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_第1页
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_第2页
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_第3页
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_第4页
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南平市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课内基础知识(9分)

1.(3分)C(A“论",判罪;B“聪”,明察;D“本",考察)

2.(3分)B(①⑩名词作状语,在水上,像蝉一样。②⑦使动用法,使……投降,使……整齐有序。③⑤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坚固程度,贤才。④⑥⑨名词活用为动词,效法、继承,登上,合乎礼。⑧意动用法,认为……豪壮)

3.(3分)A(①定语后置句②被动句③宾语前置句④省略句⑤被动句⑥定语后置句⑦状语后置句⑧宾语前置句⑨状语后置句⑩省略句)

二、课外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19分)

4.(3分)D(“因此诉诸感性类评论的公众认可度高于理性类评论”理解分析有误)

5.(3分)D(A项,“应当摒弃前者"推断有误。B项,“是为了论证追求本心是人生的一种至高的境界”推断有误。C项,“只要……就……"推断有误)

6.(3分)A(A项未谈及“感性表达”)

7.(4分)

【要点】

①调动了用户更多的感知器官,服务更加个性化;②增加了情感参与,用户获得更多的情感满足。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角度的答题,言之有据,析之成理,酌情给分)

8.(6分)

【要点】

①既保持新闻的权威性和客观性,又兼顾受众的情感需求;②既要秉持理性、晓之以理,又能传递温暖、动之以情;③表达方式既有理性逻辑的魅力,又交织感性的话语。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角度的答题,言之有据,析之成理,酌情给分)

现代文阅读II(16分)

9.(3分)B(B“是因为他厌恶贫困的、与外面世界隔绝的农村生活"理解有误)

10.(3分)B(B“也是他追求的理想生活”分析鉴赏有误)

11.(4分)

示例:①对眼前县城景象和生活的亲切感;②即将告别原西县城的不舍;③对县城为他打开外面世界的感激;④为自己还没有能变成一个纯粹的城里人而感伤。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6分)

示例:①真实反映现实,展现社会变革时期的时代风貌和普通劳动者的生活;②注重细节描写,增强了艺术感染力;③刻画人物形象,塑造了中国农村知识分子孙少平成长和奋斗的典型形象;④营造典型环境,为人物活动和情节展开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每一点2分,答对3点即可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古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20分)

13.(3分)ADG(原文标点为:略法先王,而足乱世术,不知法后王而一制度,是俗儒也)

14.(3分)C(“用法不同"解说有误)

15.(3分)A(“治国之道要比拥有仁爱之心更为重要”概述有误)

16.(8分)

(1)舍弃后王而称道上古的帝王,打个比方说,这就好像舍弃自己的君王去侍奉别人的君王。

(译出大意给1分,“道"“是”“事"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随意沿袭,就会继承陈旧的和错误的东西,会有颓靡不振的忧虑;这就是不做事的过错。

(译出大意给1分,“因”“虞"“事事”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17.(3分)

①荀子“法后王"的主张贴近实际;②人们熟知“后王之法”;③“后王之法"易于施行。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18.(3分)D(“国家破碎,百姓流离失所”理解赏析有误)

19.(6分)

【要点】

①规劝兄长莫学谢安隐居,鼓励其积极入世,为国立功;②期待兄长功成身退,再召集朋友相聚;③这种鼓励在国家多事之秋,富有积极意义,故虽写送别,却格调昂扬。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10分)

20.(10分)

(1)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2)海上明月共潮生落月摇情满江树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4)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5)示例一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示例二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例三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每答对一处1分。有漏字、添字、错别字,该处0分;字迹辨认不清,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7分)

21.(2分)

【要点】

①表现年轻时对人生目标的迷茫。②表达面对难以接受的事实时内心的震惊。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言之有据,析之成理,酌情给分)

22.(2分)

【要点】

(1)“孰料"后的问号改为逗号;(2)“难以对付的多少次”改为“多少次难以对付的"。

(每改对一处1分)

23.(3分)

【要点】

①就会出现缺钙的情况②为了维持正常的血钙浓度③所以晚上补钙效果最佳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言之有据,析之成理,酌情给分)

五、写作(60分)

24.(60分)(略)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孟子曰:“现今有些诸侯,虽有仁爱的心肠和仁爱的名声,但老百姓却受不到他们的恩泽,他的政治也不能成为后世的模范,就是不实行前代圣王之道的缘故。所以说,光有好心不足以治理好政治,光有良法自己也实施不起来(好心与良法必须配合而行)。《诗经》说过:‘不要偏差,不要遗忘,一切都依循传统的规章。’依循前代圣王的法度而犯错误的,是从来没有过的事。圣人既已用尽了目力,又用圆规、曲尺、水准器、绳墨,来造作方的、圆的、平的、直的东西,那些东西便用之不尽了;圣人既已用尽了耳力,又用六律来校正五音,各种音阶也就运用无穷了;圣人既已用尽了脑力,又实行仁政,那么,仁德便遍盖于天下了。所以说,筑高台一定要依托山陵,挖深池一定要依托沼泽。如果管理政事不依靠前代圣王之道,能说是聪明吗?”

材料二

对事物的区别没有比等级名分更重要的了,等级名分没有比礼义更重要的了,礼义没有比制定它的圣王更重要的了。圣王有上百个,我效法谁呢?回答是:礼仪制度年代久了就湮灭了,音乐的节奏时间久了就失传了。所以说:想要看圣王的事迹,那么其中最显著的人物,便是后王了。所谓后王,就是当今天下的君王。舍弃后王而称道上古的帝王,打个比方说,这就好像舍弃自己的君王去侍奉别人的君王。所以说:想要了解千年的历史就要观察现在,想要知道亿万就要详审一二,想要知道上古的情况就要研究当今周王朝的治国之道,想要研究周王朝的治国之道就要审察他们所尊重的君子。所以说:由近知道远,由一知道万,由隐微知道显明,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材料三

法制不能轻易改变,也不能随便沿袭。随意沿袭,就会继承陈旧的和错误的东西,会有政治上颓靡不振的忧虑;这就是无所作为(不做事)的过错。轻易改变,就会厌故喜新,产生胡乱更改的忧患;这就是没事找事的过错。这两者是法治的禁忌,连这两种禁忌也敢犯,哪里谈得上要求他能执行法令呢?去掉“轻变"和“苟因”这两种过错,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样法治才能实行。

主试官发下策论的题目,讨论荀卿和孟轲的不同主张,考察国家过去的法制典章,审明沿袭和变革的合适方法,以取得综核名实的实际效果。我曾经思考过这些问题:法制不可能一成不变,关键在切合人们的需要;古今的形势不同,法制便于当今世俗才是适宜。孟子说:“遵照先王的法制办事而产生过错的,是从来没有的事。"荀卿却说:“粗略地效法先王,就会败坏现实的政治。那些不懂得该法后王以建立统一的制度的人,全是些不通世变的俗儒。”这两种说法,完全相反,为什么说荀子的看法贴近实际呢?法制不分古时还是现在,只要它贴近时代的需要,并且人们又安于它。合乎时宜,人们又安于这种法制,即使它是极平凡的人所创制的,也不能扬弃它;违背时宜,违背人们的愿望,这种法制即使是圣人哲人创造的,也可以不照办。后王的法制,人们看得多并且听得多;时间一长,官府的记载就特别详细,人们对它知道并且熟悉,因此用这种法制来引导和命令人们,人们易于照办,易于明白。所以说:法后王是适宜有利的。{#{QQABJQyEggCAABIAAAhCQwFoCkAQkACACIoGgFAAIAIASRFABAA=}#}

{#{QQABJQyEggCAABIAAAhCQwFoCkAQkACACIoGgFAAIAIASRFABAA=}#}

{#{QQABJQyEggCAABIAAAhCQwFoCkAQkACACIoGgFAAIAIASRFABAA=}#}

{#{QQABJQyEggCAABIAAAhCQwFoCkAQkACACIoGgFAAIAIASRFABAA=}#}

{#{QQABJQyEggCAABIAAAhCQwFoCkAQkACACIoGgFAAIAIASRFABAA=}#}

{#{QQABJQyEggCAABIAAAhCQwFoCkAQkACACIoGgFAAIAIASRFABAA=}#}

{#{QQABJQyEggCAABIAAAhCQwFoCkAQkACAC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