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0分)

1.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花香四溢B.大海捞针C.滴水成冰D.百炼成钢

2.安全重于泰山,下列标识与安全无关的是()

3.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理念是“绿色、共享、开放、廉洁”。从环保角度考虑,冬奥

会赛事服务车辆最理想的燃料是()

A.氢气B.天然气C.酒精D.汽油

4.石墨烯是用机械剥离法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它由碳原子构成,并且只有一层原子厚度。

它是目前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它的硬度比石墨大

C.它能溶于水D.它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

5.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据测定,海洋中含有80多种化学元素,其中含量最

多的是()

A.氧B.氢C.氯D.钠

6.叶子发黄的水稻易倒伏,专家建议施用含钾的复合肥料。下列肥料符合要求的是()

A.NH4N03B.KNO3C.NH4H2PO4D.K2sO4

7.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含有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A.C02B.COC.N2D.02

8.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授课时利用酸碱指示剂变出漂亮“奥运五环”。把指示剂甲基橙

(Ci4H3sOsNa)加入乙酸溶液中变出红色环,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变出黄色环•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碳酸钠溶液呈酸性B.碳酸钠溶液与乙酸混合产生气泡

C.把甲基橙加入石灰水中呈红色D.甲基橙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9.某锂电池中含LiMnOz,其中锂元素(Li)的化合价为+1。则镐元素(Mn)的化合价是()

A.+1B.+2C.+3D.+4

10.科学家在深海海底发现了大量未来太阳能发电必需的元素一一硅。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

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硅属于金属元素B.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

C.碌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2D.硅的原子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11.实验室要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选用规格为20mL的量筒

B.实验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⑤③

C.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

D.操作⑤中,若有少量的水洒出,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

12.叠氮化钠(NaN3)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汽车经撞击后,30ms内引发Na$生成金

属钠和氮气,打开安全气囊。撞击过程发生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

B.生成乙、丙的质量比为2:3

C.图中涉及的反应类型为复分解反应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3N2T

13.两种盐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1

ac1

A.溶解度:Na2cO3>NaCl

B.10。(2时,Na2c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10

C.Na2c。3中含有少量NaCl,可溶于适量热水再降温结晶提纯

D.20K时,将120gNa2cO3溶液冷却到1。℃可析出固体10g

14.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除去CC)2中的少量co点燃

B鉴别双氧水和蒸储水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镒

C鉴别H2和CH4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洁净烧杯

D鉴别CuO粉末和木炭粉观察颜色

A.AB.BC.CD.D

15.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所示装置,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塑料袋中充有空气,

一段时间后压瘪塑料袋,向瘪塑料袋中缓缓吹气。测定结果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氧2

气20-25000

l8二

x(

16I

A-20000氧p

14p

Am

12化H

/%A-15000o

10碳.

*8o

浓o

610000o

度l

4/次

25000:!)

O102030’4050607080

图时间

图12/s

A.35s时开始向塑料袋中吹气

B.曲线②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

C.80s时氧气的浓度比二氧化碳的低

D.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的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5.0分)

16.化学与生活、能源、科技等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Q)油菜花开,遍地金黄.油菜花粉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钙、铁、锌,这里的“钙、铁、锌”

指的是(选填“元素”“分子”“离子”)。

(2)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长期饮用

硬水对身体有害,生活中通过采取的方法将其软化。

(3)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它们燃烧时产生的尾气对空气造成污染。为减少污染,

有些城市部分汽车已改用作燃料。

(4)厨房中常见的食材有大米、面条、鸡蛋、西红柿、食用油、食盐等,其中富含蛋白质的食

材是。

(5)下列厨房用品中,主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填字母序号)

a.陶瓷餐具

b.精钢菜刀

c.涤纶围裙

d.纯棉抹布

17.I.为解决温室效应加剧问题,科学家正在研究如图所示的二氧化碳新的循环体系。请回

答下列问题。

分离、浓缩

(1)反应①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反应,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

(2)甲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U.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科学家在700汽、催化剂条件下,利用四氯化碳与钠反应成功制得

金刚石,并生成氯化钠。

(3)金刚石可用作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的性质是。

(4)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却不相同,其原因是。

(5)利用四氯化碳与钠制得金刚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18.黄铜是铜锌合金,可用于制造钱币、机器零件等。利用黄铜制造各种物品的过程中,会

产生大量的黄铜渣,主要含有Zn、Cu、ZnO、CuO«一种利用黄铜渣获取金属铜和硫酸锌溶

液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稀蕉I酸过量1Zn

负铜港H最溶T过流旧毛换T过滤|"AZnSO,溶液

TT

Cu滤渣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黄铜不能被腐蚀

b.黄铜的硬度比铜小

c.黄铜的熔点比锌低

(2)“酸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置换”过程中需要加入过量Zn的目的是。

(4)为进一步提高原料利用率,得到更多的铜和硫酸锌溶液,需要对流程中的“滤渣”进行处

理,向滤渣中缓慢加入(选填“稀硫酸”或“稀盐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

时停止加入,过滤。

(5)上述流程中,能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事实是o(任写一条)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I小题,共10.0分)

19.如图所示是实验室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

(2)实验室要制取一瓶氧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是(填字母序号);发生装置中产生氧气

的化学方程式是。若选用F装置收集氧气,验证氧气已经集满的方法可用移

近导管口(选填"a”或"b”)。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而不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原

因是0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0.实验室里有一种黑色粉末,该粉末可能由铁粉和氧化铜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为了

确定该粉末的成分,同学们进行如下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猜想假设】

I.黑色粉末是铁粉。

口.黑色粉末是氧化铜粉末。

m.黑色粉末是铁粉和氧化铜粉末。

【设计方案】

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取少量黑色粉末,放入硬质玻璃管中,通入一氧化碳气体,片刻后加热

充分反应。

请填写下表空白:(不考虑铁粉和氧化铜粉末可能发生反应)

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结论

—猜想I成立

黑色粉末全部变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猜想口______(选填“成立”或“不成立)

—猜想ni成立

【实验结论】

经过分析实验现象,确认猜想in成立。

【反思评价】

Q)实验完毕后,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一氧化碳直至玻璃管冷却至室温,继续通入一氧化碳

的目的是。

(2)猜想口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o

(3)从环保角度上看,上述设置有不足之处,改进措施是。

六、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1.实验室欲测定一瓶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现取

10.0g稀硫酸样品,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样品中,边

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情况如图所

示。分析并计算:

(l)a点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o

(2)当pH=7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

-----g-

(3)稀硫酸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4)计算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解题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花香四溢,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大海捞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滴水成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百炼成钢,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o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的本质区别为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答案】C

【解析】解:A、该图标是“禁止堆放易燃物”,与安全有关,故A错误;

B、该图标是“禁止吸烟”,与安全有关,故B错误;

C、该图标是“国家节水标志”,与安全无关,故C正确;

D、该图标是“禁止烟火”,与安全有关,故D错误。

故选:Co

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与安全有关进行筛选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3.【答案】A

【解析】解:A、氢气作为燃料,燃烧时释放出的热量多,燃烧的产物只有水,无污染,是最理

想的燃料,故选项A正确;

B、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故选项B错误;

C、酒精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故选项C错误;

D、汽油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会污染空气、产生温室效应,故选

项D错误。

故选:Ao

最理想的燃料,应具有燃烧无污染、燃烧放出热量多、可再生使用,符合以上条件的燃料就可以

称为最理想的燃料,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燃料的使用对环境的影响、氢气作为能源的优点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4.【答案】B

【解析】解:A.石墨是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石墨烯也是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

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误;

B.与题文可知,石墨烯是目前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所以石墨烯的硬度比

石墨大,故B正确;

C.石墨烯与石墨等碳单质的性质一样,不溶于水,故C错误;

D.石墨烯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故D错误。

故选:Bo

A、根据石墨是碳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进行分析。

B、根据石墨烯是目前最薄、最坚硬、导电、导热性能最好的材料进行分析。

C、根据石墨烯与石墨等碳单质的性质一样,不溶于水,进行分析。

D、根据石墨烯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进行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等,注意完成此题,可以从题干中抽取有用的信息,结合已有的

知识进行解题。

5.【答案】A

【解析】解:海水中所含化学元素的由多到少依次为氧、氢、氯、钠、镁、硫、钙等,则海洋中

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故选:A„

根据海洋中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海洋中的元素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答案】B

【解析】解:水稻的叶子发黄说明缺乏氮元素,易倒伏说明缺乏钾元素,需要施用含钾元素与氮

元素的肥料。

A.硝酸镂中只含氮元素,不合题意;

B.硝酸钾中含有钾元素与氮元素,符合题意;

C.磷酸二氢镀中含有磷元素与氮元素,不合题意;

D.硫酸钾中只含钾元素,不合题意。

故选:Bo

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提高产量;钾肥能使农作物的茎秆粗壮,增强抗倒伏、抗

病虫害能力;农作物缺磷时,表现为生长迟缓,产量降低。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化肥的分类、作用方面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常见化肥的作用。

7.【答案】B

【解析】解:A、CO2是形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不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A不符合题意.

B、CO是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故B符合题意;

C、电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不是有毒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

D、。2可以供给人体呼吸,不是有毒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要比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能力强200-300倍,所以一旦一氧化碳

与血红蛋白结合了,氧就不能与血红蛋白结合,使人体缺氧,而使人不舒服或死亡.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一氧化碳使人中毒的原因,了解了吸烟对人体的危害.

8.【答案】B

【解析】解:A、乙酸溶液呈酸性,把指示剂甲基橙加入乙酸溶液中变出红色环,而加入碳酸钠

溶液中变出黄色环,说明碳酸钠溶液不呈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碳酸钠溶液与乙酸混合生成乙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气体,可观察到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

正确•

C、石灰水呈碱性,则甲基橙加入石灰水中呈黄色,故选项说法错误。

D、甲基橙中碳、氢、氮、硫、氧、钠元素的质量比为(12x14):(lx14):(14x3):32:(16x3):

23=168:14:42:32:48:23,则甲基橙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o

A、根据把指示剂甲基橙加入乙酸溶液中变出红色环,加入碳酸钠溶液中变出黄色环,进行分析

判断。

B、根据盐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石灰水呈碱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X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锂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镒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

价代数和为零,可得:(+l)+x+(-2)x2=0,贝收=+3价。

故选:Co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

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10.【答案】B

【解析】解:A.碑字带有带“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错误;

B.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7.6,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

不是“g”,故正确;

C.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2,不是中子数,故

错误;

D.粒子最外层达到8电子结构为稳定结构,碎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2个电

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故错误;

故选:B。

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

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

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1.【答案】C

【解析】解:A、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的质量分数,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

液,需氯化钠的质量=20gx5%=1g;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则所需水的质量=20g-

lg=19g(合19mL),则要选用规格为20mL的量筒,故选项说法正确。

B、实验室要配制2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

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装瓶贴签,实验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①⑤③,

故选项说法正确。

C、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加快溶解速率,不能增大氯化钠的溶解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D、操作⑤中,若有少量的水洒出,会导致实际取用的水的质量偏少,则所配制溶液的浓度偏大,

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o

A、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x溶质的质量分数,溶剂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主要基本步骤,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操作⑤中,若有少量的水洒出,会导致实际取用的水的质量偏少,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主要实验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注

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2.【答案】D

【解析】解:A、叠氮化钠分解生成钠和氮气,生成物都是单质,该选项不正确。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呼2Na+3%T,生成乙、丙的质量比为46:84=23:42,该选

项不正确。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该选项不正确。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陀电.2Na+3*『该选项正确。

故选:D。

一定条件下,叠氮化钠分解生成钠和氮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3.【答案】C

【解析】解: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也不能确定,

故A错误;

B、1(TC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10g,但是Na2c。3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

质量比也不能确定,故B错误;

C、碳酸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Na2c。3中

含有少量NaCL可溶于适量热水再降温结晶提纯,故C正确;

D、2(FC时,将120gNa2c。3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冷却到10℃析出固体质量也不能确定,故

D错误。

故选:Co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

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可

以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温度降低后,析出晶体的多少。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

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4.【答案】B

【解析】解:A、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时混合气体不能点燃,应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

的氧化铜除去一氧化碳,该选项不正确。

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镒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气体氧气,双氧水中加二氧化镐有气泡生成,水

与二氧化锌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该选项正确。

C、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别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干

冷烧杯,均会有水珠,该选项不正确。

D、炭粉和氧化铜均是黑色,不能根据颜色来进行鉴别,可在空气中加热,固体物质会减少的是

炭粉,该选项不正确。

故选:B.

A、二氧化碳中含有少量的一氧化碳时混合气体不能点燃。

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镒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

C、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炭粉和氧化铜均是黑色。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5.【答案】C

【解析】解:A、由图2可知,35s时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增大,所以从该时刻开始向塑料袋中吹

气,故A正确;

B、呼吸作用将氧气转化为了二氧化碳,随着呼出气体的增多,二氧化碳的浓度逐渐增大,因此

曲线②表示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故B正确;

C、80s时氧气的浓度约为18%,二氧化碳的浓度约为2.5%,因此,80s时氧气的浓度比二氧化碳

的高,故C错误;

D、图2数据变化可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的浓度比空气中的低,故D正确。

故选:Co

A、根据二氧化碳浓度变化来分析;

B、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来分析;

C、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

D、根据图示信息来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6.【答案】元素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煮沸压缩天然气鸡蛋c

【解析】解:(1)油菜花开,遍地金黄。油菜花粉含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钙、铁、锌,这里的“钙、

铁、锌”指的是元素;

(2)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常用到活性炭,其作用是吸附色素、异味等;生活中我们可以采取煮沸的

方法将其软化;

(3)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以减少污染;

(4)大米、面条富含糖类,食用油富含油脂,鸡蛋富含蛋白质,西红柿富含维生素,食盐能提供无

机盐;

(5)a、陶瓷餐具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菜刀是用不锈钢等制成的,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c、涤纶围裙是用涤纶制成的,涤纶属于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正确;

d、纯棉抹布是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1)兀素;

(2)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煮沸;

(3)压缩天然气;

(4)鸡蛋;

(5)Co

(1)根据物质的组成来分析;

(2)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以及硬水软化的方法来分析;

(3)根据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来分析;

(4)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来分析;

(5)有机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

中考热点之一。

3:1

17.【答案】分解2cH3OH+302誓2c02+4也0硬度大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C14+

催化剂

4Na=4NaCl4-C

【解析[解:(1)反应①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反

应③是甲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2cH30H+3。2誓2CO2+

4H2。;

(2)甲醇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4=3:1;

(3)金刚石可用作钻探机的钻头,利用的性质是硬度大;

(4)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但物理性质却不相同,原因是: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

同;

(5)利用四氯化碳与钠制得金刚石的反应是四氯化碳和钠在催化剂、70(TC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钠和

碳,化学方程式为:CCi4+4Na4NaCl+C°

:

故答案为:⑴分解;2CH3OH+3O2'=2CO2+4H20

(2)3:1;

(3)硬度大;

(4)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催化剂

(5)CC14+4Na=4NaCl+C°

(1)根据反应①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③是甲醇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

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2)根据元素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进行分析;

(3)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进行分析;

(4)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

(5)根据四氯化碳和钠在催化剂、700。(2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钠和碳进行分析。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8.【答案】cZn+H2SO4=ZnS04+H2T使硫酸铜完全反应稀硫酸无气泡冒出“酸溶”过

程中Zn能与稀H2sO,反应,而Cu不能反应或(“置换”过程中锌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解析】解:(l)a.黄铜能被腐蚀,该选项说法错误;

b.黄铜的硬度比铜大,该选项说法错误;

c.黄铜的熔点比锌低,该选项说法正确。

(2)“酸溶”过程中有气体生成,是因为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H2sO4=ZnS04+H2T。

(3)“置换”过程中需要加入过量Zn的目的是使硫酸铜完全反应。

(4)向滤渣中缓慢加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观察到不产生气泡时停止加入,过滤,得到更多的铜和

硫酸锌溶液。

(5)上述流程中,能判断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的事实是:“酸溶”过程中Zn能与稀H2s。4反应,

而Cu不能反应或(“置换”过程中锌能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

故答案为:

⑴c;

(2)Zn+H2S04=ZnS04+H2T;

(3)使硫酸铜完全反应;

(4)稀硫酸;无气泡冒出;

(5)“酸溶”过程中Zn能与稀H2sO,反应,而Cu不能反应或(“置换”过程中锌能置换出硫酸铜溶

液中的铜)。

(1)合金不容易被腐蚀;合金硬度比组成成分大:合金熔点比组成成分低。

(2)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3)锌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4)根据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分析;

(5)锌能和稀硫酸反应而铜不能或锌能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

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9.【答案】酒精灯AC或(或AE或AF或BC或BE或BF)2KMnO4=K2MnO4+MnO2+02T(或

2H202M丁22H2。+。2。带火星的木条b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控制,不利于收集

【解析】解:(1)图A中仪器①的名称是酒精灯;故答案为:酒精灯;

(2)A装置适用于固体加热制氧气,试管口处有一团棉花,所以是加热高镒酸钾制氧气,B适用于

固液常温型,即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镒的催化作用下制氧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KMn04=K2MnO4+Mn02+02T'2H202M吧22H2。+。2T;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

水,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来收集氧气;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若用F收集氧气时,氧气应

从长管进入,验满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b处;

故答案为:AC或(或AE或AF或BC或BE或BF);2KMn04=K2MnO4+Mn02+02T

2H202M吧22H2O+O2T);带火星的木条;b;

(3)实验室常用石灰石和与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而不用碳酸钠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

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控制,不利于收集;故答案为:反应速率太快,不便于控制,不利于收集。

(1)熟记仪器的名称;

(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气体的发生装置与收集方法、氧气的验满方法来分析;

(3)根据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所需药品来分析。

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