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1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2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3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4页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枣庄市第九中学2024年中考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收集、干燥、存放气体的装置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B.实验室收集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b进入C.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D.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2.下列相关说法用微粒的性质解释不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溶液变红——分子在不断运动B.天然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之间有间隔C.水烧开后将壶盖掀起——温度升高,分子变大D.氧气和液氧都可作助燃剂——分子相同,化学性质相同3.科学家最新发现,通过简单的化学反应,可以将树木纤维素转变成超级储能装置,如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丁的化学式为N2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均保持不变C.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等于丙丁相对分子质量之和4.如图为甲、乙两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0℃时,100g甲饱和溶液中含甲物质的质量是25gB.20℃时,等质量甲、乙两种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相等C.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解D.50℃时,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5.下列固体分别溶于水,水溶液温度降低的是()A.NaCl B.NH4NO3C.CaO D.NaOH6.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错误的是A.吹胀气球——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变大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C.液氧和氧气都能助燃——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分子7.黄铜渣中约含Zn7%、ZnO31%、Cu50%,CuO5%,其余为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不参与反应)。处理黄铜渣可得到硫酸锌,其主要流程如图所示,操作中加热蒸发后冷却至原温度:有关上述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A的溶质有三种B.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C.溶液C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溶液BD.溶液A中ZnSO4的质量大于CuSO48.芯片是电脑、智能家电的核心部件,它是以高纯度的单质硅(Si)为材料制成的。硅及其氧化物能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Si+O2SiO2②SiO2+Na2CO3Na2SiO3+CO2↑③SiO2+2CSi+2CO↑④Si+2NaOH+H2ONa2SiO3+2H2↑A.属于置换反应的是反应③B.硅原子和碳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④反应中没有体现初中所学的碱的通性D.上述四个反应中Si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9.下列变化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 B.食物腐烂 C.金桂飘香 D.尘土飞扬10.最近媒体曝出某公司生产劣质外卖调料包,该事件让食品安全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下列有关做法正确的是A.用工业酒精勾兑白酒B.莓变的大米清洗干净后再次食用C.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D.用亚硝酸钠腌制食物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如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温度/℃20304050溶解度(g/100g水)KCl34.037.040.042.6KNO331.645.863.985.5(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KCl、KNO3二种物质的溶液都析出晶体,该方法是_____.KCl、KNO3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_____之间(用编号表示).A20℃以下B20℃~30℃C30℃~40℃D40℃~50℃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的质量为_____;40℃时,将70gKCl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_____g.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象不正确的是_____(用编号表示).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过氧化钙(CaO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工原料,工农业生产中用作漂白剂、种子消毒剂以及鱼类运输时的制氧剂等。过氧化钙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若用150g某过氧化钙工业样品可制得氧气32g,请计算该过氧化钙样品的纯度(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_______往150g上述过氧化钙工业样品中逐渐加入水至过量,在图中画出产生氧气的曲线图。__________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发生类似上述的反应,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金属。请依据所学知识填空。考古工作者发现铁质的出土文物往往锈蚀严重,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__________发生化学反应。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了两个有关金属性质的实验:实验I:硝酸银溶液和铁粉混合实验II:硝酸铜溶液与铁粉混合在上述两个实验结束后,该同学将实验I和II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个烧杯中,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与金属跟盐的反应相似,非金属也有这样的规律。Br2、I2、Cl2及其化合物有如下关系:Br2+2NaI=2NaBr+I2;Cl2+2NaI=2NaCl+I2;Cl2+2NaBr=2NaC1+Br2。由此可判断,非金属单质Br2、I2、Cl2的化学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_________。由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组成的混合物,经测定,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14.根据下列所示图回答问题。将图一实验所得液体静置,说明乙醇能溶于水的现象是_____。图二实验中,若观察到U形管右端液面_____(填“升高”或“降低”),则证明溶液中的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图三实验中,若观察到_____,说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在一次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将饱和CuSO4溶液逐滴加到5mL饱和NaOH溶液中,观察到以下异常实验现象:实验序号滴加CuSO4溶液的量实验现象①第1~6滴产生蓝色沉淀,但振荡后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②第7~9滴产生蓝色沉淀,且沉淀逐渐增多,振荡后沉淀不消失,很快沉淀逐渐变黑色在实验①中同学们根据所学初中化学知识判断蓝色沉淀是Cu(OH)2,请你写出生成蓝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①中蓝色沉淀为什么消失?同学们继续进行如下探究。[查阅资料]Ⅰ.Cu(OH)2在室温下稳定,70℃~80℃时可脱水分解生成CuO。Ⅱ.酮酸钠[Na2Cu(OH)4]溶于水,溶液呈亮蓝色。[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Cu(OH)2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是______。同学们交流讨论后,提出以下两种猜想。猜想一:少许Cu(OH)2可溶于足量水中。猜想二:Cu(OH)2可在足量NaOH浓溶液中溶解,溶液呈亮蓝色。[实验探究]为验证猜想,同学们用Cu(OH)2粉末(其他试剂可任选)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填写表中的空格。实验序号实验方法与操作实验现象结论③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5mL蒸馏水中,充分振荡______猜想一错误④____________猜想二正确[结论与反思]根据实验,并进一步查阅资料知道,Cu(OH)2在NaOH溶液中溶解生成Na2Cu(OH)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反应。根据实验可知,饱和CuSO4溶液与饱和NaOH溶液的反应是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16.化学老师演示了一个“黑面包”实验:往烧杯中倒入蔗糖和少量水,再注入一定量的浓硫酸,用玻璃棒迅速搅拌,可观察到蔗糖迅速变黑,并逐渐膨胀成“面包”状,同时烧杯壁明显发烫并有大量水雾。同学们对这个实验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SO2有刺激性气味,与CO2一样能与NaOH溶液反应,也能让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此外,SO2还易被酸性KMnO4吸收,并能让品红(一种红色试剂)褪色。探究一:黑色物质(1)蔗糖(C12H22O11)脱水的反应为C12H22O1112X+11H2O,则黑色物质X为____。探究二:面包的成因(2)如图组装装置,滴入浓硫酸后气球膨胀,冷却至室温后,观察到气球_____,甲同学据此认为膨胀不仅是由于放热造成的,还生成了气体。探究三:生成的气体(3)乙同学将气球摘去并将图甲、乙装置相连后,重新进行实验时发现石灰水变浑浊,并能闻到刺激性的气味,他判断生成了SO2。为了确认是否还生成CO2,乙同学认为要避免干扰,先确保除尽SO2,再检验CO2,则需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A-____、_____、_____、_____-B连接好装置。能说明气体产物中有CO2的实验现象是①品红溶液____②澄清石灰水浑浊。由此说明面包膨胀的主要原因是黑色物质和浓硫酸反应产生了CO2和SO2,请将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______+H2SO4______。(4)丙同学考虑到可能还会生成有毒气体CO,在参考乙同学的思路下设想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证明。则A、B中的试剂应分别为____(填标号)。ANaOH溶液、石灰水B石灰水、NaOH溶液C酸性KMnO4溶液、石灰水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1、B【解析】A.装置②是固液常温反应制取气体的装置,实验室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②,正确;B.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都比空气的密度大,均可使用装置③,气体从导管a进入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从b排出,错误;C.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干燥不与其反应的气体,装置④是洗气装置,导气管是长进短出,实验室干燥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装置④,气体从导管a进入,正确;D.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对于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集气瓶正放,实验室收集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如图⑤临时存放,正确。故选B。2、C【解析】

A、品红在水中扩散正是品红分子在溶液中不断运动而扩散的,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天然气被压缩进钢瓶,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而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最大,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水烧开后水壶盖容易被顶起,是由于温度升高,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大小没变,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液氧和氧气都可作助燃剂是因为它们都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同种物质的分子,化学性质相同,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3、D【解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了氮气和甲烷,反应的方程式是:3C+4NH33CH4+2N2。A、由上述分析可知,丁的化学式为N2,正确;B、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中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均保持不变,正确;C、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正确;D、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12+17=29,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16+24=40,甲、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不等于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通过微观示意图,考查了从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4、D【解析】

A、20℃时,甲的溶解度是25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125g甲饱和溶液中含甲的质量是25g,故A错误;B、20℃时,等质量甲、乙两种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中含溶质的质量不能确定,故B错误;C、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故C错误;D、50℃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20℃,有溶质析出,仍为饱和溶液,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D正确。故选D。【点睛】在比较饱和溶液改变温度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时,首先根据溶解度曲线判定溶液的状态,再根据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判定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5、B【解析】

A、食盐溶于水既不吸热也不放热,温度基本保持不变。故A错误;B、硝酸铵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B正确;C、生石灰溶于水,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故C错误;D、烧碱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D错误。故选:B。【点睛】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溶于水吸热和放热的常见物质: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6、A【解析】

A.吹胀气球是因为气球中的气体增多,气压增大的原因。此项不正确。B.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利用了“分子在不断地运动”的原理;C.液氧和氧气是由同种分子构成,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D.水电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过程中:水分子分成氢原子和氧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再重新结合成氢分子和氧分子。所以选A。7、C【解析】

A、向黄铜渣中加入过量稀硫酸,黄铜渣中的锌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锌与稀硫酸反应,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故溶液A中的溶质有硫酸锌、硫酸铜和过量的硫酸共三种,不符合题意;B、加入过量锌,锌与稀硫酸反应,65份的锌置换出2份的氢气,溶液质量增加,锌与硫酸铜反应,,65份的锌置换出64份铜,固体质量减少,溶液质量增加,故溶液A的质量小于溶液B,不符合题意;C、溶液C是晶体析出后得到的溶液,所以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由题干可知“加热蒸发后冷却至原温度”,所以溶液C和溶液B为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故溶液C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溶液B,符合题意;D、黄铜渣中7%的锌、31%的氧化锌都转化为了硫酸锌,而只有5%的氧化铜转化为了硫酸铜,所以溶液A中硫酸锌的质量大于硫酸铜的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C。8、D【解析】

A、反应③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A正确;B、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硅原子和碳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B正确;C、碱的通性中没有碱与单质、水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的通性,反应④反应中没有体现初中所学的碱的通性,故C正确;D、反应①中硅元素由0价→+4价,反应②中硅元素化合价没有改变,反应③硅元素由+4价→0价,反应④硅元素由0价→+4价,上述四个反应中Si元素的化合价没有都发生了改变,故D错误。故选D。9、B【解析】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金桂飘香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尘土飞扬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10、C【解析】

A、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甲醇有较强的毒性,摄入少量甲醇能造成双目失明,引入大量的甲醇会导致死亡。A错误;B、霉变的食物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素,所以霉变的花生清洗干净后也不能食用。B错误;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所以工业中利用活性炭脱色以制白糖。C正确;D、亚硝酸钠有毒,不能用亚硝酸钠腌制食物。D错误。故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11、增大蒸发结晶B34g30D【解析】

(1)根据表中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降温、蒸发溶剂KCl、KNO3都会有晶体析出,但降温KCl析出晶体较少,故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KCl、KNO3二种物质的溶液都析出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3)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时候,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此范围内相交;(4)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0g,所以最多溶解KCl34g,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则70gKCl中:=20g,设将70gKCl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x,20g=(70+x)×20%,x=30g(5)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A、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故A正确;B、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应该从零开始,故B正确;C、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D、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D错误.故选D.故答案为(1)增大;(2)蒸发结晶;(3)B;(4)34g;30;(5)D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12、96%2Na2O2+2H2O=4NaOH+O2↑【解析】

根据生成的氧气的质量和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求算纯度以及对应的消耗的水的质量。进而绘制对应的图。【详解】解:(1)设样品中CaO2的质量分数为x,消耗的水的质量为y,x=96%,y=36g,

(2)往150g上述过氧化钙工业样品中逐渐加入水至过量,在图中画出产生氧气的曲线图,对应的水的质量为36g,生成氧气为32g,如图:;(3)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发生类似上述的反应,即过氧化钠和水坟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对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O2+2H2O=4NaOH+O2↑。【点睛】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时,第一要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第二要使用正确的数据,第三计算过程要完整。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13、氧气和水Fe2O3+6HCl=2FeCl3+3H2OFe(NO3)2Cu(NO3)2Cl2>Br2>I2(100-3a)%或1-3a%【解析】

(1)铁生锈的条件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生成铁锈,故填氧气和水;铁锈的主要成分氧化铁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的氯化铁和水,在实验室常用稀盐酸清除铁锈,化学方程式故填Fe2O3+6HCl=2FeCl3+3H2O;(2)铁比铜和银都活泼,能将它们从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当铁和硝酸银、硝酸铜同时存在时,铁先和硝酸银反应,“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说明铁已经将硝酸银完全反应,铁继续置换硝酸铜中的铜,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是(铁和硝酸银、硝酸铜反应生成的)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一定含有的溶质故填Fe(NO3)2;“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盐酸,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没有铁,一定含有铜和银,则滤液中可能含有硝酸铜,故填Cu(NO3)2;(3)根据“Br2+2NaI=2NaBr+I2;Cl2+2NaI=2NaCl+I2”可知,溴单质和氯气都能置换出碘化钠溶液中的碘,说明非金属活动性溴、氯>碘,根据“Cl2+2NaBr=2NaC1+Br2”可知,氯气能置换出溴化钠中的溴,说明非金属活动性氯>溴,得出氯、溴、碘三者的非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r2>I2,故填Cl2>Br2>I2;(4)硫酸铁[Fe2(SO4)3]和硫酸亚铁(FeSO4)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定值,即1个硫原子对应4个氧原子,硫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2∶(16×4)=1∶2,“其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混合物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2a%,则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a%-2a%=1-3a%=(100-3a)%,故填(100-3a)%或1-3a%。【点睛】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离得越远越先置换。14、红色均匀,不分层降低;2NaOH+CO2=Na2CO3+H2O;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解析】

(1)乙醇能溶于水,则是形成溶液,溶液均一稳定,会观察到红色均匀,不分层;(2)CO2与NaOH能反应,也能够和H2O反应,但氢氧化钠溶液更容易吸收二氧化碳且与之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从而导致U型管左端的气压更小,这样U型管右端液面降低,该反应的方程式为:2NaOH+CO2=Na2CO3+H2O;(3)铵态氮肥能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故装置中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就说明该化肥是铵态氮肥。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5、CuSO4+2NaOH=Na2SO4+Cu(OH)2↓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而氢氧化铜分解产生的是黑色固体沉淀不消失将少许Cu(OH)2粉末加到NaOH浓溶液中,充分振荡沉淀消失,溶液变成亮蓝色Cu(OH)2+2NaOH=Na2Cu(OH)4化合放热【解析】

在实验①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氢氧化铜和硫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2NaOH=Na2SO4+Cu(OH)2↓。故填:CuSO4+2NaOH=Na2SO4+Cu(OH)2↓。[猜想与讨论]小陶认为蓝色沉淀消失可能是Cu(OH)2发生了分解,其他同学一致否定了他的猜测,理由: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溶液,而氢氧化铜分解产生的是黑色固体。故填:沉淀消失,形成亮蓝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