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_第1页
《兰亭集序》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_第2页
《兰亭集序》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_第3页
《兰亭集序》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_第4页
《兰亭集序》教案、导学案、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1兰亭集序》教案【教学目标】体品味文中的语言,感知作者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的生死观。树立珍惜时间、积极奋斗的价值观【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先来看一下课件上这几幅图,流觞曲水,列坐而饮,何其快乐。这是千年之前王羲之参与的一次盛会。谈到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大多数人关注的都是他的书法之美,说它是“天下第一行书”。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关注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之美”。在清代有一个大才子叫金圣叹,他写了一本书《天下才子必读之书》通过《兰亭集序》一文给王羲之冠以“天下第一情种”的美称。而酒酣耳热之后的王羲之,在文章的结尾说“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想,王羲之想让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他的书法之美,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王羲之的这篇酒酣之作。(板书课题:兰亭集序王羲之)将序的相关知识一笔带过。(本文属于一片山水游记散文,也属于一种实用类文体——序。序一般分为书序、赠序、宴集序,本文属于宴集序。)二、检查预习给3—5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将难以翻译出来的字、句互相解决,解决不了的罗列出来大家一起解决明确要求:读出自己不明确的句子。三、教师范读课文(教师只读一部分,教师停顿后学生衔接。)思考:找出能够表述作者情感的词,把握作者的情感变化。明确:乐——痛、悲(板书在黑板上,乐,痛悲。间隔一定的距离。)四、小组讨论、展示既然作者的心情有“乐——痛、悲”,那就让我们在你们预习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一下,作者的心情因何而“乐”?因何而“痛与悲”?并展示在黑板上。(要求:1、全体站立讨论;2、书写时尽量做到精简、整齐)学生站立讨论,教师进入小组进行指导。学生在教师前面书写的板书“乐、痛、悲”之后的空白处加上他在原文中找到的句子精简概括后书写。1.“信可乐也”,作者参加兰亭修禊事,乐因何而生?学生回答后明确:(教师根据学生的板书引导和总结)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赏心畅叙幽情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乐事群贤少长流觞曲水一觞一咏(板书“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带着“乐”的感情再读文章的第一段、第二段小结:王实甫的《西厢记》里有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我们这里良辰美景赏心乐事齐备,所以此时的王羲之岂不乐哉?乐的是拥有。可是,转眼间,王羲之却由乐转痛与悲,痛与悲的又具体是些什么呢?(因为没有给学生细讲翻译,学生在理解上有难度,教学设计中详细罗列痛与悲的点,学生在讲解中只需要能够在书中找出作者的情感由乐转为痛、悲就可。)2.根据学生的板书,讲解王羲之参加兰亭雅集如此快乐,但他笔锋一转,呼出“痛哉”,痛由何而来?“痛”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板书,总结如下:人生短暂之痛情趣无定之痛欢乐易逝之痛不可避免之痛3.根据学生板书,讲解王羲之此时内心之悲。“悲”从何来?并板书。哀叹同惑: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生命同误:一死生,齐彭殇命运同轨: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小结:无论是生死还是感受生死,作者发现前人与后人并无差别,同样会有生死之悲,也同样会为生死而悲。王羲之之“悲”就是在悲人类命运之同,是一种对人生的感慨。带着作者的感情,再把后三段读一遍。五、拓展探究如果我们现在全班的龙山游玩,你肯定不会想到那么多,那为什么王羲之在这样的一个酒宴上就会想到如此之多呢?我们来看一下:知人论世魏晋时期是政治上极端黑暗的时期。司马氏集团随意罗织罪名陷害知识分子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晋书·阮籍传》)。在这种背景和历史条件下,在生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所谓传统、事物、功业、学问、信仰都是身外之物,个人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就突显出来了。蔑视礼法、冲决纲常名教束缚、张扬个性,就成为魏晋名士的精神追求。他们寄情山水,谈玄论道,恃才放狂,傲视古今,是时代的叛逆,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至少,本文中兰亭集会上的人都有此举动。如谢安曾长期隐居东山,不问世情。他们普遍崇尚老庄,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思想虚无。大谈玄理,不务实际,虚度光阴,思想虚无,意志消沉,不求进取,认为人生无常,生死等同。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生就是死,死就是生,即所谓“一死生,齐彭殇”。2、作者悲之由来我们已经大致了解,用原文中的话描述一下那么作者对于当时的思想主流是什么态度呢?谈谈你的看法明确: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同学翻译: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作的。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没有必然导致消极悲观,反而激发起更强烈的创造冲动,以扎实的现实努力来抗拒人生的虚无。虽然王羲之慨叹了人生的无常,但是他的这种慨叹不是消沉的,而是一种奋起和抗争。(学生的感想上,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的课文、生活中的小事来说,比如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积极进取,珍惜时光……)例如:历史上悲叹人生的往往是最富有创造价值的人士。比如曹操,在他的诗中曾经写道“人生几何,对酒当歌,譬如朝霞,去日苦多”,但这并不妨碍他建功立业,成为乱世英雄。正是因为他们对人生充满了执着,对岁月的流逝才如此悲叹。请列举出感慨时光短暂,抒发时不我待的诗文。比如,朱熹的“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比如,周星驰曾经在电影中说:如果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分别。……(看时间,如果时间够就阐述多一点,少就说少一点)小结:我突然想起了上课前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们该感悟些什么呢?虽然从文章表面来看,《兰亭集序》里似乎充满了对生命、对人世的无奈、悲痛;但当我们解读文本、知人论世时,却会发现:王羲之是一个极其勤奋、努力的人,无论是在书法论学还是在执着于生命本身,展示着他灿烂而精彩的人生。他是用“乐极生悲”这种中国文人的传统,抒写了我们中华民族“向死而生,灿烂而活”的勇气与智慧。所以,作为我们当代青年,更应有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豪迈和热情,在有限的时间,不负青春韶华。

六、作业布置: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我想大家的感悟肯定不止于此。今晚就请大家写写自己的感悟。【教学反思】《兰亭集序》属于散文游记,也属于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人教版必修2入选教材,文章也是文辞优美,见识高远,至今仍然脍炙人口,熠熠生辉。在和学生一起学习、探讨、研究了《兰亭集序》之后,结合我自己的理解与学生的独特观点,我对这篇亘古美文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延伸,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一、纠结的问题1、在备课之初,就在纠结一点,作为公开课,需不需要把“序”的知识讲解进去。2、学生的预习成果如何,对课文的讲解层次该如何把握。感情线索“乐——痛——悲”的感情线索以及作者所想要表达的千古同悲之情能否在一节课讲解清晰。3、拓展探究该如何设置。对以上问题,我反复思量,经过组内的集体备课,最终确定解决方案如下:文章属于序,不必纠结,给学生一笔带过即可。学生的预习既然无法把控,就没必要区分“痛、悲”的界限,让学生能够体会到“兴尽悲来”的感受就可以。拓展探究应该从作者的积极思想入手,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洗礼。本节课上完,教学目标基本达到,设置的环节也较好的完成,学生的表现也在预设之中,但上完本节课还是有几点思考:教师的朗诵功底。语文教师需要有强大的基本,让学生折服,朗诵功底上我确实欠佳,在给学生展示的时候,读的还不如学生,“以读带析”是赏析文章的重要手段,如果朗读到位,学生在理解上就会有很大帮助,所以,朗诵还需要联系,语速快慢、声调高低、字音是否重读等都对理解文章有很大影响。以后需要多多练习。文章的写作背景等知人论世环节应该适时穿插于文章的讲解,而不应该单纯的机械的讲解题目、写作背景这样的流程。本堂课将做着情感的变化找出来之后,在加入知人论世环节,对文章感情的把握、理解课文内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都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课堂环节设置应灵活多变,不应拘泥。重视集体的力量。主备一节课,整个语文组在助力,帮我设计环节、确定目标,甚至对我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都反复“咬文嚼字”,教学设计确定,有成员帮我将其打印成电子版,有成员帮我做ppt……一切的一切都是全组的共同努力。短短24小时,如果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绝对不可能有如此的成绩。课虽然上完了,留下的感想却是这些话语无法表达完的,全组齐心,其利断金。语文组的和谐、团结,会让更多的语文老师在设计课程中收益,未来的教学中也能取得更好的成绩。《10.1兰亭集序》导学案【文本解读】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纵情山水,叹死生之至大。文章从文人雅集写起,寥寥数语,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写得韵味悠长。但描写曲水流觞之乐并非作者的真正意图,他很快沉浸在对暂与久、悲与欢、生与死等问题的思考中,发出了一连串的叹息。阅读时要循着作者的思路理解他富于哲理的思考,感受文章情理交融的特点。魏晋时期道家思想流行,王羲之也深受影响,在文本中他对庄子的生死观有取有舍,阅读时注意体会其中的深意。【素养目标】1.了解王羲之的生平及文章写作背景,积累文化常识。2.积累整合文言知识,疏通文意,背诵全文。3.体会作者由“乐”到“悲”再“痛”的思想感情及其变化。4.探究王羲之“向死而生”的积极人生观。【学习重难点】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所蕴涵的积极情绪。【学习方法】合作探究法。【学习过程】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王羲之(303—361年)汉族,字,号,原籍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临沂),后迁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因王羲之曾任右将军,世称“王右军”、“王会稽”。王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创造出“天质自然,丰神盖代”的行书,代表作品有:楷书《乐毅论》、《黄庭经》、草书《十七帖》、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行楷书《兰亭集序》等。是东晋的书法家,被后人尊为“”,与儿子王献之合称“二王”。2.相关背景晋穆帝永和九年(353年)农历三月初三,“初渡浙江有终焉之志”的王羲之,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与名流高士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举行风雅集会。与会者临流赋诗,各抒怀抱,抄录成集,大家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德高望重的王羲之写一序文,记录这次雅集,即《兰亭集序》。3.了解文体“序”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体,相当于引言。列于卷首的叫“序”,附于卷末的叫“跋”。其作用在于介绍、推荐某人著作或某一材料,说明写作过程、写作目的、主要内容,或说明同本书内容有关的一些事情,帮助读者更好地去阅读和理解。如《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兰亭集》所写的序言。“序”包括“书序”和“赠序”。“书序”多为叙述著作者意趣、写作缘起等;“赠序”创于唐初,用于临别赠言,多为劝勉之语。4.解题①兰亭:②集:③序: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癸()丑会稽()修禊()流觞()嗟()悼骋()怀三、文本研究【思考1】解释词义、概括段意(第一段)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第二段)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请概括第一、二段段意:(第三段)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请概括段意:(第四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请概括段意:【思考2】整体把握,划分层次【思考3】探究情感1、兰亭集会本是一件极其风雅的事情,可为什么作者却会产生“乐”“痛”“悲”这三味杂陈的复杂情感呢?情感缘由文中表现乐痛悲2.第三段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由“乐”转“痛”的?【思考4】探究内容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这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死观?【思考5】对比阅读(甲)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王羲之《兰亭集序》(乙)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吾人咏歌,独惭康乐(即康乐公谢灵运)。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问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兰亭集序》代表了东晋散文清淡的风貌,清新疏朗,一扫雕词琢句的浮艳之风。B.《兰亭集序》表达上多直抒胸臆,读来情韵绵邈;而《春夜》一文则多间接的借景抒情。C.从修辞上看《春夜》多用典,如“惠连”“金谷酒数”,《兰亭集序》则有引用的运用。四、明晰主旨五、拓展阅读书札之美王岳川书札是一种直指人心的艺术,它在流动着的徒手线条中展现出人的内在情思。所以“书者散也”“书人不朽于千古”。书札作为书家自由书写的艺术,在古代达到了心手合一的境界。然而当代社会笼罩着一种模式化的气氛——印刷品泛滥,电子复制使艺术日益走向形式化商品化,当代书法和其他艺术正不断与自身脱离。心性缺席,作品成为没有尽头的试验,艺术成为技术角逐。于是,书法大展一个接一个,而日常交流的手札却几乎消失殆尽。如何在日益信息化的社会中,保持住人间的诗意和书法的人间情怀,是当代手札必得面对的问题。古人的精神世界和人文情怀与他的笔墨相合拍。我们在王羲之众多的信札中,可以看到魏晋时代“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的精神。在《姨母帖》迟缓的行笔张力中可以感到王羲之悲痛之情。而行草《丧乱帖》最能见王羲之的真情怀。此帖流露出丧乱时期王羲之的痛苦心情,开始三行写得比较平和规矩,行书笔意较浓,后两行草意转多,尤其最后三行,已属逸笔草草,但性情之真与丧乱之痛却跃然纸上。王羲之的书札强调“意”,系指书家的心性情感对于书法创作的重要性,认为书法要表现人内心的悲喜哀乐和意绪情操。有“意”融入笔墨之中,书札才会有飞动美、错落美、中和美,整幅作品才“气韵生动”。唐代张旭《肚痛帖》,六行三十字,用笔行气出神入化,劲健清奇。前三字浓墨重笔,如高山坠石,而后行笔如虹,连绵直下,颓然天放,狂态毕现,将书法的抒情性发挥到极致。唐代怀素《苦笋帖》仅二行十四字,字势开张,天然纵笔,以细而富于弹性的线条占有最大的字里空间,在“一笔书”的流畅运行中,法度俱全。古代书札作为视觉艺术却具音乐的律动感,而成为抒情写意的心灵艺术。所以,书札像文化的过滤器,过滤掉了世俗之物和人格面具,成为古人心灵交流的中介。手札的书体以行草为主,书风大抵以自然放松、典雅平实、素朴内敛为多。作为自然放松状态的文人气息相通的凭证,手札可谓明心见性,最能体现人我间最为自然真实的生存状态。然而,当代书法与文人脱离以后,出现了书法家商品化、展览视觉化、书法群体江湖化倾向。书法家成为独门技术的“职业”人员,文人书法日渐远去。各类书法展成为技法较量和关系评比的战场。文化含量淡薄,文人身份不彰,文化身份不明,成为当代书法的症候。于是乎,文坛宿老能写一手典雅信札的实在是凤毛麟角;反过来,大量知名书法家甚至著名书法家基本上与文人不搭界。这种书法与文化分离的现象,值得关注,更需尽快改观。问题:请根据文意,概述在当代如何保持“书札之美”。六、素材积累—王羲之名句1.意在笔前,然后作字。2.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3.奉橘三百枚,霜未降,未可多得。4.怏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5.人品清于在山水,天怀畅若当风兰。6.存意学者,两月可见其成;天性灵者,百日即知其本。7.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畅怀,足以极视听之娱。答案一、1.逸少,澹斋,书圣4.解题①兰亭:是东晋时期会稽郡山阴(今浙江绍兴市)城西南郊名胜。②集:诗集③序:一种文体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癸(ɡuǐ)丑会稽(kuàijī)修禊(xì)流觞(shāng)趣(qū)舍万殊嗟(jiē)悼骋(chěnɡ)怀三、文本研究【思考1】解释词义、概括段意(第一段)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做,从事)禊(一种祭礼)事也。群贤毕(全,都)至,少长咸(全,都)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高高的)竹,又有清流激湍(流势很急的水),映带(景物互相衬托)左右,引以为流觞(酒杯)曲水,列坐(排列而坐)其次(旁边)。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繁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深远高雅的情思)。(第二段)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自然界的万物)之盛,所以(用来……的)游目骋(开畅、舒展)怀,足以极(穷尽)视听之娱,信(实在)可乐也。请概括第一、二段段意:叙述兰亭集会盛况,描写环境之美,抒发快乐之情。(第三段)夫人之相与(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比喻时间短暂)一世。或(有的人)取诸(相当于“之于”)怀抱(心怀),悟言(晤谈、对谈。悟,同“晤”,面对)一室之内;或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躯体)之外。虽趣(同“取”)舍万殊(千差万别),静躁(静与动。躁,动)不同,当其欣(欣喜)于所遇(所接触的事物),暂(一时)得于己,快然(高兴的样子)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之,求得)既(已经)倦,情随事迁(变化),感慨系(连接)之矣。向(过去,以前)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旧迹),犹不能不以(因)之兴(发生、引起)怀,况修短(寿命长短)随化(指自然),终期(至、及)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请概括段意:引出“死生”重大问题,抒发人生无常、情随事迁的伤感之情。(第四段)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原因),若合一契,未尝不临(面对)文嗟悼(悲伤),不能喻(明白)之于怀。固(乃)知一(把……看作一样)死生为虚诞(虚妄荒诞),齐(把……看作相等)彭殇(未成年而死去的人)为妄作(虚妄之谈)。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当时与会的人),录其所述,虽(即使)世殊事异,所以(……的原因)兴怀(抒发情感),其致(意态,情趣)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请概括段意:表明作者对生死的看法,交代作序目的。【思考2】明确第一部分(1、2自然段):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第二部分(3、4自然段):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思考3】探究情感1、情感缘由文中表现乐有良辰:暮春之初,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美景: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赏心: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乐事:流觞曲水,列坐其次,一觞一咏,畅叙幽情贤友:群贤毕至,少长咸集痛无年老无觉: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情趣无定:所之既倦,情随事迁事物无常: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生死无避: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悲同哀叹同惑: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生命同误:一死生,齐彭殇命运同轨: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2.明确作者由“信可乐也”的感觉,联想到人的两种不同的生存状态,忽然感到“不知老之将至”,因此感慨横生,引出人生苦短的悲叹。“死生亦大矣”,自然转而为“痛”。【思考4】探究内容1.明确作者认为,不管人以怎样的方式活着,生命都在不知不觉中逝去,而寿命的长短只能听凭造化,最终归于结束。所以生就是生,活着能享受乐趣;死就是死,死后一切皆无。活着和死去是人生大事,二者不可等量齐观。暗含有生之年应当做些实事,不宜空谈玄理之意。【思考5】明确D项,“从文体上看二文都属于书序”错误。《兰亭集序》是书序也是宴集序,而《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则是宴集序。四、明确《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五、明确书法与心性相融合;书法与文化相融合。《10兰亭集序》同步练习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1.悟言一室之内“悟”同“”,2.虽趣舍万殊 “趣”同“”,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字。1.修①茂林修竹2.次①列坐其次3.致①所以兴怀,其致一也4.一①其致一也5.于①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1.列坐其次古义:今义:次第较后;第二(用于列举事项);次要的地位。2.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古义:今义:文雅;文化或文人。3.所以游目骋怀古义:今义:连词,表因果关系;名词,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4.或取诸怀抱古义:今义:抱在怀里;胸前;心里存有。5.俯察品类之盛古义:今义:种类。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类型并解释。1.映带左右2.一觞一咏3.群贤毕至,少长咸集4.死生亦大矣5.不知老之将至6.固知一死生为虚诞7.齐彭殇为妄作8.足以极视听之娱9.当其欣于所遇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特殊句式:译文:2.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特殊句式:译文:3.不能喻之于怀。特殊句式:译文:4.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特殊句式:译文:5.引以为流觞曲水。特殊句式:译文:6.列坐其次。特殊句式:译文:7.悟言一室之内。特殊句式:译文:8.亦将有感于斯文。特殊句式:译文:六、成语积累: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的正误。1.今天,天朗气清,万里无云,阳光照得人懒洋洋的。()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学校采用线上教学模式,但个别同学上课心不在焉,游目骋怀,这怎么能提高学习效率呢?()3.年轻时,他把诗当作生命,但情随事迁,如今的他已没有了当初的热忱。()七、文化常识:判断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正误。1.岁:岁星,即木星。古人曾以岁星纪年,将一周天分为十二个星次,岁星每行经一个星次即一年。()2.癸丑:干支纪年之一。干支纪年法是中国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使用的纪年方法。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古人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成干支,用于纪年。此外,还有年号纪年法、年号干支纪年法。()3.禊事:古代的一种风俗。三月三日,人们到水边洗濯、嬉游,以祈福消灾。()4.暮春:春天最后一段时间,即农历三月。根据农历月份划分,可以分为孟春或初春、仲春、暮春或季春。()八、默写。1.王羲之《兰亭集序》中表现兰亭环境优美的句子是:,,,。2.《兰亭集序》中能够体现兰亭气候宜人的句子是:,。3.《庄子》中说死生是一件大事,每个人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亡。正如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所写的:,!4.《兰亭集序》中批评魏晋名士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的两句是:,。5.王羲之《兰亭集序》中将世人大体分为两类,即“静者”和“躁者”,并形象地概括出两类人的生活内容:,;,。片段读写练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东床快婿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陈留阮裕有重名,亦目羲之与王承、王悦为王氏三少。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访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2)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2.()魏晋时期,名士们普遍崇尚饮酒、清谈、纵情山水的生活方式,这种行为风格被称为“魏晋风度”。你如何理解王羲之的魏晋风度?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王羲之)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又山阴有一道士,养好鹅,羲之往观焉,意甚悦,固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耳。”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尝诣门生家,见棐几①滑净,因书之,真草②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③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卖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有删改)[注]①棐(fěi)几:用棐木做的几案。棐,树名。②真草:楷书,草书。③蕺(jí)山:山名,在今浙江绍兴。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B.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C.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D.每自称我书比钟繇/当抗行比张芝草/犹当雁行也/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羲之欣然写毕,笼鹅而归,甚以为乐。5.()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王羲之的书法“为世所重”?请简要概括。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①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况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②假我以文章。会桃花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群季俊秀,皆为惠连③;吾人咏歌,独惭康乐④。幽赏未已,高谈转清。开琼筵以坐花,飞羽觞而醉月。不有佳咏,何伸雅怀?如诗不成,罚依金谷酒数⑤。[注]①逆旅:旅舍。迎客止歇,所以称旅舍为逆旅。逆,迎接。旅:客。②大块:大自然。③惠连:谢惠连,南朝宋文学家,早慧。这里以惠连来称赞诸弟的文才。④康乐:谢灵运,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⑤金谷酒数:泛指宴会上罚酒三杯的常例。晋代石崇有金谷园,曾与友人宴饮其中,作《金谷诗序》云:“遂各赋诗,以叙中怀。或不能者,罚酒三斗。”6.()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良有以也良:确实B.大块假我以文章 假:给C.幽赏未已 幽:幽雅景致D.序天伦之乐事 序:序列7.()同样是写春日的宴游,李白的《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高亢明朗,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清幽低沉,你认为形成两种不同风格的原因何在?四、微写作。8.()在王羲之看来,对生的执着,对死的排斥,是人所共有的感情,是客观存在的。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彻底否定了老庄的齐生死的观点,告诉后人要珍惜时光,眷恋生活。你如何看待王羲之的生死观?请自选角度,阐述观点,不少于250字。模拟训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20分)马绛,大名人。景德元年,诏下贡举。诸举子推绛就试,守令劝驾,遂首荐登甲科。释褐,试秘省校书郎,知婺州义乌县。至则开县扉,凡辩讼者径造于庭,为之别白是非,因勉之,以义教民,辄听命罢去,无复词牒,案牍大治。后数十年,父老犹有称道绛者。再调寿州录事参军。还赴铨集,引对御前,选补职事官,除莱州防御判官。时蔡齐在诸生,未知名。绛一见,曰:“海滨有此奇士!”忘年定交,日与游,甚欢。是秋主试贡士,首送蔡齐。春榜,至齐冠天下士,绛得知人之名。秩满,改著作佐郎。丁内艰。既除,迁秘书丞、知梧州。绛性刚直,不屈上官,耻为苟合,以是滞留,常调官不遂。尝曰:“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故于鄠、杜终南圭峰之下,就水竹营别墅,为栖逸之地。及自岭外归,称疾罢官,慨然有丘壑之志。故枢相王曙在西府,雅知绛。蔡齐亦在内署,数勉绛起还朝,相与称荐,遂以太常博士通判秦州。时河阳相王钦若知州事,多回挠,绛持法不阿,河阳不悦。僚佐为绛言,宜姑为和。绛曰:“守正之谓和。朝廷置吏,岂使苟相顺适以为和哉?吾知奉公而已。”内珰乘驿奏边事,承河阳指,阴诬中绛,遂徙延州。代还,知坊州,赐五品服章。蔡齐拜御史中丞,被命举御史,而以绛名上。时王河阳作相,三奏而三却之。齐怀敕至中书曰:“被旨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执政不得已,除绛殿中侍御史,寻改侍御史。绛素厉风节,及在司察之职,危言无顾惮。绛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真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绛曰:“良农能稼而不能穑。士固有志,违道干誉,非鄙志者。”其自守如此。庆历八年六月卒,享年七十有五。(节选自《全宋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绛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B.绛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C.绛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D.绛在台省/王曾吕蒙正当国/重绛方介有守从容/谓绛直而温/宽而栗/所以成德也/君道少为/委蛇不亦裕欤/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引对,又称“赐对”,指皇帝召见臣僚询问对答。B.春榜,科举考试中,会试一般在春季举行,也称春闱。考中者张榜公布,故名。C.丁内艰,又称丁内忧,指子遭母丧或承重孙遭祖母丧。一般情况下,朝廷官员必须回原籍守丧。D.服章,用来表示官员的品阶身份,“服”指服饰;“章”指玉带。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马绛才干卓著,勤政爱民。他担任义乌知县时,专门营造一庭院,替百姓明辨是非,并注重教化,深受百姓的爱戴。B.马绛慧眼独具,荐举英才。他发现莱州蔡齐是难得的奇才,不顾其年轻无名,与之订交,并荐举他赴京应试。C.马绛性情刚直,守正不阿。他因王钦若做事多苟且顺服、没有原则而拒绝与之同流合污。后来马绛被举荐做御史时,遭王钦若再三阻挠。D.马绛淡于名利,重于义节。他在官场虽然屡屡受挫,但志向不改。面对当政者的直言劝告,他不为所动。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吾资不适时,与其求容之辱,不若全吾道。(2)被旨举御史,某之所知,无易马某。朝廷不用,请纳此敕。5.()马绛被调往延州的直接原因是什么?请简要说明。(3分)答案全解全析10兰亭集序基础过关练一、1.晤面对2.取取二、1.①高高的②长,这里指寿命长③修建2.①旁边②次一等③编次④军队驻扎3.①意态,情趣②到达③取得,得到④招致,引来4.①相同,一样②都是数词,一③把……看作一样④统一⑤一体,整体5.①介词,在②介词,对于③介词,从;介词,比④介词,受到;介词,向三、1.两个词,其,代词,代指曲水;次,旁。2.两个词,斯,指示代词,指这次集会;文,文章,诗文。3.用以,用来。4.心怀。5.自然界的万物。四、1.名词作动词,环绕2.名词作动词,饮酒3.形容词作名词,贤,贤才;少,年轻的人;长,年长的人4.形容词作名词,大事5.形容词作名词,老年6.数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一样7.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把……看作相等8.副词作动词,穷尽9.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欣喜五、1.特殊句式:判断句,“为”表判断。译文: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2.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译文:(我们)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会集。3.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不能于怀喻之”。译文:不能在心里明白这是什么原因。4.特殊句式:定语后置句,应为“仰观大宇宙,俯察盛品类”。译文:抬头观望辽阔的宇宙,低头品察自然界的万物。5.特殊句式:省略句,应为“引(之)以为流觞曲水”。译文:(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6.特殊句式:省略句,应为“列坐(于)其次”。译文:排列坐在曲水旁边。7.特殊句式:省略句兼状语后置句,应为“(于)一室之内悟言”。译文:(有的人)在室中晤谈。8.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应为“亦将(于)斯文有感”。译文:也将会对这次集会的诗文生发无穷的感慨。六、1.√天朗气清:天空晴朗,空气清新。2.✕游目骋怀:纵展眼力,开畅胸怀。感情色彩不当。3.√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七、1.√2.√3.√4.√八、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2.天朗气清惠风和畅3.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4.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5.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片段读写练1.答案(1)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2)王家的众多子弟都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择婿的消息后,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袒露着腹部吃东西,好像什么也没有听到。解析(1)讷于言:不善言谈。奇: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感到奇特。“未之奇”,宾语前置句。(2)并佳:都不错。咸:都。矜持:拘谨不自然。2.答案王羲之“坦腹食”的乐观豁达、率直洒脱,热爱书法,对书法艺术的痴迷以及钻研精神,正是对魏晋风度最好的诠释。解析由题干可知,魏晋风度指一种率直任诞、清俊通脱的行为风格。“以骨鲠称”体现王羲之性格刚直;“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可见其在书法方面有突出成就,是一种清雅的生活方式;贵客去挑选女婿时,“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可见其率直豁达,不拘小节。注意不要照搬原文,锁定答题区间后翻译成现代汉语并加以概括即可。[参考译文]王羲之,字逸少,是司徒王导的侄子。王羲之小时候不善言谈,人们看不出他有什么过人之处。长大后,他很善于辩论,并且以正直、刚强而著称,尤其擅长隶书,为古今之首,人们称赞他的书法笔势,认为是“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深受堂伯父王敦、王导的器重。当时陈留人阮裕享有盛誉,也把王羲之和王承、王悦视为王家的三位少年英才。当时的太尉郗鉴派门生向王导请求在王家子弟中选女婿,王导让门生到东边厢房里去看所有的王家子弟。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众多子弟都不错,可是一听到有信使来择婿的消息后,都显得拘谨不自然。只有一个人坐在东床上袒露着腹部吃东西,好像什么也没有听到。”郗鉴说:“这正是我要选的佳婿。”一打听,原来是王羲之,就把女儿嫁给了他。3.C表对话的词语后应断开,如“自称”后应断开,“书云”后应断开,据此排除A、D两项;“张芝临池学书”的主语是“张芝”,“池水尽黑”的主语是“池水”,中间应断开,据此排除B项。故选C。4.答案王羲之高兴地写完后,用笼子装着鹅回去了,深以此为乐。解析欣然:高兴的样子。毕:完成。笼:名词作状语,用笼子装。5.答案①独居的老妇人听说王羲之要去拜访她,把鹅煮了招待他;②山阴道士为了求取王羲之的真迹,不惜送他一群鹅;③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诧懊悔了好几天;④在老妇人卖的扇子上题字后,让她报王右军的名号,于是人们竞相购买。解析本题要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围绕王羲之的书法分条概括。老太太听说王羲之要去拜访她,把鹅煮了招待他,由此可见王羲之名声在外,即使是陌生的老太太也对他敬重有加,想盛情款待他。山阴道士为求取王羲之的真迹,不惜举群鹅相送,由此可见其书法难求。王羲之写在棐几上的字被门生之父误刮去之后,门生惊懊者多日,由此可见其字迹为世人所珍爱。王羲之在老妇人卖的扇子上题字后,人们竞相购买,可见其书法受欢迎的程度。[参考译文]王羲之生性喜爱鹅,会稽有一位独居的老妇人养了一只鹅,(鹅)擅长鸣叫,(他)想买而没能得到,于是就带着亲友,命人驾车,前去观看。老妇人听说王羲之将要到来,把鹅煮了用来招待他,他为此叹息了一整天。另外,山阴有一位道士,养了一群好鹅,王羲之前去观看,心里非常喜欢它们,坚决请求买下它们。道士说:“你若替我抄《道德经》,这群鹅就全部送给你。”王羲之高兴地写完后,用笼子装着鹅回去了,深以此为乐。他曾到学生家去,看见棐木做的几案光滑洁净,就在上面写起字来,一半楷书,一半草书。后来这些字被那位学生的父亲无意中刮去了,他的学生惊诧懊悔了好几天。他又曾经在蕺山看见一个老妇人,拿着六角竹扇在卖。王羲之在她卖的扇子上题字,(每把扇子上)各写了五个字。老妇人起初有点生气。王羲之就对老妇人说:“你只要说是王右军写的,(凭此)就可以卖到几百钱了。”老妇人按照他的话做了,人人都争着买扇子。过了几天,老妇人又拿着扇子过来,王羲之只是微笑着,不作回答。他的书法在当时就很被世人看重,诸如此类的事情很多。王羲之常自称:“我的书法和钟繇相比,可以说不相上下;和张芝的草书相比,也如同大雁排行。”又曾经写信给人说:“张芝临池学写字,池水都变成黑色,如果天下人像他那样沉迷于书法,也不一定会比他差。”6.D序:同“叙”,叙说。7.答案二者反映的情感特征不同,与时代背景以及个人的性格、经历有很大的关系。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是东晋,当时东晋王朝偏安江左,在士族制度的统治下,社会矛盾重重,当权者无心北伐,只知奢侈享乐。文人士大夫的意志消磨殆尽,多崇尚老庄思想,清谈玄理之风极盛。当时政治迫害严重,世人普遍存在消极、感伤的情绪。而且他的《兰亭集序》写于老年,所以他在感慨时过境迁之后,感悟到游赏之乐便成了陈迹,欢乐和生命总是短暂的,必然“终期于尽”,因此才有“岂不痛哉”“悲夫”等感慨。而李白所处的时代是盛唐,那是封建主义达到鼎盛的时期,国力强盛,积极乐观的情怀充满着整个时代。而李白又是一个骨子里充满了盛唐士人绝对的自信和自豪之情的诗人,乐观豁达,而且他写此文时正当壮年,认为正是因为人生短暂,才应当珍视光阴,“秉烛夜游”。他认为美景是春天对自己的召唤和恩赐,此时能和兄弟们一同歌咏高谈,观月饮酒,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之一。解析分析文章,要学会知人论世。所谓知人,是指了解作家各个方面的情况和他的创作意图;所谓论世,是指要了解作品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作家创作该作品时所处的社会状况。从上述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即可。[参考译文]天地是万物的旅舍;光阴是百代的过客。漂虚不定的人生如同一番梦境,得到的欢乐能有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