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案及反思_第1页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案及反思_第2页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案及反思_第3页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案及反思_第4页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案及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案系列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教案及反思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学问与力量:

1.把握通过细节体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写作方法。

2·把握文章的主要情节。

过程与方法:

整体阅读课文,把握重点片段、细节的描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传主的品行。

2、了解传主30岁前的经受。

教学重难点:

1.片段描写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2·文章分散的片段如何结合为一个整体来呈现人物形象。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设想

一、课前预习:

1、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文件资料,初步了解毛泽东。

2、结合课后练习通读课文,应用工具书正音正字释词,初步了解文章内容,思索课后习题。

二、课堂教学:

通过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创设情境,引导同学进人课文。课堂教学以老师点拨、同学自学争论为主,老师敬重鼓舞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体现同学的主体性。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毛泽东是古今中外100位名人中的一位。在世界十大着名的军事家中,仅中国人就有两位:一位是2500多年前的孙子,一位是毛泽东。毛泽东,当时通缉名单上的第一号“赤匪”,蒋介石悬赏二十五万元银洋不论死活要缉拿到他,国民党多次在报纸说他已经击毙了。当时,斯诺他和成千上万的人一样,脑子里总是在想,毛泽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林彪这个28岁的红军天才战术家,据说在他率领下的红军一军团从来没有打过一次败仗,他又是谁?他的来历如何?这一连串的问题,是斯诺百思不得其解的。要知道这些问题的准确答案和谜底,惟一的方法,就是必需亲自到红色依据地去走一趟。斯诺说明说,可是这种方法有少数人尝试过,但失败了。后来,斯诺靠着一张徐冰教授开的介绍信,冒着生命危急,最终到达,胜利采访了毛泽东。

问:课文的题目引自哪一首词(《沁园春·》)。是什么意思?(不寻常的日子是许多的。毛泽东青年时期与何叔衡、蔡和森、张昆弟等革命挚友一起谈论天下,探求革命道路。或撰文评论时政,或下乡访问农夫,或读书寻求真理,或泛舟抒发豪情,这便是“峥嵘岁月”。)

二、了解

《毛泽东自传》的埃德加·斯诺,生于I905年的美国他父亲开了一家不大的印刷厂,家里过着比较富有的生活。斯诺后来成为20世纪享誉世界的着名记者。

三、了解文体

口述自传作为自传的一种,最特殊的地方当然在于\\\”口述\\\”。毛泽东的这篇自传就是毛泽东与记者斯诺之间的访谈整理。因为斯诺提出了一系列问题请毛泽东回答,因而自传中的条理是相当清晰的,但又不乏口头交谈的痕迹,以及毛泽东在当时特定历史环境下的\\\”发挥\\\”,因此特殊生动。《西行漫记》在当年之所以极为轰动,与这种生动真实的文风也有很大关系。而斯诺

对毛泽东个人经受的询问,也同当时外界对毛泽东的惊异   相关。这里呈现出来的毛泽东形象,胜利地颠覆了当时国民党对毛泽东及苏区的\\\”妖魔化\\\”宣扬。

四、研习课文

做P73“拓展与实践”。

示例:

1893年诞生

1月26日诞生于省县韶山冲南岸上屋场。字咏芝,后改为润之。

祖父毛恩普,一生贫苫,勤劳厚道。父亲毛贻昌,治家谨严,擅长经营,由贫农变为中农,后又成为富农。他性情急躁,对子女要求严峻。母亲文氏(文七妹),和善好施。胞弟毛泽民、毛泽覃。幼年大部分时间在外祖父家度过。

1902年九岁至1906年十三岁

春从外祖父家回韶山,入私垫读书。

泽东不很喜爱读经书,喜爱读中国古代传奇小说,特殊喜爱读反抗统治阶级压迫和斗争的故事。

1907一1908年十四岁至十五岁

停学在家务农。白天同成年人一起在田间劳动,晚间替父亲记账。读当时能找到的所有书籍,常常读到深夜。这期间,从表兄文运昌处借了一些书,有一本是早期改良主义者郑观应所着《盛世危言》。读了这些书,开阔了视野,萌发了爱国思想,激起恢复学业的愿望。

由父母作主,娶罗氏为妻。不久,罗氏病逝。

1909年十六岁

秋复学,在韶山乌龟井私垫就读。

1910年十七岁

月粮荒,饥民暴动惨遭镇压,许多人被捕杀。毛泽东和同学们对这件事谈论多日。这件事给毛泽东留下很深的印象。

这个时期,毛泽东读了一本关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小册子,对国家前途感到担忧,开头意识到努力救国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职责。

秋考人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学校堂读书。有一位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体育教员,常常向同学叙述日本明治维新和列强窥视中国的情形,并教授音乐和英语。在东山学堂期间,读了表兄文运昌送给的关于康梁变法的书报,其中有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毛泽东加入起义的新军。1913~1918年在第一师范学校学习。1919年在创办《湘江评论》。1920年发起组织新民学会和俄罗斯争论  会,乐观宣扬马克思主义。同年在创建共产主义组织。1921年月,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任中共湘区委员会书记,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分部主任和省工团联合会总干事,领导、安源等地工人运动。

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1923年6月,毛泽东出席中共三大,当选为中心执行委员,参加中心领导工作。

五、与同学一起解决课后练习

1、少年时期的毛泽东为争取家庭中的\\\”自由\\\”而与他的父亲抗争,这是他叛逆性格的开端。

读书时,毛泽东的父

亲要求他读经书,而他却读了《岳飞传》《水浒传》《盛世危言》等大量经书以外的作品。这些作品使得毛泽东的视野变得更为开阔,接触了许多新思想、新事物,引发了毛泽东求学的欲望。这些都是毛泽东叛逆性格的具体体现。

在求学期间,毛泽东读到了自然科学和新西学课程,政治观念逐步增加,为了表示反对满清的心情,他毅然剪去了发辫,并在武昌起义之后加入革命军。

在师范高校学习期间,毛泽东就组织一部分进步青年,组织了一个激进团体——新民学会。

毕业之后,毛泽东在政治上做了一些更直接的活动,编报纸,关怀设立文化书社,并在与陈独秀方案组织协会。

1920年,毛泽东将工人第一次政治地组织起来,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苏联革命历史的影响下,领导他们。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的着作,毛泽东最终转变成为了一个坚决的马克思主义者。

2、(1)这些家庭内部的冲突,毛泽东却用“执政党”“反对党”这样的政治术语来表示,既是一种幽默的体现,同时也是这位伟人高度的政治性的表现。

(2)反映了毛泽东的叛逆精神,而且体现了他反抗意识的不断提高。

青年毛泽东有剧烈的叛逆性格,但宝贵之处在于,这种叛逆性格并非如脱缰的野马任意驰骋,而是与健康的人生目标联系在一起,被引导到不断地学习和探究新的世界上,这成为生生不息的动力。(结协议学的青春叛逆期进行思想训练)

(3)这件事体现了毛泽东的反抗已经开头实行肯定的策略,与父亲交换条件,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从而猎取成功。这种策略性的反抗也反映在毛泽东后来的革命斗争中。

(4)反映了毛泽东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3、让同学回顾阅读中哪些部分最让人感动,然后分析一下感动的缘由。(老师敬重鼓舞每一位同学的发言)建议同学从自己最受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