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完整版_第1页
《辛亥革命》完整版_第2页
《辛亥革命》完整版_第3页
《辛亥革命》完整版_第4页
《辛亥革命》完整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页,共三十四页。第9课辛亥革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哈尔滨市实验学校张荷婷第二页,共三十四页。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革命政党:思想基础:民族民权民生第一个全国性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东京)三民主义第三页,共三十四页。第9课辛亥革命革命志士的奋斗起义名称起义时间起义地点领袖革命对象起义结果起义影响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萍浏醴起义1906年刘道一蔡绍南萍乡、浏阳、醴陵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清政府失败安庆起义1907年安庆、绍兴徐锡麟秋瑾失败黄花岗起义1907年广西镇南关孙中山黄兴广西起义1911年孙中山黄兴、赵声广州失败失败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清政府清政府清政府第四页,共三十四页。

第9课辛亥革命

后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因此,这次起义也被称作“黄花岗起义”。

…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烈士林觉民《与妻书》

本日即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不敢有负诸贤之期…绝笔于此,不胜系恋。

——黄兴绝命书

他们的青春、幸福乃至生命,都与国家存亡的时代主题紧紧相连;他们甘愿用自己的一切作为祭品,奉献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黄花岗起义第五页,共三十四页。第9课辛亥革命革命志士的奋斗起义名称起义时间起义地点领袖革命对象起义结果起义影响萍浏醴起义1906年萍乡、浏阳、醴陵刘道一蔡绍南清政府失败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安庆起义1907年安庆、绍兴徐锡麟秋瑾清政府失败广西起义1907年广西镇南关孙中山黄兴清政府失败黄花岗起义1911年广州孙中山黄兴、赵声清政府失败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探究:革命党人的四次起义有哪些共同之处?第六页,共三十四页。第9课辛亥革命革命志士的奋斗探究:革命党人的四次起义有哪些共同之处?起义地点起义目标起义结果起义领导者大多都有经历均在南方都是清军都失败留学第七页,共三十四页。材料一:同盟会领导的多次起义,由于群众基础薄弱,又往往采取突然袭击的单纯军事冒险方式,所以最后都失败了。但是,每次起义都使清王朝的统治受到了打击。革命党人那种以满腔热血为革命奋不顾身的崇高精神,振奋了全国人民的反抗意志,激起更多的人投身于反清斗争。

——白寿彝《中国通史》材料二:此次以限于资财,不能经营北方,只能就广州下手。┅┅八百人选定后,以费用不足,不能早集。┅┅然宽犹未足,而被敌人严防,事泄人拿,不得不东,故此失败。——孙中山试分析:革命志士领导的这些起义为什么会失败?这些起义的起到了什么作用?1、参加人员少,缺乏群众基础2、发动的条件不够成熟(准备不充分)3、资金不足4、没有军队的参与,没有受过军事训练第八页,共三十四页。距七十二烈士之死未及半年,便发生了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武昌起义一声炮响,统治中国268年的大清帝国摇摇欲坠了…

…第9课辛亥革命第九页,共三十四页。第9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事准备湖北新军为清末洋务派张之洞训练的“新式”军队。由于湖北新军将领多选自武备学堂学生和派日军事留学生,士兵大部分系新招募,因而士兵相对质朴,将领比较开明,湖北新军在清末成为革命党人开展宣传与组织活动的良好舞台,军内遍布革命党人。当中以共进会及文学社两个革命团体渗透最广。这也是湖北新军成为最早觉悟的清朝进步军人的原因。第十页,共三十四页。第9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事准备第十一页,共三十四页。保路运动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创造了条件。迫使清军被调到四川,湖北军备空虚,起义爆发。第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第9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具备的条件小组讨论武昌起义爆发有哪些有利条件?1、革命组织文学社和共进会2、同盟会的推进3、起义军主力为倾向革命的新军4、保路运动的推动第十三页,共三十四页。第9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事准备第十四页,共三十四页。武昌起义在中国腹心地区打开一个缺口,成为对清王朝发动总攻击的突破口,并在全国燃起燎原烈火。武昌起义时的革命军战士第9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第十五页,共三十四页。第9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过程第十六页,共三十四页。★武昌武昌起义后全国十几个省宣布独立汉口汉阳清王朝迅速土崩瓦解第9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结果武昌起义是辛亥革命的首义。第十七页,共三十四页。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1911年10月10日(4)起义过程:武昌起义(2)主要力量:(3)起义时间:发动起义(7)辛亥革命历史意义:(5)结果:(1)谋划: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起义。夺取军械所进攻总督衙门武汉三镇光复湖北军政府成立胜利,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两千多年封建帝制(6)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9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总结第十八页,共三十四页。大清皇帝:溥仪民国总统:孙中山问题一:政治上有何积极影响?政治上: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材料一:第9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结果第9课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影响第十九页,共三十四页。材料二1912年至1919年八年间,中国的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建成厂矿470多个,投资9500万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八年超过了过去的40多年。

——严中平等编《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经济: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年代新建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数量(家)年平均增长数(家)新投资(万元)平均增长(万元)1895—1900年104172300383.31901—1911年326308620783.71912—1919年4706095001187.5第9课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影响第二十页,共三十四页。材料三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83天后,在全国人民的反对声中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张勋拥戴溥仪复辟,同样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仅维持了12天就草草收场。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第9课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影响第二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社会生活:移风易俗材料四第9课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影响第二十二页,共三十四页。社会生活:服饰第二十三页,共三十四页。这一组图片体现了中国近代以来礼仪上的重大变化,即晚清时的跪拜礼(图一)——民国初期的鞠躬礼(图二)——1922年的握手礼(图三),反映了中国社会由封建等级森严到社会地位平等的变化,也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

图一百姓跪官图二躬身问候图三握手社会生活:礼仪第二十四页,共三十四页。1906年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以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半壁东西三楚雄,刘郎死去霸图空。尚余遗业艰难甚,谁与斯人慷慨同。

——孙中山赋诗哀悼刘道一(1884-1906年)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时间人物结果1906年同盟会刘道一、蔡绍南地位地点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影响萍浏醴起义第9课辛亥革命革命志士的奋斗第二十五页,共三十四页。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1907年夏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安庆徐锡麟(1873-1907年)徐锡麟审讯时曾写道:“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今日始达目的。”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麟囚于枷,至市,剜其肉,剐其体肤,剖心斩首而死。

——《清史稿》

安庆起义第9课辛亥革命革命志士的奋斗时间人物结果成果地点第二十六页,共三十四页。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在浙江绍兴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1907年徐锡麟、秋瑾安庆刺杀安徽巡抚恩铭秋瑾(1875-1907年)

徐锡麟起义失败,她拒绝逃,被逮捕后,拒不写自供状,只写下了七个字“秋风秋雨愁煞人”用七个字说尽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担忧。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

秋瑾工诗文,有‘秋风秋雨愁煞人’名句,能跨马携枪,曾东渡日本,志在革命,千秋万代传侠名。

——宋庆龄为秋瑾纪念馆题词同盟会群英中文武双全的奇女子——女侠秋瑾

安庆起义第9课辛亥革命革命志士的奋斗时间人物结果成果地点第二十七页,共三十四页。失败。1907年孙中山、黄兴黄兴(1874年--1916年)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

孙中山在阵地为伤员包扎,并亲手发炮,竟打得很准。他慨言道:“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发炮击清军耳!”孙中山广西起义第9课辛亥革命革命志士的奋斗时间人物结果经过第二十八页,共三十四页。1911年4月孙中山、黄兴、赵声孙中山赴欧美各国募集起义经费,黄兴到香港设立统筹部,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广州黄兴在准备尚未就绪的情况下,临时决定提前举事。他亲率一百余名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总督张鸣岐吓得爬后墙逃走。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苦战一昼夜。失败。黄花岗起义时间人物结果经过地点准备第9课辛亥革命革命志士的奋斗第二十九页,共三十四页。

第9课辛亥革命

后来,将收敛到的七十二具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因此,这次起义也被称作“黄花岗起义”。

…于悲啼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烈士林觉民《与妻书》

本日即赴阵地,誓身先士卒,努力杀贼,不敢有负诸贤之期…绝笔于此,不胜系恋。

——黄兴绝命书

他们的青春、幸福乃至生命,都与国家存亡的时代主题紧紧相连;他们甘愿用自己的一切作为祭品,奉献于中华民族复兴之路。黄花岗起义第三十页,共三十四页。

第9课辛亥革命影响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盖,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事虽不成,而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轰轰烈烈之概,已震动全球,而国内革命之时势,实以之造成矣。

——孙中山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加速了革命发展的进程。第三十一页,共三十四页。第9课辛亥革命革命志士的奋斗第三十二页,共三十四页。名词解释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清宣统三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