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1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2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3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4页
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文字运用Ⅱ安徽省合肥市一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有的人倾向于早上活动,往往早饭、午饭和晚饭都吃得很早。他们的生物钟属于“早晨型”,此类人被通俗地称为“百灵鸟”。相反,①,他们的生物钟属于“夜晚型”,此类人被称为“猫头鹰”。研究发现,“猫头鹰”们饮食习惯往往不如“百灵鸟”们健康。②,“夜晚型”的人一般吃饭较晚,更容易发胖。这种生活习惯不利于减肥,还可能增加发生炎症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该研究组之前的一项研究表明,拥有“早晨型”还是“夜晚型”生物钟是受人类基因限制的,也就是说,我们生下来就注定了自己是“百灵鸟”或“猫头鹰”。然而,相关代谢风险的高低却③——“猫头鹰”的生活习惯通常不如“百灵鸟”。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们”和文中画横线处的“们”,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袭人推他道:“林姑娘你闹什么?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混说。”黛玉笑道:“你说你是个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B.如今,台儿沟的姑娘们刚把晚饭端上桌就慌了神,她们心不在焉地胡乱吃几口,扔下碗就开始梳妆打扮。(铁凝《哦,香雪》)C.他们就是艾奇逊所说的“民主个人主义”的拥护者。艾奇逊们的欺骗做法在中国还有一层薄薄的社会基础。(毛泽东《丢掉幻想,准备斗争》)D.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质,我们的时代将以怎样的面貌被书写,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表现。(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0.C21.①有人则倾向于晚上活动;②与“早晨型”的人相比;③取决于我们的生活习惯。【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现代汉语词语意思的能力。画线句中的“们”,表示某一类人。A.“们”,附着在人称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B.“们”,用在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C.“们”,表示某一类人;D.“们”,用在代词或指人的名词后面,表示复数。故选C。【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1)根据前文的“相反”一词可知,此句内容是针对前边的“有的人倾向于早上活动,往往早饭、午饭和晚饭都吃得很早”内容而言的,所以可填:有的人则倾向于晚上活动。(2)依据后文“‘晚型’的人一般吃饭较晚,更容易发胖”可知,此句是属于转换话题的句子,是由前文的“‘猫头鹰’们饮食习惯”转到“‘百灵鸟’们健康”,即“‘早晨型’的人”,所以可填:与“早晨型”的人相比。(3)依据后文“‘猫头鹰’的生活习惯通常不如‘百灵鸟’”可知,此句的关键词是“生活习惯”,所以可填:取决于我们的生活习惯。安徽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远行的游子,人在他乡,经历了春秋代序、斗转星移,看惯了霜霑林木、北雁南飞,遭际了江湖秋水、世情况味,在与家疏离的漂泊中感受着乡愁的苦痛。对于涌起乡愁的人来说,周遭无一不是可感之景,无一不是可触之情。冬去春来、物候变化、时空间隔,①____。不论是(甲),还是(乙),不论是(丙),还是(丁),不管你走了多久、走了多远,乡愁一起,失魂落魄。“乡”的繁体字是“鄉”,甲骨文写法中,左右是二人,中间是食物,像两个人相对用餐的样子。相对用餐意味着关系亲近、和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有人与土地的和谐,有人与环境的和谐,②_____。“乡”是那一片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家乡的土地养育了千千万万的民众,是人们生存的根基。“家”“宁”“宜”“宴”等汉字形体都有表示住在家乡的房子里,获得宁静、安居的生活的涵义,而离开家乡就是他乡之“客”,就是“寄”人篱下。而一旦客居在外,从地缘上、心理上都会感觉漂泊。这时往往会回忆起那一份和睦的温情,为孤寂冷清的生活带来慰藉,这就是乡愁巨大的文化张力。乡愁是我们最根本的血脉,是我们民族的印记。没有了乡愁,我们不仅身体远离了家乡的土地,③______。乡愁是中国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基础,乡土的厚重与和谐能分别消除无根的漂泊与对立的异化,生态的和谐被乡土的顺天应时所维护,其家国同构也能维系国家社会的稳定。中国人带着乡愁走进了工业文明、走进了新世纪,相信我们还会带着它一直走向更美好的未来!21.文中(甲)(乙)(丙)(丁)处,对应地填上下列四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离家十年的吴文英②与故乡仅一水相隔的王安石③离家万里的王维④少小离家的贺知章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22.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③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B22.(1)都会引发游子内心深处的乡愁。(引发/产生/生发等词都可以)(2)也有人与人的和谐(3)而且心理也远离了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精神/灵魂/思想等词都可以。)【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排序的能力。由下文“不管你走了多久、走了多远”可知,先写时间后写空间。填写部分由两组“不论……还……”构成。所填句子程度应由深到浅,离家时间应由长到短,“少小离家的贺知章”比“离家十年的吴文英”离家时间长;空间应由远到近,“离家万里的王维”离家比“与故乡仅一水相隔的王安石”远。故所填顺序为:④①③②。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句“对于涌起乡愁的人来说,周遭无一不是可感之景,无一不是可触之情”可知此处是说冬去春来、物候变化、时空间隔都会引起柚子的乡愁,故补写内容为“都会引发游子内心深处的乡愁”。第二空,根据前句“相对用餐意味着关系亲近、和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知此处是说人出了与土地、环境的和谐,还有人与人的和谐,所以补写内容为“也有人与人的和谐”。第三空,根据前句中的“不仅”可知此处和前句是递进关系;再根据后句“乡愁是中国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基础”可知,此处是说乡愁更是心理上的一种远离,故补写内容为“而且心理也远离了民族的精神气质”。安徽省合肥市六中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远行的游子,人在他乡,经历了春秋代序、斗转星移,看惯了霜霑林木、北雁南飞,遭际了江湖秋水、世情况味,在与家疏离的漂泊中感受着乡愁的苦痛。对于涌起乡愁的人来说,周遭无一不是可感之景,无一不是可触之情。冬去春来、物候变化、时空间隔,①____。不论是(甲),还是(乙),不论是(丙),还是(丁),不管你走了多久、走了多远,乡愁一起,失魂落魄。“乡”的繁体字是“鄉”,甲骨文写法中,左右是二人,中间是食物,像两个人相对用餐的样子。相对用餐意味着关系亲近、和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有人与土地的和谐,有人与环境的和谐,②_____。“乡”是那一片自小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家乡的土地养育了千千万万的民众,是人们生存的根基。“家”“宁”“宜”“宴”等汉字形体都有表示住在家乡的房子里,获得宁静、安居的生活的涵义,而离开家乡就是他乡之“客”,就是“寄”人篱下。而一旦客居在外,从地缘上、心理上都会感觉漂泊。这时往往会回忆起那一份和睦的温情,为孤寂冷清的生活带来慰藉,这就是乡愁巨大的文化张力。乡愁是我们最根本的血脉,是我们民族的印记。没有了乡愁,我们不仅身体远离了家乡的土地,③______。乡愁是中国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基础,乡土的厚重与和谐能分别消除无根的漂泊与对立的异化,生态的和谐被乡土的顺天应时所维护,其家国同构也能维系国家社会的稳定。中国人带着乡愁走进了工业文明、走进了新世纪,相信我们还会带着它一直走向更美好的未来!21.文中(甲)(乙)(丙)(丁)处,对应地填上下列四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离家十年的吴文英②与故乡仅一水相隔的王安石③离家万里的王维④少小离家的贺知章A.①③②④ B.④①③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④②22.请在文中画横线的①②③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答案】21.B22.(1)都会引发游子内心深处的乡愁。(引发/产生/生发等词都可以)(2)也有人与人的和谐(3)而且心理也远离了民族的精神气质(心理/精神/灵魂/思想等词都可以。)【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段排序的能力。由下文“不管你走了多久、走了多远”可知,先写时间后写空间。填写部分由两组“不论……还……”构成。所填句子程度应由深到浅,离家时间应由长到短,“少小离家的贺知章”比“离家十年的吴文英”离家时间长;空间应由远到近,“离家万里的王维”离家比“与故乡仅一水相隔的王安石”远。故所填顺序为:④①③②。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景补写的能力。第一空,根据前句“对于涌起乡愁的人来说,周遭无一不是可感之景,无一不是可触之情”可知此处是说冬去春来、物候变化、时空间隔都会引起柚子的乡愁,故补写内容为“都会引发游子内心深处的乡愁”。第二空,根据前句“相对用餐意味着关系亲近、和睦”“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可知此处是说人出了与土地、环境的和谐,还有人与人的和谐,所以补写内容为“也有人与人的和谐”。第三空,根据前句中的“不仅”可知此处和前句是递进关系;再根据后句“乡愁是中国人砥砺前行的精神基础”可知,此处是说乡愁更是心理上的一种远离,故补写内容为“而且心理也远离了民族的精神气质”。安徽省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这当然是错误的。不过,非专业人士出现这种谬误情有可原:因为蜘蛛跟昆虫确实有些相像——都有坚韧的外骨骼,并且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外骨骼长在昆虫和蜘蛛体外,如同盔甲和防护服,对身体的保护和支持更直接,还可以减少体内水分的散失。不过,外骨骼也有缺点,就是不能随身体一起长大,因此,生长发育过程需要蜕皮。昆虫和蜘蛛的另一个共同特征是分节。分节是生理分工的开始,增强了运动机能。分节的附肢就像三节棍,软中带硬,运动起来更灵活,更适合摄取食物和逃避敌害。因此,②。节肢动物也因此比蜗牛、蚯蚓以及许多其他无脊椎动物更高等,分布更广泛,更适合在陆地生存。那么,③?昆虫有触角或翅膀,蜘蛛没有。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而蜘蛛的头和胸是一体的。更重要的是,昆虫的胸部有三对足,而蜘蛛的头胸部则有八条腿,前端还有一对触肢和一对带毒腺的螯肢。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2.根据材料,写一则介绍蜘蛛的说明性文字,不超过60个字。【答案】21.①有人以为蜘蛛是昆虫

②昆虫和蜘蛛都属于节肢动物

③昆虫与蜘蛛有何区别呢22.蜘蛛是有坚韧外骨骼,身体和附肢分节的节肢动物,头胸一体,有八条腿,头胸部前端有一对触肢和一对带毒腺的鳌肢。【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处,此句在语段开头,根据空后句“这当然是错误的”可知,此句表述的是一个观点,根据后文的“谬误”和具体解释“因为蜘蛛跟昆虫确实有些相像——都有坚韧的外骨骼,并且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可知,开头的错误观点是“有人以为蜘蛛是昆虫”。②处,根据空前“因此”可知,此句是对前文的总结句,根据空前句“昆虫和蜘蛛的另一个共同特征是分节”以及对分节的具体介绍,根据空后的“节肢动物也因此比蜗牛、蚯蚓以及许多其他无脊椎动物更高等,分布更广泛,更适合在陆地生存”可知,此空是说“昆虫和蜘蛛都属于节肢动物”。③处,此空是一个问句,空后的内容介绍了昆虫和蜘蛛的区别,可知此空内容应和后面内容构成设问句,介绍昆虫与蜘蛛的区别,所以可填“昆虫与蜘蛛有何区别呢”。【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主要内容能力。解答本题,学生首先要理解说明性文字的特点,说明性文字主要是介绍客观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等,说明性文字以给人科学知识为目的,所以它以客观介绍为主,一般不表示作者的主张和思想感情的倾向。说明性文字语言简洁、准确、明白,让人易懂易解。根据题干内容可知本文段介绍了蜘蛛的身体特点,作答时概括出蜘蛛的这些特点即可。根据原文“因为蜘蛛跟昆虫确实有些相像——都有坚韧的外骨骼”可知蜘蛛有坚韧外骨骼,根据原文“昆虫和蜘蛛的另一个共同特征是分节”“节肢动物也因此比蜗牛、蚯蚓以及许多其他无脊椎动物更高等,分布更广泛,更适合在陆地生存”“分节的附肢就像三节棍”可知蜘蛛是身体和附肢分节的节肢动物,根据原文“蜘蛛的头和胸是一体的”“蜘蛛的头胸部则有八条腿,前端还有一对触肢和一对带毒腺的螯肢。”可知,蜘蛛头胸一体,有八条腿,头胸部前端有一对触肢和一对带毒腺的鳌肢。安徽省亳州市第二完全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语言表达运用Ⅱ(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小说、戏剧、散文、诗歌等文学作品中塑造的形象生动,;反之,则作品没有什么吸引力。其实文学作品的形象性,,还有语言的形象性、举例的形象性、情感的形象性。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性描写,多姿多彩,美不胜收。散文和诗歌虽然都具有形象性,但与诗歌相比,,往往更贴近生活、更可触可感。清代学者吴乔说:“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这个比喻对我们认识诗歌与散文形象性的差异,具有启发性。诗歌展现的形象跟具体事物之间距离较大,即使是直接描写,诗歌的语言、意象也更注意提炼和升华;上下前后之间的联系一般不像散文交代得那样着实具体,有许多跳跃和省略,让我们的想象飞得更高更远些。而散文则给我们更为具体逼真的感受,不用提《烛之武退秦师》《记念刘和珍君》记录真实人物事件的历史纪传散文。不用说《登泰山记》《荷塘月色》这些记游写景的散文,不用讲《一个消逝了的山村》《秦腔》这些反映人世风俗的感怀类散文,就连《劝学》《师说》这种议论性很强的说理性散文也跟实际生活情景很贴近。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21.文中引用了吴乔比喻说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22.下列各句中的“像”与原文中加点的“像”,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鲁迅塑造了众多经典人物,像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B.钱塘江汹涌的波涛卷起像霜雪似的白色浪花。C.大堰河像爱自己的儿子一样爱着我。D.夜夜常起的狂风,好像要把一切都给刮走。【答案】20.①能使作品具有感染力(能吸引读者);②不仅包括塑造的具体形象;③散文更具实用性(散文的形象更具体)。21.①用做饭和饮酒来比喻作文与写诗,形象生动。②有助于认识诗歌与散文形象性的差异,说服力强。22.C【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①由分号可知两句话是并列结构,此句与“则作品没有什么吸引力”照应,由“反之”可知内容相对,应说“塑造的形象生动”的作用,可填:能使作品具有感染力(能吸引读者);②此句解读“文学作品的形象性”,由“还”可知此句用“不仅”;“文学作品的形象性”首先让人想到塑造的各种具体形象,而由“语言的形象性、举例的形象性、情感的形象性”可知没有列举具体形象,可填:不仅包括塑造的具体形象③此处是把诗歌与散文的形象性进行对比,写“散文”的特点;由“往往更贴近生活、更可触可感”可知,散文的形象性更具体、实用,可填:散文更具实用性(散文的形象更具体)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吴乔的比喻句是“意喻之米,文喻之炊而为饭,诗喻之酿而为酒”,把“意”比喻为“米”,“文”比喻为“炊而为饭”,“诗”比喻为“酒”。用做饭和饮酒来比喻作文与写诗,形象生动。结合后文“这个比喻对我们认识诗歌与散文形象性的差异,具有启发性”可知,这个比喻有助于认识诗歌与散文形象性的差异,说服力强。【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原文中加点的“像”表示作比较。A.“像”表示举例。B.“像”表示比喻。C.“像”表示作比较。D.“像”表示推测。故选C。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们走入山谷,沿着小溪,走两三里到了水源,转上山坡,便是我们居住的地方。但是我们从城内向这里来的中途,忽然觉得踏上了一条旧路。那条路是用石块砌成,从距谷口还有四五里远的一个村庄里伸出,向山谷这边引来,先是陆陆续续,随后就隐隐约约地消失了。过了许久,我才知道,这里实际上有过村落。这里原有的山村,是一次便毁灭了呢,_______①________,我们都无从知道。我们没有方法去追寻它们,只有在草木之间感到一些它们的余韵。最可爱的是那条小溪的水源,从我们对面山的山脚下涌出的泉水;它通宵达旦地在那儿流,几棵树缠绕着它形成一个阴凉的所在。我们感谢它,_______②________,我们就不能在这里居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