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_第1页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_第2页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_第3页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_第4页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仿真模拟卷03(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地理仿真模拟试卷03(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大豆是我国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国产大豆质量规格不一,不适于工业化压榨。我国大豆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目前成为世界最大的大豆进口国,主要从美国和巴西进口大豆。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同时从美国和巴西进口大豆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A.进口渠道多元化,利于保证供应链安全 B.便于价格谈判,获得质优而价廉的大豆C.两地位于南北不同半球,利于平衡季节需求 D.便于我国学习他国先进的大豆种植技术2.为避免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要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应该(

)A.扩大种植面积 B.增加劳动力投入 C.增加科技投入 D.加大化肥使用量【答案】1.D2.C【解析】1.我国同时从美国和巴西进口大豆,有利于进口渠道的多元化,利于保证供应链安全,减小风险,A不符合题意;有两个供应国,便于价格谈判,从而获得质优而价廉的大豆,B不符合题意;美国和巴西分别位于北半球和南半球,利于平衡季节需求,保证大豆的供应量,C不符合题意;我国进口大豆不是为了学习他国的大豆种植技术,D不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2.我国为提高大豆产量和质量应该增加科技投入,培育优质大豆品种,提高大豆单产,进而提高总产量,C正确;扩大种植面积,增加劳动力投入,加大化肥使用量等在短期内可能会增加大豆产量,但不是长久之计。ABD错误。故选C。【点睛】影响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因素主要有:市场方面,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运输方面,园艺业、乳畜业产品容易变质,要求有方便的交通运输条件;政策方面,国家政策和政府干预手段影响。我国东北平原典型黑土区以山前波状起伏台地或漫岗丘陵为主,海拔高度180~300m,坡度大多在1°~5°,偶有陡坡,坡长500~2000m,甚至长达4000m。下图示意该地区黑土层厚度与坡顶、坡中、坡脚的关系以及侵蚀强度和坡度的关系。完成下面小题。3.黑土区的侵蚀强度呈明显的坡面垂直分带特征,一般是(

)A.坡顶侵蚀强烈,坡中泥沙大量沉积 B.坡中侵蚀强烈,坡脚泥沙大量沉积C.坡脚侵蚀强烈,坡中泥沙大量沉积 D.坡顶侵蚀强烈,坡脚泥沙大量沉积4.与黑土区的侵蚀强度成正相关的是(

)①降水强度②汇水面积③坡度④植被覆盖度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3.B4.A【解析】3.由图可知,坡脚黑土层厚度最大,坡中最小,因坡中侵蚀强烈,坡脚泥沙大量沉积,B项正确,AC错误;坡顶黑土厚度也较大,说明侵蚀不强,D错误。故选B。4.降水强度大,侵蚀强度大,①正确;汇水面积大,侵蚀面积大,强度大,②正确;从右图可看出,在一定坡度范围内,坡度越大,侵蚀强度越大,当在一定坡度之上,坡度越大,侵蚀强度越小,③错误;植被覆盖度越高,侵蚀强度越小,④错误。故选A。【点睛】影响土壤侵蚀的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质、土壤、植被、人类活动等。农牧交错带指农耕区与草原牧区之间的过渡带。下图为我国农牧交错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5.确定农牧交错带分布具体范围,依赖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GPS B.GNSS C.RS D.GIS6.农牧交错带有很强的过渡性,我国南、北方农牧交错带过渡性表现的相似点是(

)①高原地形与平原地形之间过渡②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区过渡③荒漠景观与草原景观之间过渡④人口稀疏区与人口密集区过渡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答案】5.D6.D【解析】5.确定农牧交错带分布具体范围,需要用RS获取农牧交错带的信息,然后用GIS分析具体分布范围,D正确;GPS、GNSS主要用于导航和定位,AB错误;RS技术不能分析地物的信息,C错误。所以选D。6.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位于高原地形与平原地形之间过渡,南方农牧交错带不是高原地形与平原地形之间过渡,①错误;我国南、北方农牧交错带都是位于季风气候与非季风气候区过渡,降水的变率较大,②正确;我国南、北方农牧交错带是草原景观和森林景观之间过渡,③错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我国南、北方农牧交错带大致与胡焕庸线重合,位于人口稀疏区与人口密集区过渡,④正确。所以选D。【点睛】农牧交错地带,亦称“半农半牧区”。指介于农业区和牧业区之间的交错或过渡地带,兼有农区和牧区生产特点。中国农牧交错地带大致处于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尔多斯高原东缘—祁连山山脉—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两侧,其间有局部农区,如河套平原、南疆垦区、河西走廊等。这条线西北部从农牧交错地带逐渐向纯牧区、东南部向农业区过渡。因受历史和人为因素影响,在土地利用和农牧业协调发展问题上长期存在尖锐的矛盾。资源诅咒系数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二产业发展)与地区资源偏离程度的指标,系数越大,资源诅咒越严重,说明资源没有带来相应的财富,没有带动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下图示意1990—2007年我国部分区域资源诅咒系数变化趋势。完成下面小题。7.广东省资源诅咒系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A.资源利用率高 B.能源资源丰富 C.人口众多 D.气候湿润8.为改善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的现状,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①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③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促进经济发展④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9.推测下列省级行政区中,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是(

)A.贵州 B.上海 C.内蒙古 D.青海【答案】7.A8.B9.B【解析】7.广东省经济、科技较发达,资源利用率高,A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广东省能源资源分布较少,B错误;人口多少不是资源诅咒系数的主要影响因素,C错误;气候湿润对资源诅咒系数影响不大,D错误。故选A。8.山西省资源诅咒系数高与山西省依靠矿产能源发展经济关系紧密,改变单一的产业结构模式,注重资源的综合开发有利于其降低资源诅咒系数,①正确;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节约成本,扩大经济效益,②正确;单纯扩大资源的开发和输出,不利于降低资源诅咒系数,③错误;转变资源输出方式,减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以带来环境效益,降低资源诅咒系数,④正确。综上可知,故选B。9.由材料可知,资源诅咒系数越大,资源带来的相应财富越少。四个省级行政区中,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矿产资源最少,所以是四地中资源诅咒系数最低的省级行政区,B项正确,ABC错误。故选B。【点睛】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是西多东少,北多南少。经济却是东部区域经济发达,科技力量雄厚,中西部区域经济较落后。柑橘喜温暖湿润的气候,不耐低温,生长最适温度为23~31℃,年降水量以1200~2000mm为宜。西班牙的柑橘出口量在世界首屈一指,该国在橘树行间种植杂草。下图为西班牙柑橘生产布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图示地区降水量南北差异较大的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洋流 C.地形 D.人类活动11.该半岛的柑橘产区多分布在地中海沿岸是因为(

)A.地势平坦 B.光热充足 C.土壤肥沃 D.降水丰富12.橘树行间种植杂草对土壤的主要作用是(

)A.夏季防止水土流失 B.夏季增大昼夜温差C.冬季增加土壤肥力 D.冬季减少土壤蒸发【答案】10.A11.B12.C【解析】10.该地南部靠近30°N,纬度偏低,受副热带高气压的影响时间较长,因此降水较少,而北部受西风带的影响时间长,降水较多,因此该地区南北降水差异大的原因是大气环流的不同,A正确;洋流影响下的降水会出现东西差异,而不是南北差异,B错误;地形差异不大,对降水的影响不大,C错误;人类活动对于降水的影响程度并不大,D错误。故选A。11.从图中可以看出,阴影区位于东部沿海地区,为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夏秋季光照强,利于柑橘的生长和成熟,光热条件是影响果树生长的最重要的因素,B正确;柑橘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地形、土壤对其影响小,AC错误;地中海气候区,雨热不同期,生长季雨量不丰沛,D错误。故选B。12.该地夏季气温高,降水少,水土流失少,A错误;与裸地相比,种植杂草会减小温差,B错误;冬季降水较多,种植的杂草枯死腐化后可以增加土壤肥力,C正确;冬季杂草枯死后,覆盖在土壤表层,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但由于冬季降水多,气温低,蒸发弱,所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不是主要原因,D错误。故选C。【点睛】地中海气候区主要分布在陆地西部3040°之间,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冬季受西风控制降水多。地中海气候区内,纬度越高受西风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多;纬度越低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时间长,降水少。建设用地爬坡是指通过平整和梯化改造坡地进行城乡建设的过程,在空间上表现为建设用地向坡度大的地区发展。下图是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地区平均建设用地爬坡指数(指数越大表示建设用地爬坡程度越强烈)与上限坡度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建设用地爬坡可以(

)A.降低基础设施成本 B.减缓城市交通拥堵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减少占用优质耕地14.四条统计曲线中,表示西部地区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15.后期,东部地区建设用地爬坡指数也达到较高水平,原因最可能是(

)A.城镇化水平高 B.城市人口多C.耕地保护政策 D.社会经济发展快【答案】13.D14.B15.C【解析】13.根据材料,建设用地爬坡是指通过平整和梯化改造坡地进行城乡建设的过程,因此不会降低基础设施成本,而相比平地建设会增加成本,A项错误;不能减缓城市交通拥堵,B项错误;建设用地爬坡只是提供了建设用地的位置,没有改变产业结构,更谈不上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C项错误;建设用地使用坡地,就减少了优质耕地的占用,D项正确。故选D。14.2000年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中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建设速度明显加快,中西部地区建设用地爬坡指数也应该相应增加,故左图中乙,丙两线可以表示中、部建设用地爬坡指数,据此可排除A,D项。与中部地区相比,我国西部地区多高原、山地、盆地,地形起伏更大,建设用地上限坡度应大于中部地区,所以乙曲线表示西部地区,丙表示中部地区。因此B项正确,C项错误。故选B。15.建设用地爬坡指数较高说明建设用地向坡度大的地区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说明地势较为平坦的地区土地已经不够使用,主要的原因是耕地保护政策,耕地不得随意占用,平原地区可利用的土地有限,C正确。城镇化水平高、城市人口多和经济发展快都不是主要的因素,土地面积足够的情况下,以上三者影响都不大,ABD错误。故本题选C。【点睛】地形对城乡建设的影响:城乡的建设,规划,发展实质上就是对城乡土地资源的利用,城乡的地形、地质条件无疑对城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城乡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地形、地质等条件影响着城乡的选址,地貌形态类型及地形的高度和坡度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决定道路通达性强,营运成本;其次,地形条件影响着城乡产业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影响着城乡土地利用的选择,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各种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设置;最后,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城乡形态,空间结构和整体布局。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尤其在地形十分复杂的地区,地貌环境对城乡的形态及内部结构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包括城乡用地发展方向的选择及其功能分区的划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俄罗斯堪察加边疆区的首府,是堪察加半岛最大的城市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第四大城市,人口近20万。该市无铁路与外界连接,一般都是通过飞机或海运与外界联系。目前每年有很多游客到访,现在有20家公司提供滑翔伞的产品。下图为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地理位置示意图及滑翔伞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6.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没有修建铁路的自然原因是(

)①需求量低②地理位置偏僻,距内陆远③地表冻土多④资源匮乏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7.推测促使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市早期兴起的主要产业最可能是(

)A.滑翔伞制造业 B.旅游业 C.采矿业 D.渔业18.当地滑翔伞需求量较大的原因主要是(

)A.出行较方便 B.购买力较强 C.地势起伏大 D.天气多变【答案】16.B17.D18.C【解析】16.需求量低不属于自然原因,①错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位于堪察加半岛的南部,太平洋边缘的阿瓦查湾海岸,距离亚欧大陆腹地非常遥远,位置非常偏僻,且该地区冻土广布,铁路修建难度大,成本高,这是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没有修建铁路的重要自然原因,②③正确;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位于勘察加半岛,该地区渔业资源、地热资源、水能资源等资源丰富,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17.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俄罗斯堪察加边疆区的首府,勘察加半岛三面环海,渔业资源十分丰富,渔业是该地区最重要的经济活动,早期兴起的主要产业是渔业,D正确;旅游业和滑翔伞制造业是近年来兴起的产业,且不是当地的主要产业,AB错误;当地具备发展采矿业的良好条件,但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采矿基础设施的建设,采矿业不是当地早期兴起的主要产业,C错误。故选D。18.滑翔伞的市场客户主要是外地游客,读图可知,该地区地势起伏大,这种地势特点提供了丰富的滑翔伞运动场地和飞行挑战,使得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成为一个理想的滑翔伞运动目的地,吸引了众多的滑翔伞爱好者和专业运动员前往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从而推动了当地滑翔伞需求量的增长,因此当地滑翔伞需求量较大的原因主要是地势起伏大,C正确;出行方便、购买力强、天气多变均不是主要原因,地势起伏大对于滑翔伞运动更为重要,ABD错误。故选C。【点睛】堪察加半岛隶属于俄罗斯堪察加边疆区。堪察加在俄语中是极远之地的意思,这里距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达7000多公里,即使坐飞机也需要十来个小时,冷战期间,由于堪察加半岛靠近美国,被苏联指定为军事管制区,禁止外国人进入,直到1991年才解除禁令,旅游业和滑翔伞制造业是近年来才开始兴起的产业。意大利小村落维加内拉座落于深谷底部,四周高山林立。每年的11月中旬开始,村落得不到阳光的照射。后来,村民们安装了巨大的镜子,利用镜子反射阳光照明。随着太阳的移动,反射镜相应进行倾斜(倾斜角度为反射镜和地面的夹角)和转动,始终让阳光向下反射(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与12月相比,11月反射镜(

)A.转动角度较大,倾斜角度较大 B.转动角度较小,倾斜角度较大C.转动角度较大,倾斜角度较小 D.转动角度较小,倾斜角度较小20.维加内拉村落一年当中照不到太阳光的时间大约为(

)A.1个月 B.3个月 C.5个月 D.7个月【答案】19.C20.B【解析】19.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在北半球,12月份昼长小于11月份,则该镜面的旋转角度11月较大;12月份正午太阳高度角小于11月份,根据光线反射原理,则镜子于地面的夹角12月份较大,11月份较小。排除ABD。故选C。20.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该地自十一月中旬开始没有阳光,则根据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村落得不到阳光的照射的终止日期与起始日期应关于12月22日对称。故得不到太阳光照射的终止时间月为2月初,可算出一年当中照不到太阳光的时间大约为3个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是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卤水钾盐矿是产于卤水的钾盐矿,属于液态矿床。在20世纪90年代人们在干涸的罗布泊发现了大规模的卤水钾盐矿,为了规模化生产钾肥,人类“营造”了一片面积达200平方千米的湖面,干涸的罗布泊再次复活。下图示意目前罗布泊附近的水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据材料,罗布泊再次复活的主要水源是(

)A.河水 B.大气降水 C.高山冰川融水 D.地下卤水22.罗布泊的复活对周边地理环境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盐碱化增强 B.生物多样性减少 C.昼夜温差减小 D.空气湿度增加【答案】21.D22.B【解析】21.罗布泊深居内陆,水汽稀少,大气降水缺乏,B错误;虽然上个世纪70年代罗布泊已经干涸,但由材料可知,罗布泊地底下却蕴藏着丰富的卤水钾盐矿,利于输卤泵站富含钾盐的卤水从地下抽取上来,然后汇集起来形成湖面,利用水分的大量蒸发制作钾肥。河水和高山冰川融水是淡水,且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大幅度增加,使罗布泊复活,D正确,AC错误。故选D。22.复活的罗布泊会提高周边的地下水位,而且钾盐湖水体本身是卤水,富含盐分,所以旺盛的蒸发会加剧周边的土地盐碱化,A对;湖泊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了周边的自然环境,使得生物的多样性会有所提高,B错误;湖泊的比热容比裸地要大,可调节气温,使得白天的气温有所下降,而夜间的气温有所上升,减小了昼夜温差,C对;钾盐湖水分的大量蒸发,使空气中的水汽含量会有所增加,大气湿度增加,D对;结合题意,故选B。【点睛】湿地的主要功能及其减少的原因;(1)湿地的主要功能:调节气候、净化水体、释放氧气、美化环境、调蓄水量。

(2)湿地减少的原因:自然原因:沉积物充满湖泊,沼泽;全球变暖,气候暖干。人为原因:引水灌溉、河流的改向,导致水量减少;围湖围海造田,导致湖泊和海滨滩涂面积缩小;破坏地表植被,土壤侵蚀,导致泥沙大量沉积;环境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3)保护湿地;签署《湿地公约》,通过国际合作,保护重要的湿地系统;对退化和受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图示意该模式中“产、村、景”各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完成下面小题。23.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

)A.人口规模 B.基础设施 C.生产水平 D.资源禀赋24.“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

)A.乡村旅游开发 B.生态环境建设 C.农副产品加工 D.电子商务推广25.该模式的特色在于(

)A.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B.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C.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D.协调农村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均衡发展【答案】23.D24.A25.C【解析】23.据材料,“产村景”一体化融合是我国乡村振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发展模式,依托乡村的资源禀赋,以乡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核心实现乡村振兴。由此可知,该模式发展的基础是资源禀赋,D正确,人口规模、基础设施、生产水平不是其发展的基础,ABC错误。故选D。24.读图可知,“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乡村营造乡土景观、提供空间资源,协调乡村产业结构,提供特色景观资源,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故“产、村、景”各要素融合的主要途径是乡村旅游开发,实现“产、村、景”各要素融合,从而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A正确;生态环境建设、农副产品加工只是乡村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BC错误;电子商务推广仅仅是一种宣传手段及农产品等销售模式的增加,D错误。故选A。25.该模式的特色在于体现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高度融合,C正确;推动城镇服务业逐渐向周边传统村落转移、促进传统村落人口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属于传统的发展模式特征,AB错误;该发展模式强调农村第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不完全是均衡发展,D错误。故选C。【点睛】“产—景—村”融合是以农业、农村及农民为基本依托,通过新技术、新平台及新模式促进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强调由乡村产业、乡村景观等若干乡村空间基本构成要素的相互联系作用的生产生活要素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是乡村空间的基本构成要素。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26.(1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龙江工业园建于2007年,园区总体规划面积为6平方千米,是我国13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该工业园位于越南南部的前江省新福县,距胡志明市中心约50千米。胡志明市是传统的国际货物运输港口城市,货物海运通达全球,其还是中国—东盟2小时经济圈的空运中心,到广州、香港、新加坡、曼谷、吉隆坡、雅加达、金边等地的航班都在2小时左右。左图为龙江工业园位置图,右图为龙江工业园周边交通略图。材料二:龙江工业园入园企业集中在纺织轻工、机械电子、建材化工等领域。目前园区内已有铜管、木制包装、纤维、塑料、纺织品、不锈钢、皮革、服装、有色金属加工、手工艺品等企业。园区内企业之间相互联系,包装企业为园区内其他企业的产品提供就近的包装服务,纺织品、纤维企业为服装企业提供原料等。(1)简析龙江工业园的优势区位条件。(3分)(2)目前,我国已有多家企业入驻龙江工业园,入驻企业所属的产业类型最可能是,并分析入驻该工业园的好处。(5分)(3)说明龙江工业园的建成与发展对中越两国的有利影响。(4分)【答案】(1)基础设施完善(1分);交通便捷(1分);劳动力丰富廉价(1分)。(2)第二产业(加工制造业)(2分)有政府政策支持(1分);可共用基础设施,内部协作较便捷,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1分);越南本地劳动力丰富廉价,可降低用工成本(1分)。(3)对中国的有利影响:有利于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出口(1分);有利于转移我国的制造业,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1分)。对越南的有利影响: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有利于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1分);提高工业产值,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1分)。【分析】本题以越南的龙江工业园为材料,涉及工业区位因素和产业转移等知识点,考查学生从材料中的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等核心随意。【详解】(1)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园区距离胡志明市中心较近,基础设施较完善;临近港口和机场,附近有多条公路经过,交通便利,便于货物运输和人员流动,且工业园附近区域人口密集,可为该工业园提供丰富廉价的劳动力。(2)结合材料信息可推知,入园企业最可能属于第二产业(加工制造业)。入驻该工业园的好处有当地政府政策支持,适合发展;在龙江工业园里发展,可以共用基础设施,同时企业布局集聚在龙江工业园内,其内部协作较便捷,有助于降低企业运营成本;结合世界地理知识,越南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越南本地劳动力丰富廉价,可以降低用工成本。(3)对中国的有利影响:将企业布局在龙江工业园,可以减少贸易壁垒,促进商品出口;同时有利于转移我国的制造业,进而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对越南的有利影响:当地的大量企业可以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从而有利于缓解当地的就业压力;大量企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当地的工业产值,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27.(16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深圳蛇口产业园区成立于1979年,率先承接香港产业转移,以出口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发展迅速。上世纪90年代,随着竞争优势减弱,园区企业纷纷外迁,厂房空置率不断上升。2009年,深圳提出了“再造新蛇口”的战略,通过改造旧厂房,完善配套设施和居住环境,重点发展金融、网络信息、科技服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图1示意深圳前海一蛇口自贸区位置。材料二2015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成立,加快了区域资金、技术、人才的集聚和协发展,为深圳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极。图2示意自贸区建设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机制。(1)分别指出影响蛇口产业园区制造业企业集聚和外迁的主要区位条件。(6分)(2)简析深圳“再造新蛇口”战略选择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主导产业的原因。(5分)(3)从产业发展角度简述前海一蛇口自贸区建立带来的影响。(5分)【答案】(1)集聚:具有政策优势(1分);临近香港便于承取接产业转移(1分);临近港口便于出口(1分);土地及劳动力价格低(1分);园区基础设施完善(1分)。(任答3点)外迁:劳动力和地价上升(1分);随着对外开放程度扩大,区域竞争激烈(1分);企业逐渐向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1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冲击(1分);地区产业升级的政策影响(1分)。(任答3点)(2)附加值高(/经济增长潜力大/产值增长快)经济效益高(1分);污染少,对环境影响较小(1分);可吸引资金、技术、高科技人才聚集,增加就业(1分);带动区域消费,繁荣市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1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1分)。(3)有利于吸引投资,增加贸易额(1分);提高第三产业产值(1分);增加第三产业比重(1分);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1分);加快深圳产业结构的升级(1分)。【分析】本题以深圳蛇口产业园发展为材料背景设置试题,涉及工业区位因素、服务业及类型、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地区产业发展的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落实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的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详解】(1)产业集聚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其中,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和人力资源因素是主要原因。深圳蛇口产业园区制造业企业先集聚的原因:根据材料信息“深圳蛇口产业园区成立于1979年”以及所学知识可知,该地为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政策扶持力度较大;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距离香港较近,便于承接香港的产业转移;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距离港口较近,交通运输条件便利,便于产品的出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和土地价格较低;规划建设的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等。外迁的原因分析主要从区位条件的不利方面来分析,如劳动力成本高、资源缺乏、市场不足、产业升级需要、环境污染严重等。深圳蛇口产业园区制造业企业外迁的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区域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上涨,企业内部交易成本增加;随着我国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区域政策优势丧失,与其他地区的竞争加剧;企业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向劳动力和土地价格更低的地区转移;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制造业迁出;高新技术产业对传统产业冲击较大等。(2)本小题主要是对比第二产业尤其是重化工业来分析服务业的优点。相较于传统工业,服务业污染较少,对环境的影响较小;服务业的附加值较高,经济效益较好;服务业的经济增长潜力较大,产值增长较快,对于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较强;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有利于吸引外来资金、技术、人才来此集聚;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就业;能够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能够带动区域的消费水平,促进区域市场的繁荣。(3)由材料可知,2015年,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成立,前海的金融、贸易、现代物流业为蛇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深圳新的经济增长极。据此可推知,自贸区的建设,能够大量吸纳外来资金,提高区域投资量,增加贸易额;能够提高服务业的产值,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的比重,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转型;能够促进高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