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重点知识清单_第1页
2023年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重点知识清单_第2页
2023年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重点知识清单_第3页
2023年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重点知识清单_第4页
2023年初三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重点知识清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上语文【第一次月考】重点知识清单

第一单元

1沁园春•雪/毛泽东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in园春分馆n外妖烧后。

成吉思汗han数sh。风流人物

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惟余莽莽惟:只。

⑵须晴日须:等到。

(3)略输文采输:差、失。

(4)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Q)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

多)白象在奔跑。

(3)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

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

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

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2我爱这土地/艾青

作者简介: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著名诗人,只

因一次在写自己姓时,刚写出草字头,便想起了蒋介石,顿生厌恶之情,

便在底下划了叉号,从此更名为艾青可见其坚定的政治立场。1932年,

正在巴黎留学的作者因感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便急速回国,投入到救亡运

动中,却因从事革命文艺创作而被国民党逮捕判刑6年,但始终没间断

创作,狱中创作了《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接着创作了《芦笛》,《巴

黎》,1937年写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1938年初,又创作了《北

方》等诗篇。

写作艺术:

这首诗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构思精巧。土地是个博大的意象,诗人

选择它作为寄情的对象、倾诉的对象,其境界极其广阔,意象极其丰富,

诗人的情思是多角度、多层次的,诗人的想像和诗思的回旋天地也是无

限自由、广阔的。但他没有把诗的篇幅拉长,不让诗的情思散漫开去,

而只把诗人对土地广阔而深厚的爱浓缩在10行诗中,并且取得了最佳

的艺术效果。

写作手法:

诗人不是从实处落笔,而是从虚处落笔,通过想像把自己虚拟为"一只

鸟",借鸟儿与土地的关系来展开全诗的艺术境界,使诗的整体构架显

得巧妙自然,使人浑然不觉。诗以"假如"开头,显得新奇,富有独创

性,便于化人为鸟,把诗境推向虚拟的艺术境界。当然,诗中的"鸟",

仅是泛指,具有象征性,不像古诗词中那些实指(如杜鹃、鹤鸽等)。"用

嘶哑的喉咙歌唱",是一句引人注目、令人心动、值得品味和沉思的诗

句,也是全诗中深化诗人对土地感情的一个奇异的亮点。这是当时悲壮

的时代氛围(抗战初期)、诗人特殊的个性与气质(艾青自称是"悲哀的诗

人")以及诗人特殊的表达需要等等,共同作用于鸟儿形象而产生的审

美意象。它大大提升和强化了形象的审美表现力一从中我们不仅能感到

时代的氛围、诗人的个性和气质,更能感到诗人对土地的爱是如此的执

著、坚贞和顽强。

练习:

1.全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嘶哑"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如果用"喷亮"好吗?为什么?

"嘶哑"表达了歌唱不已,真情无限的情怀,哪怕唱至喉咙充血,声音嘶

哑,面对困难斗争的悲伤,也不会停息对大地的歌唱。如果用"噫亮”,

虽添了亮色,但少了艰辛,减弱了对大地挚诚感情的表达。因此,用“嘶

哑"比用"喷亮"好。

3乡愁/余光中

一、作者简介

余光中,台湾著名诗人。祖籍福建泉州永春县,1928年生于南京,少

时异地求学,1949年离开大陆,从此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漂泊生

涯。从江南到四川,从祖国大陆到宝岛台湾,从求学美国到谋职香港,

到最终回转台湾。主要诗作有《乡愁》等,著有诗集《莲的联想》《敲

打乐》《在冷战的年代》等。

二、写作背景

余光中身居台湾,但内心深处时时涌动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同时由于台

湾和大陆长期隔绝,这种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都不

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余光中说:"我庆幸在离开大陆时已经21

岁,我受过传统‘四书‘‘五经’的教育,也受到了"五四"新文学的

熏陶,中华文化已植根于心中。如果乡愁只有纯粹的距离而没有沧桑,

这种乡愁是单薄的。我慢慢地意识到,我的乡愁应该是对包括地理、历

史和文化在内的整个中国的眷恋。”后来在感到回乡无望时,他写下了

这首《乡愁》.

三、理解词义

1.嘶哑:声音沙哑。

2.悲愤:悲痛愤怒。

3.激怒:刺激使发怒。

四、问题解疑

1."乡愁”原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诗人是如何将它转化成具体可感的形

象的?

作者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

物。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里,诗人将"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

墓、海峡这些对应物上,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无所依附,从而将

抽象的情感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形象。

2.诗中的四个意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共同突出了这四个

意象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

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到四个面

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中,这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强烈的思乡之

情,而且为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惆怅的氛围。

3.诗的第4节对诗意的拓展有何作用?

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仅隔开了"我"和祖国,而且无法逾越。到这

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

思。升华主题,余味无穷。

4.《乡愁》中,诗人借助的四个意象所表现的乡愁一样吗?请简要分析。

不一样。四个意象分别表现的是母子之情、夫妻之爱、丧母之哀、恋国

之思。小时候想母亲的时候,可以写一封书信,贴上一张邮票,这张邮

票就可以把自己对母亲的思念之情送到自己的家乡;船票虽窄,但一张

船票可以使作者乘上轮船来到心爱的妻子面前,可以想见,这两个事物

都融进了作者深深的乡愁。而坟墓却不同,当作者来到母亲坟前的时候,

无论怎样也不能和母亲相见了,纵然有千言万语又能向谁说呢?而第四

个"海峡”又进了一层,如果说"矮矮的坟墓"是死别,那么"浅浅的

海峡”则是痛于死别的生离。祖国大陆就在对岸,可"浅浅的海峡"就

是过不去,他只能眷恋,比眷恋母亲、妻子更眷恋着大陆,至此,诗歌

的感情由乡关之思升华到家国之恋。

五、课文主题

诗人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四个具有象征性的意象,借助时空

的变化来表达对往昔岁月的追忆,抒发了自己无尽的思乡之情,表达了

自己以及台湾人民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强烈愿望。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句爱的赞颂/林徽

字词解释:

⑴娉婷(pingting):女子容貌姿态娇好的样子。

⑵鲜妍(y台n):光彩美艳的样子。

⑶冠冕(guanmian):古代皇冠或官员的帽子,比喻第一,体面,光

彩。

⑷呢喃(ninan):象声词,形容燕子的叫声。

文章整体赏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的一至四节句式结构基本相同,形成复沓,构成

对称的乐章,将心中的爱以一幅幅四月天丰美的画面作比,节奏明快”

排比的句式将画面连接,情感如水面涟漪层层叠叠荡漾起伏,作品不仅

美而且易于吟咏,朗朗动人"诗的第五节/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

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收束的乐章,以抽象的爰、暖、希望来比喻心中

的你,极尽盛赞,美不胜收"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与诗的开篇呼应,重复

中有变化,诗情回旋而流转,毫无滞涩之感。

作为诗歌最为形式化的表达上,此诗的节奏、韵律与语词的选取都处于

语词的中性状态,没有大红大紫、纯黑纯白的俗艳与锋利,在声音上,

也是温和的、静雅的,甚至走向旖旎和慵懒;十一个"你"字,既突出

了主题,又起到了“衬韵"的作用,在诗歌运行的过程中,"你"字的

每一次出现,就像乐队演奏中的节点,以"频率"的方式突出了"我"

的指向,这是一种形式美感与内容美感的深层次结合,是一种尚未被人

们研究和认识的精妙之处。歌颂四月天,其实都是在向"你"倾诉,全

诗只有一处破折号,这一处破折号写着:"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什么样的希望呢?联系林徽因的知识背景,我们会更加明确这首诗艳丽

的画面背后,有着理性主义表达的节制和书写的雅致,完全能够体现出

古典英国诗歌的高贵气象

5我看/穆旦

作者简介:

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诗人、翻译家。

20世纪80年代之后,许多现代文学专家推其为现代诗歌第一人。

文章赏析:

诗人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在黄昏时分,鸟儿在深邃的天空中翱翔,夕阳染红了天边的流云,彩霞

铺满天空,也映红了大地。

这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所见所感,表现生命的春天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充

满了渴望和追求,也抒发了作者的欢乐、忧戚之情。

探究:

1.思考:"我"是在怎样的特定时间,描写所见之景,抒发所感之情的?

(B月确:"我"在春天的一个黄昏,看到春天特有的景,感悟到生命的蓬勃和

力量。)

2."我看"领起的四句,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图画?

(明确:交流点拨:春风吹拂下的春水荡漾着青草,一片绿油油的晚春图。)

3.品读第一节,思考:第一节包含的意象有哪些?表现了春天大自然的哪

些特点?

(明确:春风、青草。表现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和美丽生动。)

《艾青诗选》

一、主要作品及特征

20世纪30年代

写作背景:

抗日战争开始后,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

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

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

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慷慨激昂的诗歌。

作品风格:

艾青这一时期的诗歌总是充满"土地的忧郁",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

悲伤与反抗,具有非常凝重、深厚而又大气的风格。

如《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一诗,诗人反复咏叹"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悲悯下层人民的困苦,忧伤祖国的命运。

诗人善于通过印象、感觉的捕捉来表达浓烈的情思,形式上倾向朴素、

自然,不拘泥外形的束缚,把新诗推向一个新阶段。

如《北方》,写"从塞外吹来的/沙漠风,/已卷去北方的生命的绿色”,

写"我爱这悲哀的国土/古老的国土一这国土/养育了为我所爱的/世

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用近乎散文的诗行,传达出极为深厚

的爱国之情。

又如《黎明的通知》,以"黎明"的口吻,呼唤"诗人啊/你起来吧",

让所有热爱生活的人们、所有的"城市和村庄"做好准备,迎接"白日

的先驱,光明的使者"的到来。全诗自由铺陈,自由抒发,诗句仿佛从

"黎明"的胸臆中直接照出,散而有致,活而有序,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这一时期,艾青的诗歌中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光明"。

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借助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

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和"火把"

的歌手。这些诗歌也是自由体诗的代表,表现出简洁明快的特点,呈现

出散文化、口语化的风格,诗中含有大量的设问、呼告、对话、引语等,

极大地增强了诗歌的真切感和表现力。

1978年以后

写作背景:

1957年艾青被错划为右派,1978年重返诗坛,经过了二十年的沉寂,

诗人"归来",久被压抑的情感澎湃高涨,开始了他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

峰。

作品风格:

这一时期诗人"归来”,诗风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诗句变得更整齐,

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

如《鱼化石》,写鱼化石裹身岩层,重见天日,却没有了活力,没有了

叹息,听不见浪花,看不见蓝天碧水。诗人由此引发出对生命本质的思

考:"离开了运动,就没有生命。"

又如《镜子》,写镜子"是一个平面却又是深不可测",因为它真实、

直率,从不掩饰,所以"有人喜欢它","有人躲避它"。这样的哲理

小诗,通过镜像来反观人生,充满哲理,饶有兴味。

当然,这一时期的诗人,仍然继续着歌颂光明的主旋律,写了长诗《光

的赞歌》,赞美"光"这神奇的物质,美"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

"像光一样坚强”的社会正义,字里行间饱含着睿智哲思。

二、艺术特色

独特的意象和主题,其中心意象是土地和太阳,而主题则是爱国主义。

土地的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的最深沉的爱。太阳的意象表现了

诗人对于光明、理想、美好生活热烈的、不息的追求。爱国主义是艾青

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诗人通过意象表达了一种刻骨铭心、至死不

渝的深沉的爱国主义感情。这种感情在近代中国人民中具有普遍性和典

型性。

第二单元

7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一、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

中国近代维新派代表人物,著名学者。与康有为一起领导了著名的"戊

戌变法”。曾任《时务报》主笔,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二、理解词语

敬业乐群:对自己的事业很尽职,和朋友相处很融洽。骈进:一同前进。

强聒不舍:唠唠叨叨说个没完。强聒,过分啰唆。不舍,不停。一点不

旁鹫:意指专心致志,一点不分心。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

难矣哉:意思是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

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亵渎:轻慢,不敬。素其位而行,不

愿乎其外:大意是现在只做分内的事,不要期望做职分外的事。不二法

门:佛教用语,指直接人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

一不二的方法。断章取义:不顾上下文,孤立地截取其中一段或一句。

主眼:主要的着眼处。理至易明:道理极容易明白。言行相顾:言行一

致。征引:引用。容赦:原谅赦免。层累:重重叠叠的层次。杜绝:制

止,消灭。

三、课文分段

第一部分(①):开篇点题,揭示中心论点。第二部分(②一⑧):依次论述了

"有业""敬业""乐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⑨):以"敬业"就是

"责任心","乐业"就是"趣味"收束全文,只有这两者都实现了,

才是人类合理的生活。

四、问题解疑

1.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文章开头先交

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

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

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

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

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2.作者引用孔子言论和百丈禅师的例子有什么作用?引用孔子的言论

证明"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引用百丈禅师的例子有效地说明了人

要不断地劳作,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3.作者是怎样阐述什么叫"敬"的?第六段作者阐述什么叫"敬",引用了

朱熹的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紧配上自己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

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鹫,便是敬。"

然后顺理成章地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

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

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

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4.作者是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至广敬业"的?第七段论述怎样才能做到

“敬业",先引用《庄子》中的语句并做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

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

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

分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

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

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论证的自

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5.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性,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

道理的?作者在前面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

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本段更深

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

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

"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

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6.第6段中"当大总统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论

据?有何作用?事实论据。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

和"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两个观点,从而证明了为什么要"敬业”的道

理,增强了说服力。

7."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运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道理论据。都是为了证明"敬业主义,

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这一观点的正确,增加了权威性。

8.第8段的论点是什么?分析"做工苦”的实例有什么作用?论点是"凡

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说明"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自然地点到乐业上(引

出话题)。

9."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指什么?第一,应该有一份正当

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第二,对于所做的事情应该生出

敬意,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鹫,积极投入地把它做好;第三,要从专心

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能一味叫苦,达至!I"乐以忘忧”的境界。

五、课文主题

这篇讲演针对听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

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并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理想的生活。

8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雨果

写作背景: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是以英法联军侵华战争为背

景的文章。巴特勒上尉本想利用雨果的显赫声望,让他为远征中国所谓

的胜利捧场,但雨果,这位正直的作家,没有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反

而代表了人类的良知,在这封信中强烈地谴责了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

强盗行径。雨果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的立场不是狭隘民族主义,

而是群众的角度,世界的角度,人类的角度,他公开斥责政府如强盗一

般,颠倒黑白,不以此为耻,反以此为荣;还在于他珍视人类文明成果,

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他指出"岁月创造的一切都是属于人类的"这

种见解,是非常透彻的。因此,他盛赞中华民族,表达了对中国人民的

同情和尊敬,愤怒的谴责了侵略者的罪行。

词语解释:

赃物(zangwU):贪污、受贿、盗窃等非法获取的财物o

丰功伟绩(fQnggongweiji):伟大的功绩。

眼花缭乱(yanhualiaoluan):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

乱。

惊骇(jinghai):害怕,恐惧。

箱箧(xiangqie):箧:小箱子。箱子。

制裁(zhicai):用强力管束并处罚。

荡然无存(dangranwucun):荡:洗涤;荡然:干净的样子。全

都毁坏,消失尽净。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不可名状(bukemingzhuang):名:用语言说出。状:描绘,

形容。不能说出来的。比喻不能够用语言来形容,描绘的。

瞥见(pi。jian):一眼看见。

谴责(q冶nze):严肃申斥。

9*论教养/利哈乔夫

作者介绍:

德米特里・利哈乔夫(1906-1999),是20世前苏联著名的知识分

子之一,政治家、作家、文艺理论家和基督教活动家。他生于圣彼得

堡,目睹了十月革命.17岁时进大学学习人类学与语言学。1938年,

入列宁格勒的俄罗斯文学研究所。参加过惨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从

1946-1953年,在列宁格勒大学任教授。1971年,被推举为苏联科

学院(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86年,他开始重新寻找基督教和俄

罗斯文化之根。苏联解体后其地位相当于托尔斯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

作为文化大师,他把他的一生都献给了他的祖国,成为20世纪俄罗斯

的知识象征。

基础字词:

贸然(m3。)大发雷霆(ting)恕我直言(shO)恪守(k6)自持

(chi)矫揉造作(j陌。)箴言(zh©n)絮絮叨叨(XCJ)疲惫不堪

(kan)涵养(h台n)

自吹自擂(Wi)允诺(nub)汲取(ji)扭捏(nie)嚼东西(ji各

o)尴尬(gan)

重点词语:

贸然:轻率的样子。指遇事不经深思熟虑,随便就决定做法。典范:

被认为是值得仿效的人或物在某方面的表现和基本特征是最正规,合

乎规范的。彬彬有礼:形容文雅、有礼貌的样子。彬彬:原意为文质

兼备的样子,后形容文雅。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漠:冷淡。

随心所欲:随着自己的意思,想要干什么就干什么。随,任凭;欲,

想要。

一意孤行: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

贤达:有才能、德行和声望的人。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

比喻自我吹嘘。擂,打鼓。恪守:严格遵守。自持:控制自己的欲望

或情绪。矫揉造作: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矫,把弯的弄直。揉,

把直的弄弯。附庸风雅:为了装点门面交结文人,参加有关的文化活

动。

涵养:能控制情绪的功夫。轻而易举: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絮

絮叨叨:形容说话啰嗦,唠叨。徒有其表:空有其外表,不实在。随机

应变: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机,时机,形势。扭捏作态:

具有娇揉造作或夸张的性格;不是天然或自然的。

文章结构划分:

第一部分(1、2):开门见山,引入论题。

第二部分(3~12):先谈"无教养”的例子,再谈"有教养”的表

现,论说什么是"有教养"。第一层(3~10):通过假设、对比,列

举了没有教养的事例。第二层(11、12):从正面论说什么是真正的

有教养。

第三部分(13~18):通过列举事例和现象,论证什么是“优雅风度"。

10*精神的三间小屋/半淑敏

一、作者简介

毕淑敏,1952年10月出生于新疆伊宁,中共党员,国家一级作家、内

科主治医师、北京作家协会副主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心理学博

士方向课程结业,注册心理咨询师。中国作协第九届全委会委员。著有

《毕淑敏文集》十二卷,长篇小说《红处方》《血玲珑》《拯救乳房》

《女心理师》《鲜花手术》等畅销书。

二、理解词义

1.不知所措:措,安置,处理。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遭受困窘或

处境为难时心神慌乱。

2.林林总总:形容品种繁多。

3.鸠占鹊巢:斑鸠占据喜鹊的巢。比喻强者欺凌弱者,获得现成的东

西。

4.李代桃僵: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帮助,后借指以此

代彼或代人受过。

5.俯拾即是:俯,低头,弯腰;就。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

形容多而易得。

6.广袤:开阔,广阔。广,从东到西的长度。袤,从南到北的长度。

7.驰骋:骑马奔驰。

8.形销骨立:形容身体极其消瘦。

9.间不容发:两物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形容事物之间距离极小。也

形容与灾难相距极近,情势极其危急。

三、问题解疑

1.文中有哪两句关于人的心灵的描述?为什么说我们面对名言与古话

时会自惭形秽、不知所措?

文中“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和"宰相肚里能

撑船"两句话对人的心灵进行了描述。"自惭形秽"是因为"我们难以

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

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霓";"不知所措"是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

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

己”.

2.第一间精神小屋是什么样的?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第一间,盛着我们的爱与恨。作者首先选用两组带有对立情感的排比

句,说明这种对比鲜明的爱和恨会将小屋挤得满满的。接着又用了几

个比喻句形象地写出人生爱恨交织的经历。接下来用两个假设句,告

诉人们精神的小屋应多装爱。充分体现了作者如大地、海洋、天空般

深广的胸怀。

3•人的一生工作"七万个小时。在这个庞大的数字面前",大多数人会有

怎样的反应?为什么?

大多数人"都会始于惊骇,终于沉思"。这是因为要在工作岗位上度过

整整35年的时光,假如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你的爱好,这七万个小时,

将是怎样快活和充满创意的时光!假如你不喜欢它,漫长的七万个小时,

足以让花容磨损,日月无光,每一天都如同穿着淋湿的衬衣,针芒在身。

4.”第二间小屋,盛放我们的事业",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先列出一组庞大的数字,给人们一个对事业的时间概念。揭示出一

个道理:不要小看人们所从事的事业对人产生的深远影响。并告诫人们

适合自己的事业要自己寻找,只有规划好自己的事业,才能使事业和人

生相得益彰。

5.为什么说"在我们的小屋里,住着所有我们认识的人,唯独没有我们

自己"?

因为在当今世界里,我们在被世事奉着鼻子走的时候,往往会丢失了自

己,把自己的头脑变成别人思想的跑马场。

6.第三间,安放我们自身“作者是怎样描述的?

作者首先用一个问句引起思考,接着用了两个比喻句说明在我们的精

神小屋里唯独没有我们自己的悲哀。告诫人们:做人不能迷失了自我。

7.怎样理解"三间小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因为相对于人类而言,它涉及的都是个人的喜怒哀乐、事业与生活;

相对于个人而言,它的意义可能比大地、海洋、天空都要宽广。

8.说一说怎样才能把我们自己的精神小屋建设得美观结实、储物丰富。

作者认为只有为自己的精神生活留下足够的空间,用独立的思考来重

塑自我,同时认真地规划、寻找自己的事业,使事业和人生缤纷和谐、

相得益彰,才能把自己的精神小屋建设得美观结实,并有丰富的储物。

四、课文主题

这是一篇集议论、描写、抒情于一体的说理性散文,通过对精神的三间

小屋的描写、议论、抒情,表现了关注个性、关注自我、关注人的精神

生活的思想。

第三单元

11岳阳楼记/范仲淹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

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

二、字词句积累,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谪(zh6)守朝晖(hui)夕阴

霏霏(fei)薄暮冥冥(ming)

S(yin)雨心旷神怡(yi)

皓(hao)月宠辱偕(xi4)忘

潜行(qian)浩浩汤汤(shang)

潇(xiao)湘属(zhU同"嘱")

三、重点字词解释。

政通人和:通,顺利。和,和乐。

百废具兴:具,同"俱",全,者队

增其旧制:制,规模。

朝晖夕阴:晖,日光。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大观,雄伟景象。

前人之述备矣:述,论述。备,详尽。

连月不开:开,放晴。

薄暮冥冥:薄,迫近。冥冥,天色昏暗。

去国怀乡:去国,离开国都。

忧谗畏讥:谗,谗言,诽谤性话语。讥:讥笑,讥讽,挖苦。

满目萧然。萧然,萧条冷落的景象。

感极而悲者矣:感,感慨。

波澜不惊:惊,这里有"起""动"的意思。

而或长烟一空:而或,有时。长烟,大片烟雾。

一空,完全消散。一,全。

宠辱偕忘:宠,荣耀。辱,屈辱。偕,一起。

把酒临风:把,持,执。临风,迎着清风。

四、一词多义

⑴和:政通人和(和乐)

至若春和景明(和煦)

⑵通:政通人和(顺利)

北通巫峡(通向)

⑶观:予观夫巴陵胜状(看)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景象)

(4)空:浊浪排空(天空)

长烟一空(消散)

⑸一:一碧万顷(一)

长烟一空(全)

⑹极:南极潇湘(尽,直通)

感极而悲者矣(极点)

此乐何极(穷尽)

⑺以: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

⑻或:而或长烟一空(有时候)

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也许)

五、词类活用

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守":名词作动词,"做……太守”。)

2、百废具兴。

(废,形容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先”: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前”。

"后":形容词作状语"在……之后"。)

六、古今异义

1、越明年(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下一年。)

2、属予作文以记之(作文古义:写文章。今义:文章。)

3、气象万千(气象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4、去国怀乡(去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反。)

5、进亦忧,退亦忧(进古义:入朝为官。今义:向前向上移动。)

2、微斯人(微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七、通假字

1、百废具兴("具"通"俱",全,者隆)

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嘱托。)

八、流传至今的成语

1、气象万千2、心旷神怡3、政通人和

九、理解性默写

1、赞美滕子京政绩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