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1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2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3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4页
山西省太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诊断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全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上午8:00—10:00。2.答卷前,学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编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一、语言积累与运用班级举办“文化遗产我来讲”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1~5题。【身边的文化遗产】晋祠,位于太原市西南25公里,是后人为纪念唐叔虞所建的祠宇,来到这里可以远离城市的喧嚣,徜徉于优美的自然风景之中,还可以领略其历史悠久的古建筑群;钟楼街,因一座钟楼而得名,游人luòyì不绝,这里既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老太原人的回忆,又展现了新太原的蓬勃朝气。一座富有文化底蕴和现代气息的古城正以它意气风发的姿态深情款款走进我们的生活。1.请给上面语段中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喧嚣luòyì不绝2.请你提取上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主干,写在下面横线上。3.下面是太原永祚寺双塔的图片以及小宇同学撰写的解说词,请你根据图片内容、结合语境补写解说词中空缺的句子。永祚寺双塔,位于寺之东南,名宣文塔。两塔均为八角13层,高约54.7米。砖筑楼阁式,塔表仿木结构,用砖磨刻成斗拱、坊和檐椽,塔内设踏阶可达最上层,双塔凌霄,凭窗远眺,太原风光历历在目。“凌霄双塔”是美丽太原的城市标志,这两座塔建成后,太原的文章圣手层出不穷,于是人们也把双塔取名为“文笔双峰”。两塔犹如______,相映成趣,吸引着每一个专访和途经太原的宾客。【笔下的文化遗产】4.小华想用诗文名句丰富“笔下的文化遗产”展板内容,请你帮他补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诗文原句。文学作品中的诗情(1)南渡逃亡时,李清照借大鹏高飞的形象,以一句“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抒勃勃凌云志。(2)中原沦丧后,朱敦儒以一句“中原乱,______,几时收?______”,传无限悲慨意。(3)安史之乱中,杜甫见花开而落泪,闻鸟鸣而惊心,以一句“______,______”,抒拳拳爱国情。(4)敌军列阵前,李贺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志士的典故,以一句“______,______”,表耿耿忠君心。(5)抗日战争时,茅盾以一句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______”,赞中华民族凛凛浩然气。(6)和平年代里,我们将秉承孟子大丈夫之道,以“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激荡出我们青春的力量!5.下面是求真小组制作的名著《昆虫记》的思维导图,请你帮助他们将下面图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二、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乙】《书》①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②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故方其盛也,举③天下之豪杰,莫④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⑤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⑥,而智勇多困于所溺⑦,岂独伶人也哉!(选自《伶官传序》)【注释】①书:《尚书》,儒家经典著作。②逸豫:安闲快乐。③举:全,所有的。④莫:没有人。⑤伶人:宫庭里供统治者娱乐表演的人物。⑥忽微:极细小的东西。⑦所溺:沉溺迷恋的人或事物。6.辨词义:请借助表格中的方法提示,解释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方法提示探究结果查字典:曾①竟然;②曾经③同“增”,增加(1)曾益其所不能 曾:______同义词语迁移法:家喻户晓(2)而后喻 喻:______7.明句读:请结合文意,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三处)故 天 将 降 大 任 于 是 人 也8.通文意:请你翻译下面两句话的意思。(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______(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译文:______9.晓其理:读了这两篇文章,有个同学说“人应该多一点忧患意识”。你认同他的这种说法吗?请结合两篇选文谈谈看法和理由。(二)阅读下面的说明文,完成10~12题。①晋阳古城是太原故城,其遗址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古城始建于春秋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焚毁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79年),连续使用近1500年。晋阳古城作为“盛唐北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历史上晋阳城军政地位特殊,曾作为赵国初都、汉晋干城、东魏霸府、北齐别都、盛唐北京而享誉江河南北。②晋阳古城遗址包括城池遗址、宗教寺观遗址及墓葬遗址三部分。遗址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城池遗址内以自然耕地为主,遗址西高东低。晋源镇、古城营村、南城角村、东关村以及晋源化肥厂坐落于古城遗址之上。③今古城营村西1000米处,尚存两段呈南北走向的古城墙遗址。该遗址长约500米,宽约12米,高约5米,应该是西晋刘琨建筑的并州城西城垣,俗称“外城”“西坡上”。这两段古城墙遗址虽然因为年代久远失去了原貌,却依然庄严厚重。每当秋风吹起墙头瑟瑟蒿草,人们仿佛穿过历史的帷幕,回到当年辉煌兴盛、金戈铁马、战火纷飞的场景之中……④顺古城墙遗址向南到南城角村的二郎庙,便是晋阳古城的西南角;往北到罗城老爷阁旧址,为晋阳古城的西北角。古城墙之西有地名“看兵台”,相传是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李治讲武的遗址。⑤老爷阁之东,在20世纪50年代尚有150余米东西走向的城墙遗址,是晋阳西城北城垣。顺此向东,至东关村真武庙北的沙河堰上,有地名“视汾楼”,相传武则天在晋阳时,曾登临“视汾楼”观鱼赏景。⑥寺观遗址是古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晋阳古城以西的吕梁山支脉龙山、天龙山一线,历史上寺观林立,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寺观遗址。著名的有坐落在悬瓮山下的晋水源头晋祠,反映我国南北朝至隋唐各个时代石窟艺术和石窟发展史的天龙山石窟,礼佛游览胜地蒙山下的千年古寺开化寺,龙山最早的建筑童子寺及其燃灯塔,曾发现“五重棺椁”及佛祖舍利的太山龙泉寺,始建于北齐皇建元年(公元560年)的天龙山寺等等。他们像一颗颗色彩斑斓的明珠,镶嵌在晋阳古城周边,成为“晋阳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⑦晋阳古城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名城重镇,几个朝代的都城、别城,虽然被埋地下,但它在中华文明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陆续发现的西晋古城墙、北齐大明殿遗址、隋朝所建惠明寺舍利塔、元朝所建长春观等众多古迹,不断震撼着考古界,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观赏。相信不久的将来,考古工作者一定会挖掘出更多晋阳古城遗址的秘密,将“晋阳文化”发扬光大。⑧晋阳古城遗址,不仅是晋阳文化的载体和支撑,也是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像这样时代漫长、范围广大而又突然毁弃的大都市,毁弃后没有再遭受大规模的破坏,在中国乃至世界城市遗址中都很少见,所以被人们称为中国的“庞贝城”。因此,它的保护、发掘和研究,对探讨中国城市布局演变和盛唐城建规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地域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八年级一班开展“晋阳文化探寻”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任务。【任务一】10.下面是笃学小组制作的“晋阳古城知识卡”,请你阅读文章,帮助他们把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完整。晋阳古城地理位置太原市晋源区古城历史始建于春秋周敬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97年),焚毁于北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79年),连续使用近1500年古城遗址城池遗址、(1)______、墓葬遗址研究意义(2)______【任务二】11.说明文语言要准确、严谨。为制作“晋阳古城资料册”,树人小组的同学在讨论时出现了以下分歧,请你仔细研读他们的说法,并发表你的看法。原文语句同学争论我的看法该遗址长约500米、宽约12米、高约5米,应该是西晋刘琨建筑的并州城西城垣,俗称“外城”“西坡上”。小智认为:句中的“约”字太过啰嗦,应该删掉。小慧认为:有“约”字数据显得不准确,应该删掉。(1)______古城墙之西有地名“看兵台”,相传是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唐高宗李治讲武的遗址。小文认为:句中相传的内容不真实,应当删除。小天认为:只删除“相传”两个字就可以了。(2)______【任务三】12.创新小组准备拟写一份“保护山西文化遗产”的倡议书,请你写一段话,从内容和格式两方面提示他们怎样写好这份倡议书。(三)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3~16题。______王洁①大地褪去了斑斓的秋色,冬日如期而至。西安的冬日,地上堆积着枯黄的落叶,光秃秃的树枝在凛冽的风中颤抖。在这寒冷的季节里,总盼着温暖的春天早点到来。我不由得想起城郊穆柯寨村的春天,那一望无际的芦苇荡,在和煦的暖风中,如波涛滚滚的绿色海洋,沁人心脾的芦草清香迎面扑来,一片盎然生机。不知道那片芦苇荡,在冬日里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②晨光微露,我沿着出城的公路骑行。村庄笼罩在薄雾当中,乡道上行人稀少。穆柯寨仿佛还在沉睡中,显得幽静而质朴。我穿过茫茫的田野,路过连片的村宅,沿着小路拐过几个弯,不一会儿,一大片漫天蔽日的芦苇荡便出现在眼前。白茫茫的苇丛层层叠叠,一直延绵到视线的尽头,与天边火红的朝阳相接。③一缕缕金色的霞光透过云层洒向芦苇。一株株并肩而立的苇秆挺立着,顶着饱满的穗子,芦花摇曳,曼妙多姿。叶片和花穗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在霞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微风过处,洁白的芦花飘飘洒洒地飞舞着,宛若浪漫的雪花纷飞,又仿佛千万只白蝴蝶翩然展翅。此刻,每一朵芦花仿佛都是一个美妙的音符,在寒风中跳跃着,共同奏响一曲冬季恋歌。④晨光尽洒,蓝天白云下,芦花如雪肆意飞扬,在水光中映出美丽的倒影。眼前这迷人的画卷,为秦楚古道上苍凉沉寂的冬日,增添了一抹浓浓的诗意和几分款款的柔情。闭上眼睛,耳畔,只有风的吟唱和花穗的簌簌低语,似有似无的云雀啾鸣缥缈旷远。⑤正当我惬意地独享着这一片美好时,一阵“哗哗”的桨声由远而近。睁开眼来,只见一只小船在湖水中荡漾而来。我向划船的少年打了个招呼,便踏上了小船。船桨不紧不慢地划出圈圈涟漪,小船钻进了芦丛深处。阳光透过苇秆洒向水面,湖水如碎金子闪烁着光芒。飘扬的芦花划过我的指尖,又拂过我的头发,飘向那些在浅水里觅食的水鸟,落在它们的翅膀上,与洁白的羽毛浑然一体。那些水鸟立在芦苇丛中,优哉游哉地晒着太阳,偶尔用细长的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忽尔钻进水里叼出一条小鱼。船桨惊动了那些正在栖息的鸟儿,它们扑腾着翅膀飞远,激起层层细浪,掀动丛丛芦苇,抖落出蓬蓬芦花。⑥千百年来,时光荏苒,这片芦苇荡陪伴穆柯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穆柯寨历史悠久,村口的古树盘根错节,斑驳的树皮上写满了沧桑。如今古树历尽风霜雨雪,依然屹立不倒,陪伴着穆柯寨祖祖辈辈的乡民们,经历着一次又一次春去秋来,迎来一场又一场芦雪纷飞。⑦相传,历史上女将穆桂英曾屯兵于此,谱写了巾帼英雄之歌。不知,穆桂英是否在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下沉吟苦思兵法布阵?是否走进过这一望无际的芦苇荡?阵阵芦花飘来,落在她的头顶,装点着她的发髻,那是一幅多么令人神往的画面。⑧一只白鹭扑腾着翅膀飞过来,停在我们的船舷上,打断了我那无边无际的遐思。小船划出苇丛,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片开阔的湖面。艳阳高照,水天相接,芦花纷飞。⑨冬日的芦苇荡,虽没有春天的生机盎然,没有夏天的蓬勃绿意,不似秋天的灿灿金黄,却呈现出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素雅风姿和寂静之美。这种美是北方的冬日所独有的,足以打动每一颗向往宁静的心。沐浴着芦花雪,我的内心也慢慢静下来,沉醉其中。(有删改)13.【解题】从《芦花雪》与《寂静冬日》中选一个作为本文的题目,你会选择哪一个?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14.【赏言】散文的语言独特而有韵味。请从下列两句话中任选一句,按要求赏析。(1)船桨惊动了那些正在栖息的鸟儿,它们扑腾着翅膀飞远,激起层层细浪,掀动丛丛芦苇,抖落出蓬蓬芦花。(从叠词的角度赏析)(2)冬日的芦苇荡,虽没有春天的生机盎然,没有夏天的蓬勃绿意,不似秋天的灿灿金黄,却呈现出一种让人心旷神怡的素雅风姿和寂静之美。(从对比或抑扬的角度赏析)15.【探究】有个同学觉得文中第⑥、⑦段的内容游离于文章主题之外,不如删去。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结合文章主题说说理由。16.【悟读】作者喜爱北方冬日所独有的宁静之美,请你简要复述本文内容,把穆柯寨的宁静之美分享给大家。写作提示:①突出景物特点;②不少于100字。三、作文17.岁入腊月,春节将至。如果可以,沿着静谧的上官巷东行到尽头,古朴恢宏的太原文庙将向你讲述一段尘封的历史;如果可以,顺着热闹的桥头街西行,历史悠久的“清和元”饭店将制作风味独特的头脑等待你的品尝;如果可以,沿滨河路南下至清徐,五彩纷呈的“闹红火”将点燃你的节日热情……请以“这个春节,如果可以,……”为开头,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少于600字。写作提示:①作文选材可以不受导语限制;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校名等信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期末学业诊断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等级评定建议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1分)1.Xiāo 络 绎(每空1分,共3分)2.古城走进生活。(共2分)3.一双孪生姊妹(一对巨笔)(符合语境即可,共2分)4.(1)九万里风鹏正举(2)簪缨散 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3)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4)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5)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6)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每空1分,多字、错字、漏字均不得分,共10分)5.文学价值:可读性很强的优美散文,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常以拟人化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读来情趣盎然。科学价值:富有科学性的昆虫学著作,记录昆虫生活,揭开了昆虫世界的奥秘;作品蕴含的科学精神可以激发人们探索的欲望;作品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万物的赞美。(大意对即可,每种价值各2分,共4分)二、阅读(39分)(一)(13分)6.(1)同“增”,增加(或③)(2)了解,明白(每空1分,共2分)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每处1分,共3分)8.(1)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2)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闲快乐可以使自身灭亡。(大意对即可,每句2分,共4分)9.示例:我认同他的说法。甲文中“生于忧患”、乙文中“忧劳可以兴国”,都指出忧患意识的益处,说明一个人多一点忧患意识,更容易奋发有为,成才担当大任;甲文中“死于安乐”、乙文中“祸患常积于忽微”,警示我们安逸中多一点忧患意识,我们便不会“困于所溺”。(大意对即可,看法、理由2分,结合两篇选文2分,共4分)(二)(12分)10.(1)宗教寺观遗址(2)晋阳文化的载体和支撑;重大历史事件的重要见证;对探讨中国城市布局演变和盛唐城建规制,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第一空1分,第二空3分,共4分)11.(1)不能删除,“约”表示估计,说明数据不是绝对精准,删去后与事实不符,该用“约”这类限制性词语时,不能只图简练或“故作精确”,删去反而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大意对即可,“约”字作用1分,结合他们的说法1分,共2分)(2)不能删除相传的内容,这些内容能为城池遗址增加历史文化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相传”是长期以来互相传说的意思,不能删去,删去后成为肯定是显庆五年唐高宗讲武遗址了,反而与事实不符,不能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严谨。(大意对即可,“相传”内容作用1分,结合他们的说法1分,共2分)12.示例:创新小组的同学们,写“保护山西文化遗产”的倡议书,首先应该注意格式规范,倡议书一般由标题、称呼、正文、结尾、落款五部分组成。标题第一行居中,称呼顶格写在第二行开头,一般第三行空两格写正文,结尾要写上倡议者的希望和建议,最后是署名和日期。其次正文要介绍倡议的背景、目的,根据主题提出倡议的具体内容和要求,例如制作海报等宣传山西文化遗产,让大家确立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做到表达得体。(大意对即可,倡议书格式提示2分,内容提示2分,共4分)(三)(14分)13.示例一:我选择《芦花雪》。“芦花雪”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花洁白、翩然的特点,以芦花雪为题目,富有诗意;题目有悬念,可以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以“芦花雪”为题可以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