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计划项目申请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1页
教学改革计划项目申请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2页
教学改革计划项目申请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3页
教学改革计划项目申请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4页
教学改革计划项目申请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改革计划项目申请书时间:2011-4-1216:23:22点击:13104项目名称申请金额1万元起止年月04年3月至05年3月项目主持人姓名张永恒性别男出生年月民族汉专业技术职称教授现任职务学位硕士最终学位授予国别或地区中国主要教学工作简历时间课程名称授课对象学时所在单位00-03年热泵技术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制冷压缩机热力系统仿真与优化指导毕业设计机车96,97,98辆98,机设004,热动99热动99热动99热动99,00机车96,汽车高职99,热动9990136643264共20人机电学院主要教学研究工作简历时间项目名称项目来源主要鉴定意见获奖情况1996年1998年2000年热工类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加快热工类课程教学改革,致力培育具有工程观点的工科大学生热工分析能力综合训练自选自选自选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教学成果二等奖校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目组主要成员姓名年龄专业技术职称职务工作单位主要教学科研领域项目中的分工签章王良璧40教授培育模式研究,传热学课程建设梅元贵40教授培育模式研究与实践李刚41副教授专业课、试验课改革与实践常立民40副教授工程热力学课程建设与实践曹茹35讲师工程热力学课程建设与实践研究内容和目标摘要(限200字以内)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展的要求,探究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进展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认真研究国内外高校相关专业特点,制定落实热动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完善有关典型课程建设内容,并进行实践,总牢固施效果。具体内容如下:1.新形势下本科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研究;2.与市场经济需求相适应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3.教学方法研究;4.试验教学研究;5.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研究;6.利用国家级、省级课程资源的研究。预期结果:1.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展需求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建设要求与实施方案。2.以热动专业部分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为试点,按课程建设要求编写规范、开发必要的教具、教学课件等。3.创建激励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的机制,并进行实践。.2.

项目的立项依据和目标1本项目及国内外同类工作的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为了适应新形势下教育进展的规律及社会对各类特地人才的需求,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平凡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新的专业目录不单纯是原相近专业的合并,而是依据学科分类,结合我国国情设置专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打破了以往按产品,过细、过窄设置专业的局面。不仅学生择业要面对市场,更重要的是高校也要面对市场。如何确定新的本科人才培育模式,反映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教育方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任务。由于各高校原所属部门的不同及过去按行业、产品设置专业的影响,各高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育计划虽然总体框架相像,但在专业必修、限选、任选课设置、教学环节安排上有很大不同。在扩大专业适应面的同时,仍突出了自身的特色。如1)华北电力大学突出“培育能在电力及其他行业、各企事业单位从事热能工程运行管理、设计、技术开发、科学研究等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2)浙江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育目标为:培育能源与环境工程和热工把握自动化方面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育学生从事热电企业生产管理和能源科技研究创新的能力。3)哈尔滨工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育目标为:培育适应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全面进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在热能与动力工程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设热能工程、热力发动机(透平机械)、流体机械与工程、空调与制冷四个专业方向。4)西安交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热能工程、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工程、流体机械、汽车工程等专业方向,各专业方向可选修其他方向课程。其他高校如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则在1999年制订的人才培育计划中就已不按专业方向设置专业课,要求学生在列出的限选专业课中修满规定的学分。上海交通大学最新制订的人才培育计划与众不同,全面实行了学分制。突出特点是,设置的专业选修课不仅数量多而且范围广,从传统热动专业的锅炉、气轮机、内燃机、制冷到环境工程、大气污染把握、热、机、电一体化、振动噪声测试技术、建筑给排水、施工组织与管理等。不论专业课是按专业方向的模式设置还是按课程模块的模式或其他模式设置,人才培育计划中都明显地带有专业方向的特征。由于用人单位受传统“专业对口”观念的影响及企业实际技术分工的现状,现行大口径专业按专业方向制订人才培育计划的模式,在肯定程度上适应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展和高校改革的深化,专业方向越来越朝着拓宽和相互渗透的方向进展。由此可见,各高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育具体目标不尽相同,各有特点。就人才培育模式来说,各高校仍处在探究和改革阶段。虽然我们已按我校的情况,结合有关院校的阅历,制定了我校热动专业本科人才培育计划,但在计划的落实上仍有许多工作要做,需要采取切实的步骤、方法、手段保证计划的实施。本项目在研究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的基础上,选3-4课程上进行试点,考察所提方案的效果。.3.

2、本项目的改革研究内容、目标、主要特色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依据目前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教学改革的进展情况,我们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1.新形势下本科教育人才培育模式研究;2.与市场经济需求相适应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3.教学方法研究。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给学生传授与时代同步进展的本学科学问;4.试验教学研究。充分利用现有试验设备,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育5.培育学生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的研究。通过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使学生受到工程和基本科研能力的培育;6.利用国家级、省级课程资源的研究。

.4.

3、本项目改革研究的预期结果和具体成果预期结果:1)提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展需求的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课程建设要求与实施方案。2)以热动专业部分学科基础课、专业课为试点,按课程建设要求编写规范、开发必要的教具、教学课件等。3)创建激励学生参与实践、创新的机制。具体成果:1)提交“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研究报告。2)提交“传热学”、“工程热力学”、“内燃机原理”课程建设资料,包括:教学大纲,试验大纲,教案、课件、实施报告等。3)从以上课程中,选定一门按省级课程建设,年内申请省级课程。4)制定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育“实践、创新”实施方案。5)发表研究论文2-3篇。.5.

4、本项目改革研究的总体安排及进度2004.3—2004.5收集资料,召开有关专家的专项研讨会;2004.3—2004.7制订创新能力培育基本内容与要求,并在00级毕业设计中落实,总牢固施效果。2004.5—2004.6以国内、外有关高校人才培育计划、热动专业人才需求、就业情况等为依据,提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人才培育模式和配套课程体系与教学环节,制订创新教育培育方案,制订实施步骤。2004.6-2004.9集体分析教材,编写有关教学文件,制做教学课件,制定实践和创新能力培育目标与内容。2004.9-2005.1在有关课程中实践教改方案。2005.1--2005.3总结、整理研究报告。.6.

5、已有的工作基础及条件自1996年以来课题组成员完成教学改革项目三项,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在热动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方面积累了肯定的阅历。参与本项目的教师多年来始终从事热动专业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及科研工作,对教育教学规律有肯定的认识,并将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运用在教学实践中,发表教学论文4篇。近几年始终参与“全国热工类课程指导委员会”组织的教学改革研讨会,了解了热动专业及热工类课程改革的动向。结合热动新专业的建设,课题组教师走访了国内有关高校,了解了这些高校热动专业的建设情况,收集了较新的热动专业人才培育计划,试验指导书,购买了“传热学”、“锅炉原理”等课程的多媒体帮助教学资料,这些资料对本项目的开展有肯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近几年,我们在采用多媒体教学、使用外语原版教材,创建课程,创建校外试验基地,毕业设计创新等方面做了肯定的工作,但有待进一步总结、整理和实施。热动专业已连续招生五届,社会对热动人才有肯定的需求,热动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