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大联考考后地理强化卷(新教材老高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云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大联考考后地理强化卷(新教材老高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云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大联考考后地理强化卷(新教材老高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云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大联考考后地理强化卷(新教材老高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云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1月大联考考后地理强化卷(新教材老高考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高三1月大联考考后强化卷(新课标卷)地理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某公司在埃及按照“上下游产业链完整、关联产业配套齐全”的总体思路布局,逐步形成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制造、绣花、印花、辅料、鞋帽等生产及贸易,仓储物流、电子商务等关联产业(培训、医疗、金融、会展、酒店、办公、研发等)融合发展的产业格局,建成产业聚集的新型现代化产业园区。完成下面小题。1.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制造等企业在产业园区集聚,有利于()①减少生产环节②提高品牌效益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加强企业联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该公司在产业园中设置培训部门的主要目的是()A.降低生产成本 B.培养技术人才 C.提高人口素质 D.促进教育发展3.该公司在产业园中配备仓储物流的作用主要是()A.及时响应市场 B.共享基础设施 C.丰富生产类型 D.完善产业结构【答案】1.D2.B3.A【解析】【1题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产业集聚可加强企业间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节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③④正确。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制造等企业在产业园区集聚,可以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提高生产效率,并没有减少生产环节,①错误;纺纱、织布、印染、成衣制造等企业在产业园区集聚对提高品牌效益作用不大,②错误。故选D。【2题详解】通过培训,可以使员工融入到企业的文化之中,并能补充新知识、新技能,助力企业发展,因此该公司在产业园中设置培训部门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技术人才,B正确。员工培训需要投入资金和人力,会增加生产成本,A错误;设置培训部门主要是培养技术人才,没有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也不能促进教育发展,C、D错误。故选B。【3题详解】园区内上下游产业链完整,原料及产品的保管、装卸搬运、配送需求大,该公司在产业园中配备仓储物流的作用主要是及时响应市场需求,并非共享基础设施,A正确、B错误;由材料可知,该公司以轻纺工业为主,仓储物流属于关联产业,在产业园中配备仓储物流对丰富生产类型、完善产业结构作用不大,C、D错误。故选A。【点睛】仓储型物流企业是以从事仓储业务为主,为客户提供货物储存、保管、中转等仓储服务,具备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部分学者将城市空间演化划分为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等几个过程。下图示意我国某城市空间演化进程中的两个阶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的演化属于()A.城市化→郊区化 B.前郊区化→后郊区化C.郊区化→逆城市化 D.逆城市化→再城市化5.阶段二表现出的突出特征是()①人口与产业以空间集聚为主②远郊出现复杂多元的综合性空间③形成多中心一网络化空间结构④中心城区对区域的主导作用加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答案】4.B5.B【解析】【4题详解】郊区化是城市扩张过程中的一种现象,郊区化也被称为郊区城市化,是指城市因人口和各种职能迅速向郊区扩散转移,从而使郊区变为具有市区多种职能的城市化地域的过程。图中阶段一和阶段二都有显著的由中心城区的部分生产职能和居住职能向远郊和近郊扩散的过程,所以两阶段都属于郊区化,阶段一显示的由中心城区向近郊和远郊扩散的相对阶段二较少,说明阶段一是郊区化的开始阶段,阶段二是郊区化发展阶段,所以判断是由前郊区化向后郊区化的转变,B正确,ACD错误。故选B。【5题详解】郊区化是各种职能迅速向郊区扩散转移的过程,不是以集聚为主,①错误;由阶段一向阶段二发展,远郊地区的空间变化更为复杂,而且彼此联系更为紧密,出现了复杂多元的综合性空间,②正确;如图示阶段二出现了多个中心,而且各个中心之间的联系密切,形成了多中心一网络化空间结构,③正确;由于中心城区在阶段二持续向外扩散转移,随着产业的转移,中心城区对区域的主导作用不断减弱,④错误。②③正确,故选B。【点睛】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因素有:经济因素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距城镇中心远近,经济因素是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历史因素历史背景影响城镇功能分区,城镇土地利用随历史而变化。环境因素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等;政治因素。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A.间隔团块状 B.连续层片状 C.鱼鳞状 D.条带状7.下垫面温度决定水汽凝结高度的区域,积云的云底高度高值多出现在()A.日出前后 B.正午 C.午后 D.午夜8.积云出现频率最低地带是()A.寒温带针叶林地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D.热带雨林地带【答案】6.A7.C8.A【解析】【6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云是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水汽随气流上升,温度下降,凝结形成,可知云的形成和大气对流中的上升气流有关。而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上升气流可形成云,但下沉气流不能形成云,因此积云应呈间隔的团块状,A正确,没有连续分布,B错误;鱼鳞状和条带状都不是间隔分布,CD错误。所以选A。【7题详解】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近地面气温越高,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越高。一般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所以积云的云底高度高值多出现在此时,C正确;日出前后、正午、午夜都不是一天的气温最高值出现的时间,ABD错误。所以选C。【8题详解】积云由气流上升运动产生,而气流上升运动与下垫面气温相关,近地面气温越高,空气越容易受热膨胀上升,从而使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成云,即积云出现的频率越高。寒温带针叶林地带处于高纬寒带地区,全年气温较低,上升气流弱,积云极少出现,故A正确;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处于中低纬温带地区,夏季气温高,容易出现积云,但冬半年气温较低,积云出现频率小,故B、C错误;热带雨林地带处于低纬热带地区,全年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积云出现的频率高,故D错误。所以选A。【点睛】一团空气上升,在开始时它的内部水汽含量和温度的水平分布基本上是均匀的,从而水汽产生凝结的高度是一致的,因此,一朵积云具有水平的底部。由于在形成阶段,云内为上升气流且云顶中央上升气流最强,四周较弱,云外为下沉气流,造成积云具有圆拱形向上凸起的顶部以及明显的轮廓。积云主要在白天形成,因为阳光使空气变热,另一方面,地面也使空气变热。多年冻土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的活动层,下层为多年冻结层,我国青藏高原是世界重要冻土分布区之一。近年来受全球变暖影响,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层退化,表层土壤水分下渗,遇冷发生冻结,形成冰楔,在反复冻融作用下,冰楔体积逐渐变大,造成地表凹凸不平,形成洼地并发育出热融湖塘。热融湖塘一旦发育便会快速下沉、扩大,直至与附近的河流或盆地相连接。下图示意热融湖塘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推测冻胀丘形成的季节是()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10.相较于环北极圈地区,我国青藏高原热融湖塘数量更多,其原因主要是()A.降水量更丰富 B.太阳辐射更强 C.温差变化更大 D.地势起伏更大11.与热融湖塘一旦发育便会快速下沉、扩大关联性最大的因素是()A.湖水 B.微生物 C.海拔 D.土壤【答案】9.D10.C11.A【解析】【9题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夏季气温较高时,活动层开始融化,地表水沿多年冻土层裂隙开始下渗,后逐渐遇冷冷却冻结,形成冰楔;冬季,在冰缘地区冰楔冻结膨胀,体积逐渐变大,造成活动层不均一,使得地表凹凸不平,形成冻胀丘,D正确,ABC错误。故选D。【10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相较于环北极圈地区,我国青藏高原冻土层厚度小,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明显,土壤温差变化大,土壤中易形成冰楔,造成地表融化塌陷,形成热融湖塘,C正确;热融湖塘的水源多来自冻土和冰川融水补给,和降水关系较小,A错误;青藏高原纬度较环北极圈地区低,太阳辐射强,但热融湖塘主要受气候变暖及人类活动影响,与太阳辐射关系小,B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热融湖塘主要是由于土壤反复冻融的条件下形成,和地势起伏状况关系不大,D错误。故选C。【11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表洼地蓄水成湖塘后,水面的出现使得地表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加速了湖塘边坡和湖底的热融滑塌,导致热融湖塘快速下沉、扩大,A正确;湖底微生物会分解湖底植物残体,分解出甲烷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对热融湖的形成起到促进作用,但在短时间内不会导致热融湖快速下沉、扩大,B错误;海拔和土壤不会因热融湖塘的形成而发生明显变化致使热融湖塘快速下沉、扩大,C、D错误。故选A。【点睛】永冻层又称永久冻土或多年冻土层,是指持续多年冻结的土石层。可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称活动层,又称冰融层;下层常年处在冻结状态,称永冻层或多年冻层。冻土层的厚度从高纬到低纬逐渐减薄,以至完全消失。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比利时位于欧洲西部,西北濒临北海。国土面积3万平方公里,地形由西北沿海平原、中部丘陵、东南高原组成。现有人口1150万,是欧洲富国,欧盟总部设在安特卫普。农业从业人员只占总人口的2%,一半以上耕地为牧场,机械化水平高,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饲养禽畜禁用添加剂,放牧草场禁用除草剂,其中肉类、马铃薯、牛奶等除满足自身需求,还对外出口。下图为比利时农业区的分布示意图。(1)分析比利时发展乳用畜牧业的区位条件。(2)简述比利时农业生产实行区域化的地理意义。(3)简析比利时蔬菜种植园单位产值高的原因。(4)说出比利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对我国的启示。【答案】(1)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多雨多雾,利于牧草生长;地形以平原、高原和丘陵为主,地表较平坦,耕地面积广,且耕地一半以上为牧场;欧洲富国,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市场广;经济发达,交通便捷,乳畜产品运输便利等。(2)可因地制宜地发挥各地优势,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可发挥机械化作业长处,降低生产成本。(3)靠近欧盟总部布鲁塞尔,高品质蔬菜需求量大;距离城区较近,土地租金较高,农业成本较高;比利时等西欧国家传统饮食以动物性食品主,蔬菜等植物性食品供应量小,物以稀为贵,蔬菜价格较高;重视发展生态农业,蔬菜品质高,价格贵,导致单位产值高。(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加强产品论证体系建设,提升生态农产品的鉴别;加强监管,加强对生态农产品的检测,确保产品质量;发挥市场的功能,确保生态农产品的价值等。【解析】【分析】本题考以比利时农业为背景材料,考农业的区位因素、生态农业等的相关知识点,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小问1详解】据图所知,比利时位于西欧,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全年温和湿润,多雨多雾,利于牧草生长;地形以平原、高原和丘陵为主,地表较平坦,耕地面积广,且耕地一半以上为牧场;有利于发展乳用畜牧业;比利时发展乳肉畜牧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为种植业发达,草场单产高,饲料充足;乳肉畜牧业发展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欧洲人有以肉类和奶制品为主的饮食习惯,消费市场广阔;乳肉畜牧业技术水平高,经济效益好;国家政策支持力度大【小问2详解】农业生产区域化是各个地区利用本地优势,专门从事某种或某几种农产品的生产,形成商品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它体现农业生产在地域上的分工,是农业专业化的重要形式。比利时农业类型多样,可以因地制宜地发挥各地优势,获得最大经济效益;比利时经济发达,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可发挥机械化作业的长处,降低生产成本。【小问3详解】据图所知,比利时蔬菜种植园靠近城市,对高品质的蔬菜需求量大;蔬菜种植园距离城区较近,土地租金较高,导致农业投入成本较高;比利时等西欧国家饮食结构导致蔬菜价格较高;比利时等西欧国家重视绿色农业、生态农业,蔬菜品质高,价格贵,导致单位产值高。【小问4详解】比利时生态农业给予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要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让农民自觉自愿地严格遵守生态农业的各项规定;有关职能部门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完善支农惠农补贴政策,提升农产品的竞争力;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生态农业产品的检验管理,保证产品质量。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基索三河位于日本本州岛中部,由木曾川、揖斐川、长良川组成,中下游主要为平原,历史上三河之间易摆动。木曾川为基索三河中最长的河流,下游河道中多心滩,河岸多边滩,东岸自13世纪开始发育沙丘,当地在木曾川下游沿岸修筑堤坝,堤坝建成后,河岸沙丘进一步扩大。19世纪,人们修筑堤坝将长良川和木曾川、揖斐川分隔,使得长良川由流入木曾川改为流入揖斐川。目前,基索三河下游已成为日本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名古屋为国际化大都市。下图示意基索三河下游水系。(1)简述木曾川河岸沙丘仅分布于河道东岸的原因。(2)比较木曾川心滩、边滩、沙丘平均粒径大小,并说明判断依据。(3)木曾川下游沿岸的堤坝建成后沙丘进一步扩大,请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别说明修筑堤坝将长良川和木曾川、揖斐川分隔的目的。【答案】(1)冬季盛行西北风,将裸露河滩上松散的物质向东南搬运,在河道东岸沉积;东岸为河流左岸,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成为堆积岸,侵蚀较弱,沙丘易保存;西岸位于基索三河之间摆动的范围内,沙丘易被破坏。(2)心滩>边滩>沙丘判断依据:河道中心附近水域较深,流速较快,搬运能力较强,因此组成心滩的物质颗粒较大;河岸附近水流受摩擦力影响大,流速慢,搬运能力弱,组成边滩的物质颗粒较小;沙丘是河滩中的物质受风力作用而成,细小颗粒易被风力搬运,因此沙丘的平均粒径最小。(3)堤坝建成后,河道摆动受到约束,洪水来临时,泥沙只能淤积在固定的河道,河床抬高加快;枯水期出露的河滩范围增大,沙源增加;河流难以侵蚀破坏河岸沙丘,河岸沙丘易保存。(4)与木曾川分隔的目的:避免长良川来沙汇入木曾川下游,改善木曾川河口名古屋港的泥沙淤积状况。与揖斐川分隔的目的:为两河交汇延长时间,避免快速汇流导致河流水位迅猛上涨,形成洪灾。【解析】【分析】本题以基索三河下游水系为背景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