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集(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集(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集(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集(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化学试卷集(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能源和作为能源使用的物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火力发电是化学能间接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B.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

C.寻找高效催化剂,使水分解出产物氢气,同时释放能量

D.利用太阳能、风能和氢能等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500℃、30MPa下,将O.SmolN?和1.5mol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放出的热量为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g)+3H2(g>2NH3(g)AH-QkJ.mol'

则Q>38.6

B.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稀醋酸和稀

NaOH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1

NaOH(aq)+CH3COOH(aq)=CH,COONa(aq)+H,O(l)AH=-57.4kJ-mol-

C.已知2c(s)+2O式g)=2CO式g)AH-2C(s)+O2(g)=2CO(g)AH2,RlJAH,>AH,

D.已知2H2(g)+O2(g)=2Hq(l)AH=-571.6kJ-mo『,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571.6kJ•mor1

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的活化能接近于零,所以反应速率很高

B.恒温恒容条件下加稀有气体,化学反应速率不变,化学平衡不移动

C.过程的自发性既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也能用于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溶解度较小的BaSO,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溶解度略大的BaC03

4.常温下,在含有0.10mol/LH3P的溶液中,含磷元素的微粒pc随pOH的变化关系如

图所示。已知pc=-lgc,pOH=-lgc(OH。,H3PO3为二元弱酸,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

的是()

A.曲线②代表pc^PO;)

B.H3PO3的降=10r、%=10<6

C.NaHPOa溶液显碱性

D.c点对应的溶液中c(H")=c(H2PO;)+c(OHj+2c(HPO;)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lOlkPa时,ImolS和2moiS的燃烧热相等

B.己知2c(s)+202(g)=2C0Kg)△H=akJ/mol,2c(s)+O2(g)=2C0(g)△H=bkJ/mol,则

a>b

c.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少

D.ImolH?完全燃烧生成HzO(g)放出的热量叫H?的燃烧热

6.已知:NO(g)+O,(g)NO2(g)+O2(g)△”。实验测得速率方程为

Vj£=k]Ec(NO)-c(O3),W=《C(NO2>C(O2)(解、岫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

有关,与浓度无关)。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4moiNO(g)和OSmolOKg)发生上述

反应,测得NO的体积分数x(NO)与温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逆反应活化能的大小关系为>纥<逆)

B.a点NO的转化率为80%

C.1温度下的§>厶温度下的鲁

K逆K逆

D.化学反应速率:c点的%>b点的”>a点的v逆

7.纳米级FesO,可用于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电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试卷第2页,共9页

过程I

太阳能

H2O

H2

过程II

A.Fe3O„FeO两者都是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X过程中的催化剂

B.过程I的反应:2Fe304=6Fe0+021

C.过程I、H的总反应:2HQ==2Hzt+O2t

催化剂

D.整个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

8.反应mX(g)=nY(g)+pZ(g)AH,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体系中物质Y的体积分数随

压强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

B.m<n+p

C.B,C两点化学平衡常数:路>及D.A、C两点的反应速率v(速Vv(C)

9.下列实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B.BC.CD.D

10.25℃时,水的电离达到平衡:H20-ir+0HA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向水中加入稀盐酸,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OH)减小

B.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固体,c(H)增大,K*增大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将纯水加热,KJ曾大,pH不变

11.向100mLFeCh和CuCk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其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

A.向b点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B.a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Fe?'和

C.原混合溶液中c(Fe>):c(Cu2t)=2:1

D.若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c点溶液中c(Cl)=8.0mol・L

12.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常温下,将O.lmoLLNH,Cl溶液与0.05mo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显碱

性,c(C「)>c(NH:)>c(Na*)>C(OH)>c(H*)

B.在纯碱溶液中存在:c(OH)=c(H+)+c(HCO;)+c(H2co3)

C.常温下,向CH3coOH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得到pH=4的混合溶液:

c(Na+)>c(CH,COO)>c(H+)>c(OH)

D.pH=4的一元酸HX和pH=10的一元碱MOH等体积混合:

c(M+)=c(X')>c(H+)=c(OIT)

13.几种物质间的转化焙变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2H2(g)+O2(g)-———2H2CK1)

■2A%A//5

4H(g)+2O(g)——►2II2CXg)

试卷第4页,共9页

A.AW,>AW4

B.>AW6

C.A//,+A/7,=A/72++A//4

D.在相同条件下,若将。元素改为S元素,则△也会增大

14.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发生反应:CO(g)+上0(g).*C02(g)+HMg)△H<0.起

始投入3moic0,改变进气比E躲,测得相应的C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图中各点

对应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84

的70-

60

衡-

50-

率40

-

-

/%30

A.Kc=l

B.若E点温度下,5分钟达到平衡,则该过程的平均反应速率v(HzO)=O.12«1。1・辻

•min1

c.T?>TB

D.平衡从图中B点移动到A点,需降低温度

二、原理综合题

15.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是化学研究的重要问题,根据相关材料分析回答:

(1)已知断开Imol下列物质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如下表:

物质NO

N2o2

吸收的能量946kJ498kJ632kJ

根据以上数据判断:N2+02=2N0属于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2)符合某些特征的化学反应理论上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下列化学反应

(填字母)不能设计成原电池,原因是。

A.CH4+202=C02+2H20

B.Fe+CuSO4=FeSOi+Cu

C.2NaOH+HzSO,=Na2SO(+2H20

D.Pb+Pb02+2H2S0,=2PbS0.,+2H20

(3)把A、B、C、I)四种金属按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CHD

量)甲鬓乙單丙

装置稀硫酸CuSC)4溶液稀硫酸

电子从A到C电极的质量二价金属D不断溶

B增加解

根据表中信息判断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出装置乙中正极

的电极反应式:o

⑷锂离子电池已经成为新一代实用的蓄电池,它具有能量密度大、电压高的特性。某

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极反应如下:

负极Li-e=Li1,

1-

正极LiixMnOa+xLi+xe=LiMnO2

该锂离子电池放电时电池的反应方程式为。

16.(一)賞)2与人类息息相关。近年来,为了缓解温室效应,C0?的资源化利用是化学研

究热点之一。科学家提出了多种回收和利用CO,的方案.

(1)已知:①2NaOH(s)+C02(g)=Na2CO3(s)+H2O(g)AHF-127.4kJ/mol

@NaOH(s)+C02(g)=NaHC03(s)△3131.5kJ/mol

贝I」:反应2NaHC03(s)=Na2C03(s)+H20(g)+C02(g)AH3=kj/moh

⑵利用CO,制备CH,可以实现变废为宝,300℃时,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icOz

和8molHz发生反应:C02(g)+4H2(g).'CH.(g)+2H20(g)All,,混合气体中CH,的浓度与

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容器内密度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容器内压强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断开2moic=0键的同时断开4moic-H键,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3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2moicOz和8moi压,重新达到平衡时Clh的浓度

试卷第6页,共9页

小于1.6mol/L

②从反应开始到lOmin,H?的平均反应速率v(Hz)=

③300'C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仁

④500℃该反应达到平衡时,上述容器中有1.6moic0八2.0molH2,5.6moic乩、4.OmolHQ。

则厶乩0(填或“二”)

(二)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接触法制硫酸生产中的关键工序是SO?的催化氧

化:SO,(g)+lo2(g)»^->SO3(g)AH=-98kJmolL回答下列问题:

(3)当SO式g)、O式g)和N2(g)起始的物质的量分数分别为7.5糸10.5%和82%时,在

0.5MPa、2.5MPa和5.0MPa压强下,SO,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在

5.OMPa、550℃时的a=

/\0.8

⑷研究表明,SO2催化氧化的反应速率方程为:v=k^-lj(1-na),式中:k为反应速

率常数,随温度f升高而增大;。为SC>2平衡转化率,〃为某时刻SOi转化率,〃为常

数。在a=0.90时,将一系列温度下的k、a值代入上述速率方程,得到口7曲线,如图

所示。曲线上v最大值所对应温度称为该〃下反应的最适宜温度却。t<t„,时,「逐渐

提高;后,逐渐下降。原因是

2

&学

三、填空题

17.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是髙中化学中常见的电解质溶液,研究溶液中粒子行为在化学

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DHC1在水中是强酸,在冰醋酸中部分电离,写出HC1在冰醋酸中的电离方程式

为。

(2)常温时,分别向20mL0.Imol/LCmCOOH溶液和20mL0.Imol/LHC1溶液中逐滴加入

0.Imol/LNaOH溶液,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忽略温度变化)。

4二

2

0二

8

7a

6fcH;CQO^

4r

2rb----

0层=-HCAA

O

0.oo0.0020

r(NaOH)/mL

①常温时,0.Imol/LNaOH溶液的pH=»

②CUCOOH-NaOH的滴定曲线中,常温时,a点溶液pH=3,此时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为mobL1;d点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a、b、c、d、e五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o

+

③a点时:C(H)+C(CH3COOH)-c(OH)0.1mol"(填或"=").

④b点时:c(CH£OOH)+c(CH3co0一)=(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变化,用最简分数表

示)。

⑤滴加NaOII溶液至pH=7时,两种溶液中c(CH;tCOO)c(Cl)(填“>”、“<”

或“二”)。

四、实验题

18.在实验室探究SO?与FeCk溶液的反应,所用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仪器和I中酒精

灯已略去)。

(1)仪器a的名称是。

(2)装置HI倒扣漏斗的作用是o

(3)装置I烧瓶中放入的药晶X为铜片,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程

试卷第8页,共9页

中,烧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O

(4)装置II中用“多孔球泡”的作用是

(5)装置II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参考答案

1.C

【详解】A.火力发电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再转化为机械能,

机械能带动发电机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A正确;

B.电能是由一次能源转化得到的能源,属于二次能源,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

最方便、污染最小,故B正确;

C.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放热反应,在高效催化剂作用下使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为吸热反应,分解过程中吸收能量,不会释放能量,故C错误;

D.化石能源的燃烧会产生污染性气体和粉尘,导致空气质量降低,太阳能、风能和氢

能都属于清洁能源,不会对大气造成污染,可代替化石燃料,改善空气质量,故D正确;

答案选C。

2.A

【详解】A.该反应为可逆反应,0.5molN?和1.5molH2充分反应实际消耗的氮气小于

0.5moL则Imol氮气完全反应时放热量大于38.6kJ,则Q>38.6,故A正确;

B.醋酸为弱酸,反应过程中伴随电离过程,使得放热量偏低,则NaOH与醋酸反应时

AH>-57.4kJmor',故B错误;

C.等量的C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更多,放热反应放热越多时,越小,则AH产AH?,

故C错误;

D.燃烧热是指Imol可燃物充分反应生成稳定产物时放出的热量,则氢气的燃烧热为:

285.8kJ•mol',故D错误;

故选:A,

3.C

【详解】A.酸和碱反应不需要外界做功的条件下就能发生,说明它们已经处于活跃状

态,因此活化能接近0,反应速率很高,A项正确;

B.恒温恒容条件下加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都不变,则化学反应速率不

变,化学平衡不移动,B项正确;

C.过程的自发性与反应速率无关,只能确定过程能否发生,C项错误;

D.在硫酸钢悬浊液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时,由于碳酸根离子浓度大,溶液中B-,与

CO;的离子积大于BaC()3的溶度积,因此会生成BaCO,沉淀,所以溶解度较小的BaSO,

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溶解度略大的BaCO”D项正确;

答案选C。

试卷第10页,共17页

4.D

【分析】H3PO3为二元弱酸,随着c(OH)的不断增大,即pOH的减小,c(H3PoJ一直减小,

c(H。PO;)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c(HPOf)一直增大,所以曲线①代表pc(HPOj),

曲线②代表pc(HFO;),曲线③代表pc(H3P03)0

【详解】A.由分析可知,曲线②代表pc(HFO;),A正确;

.....、,,c(H,PO7)c(H+).....

B.在b点,C(H#0J=C(H2PO;),H3PO3的A;产;me:­=1°,在a点,

C(H3Po3)

C(HPO;-)=C(H2PO;),K/‘个二八二'=10心B正确;

C(H2PO3)

C.NaHPOs溶液中,HPO=-+H20.H2PO;+0H,所以溶液显碱性,C正确;

D.c点对应的溶液中,pOH=14,c(H,)=lmol/L,则0.10mol/LH3PO3溶液中,含有其它能

电离产生H,的物质,溶液中除去含有IhPO:,、HQ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外,还含有其它酸根

离子,依据电荷守恒关系,则C(H+)>C(H2PO;)+C(OH-)+2C(HPO[),D错误;

故选Do

5.A

【详解】A.在25℃,lOlkPa时,I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

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所以25℃、lOlkPa时,ImolS和2molS

的燃烧热相等,但燃烧所释放出的热量不相等,故A正确;

B.CbkJ,mo1>COykJ/mo1>CO,,C转化为CO释放出bkj/mol热量;CO转为CO?释放

出间,m°i热量,则a=b+y,由于b、y均小于0,所以a<b,故B错误;

C.硫粉转化成硫蒸气需要吸收热量,即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粉分别

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故C错误;

D.在25℃,lOlkPa时,I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

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也的稳定氧化物为H?。⑴,故D错误;

答案选A。

6.D

【详解】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可知,(>丁2,温度高的汇时MNO)大,说明升高温度平

衡逆向移动,逆反应为吸热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厶做。;

A.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0,故正逆反应活化能的大小关系为纥(而<纥(通,选项A

试卷第11页,共17页

错误;

B.a点NO的体积分数x(NO)=0.1,设NO的转化率为y,根据三段式有:

NO(g)+

O3(g)NO,(g)+o2(g)

起始量(mol/L)0.20.300

变化量(mol/L)0.2y0.2y0.2y0.2y

平衡量(mol/L)0.2-0.2y0.3-0.2y0.2y0.2y

解得y=75%,选项B错误;

。3.2,+;器或。”。.2J。。%=。丄

C.=A:a;c(NO)•c(Oj,v逆=^C(NO2)-C(O2),

kvc(N0)-c(0,)c(NOJc(O,)

户J年二二c\次心=K,T,>T2,AH<0,温度高时K值反而小,则厶

k逆也c(NO)-c(OJ

C(NO2)-C(O2)

kk

温度下的/温度下的选项c错误;

k逆k逆

D.二>4,c点未达平衡,b点达平衡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且小于c点,b点温度和反应

物浓度均大于a点,反应速率大于a点,故化学反应速率:c点的vll;>b点的v逆〉a点

的也,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7.A

【详解】A.由图可知,四氧化三铁是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水制氢气反应的催化剂,氧

化亚铁为中间产物,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过程I为三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亚铁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Fe3。,

=6FeO+O2t,故B正确;

C.由图可知,过程I、II的总反应为光和催化剂作用下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2H0=2H2t+0t,故C正确;

2催化剂2

D.由图可知,四氧化三铁制备氢气的整个过程实现了太阳能向化学能的转化,故D正

确;

故选Ao

8.C

【详解】A.由图可知温度升高,丫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平衡正向移动,则正向为吸

热反应,故A正确;

B.由图可知,增大压强,丫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则m<n+p,故B正

试卷第12页,共17页

确;

C.对吸热反应来说,温度升高,K增大,K„<Ke,故C错误:

D.A、C温度相同,C点压强大,则C点的速率大于A点,故D正确;

故选Co

9.C

【详解】A.小试管口没有出气孔,试管内的空气无法排出,且收集氨气的导气管需深

入到倒置的试管底部,故A错误;

B.铜导热性强,中和热测定实验中不能用铜质搅拌器搅拌,故B错误;

C.甲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甲烷和氯化氢,故C正确;

D.加热碳酸氢钠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水,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故D错误;

选C。

10.A

【详解】A.向水中加入稀盐酸,c(H')增大,水的电离平衡逆向移动,c(0H)减小,故

A正确;

B.向水中加入少量NaHSO,固体,c(H*)增大,B不变,故B错误;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Na,钠消耗氢离子生成氢气,c(H)降低,水的电离平衡正向移

动,故C错误;

D.将纯水加热,cGD、c(0H)均增大,D增大,pH减小,故D错误;

选Ao

11.A

【解析】氧化性Fe,">Cu',则依次发生反应:2Fe*+Fe=3Fe"、Cu"+Fe=Fe"+Cu,0〜a

段发生反应2Fe*+Fe=3Fe",所以加入0.ImolFe时固体质量不增加;a点氯化铁完全反

应;a〜b段发生反应为Cu"+Fe=Fe"+Cu,所以加入0.ImolFe置换出0.ImolCu,固体增

加6.4g,到b点氯化铜完全反应,据此解答。

【详解】A.b点CuCL完全反应,向b点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不会生成蓝色沉淀,故A

错误;

B.0〜a段发生反应2Fe"+Fe=3Fe",则a点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有Fe”和Cu,故B正

确;

C.0~a段和a〜b段均消耗0.ImolFe,结合反应2Fe"+Fe=3Fe"、Cu2'+Fe=Fe21+Cu可知,

/?(Fe3)=0.2mol,/?(Cu')=0.lmol,则c(Fe"):c(Cu')=2:1,故C正确;

D.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r)=3/?(Fe3*)+2/7(CU2')=0.2molX3+0.ImolX2=0.8mol,溶液

体积为0.IL,则c(Cl)=8.0mol,L故D正确;

试卷第13页,共17页

故选:Ao

12.A

【详解】A.常温下,将O.lmolL'NHQ溶液与0.05mo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时发

生反应:NH4Cl+NaOH=NaCl+NH3H2O,NH4cl有剩余且最后混合溶液中NH4C1、

NaCl和NH3-H2O的物质的量相等,C1'的物质的量等于NH:和NH3H2O的物质的量之

和,所以c(Cl)>c(NH:),溶液呈碱性,则NH/HQ的电离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

所以c(NH:)>c(Na+),且c(OHNH,.HQ的电离是微弱的,OH•浓度较小,

所以c(Na)>c(OH),守浓度最小,故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Cr)>c(NH;)>c(Na+)>cfOH')>c(H+),故A正确;

B.纯碱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OH>c(H+)+c(HCO;)+2c(H2co3),在H2CO3里的

两个H都是由水电离出来的,故B错误;

C.CH3coOH溶液中加入适量的NaOH,根据电荷守恒有

c(Na+)+c(H+)=c(CH,COOj+c(OHj,溶液pH=4,则有c(H*)>c(0H),所以

c(Na+)<c(CH,COO),C错误;

D.若HX为强酸,MOH为强碱,则两者电离出的H+和0H啲物质的量相等,溶液显中

性,有c(M*)=c(X-)>c(H+)=4OH-),若一种为强电解质,另一种为弱电解质,则

溶液不会显中性,c(H*)不等于c(OH);若两者均为弱电解质,溶液也不一定会显中

性,D错误;

故选Ao

13.C

【详解】A.>。,<0,故A正确;

B.M1>0,AW5(O,AW6)O,AW,+AH5=A^6,故B正确;

C.根据盖斯定律,AH2+AW,+AH4=-AW6=-(AH,+AW,),C错误;

D.在相同条件下,若将0改为S,HQ(l)之间有氢键,放出能量更多,且厶&<0,故

△也会增大,D正确;

答案选C。

试卷第14页,共17页

14.C

【详解】A.根据题给C点数据可得以下三段式:

H

8(g)+H2O(g)=co2(g)+2(g)

起始(mol/L)1.51.500

改变(mol/L)

0.750.750.750.75

平衡(mol/L)0.750.750.750.75

V0.75x0.751“岳十必

Kc=-------------=1,A项正确;

0.75x0.75

B.E点温度下反应5分钟达到平衡,该过程的平均反应速率

An_3molx40%

V(HO)=V(CO)=^=1八DTfftnrrfc

2\-j111111,11-♦

VAt2Lx5min

C.根据题给B点数据可得以下三段式:

8(g)+HQ(g)..82(g)+H2(g)

起始(mol/L)1.5300

改变(mol/L)

0.60.60.60.6

平衡(mol/L)0.92.40.60.6

_0.6x0.6„0.75x0.75,士ULEJBH

«0.17,根据A选项C的三段式可知,Kc-八r=T,该反应是放热

R-0.9x240.75x0.75

反应,温度越高,化学平衡常数越小,KC>KB,则TC<TB,C项错误;

D.B到A,一氧化碳的平衡转化率增大,进气比相同,且该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系数

相同,因此不是改变压强引起的,所以考虑改变温度,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B到A

改变的条件为降低温度,D项正确;

故选Co

15.(1)吸热

(2)C反应没有电子转移(或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或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3)D>A>B>CCu2++2e=Cu

(4)LiixMnOz+xLi=LiMnO2

【解析】⑴

在Nz+()2=2NO中,需要断开ImolNz和ImolOz中的化学键,形成2moiNO中的化学键,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断开ImolNz和ImolOz中的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

946kJ+498kJ=1444kJ,形成2molN0中的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632kJX2=1264kJ,吸收

的能量多于放出的能量,所以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2)

只有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A.CH,+202=C()2+2&0是放热反应,

试卷第15页,共17页

也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B.Fe+CuSOi=FeSOt+Cu是放热反应,也是

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C.2NaOH+H2SQ1=NazSQi+2H2。不是氧化还

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D.Pb+Pb02+2HzS0,=2PbSOi+2H2。是自发的放热的氧化还原

反应,能设计成原电池;故选C。

(3)

A和B相连浸入稀硫酸中,电子从A到B,即A为负极,则A比B活泼;B和C相连浸

入硫酸铜溶液中,C电极质量增加,则在C上Cu*得到电子转化为铜,则C为正极,所

以B比C活泼;A和D相连浸入稀硫酸中,D不断溶解,则D为负极,失去电子转化为

金属阳离子进入溶液,所以D比A活泼,综上所述,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D>A>B>Co装置乙中C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

(4)

将负极反应乘以系数x,和正极反应相加即可得到电池总反应:LiiJlnOz+xLi=LiMn02e

16.(1)+135.6

(2)BC0.32mol/(L,min)25(L/mol)2<

(3)0.975

(4)升高温度,k增大使v逐渐提高,但a降低使v逐渐下降。t<。时,k增大对v的

提高大于a引起的降低;t>t,n后,k增大对v的提高小于a引起的降低

【详解】(1)已知:®2NaOH(s)+CO2(g)=Na2CO3(s)+II20(g)AHF-127.4kJ/moL②

NaOH(s)+CO2(g)=NaHC0;i(s)AH2=-131.5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①-2X②可得反应

2NaHC03(s)=Na2C03(s)+H20(g)+C02(g),贝△上=+135kj/mol;

(2)①A.反应前后气体总质量不变,容器容积不变,故容器内密度始终不变,不能说

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容器内压强不变,则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

确;

C.断开2molC=0键的同时断开4moic-H键,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

态,故C正确;

D.300C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2moic和8moiIL,相当于对原平衡加压,平衡

正向移动,重新达到平衡时CH,的浓度大于1.6mol/L,故D错误;

故答案选BC;

②从反应开始到lOmin,甲烷的浓度为0.8mol/L,氢气的浓度变化量为3.2mol/L,

试卷第16页,共17页

贝ij比的平均反应速率v(Hj=「一=0.32mol/(L•min);

lOmin

③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icOz和8moi友发生反应:C02(g)+4H2(g).-CH,(g)+

2氏0(g),起始时CO,和圧浓度为1mol/L和4mol/L,平衡时甲烷的浓度为0.8mol/L,

CQ(g)+4H2(g).CH,(g)+2H2O(g)

..53起始(mol/L)1400

则nI列二段式:

转化(mol/L)0.83.20.81.6

平衡(mol/L)0.20.80.81.6

_0.80xl.602

平衡常数K「(郷『聽)=25(L/mol)2;

44

C(CO2).C(H2)0.20x0.80

④500℃该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有L6molC到、2.OmolH?、5.6molCH„4.0molH20,

则浓度依次为0.8mol/L、1.0mol/L,2.8mol/L、2.0mol/L,平衡常数K(500℃)=

22

C(CH4).C(H2Q)_2.8X2.0

44=14<25,则升高温度,K减小,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

C(CO2).C(H2)-0.8xI

热反应,故△出〈();

(3)由题可知,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其他条件一定时,增大压强,平衡正

向移动,S0?的平衡转化率增大,所以,p,=5.OMPa,由图可得该反应在550℃、5.OMPa

条件下,SO2的平衡转化率a=0.975;

(4)SO/崔化氧化的反应速率方程为:v=k(?-lj(1-na),式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升高,k增大,反应速率增大,

SO;(g)+lo;(g)>SO,(g)AH=-98kJmo「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转化率a减小,

z、0.8Z\0.8

[^-1]减小,反应速率减小,t<t",时,速率常数k增大,对速率的影响大于因

减小对速率的影响,总体速率加快,t>总后速率常数k增大没有a减小对速率影响大,

速率减小。

17.(i)Hcir*H++cr

11

(2)1310CH3COO+H20.-CH3COOH+OHd=—<

【详解】(1)HC1在冰醋酸中部分电离,则HC1在冰醋酸中的电离方程式为HC1-H'+Clo

答案为:HC1.m+C1;

(2)①常温时,0.Imol/LNaOH溶液中,c(0H-)=0.lmol/L,则c(H4)=10'13mol/L,pH=13»

②常温时,a点溶液pH=3,溶液中的c(0H-)=10"mol/L,此时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

1

为10'mol-L;d点溶液为CH3C00Na溶液,发生水解生成NaOH等,则呈碱性的原因:

试卷第17页,共17页

CIhCOO+HQ.,CHEOOH+OH;

在a、b点,水的电离受到抑制,c、e点,溶液呈中性,水的电离不受影响,d点时,

CH£OO水解从而促进水电离,所以五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点是do

③a点时:c(H)+c(CH3C00H)-c(0H)=c(CH:tCOOH)+c(CH:iC00)=0.1mol-L'0

0.1mol/Lx20mL1

@b点时:c(ahC00H)+c(CH£00)=

30mL?5

⑤滴加NaOll溶液至pH=7时,CIhCOOH溶液中,有一部分CH3COOH没有转化为CHaCOO,

所以〃(CH£0(n<〃(Cl),而两种溶液的体积相差不大,所以c(CH£00)<c(CI)。答案

为:13;10。CH3C00+H20.*CH:iCOOH+OH;d;=;:;<,

【点睛】比较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关系时,可利用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

18.分液漏斗防倒吸Cu+2H£0,(浓)=CuSO,+SO/+2HQ铜片上有气

A

泡产生,铜片减小,溶液变成蓝色让SOz与FeCls充分接触,充分反应

3t

2Fe+S02+21120=2Fe^+SO;-+4H*

【分析】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氯化铁溶液,

二氧化硫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将铁离子还原为亚铁离子,由于二氧化硫气体有毒,多

余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处理,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由图可知,仪器a为分液漏斗,答案:分液漏斗;

(2)由于二氧化硫气体有毒,多余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处理,装置HI中倒扣

漏斗的为防止产生倒吸,答案:防倒吸;

(3)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为Cu+2HzSO」(浓)=CuS0,+S0t+2H。反应时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质量不断减小,

A2

溶液变成蓝色,答案:Cu+2H£0,(浓)=CuS0.+S0t+2HO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减小,

A2

溶液变成蓝色;

(4)在导管末端装上多孔球泡,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使S0?与FeCL充分接

触,充分反应,答案:让S0?与FeCL充分接触,充分反应;

(5)装置II中二氧化硫与氯化铁发生反应,二氧化硫具有比较强的还原性,将铁离子还

原为亚铁离子,同时二氧化硫被氧化为+6价的SO:,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元素守恒和

32

电荷守恒可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S02+2H20=2Fe'+SO^+4H,答案:

3,2

2Fe+S02+2H20=2Fe+SO^+4H'。

【点睛】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比较多,当二氧化硫遇到具有强氧化性的物质时表现出较

试卷第18页,共17页

强的还原性,在溶液中二氧化硫氧化后通常生成SO:,掌握这些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判断

反应产物及有关的现象。

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措施对增大反应速率明显有效的是()

A.Na与水反应时增大水的用量

B.Fe与稀硫酸反应制取H?时,改用浓硫酸

C.用H。溶液制取0z时滴入少量FeCk溶液

D.A1在氧气中燃烧生成Al203,将A1粉改成A1片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化能接近于零的反应,当反应物相互接触时,反应瞬间完成,而且温度对其反

应速率几乎没有影响

B.温度和压强都是通过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C.人们把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把活化分子具有的能量叫活化能

1).活化能的大小不仅意味着一般分子成为活化分子的难易,也会对化学反应前后的

能量变化产生影响

3.对于反应A+3B=2C+2D,下列数据表示不同条件的反应速率,其中反应进行得最快的

是()

A.v(A)=0.15mol/(L,s)B.v(B)=0.3mol/(L*s)

C.v(C)=0.2mol/(L,s)D.v(D)=0.Imol/(L,s)

4.在800℃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CO(g)+H2O(g);*C02(g)+H2(g)o若CO起始浓度为

1.Omol•水蒸气起始浓度1.5mol•L1,达到平衡后,测得CO2浓度为0.6mol•lA

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1

A.c¥(C0)=0.9mol-LB.a(CO)=60%

C.a(H20)=40%D.K=1.0

5.下列关于合成氨工业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原料气进行净化处理,是为了防止其中混有的杂质使催化剂“中毒”

B.合成氨厂一般采用lOMPa〜30MPa,综合考虑了反应速率、转化率和成本等因素

试卷第19页,共17页

C.将混合气体中的氨液化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I).根据勒夏特列原理,500C左右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的反应

6.对于可逆反应2NOz(g)N2O4(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2V(20)正=丫(1^02)逆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该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则AH<0

C.恒温恒容条件下,若混合气体的颜色保持不变,则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D.恒温恒容条件下,达平衡状态后,再充入一定量的NO-NO?转化率将减小

7.下列各表述与示意图不一致的是()

A.图①表示5mL0.01mol•L-1KMnO,酸性溶液与过量的0.1mol♦口溶液

混合时,n(Mn2+)随时间的变化

B.图②中曲线表示反应2s02(g)+02(g).q2s03(g)△H〈0正、逆反应的平衡常数K

随温度的变化

C.图③表示25℃时,用0.1mol♦厂‘盐酸滴定20mL0.1mol•L-'NaOH溶液,溶

液的pH随加入酸体积的变化

民12在用溶液中存在12函)+厂的)^13-的)的平衡,(;(13一)与温度1的关系如

图④,若反应进行到状态C时,一定有V㈤川他

8.分析如下操作对2NO式红棕色).•NQ式无色)平衡影响的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

20mLNO2,N2O4

步骤i:活塞从i处一拉至n处

步骤2:活塞从H处一推向1处

A.步骤1混合气颜色变浅,再无明显变化

B.步骤1减小压强,此反应平衡不移动

C.步骤2混合气颜色先变深后变浅,变浅的原因是消耗更多NO?

试卷第20页,共17页

D.步骤2因温度不变,但Q>K,故平衡发生逆向移动

9.用活性炭还原法可以处理氮氧化物。某研究小组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活性

炭和NO,发生反应C(s)+2N0(g)=N2(g)+CO2(g)A1KO«在TJC时,反应进行到

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mol/L)如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时间/t(min)01020304050

NO1.000.680.500.500.600.60

N200.160.250.250.300.30

co.00.160.250.250.300.30

A.10〜20min内,NO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的mol/(L-min)

B.TJC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5

C.保持与前30min的反应条件相同,再向容器中加入ZmolNz和2moiN0,则平衡向

左移动

D.30min后,只改变了一个条件,根据上述表格判断,该条件可能为缩小容器体积

10.某温度下,发生反应Nz(g)+3H2(g)/2NH,(g)A//=-92.4kJmor',电的平衡

转化率(a)与体系总压强3)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ImolN?和3moi应置于1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92.4kJ

B.平衡状态由A到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