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详细梳理_第1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详细梳理_第2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详细梳理_第3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详细梳理_第4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详细梳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n质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详细检理

★★★★★

★★★★★★徽犍的

【图文并茂,形象直观】

【表格呈现,直观明了】

★★★★★林做慧才

★全面升R

国豪

第一章认识地球................................................................1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1

・第二节地球仪........................................................................1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2

第二章学用地图................................................................3

・第一节地图的发展...................................................................3

・第二节地图三要素...................................................................3

•第三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4

第三章陆地与海洋.............................................................6

•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6

•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7

•第三节人类与海洋...................................................................8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9

-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9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10

-第三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11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15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15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16

・第三节聚落的发展变化..............................................................17

第六章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18

第一章认识地球

第一节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海上先看见归来帆船的桅枉;月食现象: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北极星高度的变化;

2、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

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3、真实形状:地球是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第二节地球仪★★★(见教材13-14页图经纬度划分图、半球划分图)

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定义与地轴垂直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相交的半圆

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圆/经线

形状完整的圆

圈)

赤道最长,两极最短,度数越

长度等长,约为2万千米(赤道长度一半)

大,纬线越短;相同纬度的纬

线等长

方向指示东西方向(横向)指示南北方向(纵向)

本初子午线(0。经线)

起始线赤道(0。纬线)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

度数

范0°〜90°N/S0°~180°W/E

北纬(N):纬度向北越来越东经(E):经度向东越来越大

度数分

大南纬():纬度向南越来越西经():经度向西越来越

布规律SW

大回归线与极圈的度数互余大

组成经线圈的两条经线度数互补,符号相反

(道(0°)、南、北回归线本初子午线(0°)、180%

特殊线

(23.5°N/S)、南、北(圈(665N/S)20°W>160°E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北

纬;赤道以南为南半球/0。以东,180。以西是东经度;

划分南纬。0。以西,180。以东是西经度。

界线0°~30°N/S为低纬度;20°W以东,16(FE以西为东半球;

30°~60°N/S为中纬度;20°W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

60°~90°N/S为高纬度。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划分五带。

准确描述一个地点的地理位置,如北京:北纬40度,东经116度(40°N

116°E)

经纬网

注意: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其他地点的描述都由一经一纬组成,且要注明东西经

W/E和南北纬N/S(0。纬线、0。经线、180。经线不标代号)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比较

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侧视:自西向东

方向自西向东

两极俯视:北逆南顺

周期一天(约24小时)一年(约365天)

中心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太阳(地轴倾斜角66.5度不变)

1.昼夜交替(不透明体、不停自转)1.季节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周期性变化)

地理

2.昼夜长短周期性变化

音义2.时间差异(东边时间比西边早)

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3.依据各地获得太阳热量不同划分五带

2、“二分二至”日的特点★★★(熟记教材19页图1.21公转示意图)

日期节气(北半球)太阳直射点昼夜长短季节划分(北半球)

3.21春分赤道昼夜等长3、4、5春季

6.22夏至北回归线昼长夜短6、7、8夏季

9.23秋分赤道昼夜等长9、10、11秋季

12.22冬至南回归线昼短夜长12、1、2冬季

注意: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夏至北极圈完全极昼;冬至」匕极圈完全极夜

第二章学用地图

第一节地图的发展

1、地图:把全球或一个地区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用不同的符号、颜色、文字、表示的

平面图。

2、发展历程:陶片地图一羊皮地图一丝织品地图一纸质地图一电子地图

3、卫星图像的应用:绘图、农业、林业和全球监测、天气预报等方面。

第二节地图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

1、确定方向

(1)经纬网法: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2)指向标法: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方;

(3)一般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比例尺

(1)定义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注意:单位要一致,均换算成厘米单位,1千米=1000米=100000厘米)

(2)地理意义: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3)特性:比例尺是分式,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

(4)不同比例尺地图所承载信息的差异

①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所表示实地范围越小,内容越详

细;比例尺越小,所表示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②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

细;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5)表示方式

①文字式:例如,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②数字式:例如,1:10000000或——-——

10000000

③线段式:例如,0100200千米

3、图例与注记1-------1------1

(1)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线条和颜色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说明。

(2)注记:说明山脉、河流、国家、城市等名称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数字。

(3)常见的图例

中国地图图例世界地图图例图例

®首都©外国首都及首府常年河.火ill

®省级行政中心其他城市.一时令河《弋,湖面海拔(米)

。其他城市—洲界jj1上运河jmn.长城

I・I.国界,国界c常年湖■源:.沙漠

1I未定国界=未定国界o时令湖—铁路及车站

—省、自治区、二二二二地区.界一巴珊瑚礁—高速公路

直辖市界

.....军事分界线山峰及-----公路

——香港特别18844高程(米)

行政区界

4、常见地图种类:行政区划图、地形图、交通图、旅游图等。(根据需求选择)

第三节等高线与地形图的判读★★★

1.等高线的基本概念

(1)绝对高度(海拔):地球表面某一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相对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3)等高线: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用来表示地势的高低起伏。

2.等高线的基本特征

(1)同线等高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海拔相等,一般以“米”为单位;

(2)同图等距同一地图,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差(等高距)相等,取整数;

(3)闭合曲线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但是受图幅限制不一定完全呈现出来;

(4)不交不叠等高线一般不相交、不重叠,但是陡崖除外;

(5)密陡舒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3.等高线的基本形态

地形山地山顶盆地洼地山脊山谷鞍部峭壁陡崖

表示闭合曲线闭合曲线等高线等高线一对山谷等高多条等高线

方法外地内高外高内低凸向低处凸向高处线组成重叠

小忌士..尹*

图洛脩

等高

线图哆卷嗫杰藜C

地形四周低四周高从山顶到山麓从山顶到山麓相邻两个山顶近于垂直的山

特征中间高中间低的凸起部分的低凹部分间,呈马鞍形坡,称峭壁

山脊线也叫山谷线也叫山脊线最低处峭壁上部突出

说明——

分水线集水线山谷线最高处处,称陡崖

4.陆地五种基本地形

地形高原山地丘陵平原盆地

海拔>500米>500米200~500米<200米不定

面积较大山高谷深

起伏坡度较缓平坦宽广边缘陡峻

外周较陡坡度较陡

形态地形起伏起伏很小内部平缓

内部平缓起伏较大

内疏外密相对高度相对高度内疏外密

等高线稀疏

内大外小大,密集小,稀疏内小外大

5.地形剖面图: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可以更直观地表示

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水平比例尺01000*1:1OOOOO

垂直比例尺9___________?*1:5000

6.分层设色地图:在不同等高线间涂上不同的颜色制成,可直观判读地势起伏。

(1)平原一般用绿色表示,平原海拔越低,颜色越深;

(2)丘陵、高原、山地一般用黄褐色表示,海拔越高,颜色越深;

(3)海洋、湖泊一般用蓝色表示,水越深,颜色越深;

(4)积雪、冰川一般用白色表示。

7.本章世界之最

(1)世界最大的平原一一亚马孙平原(南美洲I)

(2)世界最大的高原一一巴西高原(南美洲I)

(3)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4)世界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第三章陆地与海洋

第一节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1.基本概念

①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②岛屿:面积较小,分布在海洋中的四面环水的陆地;

③半岛:深入海洋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部分;

④海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洋水域的较窄水道;

⑤大洲:大陆及其附近岛屿的合称;

⑥海洋:地球上最广阔的水体的总称,中心部分为洋,

边缘部分为海,彼此沟通。

2.海陆比例:陆地面积占2%,海洋面积占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3.海陆分布: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南半球。

赤道

七大洲:(按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

四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太平洋、大西洋(S形)、印度洋、北冰洋。

①位于东半球的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

②位于西半球的大洲:北美洲、南美洲;

③横跨东西半球的大洲:南极洲;

④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的全部;亚洲、非洲的大部;

⑤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南极洲的全部;南美洲、大洋洲的大部;

⑥赤道横穿的大陆:南美洲I、非洲大陆;

4.重要的大洲、大洋分界线

①亚洲、欧洲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

②亚洲、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③欧洲、非洲分界线:地中海一一直布罗陀海峡;

④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

⑤欧洲、北美洲分界线:丹麦海峡;

⑥南美、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⑦南美、南极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

⑧沟通北冰洋、太平洋:白令海峡;

⑨沟通北冰洋、大西洋:丹麦海峡

⑩沟通太平洋、大西洋:巴拿马运河、德雷克海峡;

颁通太平洋、印度洋:马六甲海峡。

(苏伊士运河沟通红海和地中海;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沟通地中海

和大西洋)

第二节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运动、海平面的升降

2.大陆漂移说

(1)人物与时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1912年提出

(2)基本内容:在2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

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今天的七大洲I、四大洋分布状况。

(3)证据支持

①非洲和南美洲轮廓的拼合;

②动物分布的相似性;

③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3.板块构造学说

(1)基本内容

①由岩石圈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②全球大致划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板块在不断地运动着。

③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运动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

山和地震。

(2)六大板块:A非洲板块、B印度洋板块、C欧亚板块、D太平洋板块、E美洲板块、F南

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是唯一不含大陆的板块。(也可写作七大板块,把美洲板块细分为

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

(3)应用与解释:

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张裂地带,因此红海在不断扩张。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的相对碰撞地带,因此在不断缩小。

喜马拉雅山的成因是它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相对碰撞地带。

东非大裂谷的成因是非洲板块内部发生张裂运动。

(4)两大火山地震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第三节人类与海洋

1.海洋功能: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要道、气候的调节器……

2.海洋资源:天然的鱼仓、蓝色的油田、盐类的故乡、娱乐的圣地、资源的宝库……

(世界四大渔场:北海渔场、北海道渔场、纽芬兰渔场、秘鲁渔场)

3.海洋问题:石油污染、垃圾污染、过度捕捞、赤潮……

4.《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为更好地维护海洋权益,强化海洋开发与保护。

5.《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强调通过友好协商和谈判,以和平方式解决南海有关争议。

四、本章世界之最

1、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

2、世界上最小的大陆一澳大利亚大陆;

3、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格陵兰岛;

4、世界上最大的半岛—阿拉伯半岛;

5、世界上最大的群岛—马来群岛;

6、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大的大洲一亚洲I;

7、世界上陆地面积最小的大洲一大洋洲I;

8、世界上面积最大、深度最深的海洋—太平洋;

9、世界上海拔最高、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I;

10、世界上面积最小、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洋—北冰洋;

11、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最大的咸水湖——里海。

第四章天气与气候

本章学习建议:

1、本章知识点繁多复杂、抽象晦涩、难以记忆,上课应跟住老师思路,记好笔记。

2、本章知识在初中地理中占重要地位,课后应多看书、读图,认真做题,做好复习工作。

3、锻炼读图、画图能力(气候分布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4、一切现象都有原因所在,地理学习不能以死记硬背为主,本章有些内容和成因在初中阶段不

做解释,但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后可多读多问。相信自己,一定可以克服这块重难点!

(为了知识结构完整,加入少量超纲内容,仅作为课外学习参考,不作考核要求!)

第一节天气和天气预报

一、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天气气候

某地方短时段内的冷暖、风某一地区多年的天气和大气活

概念

雨、干湿、阴晴等大气状态动的综合状况

区别短时间;易变化长时间;较稳定

联系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二、天气预报

1、制作过程:气象预测一获取数据一加工处理气象预报一分析判断得出结论一制作节目

2、内容:阴晴、风(风力、风向)、气温、降水

3、卫星云图:白色==云区;绿色==陆地;蓝色==海洋

4、常见的天气符号

北风(4级)

东北风

(级)

1L148

益a午令a

米ftfIIH▲

―m端)

晴多云题小雨中雨大雨冰程

*

a***

**1-1■S*

西南风—1东南风雨夹雪中雪番阵雨沙尘暴

口2级)南风Q级)"殿)小雪大雪霜冻

5、注意

(1)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2)温度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3)风力风向的表示方法。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

(4)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

6、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压高低、风力大小、火山活动等;

(2)人为因素:燃烧秸秆、汽车尾气、工厂烟雾等。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

一、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1)气温日变化: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两小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气温

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日平均气温:某地某日几个时刻气温的平均值;

月平均气温:某地某月的日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2)气温年变化

北半球南半球

海陆分布

陆地海洋陆地海洋

最高气温7月8月1月2月

最低气温1月2月7月8月

气温年较差:某地一年中月平均气温最高值与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年平均气温:某地某年内多日(月)平均气温的平均值。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1)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线。同一条等温线上温度相同。

(2)等温线图的判读:

①根据数值递变方向,判断南北半球:”北增为南,南增为北"规律。

(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北递减,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南递减。)

②根据等温线疏密,判断温差大小:"密大疏小”规律。

(等温线密集,温差较大;等温线稀疏,温差较小。)

③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海陆分布:“点北陆北,点南陆南”规律。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凸出;直射点在南半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凸出。)

④根据等温线弯曲方向,判断季节月份:“高高低低”规律。

(气温高,等温线向高纬方向凸出;气温低,等温线向低纬方向凸出。)

(陆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陆温高,当地为夏季,北半球的7月或南半球的1月;

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凸出,说明海温高,当地为冬季,北半球的1月或南半球的7月)

⑤根据海洋等温线弯曲状况,判断洋流流向、性质和名称:"高暖低寒”规律。

(海洋等温线向高纬弯曲,说明有暖流经过;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说明有寒流经过。)

⑥根据等温线分布状况,判断地形:

等温线闭合:内大为盆,外大为山。(内线数值大是盆地,外线数值大是山地)

等高线张开:高凸为脊,低凸为谷。(向高值凸出是山脊,向低值凸出是山谷)

(3)世界气温分布规律与影响因素

①纬度因素:气温从低纬度(赤道)向高纬度(两极)逐渐降低。(水平规律)

②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区,夏季,陆温高于海温;冬季,海温高于陆温。

③大气因素:气压带、风带、天气系统(锋面、气旋等)。

④地形因素:一般同一地点,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大约下降0.6℃。(垂直规律)

⑤洋流因素: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

⑥人为因素: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

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1、降水

(1)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主要形式是降雨。

年降水量:某地一年内降水量之和;

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多年的年降水量的平均值。

(2)降水形成的条件

①饱和大气上升冷却;②有凝结核一形成云雾;地形雨示意图

③云滴增大变成冰晶、水滴。

(3)降雨的形式:地形雨、对流雨、台风雨、锋面雨。

2、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①纬度因素:赤道附近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②海陆因素: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③地形因素: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④洋流因素: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寒流经过减温减湿;

⑤大气因素: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⑥人为因素:围湖造田、人工降雨等。

(2)降水的季节变化规律

①全年多雨型:赤道附近地区;

②全年少雨型:干旱地区、两极地区;

③常年湿润型:南北纬40~60。之间大陆西岸;

④夏季多雨型:南北纬20~55。之间大陆东岸;

⑤冬季多雨型: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

第三节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一、理想大陆气候分布模式图

大气环流大洋东侧大陆西部大陆中部大陆东部大洋西网大林环流

9o09o0

极地高压带冰原气候极地高

压带

,

/极地东风妆7oO苔原”候7o01极地

暧7

O/东风带,

流I

6o£带大陆性气候f副极地

副极地低

-----低压带

温带海5OO

/西风带/

4o0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温带季风

代候350

地中海气候性勺候季风

0亚热带季风和

副热带高压格13o

*季风性湿润勺环流

寒2o0热带沙漠气候候,25O

/信风带/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1o010。

赤道低

赤道低压带O热带雨林气候。

O0压带

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特点

热量带气候类型气候成因*气候特点分布地区典型地域

亚马孙河流域

赤道低压带控制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之间刚果河流域

盛行上升气流

印度尼西亚

赤道低压带和全年高温南北纬10。〜回非洲中部

执热带草原气候

/\\\信风带交替控制分干湿两季归线之间南美巴西

-I-H-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全年气温高南北纬10。〜回中南半岛

热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分旱雨两季归线间大陆东岸印度半岛

撒哈拉沙漠

副热带高压带南北回归线附近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阿拉伯半岛

或信风带控制大陆内部和西岸

澳大利亚中西部

冬季温和少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纬25。〜35。之我国秦岭一淮河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间的大陆东岸以南地区

(雨热同期)

亚与亚热带季风

执气候类似,但南北纬25。〜35。美国东南部

亚热带湿润气候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H+-

市冬夏温差较小之间的大陆东岸巴西东南部

降水分布均匀

冬季温和多雨

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南北纬30。〜40。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地中海沿岸

西风带交替控制之间的大陆西岸

(雨热不同期)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寒冷干燥北纬35。〜55。之我国华北、东北

温带季风气候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夏季高温多雨间的大陆东岸日本和朝鲜半岛

znn终年受大陆气团冬寒夏热南北纬40°~60°亚欧大陆和北美

-H4-温带大陆性气候

市控制干旱少雨之间的大陆内部大陆的内陆地区

南北纬40°~60°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全年温和多雨欧洲西部

之间的大陆西岸

亚寒带针叶林受极地大陆或海洋冬季寒冷漫长

寒北纬50°~65°中西伯利亚

-H4-气候气团控制夏季温暖短促

受极地气团或冰洋长冬无夏北半球极地附近亚欧大陆和北美

苔原气候

寒气团控制降水少的沿海大陆的北部边缘

-H+

市全年酷寒南北半球极地附南极大陆

冰原气候受冰洋气团控制

降水少近内陆格陵兰岛

地势高景观垂直变化高大的山地青藏高原

高原山地气候

地形起伏大显著和高原南美安第斯山脉

三、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限热带草原气候口热带沙漠气候霞地中海气候双温带季风气候国郡矗和冰原气候)

四、世界各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和年降水量柱状图

热带沙漠气候亚热带季风气修

mm

m刖

阿斯旺上海

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极地气候

600降

500量

mm

15

1471010)

罗马

五、影响气候(气温、降水)的主要因素

1、纬度因素:一般来说,纬度越高,气温越低。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2、海陆因素:陆地吸热快、放热快,海洋相反。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3、地形因素:海拔高,气温低。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4、洋流因素:寒流减温减湿,暖流增温增湿。

5、人类活动:温室效应、改变植被等。

6、其他因素:下垫面因素、大气环流因素等等。

第五章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世界的人口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人口数量:至2011年,世界人口已突破70亿。

2、衡量指标

(1)自然生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出生率=出生人数;总人数x1000%o

(3)死亡率=死亡人数;总人数x1000%o

3、增长特点

(1)总趋喜:人口数量不断增长,且增长速度不断加快。

(2)人口的增长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密切的联系。

①不同的历史时期,人口增长速度不同,1930年前缓慢增长,1930年后快速增长。

②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人口增长速度不同,发达国家缓慢增长,发展中国家快速增长。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人口密度

(1):义: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

(2)公式:人口密度=人口数+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

(3)意义:表示人口分布的疏密程度。

2.世界人口分布概况:不均匀

(1)人口稠密区:北半球、气候温暖适宜的中纬度、近海、平原地区。

①亚洲东部:包括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等;原因:自然条件优越,

②亚洲南部:包括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东部等;农业发展历史悠久

③欧洲:英国、德国、法国、荷兰、比利时等;------------4心、

④北美东部:美国东部、加拿大东南部。j原因:工业发展较早,工业发达

(2)人口稀疏区: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生存发展的地区。

①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如非洲的撒哈拉沙漠;

②高温潮湿的雨林地区,如南美洲的亚马孙热带雨林区;

③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如亚洲|、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和南极洲|;

④地势高峻、空气稀薄的高原山区:如青藏高原等。

3、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1)自然因素:气候因素(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水源、土壤、资源等等。

(2)人文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交通因素、政治因素、工农业基础)等等。

三、世界人口问题

1、人口急剧膨胀是当今世界人口最突出的问题。(原因: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

当前人口增长过快主要出现在发展中国家。

(1)人类的生存空间不断缩小,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威胁。

(2)经济上贫富差距扩大,贫穷和饥饿增加。

(3)造成许多社会问题。(犯罪、教育、医疗、交通、资源、居住、就业等)

2、城市化问题:乡村人口大量涌入城镇,使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给城市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积

极影响:①增加城市劳动力来源;②增加城市商品购买力,活跃城市商业。

消极影响:①给城市交通、居住带来压力;②增加城市就业难度;③给城市管理带来冲击。

3、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青壮年压力增大、社会劳动力不足、老年人赡养问题等。

4、为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控制人口的增长,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

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第二节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一、世界的人种

1、根据人类体质特征的差异,可以将全世界居民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我国绝大部分人都属于黄色人种。世界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2、三大人种的身体特点

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皮肤特点黄色白色黑色

头发黑而直,发色浅、呈波

毛发特点头发卷曲

体毛较少状,体毛较多

眼色浅,嘴唇

面部特点面部扁平嘴唇较厚

薄,鼻狭而高

3、世界人种的分布

(1)白色人种:欧洲I、亚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洲I中部、南美洲东部沿海、大洋洲;

(2)黑色人种:非洲南部和中部;

⑶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4、人种与环境的关系:人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