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海南版)_第1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海南版)_第2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海南版)_第3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海南版)_第4页
九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海南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学期期末测试卷(人教海南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有学者认为“在19世纪的第一个四分之一时间里,玻利瓦尔就是美洲。”该学者的观点依据的是玻利瓦尔()A.领导了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主权C.发起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D.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1861年改革虽然是在农奴主主持下进行的,但就其内容而言,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封建统治权力,使2100多万农民从农奴制的枷锁下解放出来。材料中的“改革”()A.宗旨是维护农民的利益 B.推动俄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废除了俄国土地私有制 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3.1872年建成的京滨(从东京到横滨)铁路是日本的第一条铁路,被称为“日本铁路之祖”。以下与日本修建第一条铁路直接相关的措施是()A.废藩置县 B.允许土地买卖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D.提倡“文明开化”4.阅读下图,从中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注:卡特尔是一种生产同类商品的大企业间关于产品价格等建立的垄断组织A.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B.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科学与生产的紧密结合C.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对外扩张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形成5.这条定律既可适用于苍茫的宇宙,也可运用于最微小的物体,它的发现标志着经典物理学的创立。该定律的发现者是()A.牛顿 B.法拉第C.达尔文 D.爱迪生6.1890年,德皇威廉二世提出德国成为“世界帝国”的“新路线”,从“大陆政策”转向“世界政策”,并在非洲、近东和远东争夺殖民地。此举直接导致()A.拿破仑帝国覆灭 B.英德两国矛盾激化C.凡尔赛体系形成 D.欧洲联盟建立7.时政漫画是历史的一种遗存元素。下面漫画()《和平与未来的炮灰》发表日期:1919年5月13日A.揭露法西斯国家的侵略罪行B.体现法国意在引发新战争C.再现1940年人们的抗议场面D.预测战火将会再一次燃起8.下图所示“比例”变化的主要推动力是()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苏联工业化的开展D.赫鲁晓夫改革9.在反抗殖民压迫时,主张“将管理家庭生活的法则延伸到政治领域,家庭的纠纷与分歧,通常是依从爱的法则而解决的”,认为“以眼还眼,世界只会更盲目”的运动发生在()A.埃及 B.印度 C.巴拿马 D.古巴10.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建立田纳西流域管理局,允许该局建造和管理田纳西河流域的水坝。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不仅解决了大量工人的就业问题,而且刺激了经济的恢复和增长。下列事件与之有关的是()A.新经济政策 B.罗斯福新政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11.按照历史发展的因果逻辑,方框中的A、B、C处依次应填入的是()A.经济繁荣、经济危机、经济发展不平衡B.经济危机、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繁荣C.经济繁荣、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危机D.经济发展不平衡、经济繁荣、经济危机12.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这是为了()A.协同作战,打败法西斯B.重建战后世界新秩序C.协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矛盾D.构建联合国的基本框架13.下面知识卡片是某一战役的部分信息,该战役的作用是()eq\x(\a\al(时间:1944年6月,地点:诺曼底,作战双方:美、英盟军与德军))A.使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B.成为二战的转折点C.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标志欧洲战事结束14.漫画《美国最新式战车》于1947年发表在苏联某杂志上,漫画中钱袋子上的文字“3AEM”意为“财政贷款”。此漫画的寓意是()A.杜鲁门主义的目的是控制欧洲B.讽刺资本主义国家追随美国C.希望美国援助社会主义国家D.揭露马歇尔计划的真实意图15.1955年,日本政府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日本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1960年,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预计10年后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材料说明二战后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重视人才培养 B.恰当的经济政策C.美国的大力扶持 D.朝鲜战争的爆发16.仔细观察下图,1980—1984年两国粮食产量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 B.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中国开展农业合作化运动 D.两国改革的方向不同17.“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通过土地改革,建立起由国家控制的农业合作社,并在其他领域也相继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材料反映了()A.社会主义的发展 B.资本主义的新变化C.殖民体系的崩溃 D.经济全球化的浪潮18.研究结果显示,自1990年以来,全世界的武装冲突数量减少了40%。联合国的预防性外交和其他预防性行动,使许多国家和地区避免了一些可能发生的战争;此外,联合国还对冲突后的地区采取和平建设的措施。材料强调()A.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题B.联合国旨在化解各国矛盾和纠纷C.联合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D.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9.自二战以来,尤其是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处于世界秩序的中心。美国人也普遍把他们的国家叫做“全球领导”“全球帝国”,或者“全球国家”。无论哪一种叫法,其实质都是美国的()A.霸权主义B.恐怖主义 C.生态危机D.全球治理20.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上流餐厅以棕榈芯沙拉为特色,人们竭尽所能地在亚马孙河上游搜索做这种沙拉的原料。这种行为()A.破坏了自然环境 B.造成了人口问题C.导致了普遍饥荒 D.引发了温室效应二、非选择题(21题15分,22题16分,23题9分,共40分)21.经济政策的调整关系着国家的发展,经济政策只有不断调整和创新才能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1921年3月,布尔什维克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一项决议。该决议主要提到七点:国有工业仍为国民经济之基础;小工业及手工业应得到充分发展;可以自由出卖其制品及承受定购;苏维埃全力支持人民之日常需要品的生产;自由贸易;废除粮食法定价格,实行市场价格;企业可以出租给私人或外资。材料二在世界历史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如此全面而细致地规划过自己的发展进程,这是斯大林的一个创造。在那个时代,所有的生产、运输、销售都由国家计划安排……对于苏联而言,它未来几十年的兴衰都和这种“创造”联系在了一起。——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关于经济发展模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面对经济危机,实施“罗斯福新政”。从此“‘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交相作用,改变了人们对传统的市场经济模式的认识。”——摘编自《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四美国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都是源于对原有社会治理模式不完美的改革和拯救,从而使单纯的制度趋于一种混合经济状态,它们都由此解决了旧问题,推动了社会的发展。(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反映了苏俄的什么政策。该政策的实施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这个“创造”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它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3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看得见的手”指什么?新政的根本目的是什么?(4分)(4)根据材料四,归纳罗斯福新政和中国改革开放在社会治理模式上的共同之处。(4分)22.世界历史是一部大国崛起和衰落交替的历史,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关系的主角,大国之间的较量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南方叛乱地区)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将承认并保障这些人的自由。这些人们可参加合众国的军事工作,驻守炮台、阵地、卫戍区域以及其他地区,以及在各种军舰上服役。——摘自19世纪60年代某文献(1)材料一是在哪一场战争中颁布的什么文献?试从经济角度分析这场战争产生的积极作用。(4分)材料二沙皇时代和苏联时期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2)材料二反映了从沙皇时代到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在世界工业中的比例,结合所学知识,说出苏联经济变化的主要原因并谈谈这一变化给苏联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问题。(4分)材料三面对新的战争形势,罗斯福考虑将所有同德意日进行战争的国家组成一个大同盟,通力合作,打败法西斯。(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大同盟”是指哪一组织?其成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材料四美国对苏联的不信任正如同苏联对美国的不信任那样根深蒂固,这种彼此间的不信任导致了进一步的恶性循环,因此在两国中制造出更多的不信任和庞大的军费开支……它反映出美苏之间纯粹意识形态上的矛盾。——摘编自大卫·哈伯斯塔姆《最寒冷的冬天》(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美苏双方因“不信任”导致的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