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1页
高新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2页
高新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3页
高新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4页
高新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新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山东省滨州市高新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出自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的《定盒文集·续集·尊史》。历史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的真实记录,得失的总结,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所以,“出乎史,入乎道”,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返回历史中去把握。

在历史中把握大道,①_________________。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多种文化形式,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生,天地涵养万物,同生共存;追求和而不同,与邻国的关系处理上讲究“协和万邦",强调君子慎独、自强不息等。现今世界中,在重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统一、解决国际冲突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示出了超强的整合价值,其和谐、合作的优势,更能发挥包容、平衡的作用。

在历史中把握大道,②____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到富有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开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到创造新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象征。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正是源于党的百年奋斗的成功实践以及这一过程中焕发出的精神气概。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深层次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一次实现了大国和平发展,这背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酝酿成长——这种文明不再以争夺、战争、消灭、殖民作为国家间的竞争模式,而是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为根基,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具有超越性的方案,必将在当下及未来彰显出更大的内驱力和凝聚力。对这种未来性怀有自信和自觉,正是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

(摘编自师英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材料二: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一语出自宋代学者曾巩所撰的《南齐书目录序》。以古视今,不难发现古代深厚博大的史学积累为当代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传统资源,需要进一步挖掘、汲取、品味与借鉴。

举其大且要者,中国史学致用传统有三个特质。其一,求“大”。南宋朱熹曾言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意味着研读历史首先要立意高远,关怀宏大。无论治史还是治国,皆须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大方向,提炼大命题,把握大脉动。如司马迁修《史记》,时间纵贯三千年,空间横跨数万里,人物遍布全阶层,体例覆盖各类型,大构思方成就大手笔,无怪乎清代学者赵翼道:“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对比当前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涉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毫无疑问是至为关键的课题。

其二,贵“通"。先立其大,再贯乎通。具体而言,所谓“通”,首先要“博通",即大量搜辑考察各类尤其一手材料或原始遗迹,为深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贯通”,即综合研究有关材料或遗迹,通过归纳概括引出结论;再次为“通识",即注重在综合贯通中求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最终实现“会通”,既把天、地、人作为整体,又将天道、地道、人道联系起来,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思维与整体意识。这种思维意识对中华文明探源过程启示很大。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绝非一人、一学科、一团队、一时代之事,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久久为功,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

其三,崇“德"。可大可通,于是历史自然显露出德之光辉,我们的文明亦因之可亲可久。对待人类的文明历史,要能不抱偏见,不做武断,不凭主观,不谋私利,不求速达,这样我们那些最为珍贵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才能如玉石般温润可亲,似高山般坚韧可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这提示我们在进行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注重揭示与阐释自身优秀的思想元素和文化基因,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求其大者,贵其通识,崇尚德性,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展现既有史学传统之重光,并赋予其新意,这正是“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的深厚意蕴所在。

(摘编自王学斌《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清代龚自珍认为掌握大道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前提。

B.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

C.无论治史还是治国,都需要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

D.探索中华文明起源,首先必须要借鉴中华民族的某些思维意识,也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强的整合价值,其优势能发挥包容、平衡作用。

B.材料二综合运用举例、引用和对比等论证方法来论证研读历史要求“大”。

C.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性的自信自觉。

D.不抱偏见、不谋私利地对待一国的文明历史,有益于该国文化精髓的传播。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雅各布·布克哈特说:“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

B.黑塞认为:“在这富有历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应是多姿多彩的。”

C.恩格斯说:“在德国,达到正确理解的最大障碍,就是著作界对于经济史的不负责任的忽视。"

D.季羡林认为:“中国文化对其他文化,特别是中国文化圈内国家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4.请在材料一第二段和第三段的横线处填入合适的句子,以提炼出这两段的分论点。

5.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大道和治史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电影剧本《长津湖》(有删减)

【浙江湖州,渔火点点,橹声咿呀,一片宁静祥和。水乡船上,伍千里抱伍百里骨灰上】

千里:(下跪磕头)爹,妈,我没有把老大照顾好。

伍妈:(祭奠)老大,吃吧。(夹菜给千里)老二,你也吃。(抹泪)

伍爸:你在队伍,给人家弄啥?(答:当连长)管多少人?

千里:150多号人。

伍爸:那是大官啊!

千里:嗯,大官,大官!(端一碗酒敬酒)我听下河滩的陈跛子说,政府给咱分了两亩三分地?四七年,我们打蒙阴,我在那儿看见一房子,硬山搁顶,两进院,那檐子底下,能住五窝燕子。咱家世世代代,在这水上漂着,等把那房子盖起来,看这十里八乡咋看咱家!(说完数钱,给母亲)妈,这是我津贴,咱明年二月二开工,立冬就能完活。等我再回来,给老三好好说个媳妇。

伍妈:(哽咽)你还要走啊?还要打仗?

千里:(安慰)妈,不打仗了,没仗打了!

(晚上,伍千里躺在船上。)

万里:(戳戳伍千里)拿枪给我看看,看看!

千里:(把枪卸了弹夹递给万里)别拿枪指人(抢回来)!叫你别拿枪指人。

(岸上有骑兵高喊:第九兵团司令部命令!全体都有。连长伍千里,有紧急军令,停止探家,天亮归队!

伍千里大声回答“是!"转身)

万里:哥——哥——

千里:(看到父母无言的脸)……立春就回来。

父母:好。

千里:回来给你们盖房子。(转向万里笑笑,回头走了)

万里:(跟上)我要跟你打仗去。

千里:(转头看看他)大哥说,我们俩把该打的仗都打了,不让你打。(捏万里的脸)包子,等我回来。回头见。

【伍万里偷偷入伍,入七连。去往朝鲜火车上。】

千里:(对雷睢生)那个新兵归炮排,待会儿登记入册。

雷睢生:(收刀)不要,我这儿不缺人。

千里:(耳语)他叫伍万里。……您教教他。

雷睢生:这仗就要打起来了,我怎么教啊?

千里:您怎么教我的就怎么教他,(低声)教他怎么活下去,哥。(看万里)你跟着雷班长。

万里:(车厢里,对老兵)看什么看啊?

余从戎:(吐出瓜子皮,喷笑)大闺女啊?还怕看?

雷睢生:为啥要当兵啊?

万里:为了让我哥瞧得起我。

雷睢生:(嗤之以鼻)这是什么话?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

万里:(思考一下)——什么时候发我的枪啊?

雷睢生:想要枪啊?战场上自己缴去。(问大家)是不是?(众人齐答:是)

(余从戎捏着万里的领口推搡,挑衅地笑,看到万里生气,“哟”的一声转身就跑,万里追打他)

……

雷睢生:他不识逗,差不多就行了。

余从戎:来呀,瓜娃子,我给你介绍一下,我叫余从戎,第七穿插连一排长。(抽个空扑到万里身上)服不服?

雷睢生:(万里甩掉他,去抢地上的枪,雷一脚踩着)不行!不许抄家伙!自己丢的人,自己挣回来,啊?

余从戎:再介绍一下这位,炮排排长。

雷睢生:(抱着手)我姓雷。

余从戎:你大哥你二哥,都是他带出来的兵。(扶起伍万里)记住了,在七连,他就是雷爸,就是雷爹。(捏万里脸蛋,众人齐呼:叫雷爹)

(车厢一侧,伍千里和最后一刻从上海赶回部队的梅生聊天)

千里:又要打仗了,你怎么想?

梅生:你呢?战场的二次恐惧。

千里:书上说的,像当新兵的时候害怕,那感觉,一模一样。

(战友拉住伍万里,打不过,就别打了。)

万里:放开我。我干死他。

千里:(进入乱成一团的车厢)我走错车厢了吗?

雷睢生:是我让余从戎试试他的性子。

万里:(委屈地)哥,他们欺负我!

千里:欺负你?你打回去啊!

万里;(不服气)他们人多!

千里:(大声地)七连每一次遇到的敌人,都比我们多好几倍。你也去和敌人说,你们人多!(走过去,正正伍万里的帽子)现在举行伍万里的入连仪式,(长声喊)敬礼!礼毕!现在报数!……

雷睢生:敌人的后方,就是我军的前沿。七连用自己的大伤亡,换来了我军的小伤亡。伤亡不值得夸耀,挺住就是一切。

千里:懂了吗?你现在是第七穿插连第677名战士。你会说,哪有那么多人啊,这个车厢不就是100来人吗?我们是把七连一直以来牺牲的、退伍的战士,全加在一起。

梅生:为了记住他们,我再说一遍……

千里:(打断)不用再说!该记得住的时候一定记得住!伍万里,你害怕老兵们不接受你,我给你说,到了战场上,一个蛋被从外面破开,注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顿一顿)没准是只鹰!(环顾四方)我宣布,伍万里同志,无组织无纪律,原定授枪仪式,取消,解散!

万里:(恨恨地)老子不干了!你从头就不想让我当兵!行,老子走!(拉开车厢门,车厢门打开,长城逶迤,山河壮丽,众人仰望)

千里:(深情地)就罚你站在这,站到天亮。

(伍万里似有所动,不再提退伍之事,笔直站立,直到深夜)

雷睢生:(递枪给万里)拿着吧,记住啊,枪口永远不要对着自己人。你睡我上铺,走!

万里:(接过枪,乐)连长让我站到天亮,还没到时间呢。

雷睢生:你们哥俩,没一个是让人省心的!

(本剧本根据电影《长津湖》情节整理而成)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剧本中伍千里离家时,父母表现得木讷迟钝,是因为失去大儿子让他们备受打击,面对儿子伍千里归队也麻木认命了。

B.伍万里追随哥哥们的步伐参军,是“为了让我哥瞧得起我",可见他还充满孩子气,还不能真正理解当兵打仗的意义。

C.方言“瓜娃子”暗示余从戎来自四川,伍千里来自浙江湖州,梅生来自上海,说明抗美援朝这场战争汇聚了全民之力。

D.电影开篇展示了湖州宁静祥和的水乡美景,与下文“长城逶迤,山河壮丽"相呼应,暗合守卫家乡、保卫祖国的主题。

7.下列对剧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雷睢生的台词意蕴丰富,舞台说明补充了不少的戏剧动作,塑造出一位爽直硬气、善于带兵、经验丰富的老兵形象。

B.雷睢生拒绝伍千里“我这儿不缺人”,千里耳语“他叫伍万里",潜台词是“他是我和百里的弟弟,拜托了”,语含请求。

C.剧本中有很精彩的戏剧冲突,火车上伍万里和老兵们产生了冲突,原因是旅途枯燥,老兵们觉得伍万里比较稚嫩,逗他取乐。

D.伍千里与梅生谈论“战场的二次恐惧",呈现出真实的人性,营造出战争即将到来的紧张氛围。

8.文中多次提到“枪”,分别体现了人物不同的心理,请结合文本画线部分加以分析。

9.陈凯歌(《长津湖》导演)说:“(电影开篇)回到家乡与为国出征,连接起来就是家国。"请结合文本分析“家国情怀”体现在哪些方面。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

①六国论

苏洵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日: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日: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日: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太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秦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②六国论(节选)

苏辙

夫秦之所以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夫韩、魏不能独当秦,而天下之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韩亲魏以摈秦。秦人不敢逾韩、魏以窥齐、楚、燕、赵之国,而齐、楚、燕、赵之国,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以四无事之国,佐当寇之韩、魏,使韩、魏无东顾之忧,而为天下出身以当秦兵。若此,彼秦者将何为哉!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秦兵未出,而天下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有删减)

③.阿房宫赋(节选)

杜牧

呜呼!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④.谏逐客书(节选)

李斯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邳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穆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暴秦之欲无厌厌:满足

B.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与:亲近

C.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礼:礼仪

D.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故事:旧事

11.下列对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魏塞秦之冲,而弊山东之诸侯

韩国、魏国阻挡在秦国(向东进攻)的要道上,掩护着崤山以东的国家

B.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

(秦国)没有对韩魏两国的顾虑,因为韩魏两国在秦国附近

C.因得以自完于其间矣

就能够在秦与韩魏之间保全自己的国家

D.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国,可不悲哉!

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12.选出下列对课文《六国论》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文章开宗明义,起笔即提出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论点。在阐述这一论点的过程中,作者先用双重否定摒除了人们在分析战争成败时强调客观因素(“兵不利,战不善")的浅陋之见,既而又运用设问,针对“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论调进行了有力的驳解,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B.第二段大量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秦之得、诸侯之失,祖父之艰难、子孙之不甚惜,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

C.作者在第二段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巧妙引用战国时期苏代(苏秦之弟)劝阻魏王时的一段话“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击中了秦欲难填的要害,形象地说明了赂秦必致灭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本文的论点。

D.第三段总结齐国、燕国、赵国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并假设这三国如果反其道而行之,那么他们三国胜败存亡的命运就不能被轻易判定了。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②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

14.苏洵、苏辙认为齐、楚、燕、韩、赵、魏六国灭亡的原因各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双调】沉醉东风(节选)

胡祗通[注]

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避虎狼,盟鸥鹭,是个识字的渔夫。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

【注】胡祗通,一个“文章气节,振荡一时”的元代散曲家。

15.下列对这首散曲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六个字看似简单的情景描写,实则化用了李白“花间一壶酒"的诗意。

B.散曲前两句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将月、花、林等排列起来,极富画面感。

C.散曲表面上写渔人闲散的垂钓生活,实则字句中处处隐含作者的失落之意。

D.散曲言简意赅,“识字的渔夫”充分表明主人公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情怀。

16.散曲的最后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杜牧泼墨写意,粗笔勾勒,其中,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

(2)《答司马谏议书》中直接点明王安石与司马光二人政治上不投和的原因的句子是:“,___。”

(3)《谏太宗十思疏》中,魏征用“水"和“舟”的关系比喻民心向背决定生死存亡的句子是:“,。"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8.(2020高二下·大庆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孝经》中可以看出,孝道的内涵是有层次性的,而孝道的实践更是_____________,针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如天子之孝是“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天子之孝强调立身为范,以自己之孝道来带动天下百姓的孝道。诸侯之孝则是“在上不骄,高而不危;制节谨度,满而不溢……富贵不离其身然后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诸侯之孝在于_____________、循规守法。这是由诸侯的独特地位决定的,因为他们位高权重,既贵且富,天子很难约束他们,其他人又无权约束,如果缺乏自我约束力,就很容易造成因“高”而“危"、因“满”而“溢"的局面,最终导致社稷不保。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则要简单得多,只要做到“用天之道,分地之利,谨身节用,以养父母”就行了。因此,职位越高,孝道就越宏大,其价值就越重大,其要求就越严格,就越需要_________________。()。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围绕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标。这是传统孝道最为核心的价值所在。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层次分明事必躬亲谨言慎行以身作则

B.条分缕析身体力行履薄临深挺身而出

C.层次分明身体力行谨言慎行以身作则

D.条分缕析事必躬亲履薄临深挺身而出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仅将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统一了起来,还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

B.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仅将国家、家庭和个人三者统一了起来,而且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

C.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是将个人、家庭和国家三者统一了起来,而是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

D.尤为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孝道不但将国家、家庭和个人三者统一了起来,也把岗位职责、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三者统一了起来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以致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标。

B.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围绕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一为一个整体的目标,以致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

C.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为一个整体的目标,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方向。

D.个人奋斗的实践路径以三大“职责"做基础并统为一个整体,从而实现从个人心和到群体家和再到天下共和的目标。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__,与人体内腓肽效应有关。腓肽是身体的一种激素,被称为“快乐因子”,它能让人平静;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甚至可以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此外,长期充满压力的生活易引起生理、心理疲劳,而_____________,起到改善、调节脑功能的重要作用。

运动还可以促进身体一种叫做“多巴胺"的物质分泌更多,_____________,提高幸福感,增强人的注意力,改善行为多动、记忆力不佳以及自身行为控制比较差等状态。有研究表明,体育锻炼能够快速提高人们的活力和情绪,但是几个小时后情绪和活力可能会回到原来的水平,所以,我们只要坚持运动,改善情绪的效果就可以保持得更久;故而长期坚持运动的人都会身体健康。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0.文中画线句子有逻辑错误,请加以改正。

四、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有时需要在“直道”上以实力硬拼,全力冲刺;有时需要在“弯道"上抓住机遇,巧妙超越;有时则需要另辟新径,"换道"前行。

以上这三种途径,哪一种更具有启示意义?复兴中学组织了“复兴路上”主题征文大赛,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参赛,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C

2.B

3.C

4.①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须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意思答对即可)

5.①材料—论述重心是“治史"“把握大道”的具体做法,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等;(怎么做)②材料二论述重心是中国史学研究的三大特质,即“求‘大’"“贵‘通’”“崇‘德’"。(是什么)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政治文化类;论点、论证方法;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的综合性较强,有的选项针对全篇,有的选项针对局部,但总体来说,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是解题的关键。具体作答时,首先应根据选项内容找准信息区间,然后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进行比照,从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明确题干提问方式;然后浏览选项,把握关键词句,找准文中相应语句并在原文中标注出来;最后逐一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对,选出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先通过对选项的深入解读,锁定关键信息,弄清命题角度,厘清论点和论据的对应关系。

(4)本题考查对文本中的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把握能力和对文本说理逻辑的把握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先通过对该题型选项的深入解读,锁定关键信息,弄清命题角度,厘清论证关系,再审读全文,圈定对应信息,然后再按照解题流程全面突破。

(5)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内容要点和比较材料异同的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审读题干,抓住提示语,快速找到文本对应区间,再仔细阅读并分析对应材料,最后根据比较情况总结,分条列举结论。

1.A.“掌握大道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前提”错误,“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的意思是,想掌握大道,一定先研究历史,由此可知,研究历史是掌握大道的重要前提。

B.“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强加因果,原文表述为“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

D.“首先必须要借鉴中华民族的某些思维意识,也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错误,由材料二第三段“这种思维意识对中华文明探源过程启示很大。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绝非一人、一学科、一团队、一时代之事,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可知,选项理解片面。

故答案为:C。

2.B.“对比”错,材料二“如司马迁修《史记》,时间纵贯三千年,空间横跨数万里,人物遍布全阶层,体例覆盖各类型,大构思方成就大手笔"是举例论证;“朱熹曾言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无怪乎清代学者赵翼道:‘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是引用论证。没有使用对比论证。

故答案为:B。

3.材料一的观点为“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返回历史中去把握”。

C提及要借鉴“历史",ABD只是阐述文化。

故答案为:C。

4.材料一的观点是: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结合材料一第二段“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可知,这一段主要从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角度阐述的,可以填: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材料二第三段“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求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正是源于党的百年奋斗的成功实践以及这一过程中焕发出的精神气概"可知,这一段主要从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方面来阐述,可以填:须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

5.结合材料一第二段“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材料一第三段“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到富有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开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到创造新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可知,材料一论述重心是“治史"“把握大道”的具体做法,即“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历史和革命文化”等。是从“怎么做"的层面阐述的。

结合材料二第二段“举其大且要者,中国史学致用传统有三个特质。其一,求‘大’”、第三段“其二,贵‘通’"、第四段“其三,崇‘德’”可知,材料二论述重心是中国史学致用传统的三大特质,即“求‘大’"“贵‘通’”“崇‘德’"。是从“是什么”的层面阐述的。

【答案】6.A

7.C

8.①伍万里要看哥哥伍千里的枪,表现了他对枪的好奇与喜爱。

②伍万里问雷睢生要枪,表现了他渴望拥有自己的枪,渴望在哥哥面前证明自己的心情。

③伍万里真正拿到了枪,此时他对枪有了新的认识,对军人的使命--保家卫国有了更高的认知。

9.①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以伍千里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在接到命令后,毅然从各自家乡归队,无長艰险,不怕牺牲,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

②前赴后继的集体主义精神。伍家三兄弟接连参军,为国效力;第七穿插连战士们团结一心前赴后继。

③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伍家三兄弟的父母,是中国万千百姓的代表,全力支持儿子们,舍小家为国家。

④军民一心的团结精神。面对战争,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战士,响应号召;百姓不遗余力,全力支持。

【知识点】欣赏文本的形象;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赏析、品味句子所蕴含的人物情感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的综合性较强,有的选项针对全篇,有的选项针对局部,但总体来说,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是解题的关键。具体作答时,首先应根据选项内容找准信息区间,然后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进行比照,从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的综合性较强,有的选项针对全篇,有的选项针对局部,但总体来说,把握作品的内容和思想情感是解题的关键。具体作答时,首先应根据选项内容找准信息区间,然后将选项的表述与原文进行比照,从而判断选项的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人物心理的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需要注意审题,把握题目观点,把握并结合文本,从文本中查找依据,分条陈述。

6.A.“面对儿子伍千里归队也麻木认命了"错误。由“看到父母无言的脸”可知,此时失去大儿子的父母面对即将归队的二儿子是无奈的,但他们没有阻止也是全力支持儿子的表现,而非“麻木认命"。

故答案为:A。

7.C.“原因是旅途枯燥,老兵们觉得伍万里比较稚嫩,逗他取乐”错误。根据“雷雕生:是我让余从戎试试他的性子"可知,这场矛盾的起因并非枯燥无聊,逗他取乐,而是为了试他的性子。

故答案为:C。

8.由“(戳戳伍千里)拿枪给我看看,看看”可知,伍万里要看哥哥伍千里的枪,表现了他对枪的好奇与喜爱,此时的伍万里还不懂战争的真正意义。

由“(思考一下)——什么时候发我的枪啊"可知,此时伍万里问雷睢生要枪,表现了他渴望拥有自己的枪,渴望在哥哥面前证明自己的心情,前文中“为了让我哥瞧得起我”也可证明伍万里问雷睢生要枪的意图。

由“(接过枪,乐)连长让我站到天亮,还没到时间呢"可知,伍万里真正拿到了枪,此时他对枪有了新的认识。结合前文哥哥对弟弟的话“我给你说,到了战场上,一个蛋被从外面破开,注定被吃掉。你要是能从里面自己啄开,(顿一顿)没准是只鹰”可知,此时的伍万里对军人的使命——保家卫国有了更高的认知。

9.由“(岸上有骑兵高喊:第九兵团司令部命令!全体都有。连长伍千里,有紧急军令,停止探家,天亮归队!伍千里大声回答‘是!’转身"可知,以伍千里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在接到命令后,毅然从各自家乡归队,无畏艰险,不怕牺牲,踏上保家卫国的征程,体现了以伍千里为代表的志愿军战士不怕牺牲的爱国精神。

由“(下跪磕头)爹,妈,我没有把老大照顾好”“(岸上有骑兵高喊:第九兵团司令部命令!全体都有。连长伍千里,有紧急军令,停止探家,天亮归队!伍千里大声回答‘是!’转身"“伍万里偷偷入伍,入七连。去往朝鲜火车上”可知,伍家三兄弟接连参军,为国效力。

由“(嗤之以鼻)这是什么话?让你的敌人瞧得起你,那才叫硬气"“敌人的后方,就是我军的前沿。七连用自己的大伤亡,换来了我军的小伤亡。伤亡不值得夸耀,挺住就是一切”可知,第七穿插连战士们团结一心,前赴后继。由此体现了志愿军战士们前赴后继的集体主义精神。

由伍家三兄弟先后参军父母却从未阻挠,尤其是大儿子牺牲后他们虽不舍但仍然支持儿子可以看出:伍家三兄弟的父母,是中国万千百姓的代表,全力支持儿子们,舍小家为国家。体现了志愿军家属们无私付出的奉献精神。

由伍家三兄弟先后参军父母却从未阻挠,以及第七穿插连战士们团结一心等情节可以看出:面对战争,来自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的战士,响应号召;百姓不遗余力,全力支持。这体现了大战面前,军民一心的团结精神。

【答案】10.C

11.B

12.D

13.①既然如此,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却没有满足之时,六国送给秦国的越多,秦侵犯六国就越厉害。

②开头做得好的确实很多,能够保持到底的大概很少。

14.苏洵的观点: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争相用土地贿赂秦国的方式以求自保,但却在无形之中削弱了自身的国力,同时使自身失去了可依靠的互助国;

苏辙的观点:六国之所以灭亡是因为没能利用好能与秦国相抗衡的势力,即韩、魏国的国力,他认为若韩魏将武力抗衡进行到底,六国最终的结果变不会至于此地。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语段综合训练;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平时要注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的含义,还要掌握推断词义的方法,主要有:语境推断法、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联想迁移法、字形推断法。

(2)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文言文语句翻逢,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由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了解文章叙述的主要人物的事迹,把握事件的意义、人物的性格特点,整体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判断选项正误。

(4)本文主要考查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文的考查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重点字词的翻译,包含实词虚词等,一般采用直译、组词、替换等。二是重要句式,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判断句等,一定要根据句式调整语序。

(5)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结合题干,确定筛选信息的区间,准确理解相关事件,把握前因后果。组织答案力求简练明确。

参考译文:

《六国论》苏洵

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有人说:“六国相继灭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贿赂秦国吗?"回答说:“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啊!”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象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唉!如果六国把贿赂秦国的土地封赏给天下的谋臣,用侍奉秦国的心意礼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齐心协力向西对付秦国,那么我担心秦国人连饭也咽不下喉呢。可悲啊!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土地天天削减,月月割让,以至于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切不要让自己被敌人积久的威势所胁制啊!

六国和秦国都是诸侯,他们的势力比秦国弱,可是还有能够不割地贿赂而战胜秦国的形势。如果凭借偌大国家,却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这就又在六国之下了!

《六国论》苏辙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殽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韩、魏是不能单独抵挡秦国的,可是全天下的诸侯,却必须靠着他们去隔开西边的秦国,所以不如亲近韩、魏来抵御秦国。秦国人就不敢跨越韩、魏,来图谋齐、楚、燕、赵四国,然后齐、楚、燕、赵四国,也就因此可以在他们的领域内安定自己的国家了。凭着四个没有战事的国家,协助面临敌寇威胁的韩、魏两国,让韩、魏没有防备东边各国的忧虑,替全天下挺身而出来抵挡秦国军队。像这样,那秦国还能有什么作为呢?诸侯们不知道要采取这种策略,却只贪图边境上一些小的土地的利益,违背盟誓、毁弃约定,来互相残杀同阵营的人,秦国的军队还没出动,天下的诸侯各国就已经困住自己了。直到让秦国人能够趁虚而入来并吞了他们的国家,怎不令人悲哀啊!

《阿房宫赋》杜牧

唉!灭亡六国的是六国自己,不是秦国啊。族灭秦王朝的是秦王朝自己,不是天下的人啊。叹呀!假使六国各自爱护它的人民,就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来抵抗秦国。假使秦王朝又爱护六国的人民,那就顺次传到三世还可以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族灭它呢?(秦王朝灭亡得太迅速)秦人还没工夫哀悼自己,可是后人哀悼他,如果后人哀悼他却不把他作为镜子来吸取教训,也只会使更后的人又来哀悼这后人啊。

《谏逐客书》李斯

我听说官员们在商议驱逐客卿的事,臣私下认为这样做错了。过去秦穆公求士,在西边从戎那里得到了由余,东边从宛地得到百里奚,在宋国迎来蹇叔,在晋国招来丕豹、公孙支。这五个人,并不生长在秦国,可穆公重用他们,结果吞并了二十个小国,使秦称霸西戎。孝公推行商鞅的变法之策,改变了秦国落后的风俗,人民因此殷盛,国家因此富强,百姓甘心为国效力,诸侯各国归附听命;又大败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还巩固地统治着。秦惠王采用张仪的连横之计,攻占了洛阳一带的地方;往西吞并了巴、蜀,往北获取了上郡,往南夺取了汉中,并吞了九夷的土地,控制住楚地鄢、郢;往东占据险要的虎牢,占领了肥沃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他们都向西事奉秦国,功效一直延续到今天。昭王得到范雎,废掉了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增强巩固王室的权力,堵塞权贵垄断政治的局面,逐步侵吞诸侯,使秦国成就帝业。这四位国君,都是凭借任用客卿而获得成功的。由此看来,客卿们有什么对不起秦国的呢?假使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闭门不纳,疏远外来之士而不用,这就不会使秦得到富强,秦国也不会有强大的威名。

10.C.礼:礼遇,礼待。译文:用侍奉秦国的心来礼遇天下的奇才。

故答案为:C。

11.B.“因为韩魏两国在秦国附近”错,“附"的解释有误,应是“归附”得意思。正确的译文是: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

故答案为:B。

12.D.“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错,第三段总结齐国、燕国、赵国失败的原因在于“不赂者以赂者丧”。

故答案为:D。

13.(1)“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厌”,满足;“弥",越。

(2)“繁”,多;“盖",大概;“寡”,少。

14.苏洵的《六国论》中第一自然段“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可知,苏洵认为,六国灭亡,不是武器不锐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贿赂秦国。割地贿赂秦国,自己的力量就亏损了,这是灭亡的原因。

苏辙的《六国论》中“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可知,苏辙认为,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是灭亡的原因。

【答案】15.C

16.最后两句写诗人披着蓑衣,顶着竹笠,手拿钓竿,在斜风细雨中心情垂钓,乐此不疲,表现出他沉醉于大自然的怀抱,抒发了他远离世俗,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乐观豁达的心情,同时也表明对官场的厌倦。

【知识点】形象、意象、意境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解答此类试题时,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2)本题考查学生的炼句能力。首先明确诗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诗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诗,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

15.C.“处处隐含作者的失落之意"分析错误。“月底花间酒壶,水边林下茅庐”两句描写出清幽的环境,茅屋傍水,绿树成林,闲逸的隐居生活,潇洒自娱,乐在其中。“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则化用张志和《渔歌子》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表明曲中主人公的执着追求。所以全诗并非处处隐含作者的失落之意,而是通过描写隐逸生活的安闲自在,反衬出作者对官场纷争的厌倦以及对大自然的向往。

故答案为:C。

16.最后两句“蓑笠纶竿钓今古,一任他斜风细雨"的意思是:披着蓑衣,顶着竹笠,手拿钓竿,放眼看世事的变化,哪管它斜风细雨呢。此句化用张志和《渔歌子》词“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表明曲中主人公的执着追求。《定风波》中也有类似的诗句“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苏轼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可见“风雨”具有比喻义,不仅是自然界的风雨,更是政治上的坎坷,而“任"字表明主人公对政治得失的不在意,超脱,旷达的胸怀。也表达了诗人不畏风雨,想要保持自己的节操,不与官场小人同流合污。

17.【答案】(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2)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3)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知识点】名句;名篇

【解析】【分析】

注意易错字“覆”、“载"、“宜”、“慎"的书写。

故答案为:(1)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3)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

18.【答案】(1)C

(2)A

(3)D

【知识点】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成语的使用;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词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词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①“层次分明”形容事物次序清楚,有条有理。“条分缕析"形容分析得细密而有条理。根据下文“针对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规范和标准”可知,应选用“层次分明"。②“身体力行”指亲身体验努力实行。“事必躬亲"指不管什么事一定亲自去做。根据前文的“立身为范”可知,应选用“身体力行"。③“谨言慎行”指说话做事谨慎小心。“履薄临深"指战战兢兢地好像来到深水潭边,好像踩在薄冰上,形容谨慎戒惧。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谨言慎行”。④“以身作则"指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挺身而出”形容不顾困难危险,勇敢地站出来。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以身作则"。故选C。

(2)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准确、连贯的能力。考生作答时应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按照话题一致的原则或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等排列。本题中,“个人”“家庭"“国家”与“岗位职责"“家庭职责”是一一对应的,由此排除B、D两项;此外,后两个分句间不是并列关系,应为递进关系,据此排除C项。故选A。

(3)本题主要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命题者从一段文字中选择一个句子,将其修改有病句,然后在题中列出四种修改情形,要求选出修改最恰当的一种。此类试题解答时,需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错误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的叫语法错误,违反客观事理的句子叫逻辑错误。解题时先确定逻辑类病句,再按照成分分析法排除语法类病句,常见的逻辑错误类病句有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等。A项,“以致"表示前一分句导致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使用不当。B项,“围绕……”和“以……为……"句式杂糅;“以致"使用不当。C项,“实现”与“方向"搭配不当。故选D。

故答案为:⑴C;⑵A;⑶D;

【点评】(1)此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

(2)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补写的内容。要求选择语意连贯,逻辑严密的句子。

(3)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此题考查辨析病句能力。要了解病句的类型,并能对句子做语法分析。

【答案】19.运动可以缓解压力;运动能使刺激强度变换;这种物质可以改善情绪

20.改正:运动可以改善我们的情绪,只有长期坚持运动的人,身体才会健康。

【知识点】语句连贯;逻辑推理;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

(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综合关照各种关系,第一,话题和陈述角度要统一;第二,前后句子结构要一致;第三,上下文的内容要符合事理;第四,内容前后要照应,语脉要上下相承。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要认真细致的审读每个选项,对于有并列短语的句子,重点分析并列短语作为句子成分时与其他成分的搭配情况,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是否得当。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断,再看是否能拆解出两种句式。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要凭语感检验,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于有多重否定的句子,要将否定换成肯定来理解。对于逻辑错误的句子可以凭事理进行推断。

19.第一空,根据后文运动到一定量时可以产生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甚至可以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可知,此处是说运动能够带走压力的原因,可填:运动可以缓解压力;

第二空,前面说“长期充满压力的生活易引起生理、心理疲劳",后面说“起到改善、调节脑功能的重要作用”,可见是运动改变了对大脑的刺激强度,可填:运动能使刺激强度变换;

第三空,前面谈到运动可以使身体产生“多巴胺",后面谈到“提高幸福感,增强人的注意力”,可见这些都是多巴胺的作用,可填:这种物质可以改善情绪。

20.划线句“只要坚持运动,改善情绪的效果就可以保持得更久;故而长期坚持运动的人都会身体健康"违反了充分条件推理,所谓“充分条件”,就意味着有这个条件,就一定有相应的结果或结论。划线句“只要"是表示充分条件,而“坚持运动”是改善情绪、维持身体健康的必要条件。因此,此句把必要条件错误理解为充分条件。

故病句改为:运动可以改善我们的情绪,只有长期坚持运动的人,身体才会健康。

21.【答案】直道弯道换道行,勇攀复兴高峰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如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和使命。这一道路漫长而曲折,但只要我们紧紧跟随“直道"“弯道”和“换道"的策略,勇敢攀登,必将在复兴路上取得更为辉煌的成果。

首先,我们要靠实力在“直道”上超越。正如华为在全球通信市场上与爱立信、诺基亚、高通、三星等厂商同台竞技,凭借卓越的科技实力,在5G领域的正面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正所谓“实力者,直道竞技也",我们国家在高铁、航空航天、基础设施等领域也在直道竞争中一路领先,正是依靠国人如马化腾、任正非等先驱人物的勇敢创新和精湛技艺。在直道上,我们要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立足本职,发挥所长,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实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其次,“弯道”上我们需抓住机遇。如同赛车比赛中,在弯道超车常常意味着风险与机遇并存。在国家发展的道路上,我们要以创新为引擎,敢于涉足别人不敢涉足的领域,抓住机遇一飞冲天。正如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斯拉曾一度成为领导者,但随着中国企业拜腾、蔚来等的不断发展,逐渐改变了这一格局。我们要学习柳传志、杨元庆这样的企业家,在弯道超车中保持敏锐的洞察能力和决策智慧,勇敢地攀登科技创新的高峰。

再次,“换道"中我们要发挥特长。避开竞争对手的强项,找准自己的特长,才能实现另一领域的超越。我们可以借鉴农业发展的经验,如养殖业大户李国强,他摒弃传统养殖方法,转而采用新型环保、生态养殖技术,从而走在了行业前列。敌强我弱,则援外之道。我们要学会在不同领域调整策略,发挥自己的特长,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值得注意的是,直道、弯道、换道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就像我们在扶贫攻坚战中,既要通过直道上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贫困地区的基本生活水平;又要在弯道中探索新的扶贫模式,如扶贫产业、扶贫旅游等;同时还要换道发挥各地的特色优势,助力贫困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战略选择,既能够有效提高我们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又能够让国家发展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

在复兴路上,我们要紧密结合直道、弯道、换道三种策略,充分发挥青年一代的创新精神和担当作为。勿以青春来日易,勿以白发留年迟。当我们每一个人都把国家复兴的伟大事业视为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这一目标,那么,我们必将在复兴路上书写新的篇章,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

让我们铭记“直道”靠实力,“弯道"抓机遇,“换道”拼眼光的道路策略,凝心聚力,勇攀复兴高峰,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篇章。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材料关键词——复兴路上,“直道"“弯道”和“换道"。“直道”是指正面竞争,正面迎战,需要拼实力;如华为与爱立信、诺基亚、高通、三星等全球主流通信厂商同台竞技,在标准制定和产品研发中凭借强劲的实力,在5G市场的正面竞争中保持领先优势,实现“直道超车"。“弯道”是指大家都不太擅长的地方,这个地方充满了危险和变数,但也充满了机遇和希望,如果做的好,很容易超越对手;但“弯道超车"有风险,需要很多储备工作,如要勇气、智慧、技术、之前的蓄势……“换道”也就是避开对方的实力,发挥我们的特长,实现另一个领域的超越。也就是不能只盯着别人有的东西,要做别人没有做的东西。

不管是“直道"“弯道”还是“换道",目的都是超越对手。“直道”超越以“实力"为基础,还要全力冲刺;“弯道”是暗中蛰伏,抓准时机,巧妙超越;“换道"则是另辟蹊径,迂回出击,发挥自身优势。

写作中我们不仅要分析这三个“道”的含义,更要分析论证在这三种超越形式下凭借什么能实现超越,我们“人"应当做些什么;还要分析它们各自的利弊,论述清楚什么时候走“直道”,什么时候“弯道"超越,什么时候需要“换道”。鉴于写作主题和写作背景,考生使用的论证材料应当与国家建设有关,可以从我们的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高铁技术、农业发展、扶贫攻坚等领域选取相应的素材进行论证。

【立意选取】

1.“直道"靠实力,“弯道”抓机遇,“换道"拼眼光。

2.利用“三道”,助力复兴。

3.复兴路上走“三道",中华梦想定成真。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1山东省滨州市高新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出自清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的《定盒文集·续集·尊史》。历史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的真实记录,得失的总结,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所以,“出乎史,入乎道",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必须返回历史中去把握。

在历史中把握大道,①_________________。文化凝聚了一个民族的最根本的东西,是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之丰富在全球范围内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多种文化形式,在世界文化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分量。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和谐共生,天地涵养万物,同生共存;追求和而不同,与邻国的关系处理上讲究“协和万邦”,强调君子慎独、自强不息等。现今世界中,在重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达到自然环境与人类的和谐统一、解决国际冲突等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显示出了超强的整合价值,其和谐、合作的优势,更能发挥包容、平衡的作用。

在历史中把握大道,②_________________。中国共产党一路带领中国人民艰苦斗争,从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到富有创造性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从开启改革开放伟大进程到创造新时代伟大成就,真正让全体中华儿女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共享幸福和荣光。在这个过程中孕育出的以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优秀品质的象征。历史自觉与文化自信正是源于党的百年奋斗的成功实践以及这一过程中焕发出的精神气概。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深层次上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第一次实现了大国和平发展,这背后是一种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酝酿成长——这种文明不再以争夺、战争、消灭、殖民作为国家间的竞争模式,而是以相互合作、共同发展为根基,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而且为人类文明提供了具有超越性的方案,必将在当下及未来彰显出更大的内驱力和凝聚力。对这种未来性怀有自信和自觉,正是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

(摘编自师英杰《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材料二:

“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一语出自宋代学者曾巩所撰的《南齐书目录序》。以古视今,不难发现古代深厚博大的史学积累为当代中国文明历史研究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传统资源,需要进一步挖掘、汲取、品味与借鉴。

举其大且要者,中国史学致用传统有三个特质。其一,求“大"。南宋朱熹曾言读史“当观大伦理、大机会,大治乱得失”,意味着研读历史首先要立意高远,关怀宏大。无论治史还是治国,皆须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大方向,提炼大命题,把握大脉动。如司马迁修《史记》,时间纵贯三千年,空间横跨数万里,人物遍布全阶层,体例覆盖各类型,大构思方成就大手笔,无怪乎清代学者赵翼道:“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对比当前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其涉及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毫无疑问是至为关键的课题。

其二,贵“通”。先立其大,再贯乎通。具体而言,所谓“通",首先要“博通”,即大量搜辑考察各类尤其一手材料或原始遗迹,为深入研究奠定坚实基础;其次要“贯通",即综合研究有关材料或遗迹,通过归纳概括引出结论;再次为“通识”,即注重在综合贯通中求得更全面深刻的认识;最终实现“会通",既把天、地、人作为整体,又将天道、地道、人道联系起来,反映出中华民族特有的历史思维与整体意识。这种思维意识对中华文明探源过程启示很大。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绝非一人、一学科、一团队、一时代之事,迫切需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久久为功,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

其三,崇“德”。可大可通,于是历史自然显露出德之光辉,我们的文明亦因之可亲可久。对待人类的文明历史,要能不抱偏见,不做武断,不凭主观,不谋私利,不求速达,这样我们那些最为珍贵的精神内核和思想精髓才能如玉石般温润可亲,似高山般坚韧可久。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文化底蕴",这提示我们在进行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注重揭示与阐释自身优秀的思想元素和文化基因,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求其大者,贵其通识,崇尚德性,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展现既有史学传统之重光,并赋予其新意,这正是“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的深厚意蕴所在。

(摘编自王学斌《史者,所以明夫治天下之道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清代龚自珍认为掌握大道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前提。

B.我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因而是文明古国中唯一文明没有中断过的国家。

C.无论治史还是治国,都需要从变动不居的历史进程中探寻时代之大趋势。

D.探索中华文明起源,首先必须要借鉴中华民族的某些思维意识,也要统筹规划、科学布局。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强的整合价值,其优势能发挥包容、平衡作用。

B.材料二综合运用举例、引用和对比等论证方法来论证研读历史要求“大"。

C.我们学习把握历史的意义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未来性的自信自觉。

D.不抱偏见、不谋私利地对待一国的文明历史,有益于该国文化精髓的传播。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雅各布·布克哈特说:“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