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讲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导学案-2024年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6讲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导学案-2024年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第16讲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导学案-2024年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第16讲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导学案-2024年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第16讲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导学案-2024年高三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6讲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外历史纲要》课标要求1.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对中国结束帝制、建立民国的意义及局限性。2.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特点。3.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选择性必修》课标要求1.了解民国初年的官员选拔。2.了解共和制在中国建立的曲折过程,理解中国政治道路发展的独特性。必备知识·自主学习知识点一辛亥革命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1)清末新政①背景:《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试图通过“新政”进行“自救”。②内容:与戊戌维新时期所颁布的改革举措颇多相似,但更为广泛深入。(2)孙中山的革命斗争①成立兴中会:1894年11月在________组织兴中会,走上了革命道路。②创建同盟会:1905年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成为中国同盟会纲领。后孙中山提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________”。③组织反清起义:1911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引起了巨大震动。(3)清末预备立宪①过程:1906年9月,清政府宣布________。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②结果:不少立宪派人士认识到清政府实无诚意推行立宪,转而支持革命。2.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1)保路运动:1911年5月,清政府将铁路筑路权收归“国有”,随即与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订立________,四国银行团享有川汉、粤汉铁路的修筑权和继续投资的优先权,激起粤、鄂、湘、川等省人民的强烈愤慨,引发保路运动。(2)武昌起义①起义开始: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打响了武昌起义第一枪。②各地响应:湖南、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3)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4)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清政府颁布________。(5)《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①颁布: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了临时参议院制定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②内容: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________;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政等自由和权利;等等。③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________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性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2)积极影响①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________,建立起共和政体。②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③促使社会经济、思想文化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新的变化。④冲破了封建主义的藩篱,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3)局限①没有解决近代中国社会的根本矛盾,没有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②缺乏一个能够提出科学的革命纲领、能够发动广大民众,以及组织严密的革命政党的领导。【链接·选择性必修1·P40~41】建立文官考试制度(1)依据:孙中山的文官考试思想。(2)内容:①以考试制度为主,国家建立考试院,主管人才的选拔和任用。②完善国家政治制度,建立文官的培养、任用、监察等方面的运行机制。(3)意义:奠定了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基础,对日后民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知识点二袁世凯复辟与北洋军阀的统治1.袁世凯复辟(1)准备①对内:1913年11月,解散国民党。1914年5月公布的________,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同年底发布的《修正大总统选举法》,又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②对外:1915年5月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2)复辟:袁世凯称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2.护国战争(1)原因: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起而反抗。(2)开始:1915年底,________等在云南宣布独立,发动护国战争。(3)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3.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1)军阀割据①形成: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②影响:导致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的军阀所控制。(2)张勋复辟:1917年,张勋以调解________为名,率兵入京,解散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3)护法运动①原因:段祺瑞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②概况:1917年8月,南下的150余名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________”,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4)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8月14日,中国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协约国方面。知识点三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与新文化运动1.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1)民族工业的发展①原因: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________;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②表现:以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开办的面粉厂、纱厂等为代表的一批民族企业迅速壮大起来。(2)社会生活的变化:南京临时政府宣布改用________,颁布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呼。2.新文化运动的开展(1)兴起:1915年9月陈独秀在________创办《青年杂志》。(2)口号:民主和科学。(3)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4)意义: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链接·选择性必修1·P40】民国初年的官制改革(1)考试制度:1913年初,颁布了《文官考试法草案》等法案,标志着文官考试制度的建立。(2)甄别制度①内容:是指对已经在文官职位上工作的人,通过各种检验、调查、检查等决定其能否留任。②意义:是旧人事制度向现代文官制度转变的一个重要措施,意在保持行政的连续性和稳定性。1.概念阐释——清末预备立宪晚清政府为抵制革命,笼络资产阶级上层,巩固自己的统治所采取的措施——政治上预备实行宪政的活动。宪政指的是以宪法为中心的民主政治。清政府的预备立宪是一场骗局,导致民主革命更加高涨。2.学术情境——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新政”期间,新军的编练,科举制废除之后士人群体的分化,新式知识分子的兴起,都为革命阵营准备了可以发动的基本力量。预备立宪期间,关于民权思想的公开宣传与历次国会请愿运动的实践,为中华民国成立后的民权政治建设提供了一定的条件。——摘编自郭世佑《辛亥革命与清末“新政”的内在联系及其他》思考:清末新政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是什么?试答:3.概念辨析——兴中会和同盟会(1)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颁布了第一个要求以共和国取代封建君主制的革命纲领,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开始。(2)同盟会:1905年,由孙中山领导和组织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4.学习情境——四川保路运动1911年5月9日,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政策,将已归商办的铁路收归国有,但并未退还补偿先前的民间资本,由此引发了四川保路运动。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四川保路运动的影响。试答:5.特别提醒——辛亥革命的两个易错点(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国家政体采用的是责任内阁制,而不是总统制。(2)辛亥革命推翻的是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封建制度,辛亥革命也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6.社会情境——辛亥革命的历史影响在这场轰轰烈烈的“誓把皇帝拉下马”的辛亥革命鼓舞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志士们前赴后继,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一篇篇不朽的乐章。百年辛亥,永远铭记!思考:革命对中国历史发展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试答:7.体系构建——辛亥革命的兴起、进程及结果8.学习情境——反对袁世凯复辟思考:上图为1915年发表的漫画,图中文字为“猿猴倒行逆施,凡我国民群起而攻之”。漫画反映了哪些信息?试答:9.学习情境——民国初年工业经济的发展下图为某学者整理的民国初年上海市场进口日纱销售数据统计。思考:你认为这一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试答:10.学术情境——新文化运动时期是一个新旧交替时期新文化运动前期,资产阶级激进派以民权、平等为指导思想,以民主、科学为旗号,开展思想启蒙运动,所以前期仍然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范畴,可以说是对辛亥革命的补充;但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新民主主义的曙光开始显现。因此,新文化运动既是中国人学习西方失败的终点,也是中国人学习俄国的起点,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突出特点。思考:有学者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批评孔子、反对孔教、否定儒家纲常,其实并不是指向传统,而是针对现实。”这里的“现实”是指什么?试答:11.体系构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走向共和——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史料实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史料一据统计,从1902年到1911年,各地起伏生灭的民变多达1300余起,平均每两天半发生一次。这些民变席卷全国各地各民族,触及了城乡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革命既在民变之外,又与民变并存。二者既不可替代,又彼此渗透、相互影响。不少民变曾借助革命的旗号大造声势,革命亦利用民变求自身的发展。——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二吴兆麟在讨论会上提出:湖北军界表同情于革命者,占十之六七;军队训练程度较优,而且武汉供给军队需用之军资亦甚多。但军队最重要者:弹药、粮秣、被服耳。汉阳的兵工厂,弹药不可胜用也;汉口之大商埠,粮秣不可胜用也;武昌有各大工厂,被服不可胜用也。且按兵要地理之关系;以中国形势,占领扬子江,则可左右南北。况湖北居扬子江中心,即孙子所谓衢地是也。……我日知会所计划革命战略,要……由湖北首义。——摘编自陈奇文《也谈辛亥武昌起义为何称武昌起义》【探究】(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民变的积极影响。试答:(2)根据史料二,分析吴兆麟“所计划革命战略,要……由湖北首义”的原因。试答:【通法悟道】历史解释——辛亥革命推动近代社会的转型(1)从帝国到民国:从政治史的角度看,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2)从臣民到国民:辛亥革命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变;自由、平等、博爱的风气兴起。剪辫易服、废止缠足、废除跪拜和革除“大人”“老爷”等称号的移风易俗举措,使得国民的面貌为之一新。(3)从君权神授到民主共和:辛亥革命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提高了人们的政治热情。(4)从变法图存到实业救国:辛亥革命动摇了封建的经济基础,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兴办实业的热潮,对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开放探究——辛亥革命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史料辛亥革命只止于辛亥革命,绝不会有比辛亥革命更好的结果发生,也决不会有比辛亥革命更坏的结果发生。这句话是怎么讲的呢?就是当辛亥革命发生的时候,当时环境上所必需的,所需要的,大多数人民所需要的,就只是“推翻清王朝”,至于推翻清王朝以外的事和推翻清王朝以后的事,他们则无意过问。所以辛亥革命的结果,便只是将清王朝推翻了;不是没有将清王朝推翻,也不是会发生推翻清王朝以外的好的结果。——摘编自徐天一《今日之革命与革命者》(1928年)【史料导读】阅读史料,提取史料中关于辛亥革命的观点,如由史料“辛亥革命的结果,便只是将清王朝推翻了”得出观点:辛亥革命不彻底,仅推翻了清政府;或者由史料“不是没有将清王朝推翻,也不是会发生推翻清王朝以外的好的结果”得出观点:辛亥革命没有取得推翻清王朝以外的好的结果。【探究】评析史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史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试答:唯物史观——辩证看待辛亥革命的成败(1)辛亥革命作为一场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根本目的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其直接目标是要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以挽救民族危亡。(2)从直接结果来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辛亥革命颁布了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可以说革命是成功的。(3)从最终结果来看,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所以说辛亥革命是失败的。家国情怀——多角度认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目的直接防止袁世凯专制独裁根本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思想体现了西方的启蒙思想,如三权分立、权力制衡、人民主权、天赋人权等内容国家主权的归属及人民拥有的自由、权利和义务;确立起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从法律上保证民主共和制度评价积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体现了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成为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一座丰碑消极掩盖了阶级的不平等,广大劳动人民没有获得真正的民主权利;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仅凭一纸空文难保民主;开因人设法之例,对后世产生了不良影响探究点二暗中有光——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时空观念——专制与共和之争【核心结论】(1)北洋时期,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相继爆发。军阀混战和割据,政治上分崩离析,国家不统一,是这个时期最突出的特点。(2)袁世凯称帝失败,不久死去,北洋军阀中再也找不出一个能统驭整个北洋派的人。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军阀割据的局面,主要包括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3)军阀割据局面形成以后,大小军阀各霸一方,连年争战,给人民带来空前的灾难。史料实证——北洋军阀的统治史料一各派军阀或相互勾结,合纵连横;或矛盾冲突,明争暗斗。“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大小兵燹连绵不断。据统计,在民国初年,光是四川内部各派军阀之间的战乱,即达400余次之多。在军阀的烧杀劫掠之下,百业俱废,民生凋敝。频繁的战乱,又造成了政局的动荡。控制中央政权的军阀头目,像走马灯一样,不停地变换。正所谓“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史料二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一卷【探究】(1)根据史料一,归纳军阀割据的影响。试答:(2)根据史料二,分析毛泽东所提出的造成军阀割据的原因是什么。试答:【通法悟道】历史解释——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抗争与探索(1)反专制独裁运动高涨:革命派开展了反袁的“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反对张勋复辟、护法运动等;思想文化领域爆发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2)中国政治体制的重大转变:君主专制被推翻,成立了中华民国。后来民国虽有名无实,但仍能显现当时中国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3)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折: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入绝境,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4)新的阶级因素和新的政党出现: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中国共产党诞生。(5)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建立了统一战线,掀起了国民大革命的高潮。开放探究——冲破旧的文化格局,“打倒孔家店”史料观点一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口号“打倒孔家店”,是反封建的需要观点二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不能全盘否定,泼洗澡水不应把孩子一起泼掉【史料导读】史料中两观点的主旨是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的态度。【探究】对上述两种观点你怎么看?试答:家国情怀——新文化运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1)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2)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3)在政治上: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作出了重大贡献。唯物史观——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发展的因素(1)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因素①从产生与发展上看,先天不足(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地域分布、产业结构)。②从诞生环境上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中,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③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内地很少。④从结构上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⑤从地位上看,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⑥从发展历程上看,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2)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及启示命题研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2022·湖南卷,7]1899年南通大生纱厂开业,其生产的机纱推动了周边农民家庭手工棉纺织业发展。棉纺织业发展对机纱的大量需求,又在大生纱厂濒临破产之际挽救了纱厂,并推动它走上迅速扩展之路。这一现象反映()A.机器大生产导致了小农经济破产B.个体手工业阻碍机器大生产发展C.“织”“耕”分离瓦解了自然经济D.个体手工业可纳入新的经济体系[解题流程][答案][演练1]命题点:辛亥革命带来的变化[2022·湖北卷,7]下图是近代一位青年寓居天津期间的元旦日记,箭头所指的方框内文字()A.流露出对社会嬗变的失落情感B.反映了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C.展现民国元年元旦的社会景象D.表达作者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演练2]命题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022·广东卷,8]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演练3]命题点:武昌起义的历史条件[2021·湖南卷,8]20世纪初,武汉三镇“占长江沿岸最枢要之地,商况之殷盛;亦冠于沿岸之诸港”,汉口更是“舟楫之辐辏,货物之聚散,其盛不亚于上海,其余则尚未能比类也”。武汉的这一状况()A.表明其航运发展水平超过上海B.说明商业贸易中心向腹地转移C.为长江沿岸工业重新布局奠定基础D.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条件[演练4]命题点: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主张[2021·广东卷,7]孙中山在一次演说中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B.宣传“均贫富”的政治理想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演练5]命题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021·浙江6月]对辛亥革命的认识,中共中央在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中指出:“辛亥革命战争有两个意义,一个是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一个是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这一认识强调这场革命()A.完成了民族独立任务B.反帝反封建的内涵C.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D.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演练6]命题点:众说纷纭的“武昌起义第一枪”[2021·八省联考江苏,7]武昌起义“第一枪”到底由谁打响,历来众说纷纭。下列列举了相关观点,据此可以得出()出处观点首义人士胡祖舜回忆城外起义总指挥李鹏升指挥罗金玉打响了武昌首义第一枪,时间是10月10日晚上6时零5分孙中山《建国方略》为自存计,熊秉坤首先开枪发难历史学家章开沅等主编《辛亥革命史》届时,罗金玉首发一枪,辎重队的革命者即将马草房点燃,举火起义A.当事人的回忆接近史实B.革命家的观点具有权威性C.历史学家的著作更为可信D.历史研究应准确考证史料[演练7]命题点:民国初年,国际局势对中国海关税收额的影响[2021·山东卷,7]1913~1921年,中国海关税征收额受国际局势影响出现了一定变化。下列各项反映这一时期变化状况的是()[演练8]命题点:严复译著《天演论》[2021·福建高考,7]1898年夏,吴汝纶为严复的译著《天演论》作序,称誉该书“与晚周诸子相上下”,但又担心难以引起“以时文、公牍、说部为学”的一般士子的关注。据此可知当时()A.维新运动的社会基础较为薄弱B.新旧知识分子阵营分明C.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尚未彰显D.科举制度改革势在必行[演练9]命题点:民国初期思想、教育的新变化[2021·天津卷,6]民国初期,新的教育流派如平民教育、“工读”教育等纷纷出现,各种教育团体相继成立,如1915年的全国教育联合法、1917年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等。这体现了()A.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中西教育理念的冲突C.民主共和政体的完善D.近代新式教育的兴起[演练10]命题点:孙中山为捍卫民主共和的斗争[2021·八省联考重庆,7]孙中山流亡日本时曾言:“以‘宋案’、借款之故,促起二次革命,不幸精神涣散,相继败走……谈及将来事业,意见分歧,或缄口不谈革命,或期革命以十年,种种灰心,互相诟谇,二十年来之革命精神与革命团体,几于一蹶不振。”据此,孙中山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A.帝国主义列强暗中破坏B.群众基础极其薄弱C.国民党内部缺乏凝聚力D.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创新应用——在训练中提升能力1.命题点:辛亥革命的背景[2023·广东肇庆二模]1903年,邹容的《革命军》“出版不及一月,数千册销行殆尽”。1911年,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不少立宪派认识到清王朝无诚意立宪,从此与清廷离心。武昌起义后的两个月内,广东等14个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这表明当时()A.民主革命是大势所趋B.革命主体力量发生了改变C.清王朝中央权威式微D.国民思想文化实现了革新2.命题点:辛亥革命后的形势[2023·漳州市高三联考]作为直接证据,以下材料可用于说明()如图是1912年8月31日英国《插图伦敦新闻》封面画,图注是“中华民国第一任总统(原文如此)的政治顾问莫理循博士和总统袁世凯”。莫理循是澳大利亚籍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当时被西方媒体誉为“舵手”“拯救中国的救星”。他后来回忆说:“许多图片新闻刊载有我的画像,最有趣的是伪造我站在袁世凯身旁并以一份文件请其过目的那张画像。这是总统和他的秘书蔡廷干的照片,不过蔡的头被我的头取而代之了。”A.西方各国对袁世凯政府的支持B.西方社会意图干涉和影响民国政府C.伪造的照片史料没有史料价值D.民国政府沦为列强控制中国的工具3.命题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2023·湖北十一校联考]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头枪声一响,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习近平旨在强调辛亥革命()A.结束了封建帝制在中国的历史B.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C.建立起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D.体现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内涵4.命题点:民国初期宋教仁的政治主张[2023·福建南平联考]民国初期,宋教仁称,中国已经由革命时期转入建设时期,同盟会应当实现由革命党到政党的转型,“世界上的民主国家,政治的权威是集中于国会的。在国会里头,占得大多数议席的党,才是有政治权威的党,所以我们此时要致力于选举运动”。由此可知,宋教仁主张()A.组建政党内阁,维护革命成果B.树立政治权威,反对中央集权C.完善民主程序,建立共和政体D.实行分权制衡,提升议会地位5.命题点:民国初期的漫画《自作孽,不可活》[2023·山东师大附中月考]下图为民国时期的漫画《自作孽,不可活》,漫画中的石碑上刻有“万岁”二字,碑座上书“民国六年七月一日立此镇压”。该漫画()A.揭示了清政府必然走向灭亡B.揭露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野心C.说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6.命题点:民国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2023·吉林市高三二模文综]民国前期,原有的华商煤矿得到扩充,如山东中兴煤矿;外人经营者酌予收回,如河南六河沟煤矿与直隶井陉煤矿;新成立煤矿公司约十余家。1914年起,汉冶萍公司兴办六个铁厂,铁、钢产量和钨、锑开采量均有增加。中国经济的上述变化说明在这一时期()A.工业技术进步明显B.华北地区经济发展较快C.实业救国取得成效D.中国工业结构有所改善第16讲辛亥革命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必备知识·自主学习2.提示:清政府自救运动的失败更加暴露了清政府的腐朽无能,国人由此失去了对清政府的最后希望。所以新政为辛亥革命提供了重要的武装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辛亥革命的进程。4.提示:清政府为镇压四川保路运动,将湖北新军西调,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给武昌起义创造了条件。6.提示: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8.提示:袁世凯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说明民主共和的理念得到广泛传播。9.提示: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即提倡国货、抵制日货运动。10.提示:袁世凯执意复辟帝制。知识点一1.(2)檀香山三民主义(3)预备立宪2.(1)借款合同(4)《清帝逊位诏书》(5)全体国民资产阶级共和国3.(2)君主专制制度知识点二1.(1)《中华民国约法》2.(2)唐继尧3.(2)府院之争(3)中华民国军政府知识点三1.(1)兴办实业(2)阳历2.(1)上海关键能力·素养提升探究点一1.[提示](1)积极影响:冲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2)原因:湖北军界支持革命;军队战斗力强;物资丰富,湖北经济基础好;战略位置重要。3.[提示]示例一:观点:辛亥革命不彻底,仅推翻了清政府。评析:我赞同这一观点。在20世纪初的中国,帝国主义操纵着清政府,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已被证明走不通。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成功地完成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推翻清政府。革命后建立的民国却没能将民权主义、民生主义真正付诸实践。由于三民主义本身的局限,革命并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革命果实很快被袁世凯所窃取。农民的土地问题没有解决,革命未能得到广泛认同,革命中所依靠的会党和新军并没有将革命进行到底。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没有发生改变。结论:辛亥革命只是一场成功的“民族革命”,并未完成“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任务,这是由其指导纲领、社会基础的局限性以及强大的革命对象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示例二:观点:辛亥革命没有取得推翻清王朝以外的好的结果。评析:我不认同这一观点。辛亥革命不同于古代历史上任何一起农民起义,它给封建皇权以致命的一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共和国,此后中国没有再出现王朝更替的循环。辛亥革命通过革除封建旧俗、恶习,使社会风气发生显著变化,社会生活近代化的步调加快。同时,辛亥革命后成立的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法令,助推了民族工业“短暂春天”的到来,革命传播了“自由”“平等”“民主”“共和”等理念,这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壮举,一定程度上激励了亚洲其他民族的资产阶级政治运动。结论:辛亥革命是一场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近代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对中国社会的转型及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大的意义,其历史功绩不容抹杀。探究点二2.[提示](1)影响:军阀混战,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百业俱废;中央政权变更频繁,国家分裂。(2)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支持;当时中国分散的小农经济;帝国主义分而治之。4.[提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是儒学,它由于适应了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需要,受到历代封建统治者的重视,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它承载了很多封建思想。因此,在新文化运动中,批判儒学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新思想、新文化得到传播。但是,儒学毕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其中有很多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积淀。因此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命题研析·聚焦高考真题引领——在体验中品悟真谛[示例]答案:D[演练1]解析:据材料“国旗五色炳耀通衢”“黄帜青龙销声匿迹”可知,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以五色旗为国旗,五色旗取代了黄帜青龙,这本质上是从帝制到共和的时代变化,故选B项;材料是对辛亥革命带来变化的中性描述,“失落”说法错误,排除A项;社会景象指五色旗取代了黄帜青龙,是现象,不是实质,排除C项;从材料“国旗五色炳耀通衢”“黄帜青龙销声匿迹”中看不出其对革命的态度,得不出“投身革命的坚定立场”的结论,排除D项。答案:B[演练2]解析:1918年的中国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促进了女性觉醒,作品中娜拉离家出走的行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实际上揭示了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女性的觉醒以及可能的结局。材料中“小鸟”指已经觉醒的进步女性,故排除A项;“笼子”是指束缚女性的封建礼制和传统道德,并非指落后的经济形态,故排除B项;在1918年,君主专制已经被推翻,材料中“无路”是因为中国传统旧势力强大,女性的反抗还无法成功,故排除C项;材料中的“鹰”指的正是当时男权社会状态下的社会旧势力,故D项正确。答案:D[演练3]解析:根据材料20世纪初,武汉三镇尤其汉口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可知工商业较发达,结合史实,武汉工业基础较好,资本主义发展较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生创造了条件,故D正确;根据材料“汉口……其盛不亚于上海”只能看出汉口商业发达,并不能得出航运业发展水平超过上海,故A错误;材料不涉及商业贸易中心的转移,故B错误;20世纪初,长江沿岸没有重新布局工业,故C错误。答案:D[演练4]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孙中山认为近代欧美各国虽然工商业发达,但是却出现贫富分化十分严重的现象,而贫富分化是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不利于民生问题的解决。结合所学可知,孙中山主张的是通过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故选D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孙中山提出了解决贫富分化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排除A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的重要原则是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不能体现“均贫富”的政治理想,排除B项;材料重点强调的是孙中山解决贫富分化问题的方法,与联合苏俄无关,排除C项。答案:D[演练5]解析:“反对满洲帝政之民主运动”强调反封建求民主,“反对外力压迫之自强运动”强调反帝以自强,故选B项;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排除A项;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中国仍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C项;新文化运动传播了民主科学精神,排除D项。答案:B[演练6]解析:从表格中的材料可以看出,首义人士胡祖舜回忆与《建国方略》《辛亥革命史》中的论述都有出入,由此反映出历史研究应准确考证史料,而不能听信片面之词,故选D项;当事人的回忆并不一定更接近史实,排除A项;革命家的观点也不一定更具有权威性,排除B项;历史学家的著作并不一定更为可信,排除C项。答案:D[演练7]解析:结合所学可知,1913~1921年间,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期间列强忙于大战,减少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所以从国际局势的影响角度看,1914~1918年的一战期间海关税收额总体下降,一战之后列强的经济侵略卷土重来,所以海关税收额大幅提高,这与A图相似,故选A项;由于一战之后列强继续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所以B图中1918年之后的图示与实际不符,排除B项;1914~1918年间由于列强忙于一战而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所以这期间是海关税收额最低的时候,但C图中最低点在1913年,排除C项;1914~19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