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地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1页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地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2页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地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3页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地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4页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地理二模试卷(附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地理二模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9.0分)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搭载的三名航天员被称为最强“出差团”,现已安全返回,顺利回家。如图

为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信息。据此完成各小题。

A.40oN,100oEB.40oS,IOO0EC.40oN,IOOoWD.40oS,IOOoW

2.最强“出差团”回家时,成都正值()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3.最强“出差团”回家后1月内,太阳直射点位于()

A.南半球,向南移动B.北半球,向南移动C.南半球,向北移动

D.北半球,向北移动

4.下列历史典故能很好地说明天气对人类活动影响的是()

A.三顾茅庐B.火烧赤壁C.精忠报国D.负荆请罪

2023年当地时间3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4月12日至15日巴西总

统卢拉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图1为俄罗斯地形和矿产分布图,图2为巴西的农产、矿产和工业

分布图,完成各小题。

5.关于俄罗斯和巴西共同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势都是西高东低B.森林资源都比较丰富

C.工业区都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D.两国都共同濒临太平洋

6.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有()

①纬度相对较低,气候相对温暧

②地形平坦,修建铁路成本低

③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发展

④人口和城市分布比北部稀疏

⑤加强不同地域经济和文化联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⑤D.②④⑤

7.我国与俄罗斯、巴西经贸往来频繁,最有可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的是()

A.咖啡B.稻米C.石油D.香蕉

如图为美国乳畜带和城市分布图,完成各小题。

•fl*∙Mifl

8.关于美国人口和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B.移民是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C.原住民印第安人是白种人D.黑种人祖先主要来自墨西哥

9.美国乳畜带发展的有利条件有()

①位置偏北,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②位于热带地区,气温较高,降水丰沛

③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低

④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0.关于北极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包括北极圈以北的北冰洋海域B.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长城站

C.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D.北极科考的最佳时间是每年的1〜2月

地理界线两侧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图1为我国重要地理界线分布图,图2为中国各类

地形面积比例图,完成各小题。

11.下列关于图1中四条地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线以西为重要水田农业区B.乙线以东为人口分布稀疏区

C.丙线以东为地势第一级阶梯D.丁线以南主要为我国湿润区

12.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②高原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

③山地比重大,主要分布在图1中丁线以南

④平原比重小,主要分布在图2中丙线以东

A.①②B.②③C.①@D.③④

2023年3月以来,黄河壶口瀑布汹涌澎湃,两岸山桃花次第盛开,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桃花汛”。

图1为黄河水系分布示意图,图2为壶口瀑布景观图,完成各小题。

13.下列关于黄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发源于唐古拉山脉B.自东向西注入海洋C.冬季有结冰期D.

下游水能资源丰富

14.“桃花汛”期间,游客们能在壶口欣赏壮观的“沙色”瀑布。黄河中下游含沙量大的主

要原因是()

A.中下游都有较多支流注入B.降水量大,位于湿润区

C.下游地形平坦,水流速度慢D.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15.关于黄河干流不同河段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应的治理措施,合理的是()

A.河源一凌汛多发一破冰防凌B.上游一洪涝灾害一加固堤坝

C.中游一水土流失一植树种草D.下游一泥沙淤积一限制排污

摄影爱好者李晨夏天到我国西北地区游玩,游玩途中他在甲、乙、丙三个地点拍摄了如图所示的

三幅照片。图1为西北地区示意图,图2为坎儿井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图1图2

16.旅途中李晨发现沿途自然景观从丙T乙一甲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逐渐下降B.气温逐渐升高C.光照逐渐减少D.降水逐渐减少

17.李晨在新疆看见了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一坎儿井,关于坎儿井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于大气降水B.修建暗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蒸发

C.坎儿井一般修建在盆地的内部地区D.修建竖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收集水源

台湾岛和海南岛是我国的两大宝岛,两岛在自然和人文方面有很多的共同点。图为台湾岛和海南

岛示意图,完成各小题。

18.台湾岛和海南岛铁路线都具有环岛分布的特点,影响其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温B.地形C.人口D.降水

19.海南和台湾两地发展经济的共同有利条件是()

①四面环海,港口众多

②交通便利,利于对外贸易

③黑土广布,农业发达

④纬度较高,热量条件充足

A.①②B.③④C.CD@D.②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

20.春季是踏青赏花的好时节。长春一旅游团到辽宁省鞍山市某地赏梨花。读中国温度带图

和鞍山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鞍山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带,适合南果梨的生长。每年梨花盛开的时节,都会

吸引大批游客来此游玩。

(2)图中甲山峰的海拔范围是米,游客们想在①和②两条登山赏花路线中选择一条

相对省力的路线,导游推荐的是路线(选填“①”或"②”),是因为该路线等高

线相对,坡度较缓。

(3)游客们在登山途中发现,村民用金属网等措施加固山体,导游介绍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减

少强降雨过程可能诱发的崩塌、滑坡和等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4)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流经的山体部位是O图中聚落的形态呈

状沿河分布。

21.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海之一,地中海沿岸也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世界四大文

明古国中的古巴比伦和古埃及都分布在这里。读地中海及周边地区示意图和地中海气候图,

完成下列问题。

(1)地中海位于亚、欧、非三大洲之间,西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洋沟通,东部通

过运河与红海、印度洋沟通,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地中海在不断缩小,主要原因是由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选填“碰撞挤压”

或“张裂拉伸”)造成的。

(3)从地中海向南跨越非洲的撒哈拉沙漠,可以来到种人的故乡,感受当地独特而

又极具活力的文化。

(4)古巴比伦和古埃及都位于当今的中东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一直是全世界关

注的热点地区,该地区突出的地理特征有(填字母)。

①宗教文化差异大

②独占整个大陆

③“三洲五海之地”

④和服与洋服并存

⑤世界石油宝库

⑥服务外包产业发达

A.①③⑤

B.②⑤⑥

C.①②④

D.③④⑥

(5)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夏季(气候特征),阳光明媚,海滨沙滩景色迷人,成为

休闲度假胜地;各国历史文化特色鲜明,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下列旅游胜地位于意大利的是

(填字母)。

A.仰光大金塔

B.罗马古斗兽场

C柬埔寨吴哥窟

D.伦敦白金汉宫

2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沈阳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有着大量的工业遗产。沈飞集团自办了航空博物馆,对工

业遗产进行了保护和再利用。

材料二北京首钢大跳台原是首钢工业园区已停用的烟囱和冷却塔,它是北京冬奥会标志性景

点,也是服务大众的体育主题公园。

材料三图为我国主要工业基地分布图。

(1)作为共和国工业长子的沈阳位于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中的工业基地,这里丰富的

矿产资源为其发展(选填"重”或“轻”)工业提供了有利条件。

(2)目前,北京正在朝着“国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的目标迈进,北京

将大型钢铁企业“首钢”迁出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填字母)。

A.缓解交通压力

B.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C.迎接冬奥会召开

D.提高首钢经济效益

(3)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濒临黄海和海,该地区位于长江下游,长江除为该地区提

供生活用水外,还为这里的经济发展提供(答出一点即可)。

(4)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毗邻澳门与两个特别行政区,其工业中心广州与北京之间

的普速铁路干线为线。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修复”,旨在提高公众对湿地为人类和地球所做贡献

的认识,促进采取行动来修复湿地,致力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材料二三江平原分布着亚洲最大的淡水湿地,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

原湿地。

材料三图1为三江源地区分布图,图中为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图,图2为三江平原分布图。

Si

(I)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地区;三江平原位于我国省东

北部。

(2)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中华水塔”,是我国长江、黄河、的源区,是重要的水源

涵养地;三江平原气候(选填“冷湿”或“湿热”),是我国最大的沼泽湿地分布

区。

(3)图中铁路线为青藏线,该铁路线穿过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在铁路沿线经常能见到被称为“高原之舟”的。

(4)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与森林、海洋合称为地球上的三大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

态意义。湿地的生态效益有(填字母)。

①土壤肥沃,便于开垦农田

②水草丰美,适宜放牧

③调节气候,维持生态平衡

④涵养水源,蓄洪防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2023年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修复”,有利于恢复甲、乙两湿地生态环境的措施有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和解析

1~3.【答案】AsAsD

【解析】解:据图中经纬度的变化规律可得,酒泉的经纬度是4(TN,10(ΓE°

故选:Ao

东西经度的判定方法为:经度度数向东变大为东经,经度度数向西变大为西经;南北纬度的判定:

纬度度数向北变大为北纬,纬度度数向南变大为南纬。

本题考查经纬网图的判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经纬度的变化规律,读图解答即可。

解:4月是北半球的春季,所以说最强“出差团”回家时,成都正值春季。

故选:Ao

每年的3、4、5月为北半球的春季,6、7、8月为北半球的夏季,9、10、Il月为北半球的秋季,

12、1、2月为北半球的冬季。

本题考查南北半球的季节划分,理解记忆解答即可。

解:最强“出差团”回家后1月内即4月16日至5月16日,该时间段地球运行在北半球的春分

日与夏至日位置之间,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向北移动。

故选:D。

地球的公转方向是自西向东的,当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称为冬至日,为12月22

日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夜现象;当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时,这一天

称为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现象;当太阳光第一次

直射在赤道上时,这一天称为春分日,为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第二次直射在赤道上时

为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

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结合所学知识点解答即可。

4.【答案】B

【解析】解:天气影响动植物和人的影响生活•,人们和动植物的活动也会影响天气的变化,所以

我们应该关心天气。三顾茅庐比喻一再诚心地邀请有贤能的人,与天气无关,排除A;赤壁之战,

是充分利用了东南风火烧赤壁,是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

明了天气对战争的影响,故B正确;精忠报国和负荆请罪与天气无关,排除CD。

故选:Bo

天气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同的天气会对我们人类的生活产生不同的影响。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天气对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

答案。

5~7.【答案】BsCsC

【解析】解:俄罗斯地势东高西低,巴西地势南高北低;两国森林资源都比较丰富;俄罗斯工业

区分布于矿产所在地附近,巴西工业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沿海地区;巴西东部濒临大西洋。

故选:Bo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地形分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

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其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巴西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主要位于热带,盛产热带经济作物;巴西的地形主要是平

原和高原,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东部的沿海地区。

本题主要考查俄罗斯和巴西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山区修建的原因有:纬度相对较低,气候相对温暧;南部人口、

城市较多,资源、工业区集中,有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工业发展;加强不同地域经济和文化联系。

故选:Co

俄罗斯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高,有利于修建铁路;南部人口、城市较多,资源、工业区集中,

运输需求大。

本题主要考查俄罗斯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众多,石油、天然气需求量大,而俄罗斯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

资源,因此,我国从俄罗斯大量进口的矿产应是石油、天然气。

故选:Co

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地形分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

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

其工业主要分布在欧洲部分。

本题主要考查俄罗斯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8~9.【答案】B、D

【解析】解:美国是世界人口数量第三的国家;移民是美国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美国的原住民

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美国黑人祖先来自非洲。

故选:Bo

美国地处北美大陆南部,北邻加拿大,东濒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湾;美国

是世界上的农业大国,是世界上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国和出口国,并且实现了农业生产专业化,机

械化水平高,效率高,产量大。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地理概况,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美国乳畜带形成的自然条件是这里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的生长:其形成的社会条件是城市人

口密集,消费市场广阔。

故选:D。

美国形成了多个专业化的农业带,反映了美国农业地区生产的专业化。地区专业化生产能充分利

用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便于机械化生产。美国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农产品产量大,

品质优良。

本题主要考查美国农业生产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0.【答案】C

【解析】解: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

一些岛屿,故A错误;我国首个北极科学考察站是黄河站,故B错误;北极熊是北极地区的代表

动物,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故C正确;7〜8月是北极地区科考的最佳时间,有极昼现象,

气温较高,故D错误。

故选:Co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以北的区域,包括北冰洋、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及一些岛屿,陆地面

积约800万千米2,北冰洋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

本题主要考查北极地区概况,理解回答即可。

11~12.【答案】DxC

【解析】解:读图可知,甲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该线以东以南的季风区,降水

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非季风区内,因受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以

畜牧业为主,故A错误;

我国人口的地理分布并不均衡,乙线是黑河一腾冲线,该线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故B错误;

丙线是二、三阶梯分界线,该线以东是第三阶梯,以西是第二阶梯,故C错误;

丁线是秦岭一淮河线,是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该线以南是湿润区,以北是半湿润区,D

故正确。

故选:D。

我国有众多的地理界线,不同地理界线的位置及特点不同。科学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我国人口的地

理分布并不均衡,一般来说,以黑河一腾冲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本题考查我国不同的地理界线,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融入地图中,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

和掌握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

解:读图可知,我国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①正确;

我国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青藏高原位于第一级阶梯,内蒙古高原、黄

土高原和云贵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②错误;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秦岭一淮河以南是南方地区,③错误;

我国平原比重小,主要分布在第三阶梯,丙线是二、三阶梯分界线,该线以东是第三阶梯,④正

确。

故选:Co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陆地地形的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丘陵占总面积的10%,山地占

3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特征,理解作答即可。

13~15.【答案】C、DxC

【解析】解: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黄河自西向东注入海洋;黄河位于秦岭以北,冬季有结冰

期;黄河下游地形平坦,水能资源匮乏。

故选:Co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河口以上为黄河上游,河口与桃花峪之间为中游,桃花峪以

下为下游;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本题主要考查黄河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严重,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

故选:D。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河口以上为黄河上游,河口与桃花峪之间为中游,桃花峪以

下为下游;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本题主要考查黄河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解:黄河的忧患在上、中、下游表现各异。黄河当前最大的忧患是含沙量大,主要是由于中游的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治理的措施是在中游植树种草、修挡土坝等。上游的忧患主要表现为草

地退化、荒漠化严重,治理措施是在上游设立自然保护区,加强生态建设、禁止过度放牧等;下

游的忧患是“地上河”,两岸河堤有决口的危险,治理措施是加固堤坝。

故选:C0

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河口以上为黄河上游,河口与桃花峪之间为中游,桃花峪以

下为下游;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本题主要考查黄河的地理特征,结合所学知识点理解解答即可。

16~17.【答案】D、B

【解析】解:西北地区由从东到西,距海越来越远,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因此降水越来越

少,气候越来越干旱,自然景观大致上呈现出由草原向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旅途中李晨发现

沿途自然景观从丙一乙T甲呈现出一定的变化规律,其主要原因是降水逐渐减少。

故选:D。

西北地区地处内陆,气温冷热变化剧烈,年降水量表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态势。总的来说,

干旱是本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

本题主要考查西北地区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以及对景观的影响,属于常考知识点。

解:新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稀少,坎儿井的水源主要来自于高山积雪融水;修建暗渠

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遮光,减少蒸发;坎儿井一般修建在盆地的边缘地区;修建竖井的主要目的是

为了使人们挖掘、疏通暗渠。

故选:B0

新疆气候干旱,蒸发量大,坎儿井主要分布在我国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古老的水利工程,长

期为新疆绿洲居民所利用。

本题主要考查坎儿井的有关知识,要分析理解解答。

18~19.【答案】BsA

【解析】解:台湾岛和海南岛的地形都以山地为主,中部山地地势崎岖,沿海地区地形平坦,易

于建设,所以两者的铁路线都具有环岛分布的特点,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故选:B0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

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分析理解解答。

解:海南省和台湾省都是岛屿,四面环海,有曲折的海岸线,港口众多;海南省和台湾省港口众

多,水运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海南省和台湾省位于我国南部,为赤红壤,而黑土分布在我国

的东北地区;海南省和台湾省位于我国南部,纬度低,热量条件充足。综上所述,A符合题意。

故选:Ao

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

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的

全国第二大岛。

考查了海南和台湾两地发展经济的共同有利条件,理解作答。

20.【答案】暖温600-750①稀疏泥石流自东南向西北山谷条带

【解析】解:(1)根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并结合农业生产实际,将我国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

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青藏高原区。读图可知,鞍山位于我国温度带中的暖温带。适合南果梨

的生长。

(2)读图可知,图中等高距为150米,甲山峰的海拔范围在600-750米之间。游客们想在①和②

两条登山赏花路线中选择一条相对省力的路线,导游推荐的是路线①,因为该路线等高线相对稀

疏,坡度较缓。

(3)游客们在登山途中发现,村民用金属网等措施加固山体,导游介绍其目的之一是为了减少强

降雨过程可能诱发的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

(4)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及等高线凸向可判断,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流经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读图可知,图中聚落的形态呈条带状沿河分布。

故答案为:(1)暖温;

(2)600-750;①;稀疏;

(3)泥石流;

(4)自东南向西北;山谷;条带。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上的数值代表海拔高度,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叫等高距。等高线闭

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

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

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有:指向标;经纬网;一般定向法,即“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本题以中国温度带图和鞍山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涉及鞍山的地理位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

读、登山线路的选择、地质灾害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1.【答案】大西苏伊士碰撞挤压黑A炎热干燥B

【解析】解:(1)读图可知,地中海西部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沟通,东部通过苏伊士运河

与红海、印度洋沟通,是重要的海上通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2)由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运动,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

(3)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以黑种人为主,是黑种人的故乡。

(4)中东地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的发源地,宗教文化差异大,故①正确;中东地区地

处亚、欧、非三洲交界地带,不是独占整个大陆的地区,故②错误;中东地区地处亚、欧、非三

洲交界地带,位于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黑海、里海之间,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地理

位置重要,故③正确;和服是东亚地区日本的传统服饰,故④错误;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

储量最丰富、生产和出口石油最多的地区,是世界石油宝库,故⑤正确;服务外包产业发达的是

南亚的印度,故⑥错误;故A①③⑤正确,BCD错误,故选A。

(5)欧洲西部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晴天多,光照充足,阳光明媚,海滨

沙滩景色迷人,成为休闲度假胜地。仰光大金塔是东南亚地区缅甸著名的旅游景点,故A错误;

罗马古斗兽场是意大利著名的旅游景点,故B正确;吴哥窟是东南亚地区柬埔寨著名的旅游景点,

故C错误;伦敦白金汉宫是英国著名的旅游景点,故D错误。

故答案为:

(1)大西;苏伊士;

(2)碰撞挤压;

(3)黑;

(4)A;

(5)炎热干燥;Bo

地中海是欧洲、非洲和亚洲大陆之间的一块海域,由北面的欧洲大陆、南面的非洲大陆和东面的

亚洲大陆包围着,西面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相连,东西共长约4000千米,南北最宽处约为

1800千米,面积(包括马尔马拉海,但不包括黑海)约为251.2万平方千米,是世界最大的陆间

海。

本题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