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菏泽巨野县202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菏泽巨野县202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菏泽巨野县202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菏泽巨野县202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菏泽巨野县202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菏泽巨野县2023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以下现象与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折”光学原理相同的是()A.湖面倒影B.水滴成像C.树下光斑D.如影随形2.下列各现象中,能够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的是()A.同样擦在两只手上的酒精,用嘴吹其中一只手、这只手上的酒精干得快B.喷洒在阳光下的水比放在屋内瓶中的水干得快C.同样的酒精,倒在碟子里比装在瓶子里干得快D.同样的容器装有等量的水放在同处,其中盛60℃的水比30℃的水干得快3.宋代诗人陈与义在《襄邑道中》一诗中写到“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关于诗中所描述的运动及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运动的B.“云不动”是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C.以“两岸”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D.“云与我俱东”是以两岸“榆树”为参照物4.风景秀美的青秀山有“首府绿肺”之称,有关景区里的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凉亭在水中的倒影是实像B.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C.夜晚射灯发出的红色光柱是红外线D.从各个方向都能看到风凰塔是由于光发生了镜面反射5.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6.“龟兔赛跑”新传:龟兔同时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条道路向同一目标前进,兔子半途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龟离目标很近了,撒腿就跑,结果龟兔同时到达终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这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B.在这段路程内,龟兔的平均速度相等C.在兔子睡觉前一段时间内,龟兔的平均速度不相等D.无论如何,兔子的平均速度大于龟的平均速度7.如图,加装声屏障是我市解放广场立交桥改造工程项目之一。加装声屏障的主要作用是()A.防止噪声的产生 B.阻止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收集立交桥上声波传递的能量8.在青铜峡峡谷,有一支漂流探险队乘橡皮船顺水下漂,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以岸边的树为参照物,船是静止的B.以船为参照物,人是运动的C.以人为参照物,岸边的树是运动的D.以河水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9.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 B.一瓶1.5L矿泉水的质量约为1.5kgC.丰南区夏季最高气温约为25℃ D.初中生100m赛跑的时间约为1min10.下面四幅图中由升华形成的自然现象是()A.冰雪消融

B.清晨的露珠C.寒冬冰雕变小 D.树枝上的雾凇11.陆地上奔跑得最快的是猎豹,其速度可达v1=30m/s;海洋中游得最快的是旗鱼,其速度可达v2=100km/h;在空中飞行得最快的要算小巧的雨燕,其速度可达v3=3km/min。则三者的速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v3>v1>v2 B.v3>v2>v1C.v2>v1>v3 D.v1>v3>v21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把新鲜的蔬菜装入保鲜袋中B.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给盛有酒精的瓶子加盖D.给播种后的农田覆盖地膜二、填空题13.初中物理学习过程中,我们接触到了许多测量工具,这些测量工具在我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对于有些测量工具,我们要了解它的测量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还要掌握测量工具的读数方法,正确读出所测量物理量的值。图中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___;图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___。14.甲、乙两物体,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2,质量之比是2:3,则它们的密度之比为_____;如果把甲物体截去一半,乙截去,则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之比为_____,密度之比为_____.15.长度为的火车在笔直的轨道上匀速行驶,在从山崖驶向大桥的过程中,如图,火车头距离桥头处鸣笛,时间后,火车头到达桥头,此时车头的司机听到来自山崖的回声:听到回声时间后,车尾驶过桥尾。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则大桥的长度是___________;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是___________。16.如图1所示,叶脉在露珠中格外明显;如图2所示,透过露珠看到小草倒立的像。若根据像的虚实来划分,图1中成的是_____像,图2中成的是_____像。(填“实”或“虚”)三、实验题17.(8分)小明受上一题的启发,想利用天平和刻度尺“测出”不规则形状的面积。如图所示,A和B是从一块薄厚均匀的铁板上裁下来的小铁板,A的形状不规则,B是矩形。器材有刻度尺、天平和砝码,请你帮助小明设计实验,测出A的面积。要求:(1)写出主要的实验步骤和需要测量的物理量;(2)推导计算出用测出的物理量表示的A的面积的数学表达式。18.(8分)为了研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选择了如图(a)所示的四个透镜(其中A、B和C、D分别是两组厚度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1)若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透镜材料的关系”,小组应选择图(a)中______做实验(选填字母)。(2)若选择A和C两个透镜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______的关系”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b)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______。(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19.(8分)小明想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现有器材:音叉、机械闹钟、鞋盒。则在本实验中适合作声源的是_____,原因是_____。小明设想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让人站在距鞋盒一定距离处,比较所听见声音的响度。方案B.让人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至听不见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鞋盒的距离。(1)你认为最佳的方案是______;(2)实验中小明记录实验数据及现象如下表,则待测材料隔声性能最好的是______;材料衣物锡箔纸泡沫距离/m1.20.80.5响度较响较响较弱四、作图题20.(8分)在如图所示的光路图中,分别填入合适的透镜;(_____)21.(8分)根据图中的入射光线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_____)五、计算题22.(10分)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则:(1)汽车30分钟内驶过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若甲乙两地相距90km,则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多少分钟?23.(12分)如图甲为某地距离传感器发出和接收超声波检测汽车速度的示意图。(1)已知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某次检测车速时,传感器发出至接收超声波信号用了0.4s,超声波信号遇到汽车时,汽车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米?(2)如果将距离传感器与计算机连接,就可以将物体运动的s﹣t图像显示在计算机的屏幕上。利用传感器测得某一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s﹣t图像如图乙所示,请算出汽车的速度并在图丙中画出汽车运动的v﹣t图像。(3)遵守交通规则是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处到成都匀速行驶的汽车最快需用多长时间才能到达。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详解】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变“弯折”是光的折射现象。A.湖面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水滴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故B符合题意;C.树下光斑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如影随形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D【详解】要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要在液体的种类、质量、液体的表面积以及液体表面积上方空气流速相同,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所以“同样的容器装有等量的水放在同处,其中盛60℃的水比30℃的水干得快”能够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故选D。3、D【详解】A.船与诗人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以船为参照物,诗人是静止的,故错误;B.云与两岸“飞花”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两岸“飞花”为参照物云是运动的,故错误;C.船与岸之间发生了位置的变化,以“两岸”为参照物,船是运动的,故错误;D.以两岸“榆树”为参照物,云与船和两岸都发生了相同的位置变化,因此表现为“云与我俱东”,故正确.4、B【分析】(1)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正立等大的虚像;(2)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3)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肉眼看不到的;(4)物体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详解】A.凉亭在水相当于平面镜,凉亭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凉亭在平面镜中成的虚像,故A项错误;B.影子的形成原因是光的直线传播,故绿树的影子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项正确;C.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肉眼看不到,故C项错误;D.因为光射到凤凰塔上发生了漫反射,发生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向各个方向都有,所以能从不同的方向能看到凤凰塔,故D项错误。故选B。5、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所以选项C是错误的;由图象可知,两人跑的全程都为40m,而且他们所用的时间都为8s,所以他们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都为5m/s,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所以选D.考点:平均速度点评: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要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用全程除以跑完全程的时间,即得到两人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从而进行比较.6、D【详解】在兔子睡觉之前,兔子和乌龟运动的时间相同,乌龟通过的路程少,所以兔子的平均速度大.在整个过程中,兔子和乌龟通过的路程相同,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兔子和乌龟的平均速度相等.因此ABC说法正确;D的说法错误.故选D.【点睛】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1)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路程的长短,路程长的运动的快.(2)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运动时间的长短,运动时间短的运动的快.7、B【分析】本题考查控制噪声的途径。【详解】在道路旁加装声屏障的主要作用是阻断道路中车辆的噪声向四周传播,所以是阻止噪声的传播。故选B。8、C【详解】A.以河岸的树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是船,船和河岸的树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船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B.以船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是人,人和船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人是静止的,故B不符合题意;C.以人为参照物,被研究的是岸边的树,岸边的树和人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故岸边的树是运动的,故C符合题意;D.以河水为参照物,被研究的物体是船,因为是顺水而下,船和河水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船是静止的,故D不符合题意.9、B【详解】A.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故A项不符合题意;B.由得,一瓶1.5L的矿泉水质量约为:;故B项符合题意;C.河北唐山夏季的最高气温约为40℃;故C项不符合题意;D.初中生100m赛跑的时间约为13s;故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10、C【详解】A.冰雪消融是熔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故B不符合题意;C.冰雕变小,冰直接升华为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故C符合题意;D.雾凇是水蒸气遇冷凝华为固态的小冰晶;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11、A【详解】单位换算:所以v3>v1>v2故选A。12、B【详解】蒸发的快慢与液体温度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快慢有关,液体温度越高、液体表面积越大、液体上方空气流动的越快,蒸发就越快,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空气的流动又增加液体温度,其余三项均减小蒸发。故选B。二、填空题13、1.15(1.13~1.17均正确)cm-14℃【详解】[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测量起始刻度是2.00cm,末端刻度为3.15(3.13~3.17均正确)cm,所以纽扣的直径为1.15(1.13~1.17均正确)cm。[2]由图可知,温度计的示数在0℃以下,分度值是1℃,所以温度计的示数是-14℃。14、4:35:34:3【详解】由可得,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如果把甲物体截去一半,乙截去,则它们剩余部分的质量为、,剩余部分的质量之比为;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体积和质量无关,所以如果把甲物体截去一半,乙截去,它们的密度不变,则它们的密度之比.15、【详解】[1]火车的速度火车完全过桥通过的路程大桥的长度[2]从鸣笛到听到回声,声音传播的距离设鸣笛时火车车头到山崖的距离是,则有解得16、虚实【详解】[1]由图可知,图1中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像,此时露珠相当于放大镜,所成的像为虚像。[2]图2中观察远处时,成倒立、缩小的像,此时所成的像为实像。三、实验题17、见解析【详解】(1)用调好的天平分别测出小铁板A、B的质量、,用刻度尺测出小铁板B的长和宽。(2)小铁板A、B密度相同,由可知,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为两铁板的厚度相同,所以,它们的体积和面积之间的关系为小铁板面积以上三式联立,可解得,小铁板A的面积18、A、B或C、D厚度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异侧焦点控制变量法【详解】(1)[1]探究焦距与材料的关系,则应保证除材料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则应选择A、B或C、D。(2)[2]A和C两个透镜材料相同,厚度不同,则可用于探究凸透镜焦距与厚度的关系。[3]比较实验现象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异侧焦点。(3)[4]每次控制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19、机械闹钟声音稳定B泡沫【详解】[1][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音叉和闹钟都能够发出声音,但机械闹钟的声音稳定且有规律,而音叉的声音不稳定,本实验是探究材料的隔音效果,须要有稳定的声源,所以可以选择机械闹钟作为声源较为合适。(1)[3]A方案中,由于人耳听到的响度只能凭感觉判断,对于响度差别不大的声音,无法区分,所以不可靠;B方案中,通过比较到鞋盒的距离判断隔音效果,因为距离可以测量,有可靠的实验数据,能够较好的判断隔音效果,所以应选B方案。(2)[4]由实验数据可知,利用泡沫塑料作为填充物时,在很短的距离时就听不到声音了,所以其隔音效果最好。四、作图题20、【详解】通过第一个透镜的光线比起入射光线更加远离主光轴,即光线发散了,所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