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晟富平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1页
耀晟富平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2页
耀晟富平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3页
耀晟富平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4页
耀晟富平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110kV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耀晟富平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富平县耀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编制日期:201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个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距厂界距离等。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1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 8 11评价适用标准 -15-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6-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20-环境影响分析 -24-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41-结论与建议 -44-图附图4:项目变电站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图;附图5:输出线路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图。附表1:《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1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耀晟富平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110kV输变电工程建设单位富平县耀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刘集镇曹管村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711700建设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刘集镇曹管村立项审批部门陕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陕发改新能源建设性质新建团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D4420电力供应(平方米)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变电站:1424.937其中:环保投资(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建成日期年1月工程内容及规模:一、项目由来富平县耀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拟在富平县刘集镇曹管村卤泊滩利用滩地建设50MW光伏电站,占地面积1605亩,工程包括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逆变升压站。2017年3月汉中市环境工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完成《耀晟富平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以下简称“光伏电站项目”),2017年12月11日取得渭南市环保局关于《耀晟富平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批复》(渭环批复[2017]75号)。本工程(以下简称“耀晟110kV输变电工程”)是耀晟光伏电站项目的配套建设项kVkV,新建线路约5.18km,本工程建成后,出力可在富平变供电区就地消纳。本次评价范围为110kV变2电站及输出线路。耀晟110kV输变电工程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刘集镇曹管村南侧,光伏电站项目北侧。工程建成后将担负着澳尼克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及周边工农业生产生活用电。二、工程概况及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2部分,新建耀晟110kV变电站工程和110kV线路工程。本项目的工程组成见表2。表2项目组成表工程规模项目组成主体工程变电站工程(耀晟110kV变电站)地理位置站址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刘集镇曹管村南侧建设规模新建一座110kV户外式变电站,主变容量为50MVA110kV出线1回线路工程(耀1回路接入电站线路工程)建设内容永久占地540m2,临时占地3760m2,新建线全长mm基础形式现浇钢筋砼单桩基础、混凝土柱板式基础、掏挖基础电缆型号YJLV22-0.6/1kV-2导线型号JL/G1A-300/40型钢芯铝绞线地线型号本工程全线架设两根地线,其中一根采用48芯OPGW光缆,另一根采用1×7-11.4-1270(GJ-80)镀锌钢绞线杆塔数量共18基,其中单回路直线塔10基,单回路转角塔8基辅助工程采用氧化锌避雷器作为限制雷电及操作过电压措施接地110kV变电站内各建筑物接地网由屋顶避雷带和各层接地网组成,在每层接地网的上下侧均设置接地主干线公用工程给排水站内用水由市政给水管网提供。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作为农肥外运;站区四周设置排水沟,雨水经排水沟收集后排至厂界外用电站用电设置2路电源,一路引自站内35kV光伏母线,经容量为315kVA的变压器降压至0.4kV,另一路电源取自永临结合施工电源。两路电源互为备用供暖制冷采用分体式空调采暖制冷消防配置消防砂箱、手提式灭火器;建筑结构材料、装饰材料等均须满足防火要求3储运工程进站道路站址西侧修建250m道路与乡道相连,能够满足设备运输及消防车通行环保工程生活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2m3)处理,定期清掏用作农肥固体废物生活垃圾集中垃圾桶收集后,定期运送垃圾处理场填埋。设事故油池(20m3)收集事故废油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报废的免维护蓄电池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处置声选用低噪声设备,围墙设2.5m高实体围墙电磁环境变电站优化设计,保证安全距离;线路架设高度满足设计要求①新建耀晟110kV变电站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刘集镇曹管村南侧,站址总占地面积为4989.15m2,建筑面积1041.28m2。新建主变容量为50MVA;110kV出线1回,接入110kV华阳变,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变电站按照户外式变电站设计。②外输线路本工程外输线路由变电站构架架空向北出线,然后线路向西南走线并跨越110kV华盖线至线路西侧,然后线路左转与华盖线平行向南走线,线路至铁门村东北角后左转跨越110kV华盖线、华兴线后再右转至华阳变新扩建间隔外,然后线路架空接入110kV华阳变。①新建耀晟110kV变电站工程:拟在耀晟富平50兆瓦光伏电站厂区内北部,建设耀晟110kV变电站;变电站为户外变电站,本工程新建一台50MVA主变,110kV②110kV线路工程:本期新建由耀晟110kV变电站1回接入华阳110kV变电站m3、主要电气设备本工程装设1台容量为50MVA户外采用三相三绕组油侵式有载调压变压器,变压器冷却方式采用自然油循环自冷(ONAN),接线组别为YNd11。电压比115±8×1.25%/37kV。4110kV户外配电装置选用户外SF6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式组合电器(GIS),配置SF6气体、机构储能状态传感采集装置。隔离开关选用三工位式,配电动操动机构;互感器选用SF6互感器;避雷器选用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锌避雷器,并配置泄漏电流传感采集装置。35kV配电装置选用铠装移开式户内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柜中断路器选用真空断路器,配置干式互感器。10kV配电装置选用铠装移开式户内交流金属封闭开关柜,柜中断路器选用真空断路器,配置干式互感器,采用套SVG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10Mvar连续可调。本工程全线架设两根地线,其中一根采用48芯OPGW光缆,另一根采用GJ4-1270钢绞线设计安全系数取3.8,平均运行张力上限为综合拉断力的25%。4、总平面布置耀晟110kV变电站为户外式变电站,变电站呈矩形布置,共一层,主变采用户外一体式布置。设置110kV屋外配电装置、35kV配电楼、综合楼、SVG室等设施。变电站为整个光伏电站的控制中心。各光伏阵列单元的电缆通过站内电缆沟道汇集到综合楼内的35kV屋内配装置电室,然后通过1回110kV电缆送出。架空进线从站区北侧进站;主变户外布置于配电室北侧,主变110kV电缆从主变西侧沿电缆沟敷设至GIS室;二次室布置于综合配电室西北角。事故油池布置于站区东侧。水系统变电站水源由市政自来水管网提供,从市政给水管网引来一条DN50的管子作为站内生活和室外消防用水。采用雨水与污水分流的排水体制,在站内设2m3(有效容积)钢筋混凝土化粪池一座,定期清掏用作农肥。在厂区四周设排水沟,雨水经排水沟收集后排至站外。生活用水根据《陕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站区不提供食宿,职工生活用水定额为70L/人·天计,本项目运营期仅有1名门卫,年工作365天,则总用水量为0.07m3/d,本工程新建一座规模为20m3的事故油池,位于主变东侧,采取钢筋混凝土结构,全部埋入地下。主变压器的事故排油由主变下方的集油坑收集后,排入事故油池,事5故废油和检修油渣交有资质单位回收处理。7、外输线路主要交叉跨越情况本工程主要交叉跨越情况见表6。表6本工程主要交叉跨越统计表序号跨越物名称单位次数备注1110kV电力线次3210kV电力线次53通信线次34养殖场次1养羊场5公路次26冬枣大棚座4三、工程占地本工程总占地面积为9289.15m2,其中永久占地4989.15m2,临时占地3760m2。永久占地包括变电站站区、进站道路、塔基等;临时占地包括施工场地、施工便道、牵张场等;占地类型均为城市规划建设用地。四、工程总投资及环保投资4.93万元,外输线路投资1686.07。环保投资57万元,占总投资的1.83%。五、分析判定情况1、项目与国家产业政策的符合性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3年第21号令),本项目为输变电工程,属于“第一类鼓励类”第四条“电力”中第10项“电网改造与建设”,为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2、与陕西省“十三五”能源发展规划符合性根据《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第十一章壮大特色优势产业的第一节“推动能源化工产业高端化发展”中指出:打造新能源增长点。水风光并举、分散式与集中式并重,稳妥推进新能源微电网、氢燃料动力电池等新技术示范,降低开发成本,力促快速产业化。新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020万千瓦。本项目为输变电工6程,符合陕西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的要求。3、与《渭南市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规划(2016年-2020年)》的相符性分析积极研发新一代核能技术和先进反应堆,发展核能产业。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开拓多元化的太阳能光伏光热发电市场。提高风电技术装备水平,有序推进风电规模化发展,加快适应新能源发展的智能电网及运行体系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利用生物质能。本项目为光伏电站配套的变电站及输出线路工程,因此,符合渭南市新能源材料产业发展规划。4、与陕西省相关规划的相符性《关于进一步加快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的通知》(陕发改新能源[2012]1944号)中指出:……以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新能源发电产业由陕北向关中、陕南地区全面展开……抢抓有利时机,推进风电集中式和分散本项目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刘集镇曹管村南侧,项目的建设有利于实现该《通知》中光伏电站建设,建设地点也符合其相关要求。5、三线一单符合性分析根据环境保护部环环评〔2016〕95号文《关于印发“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中关于“三线一单”规定,本项目符合“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具体分析见表1。表1项目“三线一单”分析表符合性分析结论生态保护红线本项目所在地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刘集镇曹管村南侧,项目所在区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等敏感区,项目取得富平县国土资源局《关于耀晟富平5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用地的审查意见》,符合产业政策和用地政策,因此,不涉及生态保护红线符合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为电网改造与建设项目,施工期主要能源消耗为水、电、柴油,能源消耗量较小,因此项目不触及资源利用上线符合环境质量底线项目建成后废水综合利用,不外排;固废合理处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不会改变区域环境功能,项目的建设不触及环境质量底线符合负面清单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不在《陕西省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产业准入负面清单(第一批、第二批)》禁止准入类和限制准入类,不属于环境负面清单符合6、选址合理性分析耀晟光伏电站项目位于富平县刘集镇曹管村卤泊滩,占地1605亩,用地类型为7陕西圣唐乳业有限公司奶山羊产业园用地。项目利用奶山羊养殖屋顶、饲料种植基地和一般草滩沼泽湿地,没有拆迁和移民问题。本工程变电站位于光伏电站用地内,占10kV电力线5次,通信线3次,养殖场1次,公路2次,冬枣大棚4次,不跨越村民房屋。评价认为本次输变电工程选址合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原有污染情况。8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关中平原和陕北高原的过渡地带,属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总土地面积1233km2。地处东经108°57′~109°26′,北纬34°42′~35°06′之间,全县南北长48km,东西宽35km,东邻蒲城、渭南,南接西安市临潼区、闫良区,西连耀县、三原,北依铜川市,地理位置优越。境内有西包、西禹高速公路和S106省道,咸铜、西韩两条铁路通过。本工程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境内。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候条件富平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富平县最大风速为18米/秒,最高气料整编年限为1971年~2000年)。年降水量533.3mm,无霜期225天。伏天多干旱,春末夏初有冰雹。3、地形、地貌富平县处于鄂尔多斯地台南边缘,与渭河地堑北边缘的斜坡地带。地质构造以祁连、吕梁、贺兰山字型前弧东翼南段的成份为主,北西向断裂次之,受新华系干扰复合,地表大部为疏松沉积物棗黄土覆盖。县北依乔山,乔山余脉伸入境内,山形自西向东起伏绵延;南临渭河平原,以百米上以陡壁高于渭河平原,突现出黄土高原形态;中部为400~700m广阔的黄土原区,原面较完整,西北高而东南低,中部起伏不平,受石川河、赵氏河、顺阳河、温泉河的切割形成原间洼地和川原相间地形。本项目位于富平县境内,沿线地形起伏较大,海拔高度在400~500m之间,地形属平地。文特征富平县主要河流有石川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经西南部,境内流长33km,赵氏河境内流长4km,温泉河流长25km。本项目所经区域无地表水。本项目所在区域内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孔隙潜水和上层滞水,孔隙潜水主要受大9气降水补给,侧向径流和人工开采是主要排泄方式,水位埋深一般大于15m,约20~30m,年变化幅度1.0~2.0m。线路所经地区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农业灌溉下渗水补给,属于西北干旱性气候,最大冻土深度0.47m,地下水位埋深大于30m,属孔隙潜水类型。根据相关资料揭示,地下水及土对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均无腐蚀性。5、地质条件及地震拟选耀晟110kV变电站站址地貌单元地处冲积平原地貌,地层岩性主要为第四纪耕土、细砂、粉质粘土。场地所在区域构造简单,地层稳定,根据场地地形地貌特点,本次勘察未发现影响场地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地质情况良好,符合建站要拟建耀晟110kV输变电工程线路沿线土质均为黄土状亚粘土,主要特征:黄褐色、稍湿、呈可塑状态,表层土质含植物根系、腐蚀质,可见虫孔、虫粪、蜗牛壳,针状孔隙及大孔隙发育,土质均匀,垂直节理发育,压缩性较高,具有湿陷性。地层岩性特征如下:颜色:地表30cm为灰黑色、地下10m以上为黄褐色、地下10m以下局部有暗红色加杂于黄褐土中间。密度:地表为稍密、1m以下为中密、10m以下较密。湿度:地表较干躁、80cm以下为稍湿。可塑性:地表10cm以上为不可塑、10cm以下为可塑。孔粒:孔粒普遍较大。厚度:厚度在5m以上。湿陷性:具有二级非自重湿陷性。地下水:地下水位30m以上,水位较低。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和《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项目区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场地土不具液化条件,可不考虑地震液化影响据有关地质资料,电力线路杆塔所在区域构造简单,地层稳定,历史上未发生大的地震,属近代地壳较稳定区。本次勘察时未发现影响稳定的其它不良地质作用,场地适宜建筑。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为农田,农作物植被以人工种植的小麦为主,田间有行树,树木以人工种植的杨树、柳树、槐树等灌木为主。评价区域内未发现国家保护的珍惜、濒危植物物种。项目所在区域常见的野生动物有鼠类、野兔等,无大型野生兽类出没,不涉及国家珍稀濒危保护动物。环境质量状况境等)一、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污染物SO2、NO2、PM10、PM2.5、CO、O3监测数据引用陕西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全省2018年环保快报中富平县2018年1-12月环境质量状况,统计结果见表10。表10基本污染物环境质量现状序号评价因子年均浓度二级标准达标情况1PM10均值(ug/m3)70倍2PM2.5均值(ug/m3)6735倍3SO2均值(ug/m3)60达标4NO2均值(ug/m3)3340达标5CO95百分位浓度(mg/m3)4达标6O3第90百分位浓度(ug/m3)倍由上表可知,2018年富平县主要大气污染物中SO2、NO2、CO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要求,PM10、PM2.5、O3浓度值均超标。因此,项目所在区域为环境空气质量不达标区。二、声环境质量现状在110kV变电站站址四周布设4个监测点位,在输出线路沿线敏感点布设4个监测点位,具体监测点位见附图3。2、监测项目、时间及频次监测项目为连续等效A声级。监测2天,昼夜间各一次。3、监测结果及评价监测结果见下表,监测报告见附件5。表11拟建工程声环境监测布点情况一览表单位:dB(A)监测地点2019年11月25日2019年11月26日2类标准昼间夜间昼间夜间昼间夜间1#变电站东厂界外1m4536463760502#变电站南厂界外1m473544363#变电站西厂界外1m483846344#变电站北厂界外1m49394738输出线路沿线(澳尼克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46364937输出线路沿线(东王村)44354636输出线路沿线(后吴村)44374432输出线路沿线(铁门村)44354636从上表监测结果可以看出:拟建项目变电站厂界四周及输电线路敏感点昼、夜间声环境现状监测值均能够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要求,声环境质量较好。本次项目于2019年11月26日对变电站拟建地和输电线路沿线的电磁环境现状进行了实地监测,测量时天气阴,环境温度3℃,空气相对湿度为41%,风速为东南表12拟建工程工频电场强度、工频磁感应强度现状监测结果序号点位描述测量高度工频电场强度(V/m)工频磁感应强度(μT)1变电站西厂边界0.2480.00952变电站北厂边界0.2360.00953变电站东厂边界0.2280.00944变电站南厂边界0.2020.00955输出线路沿线(澳尼克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0.0710.00946输出线路沿线(东王村)5.5260.04607输出线路沿线(后吴村)0.4130.00988输出线路沿线(铁门村)0.3780.0165由以上监测结果表明,本项目变电站站址四周厂界及输电线路沿线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均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因此,变电站拟建地环境敏感点的电磁环境现状良好。四、生态环境现状经现场踏勘,项目所在区域主要为农田,农作物植被以人工种植的小麦为主,田间有行树,树木以人工种植的杨树、槐树等灌木为主。评价区域内未发现国家保护的珍惜、濒危植物物种。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生态敏感区,评价区内无国家和地方保护动植物。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根据调查,本次评价区内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军事设施等特殊保护目标,本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见表13及附图4。本工程环境保护对象包括:施工期变电站生态环境。营运期工频电磁场评价范围内,重点保护该区域内的公众;声环境评价范围内,主要为站址周边地区的公众。(1)电磁环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110kV变电站电磁环境:站界外30m范围内区域;外输线路电磁环境: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根据现场调查,在评价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点。(2)声环境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及《环境影响评价导(HJ2.4-2009)。110kV变电站声环境:站界外200m范围内;外输线路声环境: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根据现场踏勘,在评价范围内无常住居民点及其它环境敏感目标分布。表13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时期环境要素保护对象相对场界位置保护内容保护目标方位距离(m)施工期生态环境土壤、植被、水土流失等站址界外500m范围减少植被破坏,保护生态环境营运期环境110kV变电站电磁环境站址界外30m范围、边导线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公众暴露控制限值声环境110kV变电站声环境地面投影外两侧各30m《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声环境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电磁环境执行《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表1“公众暴露控制限值”。污染物排放标准1、施工期扬尘执行《施工厂界扬尘排放限值》(DB61/1078-2017)。2、废水不外排;3、噪声排放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5-2011);运营期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规定的2类环境功能区排放标准限值;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所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GB18597-2001)及其修改单规定。作为工频电场强度评价标准,以100μT作为工频磁场强度评价标准。本项目无需申请总量指标。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程及产污环节简述:一、变电站工程变电站建设工程施工主要包括施工准备、设备安装调试、施工清理等环节。变电站施工工艺及产污环节见下图。图1变电站施工工艺及产污环节图变电站运行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图2变电站运行期工艺及产污环节图二、输电线路电缆线路施工期及运行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图3电缆线路施工期及运行期产污环节图架空线路施工期及运行期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见下图。图4架空线路施工期及运行期产污环节图110kV变电站工程属高压输变电工程,其特点为:施工过程中变电站的建设等对区域环境空气、噪声以及生态环境等有一定影响,但工程完成后受影响的环境可逐渐恢复。工程在运行期无工业固体废弃物及工业废水产生,对所在区域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变电站站内输变电设备及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一、施工期(1)扬尘施工扬尘主要来自白灰、水泥、沙子、石方、砖等建筑材料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变电站场地基础开挖产生的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人来车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2)废水施工期废水污染源主要是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和施工本身产生的废水,施工废水主要包括结构阶段混凝土养护排水,以及各种车辆冲洗水。(3)噪声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包括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施工场地噪声主要是施工机械设备噪声、物料装卸碰撞噪声及施工人员的活动噪声。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主要是各施工阶段物料运输车辆引起的噪声。(4)固体废弃物施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的生活垃圾、地表扰动、施工渣土及损坏或废弃的各种建筑装修材料。施工人员在实施电缆沟道开挖、塔基基础开挖等机械活动时,会扰动地表、占压土地植被,造成植被减少,并产生扬尘及噪声。二、运行期(1)噪声变电站运行时,变压器通风冷却用的小型风机所产生的机械动力噪声,以及断路器、互感器、母线等由于表面场强的存在而形成电晕放电,电晕会发出人可听到的噪声。(2)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变电站运行时断路器、隔离开关、电压和电流互感器的带电导体上的电荷和导体内的电流在变电站内产生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3)废水本工程耀晟110kV变电站运行期废水主要是生活污水,生活污水产生量为21.9t/a,站内设2m3化粪池,定期清掏用作农肥。(4)固体废物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报废的免维修蓄电池及废变压器变电站内免维护蓄电池寿命约8~12年,报废的免维修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更换的废旧电池统一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对外环境影响较小。变压器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装有矿物绝缘油即变压器油,变压器在事故和检修过程中可能有废油的渗漏。变压器废油和检修油渣属于危险废物,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规范处置。生活垃圾产生量约182.5t/a,采取垃圾桶收集,定期交由当地环卫部门清运。本工程线路为电缆敷设和架空线路。由于电缆埋于地下,运行时线路产生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大部分被屏蔽,对外环境影响非常小,故电缆线路在运行期不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架空输电线路运行时会产生工频电磁影响和噪声,不产生污水和固体废物,因此不会对当地的水环境和生态环境造成影响。综上所述,结合同类型110kV输变电工程的特点,本工程评价重点为施工场地噪声、扬尘影响;运行期变电站和输变电线路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影响。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施工期扬尘、机械和机动车尾气少量少量水污染物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活动BOD5、NH3-N少量施工营地设置防渗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农肥车辆冲洗等废水BOD5、石油类微量经沉淀池处理后用于施工场地及道路喷洒运行期生活污水BOD5、NH3-N少量站区内设置化粪池,定期清掏用作农肥固体废物施工期管沟开挖及杆塔施工筑垃圾少量定点收集、定期清运运行期巡线工人生活垃圾少量巡线工人随身带走,不丢弃变电站废蓄电池若干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检修油渣少量废油(事故状态)事故排油响运行期变电站、输频磁场工频电场<4k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架空输电线路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畜禽饲养地、养殖水面、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为10000V/m。声施工期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施工机械的声级为85~100dB(A)。运行期项目运行期噪声源主要是变电站中变压器产生的噪声,噪声值约为68.0dB(A)。输电线路噪声满足GB3096-2008相应类别标准;变电站厂界噪声满足GB12348-2008中2类标准。主要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一、变电站工程施工期由于地基开挖、建材运输及施工人员的活动等,对生态的影响主要为土壤扰动后,对地表植被的破坏。1、工程占地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本工程变电站永久占地面积4989.15m2,为预留建设用地。在施工期间,由于场地、基础的开挖和平整、主控楼及电缆沟等建设,不可避免地将导致站址区域内植被完全破坏。但由于站址施工期较短,施工结束后,永久占地被设备、建构筑物及道路等占用,站内未被利用场地经过平整和地面硬化;施工临时用地进行地面清理、平整,并按照占用面积大小进行相应的地表植被恢复工作,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植被。因此,本项目的工程占地对土地利用的影响很小。2、水土流失影响分析变电站工程施工期将进行土石方的填挖、基础施工、场地平整等,致使地表土壤疏松。施工过程中采用篷布遮盖、设置硬质围挡等合理的防护措施,防止造成站区的水土流失。变电站工程建成运行后,地表被硬化或被建筑物及植被覆盖等,不仅不会新增水土流失,反而会改善水土流失现状。本工程针对施工期采取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如采取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减少施工临时占地、控制作业面积、及时回填土方并压实,如遇大风天气停止施工并采取篷布苫盖等措施,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输电线路工程线路施工具有局地占地面积小、跨越长、点分散等特点。本线路施工过程中将进行土石方的填挖,基础施工、杆塔组立及架线、电缆沟开挖等工程,不仅需要动用土石方,而且有施工机械及人员的活动。施工期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土壤的扰动后,地表植被破坏,可能造成水土流失。营运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塔基的永久占地,本项目塔基占地面积较小,营运期生态环境影响较小。1、对植被的影响分析架空送电线路的建设主要包括基础施工、铁塔组立及架线等工程,对沿线的局部区域植被带来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施工期。沿线基础开挖、施工临时占地等以上建设均会破坏沿线地表植被。因此,在各项基础施工中,严格按设计的塔基、基础基础、基础型式等要求开挖。施工时首先应尽量保存塔基开挖处的熟土和表层土,型式等要求开挖。施工时首先应尽量保存塔基开挖处的熟土和表层土,并按照土层顺序回填,尽量减少人员对土地的践踏。材料运输利用原有道路,材料堆放与地表隔离。在各塔基施工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场地平整和植被恢复工作,减小施工对沿线植被带来的影响。本项目施工作业时,严格控制作业带宽度,减少临时占地面积,有效减轻施工时对植被的破坏。临时占地对植被的破坏主要为施工人员对地表的践踏和牵张场占地,但由于本工程为点状作业,且施工时间短,故临时占地对植被的破坏是短暂的,并随施工期的结束而逐步恢复。施工期间对地表植被和土壤地表保护层的影响和破坏,在施工结束后可采取人工植树种草,尽快减少和降低土壤侵蚀,增强地表的稳定性,使其能较快恢复生态功能。电缆线路施工过程中对施工范围内地表植被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堆压、碾压、践踏等影响,地表植被将遭到破坏,待施工完成后,电缆沟表面将进行绿化。工程布设应尽量少占用和破坏植被。施工作业时,严格控制作业带宽度,减少临时占地面积,有效减轻施工时对植被的破坏。2、对土地利用的影响本项目输电线路占地类型主要为农田和草地。架空线路建设过程中仅有塔基占地为永久占地,本项目共建塔基18基,塔基永久占地约为540m2,占地仅限于其四个支持脚,而施工结束后塔基中间部分仍可恢复植被。施工临时占地主要为临时施工场地、施工便道占地以及牵张场地占地等,施工时尽量利用已建线路巡检时踩踏的现有道路,减少施工便道的临时占地面积。电缆线路长度约163m,永久占地主要为开挖土石方堆放和电缆等施工材料临时堆放占地。电缆施工采取分段施工,开挖的土方分层堆放、分层回填,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土方,将表层熟土覆盖在最上部,便于进行地表植被恢复。施工期间总占地面积较小,经过一定的恢复期后,土地利用状况不会发生变化,仍可保持原有使用功能。在各项基础施工中,严格按设计的塔基基础占地面积、基础型式、电缆沟道等要求开挖。施工时首先应尽量保存塔基开挖处和电缆沟开挖的熟土和表层土,并按照土层顺序回填,尽量减少人员对土地的践踏。材料运输利用现有道路,材料堆放与地表隔离。在各塔基和电缆沟施工完成后,需要清理施工现场,平整并恢复植被。工程结束后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最大限度减轻施工占地对环境的影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对沿线土地利用结构不会产生明显的改变。3、对土壤结构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机械碾压、人员践踏等活动会对土壤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增高土壤紧实度,影响地表水的渗入。同时,施工活动使局部地表植被遭到破坏,地表裸露,也会增加土壤的水土流失。塔基开挖应尽量保持坑壁成型完好,并做好临时堆土堆渣的防护,尽量缩短坑基裸露时间,尽快浇筑混凝土,并及时回填土方,尽量减小对基底土层的扰动。电缆沟开挖应按照设计宽度进行施工开挖,避开大风天气和雨季施工,做好土方的临时堆放,施工结束后及时回填土方,缩短电缆沟道裸露时间,尽量减小对电缆沟底土层的扰动。4、对野生动物的影响本工程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主要在施工期,施工机械、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等会影响线路范围和周边地区野生动物的栖息。本工程线路沿线有养殖场、公路、冬枣大棚、通信线、110kV和10kV等输电线路通过,人为干扰较多,不是动物活动的主要范围。经现场调查,本项目所经区域动物物种主要为常见的鸟类如麻雀等,陆生动物主要为野兔、田鼠等,未见珍稀、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项目线路采取分段施工,局部地方施工时间较短,对野生动物的影响为间断性、暂时性的。线路走廊区域没有珍贵野生动物出没,由于施工周期短,施工过程中通过加强对施工人员保护野生动植物的宣传教育,提高施工人员自觉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环保意识,本项目施工不会对沿线野生动物有明显的影响。环境影响分析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一、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过程中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土方的挖掘扬尘及现场堆放扬尘;白灰、水泥、沙子、石方、砖等建筑材料的现场搬运及堆放扬尘;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扬尘;人来车往造成的现场道路扬尘。扬尘的排放源比较分散,源高一般在15m以下,属于无组织排放,且受施工方式、设备、气候等因素制约,有很大的随机性和波动性。本项目施工期短,对环境影响小。为尽量减少施工期扬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本环评建议施工期采取如下扬尘污染防治措施:①合理组织施工,尽量避免扬尘二次污染;②施工临时弃土、弃渣应集中、合理堆放,遇天气干燥时应予以洒水或用防尘网苫盖;③加强材料转运与使用的管理,合理装卸,规范操作,以防止扬尘对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④对土、石料等可能产生扬尘的材料,在运输时用防水布覆盖;⑤在施工现场周围建筑防护围墙,进出场地的车辆应限制车速。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期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能得到有效控制。2、输电线路工程(1)电缆线路电缆线路施工采用商品混凝土,施工扬尘主要来自电缆沟开挖、土方堆放及回填,施工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堆放及施工车辆运输产生的扬尘。本环评要求在施工区段应设置围挡板,以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2)架空输电线路架空输电线路的塔基在施工中,由于土地裸露产生的局部、少量二次扬尘,可能对周围环境产生暂时影响,但塔基建成后对裸露土地进行平整恢复植被即可消除。在输电线路塔基施工时,使用商用混凝土以减少水泥运输及搅拌时造成的环境影响。对土、石料等可能产生扬尘的材料,在运输时用篷布覆盖。由于输电线路工程开挖量小,作业点分散,单个塔基施工时间较短、影响区域较小,故对周围环境空气的影响只是短期的、小范围的,并且能够很快恢复,施工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并根据《陕西省铁腕治霾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 (2018-2020年)》、《陕西省铁腕治霾专项行动方案》及《渭南市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本环评提出以下措施:①施工现场应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施工作业带,减少临时占地。②运输车辆在运输粉状建筑物料时应采取篷布苫盖措施,防止物料四处散落,污染周围环境。③临时堆放土石方应采取压实、覆盖及适时洒水等有效的抑尘措施,能及时回填的土石方应及时回填,减少土壤裸露时间和裸露面积,防止扬尘污染。④施工工地根据气候变化的条件、按实际情况实施必要的洒水制度。⑤大风天气应严禁实施土方开挖等易产生扬尘的施工作业。⑥施工工地周围应设置不低于1.8m的硬质围挡,并严禁在遮挡板外堆放施工材料。⑦土方开挖应分层开挖、分层堆放,回填时按照原土层进行回填,便于进行施工结束后地表植被的恢复工作。(DB61/1078-2017)中限值要求。输电线路属线性工程,由于开挖工程量小,作业点分散,施工时间较短,单塔施工周期一般在1周内,影响区域较小,对周围环境影响只是短期的、小范围的,并且能够很快恢复。二、水环境影响分析电站工程变电站施工较集中,施工期废水主要来源于施工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施工生产废水主要为设备清洗、物料清洗、进出车辆清洗等过程产生,其主要的污染因子为SS,施工期施工用水量约30m3/d,在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沉淀池(防渗),施工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或道路洒水抑尘,不外排。施工人员生活污水来自施工生活区,预计施工人员30名,施工人员生活用水量70L/(人·d)计,排水量按用水量的80%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68m3/d,施工人员产生的盥洗废水直接泼洒、自然蒸发损耗,在施工生活区设置旱厕,定期清掏用作周边农田堆肥,不得随便外排。因此,施工期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2、送电线路工程本项目地下电缆输电线路长约163m,位于华阳变进线处,采用在站外沿路顶管敷设,站内采用现有沟道敷设。施工废水采取设置临时沉淀池沉淀后回用,不外排。由于架空线路单塔开挖工程量小,作业点分散,单塔施工一般在一周左右,时间较短,影响区域较小;输电线路的施工具有局地占地面积小、跨距长、点分散等特点,每个施工点上的施工人员很少,线路沿线不设施工营地,不产生生活污水。线路塔基施工时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由管道直接灌注到塔基处,无废水排放。故线路施工废污水对当地水环境影响很小。在采取以上环保措施后,线路施工废污水对当地水环境影响很小。三、声环境影响分析电站工程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施工现场的各类机械设备和物料运输的交通噪声,但施工噪声的影响持续时间较短,施工结束后影响随即消失。施工期间,施工单位应采取以下控制噪声污染的措施:(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高噪声设备同时施工。变电站夜间施工时必须停止使用推土机、搅拌机等高噪声施工机械,否则必须取得环保部门的临时许可证,方可进行施工。变电站夜间22:00~6:00禁止施工。(2)对施工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维护不良设备因松动部件的振动或消声器的损坏而增加工作时的声级。2、送电线路工程地下电缆输电线路施工期对声环境影响主要是施工机械和车辆。电缆沟道施工主要使用小型挖掘机或人工开挖,因此电缆沟道施工应加强管理,尽可能选用低噪声设备,降低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线路施工中的主要噪声源有物料运输的噪声以及基础、架线施工中各种机械设备噪声等,本工程运输采用汽车和人抬相结合的运输方案。由于单个施工点(铁塔)的运输量相对较小,且在靠近施工点后一般靠人抬运输材料。因此,运输噪声的影响很小。在架线施工过程中,牵张机、绞磨机等设备产生一定的机械噪声,其声级一般小于70dB(A),牵引场一般靠近公路边,并且各施工点施工量小,施工时间短。施工过程中,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加强施工管理,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对动力机械、设备定期检修和维护,使其正常运转,确保施工期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施工结束,施工噪声影响亦会结束。四、固体废弃物环境影响分析电站工程固体废弃物主要来源于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施工建筑垃圾。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的产生量按0.5kg/(人·d)计,则施工期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量为15kg/d。施工期间施工人员日常生活产生的生活垃圾应集中堆放,定期运至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置。建设施工期设置一定数量的垃圾箱,以便分类收集。施工建筑垃圾主要为施工废料及边角料,建筑垃圾集中定点堆放,并定期清运到当地指定的垃圾处理厂处理。2、送电线路工程本工程输电线路采用地下电缆和架空线路,电缆沟道和塔基开挖土用于回填或用于塔基防渗,并按表层土在上的顺序堆放至电缆沟和塔基上方,便于植被恢复。施工废弃物如包装材料等施工垃圾由施工人员统一收集送往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处理场。环评要求施工单位应严格要求并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及时清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处理,采用密闭车辆运输弃土和生活垃圾,防止沿途抛洒或遗漏,不得将固废倾倒在渭河和石堤河河床附近及河道中,以免污染河流水质。在采取有效措施后,本工程输电线路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影响。五、生态环境影响分析电站工程拟建耀晟110kV变电站永久占地面积为4989.15m2,为建设用地。在施工期间,由于场地、基础的开挖和平整、主控楼及电缆沟等建设,不可避免地将导致站址区域内植被完全破坏。但由于站址施工期较短,施工结束后,地表被建筑物、设备及道路等占用,未被利用的地面将被硬化,不仅不会新增水土流失,反而会改善水土流失现状。施工结束后,应在进站道路两侧进行植树种草绿化,可种植适合当地生长的观赏性植物,以便美化环境。施工结束后,施工生活区的临时建构筑物应拆除,并及时清理、平整临时占地,对地表采取植被恢复措施,人工播撒草种。本工程在施工期采取控制作业面积、及时回填土方并压实,如遇大风天气采取篷布苫盖等措施,可最大限度的降低本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送电线路工程输变电工程的建设涉及到占地、土石方开挖、填筑、临时堆土等要改变土地利用现状的人为活动,造成植被破坏、植被覆盖面积减少、水土流失等。(1)永久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线路塔基处土方开挖破坏工程区域地表植被,造成表层土体的扰动,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区域生态环境的生态效能。线路塔基仅四角占地,塔基土石方开挖量较小,施工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有限,施工结束后塔基中间部分仍可恢复植被。电缆沟道开挖破坏地表植被,电缆线路施工结束后,开挖的地表均可进行植被恢复,可有效减少永久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因此,工程建设的永久占地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有限。(2)临时占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除永久占地外,在施工过程的临时施工道路、土石方堆放和牵张场等需占用土地,使施工活动区域地表土体扰动、植被破坏,土壤抵抗侵蚀能力降低,水土流失加剧,对区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本工程采取分段施工,单个塔基施工时间较短、临时施工占地面积小、干扰程度较轻、干扰时间短以及工程占地分散,施工时首先应尽量保存塔基开挖处的熟土和表层土,并按照土层顺序回填,最大限度地减小影响。尤其是在渭河河床段施工时,严格控制施工作业范围,避免大雨天气施工,且尽量安排在枯水季,施工结束后应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最大限度减轻施工占地对环境的影响。电缆沟开挖时土方的临时堆放和电缆等材料的堆放需要占用土地,施工过程严格管理,尽量减少临时占地和施工对地表植被的破坏。临时占地中的施工便道、牵张场等占地在保证交通顺畅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现有道路,减少临时占地对地表植被的碾压和破坏。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堆土采取设置硬质围挡、防尘网苫盖,建筑垃圾及时清理外运至当地的建筑垃圾填埋场处理。施工结束后对临时施工占地扰动区域及时恢复原有土地功能,可以有效降低施工对生态系统功能的损害。因此,本工程临时占地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有限。(3)土壤环境影响工程建设对土壤的影响主要是占地对原有土壤结构的影响,其次是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对土壤结构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塔基和电缆沟开挖、回填过程中。工程在施工时进行开挖、堆放、回填,人工踩踏、机械设备夯实或碾压等施工操作,这些物理过程对土壤的最大影响是破坏土壤结构、扰乱土壤表层。土壤结构是经过较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一旦遭到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在施工过程中,对土壤地表层的影响最为严重。但对临时占地而言,这种影响是短期的、可逆的,施工结束后,经过2~3年时间可以恢复。输变电施工、建设所使用的材料均选用符合国家相应行业标准要求,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危害;建造基座的材料是普通的钢筋水泥,不会造成土壤和地下水污染;设备材料,都是耐腐蚀、无毒、无害的材料,不会产生环境污染;输电线路材料是符合国家标准的电工材料,这些均不会对土壤环境造成影响。但施工过程中施工机械的管理及使用不当产生的机械燃油、润滑油漏损将污染土壤,且这种污染是长期的,因此应加强施工期机械运行的管理与维护,避免这类事情发生。(4)水土流失影响线路工程区是水土流失防治的重点地段,在施工中因地制宜的采取拦挡、护坡、排水、绿化等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能有效避免项目建设施工造成的新增水土流失。本项目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作业面积,减少施工临时占地,开挖土石方应集中堆放,并采取设置围挡或防尘网苫盖,按照土层顺序及时回填,减少地表裸露时间。应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如遇大风暴雨天气,应停止施工,并做好基坑排水和已开挖土石方的保护工作,尽量避免土石方和裸露地表被雨水冲刷而引起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施工结束后立即采取人工措施恢复土地原有使用功能,尽快降低土壤侵蚀,对裸露地表进行植被恢复,增强地表稳定性,使其能较快恢复生态功能。本工程线路施工过程中对植被应加强保护,严格管理,禁止乱占和其他破坏植被的行为,除施工必须碾压及铲除植被外,不允许乱砍乱伐。材料运输过程,运输道路应充分利用现有公路。材料运至施工场地后,应合理布置,减少临时占地。基础开挖时,进行表土剥离,将表土和熟化土分开堆放,以便施工结束后植被恢复。施工后及时清理现场,尽可能恢复原状地貌,将余土和施工废弃物运出现场,并妥善处理。施工结束后,对临时占地进行恢复。在采取上述水土保持措施后,可有效控制水土流失,保护区域生态环境,使本工程的建设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对于耀晟110kV输变电工程的工频电场、工频磁感应强度等电磁环境的影响预测,本次评价主要采用类比监测的方法(监测方法与现状监测相同)和预测相结合的方法。类比监测方法,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输变电工程》(HJ24-2014)、《交流输变电工程电磁环境监测方法(试行)》(HJ681-2013)的要求进行,详见电磁评价专题。V类比监测结果:已运行的靖边20MW+30MW光伏发电并网光伏电站配套110kV升压站围墙外5m以及北侧围墙外监测断面的工频电场、工频磁场最大值分别为67.25V/m、0.4875μT,均小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规定的标准限值(居民区工频电场强度4000V/m,工频磁感应强度100μT)。根据类比变电站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实测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强度,可以预测,耀晟110kV变电站建成后,电磁环境影响也能满足国家推荐的标准限值要求。2、110kV线路电磁环境影响分析(1)架空线路预测结果:根据预测,110kV耀晟输电线路单回架空线路,导线对地6m,测点高度1.5m时,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3.229kV/m)和工磁感应强度 (最大值12.89μT),满足架空输电线路下的耕地、园地、牧草地、禽饲养地、道路等场所,其频率50Hz的电场强度控制限值10000V/m和100μT的标准限值要求;当线路对地7m,测点高度1.5m,工频电场强度(最大值2.411kV/m)和工频磁感应强度(最大值9.692μT)满足经过居民区4000V/m和100μT的标准限值要求。(2)地下电缆:本工程电缆线路敷设距离较短,且线路两侧评价范围内无电磁环境敏感目标,正常运行后,受大地影响随横向距离的衰减较快,可满足《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规定的限值。二、声环境影响分析1、变电站声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的主要噪声源为变压器,其噪声特性属于中低频噪声,噪声值约为68.0dB(A)。(1)预测模式由于本工程110kV变电站的主变压器均布置在室外,属于工业室外噪声源。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附录A.1推荐的工业噪声预测计算模式,经分析推导,可得出室外点声源的噪声预测计算模式。室外声源采用衰减公式为:式中:Lp(r)—声源在预测点的声压级,dB(A);Lp(r0)—参考位置的声压级,dB(A);DL—为各种因素引起的声衰减量,dB(A);r—声源“声源中心”距预测点间的距离,m。室内声源等效室外点源的声传播衰减公式为:式中:Lp0—室内声源距离“声源中心”1m处的声压级,dB(A);TL—厂房围护结构(墙、窗)的平均隔声量,dB(A);普通单层玻璃窗与墙体组合,TL=25dB(A);塑钢中空玻璃窗或双层玻璃窗与墙体组合,TL=30dB(A)。本项目取TL=25dB(A)。为房间的平均吸声系数;取0.15。r—车间中心距预测点的距离,m;r0—测Lp0时距设备中心距离,m。合成声压级采用公式为:式中:Lpn—n个噪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压级,dB(A);Lpni—第n个噪声源在预测点产生的声压级,dB(A)。(2)噪声源位置及源强本站噪声源源强及与场界的距离如下:表18变电站噪声源强及与厂界的距离(单位:m)噪声源源强南侧厂界东侧厂界北侧厂界西侧厂界主变68.030652821(2)预测结果及评价拟建项目厂界噪声贡献值预测结果见表19。表19项目厂界噪声预测结果单位:dB(A)各厂界噪声贡献值段南厂界东厂界北厂界西厂界昼、夜间38.531.741.6由预测结果可知,拟建耀晟110kV变电站运营后,主变噪声源对四周厂界外的噪声贡献值为31.7~41.6dB(A),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2类标准中昼间60dB(A)、夜间50dB(A)的要求。因此,本项目变电站产生的噪声对周围声环境的影响较小。2、输电线路声环境影响分析110kV架空输电线路下噪声值较小,晴天时,线路下行人基本感觉不到线路的运行噪声,声环境基本无太大变化。由于线路走廊下活动的人员相对较少,线路在设计时也考虑了对线路下人员的保护,线高留有足够的裕度。因此,线路产生的噪声对环境影响很小。三、水环境影响分析拟建耀晟110kV变电站运行期间无人值班,仅有一名门卫看守,生活污水产生量较少,约为20.4t/a,生活污水经站内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用作农肥。输电线路在运行期不产生废水,不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四、固体废物环境影响分析输电线路在运营期间只定期进行巡视和检修,巡检人员所产生的垃圾很少,且严格要求其随身带走,不在当地遗留,因此线路不会产生固体废物影响。耀晟110kV变电站运营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生活垃圾及报废的免维修蓄电池。项目建成后,变电站无人值班,只有1名门卫,生活垃圾产生量较少,约为0.18t/a,站内设置垃圾箱集中收集后,送往当地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填埋场处置。变电站内免维护蓄电池寿命约8~12年,报废的免维修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危险废物类别为HW49,更换的废旧电池统一交由有资质的单位回收处置,对外环境影响较小。变压器在事故和检修过程中可能有废油产生,产生的废油收集在变压器事故油池中,其容积可满足变压器事故检修状态下时的排油量。废变压器油和检修油渣属 (GB18597-2001)及2013年修改单中的要求进行,收集在变压器事故油池中,并对其设置防渗漏、防污染、防流失、防燃爆等工程措施,防止事故状态下造成环境污染。事故油池容积为20m3,钢筋混凝土结构。当变电站主变发生事故检修时,排放的废油全部经变压器下方的事故油坑经排油管道排入事故油池,事故废油和检修油渣交由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进行规范处置。针对本项目产生的危废,环评要求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5号令)相关要求对其进行贮存及转移。表20危险废物储存设施一览表序号名称危险废物名称危险废物类别危险废物代码位置积储存方式储存能力储存周期1危废暂存间废机油废矿物油与含矿物油废物HW08厂区内20m2专用容器20t对危险废物管理、暂存、处置环评提出以下要求:建设单位应集中分类收集危废物并进行规范化管理,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严禁乱堆乱倒。应建立规范的危险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安排专人负责,并定期进行检测检验,确保危险废物收集管理规范化、收集设施满足三防要求。危废暂存设施在日常管理维护过程中应遵循以下要求:a.在变电站区内设置统一的危险废物暂存场所,危险废物暂存点应布置于防雨的室内,设置危险废物标志标识,严格落实“三防”(防扬散、防流失、防渗漏)措施;b.应建造专用的危险废物贮存设施;c.必需将危险废物装入密闭容器内,并确保完好无损;d.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的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保留100mm以上的空间;e.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标准的标签;f.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及材质要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g.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材质要与危险废物相容(不相互反应);h.危险废物收集设施地面与裙角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i.收集设施内要有安全照明设施和观察窗口。j.做好收集、利用、贮存和转运中的二次污染防治并实行联单制管理,处理率必须达到100%,符合环保相关要求。经上述措施处置后,固体废物基本不对外环境造成影响。五、环境风险影响分析变电站在正常运行状态下,无变压器油外排;在变压器或电抗器出现故障或检修时会有少量含油废水产生。一般情况下,上述设备的检修周期较长,一般为2~3年检修一次,检修时,设备中的油被抽到站内专门设置的贮油罐中暂存,检修完后予以回用。当突发事故时主变废油排入事故油池,经隔油处理后,废油和油渣交由有危废处理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外排。变电站将制定严格的检修操作规程。变电站内设置污油排蓄系统,变压器下铺设一卵石层,四周设有排油槽并与事故油池相连。一旦变压器事故时排油或漏油,所有的油水混合物将渗过卵石层并通过排油槽到达事故油池,在此过程中卵石层起到冷却油的作用,不易发生火灾。然后经过真空净油机将油水进行分离处理,去除水份和杂质,油可以全部回收利用。本期工程耀晟变电站内拟建一座20m3事故油池,容积按单台主变压器油量的60%体积设计,可以满足变压器事故排油容量要求。事故油池和事故油坑应采取的具体防渗措施为:防渗层为至少1m厚黏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救火。对带电设备应使用干式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等灭火,对变压器等带油设备应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燥的沙子灭火。对非电气设备着火将危及电气设备时,也应将电气设备停电,并尽快灭火。(1)风险源调查与识别①物质危险性识别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B,确定本项目风险物质为381油类物质(矿物油类,如石油、汽油、柴油等;生物柴油等),变压器油是石油的一种分馏产物,它的主要成分是烷烃,环烷族饱和烃,芳香族不饱和烃等化合物。变压器油物质特性与危害识别见表21。表21变压器油物质特性与危害识别表标识中文名:变压器油主要为烷烃的C17以上的成份分子量:——CAS号:——危规号——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或浅黄色液体。凝固点℃:<-45℃。溶解性:不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沸点℃: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0.895(20℃)饱和蒸汽压:无资料相对密度(空气=1):>1临界温度℃:无资料燃烧热(kJ.mol-1):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闪点℃:135自燃温度℃:无资料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会发生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酸酐、碱金属、胺类。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可燃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爆炸极限(V/V%):无资料火灾危险性:丙类爆炸性气体分级分组:——危险特性:可燃,其蒸汽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危险。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接触中国未制定标准美国(ACGIH)无资料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空气中石油油雾限制值为5mg/m3,长期暴露和重复接触皮肤可引起皮肤刺激症状,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有口服毒性;大量油蒸汽吸入肺中时,会引起肺损伤,如浓度过高,几分钟即可引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应急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汽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在传送过程中容器必须接地,防止产生静电。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库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②生产系统危险性识别本项目环境风险源主要为站区内主变压器,变电站主变压器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其外壳内装有大量变压器油,正常工况条件下,变电站不会发生电气设备漏油现象,亦无弃油产生,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在检修或事故状态下,可能会出现漏油现象,造成一定环境风险。变电站安装1台主变压器,单台充油量约19t。在主变压器底部设有贮油坑,容积为主变压器油量的20%,坑底设有排油管,出现事故时,排油将通过地下排油管道排入主变事故油池内,事故油池容积约为20m3,油类物质最大储量按主变充油量19t计算。(2)环境敏感目标本项目无环境敏感目标。(3)项目风险潜势及评价工作等级①项目风险潜势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源主要为厂区内事故油池。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18)附录B和附录C规定,项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表22项目危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表危险源项储存情况风险物质环境风险潜势Q计算最终Q确定储存量/tCAS号临界量/t381油类物质/25001依据导则:“当Q<1时,该项目环境风险潜势为I”的规定,最终确定项目环境②评价工作等级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见表23。表23评价工作等级划分表环境风险潜势ⅢⅡⅠ评价工作等一二三a是相对于详细评价工作内容而言,在描述危险物质、环境影响途径、环境危害后果、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给出定性的说明。见附录A。由上表判定,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简单分析。③评价范围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为简单分析,因此,不确定评价范围。(3)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本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见表24。表24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内容表建设项目名称耀晟110kV变电站建设地点(陕西)省(渭南)市(/)区(富平)县(/)园区地理坐标经度109°21′01.23"纬度34°47′47.98"主要危险物质及分布站区主变在检修或事故状态下,可能会出现漏油现象,造成一定环境风环境影响途径及危害后果(大气、地表水、地下水等)正常工况条件下,变电站不会发生电气设备漏油现象,亦无弃油产生,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在检修或事故状态下,排油将通过地下排油管道排入主变事故油池内,地下排油管不及时疏通,事故油池不及时清理可能会产生漏油现象,泄露的变压器油与氧化剂能发生反应或引起燃烧,引发火灾,也可能渗入土壤,对地下水及土壤造成影响。风险防范措施在主变压器底部设有贮油坑,容积为主变压器油量的20%,贮油坑的四周设挡油坎,高出地面100mm,坑内铺设厚度为250mm,粒径为50~80mm的卵石(起冷却油作用,降低火灾发生可能性),坑底设有排油管,能将事故油及消防废水排至事故油池中,事故油池容积约为20m3,满足主变排油需求,地下排油管及时疏通,排入事故油池的废油及时清理,交有资质部门处理,基本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资本变电站总投资3111万元,其中环保投资估算为57万元,主要用于固体废物,占项目总投资的1.83%。环保投资最终以环保设施实际投资为准,环保投资估算见表25项目环保投资一览表实施阶段治理工程环保设备环保投资(万元)施工期施工废水施工场地设置防渗沉淀池,施工生活区设旱厕5施工扬尘场地洒水降尘、物料苫盖等防尘措施3施工固废施工期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收集外运至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理3施工噪声使用低噪声的施工设备、设置围挡等4生态修复变电站进站道路两侧绿化、临时占地植被恢复及水土流失等防治措施,地面清理、平整、压实等土地整治措施,电缆沟地表植被恢复,永久占地补偿20运行期声主变压器安装减震垫、降噪设备等5生活污水m池2危险废物1座20m3事故油池+1个主变集油坑合计576、环境管理与环境监测计划(1)环境管理根据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在运行管理单位宜配备相应专业的环保管理人员,明确其环保责任,运行期管理内容和职责为:①制定和实施各项环境监督管理计划;②建立变电站电磁、噪声监测的数据档案,并定期与当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沟通;③检查环保治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出现的问题。保证治理设施正常运④协调配合上级环保主管部门进行环境调查等活动。(2)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企业搞好环境管理,促进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通过定期的环境监测,可以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环境质量状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利于监督各项环境保护措施切实有效地落实,并根据监测结果适时调整环境保护计划。根据输变电工程的环境影响特点,营运期的监测项目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和噪声监测,这些项目的监测可以委托具有监测资质的单位定期进行。本项目监表26。表26环境监测计划序号监测内容监测布点监测因子监测频次控制指标1运行期工频电场断面监测(避开线路出线侧,垂直围墙进行布点,分别在距离50m布点监测)工频电场强度、磁感强度竣工验收次及被投诉时《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频率为50Hz的电场、磁场公众暴露控制限值,即以4kV/m作为工频电场强度控制磁感应强度控制限值2工频磁场3声界外1m处级1次/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