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初三中考阶段性评价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第I卷每小题2分1.《史记》中记载:“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讁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由此爆发了A.陈胜吴广起义B.八王之乱 C.黄巾起义 D.黄巢起义2.汉景帝即位第一年就废除了不合理的连坐法,还认为残害肢体的刑罚会让人终身痛苦,因而废除了残害犯人肢体的肉刑。此后,他又允许不服判决的人上诉,以至于在某些年份中,终其一年的审理案件竟然不到400件。这些举措A.违背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B.体现了以民为本的理念C.延续了秦朝政治的传统 D.得益于先秦礼制的恢复3.《齐民要术•耕田篇》对当时北方的早地耕作技术做了详细要求;耕犁条不能太宽,宽了就耕不深、耕不细;要根据土壤的含水量确定耕作时间:耕地的深度要根据时节而定。这体现了A.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B.北方农业比南方更加发达C.重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 D.农业生产技术领先于世界4.下图为隋朝大运河示意图。据此可知,隋朝大运河的开通A.弱化了对中原的统治 B.提高了洛阳的政治经济地位C.直接导致隋朝的灭亡 D.引发了陆上丝绸之路的衰落5.唐朝末年著名文学家陆龟蒙在《耒粗经》中对某农业生产工具有过这样的记载:“它是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压镜、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该农具A.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B.是唐朝重要的灌溉工具C.提高了土地的耕作效率 D.标志铁犁牛耕开始出现6.下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步辇图》。下列选项中对该画解读最合理的是A.反映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B.展现了唐朝昂扬进取的社会风气C.再现唐朝积极友好的对外政策 D.是汉藏民族友好情谊的历史见证7.哈密市拉甫却克墓地发掘出上了五铢钱、开元通宝、漆木器、仿东罗马金币、萨珊波斯银币、金戒指、瓜棱珠大耳环等器物。这表明A.该墓葬形成于唐朝中后期 B.中国手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C.西域开始同中原建立联系 D.东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8.当一场爱国运动浪潮席卷全国时,十五岁的陈燮君看到广东女子师范学校的学生在街头大声宣传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封建主义,提倡民主和科学,深受启发。后来她逃避封建包办婚姻,与同学组织“时事研究社”,学习马克思主义。陈燮君的这些活动能处于A.1840—1894年B.1895—1911年C.1912—1928年D.1937—1949年9.1919年沈伯尘创作的漫画(如下图),形象地表现出面对三只硕大的拳头,曹、陆、章三人惊慌失措、目瞪口呆的神情。与这幅漫画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工学商打倒曹陆章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0.右图这些刊物的创办表明A.民主与科学观念深入人心B.青少年成为革命中流砥柱C.封建礼教地位被彻底动摇D.国人迫切探索救亡新道路11.1926年12月,湖南农民协会成立,1927年4月,农会会员由成立初的40万发展到518万;湖南75个县中有58个县建立了农会,组织起来的农民建立了武装。这A.得益于北伐战争的推进 B.形成了毛泽东思想C.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实现了井冈山会师12.歌曲是时代的声音。下图中的革命歌曲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山歌越唱越开怀。(刘文收集)山歌越唱越开怀呀,东山唱到西山来,大别山里闹革命,工农群众都起来,打倒豪绅和地主,处处建立苏维埃政权,英雄好汉当红军呀,红旗滚滚过山来。A.北伐战争B.国共合作C.土地革命D.抗日战争13.下图所示内容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向其所属部队发布的一些纪律规定(节选)。据此推断,这些纪律规定应发布于♦我军人员一律露宿街头,不住民房,不进经堂,不撕毁藏胞门楣挂着的红布和门板贴着的佛像。♦公买公卖、态度和蔼,爱护藏胞牲畜、庄稼。♦这一带吃水困难,要帮助藏族老人背水。A.北伐战争期间B.井冈山会师后C.红军长征途中D.渡江战役前夕14.下文是周恩来的一段回忆,该段回忆可用以说明我同叶剑英参谋长到南京,开始蒋介石还没有决定给八路军以名义,但是到上海打响了,他(指蒋介石)从庐山跑回来,觉得这是全面战争了,才发表了八路军的番号,紧跟着又发表了18集团军的番号,要我们军队去打仗。A.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 B.卢沟桥事变爆发的历史背景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D.淞沪会战对国内形势的影响15.1942年1月,中国军队取得第三次长沙会战胜利。英国《泰晤士报》评价称:“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的决定性胜利就是华军之长沙大捷”;美国也迅速实施援华方案,美英等国自动放弃在华治外法权。这表明,中国A.已经扭转抗日战争局势 B.提升了敌后战场的地位C.坚持抗战赢得国际尊重 D.实现了与英美协同作战第II卷(非选择题)16.(10分)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大一统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齐头并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汉族为主体的伟大的中华民族,其思想文化的真正统一,也始于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建立了空前统一的秦王朝,自春秋时期起涌现的华夏民族融合告一段落。华夏民族自此同属一国,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趋向一致。——摘编自林剑鸣《秦汉史》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汉时期中华民族发展的阶段特征,并以秦、汉文化方面的史实分别加以论证。(3分)材料二“断诸北语,从正音”,“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黄门郎、司徒左长史宋并定诸州士族,多所升降。魏主雅重门族,以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四姓,衣冠所推,成纳其女以充后宫。”——摘自《魏书》《资治通鉴》(2)根据材料二,概括孝文帝促使鲜卑汉化的主要措施,从中华民族发展史角度解读其历史意义。(3分)材料三科举制将选官权集中到朝廷,有利于封建专制主义国家扩大其统治基础。它为庶族学子乃至贫寒子弟打开仕进之门,使官僚集团得以不断扩充更新,巩固了封建统治。科举考试有固定的考试内容,士子必须熟谙儒家经典……——摘编自林甘泉《从文明起源到现代化——中国历史25讲》(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为何能促进大一统。(2分)(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认识。(2分)17.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之路(10分)(1)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各地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在下图中辨认以下所列历史事件的发生地,并将相应的序号填入正确位置。(4分)1919年,首先在—②—发起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召开,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国共合作后,国民革命军从 ①出发北伐,从根本上动摇北洋军阀反动统治。1927年,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成立,星星之火,不断燎原。1935年,长征途中的⑦会议,挽救了党、红军和革命,成为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945年,中共七大在召开,全党在毛泽东思想旗帜领导下,空前统一和团结。1949年4月,渡江战役,⑧解放,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2)根据以上材料简析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原因。(2分)(3)如果就“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课题展开进一步研究,你还可以做些什么?(1分)(4)习近平同志指出“战略与策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世界、变革实践、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武器。正确运用战略和策略,是我们党创造辉煌历史、成就千秋伟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请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一阶段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该阶段战略目标所采取的灵活策略。(要求:明确指出该阶段党的战略目标及其为实现这一目标的灵活策略,并用史实论证。)(3分)答案1-15ABABCDDCDDACCDC16.(1)阶段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大一统)(1分);例子:秦朝:统一文字、尊奉法家(以法治国)、焚书坑儒(写出1个即可,1分);汉朝:尊崇儒术(儒学独尊、儒学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1分)(2)措施:说汉语、改汉姓、与汉族士族通婚(仿照士族定门第)(3个全部写对,得1分)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促进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或北方民族大交融)(1分)为隋唐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为隋唐大一统盛世的出现打下了基础)(1分)。(3)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1分)强化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有利于思想统一。(1分)(4)自古以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或制度要不断创新;各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等;统一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主流。(任意2点得2分,言之成理均可得分)17.(1)④;⑤;⑥;③;(每小题1分,共4分)(2)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毛泽东思想的指引;建立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凝聚革命力量团结对敌(建立统一战线);创造性地走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广大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强大的革命力量;土地改革提高农民的积极性等等。(任意答2点得2分)(3)查询相关的文献资料、学者的史学著作、回忆录等;查找影像资源、照片、报刊;进行实地考察,参观革命遗址遗迹、纪念馆、博物馆展览馆等;寻找历史的当事人进行访谈。(任意1点得1分,大意正确即可)(4)示例1:抗日战争时期,战略目标: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1分)策略:积极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1分)史实:积极推动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改编红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原则;敌后战场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等(史实任1点得1分)示例2:抗日战争时期,战略目标: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1分)策略:灵活多样的斗争策略。(1分)史实:由武装反抗国民党调整为联蒋抗战;创新开展敌后斗争,采用游击战、地道战等实用战术;破坏敌人交通线,取得百团大战的胜利。等等。示例3: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