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1页
老年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2页
老年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3页
老年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4页
老年医学课程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医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071160

课程名称:老年医学/geriatrics

学时:28学时(理论课20学时,实验课8学时)学分:1.5学分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本科)开课学期:第6学期

开课部门:医学院

先修课程:基础医学课程、诊断学

考核要求:平时综合表现(15%)+见习考核成绩(15%)+理论考核成绩(7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成蒋曾尔亢主编,《老年医学》第2版,科学出版社,2009年

陈敏章主编,《中华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汪耀主编,《实用老年病学》第1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年

胡性越主编,《神经内科疾病临床治疗与合理用药》,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7年

贾子善主编,《脑卒中康复》,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老年医学是临床医学中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他不只研究老年病,而且涉及

人类衰老的基础理论研究以及老年医学教育的研究。老年医学是其他临床医学的

延续,并具有自己独特的特点。近年来,由于医用生物化学、医用物理学、计算

机技术和基础医学的理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使老年医学很多疾病的病因、发病

机制、诊断和治疗技术也迅速发展。

老年医学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和实习教学,总学时为28学时,其中理论20学

时,实验8学时。老年医学教学任务是贯彻以人为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应用

多媒体技术,使老年医学的教学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进行,并且老年医学内容

亦应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而有所更新。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老年医学教学目的与要求是强调理论学习及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要求学

生扎实地掌握老年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常见老年科疾病

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并能独立进行老年病的诊断、治疗和常用的基本操作。

提倡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介绍新理论、新技术、新进

展,增强临床应变能力;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与实习教学,充实教学内

容,通过课堂教学、课间实习、病例讨论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

能力及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学时分配

章节_____________________课程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时

第一■篇一老年病学概论⑶

第1章绪论一0.25

第3章衰老与延缓衰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75

第4章老年人药物治疗及用药原则一0.5

第5章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卫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0.5

第6章老年人常见问题的护理一1

第1节跌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节饮食与营养

第3节失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4节压疮

第二篇一老年常见系统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第7章循环系统疾病

第1节老年人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0.5

第2节老年人心力衰竭一1

第3节老年人高血压1.5

第4节老年人缺血性心脏病2

第8章呼吸系统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节老年人呼吸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一0.5

第2节老年人肺炎0.5

第3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呼吸衰竭__________________2

第9章一消化系统疾病一

第1节老年人消化系统病理生理变化一0.5

第5节老年人肝硬化一2

第8节老年人便秘与腹泻一1.5

第10章一神经系统疾病

第1节老年人神经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一0.5

第4节老年性痴呆1.5

第11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第2节老年人尿路感染

第15章1运动系统疾病

第3节老年人骨质疏松症2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理论讲授尽量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或视频资料、结合临床

加深对疾病的理解。

2.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临床思维方法,培养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的本领,

提高独立作出防治方案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老年病学概论(3学时)

第一节绪论

1.基本内容:

⑴社会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划分老年人的标准,人口老龄化评价的

标准,世界各国影响老年人的主要慢性疾病。

⑵人类寿命的研究历史及现代观点概述。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划分人口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⑵掌握老年人划分标准

⑶了解人类最高寿命的研究

3.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老年人划分的国际标准和国内标准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

第三章衰老与延缓衰老

1.教学内容

⑴衰老概念

⑵衰老的特征:积累性、普遍性、渐进性、内生性、危害性。

⑶多种衰老机制学说:

I衰老的遗传因素:

①遗传程序学说②体细胞突变学说③差错成灾学说④DNA修复缺陷学说⑤

细胞分裂限制学说⑥细胞调亡致衰老学说⑦端粒缩短学说⑧线粒体DNA损伤学

∏衰老的损伤因素

①自由基学说②脂褐素学说③交联学说④生物膜损伤学说

HI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因素

①下丘脑调节的“级联效应②垂体激素与衰老③弓状核与衰老④内分泌与

衰老⑤代谢与衰老

IV心理因素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衰老概念。

⑵了解衰老的特征。

⑶了解掌握衰老的机制。

3.教学重点难点:

⑴掌握加代;寸衰老的研究学说。特别是自由基学说和细胞调亡学说。

⑵交联学说与体细胞突变学说,其发生的相关因素,重要的是自由基。

⑶自由基与衰老的关系,促进细胞凋亡的因素。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

第四章老年人药物治疗及用药原则

1.教学内容

⑴老年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吸收、分布、代谢、排泄

⑵老年人药物效应动力学特点

对多数药物的敏感性增加

对多数药物的敏感性降低

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合用是增加。

依从性差。

⑶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特点

病因特点

临床特点

诊断要点

处理要点

⑷老年人用药原则:受益原则;五种药物原则;小剂量原则;择时原则;

暂停原则;及时停药原则。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老年人药代动力学特点。

⑵掌握:老年人效应动力学特点。

⑶掌握:掌握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特点及用药原则

3.教学重点难点:

老年人,合应用药的基本原则;老年病人用药的注意事项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

第五章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心理卫生

1.教学内容

⑴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智力的年老化、记忆的年老化、反应速度随增龄变

慢、人格的发展

⑵老年人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标准、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

⑶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

⑵了解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⑶掌握老年人心理健康标准。

⑷了解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的核心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心理健康的标准。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

第五章老年人常见问题的护理

1.教学内容

⑴跌倒的原因、预防及护理

⑵老年人的饮食与营养

⑶失眠原因及失眠护理

⑷压疮的原因,掌握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跌倒的原因,了解跌倒的预防和护理

⑵了解老年人营养素的需要及饮食原则

⑶掌握引起失眠的原因及护理,了解老年人的正常睡眠。

⑷了解压疮的原因,掌握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望握3倒、失眠和压疮的护理。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

第七章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

第一节老年人循环系统的病理生理变化

1.教学内容

⑴解剖学特征:心肌、心包、心内膜、瓣膜变化、传导组织、血管变化。

⑵心脏老化生理变化:心脏顺应性降低、心肌收缩功能降低、心排出量的

变化、心瓣膜功能改变、窦房结功能减退。

⑶老年人血管生理变化:血压及其调节的变化、中心静脉压调节的变化、

冠脉循环的增龄性变化。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老年人循环系统解剖学特征。

⑵掌握老年人循环系统生理变化。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心脏老化生理变化及老年人血管生理变化。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

第二节老年人心力衰竭

1.教学内容

⑴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

⑵心力衰竭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变化

⑶老年人心力衰竭的辅助检查方法、诊断及鉴别诊断

⑷老年人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

⑸药物治疗:利尿剂、ACE.B阻断剂、洋地黄、其他治疗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老年心力衰竭流行病特点。

⑵了解心力衰竭发生机制、病生特点、病因、诱因。

⑶掌握心力衰竭临床表现、体征、诊断鉴别诊断、心功能分类、分级、分

期。

⑷掌握心力衰竭治疗。

3甄学重占难占.

,老年人]力曾需的临床特点、治疗措施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结合临床医疗举例课堂讲授。

第七章第三节老年高血压病

1.教学内容

⑴流行病学

⑵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⑶高血压的分类

⑷老年高血压病的临床特点①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多见②血压波动大、易发

生直立性低血压③并发症多且严重④假性高血压多见⑤常伴多种疾病

⑸高血压的鉴别诊断

⑹治疗①治疗的目标②治疗方法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老年人高血压发生机制。

⑵了解临床表现。

⑶掌握高血压诊断标准、分级、危险分层。

⑷掌握高血压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

3.教学重点难点:

老年高血压诊断、特点及药物治疗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结合临床医疗举例课堂讲授。

第七章第四节老年人缺血性心脏病

1.教学内容

⑴冠心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⑵增龄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⑶老年心绞痛①心绞痛的定义②心绞痛病因和发病机制③临④老年人心绞

痛的特点⑤心绞痛的分型⑥心绞痛诊断⑦心绞痛治疗

⑷老年心肌梗塞①心肌梗塞临床表现②心肌梗塞实验室检查及心电图表现

③老年心肌梗塞的诊断④心肌梗塞的治疗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病因及诊治。

⑵熟悉老年缺血性心脏病的定义、分型。

3.教学重点难点:

老年心绞痛及心肌梗塞的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原则。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结合临床医疗举例课堂讲授。

第八章呼吸系统疾病

第1节老年人呼吸系统病理生理变化

L教学内容

⑴解剖学老化: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的老化、胸廓。

⑵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老化改变:通气换气、调控整合、防御、免疫、分

泌功能

2.教学基本要求:

⑴熟悉老年人呼吸系统解剖学老化改变。

⑵熟悉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老化改变。

3.教学重点难点

老年人呼吸系统功能老化改变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结合临床医疗举例课堂讲授。

第二节老年人肺炎

1.教学内容

⑴老年人肺炎发病率高,年龄越大越高。吸入性肺炎多,症状不典型。并

发症凶险,死亡率高。

⑵社区获得性肺炎与业内获得性肺炎如何区别治疗。

⑶如何选择抗生素。

2.教学基本要求:

⑴熟悉老年肺炎流行病、病因、发病机制。

⑵掌握老年肺炎临床表现、体征、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治疗。

3.教学重点难点

社区获得性肺炎与业内获得性肺炎如何区别治疗。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结合临床医疗举例课堂讲授。

第三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衰竭

1.教学内容

⑴COPD的概述:定义、病因及发病危险因素

⑵病理生理及发病机制

⑶流行病学

⑷临床表现①病史特点②症状与体征③辅助检查

⑸诊断与鉴别诊断

⑹治疗与预防①CoPD的治疗原则和目的②缓解期的治疗③急性发作期的治

疗④预防

⑺呼吸衰竭

①病因②临床表现③辅助检查④诊断及鉴别诊断⑤治疗⑥营养支持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COPD的定义、COPD的临床表现、CoPD的分期、治疗及原则、肺心病

的诊断及治疗

⑵熟悉CoPD的病因及发病危险因素、COPD的诊断、鉴别诊断

⑶了解肺气肿和肺心病的病理

3.教学重点难点:

COPD的定义、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呼吸衰竭的诊断及治疗。

第九章消化系统疾病

第一节老年人消化系统病理生理变化

1.教学内容

老年人消化系统解剖学老化:口腔、食管、胃、消化腺体结构与功能变化。

2.教学基本要求:

熟悉老年人消化系统解剖学改变、功能改变。

3.教学重点难点

老年人消L系派解剖学改变、功能改变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讲授。

第五节老年性肝硬化

1.基本内容:

⑴概念

⑵病因分类

⑶发病机制

⑷病理

⑸临床表现:代偿期、失代偿期(肝功能减退的表现、门脉高压症及肝触

诊)。

⑹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原发性肝癌、

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⑺辅助检查

⑻诊断及鉴别诊断

⑼治疗:一般治疗、药物治疗、腹水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治疗、并

发症治疗、肝移植手术。

⑩预后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熟悉本病的辅助检查、鉴别诊

断;了解本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及预后。

3.教学重点难点:

老年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并发症、诊断及治疗。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结合临床医疗举例课堂讲授。

第八节老年人便秘与腹泻

L教学内容

⑴老年人便秘余腹泻病因。

⑵老年人便秘语腹泻分类。

⑶老年人便秘大并发症:心脑血管意外、肠梗阻、溃疡、大便失禁、尿潴

留、肠道病变。

⑷老年人便秘语腹泻诊断:结肠镜必要性。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老年人便秘、腹泻病因、发病机制。

⑵掌握老年人便秘、腹泻临床表现、分类、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

⑶掌握治疗方法。

3.教学重点难点

便秘、腹泻诊断鉴别诊断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结合临床医疗举例课堂讲授。

第十章神经系统疾病

第一节老年人神经系统病理生理变化

1.教学内容

⑴老年人神经系统老化的解剖学、生化、生理特点:解剖学改变、组织学

改变、生化改变、生理功能改变。

⑵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特征:症状体征不典型、多系统多器官、病情

重、并发症多病程长。

2.教学基本要求:

⑴熟悉老年人神经系统老化的解剖学、生化、生理特点。

⑵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特征。

3.教学重点难点

老年人神经系统疾病临床特征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讲授。

第四节老年性痴呆(2学时)

1.教学内容

⑴概述:老年痴呆的定义、发病率、特点、给家庭与社会带来的危害性

等。

⑵病因和发病机制

①遗传因素:

②环境因素

⑶病理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归。

⑷老年痴呆临床分期及常见临床分型

①临床分期:遗忘期、精神错乱期、痴呆期。

②临床分型:单纯型、抑郁症型、躁狂-夸大型、幻觉妄想型。

⑸临床表现:典型症状及体征。

⑹病理诊断指标

⑺诊断和鉴别诊断

⑻治疗①一般治疗:进行智力锻炼。②药物治疗: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⑵熟悉老年痴呆的病因、病理及临床分期

(3)了解老年痴呆的警兆

3.教学重点难点:

老年痴呆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思考题

1.老年性痴呆的临床分型及诊断及鉴别诊断。

2.老年性痴呆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3.老年痴呆智力锻炼的意义。

第十一章泌尿生殖系统疾病

第二节老年人尿路感染

1.教学内容

⑴老年人尿路感染易感因素:尿路感染、免疫力下降、膀胱输尿管返流、糖

尿病、器械使用

⑵老年人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尿常规检查。

⑶治疗:如何选择抗生素。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老年人尿路感染易感因素、致病菌。

⑵掌握老年人尿路感染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

3.教学重点难点

老年人尿路感染易感因素、致病菌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结合临床医疗举例课堂讲授。

第十五章第三节老年骨质疏松症

1.教学内容

⑴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①骨吸收及其影响因素

妊娠雌激素活性维生素D促进钙结合蛋白甲状旁腺素细胞因子

②骨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遗产因素钙的摄入量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

⑵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

①骨痛和肌无力②身材缩短③骨折

⑶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

①诊断方法和标准②骨代谢转换率评价③鉴别诊断

内分泌性骨质疏松症

血液系统疾病

其他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⑷老年骨质疏松症的治疗

①一般治疗运动钙剂维生素D其他辅助性治疗

②对症治疗

③特殊治疗

雌激素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雄激素降钙素二麟酸盐

⑸预防

尽量延缓骨量丢失的速率和程度、预防发生骨折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老年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和鉴别诊断、掌握老年贫血的临床表现、老

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掌握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以及治疗与预

3.教学重点难点:

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老年骨质

疏松症的治疗与预防

4.教学建议:课堂讲授,配以多媒体投影结合临床医疗举例课堂讲授。

“皮肤性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141110

课程名称:皮肤性病学/DermatologyandVenereology

学时:44学时(其中理论28学时、见习16学时)学分:2.0

适用专业:临床医学开课学期:第7学期

开课部门:皮肤与整形美容教研室

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程、诊断学

考核要求:平时综合表现(15%)+见习报告考核成绩(15%)+理论考核成绩

(7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第八版

张学军主编,《皮肤性病学》(教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朱学骏主编,皮肤病学与性病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年

杨国亮主编,《现代皮肤病学》,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年

赵辨主编,《临床皮肤病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皮肤性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的

临床应用学科,它与其它临床学科之间存在广泛而密切的联系。皮肤病学是研究

皮肤及附属器和各种与之相关疾病的科学,其内容包括正常皮肤及附属器的结构

与功能、各种皮肤及附属器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

及预防。性病学是研究性传播疾病的科学,其内容包括各种性传播疾病的病因、

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预防。由于皮肤位于体表,是机体对外

界防御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反映机体整体状况的一个窗口,皮肤病十分常见,多

发,因此掌握皮肤性病学的基本知识是一个临床医生应该具备的素质。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新编第八版《皮肤性病学》本科教材内容包括总论和皮肤病性病学各论二篇,

前八章为总论部分,主要有皮肤的结构与生理功能,皮肤性病的基本症状与诊断、

皮肤性病的防治与保健等,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皮肤病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其余章节为各论部分,以常见病和多发病为主的病因、发病机理、临

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防治的方法和原则,使学生学习到皮肤性病科中常见

病的诊断方法和技能。学习皮肤性病学不仅是学习防治皮肤性病本身,而是通过

它,学习如何观察人体的表象,为进一步探索人体内部疾病打下临床基础。

三'学时分配

序号内容学时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2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3皮肤性病的治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4病毒性皮肤病(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疣、传染性软疣)2

5细菌性皮肤病(脓疱疮、结核性皮肤、麻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2.5

6真菌性皮肤病(手足癣、体癣、股癣、花斑癣)2

7动物性皮肤病(疥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05

8接触性皮炎、湿疹、慢性单纯性苔辞*2

5毒麻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__________

6药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7银屑病、玫瑰糠疹*、座疮2

8结缔组织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9皮肤附属器疾病(座疮、脂溢性皮炎、斑秃)2

10性传播疾病(上)(梅毒、尖锐湿疣)2

11性传播•疾病(下)(淋病、艾滋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合计28

注*号为扼要讲解内容,其余为重点内容,未列出的疾病以自学为主。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临床学科,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学生应注

意在课堂和临床实习过程中不断进行积累,并与已学到的皮肤性病学理论知识互

相结合,达到建立皮肤性病学知识框架的目的,便于在今后的临床工作过程中不

断充实。

五'教学内容

第一篇总论

重点讲解皮肤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皮肤病的治疗原则。扼要讲解皮肤的结

构与生理功能,使学生认识到皮肤是机体上一个重要器官。了解皮肤病的病因、

皮肤的组织病理、皮肤的保健和皮肤病的预防。

第一章皮肤性病学导论*

1.基本内容

⑴皮肤性病学的定义

⑵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

⑶皮肤性病学的学科特点

⑷关于皮肤性病学的学习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和范畴以及学科特征;通过学习逐步掌握皮肤性病学

的学习方法。

⑵了解皮肤性病学发展简史及皮肤性病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3.教学重点皮肤性病学的定义、学科特点。

4.教学建议学生自学。

第二章皮肤的结构

1.基本内容

皮肤包括表皮、真皮、皮下组织三部分,其间有皮肤附属器、血管、淋巴管、

神经和肌肉。皮肤的重量、面积、厚度、颜色及表面结构。

⑴表皮:表皮的细胞构成及其来源,表皮的细胞分层、各层细胞的演变过程和主

要特点及其功能,黑素细胞、郎格汉斯细胞等来源及其特性。

⑵真皮:真皮的来源、构成和分层,胶原纤维、网状纤维、弹力纤维、基质和细

胞。

⑶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小叶。

(4)皮肤附属器:

①毛发与毛囊:毛发的分类、分布、解剖名称和生长周期,毛囊的组织解剖。

②皮脂腺:皮脂腺的分布及其结构,与毛囊的解剖关系及其功能。

③汗腺:大、小汗腺的分布,组织解剖特点及其功能。

④甲:组织解剖名称和生长速度。

⑸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和神经:

①血管:皮肤血管3丛的名称和位置,血管球的功能。

②淋巴管:浅、深淋巴网解剖及其功能。

③肌:平滑肌、横纹肌及其功能。

④神经:感觉神经末稍分类、分布及其功能,运动神经及其功能。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皮肤的构成和解剖名称,表皮各层细胞及其演变过程,真皮分层和共同

的主要成份。

⑵熟悉皮肤附属器组织解剖学及其功能。

⑶了解皮下组织构成及其功能,皮肤的血管、淋巴管、肌和神经的解剖及其

功能。

3.教学重点皮肤的解剖结构。

4.教学建议预习皮肤组织胚胎学的相关内容。

第三章皮肤的功能

1.基本内容

⑴保护作用:皮肤对机械刺激、理化损伤和微生物侵害的防护作用,以及防止

体液过度丢失的作用。

⑵吸收作用:皮肤吸收的途径和影响吸收的因素。

⑶感觉作用:单一感觉和复合觉的作用,瘙痒是皮肤特有的一种感觉。

⑷分泌和排泄作用:小汗腺、顶泌汗腺(大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及排泄作用。

⑸调节体温作用:皮肤通过表面热辐射、空气对流、热传导和汗液蒸发来散热。

⑹代谢作用:糖、蛋白质、脂类、水和电解质、黑素代谢。

⑺免疫作用:皮肤免疫系统的细胞成分及免疫应答反应。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皮肤的保护、感觉、调节体温、分泌排泄、吸收、代谢和免疫七大生理

功能。

3.教学重点皮肤的功能。

4.教学建议预习皮肤组织胚胎学的相关内容。

第四章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1.基本内容

⑴皮肤病性病的临床表现

①症状:包括痒,痛、烧灼、麻木、感觉分离和蚁行感等局部症状和伴发的畏

寒发热、乏力、食欲不振和关节疼痛等全身症状。

②体征:八种原发性损害和十种继发性损害的形态和特点。

⑵皮肤性病的诊断

①病史: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的主要内容。

②体格检查:视诊和触诊的条件和方法,并注意各部位常见的皮肤病。

③其它特殊手段:玻片压诊法、鳞屑刮除法、皮肤划痕试验等。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皮肤病的基本体症(皮疹)、病史采集要点和体格检查方法。

⑵熟悉皮肤病的自觉症状和全身反应以及各部位常见的皮肤病。

⑶了解皮肤划痕试验和斑贴试验等特殊检查及其它实验室检查。

3.教学重点皮肤病的基本症状和体症。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五章皮肤组织病理学*

1.基本内容

⑴皮肤活体组织检查的基本要求

⑵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常用术语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皮肤活体组织检查的基本要求,了解皮肤组织病理学的常用术语。

3.教学建议学生自学。

第六章其他实验室技术*

1.基本内容

⑴免疫病理

⑵真菌检查

⑶变应原检测

⑷滤过紫外线检查

⑸性病检查

⑹蠕形螭、疥螭和阴虱检查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斑贴试验的检查方法、适应证、结果及意义;了解免疫病理检查法、真

菌检查法、滤过紫外线检查法及性病实验室检查法。

3.教学重点真菌检查、变应原检测。

4.教学建议学生自学。

第七章皮肤性病的预防和治疗

1.基本内容

⑴预防:

①重视皮肤病与环境、精神因素的关系

②感染性皮肤病的预防

③超敏反应性皮肤病的预防

④瘙痒性皮肤病的预防

⑤职业性皮肤病的预防

⑥各种医学美容、生活美容导致的皮肤病的预防

由皮肤肿瘤的预防

⑵治疗:

内用药物治疗

①抗组胺药物:Hl和H2受体阻断剂药理作用和适应症。

②糖皮质激素:药理作用、适应症、常用种类、使用方法及不良反应。

③抗生素:各种抗生素选择原则及其副作用。

④抗病毒药物:抗病毒药的适应症,使用方法及其副作用。

⑤抗真菌药物:各种抗真菌药物药理作用,使用方法适应症和副作用。

⑥维A酸类药物:其种类、适应症、使用方法和副作用。

⑦免疫抑制剂:使用方法,适应症和副作用。

⑧免疫调节剂: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⑨维生素类药物:适应症和使用方法。

⑩其他:氯噬、雷公藤多贰、钙剂、硫代硫酸钠的适应症和副作用。

外用药物治疗

①外用药物的种类:各类药物的作用,常用药物及其中浓度和使用方法,

②外用药物的剂型:各种剂型的特点和适应症。

③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药物和剂型选择及注意事项.

物理疗法

电疗法、光疗法、微波疗法、冷冻疗法、水疗法、放射疗法的原理和适应症。

皮肤外科治疗

切割术、皮肤皮肤术、毛发移植术、体表外科手术、腋臭手术、皮肤磨削术,

Mohs外科切除技术的适应症。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抗组胺药物、抗真菌药物内用疗法,掌握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⑵熟悉糖皮质激素和维A酸类药内用疗法,熟悉外用药物的性能和剂型。

⑶了解抗生素、抗病毒药、免疫抑制剂及其它各类药物的内用疗法;了解各

种物理疗法和皮肤科外科治疗。

3.教学重点外用药物的性能、剂型及其使用原则。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二篇皮肤病

重点讲授:带状疱疹、疣、脓疱疮、浅部真菌病、疥疮、接触性皮炎、湿疹、

麻疹、药疹、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寻常性座疮、梅毒、淋病、

尖锐湿疣。

扼要讲解:单纯疱疹、头癣、念珠菌病、特应性皮炎、慢性单纯性苔葬、丘疹性

尊麻疹、玫瑰糠疹、酒渣鼻、脂溢性皮炎、非淋菌性尿道炎、生殖器

疱疹。

第九章病毒性皮肤病

第一节单纯疱疹*

1.基本内容

⑴病因及发病机理:HSV-I型和HSV-II型,发病条件。

⑵临床表现:各型疱疹的特点及部位。

⑶诊断与鉴别:群集性水疱,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易复发及实验室检查;

应注意与带状疱疹、水痘、脓疱疮鉴别。

⑷治疗: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及护理。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本病病因及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3.教学重点复发型单纯疱疹的临床表现与鉴别。

4.教学建议学生自学。

第二节带状疱疹-水痘

1.基本内容

⑴病因与发病机理:VZV感染,发病与免疫间的关系。

⑵临床表现:

①水痘的发疹特点、皮疹特征。

②带状疱疹的皮疹特征及好发部位、自觉症状和特殊带状疱疹类型。

⑶带状疱疹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要点,注意与水痘、单纯疱疹和其它痒

痛疾病鉴别。

⑷带状疱疹的治疗:抗病毒、止痛、减轻炎症反应等全身疗法,干燥、抗炎及

物理等局部疗法。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⑵了解水痘的发疹特点与皮疹特征以及鉴别。

⑶熟悉水痘、带状疱疹的病因、发病机理以及治疗。

3.教学重点带状疱疹的临床特点及治疗原则。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三节疣

1.基本内容

⑴寻常疣:皮疹特征及其好发部位,各种疣的名称和局部治疗方法。

⑵跖疣:皮疹部位,跖疣与鸡眼、脱月氐的鉴别,局部治疗方法。

⑶扁平疣:皮疹特征及其好发部位,全身疗法。

⑷传染性软疣:皮疹特征、好发部位及局部治疗法。

2.教学基本要求

⑴熟悉各种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疣的鉴别诊断。

⑵了解各种病毒引起的相关皮肤病。

3.教学重点寻常疣、跖疣及扁平疣的临床特点。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十章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脓疱疮

1.基本内容

⑴病因:主要为金葡萄和链球菌,气温、卫生等发病条件。

⑵临床表现:

①寻常性临床特点,少数可发生肾炎,败血症,有传染性。

②大疱性发病年龄,皮疹特点、全身症状重和预后。

③特殊类型的临床特点。

⑶诊断:

流行季节,发病年龄,好发部位和典型脓疱。

⑷治疗:全身疗法,局部疗法和预防。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本病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⑵了解其病因和流行。

3.教学重点各型脓疱疮的临床特点。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四节结核性皮肤病

1.基本内容

⑴病因与发病机制:病因主要为人型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所致;感染途径有外

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两种。

⑵临床表现:

(T)益举.

外源性接种所致

内源性扩散或自身接种所致

血行播散至皮肤

结核疹

②主要临床类型及其表现:

寻常狼疮:多见于儿童及青年,好发于面部,呈红褐色至棕褐色的柔软结节,

病程慢性。

疣状皮肤结核:多见于成年男性,常见于手背、手指、足、臀等部位,为一种

质硬的疣状增殖性损害。

⑶实验室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核菌纯蛋白衍生物试验、胸部X线检查、

细菌学检查

⑷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临床表现及病理检查诊断。寻常狼疮需与盘状红斑狼

疮鉴别,疣状皮肤结核应与疣状扁平苔群及着色芽生菌病鉴别。

⑸治疗:以全身治疗为主,治疗最好采用几种药物联合治疗,至少半年以上,

首选药物为异菸胧、其次为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等。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皮肤结核的病因与感染途径。

⑵掌握皮肤结核两种常见类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

3.教学重点结核的病因、主要临床类型及其表现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五节麻风

1.基本内容

⑴病因及发病机制:麻风分枝杆菌及其活力、人体免疫力与麻风病关系。

⑵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染途径和易感人群、发病情况和我国的防治情况。

⑶分型:五级分类法分型。

⑷临床表现:各型的临床特点,细菌检查,麻风菌素试验.细胞免疫情况和麻

风反应。

⑸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主要依据,与其他哪些疾病鉴别。

⑹治疗和预防:联合化疗(MDT)及并发症的处理要点;预防的重要性及要点。

2.教学基本要求

⑴熟悉本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及分型、诊断要点、治疗和预防原则。

⑵了解其流行情况、组织病理、实验室检查和MDT方案。

3.教学重点麻风的病因、临床类型及其表现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十一章真菌性皮肤病

第二节头癣*

1.基本内容

⑴病因与发病机制: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的主要致病真菌及传染途径。

⑵临床表现: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的临床特点。

⑶实验室检查:真菌直接镜检、滤过紫外线检查。

⑷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直接镜检、WoodS灯检查及真菌培养诊断;

注意与头部脂溢性皮炎、银屑病和脓皮病鉴别。

⑸治疗:口服药物,局部治疗及生活护理。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本病的临床类型及表现、诊断和治疗。

⑵了解其病因、流行情况及实验室检查与预防。

3.教学重点各型头癣的临床表现与防治。

4.教学建议学生自学。

第二节体癣和股癣

1.基本内容

⑴病因:主要菌种、传染途径及影响发病因素。

⑵临床表现:皮疹特点和好发部位。

⑶诊断及鉴别诊断:依据典型皮疹、直接镜检和真菌培养诊断;注意与银屑

病、湿疹、玫瑰糠疹等鉴别。

⑷防治:外用药为主,广泛损害可口服治疗;预防以治疗手、足、甲癣和个人

卫生为主。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本病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

⑵熟悉其病因和预防。

3.教学重点体癣、股癣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原则。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三节手癣和足癣

1.基本内容

⑴病因:常见菌种和传染途径。

⑵临床表现:

①足癣三型的临床特

②手癣临床表现。

⑶诊断及鉴别诊断:

依据临床表现和真菌检查诊断,注意与手足湿疹、掌跖脓疱病及汗疱症相

鉴别。

⑷治疗:不同类型手足癣的外用药选择,坚持使用1〜2个月是关键。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本病临床表现和治疗。

⑵熟悉其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

3.教学重点手足癣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原则。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六节花斑癣

1.基本内容

⑴病因:马拉色菌,在一定条件下致病。

⑵临床表现:皮疹特点和好发部位。

⑶实验室检查:直接镜检和滤过紫外线灯下检查。

⑷诊断及鉴别诊断:根据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诊断。有时需与白瘢风、

玫瑰糠疹等进行鉴别。

⑸防治:外用药为主,皮损广泛,单纯外用疗效不佳者可口服抗真菌药治疗。

预防做到勤洗澡、勤换衣物,内衣应煮沸消毒。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本病临床表现和治疗。

⑵熟悉其病因、诊断及鉴别诊断。

3.教学重点本病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八节念珠菌病*

1.基本内容

⑴病因:致病条件与致病菌和机体二方面有关。

⑵临床表现:

①粘膜念珠菌病:鹅口疮及生殖器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

②皮肤念球菌病:各种皮肤念珠菌病的临床特征。

③内脏念珠菌病:诱发因素及累及各脏器。

⑶诊断:依据临床表现、直接镜捡、反复真菌培养。

⑷治疗:局部疗法和全身疗法。

⑸预防:积极治疗原发病、合理用药和个人卫生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⑵了解其病因及预防。

3.教学重点本病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4.教学建议学生自学。

第十二章寄生虫及昆虫性皮肤病

第一节疥疮

1.基本内容

⑴病因:疥蛾及传播途径。

⑵临床表现:皮疹及其好发部位,夜间痒剧。

⑶实验室检查:直接镜检找疥虫及虫卵。

⑷诊断及鉴别诊断:特殊皮损、好发部位、夜间剧痒和群体发病;注意与瘙痒

病、痒疹、湿疹和虱病鉴别。

⑸防治:药物选择,治疗方法和判断痊愈。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防治方法。

⑵熟悉疥疮的病因和传播途径。

⑶了解实验室检查。

3.教学重点疥疮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原则。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十四章皮炎和湿疹

第一节接触性皮炎

1.基本内容

⑴病因与发病机制:动物性、植物性和化学性三类物质;原发性刺激和接触性

致敏反应的发病机理。

⑵临床表现: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接触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尿布皮炎、漆性皮

炎和化妆品皮炎的临床表现。

⑶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病史、皮损特点和斑贴试验。注意鉴别原发性刺

激与接触性致敏。

⑷防治:治疗原则、外用疗法、内用疗法和预防。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本病病因及发病机理、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

⑵熟悉其治疗原则和内、外疗法。

3.教学重点本病的致病因素、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三节湿疹

1.基本内容

⑴病因和发病机制:内、外诱发因素,个体易感性。

⑵临床表观: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湿疹,一些特殊类型湿疹。

⑶组织病理学检查

⑷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注意与接触性皮炎、神经性皮炎(慢性单纯性

苔薛)、手足癣的鉴别诊断。

⑸治疗:如何忌口及避免局部刺激,内、外疗法。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本病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⑵熟悉其病因、防治知识,内外疗法。

⑶了解其病理变化。

3.教学重点湿疹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原则。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三节特应性皮炎*

1.基本内容

⑴病因:遗传、免疫、环境因素。

⑵临床表现: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成人期。

⑶诊断:不同时期的皮疹特点,遗传过敏史,剧痒,嗜酸性粒细胞和IgE升

I⅞o

⑷治疗:生活护理,治疗同湿疹,免疫疗法。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本病诊断要点和防治原则。

⑵了解其病因及临床特点。

3.教学重点本病各期的临床特点。

4.教学建议学生自学。

第十五章尊麻疹类皮肤病

第一节尊麻疹

1.基本内容

⑴病因:食物、药物、感染及其它内外因素。

⑵发病机理:变态反应和非变态反应机理。

⑶临床表现:急、慢性尊麻疹及特殊类型的尊麻疹。

⑷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病史、风团、人工划痕症等。注意与丘疹性尊麻疹、

急腹症和药疹鉴别。

⑸治疗:去除病因,急、慢性及特殊类型尊麻疹的治疗。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本病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⑵熟悉其病因,发病机理和鉴别诊断。

3.教学重点尊麻疹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原则。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十六章药疹

1.基本内容

⑴病因:个体因素;药物因素:常见的中、西药种类。

⑵发病机制:超敏反应(变态反应)和非超敏反应(非变态反应)发病机理。

⑶临床表现:各种类型药疹的皮疹特点、部位、病程、预后和常见药物。

⑷实验室检查:体内试验、体外试验。

⑸诊断与鉴别:用药史、既往过敏史、潜伏期、临床特点和过敏试验。同时需

排除具有类似皮损的其它皮肤病及发疹性传染病。

⑹预防:合理用药应注意的方面。

⑺治疗:停用可疑致敏药物,加速其排泄,应用抗组胺类药、皮质类固醇激素、

支持疗法、护理和外用药。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药疹的临床类型与特点。

⑵掌握药疹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与预防

⑶熟悉药疹的常见致病药物与发病机理

3.教学重点变态反应性药疹的致病规律和各型药疹的临床特点以及药疹的治

疗原则。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十八章瘙痒性皮肤病

第三节慢性单纯性苔葬*

1.基本内容

⑴病因:精神因素、胃肠道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饮食、局部刺激等内、外

因素。

⑵临床表现:限局性,好发年龄,部位及皮损特点;播散性。

⑶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要点,注意与慢性湿疹、瘙痒症、皮肤淀粉样变及

特应性皮炎(异位性皮炎)鉴别。

⑷治疗:生活护理,内外疗法,物理疗法和中医疗法。

2.教学基本要求

⑴熟悉本病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治疗。

⑵了解其病因。

3.教学重点本病的皮损特点。

4教学建议学生自学。

.第十九章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多形性红斑*

1.基本内容

⑴病因:感染、药物、食物及物理因素等

⑵临床表现:全身症状,皮疹多形性、好发季节和年龄,各型皮疹特征及其预

后。

⑶诊断及鉴别诊断:多形皮疹、好发部位、年龄及季节;注意与冻疮和大疱

性类天疱疮鉴别。

⑷治疗:对症治疗,停用可疑药物,全身疗法,局部疗法和中医疗法。

2.教学基本要求

⑴熟悉本病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和治疗。

⑵了解其病因和组织病理变化。

3.教学重点本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

4.教学建议学生自学。

第三节银屑病

1.基本内容

⑴病因与发病机制:遗传、环境和免疫等因素与发病的关系。

⑵临床表现:

①寻常型:皮疹特征,多种形态皮疹及好发部位,指甲及粘膜改变,病程分期,

急性点滴状银屑病,同形反应。

②脓疱型、关节型和红皮病型临床表现。

⑶组织病理学检查:寻常型银屑病的组织病理特点。

⑷诊断及鉴别诊断:诊断要点,注意与脂溢性皮炎、湿疹、神经性皮炎等鉴别。

⑸治疗:治疗原则,一般治疗,外用药物治疗,内用药物治疗,物理疗法。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寻常型银屑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⑵熟悉本病的病因及其它类型银屑病临床表现。

⑶了解寻常型银屑病的组织病理特点。

3.教学重点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原则。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五节玫瑰糠疹

1.基本内容

⑴病因:尚不清楚。

⑵临床表现:皮疹特点,好发部位及季节,皮损自限性。

⑶诊断及鉴别诊断:皮疹特点,好发季节、部位、年龄和无明显痒感;注意

与体癣、药疹及二期梅毒疹鉴别。

⑷治疗:对症治疗和物理疗法。

2.教学基本要求

⑴熟悉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

⑵了解其病因及治疗。

3.教学重点本病的临床特点与鉴别。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二十章结缔组织病

第一节红斑狼疮

1.基本内容

⑴病因:遗传因素、性激素、环境因素。

(2)DLE:

①临床表现:限局型和播散型皮疹的特点,好发部位和全身症状。

②实验室检查:播散型。

③诊断:暗红斑、有角质栓的粘着性鳞屑、伴萎缩、病理学改变。

④防治:避免日晒和寒冷,主要用氯唾口服和皮质激素外用治疗。

(3)SLE:、

①临床表现:好发人群、全身症状、皮肤粘膜损害特点和其它系统损害。

②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免疫球蛋白、LE细胞、ANA、抗dsDNA和ENA。

③诊断:1982年ARA诊断参考标准。

④防治:主要用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治疗。

⑤预后:SLE目前仍不能达到彻底治愈的目标,但十年生存率已提高至80%以

上。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掌握盘状红斑狼疮(DLE)的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

⑵了解熟悉系统红斑狼疮(SLE)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防治。

⑶了解红斑狼疮病因和各种红斑狼疮的组织及免疫病理和鉴别诊断。

3.教学重点DLE和SLE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原则。

4.教学建议与内科学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学习,关注SLE的特征性皮肤损害。

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二节皮肌炎

1.基本内容:

⑴病因:

⑵临床表现:临床分六种类型,典型皮疹特征及好发部位,肌肉症状、全身症

状及伴发恶性肿瘤,

⑶实验室检查:血清肌酶、尿肌酸、自身抗体和肌电图,

⑷诊断:典型的皮疹和肌肉症状、血清中肌酶、尿肌酸、肌电图和肌肉活检。

⑸防治:急性期卧床、避免日晒、全面检查有无恶性肿瘤;主要是皮质激素和

免疫抑制剂治疗。

2.教学基本要求:

⑴了解本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⑵了解本病的临床类型、实验室检查及防治。

3.教学重点:本病的临床特点。

4.教学建议:与内科学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学习,关注皮肌炎的特征性皮肤损

害与肌痛特点。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二十三章皮肤附属器病

第一节寻常座疮

1.基本内容

⑴病因:雄性激素刺激皮脂腺功能,毛囊上皮角化过度,座疮丙酸杆菌等多因

素综合作用。

⑵临床表现:发病年龄,皮疹特点和部位,特殊类型瘗疮。

⑶诊断及鉴别诊断:青少年男女,基本皮疹和好发部位;注意与酒渣鼻等相

鉴别。

⑷治疗:治疗原则,生活护理,内、外疗法,物理治疗等。

2.教学基本要求

⑴掌握本病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⑵熟悉其病因和鉴别诊断。

3.教学重点寻常性瘗疮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原则。

4.教学建议多媒体辅助教学。

第二节脂溢性皮炎

1.基本内容

⑴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