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1页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2页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3页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4页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虚拟数字人(抑或称为“数智人”)概念2001年由美国科学家联盟提出。所谓虚拟数字人,就是由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计算机手段创造及使用,并具有多重人类特征(外貌特征、人类表演能力、人类交互能力等)的综合产物。也可以说,虚拟数字人是基于语音合成、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人工智能(AI)、全息投影、实时传输等数字技术设计制作出的仿真式数字形象。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动作捕捉、声音合成等技术的发展和融合,现在的数字人可以实现对人类形态、动作、语言等方面的高度还原,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在数字世界中的表达和交互能力。虚拟数字人可以是现实世界里某位具体人物的数字孪生形象,例如与周杰伦同台表演的“邓丽君”、央广主持人王冠的“分身”数字人;也可以是现实世界里不存在的人物形象,并具有感知、表达、互动、娱乐等能力,例如虚拟歌手“初音未来”“洛天依”,或抖音平台上很多虚拟主播形象。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作出部署,要加快建设数字中国。领导人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指出要打造自信繁荣的数字文化。如此密集的信息发布,传递出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的决心。数字时代的知识生产与传播的主体、理念和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所以博物馆推进数字化转型,是由内而外、脱胎换骨地蜕变。这正是我国博物馆在硬件条件全面提升的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2022年7月22日,中国国家博物馆首个虚拟数字人“艾雯雯”通过短视频正式和观众见面。“艾雯雯”名字寓意以AI(人工智能)为技术基础,展示对文明、文化、文物的喜爱,对文博工作的热爱。艾雯雯身穿的“新青年”T恤,字样来源于国博馆藏的《新青年》封面,展示了新时代新青年的精神信仰。不难发现,目前博物馆推出的数字人都相对简单,以视频展示为主,尚未真正做到与观众自由交互;制作周期相对较长,后续发展乏力,亟待资金、技术、内容策划等统筹协调,深入推进。对于博物馆而言,数字人应用集中在“宣传展示型”代言人和“观众服务型”引导员的虚拟人应用场景上,因此,我们需要关注数字人给博物馆带来的新型服务功能,以及其背后存在的问题。作为博物馆数字人,既需要美观的皮囊,又需要有趣的灵魂。现实案例中,博物馆数字人外形趋同,依旧没有脱离“美女主播”“美女讲解员”的传统形象思维。真正实用的数字人应该是“智慧”的。博物馆在数字人应用探索中应关注美丽外表背后AI技术的应用,如智能对话中的意图、槽位、语料等设计,专业语料库的建设等。数字人的“智慧”问答体现在对每个意图设计和问法语料的丰富程度上。专业语料越充沛,人机对话效果越好。然而,市面上没有一款专门为博物馆或文博单位定制的成熟产品。配套的基础数据不足,导致博物馆数字人只有“颜值”,缺乏“内涵”。技术公司的探索固然重要,但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知识研究与积累、解读更重要。在内容构建中,博物馆要开展大量的基础性工作,给智慧模型进行“信息投喂”。所谓“博物馆知识”信息目前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交通信息、开放信息、服务设施等服务型信息;二是展览信息、展品信息、历史等知识型信息。这其中,既有通识,又有专业知识。这些信息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收集、整理、解读等处理,并对非结构化的自然语言进行结构化处理。整个数字人智慧模型构建的过程,需要专业的智能化内容生产平台和智能对话管理平台等技术支撑。虚拟数字人的制作不只是简单的技术堆砌,还需要结合大众审美,融合多门学科知识,如心理学、艺术学等,是跨学科的挑战。博物馆数字人组织建设是系统性建设工作,需要博物馆多个职能部门的通力配合:不仅是技术部门,还需要展览策划部门、社会教育部门、开放服务部门、文创开发部门等相互配合。例如,文博专业知识语料库建设,需要将晦涩难懂的内容解读得通俗易懂,需要研究员的基础性研究,讲解员的讲解词撰写,还需要非结构化到结构化的自然语言转化。基于博物馆真正业务的底层需求,打造专属的数字人服务模式,才能使应用场景创新落地。(摘编自孙芮英《文博数字人创作与应用探索》)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数字人是利用多种计算机手段创制的具有多重人类特征的综合产物,可以拓展人类在数字世界中的表达和交互能力。B.党中央、国务院对我国博物馆在数字时代的转型做出明确指示,我国博物馆必将实现高质量发展,彻底进行数字化转型。C.由于资金、技术以及内容策划等因素的影响,目前博物馆推出的数字人无法完全满足宣传展示和服务观众的需求。D.“又需要有趣的灵魂”中的“灵魂”,指的是虚拟数字人应该注重AI技术的应用,能进行良好的人机对话,有内涵。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虚拟数字人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抖音等短视频中,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与我们交流的人物可能并非真实的人。B.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是数字时代知识生产和传播发生巨大改变的必然产物,“艾雯雯”的出现体现出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性和必然性。C.目前博物馆推出的数字人“尚未真正做到与观众自由交互”,是因为专业语料库建设不足,配套的基础数据无法予以“信息投喂”。D.专业的智能化内容生产平台和智能对话管理平台等给予技术支撑,跨学科联动,多职能部门合作,方能造就“智慧型”数字人。3.下列选项,最能体现博物馆数字人“有趣的灵魂”的一项是()(3分)A.2022年6月15日,伽瑶作为云游敦煌的首位数字讲解员,随时随地跟线上游客交流敦煌文化知识,带领更多人领略敦煌文化的魅力。B.北京广播电视台数字人“时间小妮”的知识更新快、回复语言标准,音色可控且恒定、形象不走样,服务不受外界情绪干扰。C.AI数字人主播基于算法和模型生成,作为娱乐主播可以广泛搜寻互联网信息,并自动生成关于明星的八卦信息吸引观众。D.动画电影《阿丽塔:守护天使》中虚拟卡通人物阿丽塔,导演卡梅隆就阿丽塔的皮肤做了1000万根头发和500万个毛孔。4.根据材料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表格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根据材料内容,①处指的是“社会教育部门”。B.根据材料内容,②处可填“对非结构化的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提供技术支撑等”。C.博物馆数字人建设以信息技术部门为核心,着力搭建专业技术平台。D.博物馆数字人建设涉及诸多部门和专业,需要多部门联动进行分工合作。5.作者采用哪些方法证明我国“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请根据材料概括。(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英雄老山界张雄文细如丝,飘洒不止,山间的苍翠肆意奔淌。我惊异于这座大山的险峭、雄阔与深沉。山名舜皇山,传说因上古时代舜帝南巡曾驻跸而得名,处五岭之一越城岭的腹心之地。不过,我更喜欢当地人的称谓——老山界。湿漉漉的湘桂古道隐在枫香、沉水樟、铁杉、红豆杉与翠竹等挨挤的林木深处,裹着杂草与青苔,依偎一条叮咚作响的溪涧,向高处幽碧间蜿蜒而展。淅沥的春雨里,我撑一柄雨伞,沿古道向峰顶登攀。两侧峭壁嶙峋,爬满古藤,茎干大者竟粗硕如手臂,山外绝难看到。一处浓密藤蔓上,开满雪白的茶蘼花,在细雨中更显风致。我素来喜爱此花,想起了宋人“一年春事到荼蘼,香雪纷纷又扑衣”的句子,忙拿出手机拍了又拍。溪涧跌跌宕宕,一路相随,像乡间来了客人跟着看热闹的邻家孩子。偶尔,我蹲下身来,将双手探入溪间,掬一捧纯净甘美的山泉入口。溪涧两岸,还长满野茶树,一丛丛、一簇簇。茶树嫩芽羞羞答答,冒出了尖头。我好奇地拈一片嫩芽咀嚼,先是苦涩,继而甜意漫涌,满口余香。同行者说,这种野生茶遍布老山界全山,有近15200亩,我不免咂舌而叹。古道伸入一段巉岩,一阵浓雾涌过的瞬间,英气隐隐逼来。我蓦然似乎又听到了另一种脚步声,激越、铿锵而急促,甚至伴有凄厉的军号声。正是这种当年响彻峰峦间、改变了民族命运的声音,将我引到了这座大山的深处。1934年11月下旬,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桂北湘水虽不如下游宏阔,却浊浪翻涌。一封封十万火急的电报在云霄飞驰,实施战略转移的中央红军一路疾行,奔赴江边。湘江是国民党军处心积虑构筑的第四道封锁线,近30万兵力已如巨兽张着血盆大口。“我们不为胜利者,即为战败者!”上级的电令铿锵而悲壮。8万多红军官兵拼死向前,苦战五昼夜,终于突破了铁桶般的围堵,但许多人永远躺在了冰冷的湘江水底……几天前,在老山界另一边的桂北全州湘江战役旧址,我远眺湘水,心情沉重,久久徘徊,似乎还能闻到刺鼻的硝烟,听到冲锋的呐喊。跨过被鲜血染红的湘江,中央红军的铁流分多路继续倔强挺进。军委第一纵队、军委第二纵队与红五、红八、红九军团再次摆脱围堵、纠缠,突入新宁境内,准备沿湘桂古道翻越老山界,这就是陆定一在《老山界》中说的“我们决定要爬一座30里高的瑶山,地图上叫越城岭,土名叫老山界”。因为中学时代的这篇课文,我脑海中刻住了陆定一和老山界。此次终于置身老山界的密林中,我便有了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雨丝还在飘洒,古道随陡峻山势向上延伸,越发难走,雾气也越发蒸腾、弥漫,渐渐遮隐了远处的苍翠。此刻并非星光璀璨的夜晚,我也只能想象当年红军官兵眼中的奇观:“满天都是星光,火把也亮起来了。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古道边,竹林渐渐丰茂起来,林下长满结实的春笋。这大概是当年红军官兵手中火把的来源之一了。我扯了根小笋,细细端详,眼里淌着敬意:它们的先祖,也曾为一个崭新中国的诞生燃烧出火光。大山深处的巉岩与密林虽暂时给了红军官兵以庇护,没了湘江上嗜血的枪弹与炮火,走起来却也十分不易。从江西苏区出发,已长征两个月,官兵无一日不急行,无一日不激战,身心疲惫到了极限:“红星”纵队与“红章”纵队的老弱与伤病员多,后勤人员除了行军,还得来来回回照顾他们;老山界陡峻异常.峭壁上的古道有时几乎是90度的石梯,仅一尺多宽,旁边即是悬崖,“有几匹马曾经从崖上跌下来.脚骨都断了”:一个就地宿营的命令传下来,官兵只得在尺把宽、凹凸不平的路面上睡觉,身子被石头硌得生疼;每人仅有一条薄毯,山里深秋的夜晚寒冷刺骨不说,稍不留神还会滚落悬崖;国民党军并未甘心放弃.一路紧咬.后卫的红五、红八军团还必须边行军边阻击……对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而言,红军官兵山间所遇的每一种艰辛都难以想象。仅仅在古道上攀爬了几里,空着手的我便歇了好几回,若无山间漫涌的英雄气激励,我或许早已趴下了。确如曾是这支铁流中一员的萧华将军所言:“红军都是钢铁汉。”凭着对信仰的执着与对未来的信念,他们终于咬着牙关翻越这座大山,抵达广西资源县的油榨坪,迎来了绝处逢生的曙光。陆定一登上老山界极顶时,曾豪迈地想:“将来要在这里立个纪念碑,写上某年某月某日、红军北上抗日,路过此处。”这个愿望后来实现了。我到峰顶一处平地时,眼前赫然矗立着一块巨石,上书“老山界”三个遒劲大字,旁边还以端肃小楷镂刻着陆定一的《老山界》。我久久摩挲巨石上的文字,似乎感受到了那段沉重历史的心跳。雨渐渐停歇,天空云开雾散,眼前依旧是沉郁而凝重的苍翠。听说,如今老山界下的乡民已将沉睡大山的野生茶,打造成一款香气馥郁的名茶,曾经窘迫的日子早已成为过去。我想,这是山间英雄气的跨时代承继,也是红军官兵当年翻越老山界追逐的理想之一。有了这种英雄气,老山界的明天必将如正升腾的霞光一样更加绚烂。(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交代了老山界称谓的由来,用作者“喜欢当地人的这种称谓”引入到对“喜欢”原因的述说,从而构成文章的主体。B.作者写到峭壁上风致的茶蘼花,既增加了文章的文学色彩与浪漫情怀,凸显散文特征,同时也赋予其革命精神的深意。C.湘江战役中“许多人永远躺在了冰冷的湘江水底”,文章通过惨烈的战况来衬托老山界在革命战争中起到的巨大作用。D.老山界下村民充分保护并利用自然资源,彻底改变了革命老区的贫困面貌,赓续革命血脉,让老山界的英雄气发扬光大。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交代老山界的历史渊源,直接表明自己的感情取向,为下文述写在此发生的故事做好铺垫,有利于行文的展开。B.“将我引到了这座大山的深处”中,“深处”一词意蕴丰富,既表明作者在移步换景,更是为了追溯老山界的光辉历史。C.文章提到学生时代学习的陆定一的文章《老山界》,并多次引用其部分内容,是为了表现优秀作品恒久的魅力。D.文中多次出现“英雄气”一词,该词具有贯穿全文的作用,涵盖了舜帝南巡到老山界当代乡民摆脱贫困的决心和智慧。8.文中说“我便有了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作者为什么有这种心理感受?请加以梳理概括。(5分)9.本文与陆定一的《老山界》同样是述写老山界的,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凡民从上也,不从口之所言,从情之所好者也。上好勇,则民轻死;上好仁,则民轻财。故上之所好,民必甚焉。是故明君知民之必以上为心也,故置法以自治,立仪以自正也。故上不行,则民不从;彼民不服法死制,则国必乱矣。是以有道之君,行法修制,先民服也。凡论人有要:矜物之人,无大士焉。彼矜者,满也。满者,虚也。满虚在物,在物为制也。矜者,细之属也。凡论人而违古者,无高士焉。既不知古而易其功者,无智士焉。德行未成于身而违古,卑人也。事无资,遇时而简其业者,愚士也。钓名之人,无贤士焉。钓利之君,无王主焉。贤人之行其身也,忘其有名也;王主之行其道也,忘其成功也。贤人之行,王主之道,其所不能已也。(节选自《管子·法法第十六》)材料二:天道施,地道化,人道义。圣人见端而知本,精之至也;得一而应万,类之治也。动其本者不知静其末,受其始者不能辞其终。利者,盗之本也;妄者,乱之始也。夫受乱之始动盗之本而欲民之静不可得也。故君子非礼而不言,非礼而不动。好色而无礼则流,饮食而无礼则争,流争则乱。故礼,体情而防乱者也。民之情,不能制其欲,使之度礼。目视正色,耳听正声,口食正味,身行正道,非夺之情也,所以安其情也。变谓之情,虽特异物性亦然者,故曰内也。变变之变,谓之外。故虽以情,然不为性说。故曰:外物之动性,若神之不守也。积习渐靡,物之微者也。其入人不知,习忘乃为,常然若性,不可察也。纯知轻思则虑达,节欲顺行则伦得,以谏争侗静为宅,以礼义为道,则文德。是故至诚遗物而不与变,躬宽无争而不以与俗推,众强弗能入,蜩蜕浊秽之中,含得命施之理,与万物迁徙而不自失者,圣人之心也。(节选自《春秋繁露·天道施第八十二》)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夫A受乱之B始C动盗之D本E而欲F民之静G不可H得也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轻,文中表示不看重,“父利其然也”的“利”意为“以为⋯⋯有利”,二者用法相同。B.矜,文中指自夸、自大,与贾谊《过秦论》中“锄櫌棘矜”中的“矜”意思不同。C.简,文中指选择、挑选,与魏征《谏太宗十思疏》中“简能而任之”的“简”意思相同。D.夺,文中指改变,与李密《陈情表》中“舅夺母志”的“夺”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管仲认为明君首先需要明白设立国家法令制度的重要性,“置法”“立仪”后,百姓行为规范有了根据.就可以实现自己治理自己。B.骄傲自满会使事物受到限制,会阻碍人的修身,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古道,抓住机遇,淡泊名利,内心笃定,才会成为真正的贤人。C.圣贤之人具有高度悟性,能触类旁通,并且其言行必定合乎礼制要求,这与那些只看重利益以及秉性虚妄的人而导致社会动乱不同。D.圣人认为外物对人有巨大影响,但人还是应该保持上天赋予的禀性,就像蝉在浊秽中蜕皮一样,能顺应万物变化却又能保住本心。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贤人之行其身也,忘其有名也;王主之行其道也,忘其成功也。(2)民之情,不能制其欲,使之度礼。1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内”与“外”各自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酬宋使君见诒①张九龄陟邻初禀训,献策幸逢时。朝列且云忝,君恩复若兹。庭闱际海曲,轺传荷天慈。顾已欢乌鸟,闻君泣素丝。才明应主召,福善岂神欺。但愿白心在,终然涅不淄。【注】①本诗作于诗人遭遇李林甫排挤罢相担任荆州长史之时。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开篇点题,感谢宋使君前来,并认为这是向皇上献策的好时机。B.虽遭到贬黜,诗人依然感念君恩,但也借助神明委婉表达怨愤之情。C.“乌鸟”表忠君之心,“素丝”慨叹年纪老迈,表现了诗人的矛盾心理。D.诗歌韵律合辙,如“顾己欢乌鸟,闻君泣素丝”等,显示出极高的造诣。16.诗歌结尾写道:“但愿白心在,终然涅不淄。”结合全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在《劝学》中认为学习要善于借助外力,要“____________”,并且要持之以恒,要“____________”,方能成为真正的君子。(2)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将荷叶的丰姿描摹为“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而周邦彦在《苏幕遮·燎沉香》中将其描写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谓异曲同工。(3)托物言志是常见的表达技巧,人们往往借动物或植物甚至没有生命的事物来寄托情感,抒发怀抱,如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是借动物来抒情言志的。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A。从症状的角度看抑郁时,人们对于抑郁的第一个误解是B。心情不好确实是抑郁的一个症状,但是抑郁的症状却远远不是心情不好这点。①我们可以把抑郁的症状大体划分至四个领域:感受、认知、行为表现和躯体症状。②感受症状可能就是大家最熟悉的心情不好,③感到失望、悲哀、沮丧、厌烦和不满。④认知症状就是做决定很困难,⑤对自己的健康和形象产生顾虑,狂妄自大或者认为自己很失败、认为自己有罪等。⑥行为表现则是可以被观察到的,⑦比如哭泣的频率提升、办事的效率下降、社交退缩、比原来容易发怒等。⑧一些抑郁的人容易发怒,这个常常被人们所忽视。⑨而躯体症状就是体重变化、食欲变化、精力不足容易疲倦和睡眠困难等。⑩有一些抑郁症患者还会抱怨疼痛,比如偏头疼或者周身疼痛。当然某个具体的症状究竟适合归于哪个领域,其实很难划清。比如“自罪”“自责”和“失败感”,看上去是属于感受领域的,但是其背后的认知力量的作用太强了,因此,我们将之归于认知领域更合适。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祁老太爷的生日是八月十三。口中不说,老人的心里却盼望着这一天将与往年的这一天同样的热闹。每年,过了生日便紧跟着过节,即使他正有点小小的不舒服,他也必定挣扎着表示出欢喜与兴奋。在六十岁以后,①生日与秋节的联合祝贺几乎成为他的宗教仪式——在这天,他须穿出最心爱的衣服;他须在事前预备好许多小红纸包,包好最近铸出的银角子,分给向他祝寿的小儿;他须极和善的询问亲友们的生活近况,而后按照着他的生活经验逐一的给予鼓励或规劝;他须留神观察,教每一位客人都吃饱,并且检出他所不大喜欢的瓜果或点心给儿童们拿了走。他是老寿星,②所以必须作到老寿星所应有的一切慈善,客气,宽大,好免得教客人们因有所不满而暗中抱怨,以致损了他的寿数。生日一过,他感到疲乏;虽然还表示出他很关心大家怎样过中秋节,而心中却只把它作为生日的尾声,过不过并不太紧要,因为生日是他自己的,过节是大家的事;这一家子,连人口带产业,都是他创造出来的,他理应有点自私。20.下列句子中的“教”与文中加点的“教”,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爱其子,择师而教之。B.非学无以立身,非教无以立国。C.少说教,多示范,多用身体语言。D.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极为丰富的含义。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标点是怎样增强句子的表现力的。(4分)2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画波浪线部分,均为陈述句式,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1)看上去是属于感受领域的(2)他是老寿星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双向奔赴”原形容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慕、相互亲近的美好关系,现在也可以指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期间,在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中央领导人在演讲中说:“正是善意友好的涓滴汇流,让宽广太平洋不再是天堑;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真挚的话语,引起了现场听众的强烈共鸣。从用于个人到用于国家,“双向奔赴”的使用范围得到了延伸扩展,价值内涵得到了丰富升华。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语文参考答案1.B【解析】“党中央…·做出明确指示”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表明“如此密集的信息发布,传递出博物馆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的决心”,该项分析错误。A根据第一段对“虚拟数字人”概念的定义及其特征的介绍可知,它是“由计算机图形学、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计算机手段创造及使用,并具有多重人类特征(外貌特征、人类表演能力、人类交互能力等)的综合产物”,可以“极大地扩展了人类在数字世界中的表达和交互能力”,该项理解正确。C根据第三段对“目前博物馆推出的数字人”现状及原因的分析可知,该项分析正确。D根据第四段“博物馆在数字人应用探索中应关注美丽外表背后AI技术的应用”、“人机对话效果越好”以及“智慧”内涵”等概念可知,该项分析正确。2.C【解析】以偏概全。根据第四段对“智慧型”数字人的阐释,需要解决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AI本身技术问题;二是内容方面包括专业语料库、对文化遗产知识研究与积累、解读等方面。A根据第一段中对虚拟数字人类型的介绍可知,它可以是现实世界里的某些人物的数字孪生形象,也可以是现实世界里不存在的人物,且其具有多重人类特征,极大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因此该项分析正确。B第二段阐述了国家对加快建设数字中国做出的战略部署,博物馆顺应国家和时代发展趋势,推出首款数字人,凸显了数字时代知识生产和传播改变带来的影响,因此该项分析正确。D根据第四段对“真正数字人”的阐述可知,真正的数字人是需要专业的智能化内容生产平台和智能对话管理平台等技术支撑的,并且要结合大众审美,多部门联动才能研发出成熟的产品,因此该项分析正确。3.A【解析】伽瑶作为数字人,具有专业的敦煌文化知识,能随时随地与观众交流,体现了数字人“有趣的灵魂”这一特征。B“回复语言标准”“音色恒定”“不受外界情绪干扰”表明该数字人对于口语、俚语、俗语等大众化语言理解能力有限,“音色恒定”即音调单一,“不受外界情绪干扰”表明其与人交流沟通没有真情实感。C其生成信息源于互联网,缺乏可信度,也可能存在侵权,因此不能称之为“有趣的灵魂”。D是阐述虚拟卡通人的投入是巨大的,与“灵魂”无关。4.C【解析】根据材料最后一段“技术公司的探索固然重要,但博物馆对于文化遗产知识研究与积累、解读更为重要”可知,信息技术部门并非核心部门,因此该项错误。5.①借助事实论据和道理论证,阐明了这是科技趋势与时代发展需求,如数字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各种类型的数字人的出现,表明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是必然趋势,是符合时代发展需求的;②列举国家政策、引用权威言论。如国家密集出台系列政策,要求“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③根据现状进行逻辑推论,当前数字人存在诸多问题,而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博物馆“需要关注数字人给博物馆带来的新型服务功能”,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弘扬民族文化,吸引观众。(每点2分,共6分,其他答案如果合理,酌情给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析论证方法及论证思路的能力。“博物馆数字化转型”有其重要性和必要性,作者先用事实论据不少行业已经使用数字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接着分析博物馆数字化转型的必要性;再引用国家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及重要观点,证明这是国家重要方针之一;最后从博物馆自身发展的需求来分析当前数字人存在的问题,需要对其进行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化转型。6.D【解析】“充分保护并利用自然资源”错误,文章并没有信息表明对老山界的自然资源“保护”。7.C【解析】作者写作本篇文章不是为了突出陆定一的(《老山界》的艺术成就,而是为了追溯红色的革命历史,赓续革命血脉。8.①因为亲临陆定一文章中的“老山界”;②因为舜帝曾为百姓而驻跸于此;③因为老山界险峻幽深的自然景致;因为老山界承载了赓续的革命精神。(答出一点给1分,答出两点给3分,答出三点给5分;给满5分为止。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如果合理,酌情给分)【解析】“我便有了他乡遇故知的亲切感”这句话需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此处的“故知”从字面上来看就是“老山界”这座山,这是我军曾经浴血奋战的地方,也是革命发生转折点的地方,这种革命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们。这座山又名舜皇山,因舜帝南巡而得名,舜帝为民的可贵品质表现出了优秀的民族传统。从文中对老山界自然风景的描写,尤其是茶蘼花、竹笋等景物,深受作者喜爱,触动了作者的内心。正是因为上述因素,作者便有了“亲切感”。9.①陆定一的文章是记叙文,直接描写革命战士翻越老山界过程;本文是游记散文,主要援引与老山界相关的历史来表达主题。②陆定一的文章按照时间、空间的变化讲述作者亲身经历的故事;本文主要采用移步换景的布局方式,勾连相关史实。③陆定一的文章重视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本文多为作者概括性的语言,赞美革命军队的群像及其品质。(每点2分,其他答案如果合理,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两篇文章写法上的异同。从体裁上来说,陆定一的文章是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本文则是类似于游记的散文,两篇文章的文体特征明显不同。从行文顺序来说,陆定一的文章采用时间顺序和空间顺序并行的模式,这篇文章主要是移步换景,每到一处勾连于该处相关联的历史事实。从表达主题的方式来看,陆定一是对事件进行直接记叙,用人物自身的言行来表现其人物形象、凸显主题,这篇文章对历史事实多为概括性的,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表达对革命精神的赞美。10.CEG【解析】“夫”为发语词,一般表示议论开端,无需断开。“受乱之始”是表示原因的状语,因此在C处断开。“动盗之本”中的“动”是动用之意,“盗”是盗窃、做盗贼的意思。“而”表示转折,转人另一层意思的阐述,“不可得也”表示不好的结果。11.C【解析】文中的“简”指忽略、怠慢(韩非子《五蠹》中“服事者简其业”的“简”与之同义),“简能而任之”的“简”意为选择、选拔,意思不同。12.A【解析】根据材料一第一段内容可知,明君首先“应该明白上行下效的道理,设立法令制度约束自己,率先垂范,成为百姓的楷模”。13.①贤人立身行事,不想到要出名;成王业的君主施行王道,也不计较成败。②百姓的本性,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考虑礼义。【解析】(1)句“有名”“王主"以及“之”的取消句子独立性各1分,通顺流畅1分。(2)句“情”“制”“度”各1分,句子通顺流畅1分。14.①“内”指人自觉改变的本性;②“外”指因外力而改变的本性;③“内”是符合天道思想,而“外”则不符合天道思想。(每点1分,其他答案如果合理,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凡人民趋从君主,不是趋从他口里说的什么话,而是趋从他性情之所好。君主好勇则人民轻视死亡,君主好仁则人民轻视财物,所以说君主喜爱什么,人民就一定加倍喜好什么。由此,明君知道人民一定是以君主为出发点的,所以要确立法制以自己治理自己,树立礼仪以自己规正自己。所以,君主不以身作则,人民就不会服从;如人们不肯服从法令,不肯为守制而死,国家就一定要乱了。所以有道的君主,行法令、修制度,总是先于人民躬行实践的。凡评定人物都有要领:骄傲的人,无法成为伟大人物。骄傲,就是自满;自满,就是空虚。行事有了自满与空虚,事情就被限制。骄傲,是渺小的。凡评价人物而违背古道的,没有高士。既不知古道而轻易作出论断的,没有智士。德行未成于自身而违背古道的,是卑人。事业无根底,遇机会就简弃其业的,是愚人。猎取虚名的人,没有贤士;猎取货利的君主,没有成王业的君主。贤人立身行事,不想到要出名;成王业的君主施行王道,也不计较成败。贤人行事,成王业的君主施行王道,都是自己想停下来也不可能的。材料二:上天的原则是施予,大地的原则是转化,人的原则是道义。圣人见到开端就知道根本,精明到极点了;得到一点就可以回应出一万点,这是以类相推而治理的方法。动摇它的根本的,不知道使它的枝末安静;接受了事物开始的,就不能辞却它的终结。利益是偷盗的本源,行为不正是动乱的开始。接受动乱开始的不正行为动偷盗的根源而想要亘姓安定:是丕可能做到的。所以君子不合礼的不说,不合礼的不做。喜好女色又没有礼节就要放浪,喜好吃喝又没有礼节就要争斗,放浪争斗就要发生动乱。礼是体察人类本性又可防止动乱的。百姓的本性,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使自己考虑礼义。眼睛看正当的颜色,耳朵听正当的声音,口中吃正当的滋味,身体走正当的道路,不是强行改变人的本性,是用它安抚人的本性。自觉改变叫做本性,即使特别之物,本性也是如此,所以本性叫做内。因外物而改变了的本性,叫做外。因此虽然依据性情改变了本性,但是不能按照原来的本性来说。所以说:外面的力量改动本性,如同神不能守护不动一样。积累习惯逐渐积累细小之处,这些都促使事物发生细微变化,这些通过积累而成的变化进入人身,人们不知不觉,积累习惯忘记了常规,经常如此好像本性一样,这一点不可以不省察。纯粹认真地认知,灵活地思考思想就通达,节制欲望顺随正道而行就能得到正当的次序,把纠正别人过错和沉静当作归宿,把礼义当作原则,文彩华贵就得到了。因此特别诚心地抛弃外物而不变化本性,自身宽和没有争夺又不随世俗变化,所有的外物积习即使强大也不能进入人心,蜩蝉在浊秽当中蜕去外皮,常含有天命和上天施予的道理,和万物一起变化却又不失却自身,是圣人的心态。15.B【解析】“委婉表达怨愤之情”错,诗人坚信皇上最终会了解并重新重用自己。16.①虽然遭到不公正的待遇,但依然保持忠君爱国之心;②身处蛮荒之地,远离京城,依然心系朝廷,不会因此而忘却使命;③身处乱世,决不会与世俗同流合污,更不会改变初心。(每点2分,其他答案如果合理,酌情给分)【解析】因为诗人遭受到奸人排挤而被贬黜出京城,因此面对奸相李林甫等人的迫害,自己决不会向他们屈服。从“海曲”“轺传”以及注释可知,诗人远离京城,但依然感念圣上的恩惠,不会向恶势力低头、妥协,依然会保持“白心”,决不会“淄”。17.(1)善假于物也锲而不舍(2)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3)[示例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示例二]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示例三]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每空1分)【解析】第(1)题的第一空关注关键信息“讲究技巧”,这就是荀子所说的应该善于借助外物提升自己,第二空主要信息是“持之以恒”,囚此填“锲而不舍”。第(2)题关键信息是描写“荷叶”,在周邦彦的该首作品中描写荷叶的只有这两句。第(3)题的关键信息是“借动物来抒情言志”,在所有接触到的作品中,只要是借动物来抒发情感的都可以。18.①抑郁常常被人们误解②抑郁就是心情不好(每空2分,意思对即可。字数不符合要求,酌情扣分)【解析】第一句根据后面的阐述的核心概念“抑郁”“误解”可以推导出该句的主要内容。第二句根据后面一句的核心信息“心情不好”可填写“抑郁”与“心情不好”的关系。19.第②句修改为:感受就是可能大家最熟悉的心情不好。第⑤句“狂妄自大”可替换为“杞人忧天”或“妄自菲薄”。第⑦句可修改为:比如哭泣的频率增加。(每句修改正确给2分。只指出修改的句子,未修改正确给1分)【解析】第②句中是解释“感受”这一领域的症状,因此表示揣测的副词“可能”不能修饰动词“是”,而是作者估计“可能大家最熟悉”。第⑤句中成语“狂妄自大”不符合有抑郁症的人的症状。第⑦句搭配不当,“提升频率”搭配不当。20.D【解析】原句中的“教”是“使得、让”与D项表意及用法相同。A“教”指教导。B指教育。C指教条、理论。21.[示例一]第一处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用一组排比句详细解释了老太爷心中的“宗教仪式”的具体内容;突出了“宗教仪式”在祁老太爷心中的重要性。(作用2分,效果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示例二]第二处的逗号将三个词语变成独立语句,对三种形象表示强调;让老太爷自我认为的“老寿星”形象特征更突出。(作用2分,效果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标点符号的用法及作用。第一处的破折号主要是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详细解释“宗教仪式”,但终归是为了更好塑造人物形象。第二处考查逗号的作用,将词语变成独立短句,一是有强调作用,二是凸显人物心理。22.①(1)句实际上相当于一个否定的陈述句,表示貌似而实非。②(2)句中祁老太爷本身是生日主角,此处表示强调。(答对一点给1分,答对两点给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句(1)根据上下文可知,实际上是表示否定的句子,并非我们一般认知上的肯定的陈述句。句(2)则是表示强调,同时引出下面的内容。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双向奔赴”原形容人与人之间相互爱慕、相互亲近的美好关系,现在也可以指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2023年11月,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