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专题12 《诫子书》知识点梳理(原卷版+解析)_第1页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专题12 《诫子书》知识点梳理(原卷版+解析)_第2页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专题12 《诫子书》知识点梳理(原卷版+解析)_第3页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专题12 《诫子书》知识点梳理(原卷版+解析)_第4页
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中考真题+模拟题 专题12 《诫子书》知识点梳理(原卷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诫子书》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字,三国时期著名的、。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诫:。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本文是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二、内容简介。《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在文章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全文语言清新雅致,说理平易近人,作者运用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使这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三、朗读节奏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四、字音字形夫(fú)淫慢(yín) 励精(lì)险躁(zào)治(yĕ)性遂(suì)成五、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夫(fú):

(2)君子:

(3)行:(4)修身:

(5)淡泊(澹泊):(6)明志:(7)宁静:(8)致远:(9)广才:

(10)成:(11)淫慢:

(12)励精:(13)险躁:(14)理性:(15)与:

(16)驰:(17)日:(18)去:

(19)遂:(20)枯落:(21)多不接世:(22)将复何及:(二)通假字险躁则不能治性。通,。(三)古今异义1.“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古:今:。2.“险躁则不能治性”险:古:今:。3.“淫慢则不能励精”慢:古:今:。(四)词类活用1.非淡泊无以明志明:。2.非宁静无以致远远:。3.非志无以成学志:。4、非学无以广才广:。(五)一词多义1.学而时习之:。君子之行:。2.静以修身:。非宁静无以致远:。3.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志无以成学:。4.夫学须静也:。非志无以成学:。六、特殊句式①倒装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确语序为:"以静修身,以俭养德。②判断句。夫学需静也"……也"表判断③倒装句。将复何及宾语前置,应为:"将复及何"

七、重点句子翻译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八、理解性默写:1.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2.全文中心论点是:3.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九、内容理解: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2.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3.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5.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6.《诫子书》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补充一个论据。7.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十、文章主旨诸葛亮将、和三者联系在一起,劝勉儿子,,最忌。十一、艺术特色。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赅,文字清新雅致,不事雕琢,说理平易近人。十二、出自课文的成语及名句。

成语:淡泊明志俭以养德宁静致远名言警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诫子书》知识梳理一、作者作品。《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曾隐居隆中,后来任蜀国丞相。诫:告诫、劝勉。子,指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书:书信。本文是诸葛亮写给自己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殷殷教诲中蕴含着无限期望。二、内容简介。《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在文章中,诸葛亮教育儿子,要“淡泊”自守,“宁静”自处,鼓励儿子勤学励志,从淡泊和宁静的自身修养上狠下功夫。他说,“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意思是说,不安定清静就不能为实现远大理想而长期刻苦学习,要学得真知必须使身心在宁静中研究探讨,人们的才能是从不断的学习中积累起来的;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与发扬自己的才干,没有坚定不移的意志就不能使学业成功。诸葛亮教育儿子切忌心浮气躁,举止荒唐。全文语言清新雅致,说理平易近人,作者运用智慧理性、简练谨严的文字,将普天下为人父者的爱子之情表达得非常深切,使这封家书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三、朗读节奏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四、字音字形夫()淫慢()励精()险躁()治()性遂()成五、词语汇总(一)重点词语释义(1)夫(fú):语气词,放在句首,表示将发议论。

(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3)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4)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

(5)淡泊(澹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内心恬淡,不慕名利。清心寡欲。

(6)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7)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8)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9)广才:增长才干。

(10)成:达成,成就。

(11)淫慢:沉湎、怠惰。

(12)励精:尽心;专心。

(13)险躁:狭隘、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14)理性:从理智上控制行为的能力。

(15)与:跟随。

(16)驰:疾行,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17)日:时间。

(18)去:消逝,逝去。

(19)遂:于是,就。

(20)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21)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有“用世”的意思。

(22)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二)通假字险躁则不能治性。“治”通“冶”,修治,修养。(三)古今异义1.“非宁静无以致远”宁静古:指安静,精力集中。今:指环境上的安静,不嘈杂。2.“险躁则不能治性”险古:轻浮。今:危险,不安全。3.“淫慢则不能励精”慢古:怠惰散漫。今:指速度缓慢。(四)词类活用1.非淡泊无以明志明:形容词使动用法,使……明确。2.非宁静无以致远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志向。3.非志无以成学志: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4、非学无以广才广: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五)一词多义1.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2.静以修身:介词,表目的非宁静无以致远:介词,用来3.非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4.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六、特殊句式①倒装句。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正确语序为:"以静修身,以俭养德。②判断句。夫学需静也"……也"表判断③倒装句。将复何及宾语前置,应为:"将复及何"七、重点句子翻译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翻译:君子的行为操守,(应该)用宁静专一来修善自身,用俭朴来培养自身的品德。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翻译:不内心恬淡,淡泊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宁静专一就不能达到远大的目标。3、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翻译:学习必须宁静专一,才识需要学习。不学习无从增长才干,不立志不能取得学业的成就。4、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翻译:放纵懈怠就不能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5、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翻译: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也随岁月而消失,于是渐渐枯零凋落,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可悲地守着贫寒的居舍,(那时后悔)哪来得及!理解性默写:1.文中常被人们当做志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2.全文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表现躁的危害的反面论证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九、内容理解:1.本文作者提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2.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诫儿子立志学习、修身养性、淡泊名利、珍惜时间。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3.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澹泊(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语句多用双重否定句、对偶句。

4.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5.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