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1页
2024《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2页
2024《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3页
2024《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4页
2024《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课题开题报告一、课题名称《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二、课题研究周期2023年6月—2024年9月(一年)三、课题提出的背景2009年云南省进入高中新课改,高中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都有很大变化,数学结构、内容等都与往年有所改变,初高中脱节问题日益突出。近几年来普通高中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业水平起点不同的新生涌入高中,我校作为普及高中试点学校,学生录取成绩较低,被调查对象15届高一新生,入学数学成绩最高分85,最低分6,平均分约为52.4。初中基础较弱,大部分高一新生学习数学感觉很吃力,教师教学方面也倍感困难,不但要教授高中新知还要补充初中知识,因此研究衔接教学十分必要。通过分析初高中学习衔接方面存在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教材的变革与深化需要进行衔接教学教材是课程建设的主要载体,是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每次的课程改革都体现出新的课程理念,全新的课程设计,新课程改革后使用的教材,虽然初高中教材的难度都有所降低,但与初中义务制教材相比,高中现行教材(人教A版)有如下特点:一是容量大,高中必修课本5本,高考考察选修内容理科3本,文科2本,另外高考选作题涉及选修4系列的三本课本。高中知识点增多、灵活性加大、课时减少、课容量增大、进度加快。二是内容抽象,高中教材不仅有大量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我们既要准确理解他们的意义,区别与初中教学中的差距,同时还要能够运用它们进行推理、运算,这对刚进高中抽象思维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难度不小。三是起点高,从整个高中教材编排体系来看,要求高一学年完成必修1、2、3、4四本课本的教学,由于《函数》这一章太难,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惧情绪,新教材又把空间立体几何安排在高一上学期,也超出了部分学生的思维水平和接受能力,造成知识脱节。加上高中受高考指挥棒的牵制,虽然教材缩减了不少内容,但许多教师不敢轻易降低难度,补充了大量的知识,人为加大初高中教材的内容难度差距。2.学法与教法的变化需要进行衔接教学研究在初中,教师讲得细,类型归纳得全,练得熟,考试时,学生只要记准概念、公式及教师所讲例题类型,一般均可对号入座取得好成绩.因此,学生习惯于围着教师转,不注重独立思考和对规律的归纳总结,到高中,由于内容多时间少,教师不可能把知识应用形式和题型讲全讲细,只能选讲一些具有典型性的题目,并且高中教学往往通过设导、设问、设陷、设变,启发引导,开拓思路,然后由学生自己思考、去解答,偏重对学生思想方法的渗透和思维品质的培养,这使得刚入高中的学生不容易适应这种教学方法,听课时就存在思维障碍,不容易跟上教师的思维,从而产生学习障碍,影响数学的学习.另外随着近年高中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一大批青年教师担负起高中数学教学的重任,他们学历高,干劲足,但他们或是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或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包括部分老教师),对教材的变革特别是新大纲及义务制教育新教材的变化及理念不熟悉,对教材的处理和理解往往只根据自己的经验,教学中盲目提高教学要求,增加教学难度,造成与学生认知结构的严重冲突,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3.环境与心理的变化需要进行衔接教学研究学生由初中升入高中面临许多变化,新教材、新老师、新集体,环境的改变制约了部分同学不能很快地适应高中的学习,通过调查发现许多曾以优异成绩考入高中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有的甚至跟不上班级,高中教材起始部分的集合和函数思想等内容的引入使数学无论在下降的人数还是在下降的幅度更甚于其它学科,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对数学产生畏难情绪,学生不适应高中的数学学习,如何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学教学面临新的课题。四、课题概念的界定及理论依据1.课题概念的界定(1)新课程背景的说明:新课程背景是指可持续发展教育,核心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在学习内容上,要精选对学生生活和终身发展有用的知识,如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在学习方式上,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探究、与人合作,形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的态度。在课程资源上,要构建开放式的课堂,重视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学校与社会、家庭密切联系,教育资源共享的开放性课程。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课堂教学原则是“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创新发展。(2)对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界定衔接,其词语来自电子信息词汇,是指在电子计算机程序的各模块之间传递参数和控制命令,并把它们组成一个可执行的整体的过程。指用某个物体连接两个分开的物体。本课题中的衔接是指尽快达成学生从初中到高中的角色转变。高中与初中的数学衔接应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对学生能力的要求,选择与高中知识联系较密切的初中知识和初中删节知识,按照所选内容,内在的关联顺序,及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学生的思维层层展开,逐步深入。指导学生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理解、主动学习和质疑的习惯。对初高中衔接问题进行具体的探究与研讨,开发出建立在初高中衔接基础之上的校本教材,将从“知识衔接"”、“学法衔接”、“教法衔接”三个维度进行整体把握:①知识衔接:初高中知识衔接是一个系统的有计划的过程.开发出体现知识衔接的校本课程,是本课题关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学生入学以后,我们将通过精心设计的"学情调查问卷"及与初中数学教师的联系、沟通,精选学生所必需的数学知识,列出知识衔接提纲,通过研究,设计出知识衔接的整体规划,为高中新课程的教学打下厚实基础.②学法衔接:本课题将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并探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设计出引导学生发挥学习主动性的探究性问题,培养探究能力,为学生快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打下基础.③教法衔接: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反思教学行为是否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要求,是否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是否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是否从学生已有知识基础出发,从而体现新课程的价值追求.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为最近发展区理论、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和弗赖登塔尔的“再创造”原则。最近发展区指“介于独自解决问题所显示的实际发展程度,与经成人指导(或与有能力的同伴合作解决问题)所显示的潜在发展程度之间的距离。最近发展区是由教育创造的,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距离也是由教学动态决定的。就教育而言,重要的不是着眼于学生现在已经具有的能力水平,而应该关注他那些正处于形成状态或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发展,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高一年级正处于初高中衔接教学最佳期,这时对学生进行衔接教学,既可以弥补巩固初中知识,又可顺利进入高中学习,所以本课题选取2015届高一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Piaget)认为:“个体在遇到新的刺激时,总是试图用原有的认知结构去同化它,以求达到暂时的平衡。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引起认知结构的一种新建构”。数学教学是数学认知结构的教学,教师要以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特点及其变化规律为依据,对数学教学过程进行精心的设计、组织、协调、监控和评价,以确保意义建构目标的实现。所以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认知灵活性理论和随机通达教学,自上而下的教学设计及知识结构的网络概念,情景性教学及支架式教学。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再创造”。数学学习事实上就是再创造过程:我们在此并非是要机械地去重复历史中的“原始创造”,而应根据自己的体验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去创造出有关的数学知识。①通过自身活动所得到的知识与能力比由旁人硬塞的理解得透彻,掌握得快,同时也善于使用它们,一般来说还可以保持长久的记忆;②发现是一种乐趣,因而通过“再创造”来进行学习就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学习具有动力;③通过“再创造”方式可以进一步促进人们对数学教育是一种人类活动的看法。让学生学会“再创造学习”是高中新课标的要求,也是本课题研究所要达到的目标。五、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课题研究的目的: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将立足于开远市第九中学15届高一新生的数学教学实际。以高中新课改为研究背景,分析初高中教材、教法、学法之间存在的脱节现状,探寻初高中的衔接点,采取一定的教学实验,探寻有效的衔接教法和学法,最后形成符合我校高中学生的初高中数学教学衔接校本教材。2、课题研究的意义:(1)通过研究,促使教师从研究的视角来审视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这一学习主体。反思自身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2)通过研究,引导教师深入探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数学,解决“教什么”、“为什么教”、“怎样教更好”等问题,通过校本教材的开发,促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的教学思念,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3)通过研究,开发校本衔接课程,从而引导老师们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适合大多数学生的三维目标实现方案,更好地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形式,促使同学们改进自身的学习方式。(4)通过研究,为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解决积累经验,提供相关数据,促进教师们课程观的变革,提升教师们的校本教研水平。本课题研究的是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问题。关注的是学生、教材、教法,研究的着力点放在课堂。着重解决的是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这一困扰新课改一线教师的现实问题。这是当前急需研究的一个崭新而具体的领域。六、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在国内,新课程标准是2001年才颁布的,在全国范围内新课程教学时间不长,相关成果不多,基本还处于试验阶段,科研成果的主要形式也仅仅来自于新课程的一些培训,包括专著丛书等。国内相关课题有:1996年常州市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课题组开展了“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研究”的课题实验;1997年启东市江龙中学在启东市教研室的指导下启动了“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研究”;四川省凉山州西昌铁路中学1998年立项的州级课题《高初中数学衔接的教学》,这些虽都是在高中老教材的基础进行的,但其中的衔接教学措施值得借鉴。高中数学新课程正在摸索中前进,研究基础薄弱,科研项目中开展系统全面的初高中衔接研究很少,建构在全面研究基础上的初高中校本教材更是空白。国外与此有关的理论有“课堂中的多元智能理论--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有效课堂--提高学生成绩的实用策略”等,这些将为我们开展课题研究提供理论上的指导。七、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1、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中的衔接现状。2、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3、新课程背景下高一年级数学衔接教学实验。4、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衔接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编订。我们将组织初高中数学教师,结合初高中课程标准进行认真的比较分析,争取完成初高中衔接知识列表。组织力量开发初高中衔接校本课程,并在高一学年完成相关衔接教学,为学生顺利完成初高中衔接打下基础。八、课题的研究方法课题组将从现实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以教师为主体,立足解决数学课堂教学在初高中衔接与校本教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坚持理论构建与实践相结合、学与思相结合的方式,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如下:(1)问卷调查法:通过向高一学生发放问卷,就其初高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收集、了解,并进行分析,通过向初中教师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初中数学教学现状。(2)行动研究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边实践,边探索,边检验,边完善,把研究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边归纳,边总结,最终探索出数学校本教材开发的有效途径、方法和策略.(3)文献分析法:依据有关文献资料,借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与研究,可达到准确地界定课题研究的价值性、可行性并制定研究目标与实施方案等目的,从而更好地指导课题研究与实践.(4)教育实验法:选取实验班和非实验班,在教学中采取一定的衔接策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与干预,通过两个班级的对比,观察教学实验的有效性。成因成因分析理论探索实证研究结论调查分析高一学生数学学习现状文献研究九、课题研究实施步骤课题研究主要分四个阶段进行:(1)准备阶段(2012.6~2012.8):论证研究课题的可行性,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确定课题组成员分工,制订研究计划,作好开题的前期准备,(2)调查分析阶段(2012.9~2012.10):调查我校学生初高中学习衔接现状及教师衔接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原因,撰写调查报告。(3)实验阶段(2012.10~2024.6):本着“边开发,边实验”的原则,将教师们分工开发出的校本教材用于实验教学中,并定期召开阶段性成果总结报告会,展示研究成果,讨论完善.(4)总结阶段(2024.6~2024.9):总结课题实验研究相关资料,整理、汇编研究成果,形成初高中数学衔接的知识规划,形成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校本教材,学校进行课题成果验收,撰写课题结题报告,争取顺利通过市教科所验收。十、预期研究成果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如下:1.《新课程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学情况》调查报告2.《高一学生数学学情分析》研究报告3.课题研究系列论文4.《初高中数学衔接校本教材》5.校本课程开发评价标准与评价项目十一、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1.题负责人:刘红映,一级教师,具有初中数学教学4年经验,现教授高中三年,参加了云南省新课改的相关培训,对新课改有一定的了解;2008—2012年在云南师范大学攻读在职研究生,通过学习对数学教育教学理论有较强的认识,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现担任教务处副主任,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2.课题组成员及分工:工作单位研究专长研究任务的分工刘红映开远九中中教一级高中数学整个项目研究进展情况、质量监控,实施衔接教学实验,完成结题报告凌惠容开远九中中学一级高中数学对该项目所需情报的收集、有关理论的研究,衔接教学实验。罗泽艳开远九中中学二级高中数学对该项目所需情报的收集、有关理论的研究,初中与高中脱节的内容及教学改进方法朱琼芳开远九中中学二级高中数学初中与高中脱节的内容及教学改进方法王宝琼开远九中中学高级初中数学初中各年级信息汇总分析课题组每个成员都是一线教师,在平时的日常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十二、课题研究的保障措施及经费支持。1.2009年我校恢复高中招生,具有初中部和高中部,这为本课题提供了实验场所,初中有两名高级教师,其余为中级教师,高中虽都是中级教师,但参加了新课改的相关培训和学习,了解高中数学新课改的相关信息,大部分教师都参加过校课题的研究,对课题工作有一定的认识这为本课题顺利开展提供了师资保障。2.自2012年开始,开远市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我校制定了《开远九中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并进行了大量的组织动员工作,开始了大胆的教育教学改革尝试。这些都为课题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3.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课题研究工作。校长亲自督导和扶持课题研究工作,学校教科室也积极给予必要指导。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坚实的人力、物力保障。4.课题组成员都是一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以及在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备考工作中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易于收集案例,提出策略资料较丰富。组员基本素质普遍较高,具有刻苦钻研、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精神,并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而且文科综合的各科任老师由于教学需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需要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并形成了较强的团队合作意识。综上所述,本课题组认为:从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人才资源、时间安排和前期准备等方面评估,本课题已具备开题条件,具备完成《新课程背景下初高中数学教学的衔接研究》的科研能力,敬请各位专家、领导、同行给予指导、审议。《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现实意义新一轮课程改革已经在全国部分省市如火如荼地开展,为了进一步扩大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范围,教育部决定从2006年秋季起,福建、浙江、辽宁和安徽4省将全面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这将意味着我省教师将真正意义上进入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理所当然将在这一实验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新课程理念下,对构建数学理论大厦的数学概念如何实施教学是摆在每一位老师面前的一个严峻的课题。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和掌握,对一些核心概念和基本思想要贯穿高中数学教学的始终,帮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数学教师重解题、轻概念造成数学解题与概念脱节、学生对概念含混不清,一知半解,不能很好地理解和运用概念。数学课堂变成了教师进行学生解题技能培训的场所;而学生成了解题的机器,整天机械地按照老师灌输的“程序”进行简单的重复劳作。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能力的提高。这与新课程大力倡导的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创新精神已严重背离。那么在新课标下如何才能帮助学生更好、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概念;如何才能灵活地应用数学概念解决数学问题,我想关键的环节还是在于教师如何实施数学概念教学,为此“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国内外关于数学概念教学理论研究是比较多的,对于一些概念课授课方法也是有研究的。但是那些理论的得出和经验的总结都是特定教育环境下的产物;而对于今天所推进的新课程实验(特别是在我国刚刚开始实施阶段),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理论研究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对于实践研究就更不足为谈了。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2-1一般来说,数学概念要经历感知、理解、保持和应用四种心理过程。数学概念教学主要依据有如下理论:(1)联结理论、媒介理论:联结理论把概念的掌握过程解释为各种特征的重叠过程,尤如用照相机拍摄下来的事物在底片上的重叠,能够冲洗出照片一样。即接受外界刺激然后做出相应的反应。而媒介理论认为内部过程存在一种媒介因素,并用它来解释复杂的人类行动。(2)同化、顺应理论:皮亚杰认为,概念的掌握过程无非是经历了一个同化与顺应的过程;所谓同化,就是把新概念、新知识接纳入到一个已知的认知结构中去;所谓顺应,就是当原有的认知结构不能纳入新概念时,必须改变已有的认知结构,以适应新概念。(3)假设理论:假设理论不同于联结理论把概念掌握的过程看成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并认为学生掌握概念是一个积极制造概念的过程。所谓积极制造概念的过程,就是根据事实进行抽象、推理、概括、提出假设,并将这一假设应用于日后遇到的事例中加以检验的过程。2-2概念的学习除了老师要有比较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外,还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学习概念的策略。既概念的学习也要遵循一般的学习规律。比如(1)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认为学习从属于发展;知觉受制于心理运演;学习是一种能动建构的过程;偶尔的错误也是有意义的学习所必须的;同时他还认为否定也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2)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布鲁纳认为在数学学习中强调学习过程是相当重要的;强调直觉思维和内在动机的激发;同时他对记忆过程持比较激进的观点,他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储存,而是提取。(3)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他认为学习程度是学生实际用于某一学习任务上的时间与掌握该学习任务所需时间的函数即学习程度=实际用于学习的时间量是由三个变量组成的:一是机会,即允许学习的时间;二是毅力,即学生愿意积极从事学习的时间;三是能力倾向,即在理想条件下掌握该任务所需要的时间。所以要想提高有效学习程度,则要想办法让实际用语学习的时间量越大越好。课题研究的内容与预期目标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主题是“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概念教学的实践与研究”,重在研究如何实践才能取得教好的教学效果,主要包括:数学概念课引课的实践与艺术研究;概念教学策略研究;概念教学价值(比如数学美感、德育渗透)研究;数学概念学习方法研究。课题的预期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有利于更加全面认识和感知新课标思想精髓、更新教学观念、形成科学的数学课程观;(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