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地理(选修)_第1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地理(选修)_第2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地理(选修)_第3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地理(选修)_第4页
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情调研试题地理(选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学情调研地理试题(选修)(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60分,共30题,每题2分)读某河流流域局部等高线地形图及该流域土地利用结构变化表,完成1~3题。1.对图示地区气候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夏季炎热多雨,冬季温和少雨C.全年温和湿润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2.与1980年相比,对2010年图中河流水文特征的分析,最可能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更大B.河流含沙量更小C.河流汛期更长D.河流结冰期更长3.下面对PQ河段治理的措施,最可行的是A.西侧坡植树种草使土不下坡,东侧坡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B.西侧坡修建梯田防止水土流失,东侧坡建设挡风墙防风固沙C.西侧坡退耕还林减少水土流失,东侧坡修筑梯田并建设水田防护林D.西侧坡与东侧坡均大量种草茶树喜温暖、好雨雾、怕积涝、耐酸怯碱。我国茶树种植面积广大,下图为我国四大茶区分布图。读图,回答4~6题。4.我国四大茶区自然环境的共同特征是A.1月均温在0℃以上B.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地形类型为丘陵D.土壤肥沃土层深厚5.我国自古以来就通过“茶马古道”将西南茶区的茶叶运往高寒的青藏地区,“茶马古道”兴盛的主导因素是A.市场B.交通C.政策D.劳动力6.江南茶区中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是A.科技投入大,机械化水平高B.降水变率大,旱涝灾害多发C.家庭大农场经营,商品率高D.精耕细作,单位面积产量高2015年2月10日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上指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下图是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指数越大,城市之间经济流量越大。读图,回答7~8题。7.京津冀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指数图显示A.廊坊指数高与距离北京近无关B.各城市与北京经济联系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城市等级、距北京远近C.北京的对外辐射与距离呈正相关D.北京对冀各城市产业转移力度大8.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A.区域竞争互补,发挥京、津双核作用B.冀大力发展种植业为京、津服务C.将京、津大量污染产业转移到冀D.减弱北京与天津两城市间的联系下面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9~11题。9.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1.与乙国相比,甲国维持其在世界鲜切花市场竞争力的优势条件是A.专业化、规模化生产,鲜切花价格较低B.土地丰富,天然花卉品种较多C.培植历史久,劳动力成本较低D.技术含量高,鲜切花质量较优右图反映黄河下游花园口站在三个不同时段内年径流量及输沙量的变化范围,据此完成12~13题。12.花园口站年径流量及年输沙量总体变化趋势是A.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都增大B.年径流量增大,年输沙量减小C.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都减小D.年径流量减小,年输沙量增大13.产生图示水沙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暖B.中上游植树造林C.流域降水增多D.中上游修建水库读我国某区域示意图,完成第14题。14.我国首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在酒泉。该地建风电基地的有利条件有①可利用周围未利用土地②距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③人口众多,经济发达④能源短缺,需求量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下面我国某地区及其该地区近三十年来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数据图,完成15~16题。15.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对图中河流的影响是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增大B.河流汛期缩短C.河流流域面积增大D.河流含沙量减小16.为更加合理地开发当地的农业资源,应该采取的正确措施是A.退耕还林还草,防止土地沙漠化B.综合开发农业资源,发展立体农业C.大力治理低湿洼地和盐碱地,发展生态农业D.实施开荒造田,建成商品粮基地读工业化阶段表及长江流域各省级行政区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图,回答17~18题。17.目前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各省级区域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是A.湖南、安徽、重庆B.四川、云南、江西C.上海、浙江、江苏D.广西、湖北、云南18.关于长江流域的特征和问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区域发展比较协调B.人文要素空间分布差异不明显C.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D.经济布局亟待优化19.下图为湖南省1997~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变化趋势图。结合图中信息,关于该省1997~2009年城市化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失调B.速度变慢C.拉力减弱D.水平降低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20~22题。20.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21.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①服务设施齐全②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③适宜就业机会多④生态环境较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甲、乙两地分别位于我国两大地形区中,请根据下表所提供的资料,回答23~24题。23.甲、乙两地所在的地形区分别是A.云贵高原、成都平原B.横断山区、江南丘陵C.横断山区、四川盆地D.云贵高原、洞庭湖平原24.甲地夏季气温明显低于乙地,其主要原因是A.所处地形类型不同B.所属气候类型不同C.所处海陆位置不同D.所处纬度位置不同下图为某地区河湖分布图,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据此回答25~27题。25.下列对图示地区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A.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B.主要补给水源为冰雪融水C.河流在冬季没有结冰现象D.夏季河流水位日变化不显著26.图示地区一年中平均风速最小的季节为A.夏季B.冬季C.春季D.秋季27.图中调节渠的修建A.使①河段径流量减小B.减小②河流的流量C.有利于维护湖泊生物多样性D.会加大大海子南北盐度差异下图是我国某两个省级行政区甘蔗种植面积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8~29题。28.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的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闽、赣B.粤、桂C.川、鄂D.苏、琼29.影响M省级行政区甘蔗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①自然灾害②工业化、城市化③生态退耕④种植结构的变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五常大米香天下”,五常市有“中国优质稻米之乡”的美誊。下图为五常市区域简图,读图,完成30题。30.影响该地稻米品质最主要的区位条件有①优惠的政策②优越的气候条件③悠久的种植历史④肥沃的土壤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二、综合题(共40分)31.(10分)下图为某地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阶段一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2)简述阶段二由于资源开发对当地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3)从阶段二到阶段三,该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治,请从工业结构、工业布局、生态效益等方面说明调整的主要内容。32.(10分)读黄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回答问题。(1)指出影响黄河流域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2)说出图中虚线圆圈所示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比较该区域东西部生态治理的差异。(3)关于今后黄河入海泥沙的数量,目前有两种观点:一是趋于减少,二是将会增加。你持哪种观点?理由是什么?3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汉江全长1532千米,流域涉及鄂、陕、豫、川、渝、甘6个省市。汉江航运价值高,素有“千里黄金水道”之称。(1)在长江各大支流中,汉江是历史上航运价值最高的河流,简析其区位条件。(2)近代以来,汉江航运不断萎缩,简析其原因。(3)你认为要振兴汉江航运可采取哪些措施?34.(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新疆伊犁河谷是亚欧干旱地带的一块“湿岛”,土壤肥沃,草原辽阔,物产丰富,享有“塞外江南”“中亚绿洲”之美誉,因此,它成为人们向往开发的神奇土地。材料二薰衣草,是全球最受欢迎的香草之一,其原产法国普罗斯旺,后被广泛栽种。我国新疆伊犁河谷与法国普罗斯旺地处同一纬度带,且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相似,现种植面积达1300多万平方米。我国伊犁河谷与法国普罗斯旺、日本北海道、俄罗斯高加索地区一起成为世界熏衣草的四大产区。材料三伊犁河谷薰衣草种植区分布如下图所示。(1)说出伊犁河谷的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2)从气候的角度分析伊犁河谷成为薰衣草产地的条件。(3)有人提出,将伊犁河谷薰衣草的种植面积扩大至现在的2倍,甚至更多。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20202021高二地理第一次阶段性测试答案1.B2.B3.C4.B5.A6.D7.B8.A9.B10.A11.D12.C13.D14.A15.D16.B17.C18.D19.A20.A21.C22.D23.D24.A25.B26.A27.C28.B29.D30.C(共10分)(1)煤炭资源丰富;淡水充足;内河航运便利。(2分)(2)湿地遭到破坏,湿地生态功能减弱;煤矿开采利用,大量排放二氧化硫、煤烟粉尘等污染物,环境质量下降。(2分)(3)工业结构:煤炭、钢铁、化学、机械等传统工业比例下降,出现了新兴电子工业;(2分)工业布局:传统工业部门向城市东北(河流的下游)方向转移,并趋于集中;(2分)生态效益:建设绿化带、自然保护区等。(2分)32.(共10分)(1)距海远近;地势起伏;夏季风(盛行风向)。(2分)(2)内陆地区;高原地形;气候较干旱;植被稀少等。(2分)东部: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西部:治沙和合理利用草场,防治土地荒漠化。(2分)(3)(4分)观点一:趋于减少。(1分),理由: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趋于好转,水土流失减少;(1分),中上游水利工程以及流域内用水增加,使下游河段含沙量降低,(1分)入海水量减少,输沙能力减弱。(1分)观点二:将会增加。(1分)理由:对黄河水量实行全流域管理与调度,下游不再断流;每年的调水调沙将黄河泥沙大量送入河口。(答出2点得3分)33.(共10分)(1)汉江流域降水丰富,流量大,流程长,通航里程长;地形平坦,水流平稳,利于通航;通航时间长;航道沟通南北,联系范围广;流域内物产丰富、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经济发达,运输需求量大。(任答4点得4分)(2)新的运输方式(铁路、公路等)兴起并发展成为主要运输方式;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塞航道;水库、涵闸和桥梁等工程建设阻碍通航;船舶大型化(轮船替代帆船)使上游和支流(江窄水浅)的部分河段丧失通航能力。(3分)(3)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疏浚航道;改建阻碍通航的工程;港口设施机械化、现代化;船舶高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