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

1.(2023四下·邻水期末)在田字格里拼写词语。

yōulǜzhìxùfúrónɡpàiqiǎn

shuòɡuǒjièshàoshíjiànchénɡfá

2.(2023四下·邻水期末)用下面的字组词再加偏旁组成新字,组成词语。

3.(2023四下·邻水期末)“欲饮琵琶马上催”中“欲”的意思是()。

A.想要B.将要C.还要D.只要

4.(2023四下·邻水期末)下面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

B.雨来问爸爸:“爸爸,远不远?”

C.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D.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5.(2023四下·邻水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上日出》的是巴金先生。

B.《小英雄雨来(节选)》中的动人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C.双龙洞内洞的特点是“黑”、“奇”“大”。

D.写游记时,我们可以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景物。

6.(2023四下·邻水期末)下面句子中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冰心女士90岁生日那天,有人给她祝寿时说:“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B.小明对赵老师说:“老师,我不耻下问,快给我讲讲这道题!”

C.服务员翠花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红烧猪大肠,高声对客人喊道:“谁的大肠?谁的大肠?”

D.热心的李军见邻居刘大爷正吃力地拎着煤气罐下楼,就赶紧上前帮了一把说:“哟,刘大爷,您又没气了!”

7.(2023四下·邻水期末)根据所学课文填上空。

(1)小英雄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地同敌人作斗争,人们用“”来赞美他,我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雨来。

(2)《独坐敬亭山》中的“、”两句诗表述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互为知己的感情。

(3)照样子,写词语。

天高地阔(带有“天”“地”);、、

甜甜密蜜(AABB式);、、

姗姗来迟(AABC式词语)、、

(4)补充成语,并写出所填字的意思。

悬梁刺

壁偷光

铁成针

门立雪

(5)读句子体会其中表述的情感填上空。

①“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读着这个句子感受到。

②我从“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

③“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感受到雨来。

8.(2020四下·期末)按要求完成练习。

(1)眼看就要撞船了,人们怎么能不紧张呢(改为陈述句)

(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怎么也抓不住。(改为比喻句)

(3)青铜一家将所有的一切的时间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修改病句)

(4)它要是不高兴,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不吭。(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5)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仿写句子)

9.(2023四下·邻水期末)体会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再从词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写。

后来我看到鹅果然能看守门户: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从词语“爱臭美的小狗粗心的小杰热心肠的老奶奶”中选一个仿写:

10.(2023四下·邻水期末)口语交际:

说新闻:在最近了解的新闻中,选一则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

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最后还可以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二、阅读题:(13分)

(2023四下·邻水期末)诗歌鉴赏。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________溪东,中儿_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________。

11.根据原文填上空补充诗句。

12.本词的词牌名是“”,题目是"”。我还知道“渔歌子”“西江月”“忆江南”、”等也是词牌名。

1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相媚好”形容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述了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14.词的上阕中"”描写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词的下阕中“亡赖”一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最后一句中“”字用得甚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

15.征战沙场多年的,看到《清平乐·村居》中描绘的情景时,他会想:。

(2023四下·邻水期末)课外阅读。

信念的力量

有个孩子无意中把一颗杏核埋在墙角下边。杏树苗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向蓝天露出笑脸。不久,这个孩子发现了这孤孤单单的杏树。

“嘻,这是什么树苗?把它的尖儿掐了,看它能长成什么怪样!嘻嘻!”

杏树受了伤害,却没有死,在掐去尖儿的地方长出两枝小杈。

“这是什么东西?怎么到墙脚下来了!”孩子的父亲觉得奇怪,不由分说,用斧头从根部砍断杏树。

杏树流着眼泪在雪下过了一个严酷的冬天。可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它到开花的年龄的时候,孩子的爷爷又觉得碍眼,便锯去了几个枝杈。

掐尖、斧砍、锯杈并没有熄灭杏树心头的火焰。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墙角外边,开出鲜艳的花朵。

很多小鸟来赏花,它们望着杏树满是创伤而又弯曲的身体,不由得惊叫起来:“你靠什么力量活下来,又开出这么美丽的花?”杏树回顾自己走过的艰辛道路,沉思很久,最后深情地说:“希望,还有信念。”

16.解释词语。

不由分说:

回顾:

17.杏树在成长的道路上经历的困难有:

18.杏树靠“希望”和“信念”的力量活了下来并开出鲜艳的花朵,它的希望和信念是什么?

三、习作百花园(30分)

19.(2023四下·邻水期末)我们身边的人各有各的品质。比如有的人爱动脑筋,有的人乐于助人,有的人性格开朗,有的人勇敢坚强,还有的人在音乐、美术、小发明等方面有特长……请你拿起手中的笔,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题目自拟。写一篇习作,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表现人物的品质,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解析解答部分

1.忧虑;秩序;芙蓉;派遣;硕果;介绍;实践;惩罚

看拼音写汉字

书写时注意,“忧虑”的“虑”是左上包围结构,偏旁是:“虍”,不要写成“虚”;“秩序”的“序”是左上包围结构,偏旁是:“广”,不要写成“续”;“芙蓉”部首都是:艹,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夫容”;“派遣”的“遣”偏旁是:辶,是半包围结构;“硕果”的“硕”是左右结构,偏旁是:石;“介绍”注意“绍”不要写成“招”;“实践”不要写成“时减”;“惩罚”的“罚”偏旁是:罒,都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程法”。

故解析为:忧虑、秩序、芙蓉、派遣、硕果、介绍、实践、惩罚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宾客;滨;海滨;吉利;洁;洁净;停止;址;地址;刘胡兰;浏;浏览

字形辨析

本题考查了偏旁部首。结合题目中所给的字,然后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即可,如:“宾”:bīn。部首宀,组词:宾客。“宾”加“氵”组成“海滨”的“滨”;“吉”:jí。部首口,组词:吉利。“吉”加“氵”组成“洁净”的“洁”;“止”:zhǐ。部首止,组词:停止。“止”加“土”组成“地址”的“址”;“刘”:liú。部首刂,组词:刘胡兰。“刘”加“氵”组成“浏览”的“浏”;

故解析为:宾客、滨、海滨、吉利、洁、洁净、停止、址、地址、刘胡兰、浏、浏览

考查形近字的理解和掌握,多加积累,正确书写及理解形近字的意思。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3.A

字义

出自唐朝王翰的《凉州词》,意思是: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欲”将要。

故解析为:A

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注意诗词表述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4.C

标点符号运用

A、B、D项正确;

C项有误,句子中间的停顿用逗号,把“天空还是一片浅蓝”的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故解析为:C

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学生应注意各个标点符号的运用,熟能生巧。

5.B

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作品

A、C、D项正确;

B项有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保定白洋淀的故事。1940年,晋察冀边区冀东地区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他从小亲身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电影似地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就这样,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英雄雨来》,这成了管桦创作生涯的开端。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学生可回忆所学课文进行解答。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6.A

语言得体;其他语言表述

A项正确;

B项有误,“不以为耻辱”: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改为“虚心求教”;

C项有误,“谁的大肠?谁的大肠?”改为”谁点餐的红烧猪大肠”。

D项有误,“哟,刘大爷,您又没气了!”改为“哟,刘大爷,您又没有力气了!”

故解析为:A

考查了句子理解的能力。平常多加积累与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7.(1)英勇顽强;有志不在年高;机智勇敢。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天南地北;天崩地;裂天长地久;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快快乐乐;欣欣向荣;井井有条;津津乐道

(4)股;大腿;凿;打孔;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程;程颐

(5)对乡下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快乐;勇敢顽强

AABB式词语;AABC式词语;补充成语;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1)出自《小英雄雨来》,本文讲述了雨来聪明勇敢应对日本人的英雄事迹。内容简介1940年,晋察冀边区冀东地区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小英雄雨来》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游泳本领很强的孩子,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藏到了雨来家,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意思是: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3)根据题干内容,“天高地阔”中包含了“天”“地”,据此仿写即可。如:天南地北、天崩地裂、天长地久;甜甜密蜜:词语结构类型是AABB,类似的词语有: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姗姗来迟,词语结构类型是AABC,类似的词语有:欣欣向荣、井井有条、津津乐道。

(4)“悬梁刺股”: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股”:大腿。“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凿”:打孔。“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程门立雪”: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程“:程颐。

(5)①课文《乡下人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瓜藤攀架、鲜花绽放、雨后春笋、鸡群觅食、门前晚餐和鸭子戏水等画面,为我们展现了朴实、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也表述了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②《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描写的是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夏日里下雨,夜晚孩子们被逼着去睡觉时,所有的木板窗都关闭起来,屋子里黑洞洞的,这时候,屋顶上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的点点画面,听到的点点声音,都能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这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心灵飞翔的窗户。表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③《小英雄雨来》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游泳本领很强的孩子,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藏到了雨来家,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

故解析为:(1)英勇顽强、有志不在年高、机智勇敢。(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3)天南地北、天崩地裂、天长地久、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快快乐乐、欣欣向荣、井井有条、津津乐道。(4)股、大腿、凿、打孔、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程、程颐。(5)对乡下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快乐、勇敢顽强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古诗文理解、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可回忆所学课文进行解答。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8.(1)眼看就要撞船了,人们很紧张。

(2)示例: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一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3)青铜一家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4)无论;都

(5)示例: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在眨着眼睛窃窃私语。

修辞手法;修改病句;句子排序、仿写;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所有的”和“一切的”语义重复,删掉“一切的”。

(4)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无论……都……”

(5)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述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拟人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解析为:(1)眼看就要撞船了,人们很紧张。

(2)示例: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一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3)青铜一家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4)无论、都

(5)示例: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在眨着眼睛窃窃私语。

(1)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述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4)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述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9.邻居王奶奶可真是热心肠:楼道脏了,她总是挥舞着笤帚,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要是做了好吃的,定会分给我们这群孩子尝尝。

仿写

冒号是行文中常用标点符号之一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这里冒号的作用是引出解释性话语。选择”爱臭美的小狗”的学生可以对小狗进行一连串的外貌和动作描写,表现小狗的可爱。选择“粗心的小杰”主题的可以描写小杰做的一些粗心的事迹。选择“热心肠的老奶奶”的学生可以写老奶奶的热心肠。这类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故解析为:邻居王奶奶可真是热心肠:楼道脏了,她总是挥舞着笤帚,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要是做了好吃的,定会分给我们这群孩子尝尝。

考查了句子的仿写和冒号的掌握情况。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仿写句子是目前语文测试的—大热点。由于此种试题要求考生针对提供的新语境仿造句式,进行创造性发挥,思维力度大,符合当今培养创新思维的方向,是—种综合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题观。

10.外国人能搞的,我们也能,而且比他们还要好!4月29日11时22分左右,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的“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顺利抵达轨道,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序幕。当我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看到这则新闻时心情非常激动,为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这样的成绩而欣喜万分。看到祖国日益强大,作为一个中国人也倍感自豪和骄傲。

语言得体;其他语言表述

本题口语交际考查的是围绕既定的主题进行的说话训练,注意结合题干的要求“说新闻”这一主题来说话。要求我们选择最近一则感兴趣的新闻和同学交流,要注意说清楚新闻的来源。在选取新闻时可以注意选取一些偏向于正能量的正面新闻,这样便于自己后面陈述看法。

故解析为:外国人能搞的,我们也能,而且比他们还要好!4月29日11时22分左右,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的“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顺利抵达轨道,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序幕。当我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看到这则新闻时心情非常激动,为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这样的成绩而欣喜万分。看到祖国日益强大,作为一个中国人也倍感自豪和骄傲。

考查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口语交际的练习贯穿于小学阶段的全过程,目的促使小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与书面表述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11.锄豆;正织鸡笼;卧剥莲蓬

12.清平乐;村居;采桑子;如梦令

13.B

1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顽皮、淘气;卧

15.要是人人都能过上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那该多好呀!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感情主旨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述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述的情感做题。

1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思是: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故解析为:锄豆;正织鸡笼;卧剥莲蓬

12.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名。题目是:村居。此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所作。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抗金的政治主张,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压。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所以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我还知道“渔歌子”“西江月”“忆江南”“采桑子”“如梦令”等也是词牌名。

故解析为:清平乐、村居、采桑子、如梦令

13.A、C、D项正确;B项有误,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下片写大儿子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点辅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卧”字确实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表现出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故选B。

故解析为:B

14.词的上阕中,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溪头卧剥莲蓬。”意思是: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卧:趴。

故解析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顽皮、淘气;卧

15.这首词,是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对现实的粉饰。从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这种和平宁静的生活,也是存在的,此作并非是主观想象的产物,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看到《清平乐·村居》中描绘的情景时,他会想:要是人人都能过上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那该多好呀!

故解析为:要是人人都能过上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那该多好呀!

16.不容人分辩、解释。;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

17.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被掐尖;被斧砍;被锯杈。

18.一定要长大并且开花。

叙事类记叙文阅读

完成此题目一般分为以下几步:1、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2、了解短文后,带问题读短文,可边读边做。文章记叙了杏树虽然遭遇了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被掐尖,被斧砍,被锯枝等困难,但是仍然不放弃,坚守着自己的希望和信念,终于长大了并且开出了美丽的花朵。告诉读者,做事要有理想和信念,那样就会成功。

16.考查了解释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分析作答。不由分说:由:听从,顺便;分说:辩白,解说。不容人分辩解释。回顾:回想过去,思考过去发生的事件;对某一时期的事态的总的观察。

故解析为:不容人分辩、解释。回忆过去发生的事情。

17.考查了对内容的概括。从“种子居然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掐尖、斧砍、锯枝并没有熄灭杏树心头的火焰”可知解析。

故解析为:冲破坚硬的壳和多石的土地;被掐尖;被斧砍;被锯杈。

18.考查了对内容的理解。从“可春天一到,它又抽出芽来、当又一个春天到来的时候,杏树终于长到墙角外边,开出鲜艳的花朵”可知,“希望”和“信念”是一定要长大并且开花。

故解析为:一定要长大并且开花。

19.夸夸我的同学今天我要来夸夸我们班的小晋,我们班的小晋又高又瘦,留着长长的刘海,尖尖的瓜子脸上镶嵌着一双黑宝石般的眼睛,透露着智慧的光芒,还真有点小诗人的样子。所以我们都称他为“小诗人”。

有一次下课后,班级的同学们都一窝蜂跑出去玩,只有我和小晋在教室里,我抬头一看,发现小晋正捧着一本《宋词》认真地看,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李清照的《如梦令》。我问他:“你为什么不像他们一样出去玩,而是在班级里看书呢”他告诉我说:“因为我喜欢古诗词,而且多读古诗词可以武装我们的头脑。”听他说完,我简直对他刮目相看,佩服得五体投地。

小晋喜欢古诗词在我们区的古诗词大会上充分地表现了出来。有一次,区里举办了一个古诗词大会,小晋代表我们班去参加竞赛。主持人提出的问题他都能对答如流,最后有一道题特别难,把所有人都给难住了,其他选手都未能解答,小晋却缓缓站起来,说出了正确解析,为我们班赢得了区里的第一名。

小晋就是一个这样的小诗人,真所谓“小脑瓜,大智慧啊!”大家说说,难道我们不应该向他学习吗

写人类作文

本次习作为自命题的作文,要求以“我们身边的人各有各的品质”为立意,写一篇习作。回顾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想想你身边的人都有什么优点与长处。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表述对他人的赞美之情。写作时可先介绍人物的外貌、性格等特点,然后选择典型事例,重点部分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这一过程中,一定要把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写细致,写逼真,这样才能表述出人物的思想品质,才能更好地表述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即文章的中心思想。

本文小选取典型的事例,描写了热爱古诗词的同学,表述了对他的敬佩之情,能运用外貌、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刻画人物,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在线组卷平台(zujuan.)自动生成1/1登录在线组卷平台助您教考全无忧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2022-2023学年四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测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

1.(2023四下·邻水期末)在田字格里拼写词语。

yōulǜzhìxùfúrónɡpàiqiǎn

shuòɡuǒjièshàoshíjiànchénɡfá

忧虑;秩序;芙蓉;派遣;硕果;介绍;实践;惩罚

看拼音写汉字

书写时注意,“忧虑”的“虑”是左上包围结构,偏旁是:“虍”,不要写成“虚”;“秩序”的“序”是左上包围结构,偏旁是:“广”,不要写成“续”;“芙蓉”部首都是:艹,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夫容”;“派遣”的“遣”偏旁是:辶,是半包围结构;“硕果”的“硕”是左右结构,偏旁是:石;“介绍”注意“绍”不要写成“招”;“实践”不要写成“时减”;“惩罚”的“罚”偏旁是:罒,都是上下结构,不要写成“程法”。

故解析为:忧虑、秩序、芙蓉、派遣、硕果、介绍、实践、惩罚

考查了看拼音写词语。根据所学汉语拼音知识进行拼读写出相应的词语即可。拼读时要注意所给音节的声母、韵母及声调。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一是要正确拼读所给音节,二是要会正确书写相应的词语。

2.(2023四下·邻水期末)用下面的字组词再加偏旁组成新字,组成词语。

宾客;滨;海滨;吉利;洁;洁净;停止;址;地址;刘胡兰;浏;浏览

字形辨析

本题考查了偏旁部首。结合题目中所给的字,然后结合平时的学习与积累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即可,如:“宾”:bīn。部首宀,组词:宾客。“宾”加“氵”组成“海滨”的“滨”;“吉”:jí。部首口,组词:吉利。“吉”加“氵”组成“洁净”的“洁”;“止”:zhǐ。部首止,组词:停止。“止”加“土”组成“地址”的“址”;“刘”:liú。部首刂,组词:刘胡兰。“刘”加“氵”组成“浏览”的“浏”;

故解析为:宾客、滨、海滨、吉利、洁、洁净、停止、址、地址、刘胡兰、浏、浏览

考查形近字的理解和掌握,多加积累,正确书写及理解形近字的意思。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3.(2023四下·邻水期末)“欲饮琵琶马上催”中“欲”的意思是()。

A.想要B.将要C.还要D.只要

A

字义

出自唐朝王翰的《凉州词》,意思是:歌伎们弹奏起急促欢快的琵琶声助兴催饮,想到即将跨马奔赴沙场杀敌报国,战士们个个豪情满怀。“欲”将要。

故解析为:A

考查了对古典诗词的翻译,分析时要注意诗词表述的含义,结合已有的知识细细揣摩,慢慢体会,通过朗读、感悟,才能体会到。

4.(2023四下·邻水期末)下面句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少林寺》风靡全国时,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

B.雨来问爸爸:“爸爸,远不远?”

C.天空还是一片浅蓝、颜色很浅。

D.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C

标点符号运用

A、B、D项正确;

C项有误,句子中间的停顿用逗号,把“天空还是一片浅蓝”的后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故解析为:C

考查了正确的运用标点符号的好习惯,标点符号包括点号和标号两大类。常见的点号有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和冒号,常见的标号有九种: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主要考查了学生对标点的掌握,学生应注意各个标点符号的运用,熟能生巧。

5.(2023四下·邻水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上日出》的是巴金先生。

B.《小英雄雨来(节选)》中的动人故事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

C.双龙洞内洞的特点是“黑”、“奇”“大”。

D.写游记时,我们可以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景物。

B

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作品

A、C、D项正确;

B项有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是保定白洋淀的故事。1940年,晋察冀边区冀东地区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他从小亲身目睹了年长他几岁的本村儿童团团长,带领一群天真无邪的儿童,站岗放哨,给八路军送鸡毛信,上树瞭望,捕捉敌情。从军后,童年时代的情景,总是像演电影似地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就这样,创作了以雨来为主人公的《小英雄雨来》,这成了管桦创作生涯的开端。

故解析为:B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学生可回忆所学课文进行解答。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6.(2023四下·邻水期末)下面句子中说法恰当的一项是()。

A.冰心女士90岁生日那天,有人给她祝寿时说:“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B.小明对赵老师说:“老师,我不耻下问,快给我讲讲这道题!”

C.服务员翠花端着一盘热气腾腾的红烧猪大肠,高声对客人喊道:“谁的大肠?谁的大肠?”

D.热心的李军见邻居刘大爷正吃力地拎着煤气罐下楼,就赶紧上前帮了一把说:“哟,刘大爷,您又没气了!”

A

语言得体;其他语言表述

A项正确;

B项有误,“不以为耻辱”:不以向比自己学识差或地位低的人去请教为可耻。形容虚心求教。改为“虚心求教”;

C项有误,“谁的大肠?谁的大肠?”改为”谁点餐的红烧猪大肠”。

D项有误,“哟,刘大爷,您又没气了!”改为“哟,刘大爷,您又没有力气了!”

故解析为:A

考查了句子理解的能力。平常多加积累与训练,才能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

7.(2023四下·邻水期末)根据所学课文填上空。

(1)小英雄雨来为了掩护革命干部,地同敌人作斗争,人们用“”来赞美他,我能用一个四字词语“”来形容雨来。

(2)《独坐敬亭山》中的“、”两句诗表述了诗人与敬亭山之间互为知己的感情。

(3)照样子,写词语。

天高地阔(带有“天”“地”);、、

甜甜密蜜(AABB式);、、

姗姗来迟(AABC式词语)、、

(4)补充成语,并写出所填字的意思。

悬梁刺

壁偷光

铁成针

门立雪

(5)读句子体会其中表述的情感填上空。

①“乡下人家,无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读着这个句子感受到。

②我从“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体会到天窗给孩子们带来的。

③“那双手就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感受到雨来。

(1)英勇顽强;有志不在年高;机智勇敢。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3)天南地北;天崩地;裂天长地久;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快快乐乐;欣欣向荣;井井有条;津津乐道

(4)股;大腿;凿;打孔;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程;程颐

(5)对乡下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快乐;勇敢顽强

AABB式词语;AABC式词语;补充成语;古诗词运用;文章大意理解;文章主旨理解

(1)出自《小英雄雨来》,本文讲述了雨来聪明勇敢应对日本人的英雄事迹。内容简介1940年,晋察冀边区冀东地区管桦离家奔赴抗日战场,长年转战南北,但浓浓的乡情,给他留下了无限的眷恋。《小英雄雨来》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游泳本领很强的孩子,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藏到了雨来家,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

(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意思是: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

(3)根据题干内容,“天高地阔”中包含了“天”“地”,据此仿写即可。如:天南地北、天崩地裂、天长地久;甜甜密蜜:词语结构类型是AABB,类似的词语有: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姗姗来迟,词语结构类型是AABC,类似的词语有:欣欣向荣、井井有条、津津乐道。

(4)“悬梁刺股”:比喻废寝忘食地刻苦学习。“股”:大腿。“凿壁偷光”: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凿”:打孔。“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程门立雪”: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程“:程颐。

(5)①课文《乡下人家》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瓜藤攀架、鲜花绽放、雨后春笋、鸡群觅食、门前晚餐和鸭子戏水等画面,为我们展现了朴实、自然、和谐的乡村生活,也表述了对乡下人家的欣赏和喜爱之情。②《天窗》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写的一篇抒情散文。课文描写的是乡下的房子只有前面一排木板窗,夏日里下雨,夜晚孩子们被逼着去睡觉时,所有的木板窗都关闭起来,屋子里黑洞洞的,这时候,屋顶上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孩子们唯一的慰藉,透过小小的天窗看到的点点画面,听到的点点声音,都能使孩子们的想象丰富起来,这小小的天窗便成了心灵飞翔的窗户。表述了孩子们对大自然奥秘的向往与追求,表现了其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③《小英雄雨来》主要写了在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边区十二岁的雨来是一个游泳本领很强的孩子,一次交通员李大叔为了躲避鬼子藏到了雨来家,雨来为了掩护李大叔被鬼子抓住了。他坚决不说出李大叔藏在哪里,鬼子把雨来拉到河沿上,想杀害雨来,没想到雨来在鬼子开枪前就跳入河中,凭着他高超的游泳本领从鬼子的枪口下巧妙地脱险了。歌颂了抗日根据地儿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地和敌人斗争的优秀品质。

故解析为:(1)英勇顽强、有志不在年高、机智勇敢。(2)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3)天南地北、天崩地裂、天长地久、平平安安、高高兴兴、快快乐乐、欣欣向荣、井井有条、津津乐道。(4)股、大腿、凿、打孔、杵、舂米或捶衣的木棒、程、程颐。(5)对乡下生活的热爱与赞美、快乐、勇敢顽强

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古诗文理解、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学生可回忆所学课文进行解答。根据内容做题,这要求我们对课文内容非常熟悉,更要做到.上课积极动脑,认真听讲,主动质疑,把课文学懂,学活。

8.(2020四下·期末)按要求完成练习。

(1)眼看就要撞船了,人们怎么能不紧张呢(改为陈述句)

(2)雨来浑身光溜溜的,怎么也抓不住。(改为比喻句)

(3)青铜一家将所有的一切的时间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修改病句)

(4)它要是不高兴,谁说多少好话,它一声不吭。(在括号里填写合适的关联词)

(5)风儿唱着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仿写句子)

(1)眼看就要撞船了,人们很紧张。

(2)示例: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一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3)青铜一家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4)无论;都

(5)示例: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在眨着眼睛窃窃私语。

修辞手法;修改病句;句子排序、仿写;句式转换;句式衔接

(1)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2)此题意在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3)“所有的”和“一切的”语义重复,删掉“一切的”。

(4)考查关联词的运用。解答时要先理解分句前后表示的是何种关系,再根据句子的意思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写。此题分句前后是条件关系。故选“无论……都……”

(5)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述能力,仿照题中所给的例句,仿写一个相同或相似的拟人句式,能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解析为:(1)眼看就要撞船了,人们很紧张。

(2)示例: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一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3)青铜一家将所有的时间都用在了芦花鞋的编织上。

(4)无论、都

(5)示例:宁静的夜晚只有天上的星星在眨着眼睛窃窃私语。

(1)掌握反问句改陈述句方法,平时多练,培养语言表述能力。

(2)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3)修改病句是一项综合能力训练,可以提高语言表述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句子的病因。改病句时要对症下药。

(4)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理解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关系。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模仿能力、口语表述能力。模仿时言之有理即可。

9.(2023四下·邻水期末)体会句子中冒号的用法,再从词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写。

后来我看到鹅果然能看守门户: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它也要引吭大叫,不亚于狗的狂吠。

从词语“爱臭美的小狗粗心的小杰热心肠的老奶奶”中选一个仿写:

邻居王奶奶可真是热心肠:楼道脏了,她总是挥舞着笤帚,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要是做了好吃的,定会分给我们这群孩子尝尝。

仿写

冒号是行文中常用标点符号之一通常表示提示语后的停顿或表示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这里冒号的作用是引出解释性话语。选择”爱臭美的小狗”的学生可以对小狗进行一连串的外貌和动作描写,表现小狗的可爱。选择“粗心的小杰”主题的可以描写小杰做的一些粗心的事迹。选择“热心肠的老奶奶”的学生可以写老奶奶的热心肠。这类题学生可以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故解析为:邻居王奶奶可真是热心肠:楼道脏了,她总是挥舞着笤帚,把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她要是做了好吃的,定会分给我们这群孩子尝尝。

考查了句子的仿写和冒号的掌握情况。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所仿写的句子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仿写句子是目前语文测试的—大热点。由于此种试题要求考生针对提供的新语境仿造句式,进行创造性发挥,思维力度大,符合当今培养创新思维的方向,是—种综合考查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主题观。

10.(2023四下·邻水期末)口语交际:

说新闻:在最近了解的新闻中,选一则感兴趣的和同学交流。要说明新闻的来源,把新闻讲

清楚,不要随意更改内容,最后还可以说说自己对这则新闻的看法。

外国人能搞的,我们也能,而且比他们还要好!4月29日11时22分左右,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的“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顺利抵达轨道,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序幕。当我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看到这则新闻时心情非常激动,为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这样的成绩而欣喜万分。看到祖国日益强大,作为一个中国人也倍感自豪和骄傲。

语言得体;其他语言表述

本题口语交际考查的是围绕既定的主题进行的说话训练,注意结合题干的要求“说新闻”这一主题来说话。要求我们选择最近一则感兴趣的新闻和同学交流,要注意说清楚新闻的来源。在选取新闻时可以注意选取一些偏向于正能量的正面新闻,这样便于自己后面陈述看法。

故解析为:外国人能搞的,我们也能,而且比他们还要好!4月29日11时22分左右,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的“天和”核心舱在海南文昌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顺利抵达轨道,拉开了我国空间站建设的序幕。当我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看到这则新闻时心情非常激动,为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这样的成绩而欣喜万分。看到祖国日益强大,作为一个中国人也倍感自豪和骄傲。

考查了口语交际的能力,口语交际是听话、说话能力在实际交往中的应用。口语交际的练习贯穿于小学阶段的全过程,目的促使小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与书面表述能力得到协调发展。

二、阅读题:(13分)

(2023四下·邻水期末)诗歌鉴赏。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_________溪东,中儿_________。最喜小儿亡赖,溪头_________。

11.根据原文填上空补充诗句。

12.本词的词牌名是“”,题目是"”。我还知道“渔歌子”“西江月”“忆江南”、”等也是词牌名。

13.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中“相媚好”形容老夫妇互相逗趣取乐的样子。

B.词的上阕描写了江南山村的景色,下阕描写了两代人的生活画面。

C.这首词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的活动。

D.全词表述了对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喜爱之情。

14.词的上阕中"”描写乡村清新优美的自然环境。词的下阕中“亡赖”一词并无贬义,而是形容小儿。最后一句中“”字用得甚妙,使小儿天真、活泼的样子跃然纸上。

15.征战沙场多年的,看到《清平乐·村居》中描绘的情景时,他会想:。

11.锄豆;正织鸡笼;卧剥莲蓬

12.清平乐;村居;采桑子;如梦令

13.B

1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顽皮、淘气;卧

15.要是人人都能过上这样安居乐业的生活,那该多好呀!

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感情主旨的理解。做题前应熟悉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述的情感,再根据题目要求答题即可。练习这一类型的题,需要平时多积累古诗,根据诗歌大意及诗歌表述的情感做题。

11.“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意思是:大儿子在小溪东边的豆田锄草,二儿子正在家里编织鸡笼。最喜欢的顽皮的小儿子,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

故解析为:锄豆;正织鸡笼;卧剥莲蓬

12.清平乐(yuè):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后用作词牌名。题目是:村居。此词是辛弃疾闲居带湖期间所作。由于辛弃疾始终坚持抗金的政治主张,一直遭受当权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压。从四十三岁起,他长期未得任用。所以他在隐居中更加关注农村生活,写下了大量的闲适词和田园词。这首《清平乐·村居》就是其中之一。我还知道“渔歌子”“西江月”“忆江南”“采桑子”“如梦令”等也是词牌名。

故解析为:清平乐、村居、采桑子、如梦令

13.A、C、D项正确;B项有误,上阕头两句,写这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在这里,只用了淡淡的两笔,就把由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不难看出,这两句在全首词中,还兼有点明环境和地点的使命。下片写大儿子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点辅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这说明农村中绝大多数并非坐以待食、不劳而获的闲人,即使是未成丁的孩子也要干点力所能及的活儿,则成年人的辛苦勤奋可想而知。“卧”字确实使用最妙,它把小儿趴在溪边剥莲蓬吃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跃然纸上,从而使人物形象鲜明,意境耐人寻味。表现出只有老人和尚无劳动力的年龄最小的孩子,才悠然自得其乐。用了侧笔反衬手法,反映农村生活中一个恬静闲适的侧面,却给读者留下了大幅度的想象补充余地。故选B。

故解析为:B

14.词的上阕中,茅檐、小溪、青草,这本来是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东西,然而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亡(wú)赖”:这里指小孩顽皮、淘气。亡,通“无”。“溪头卧剥莲蓬。”意思是:他正横卧在溪头草丛,剥着刚摘下的莲蓬。卧:趴。

故解析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顽皮、淘气;卧

15.这首词,是晚年遭受议和派排斥和打击,志不得伸,归隐上饶地区闲居农村时写的,词作描写农村和平宁静、朴素安适的生活,并不能说是对现实的粉饰。从一生始终关心宋朝恢复大业来看,他向往这样的农村生活,因而会更加激起他抗击金兵、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爱国热忱。就当时的情况来说,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