多的贤才相助。2.
作者使用了哪些典故?使用这些典故有什么作用?请从文中找出并分析。①“杜康”,相传是最早造酒的人,作者这里借以指酒,寓指借酒浇愁。②“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引用《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君”,这里指所思慕的贤才。“沉吟”,就是沉思吟味,用沉思吟味表示思念和倾慕贤人。③“山不厌高,海不厌深”两句出自《管子》,表达了作者希望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愿望。④“周公吐哺”的典故出自《史记》。周公广纳贤才,正吃饭时,听到门外有士子求见,来不及咽下嘴里的食物,把食物一吐就赶紧去接见。这里借用这个典故,表示自己像周公一样热切殷勤地接纳贤才。《归园田居》1.本诗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意象来展现田园景色?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意境?是如何描写田园美景的?运用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炊烟、狗吠、鸡鸣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意境。
描写手法:①远近结合。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是近景,远村、炊烟是远景。②动静结合,以动衬静。整体的画面是静的,方宅、草屋、榆柳、桃李、远村等表现出了乡村的宁静祥和之美。炊烟飘动,狗儿吠叫,鸡在树颠鸣叫,是动景,让乡居图生动活跃。③白描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白如话。《梦游天姥吟留别》1.“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两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一个“梦”字,作用有三:一点题目之“梦”,二言“梦”之所由,三述“梦”之所向。一个“飞”字,既写出了诗人梦翔月夜的飘逸之态,也表现了诗人梦游天姥的急切之心。2.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请找出并赏析。诗眼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运用反问,写自己不能卑躬屈膝侍奉权贵,而要开开心心,展露笑颜。点明全诗的主题:对于名山仙境的向往,对权贵的蔑视和抗争。这反映了诗人追求个性自由,保持人格独立的性格。结构上总结全诗。3.
评论者认为李白此诗富于浪漫主义的色彩,原因在于善用夸张,想象丰富。请结合天姥山和梦境的相关描写作具体分析。李白用夸张和幻想来写天姥山,具有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现实中的天姥山不如五岳,李白却写的比五岳更高大,连赤城山都遮掩了。有名的天台山高达四万八千丈,已经很夸张了,可它也好像要拜倒在天姥山脚下。
表现出诗人对天姥山的景仰和向往之情。诗人用夸张和想象描摹梦中的神妙世界,表现出浪漫主义风格。他写熊咆龙吟,雷电霹雳,空中楼阁,霓衣风马……夸大其词,大胆想象,营造出了瑰奇仙境,令人惊心动魄。诗人用想象世界的美好反衬现实世界的丑恶,用自己在想象世界中纵情游历的举动,表示不肯与现实中的权贵们同流合污。《登高》1.诗歌颔联为千古名句,请鉴赏此联。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悲怆。此联意象选择苍凉阔大,气势雄浑壮观,境界宏阔深远、沉郁悲凉。视听结合,俯仰结合,以哀景写哀情,情景交融。
2.本诗颈联哪些字眼富有表现力?①“万”字,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常”字,表明了流落他乡的时间之久。“作客”,客居他乡,抒发了羁旅之愁。“百年”,有迟暮之感。“独”字,表明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②颈联蕴含了作者常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悲凉之情。3.《登高》这首诗被称为“古今七言律第一”,然而更多的评论家激赏前六句,对尾联则有些轻视,清代学者沈德潜更给尾联下了“结句意尽语竭,不必曲为之讳”的定评。对此,你是怎样认为的?(观点一)赞同。①前两联景象苍凉阔大、气势雄浑。②颈联,诗人从空间(“万里”)、时间(“百年”)两方面着笔,把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融入前两联的写景中,情景交融。③尾联转入对个人身边琐事的悲叹,生活困苦,鬓如霜白,困顿衰颓,狼狈失意,以至需要停杯,给人的感觉是无话可说了,软绵无力。(观点二)不赞同。诗人的生活状态因“艰难”而“潦倒”。用“苦”修饰,使“艰”“难”与“恨”情绪更浓厚。“繁”“停”二字写出诗人无处宣泄的愁绪只能郁积心头,不得抒发,导致生命在积重难返的痛苦中快速衰竭。
所以结句并非意尽语竭,而是情感推进一层。《琵琶行》1.
琵琶女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讲述自己身世的?作者是如何写琵琶女形象的?①琵琶女首先叙述了她年轻时色艺超群、红极一时的歌伎生涯。接着讲了自己年长色衰后的寂寞处境。②琵琶女是一个才貌双全,但在封建社会中被摧残、被侮辱的歌女形象。作者运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用昔日的年轻貌美反衬如今的年长色衰;用昔日的门庭若市反衬如今的门庭冷落,独守空船;用昔日的恣情欢笑反衬如今的满腹辛酸;用夜梦往事来反衬孤寂、伤感的情怀。2.《琵琶行并序》中的诗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人评说这两句诗是全诗的主旨所在。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同意。诗人与琵琶女的身世遭遇相同的:①两人同由京城流落江州,都有天涯沦落之感;②两人都曾有过欢乐富足的生活,而如今生活境遇一落千丈;③两人同居穷乡僻壤,举目无亲,知音难觅,倍感凄凉寂寞;④两人前程未ト,对未来都怀着深深的忧虑。由于这几方面的相同,尽管诗人与琵琶女之间的地位相距甚远,诗人仍然把对方引为同道,由此可体会到作者贬谪江州、牢骚困顿、郁郁寡欢的心情,也反映出诗人对琵琶女的同情。以上这些正契合了全诗主旨。3、都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白居易为何在一个素不相识的琵琶女面前泪洒青衫?你能明白诗人泪洒青衫的原因吗?①分别的感伤,送别友人,前途渺茫,思之感伤;②风物的感伤,湓浦江口,风清月寒,枫叶飘零,荻花飘飞,睹物伤怀;③赏曲的感伤,琵琶女愤激幽怨的曲调引发了诗人的情感共鸣;④听诉的感伤,琵琶女悲剧命运激起了诗人深深的怜悯;⑤自我的感伤,诗人早年,才华横溢,誉满天下,今朝沦落,孤独幽怨。《念奴娇∙赤壁怀古》1.赏析描写赤壁美景的诗句。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了如画江山。运用夸张、比喻、比拟等修辞手法,表现出石壁险怪、高峭,江水汹涌;浪花四溅、奔腾起伏的情形,勾勒了一幅奇险雄伟的赤壁美景图,并暗含惊心动魄的赤壁之战及风流豪杰雄姿英发。表达了作者无限热爱如画江山以及仰慕英雄功立业的豪迈奔放之情。②“穿”“拍”“卷”几个字写的妙。“穿”化静为动,写出山石的高峭,“拍”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水石相搏的场面,“卷”极具动感写出浪花四溅,狂澜奔腾起伏的形貌。
2.这首词刻画了周瑜什么样的形象?作者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周瑜?这首词用“小乔初嫁”衬托周瑜的年轻儒雅,用“樯橹灰飞烟灭”衬托周瑜的意气风发年轻有为,刻画了周瑜雄姿英发、风流俊雅的英雄形象。作者写周瑜,一是为了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二是用周瑜衬托对比出自己的“早生华发”,壮志难酬。3.本词写景、咏史和抒情融为一体,请结合全词赏析。①借景抒情。词的上片勾勒了一幅奇险雄伟的赤壁美景图,并暗含惊心动魄的赤壁之战及风流豪杰雄姿英发。表达了作者无限热爱如画江山以及仰慕英雄功立业的豪迈奔放之情。②借史咏怀。词的下片怀古,通过塑造了他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抒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和自己的壮志难酬。
这首词融景物、史事、哲理于一体,把人们带入江山如画、奇伟雄壮的景色和深邃无比的历史沉思中,给人以撼魂荡魄的艺术力量。《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1.用典是辛弃疾词的特点,请在文中找出典故,并指出这些典故的作用。①孙权曾经在京口建立吴都,并打败曹操军队,保卫了家园。表现了作者心中渴望抗敌救国的热情。②刘裕在京口起兵,最后建立政权,为恢复中原,他曾大举北伐。表达了作者决心收复中原的远大抱负。③刘义隆好大喜功,仓促北伐,遭到重创
。作者借鉴历史,委婉劝诫韩侂胄不能草率行事。④拓跋焘反击刘宋,兵锋南下,在长江北岸瓜步山上建立行宫,后称“佛狸祠”,表达了作者对南宋政权不图恢复中原的不满。⑤《史记》记载:“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同‘屎’)矣。”
以廉颇自比,虽已年老仍想为国效力,但不得实现,抒发了作者壮志未酬的苦闷。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多处运用对比手法丰富意旨,表达情感,请找出并体会其作用。①古代英雄业绩与可悲现实对比,突出南宋统治者的萎靡不振。②刘裕“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赢得仓皇北顾”对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③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对比,抒发忧国伤时的感慨。④用廉颇遭谗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被冷落的处境对比,抒发自己报国无门的愤慨《声声慢》1.《声声慢》开篇使用了多处叠词,请简要分析这些叠词是如何表现词人情感的。“寻寻觅觅”写动作,写出了寻觅无果,若有所失;“冷冷清清”写环境,写出了处境的冷清、心境的清冷;“凄凄惨惨戚戚”写心理
,写出了内心的沉痛凄厉。由外在环境到人物的内心感受,层层递进地表现出词人由国破、家散、夫亡带来的剧痛、哀伤以及孤独寂寞、茫然无措的情感。结构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具有韵律感和音乐美。2.《声声慢》因外物触发愁绪,如何渲染这种愁绪的?①通过叠词、口语化的语言来表达。例如,通过叠词和口语化的表达,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空虚和六神无主的精神状态。②通过乍暖还寒的气候,酒、风、雁过、黄花、梧桐、细雨、黄昏等意象来渲染烘托。③通过词人的心理和感觉描写来表达。例如:淡、过、正伤心、独自怎生得黑、点点滴滴、堆积,憔悴损等词语,形象地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痛苦和无法自拔的境地。④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来表达。例如,“怎敌他,晚来风急,到黄昏”这一句,通过虚实结合的方式,表现了作者面对外部压力和困境时的无奈和无力感。《静女》1.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调皮、可爱、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美丽、调皮、可爱,“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表现了女子追求爱情的大胆、直率。2.
思考“彤管”(即“荑”)这类美好事物的象征作用。彤管指红色的管状物。①红色的彤管象征着红火的爱情。②初生时的红色的管状的草也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因此,彤管也象征着二人的爱情必将这初生的彤管一样茁壮成长,长久且甜蜜。③象征这个女子就如同这株柔嫩的荑草,带着生活的泥土气息,他们的爱情因荑草而愈显朴实健康。3.
《静女》是如何运用“赋比兴”的?请结合全诗进行分析。①“赋”:运用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形象,记叙了一对青年男女,在“城隅”相会的一个片段情景。②“比”:以“彤管”、“荑”草之美比“静女”之美。③“兴”:男主人公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然后才含蓄委婉地说“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因为对静女的喜欢,才喜欢“有炜”的“彤管”、“洵美且异”的“荑”草。《涉江采芙蓉》1.诗中写“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这对全诗在意境营造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芙蓉,即荷花。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的感觉。起首“涉江采芙蓉”一句,营造了清幽、高洁的意境。花草娇嫩美丽,同时又给人欣欣向荣的感觉。以花草赠亲朋,既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2.
诗歌塑造的抒情主人公是游子还是闺妇?谈谈你的观点和依据。观点一:主人公为男子。理由①女子采莲,男子还顾。女子采莲是想象,男子还顾是实写,男子通过想象心爱的女子在采莲,来表达自己对女子的思念之情。理由②男子涉江,男子还顾。男子涉江和采莲都是实写,男子在游宦的途中,看中一片美丽的荷塘,真的是投身其中,采下荷花想要赠送给思念的人儿,这让我们体会到了男子炽热的柔情。游子自己采莲欲赠之,却只能是可望不可归的无奈。
因此可以由此推想说话人应是男子,此诗主题为:游子思亲。观点二:主人公为女子。理由:女子采莲,男子还顾。主人公是一名思妇,女子采莲是实写,男子还顾是女主人想象的画面,主人公所思念的人是离家在外的游子。因此可以由此推想说话人应是女子——此诗主题为:思妇怀远。《虞美人》1.李煜这首绝命词情绪极其复杂,幽深难言的情感借助通过虚词来表达。请找出你觉得力逾千钧的虚词,并加以鉴赏。“又”,重复、继续、再一次义,囚徒生活又重复了一年,点名时间变化,加重语气,强调煎熬的痛苦。“应”,应该、应当义,按道理雕栏玉砌应该在。这是词人的想象,是虚写,寄托了词人奢望昔日繁华生活,对往日帝王生活的怀想。“只是”,仅仅是,说明李煜除了朱颜改变以外已经一无所有,写出亡国奴的凄惨。“只是”还含有轻微转折,即使雕栏玉砌仍在,但是容易已改、美好不再,更何况故国家园呢,“只是”加重了丧国之痛。“恰”,恰好,刚刚好,愁情太浓,无法宣泄,用一江春水作比刚刚好。2.诗中表现了李煜哪些情感?将俘囚生活的幽怨、月夜听风的无眠、物是人非的无奈、愁怀难解的悲凉,以及对往日帝王生活的怀想,编织在一起,将亡国之痛、故国之思寄寓其中。《鹊桥仙》1.你认为词中哪些字用得好?请挑一两个进行分析。(提示:从动词和形容词入手)巧:轻柔多姿的云彩,变化出许多优美巧妙的图案,显示出织女的手艺何其精巧绝伦。传:同样暗示了“星”的善解人意,说明连那穿梭太空的流星此时也在牛郎织女中间不断奔波,传递着缠绵情思,做起了信使的角色。它们也被牛郎织女的坚贞爱情所感动。恨:这样美好的人儿,却不能与自己心爱的人共过美好的生活,心生憾恨。迢迢:形容银河的辽阔,牛女相距之遥远。感情深沉,突出了相思之苦。“金”与“玉”:冰清玉洁的背景,象征着爱侣心灵的高尚纯洁他们的爱情坚贞不渝,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历久不衰。忍:千回百转,无限辛酸,把难舍难分的情景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弄:拟人化手法,点出了那满天的瑰丽的云霞也颇通人性,为女主人的一年一度的相会,感到高兴。2.分析这首词的修辞特点。①拟人。“纤云弄巧,飞星传恨”,在牛郎织女相会佳期,彩云都来“弄巧”,流星也来“传恨”,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相会渲染气氛。②对比。“金风玉露一相逢”与“人间无数”,“久长”
与“朝朝暮暮”,赞美了忠贞不渝的爱情。③比喻。“柔情似水”形象地写出了相会时温柔缠绵的情意,“佳期如梦”极言相会时间之短暂,表达了牛郎织女相会时的复杂心情。统编版教材五册诗歌典型例题汇编必修下册《登岳阳楼》1.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①怀才不遇的孤寂之情。诗人面对汪洋浩渺的洞庭湖,回想自己政治生活坎坷,多年来到处漂泊流徒,亲朋远离,音信杳无,这令诗人感到无比的孤独。②年老体衰的忧伤之情。眼前既“老”且“病”,郁居木船,漂流湖湘,更是身世危亡,苦不堪言。其凄凉之境、哀痛之心、愤怨之情,不言自明。2.结句作者言己“凭轩涕泗流”,请结合全诗,概括作者“涕泗流”的原因。①年老多病,孤独无依;②战乱未平,国家艰危;③壮志未酬,早期抱负终未实现。3.“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中“坼”和“浮”有何妙处?①一“坼”一“浮”,将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生动。②“坼”字有力,仿佛洞庭湖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区域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③“浮”字,具有动态感,洞庭湖包罗万象,日月星辰都随着湖水的波动而漂荡起落,一派壮阔的图景展现在眼前。《桂枝香∙金陵怀古》1.“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一句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登临送目”领起上片写景:“故国”点题,为下片的怀古伏笔;“晚秋”点明登临季节,“天气初肃”为写景抒怀奠定基调。2.怀古词往往表面怀古而实为言今,请结合下阕和时代背景分析作者丰富的情感。①悲叹六朝统治集团奢侈荒淫导致覆亡的历史;②批评人们忘记六朝亡国的教训;③流露了对北宋王朝不能励精图治的不满情绪。3.南宋词人张炎在《词源·意趣》中评价这首词“清空中有意趣”,意思是说,这首词避免重蹈前人写景与立意,寻找新的趣味。请作简要分析。①写景奇伟壮丽,气象开阔绵邈,充分显示出作者立足之高、胸襟之广。②立意新颖,高瞻远瞩,表现出一个清醒的政治家的真知灼见,反映了他对国家民族命运前途的关注和焦急心情。绝不是慨叹个人的悲欢离合、闲愁哀怨。《念奴娇∙过洞庭》1.有人评价张孝祥的词“豪迈不输苏轼”,试分析在本词中,其豪迈词风是如何体现的。①阔大的意象。词人选取了选取“西江”“北斗”“万象”等宏大的意象来表达情感。②浪漫的想象。词人化身为万物之神,要吸尽长江的浩荡之水,把天上的北斗七星当做勺器,邀天地万物做陪客。③豪迈的情感。词人虽遭贬谪,但心神无一丝动摇,仍沉稳地泛舟洞庭,显得洒脱、豪迈。2.张孝祥词风豪迈,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请结合“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这三句谈谈其豪放之特点。①注意炼字,“尽”“万”这些副词的使用,要吸尽江水,要让万物作陪,产生了一种以我为主的豪迈之情。②意象宏大,选取“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发动机再制造项目申请报告范文
- 法院食品安全培训课件
- 法院安全攻防演练培训课件
- 法语听力课件
- 法规安全培训制度课件
- 厨师岗位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法律规避的效力课件
- 2025贵州黔南州瓮水街道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0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充电插座安全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储能电池在电网储能市场政策环境与风险分析报告
- 2025双11大促商家一站式指南
- 助理医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 电梯管理安全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2 6、7的加减法(课件)数学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新教材)
- 消防战斗服穿戴培训课件
- 老年病人误吸预防及护理
- 国庆假期安全课件小学
- GB/T 45817-2025消费品质量分级陶瓷砖
- 2025年4月自考02627运筹学与系统分析试题
- 2025年成都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极简室内风格软装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