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1页
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2页
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3页
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4页
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猕猴桃褐斑病综合防控技术规程本标准规定了猕猴桃褐斑病的术语和定义、症状及病原菌、发生规律和综合防控。本标准适用于猕猴桃褐斑病的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1276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DB51/T2096红阳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猕猴桃褐斑病kiwifruitbrownleafspot一种由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cassiicola)侵染引起的猕猴桃真菌性病害,病原主要侵染猕猴桃叶片引起褐色坏死斑,导致叶片提早落叶,俗称“早期落叶病”。3.2多循环病害指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物能够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4症状及病原菌4.1症状褐斑病主要危害猕猴桃叶片。初期多在幼嫩叶片上形成褐色小圆斑,病斑边缘有黄色晕圈。典型症状为具有明显轮纹的褐色坏死斑,中央浅灰色,边缘深褐色,病斑直径1cm~2.5cm,病健交界明显。后期多个病斑合并导致叶片大面积坏死,干枯脱落。猕猴桃褐斑病叶片症状图见附录A。4.2病原菌病原为多主棒孢菌(C.cassiicola属子囊菌门、棒孢属。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培养7d后菌2落呈圆形,鼠灰色,菌丝毡毛状。分生孢子梗直立,棕色至深棕色,单生或簇生,顶端具有圆柱状的层出梗。分生孢子直立或稍弯、圆柱形或倒棍棒形,具有4~20个假隔膜,单生或串生于顶端,半透明至浅橄榄色。病原菌形态特征图见附录B。5发生规律病原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落叶上越冬,也可在黄瓜、扁豆、四季豆、蓝莓、草莓、金银花、红薯等其它寄主及其残体上越冬。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病害初发期为6月底至7月初,盛发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下旬,季节流行动态曲线呈“S”形,属多循环病害。高温高湿条件下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四川海拔800m及以下为重发区。6综合防控6.1选用抗病良种猕猴桃褐斑病发生区优先选择抗病良种。6.2农业防治6.2.1冬季清园猕猴桃落叶后至萌芽前1个月修剪枝梢,清理田间枯枝落叶,深埋或移出果园。清除猕猴桃果园及其附近病原菌共同寄主黄瓜、扁豆、四季豆、蓝莓、草莓、金银花、红薯等的植物残体。6.2.2栽培管理猕猴桃栽培管理措施参照DB51/T2096红阳猕猴桃生产技术规程。施足基肥,增施有机肥。5~7月叶面补施磷钾肥。夏季适当修剪,合理负载,增强树势。提倡树盘覆盖,行间生草,高温期间保持土壤湿润。6.3物理防治猕猴桃褐斑病重发区,有条件的果园搭建避雨大棚。根据立地条件、果园面积等因地制宜选择标准钢架大棚、简易钢架大棚、竹木大棚等。6.4化学防治6.4.1符合GB/T8321及NY/T1276-2007的规定。6.4.2结合冬季清园喷施一次3~5波美度石硫合剂,春季萌芽前再喷施一次。猕猴桃褐斑病初发期开始施药。露天栽培方式间隔7d~10d施药,连续2~3次。避雨栽培方式间隔25d~30d施药,连续1~2次。采果前20d停药,采果后立即加施一次药剂保叶。注意药剂交替使用。推荐化学药剂及使用倍数见附录C。3(资料性附录)A:初期症状,B:中期典型症状,C:后4(资料性附录)(资料性附录)表C.1猕猴桃褐斑病化学防治推荐药剂药剂剂型稀释倍数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3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